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对于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人只有拥有了一定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看清一些人和事。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将对我们的人生起到重要的启蒙和催化的作用。拥有了良好的文学素养,我们所看待问题的方面也会更加全面。文学素养不仅促进人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可以丰富个人内涵,为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提供依据。
我感觉是一种气质,有一种“文”的气质,含蓄,清秀,安静的一种气质,这是文学,至少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出来的气质!!!如果说一个人有文学素养,在平时的言谈中看出来的一种气质,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很深!!!
有些文人墨客为何能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学大家?看他们的生活经历就知道了。
要想写出佳作,就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生活经历要丰富。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又升华于生活。
其次是,文学功底的锤炼与积累。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
再次是,要给读者留有可以想象的意境。
有了上述三点,就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佳作。当然,其中的重点是生活经历要丰富多彩。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证明了这一点。
02从李白的生活经历就能找到他成为文学大家的原因
1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大唐鼎盛时期“开元盛世”,与杜甫共称“大李杜”。
李白的性格特点是聪明,喜欢道教学说,爱旅游,爱喝酒,心高气傲,是一位性情中人。
也因为这个原因,得罪了不少人,导致在翰林院不到三年时间,就被“赐金放还”,重新成了一位草民。
李白爱好旅游与喝酒的性格特点,使他生活经历丰富多彩,为他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李白爱游山玩水,一生都在外云游,这种生活经历,为写下许多名篇打下了基础。
1、写路途的艰辛
《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简单的几句话,就将出行旅游的艰辛写的出神入化,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旅游的经历,是这篇作品的关键点。
2、写沿途的风景与感受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将风景与心理感受完美结合,写出了豪情,写出了气势,成为千古名篇。
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能穿越千年,领略到作者的那种心境。
全诗气势恢宏,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产生强烈的共鸣,留下了令人向往的意境与余味,具备了成为经典名篇的所有特征。
这都与李白常年旅游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同样是游山玩水才能让李白创作出这篇名作。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说,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没有自己丰厚的知识积累,是不存在的。所以要享受阅读提升素养,以厚积薄发秀出美文。
在日常中留心生活之美
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日常生活中,是文学的无限沃土。人生是一本耐读的哲理书,用心感受生活,一切能震撼人心的佳作,都得于作者有一双能洞察世故的锐眼和一颗细腻的心。人生的过程中有风有雨,有欢乐也有痛苦,我们既要勇于拼搏,我们又要敢于面对风风雨雨,生活中当你失败了,可是你坚强地战胜了自己,那你就是一本书。 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孝敬老人;母亲的手、脸、头发的变化;喜怒哀乐的变化;做饭洗衣的身影;临出门时的唠唠叨叨… 学校生活中:老师的耐心启迪;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同学之间的相互,社会生活中: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公交车上的让座,陌生人的帮助…… 在社会生活中不知不觉提高。
感受自然风光内涵
多少的文客骚人创作了大好河山的壮丽篇章。也写出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是一种顽强的力量;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迪我们要谦虚;当我们看到日出时,我们会想到太阳的拼搏,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时,我们会想到那是一种温暖,那是母亲的爱在温暖着我;当我们看到滴水穿石时,我们会想到水滴的执着;还有山的沉稳;水的追求;天空中的云卷云舒;庭前的花开花落的细腻感情。 这些需要我们调动五种感官来观察生活和自然,五种感官就是通常所说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这是我们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结果。
多读经典名著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文学素养,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文学功底。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我们还应该读其它方面的书籍,包括科学普及类的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当代文学中获奖的优秀文学作品等。
总之呢,其实写提高文学素养并不难,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打好自己的文学功底,用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细微之处提炼出思想精华,挖掘出生活哲理,一定能提高文学素养。
(接续)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明确清楚了小说的框架结构,但没有领悟小说的思想主旨。掌握了技巧可以应对前两条,而领悟思想却需要另具备扎实的文学素养。
以学生愚见,如果鉴赏技巧是人的骨肉,那么文学素养就是人的灵魂。鉴赏技巧大同小异,就像虽人长相不同,但生理器官都是一样的。但文学素养却因人而异,因为阅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本身性格不同,每个人的内在气质都有差异。
将技巧和素养运用到文学鉴赏中的话,就像学生上上上段提到的,知道了小说在哪处运用到了哪个技巧,但具体的每一篇小说,尤其是经典小说思想内涵都有着独特的思考。虽说运用的技巧相同,但想表达的思想却不同,若要理解相同中的不同,需要具备文学素养。近一步来讲,技巧让读者了解小说,而素养让读者理解小说。了解和理解虽仅一字之差,可却有十个笔画的差距。从技巧到素养的飞跃,需付出的努力更不止十倍。说到这儿明白了,素养比技巧要求更扎实的文学功底。
请注意,学生上面说得是“比技巧要求更扎实的文学功底”,而没有说素养比技巧更重要。写题目时,学生还在比较素养和技巧高低,现在想来,两者其实并无轻重分。
如果技巧不重要的话,那么,为什么初高中语文教学要给学生讲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为什么会有许多学者呕心沥血地归纳总结各类型文章的技巧用法并整理成书如果没有之前章回小说技巧的学习,学生怎能从两处“急事缓写”手法的应用中,理解到宝玉被痛打的原因?又怎能从“先声夺人”中体会到贾母对孙子的疼爱因而技巧对于文学鉴赏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或有人反驳:“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往往不属于任一门派,其招式变化莫测,毫无规律可循。这难道不能说素养高于技巧吗”学生认为“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不能只看到武林高手的武功没有固定程式就武断地认为只需素养便可独步天下。仔细想来,他们之所以武功盖世的背后,岂能没有自小刻苦练习基本招式,日积月累,将技巧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让旁人看来似无有招式。
再举一个动画的例子。《围棋少年》想必是00后童年的回忆,学生如今回看,体会到了和之前不一样的感受。围棋少年江流儿之所以最终成为棋圣,并和无人能敌的黑木打成平手,是因为黑木所说的:“他的棋法走无定数,不像我之前研究过的任一棋手的下法。”其实,江流儿的棋术并非深不可测,一切是都是他广泛学习东西南北,四大名棋手,研读棋圣方圣的开局百步法,并师从前棋圣林心诚,兼收并蓄,练就成了自己的新天地大同式的结果。因而技巧就好比基本功,没有它,谈素养只是不切实际。
再想想棋界几大名棋手之所以败在黑木手下,是因为他们过于拘泥在自己的技巧中,没有创新、封闭、不与其他棋手交流改进。固定不变的程式,一旦被人研究透,就如一根朽木,攻破它,易如反掌。
这也提醒我们技巧固然必不可少,但它终究是一个套用的模板,初学者用它是为了少走弯路,尽快提开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可如果拘泥于技巧,将它推崇过高而忽视对素养的刻意培养,在鉴赏中就显得因小失大,难以捕捉到作者微妙的思想,结识个性的灵魂。长此以往,自己的思想也好像被嵌到条条框框里,鉴赏也生搬硬套,死板了。
文学鉴赏中技巧和素养本无轻重,而分先后。技巧是基础,是
培养素养所离不开的一步。素养是根本,不能在运用技巧的过程中为了用技巧而用技巧,而应该把提升文学素养作为训练技巧的最终目的。技巧在前,素养在后,少了一端都不成鉴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