唐伯虎的《桃花诗》

唐伯虎的《桃花诗》,第1张

桃花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探花

不觉晴晓透窗纱,桃红柳绿满枝发。

谁堪沦落风尘里,低头笑问解语花。

对花

方宅闲置满园春,侣鹤双栖弄箫琴。

甘露无言尽抛洒,花间酌酒自冷吟。

约花

镜里斜插独秀花,半开犹似抱琵琶。

含羞欲绽开无主,劝君休自误尘沙。

问花

东墙争斗西墙妍,花落花开自有缘。

今日赴如且归去,明朝花放在谁前?

留花

春光纵好秋无情,红颜无驻意凋零。

黄梁梦觉三春晚,何必别后再相逢。

别花

芳心冷去番作尘,洞口残枝空向人。

此时一别西风里,聊赖东风早叩门。

葬花

不堪秋节满庭霜,香残委尘收绣囊。

风雨迟来葬花早,零落苦吟两悲伤。

唐寅(1470—1523),晋昌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yín)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落花诗册30首

日晚青丝久未梳,慵懒心事更难书,步韵六如三十首, 聊寄相思换一哭。

1 梅花

料峭深寒不似春,孑孑只影趁清贫。而今怕老偏速老,几度求神更失神。

晚梅开尽和风落,雪夜空香费精神。我本有心伴白雪,奈何白雪不屑人。

2 梨花

春行冉冉思悠悠,一夜梨花尽白头。悔向粉蝶学烂漫,羞同柳絮比风流。

英落缤纷随风线,树影婆娑望月钩。从来绝色多寂寞,何必胭脂枉添愁。

3 桃花

人生如幻总须臾,世事纷忙终归无。衩袜台痕曾经绿,桃花颜色已非朱。

残红也自含香骨,多情未必不丈夫。徘徊枝下徒伤感,肠与花枝一时枯

4 红杏

梅雨清明自有时,人间无物比情痴。红杏枝头花有主,开向春风爱无私。

自在彩蝶翩翩舞,天然粉黛淡淡施。繁华浓艳偏不要,妆点一人鬓上丝。

5 玉兰

玉兰微薰艳阳中,偏将香色斗春风。温玉素肌不及白,酡染醉颜添上红。

淡漠需防青丝老,酣然莫教酒杯空。今宵且随花睡去,明朝一笑各西东。

6 樱花

海誓山盟负玉真,死别生离岂洛神。倾城不寿天易妒,文君易老鬓难春。

樱落满天花逐水,云霭升腾露归尘。隔座眼波偷相对,一味相思折磨人。

7 两色芙蓉花

乱鬓松舒玉枕横,云被新铺体更轻。报柱无缘空余恨,襄王有梦不留名。

舞断柳腰销金店,歌尽莺声锦花城。迎人无端频频笑,背人无语却盈盈。

8 紫藤

紫藤攀上向初晴,也学丝罗不独生,廊外芭蕉伶仃立,水上飘萍落魄行。

书无远信听失雁,蕊合香血闻啼莺。当时情谊徒相诉,此番心事不分明。

9 杨花

满腹委屈诉拍栏,落花流水逐成团。玉蝶随性沾香粉,杨花无意贪烂漫。

别后怜我长思量,由来谁教暂偷欢。而今人去身不再,长夜开眼不心安。

10 镜花

佛道镜花水月空,料来人人命不同;相思难眠三更起,无缘易作一声风。

扑蝶只待年方少,惜花应趁蕊正红;犹忆青丝曾绕指,万千取舍在心中。

11 栀子

背海向风心如惔,情到浓时恨频添。为掩偷笑指弦月,不教轻颦入眼帘。

今宵邂逅繁似梦,日后擦肩静如恬。年后独种栀子树,一味馨香指上拈。

12 荷花

伤心何必学子规,若归自有归来时。花前月下千般好,别后归期日日迟。

憔悴逼人眉不展,雨润残荷叶深垂。将身付与留更少,一片相思却为谁。

13 弃花

曾几风流少年游,而今未老已成愁。由来痴醉并非酒,自是伤春不为秋。

芙蓉帐暖珠易赠,鸳鸯织就爱难留。人生谁能颜如昨,一世恩爱抵一丘。

14 折花

凝眸有诉诉如堆,英年何必感衰颓。烟笼云鬓觉深味,暖湿香唇试浅杯。

潜心自问随心去,世事自有世人催。别后今宵知何往,一动相思几见回

15 品花

针线双眉久不夸,君无何往妾有家。张生取笑莺莺怨,常羡从死如丽华。

凭栏拥入听海怒,桥影依稀望月斜。心头反复情如碾,泪迷双眼却说沙。

16 惜花

人潮满目未相陪,别后伤心又几回。辗转思量春山淡,暧昧情思锦瑟催。

从前深意多不信,如今滋味更重来。未料此生一步错,唯将醒时频寄杯。

17 青苔

相思切莫上高台,辗转柔肠解难开。不信须臾逍遥去,纵疑昨夜未曾来。

比来泪叶一时落,未知如我两处猜。暗忖阶上石依旧,莫非石下有新苔。

18 菩提

半生过了淡衰荣,红颜何短与命争。由来今日千般恨,只为当时一见倾。

菩提有心得参悟,寂寞无非了余生。可笑只谓情深故,爱怨憎嗔不是情。

19 菊花

展得丹青未展眉,开尽菊花萧瑟时。朱生贪生换头念,萧后枉作回心诗。

腰肢无力非摇曳,不剪相思剪青丝。早知清风挽不住,何必从前花满枝。

20 探花

谁道情旧胜衣新,肯为新欢弃旧陈?脂粉何曾污颜色,总是薄情抛却人。

神女痴心原是梦,丽娘相思只合春。捱到春深枝头散,赏花人去枉自嗔。

21 叹花

际遇悲欢古难全,相识已晚恨有缘。彻骨心寒催酒醒,夜深听雨我独眠。

只愿为君红十日,不惜辜负水三千。何撼此生美人暮,西子湖畔再同船。

22 寻花

花开浑似那年春,还记当时折花嗔。而今春来花依旧,怕见花开怕见人。

花前缠缠偷执手, 花下惜惜共沾巾。 寻花怀旧独不遇, 落花深处有茵茵

23 梨花

梨花开尽不开门,无心谁管满园春。云凤难回媚香楼,双卿玉殒芦叶村。

风华历历深深锁,残照丝丝黯黯魂。少年须恨东流水,不能回头不能分。

24 落花

去年燕子尚留痕,别后音书两无存。无辜窗月吹更冷,可怜心境醉由嗔。

思量多含奔井恨,踌躇怎成坠楼恩。晚开茉莉朝已落,捡了落花掉了魂。

25 夜来香

万紫千红也不敌,一缕清芬竟着迷。白首何堪英雄去,落花犹似美人啼。

频将断信翻看取,总有长门锁别离。不给枝头抱香死,谁能拦我做春泥?

26 茉莉

白头莫忆少年游,轻狂曾几竟成愁。凌云意气未信死,鸿鹄壮志始罢休。

追梦路同夸父愿,悲天图成杞人忧。年来杂念消除尽, 开到荼靡不下楼。

27 石榴

浮生过半恨匆匆,影里斯人似已空。无的春心偏多寄,有关真爱却随风。

功名染成鬓丝雪,薄情误了石榴红。那时深情疑未有,许是曾经一梦中。

28 杨花

谁道浓艳必风尘,无非命运捉弄人。十分花色频添恨,一点心酸奈何惊。

繁华空余风寂寂,飘零枉负水盈盈。归去莫怪东君主,浮沉谁又赚得赢。

29 梅村 合眼人犹在枕边,只向长夜悔从前。人生偏是多取舍,玉碎瓦全两堪怜。玉簪花萎添黯黯,鬓丝赢雪复年年。当年玉碎应无憾,此身已去不能还。 30 杜鹃

束起横笛不再吹,浅笑深歌也成遗。为待它年犹奢望,欲书心事已穷词。

年少轻狂轻来日,来日深悔悔竟迟。杜鹃啼血三十首,重洋那边知不知

1、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2、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3、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4、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5、 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叫,小小书童可笑可笑;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6、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恰恰;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7、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8、 你家横头来中树;汝家澡盆杂配鱼

唐伯虎也就是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

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唐伯虎:《桃花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关于这首诗的赏析还是与唐伯虎的个人背景相关。在中国世俗社会中,唐伯虎这个名字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唐伯虎的形象向以风流倜傥和潇洒不羁为其标准的民间定式,各种版本的唐伯虎故事所突出表现的也大抵不外他恃才傲物、游戏人间的才子本色,无论是明人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还是当代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其间一脉相传的无不是唐才子对传统道德的藐视和对世俗规范的颠覆,他的所作所为既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大相径庭,而他的风流韵事却又为一般大众所艳羡和津津乐道,其微妙之处的确耐人寻味。

比如这首广为人知的《桃花庵歌》,唐伯虎虽然在诗中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但他最终还是将时间看做了衡量人类一切希望和欲望的尺度,其结局也仍然不免要归结到虚无,归结到一个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

唐伯虎比较著名的诗词有:《一剪梅》《醉诗》《白发》《绝笔》《阊门即事》《叹世》《感怀》

《言怀》《诗赠宁王》《怅怅词》《把酒对月歌》

《贫士吟》《桃花庵歌》《一年歌》《落花诗》

《元 宵》《伯虎自赞》等。

唐伯虎(明朝苏州画家)一般指唐寅(明朝苏州才子)。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的《桃花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这首诗之所以被流传,完全是因为唐伯虎点秋香的民间传说广为人知。不过,这首诗并不在唐寅的相关诗集记录中,也非其代表作品,基本可以断定是后人所做。不过诗本身还是写的不错的。

亲爱的石榴,每当我辛苦一日收拾起粪车后,我就会想起你的眼神,我就会充满兴奋与喜悦,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还会想着你那冷若冰霜的面容而流下眼泪,因为我从你逼我吃下蚯蚓焖臭虫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真的不能忘记你,我只想对你说一句话,那就是:我爱你。我知道这样对你来讲或者有些唐突,但是我一直到今天才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的感受,告诉你我好喜欢你,我不能没有你。。能够对你说一句你是我今生的唯一传奇,是我生命中的骄阳,我一点也不会觉得老套,因为这是我想你时第一个闪进脑海的念头,因为长夜是如此的孤寂,一如往常的期待,一如往常的遐想,平凡又浪漫的夜晚有星星,能辉映远处的灯光,加上晚风轻轻吹拂,伴随着知了声声低唱,我想世界上最美的景致也比不上你那浅浅的一笑,能握你的手,就算用全世界来交换,我也不要。。所以我如此无助地倾诉着对你无由的思念,每一分钟里的每一秒,思念不耐的催促,将你留在我心底回眸的倩影唤出。我想要的绝对不是什么海誓山盟,或者什么海枯石烂,我想要的只是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好好地对待你。。一起静看天地以及一起分享那份喜悦。。。你的枝山/在诗意的夜晚。。哈哈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408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8
下一篇2024-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