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语言

傣族语言,第1张

傣语分为大泰方言在中国云南西部及西南部、缅甸北部及西北部、印度东北部,兰纳方言在中国云南南部、缅甸掸邦东北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暹罗方言在泰国中部及南部、老挝南部、柬埔寨西北部等三大方言。

傣族语言和泰语有什么区别

泰语和傣语都属于壮侗语系,两种语言写法都是拼音,但是写法不一样。

发音很多词汇都极为相像,甚至一样,有些却差别很大,但他们互相交流也许能听懂。

因为他们都受到各自的音译外来词的影响,发音接近或者一样的词应该有60%-70%左右。

①大多数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3个音节以上的词大都是借词。

②合成词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西双版纳方言为例):联合式,na13(脸)ta55(眼睛)“面子”;修饰式,如nam11(水)ta55(眼睛)“眼泪”;支配式,如m婖n55(垫)ho55(头)“枕头”;主谓式,如na13(脸)nai33(溶化)“微笑”;附加式,如ta∶嬜41kin55(吃)“食物”。

③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后边可以附加一定的音节表示动作的短促、迅速或减弱,或使形容词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动、细致。如德宏方言:suk53“洗”——suk53sa:k53“随便洗洗” ,phamp;#91;k11“白”——phamp;#91;k11sa∶k11la∶k11“白皑皑”。

傣族人

④四音格结构很丰富。如德宏方言:ku35(各)hamp;#91;n55(家)ku35(各)je55(谷仓)“家家户户”,lam53(水)ja噜11(大)hamp;#91;55(船)su嬜35(高)“水涨船高”。

⑤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早期的汉语借词大多是单音节的,如德宏方言:va∶n11“碗”,tse31“纸”。现代汉语借词大多数是多音节的,如 koη33sa∶嬜55“工厂”,samp;#91;11xui11tsu55ji11“社会主义”。

⑥在外语借词中,西双版纳方言和德宏方言,特别是前者,由于受小乘佛教经书的影响,从巴利语、梵语借进了许多语词。如妱a妱55xa妱55la妱33“字母”,tham41“经典,法”。这是不信佛教的傣语方言和同语族的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⑦两种方言之间基本词汇的差别,边疆与内地不大相同。分布于边疆地带、 人口比较多、 居住比较集中的方言、土语,它们之间的词汇差别较小,同源词占65~75%;杂居于内地,使用人口较少的,其词汇与边疆地带的方言差别较大,同源词占50~60%

傣语属于东亚(汉藏)语系。

傣语分为暹罗方言(泰国大部、老挝南部、柬埔寨西北部),兰纳方言(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南部、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大泰方言(缅甸北部、中国云南西部、印度东北部)等三大方言。这三大方言中又含有若干个地区方言,如大泰方言中又含泰勒、泰德、泰阿洪、泰坎底等次方言,兰纳方言中又含泰泐、泰痕、泰阮等次方言。

傣语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发音差距也拉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 傣文源于古印度的婆罗米文。

婆罗米文的变体巴利文伴随佛教经斯里兰卡传到东南亚各地,被东南亚各民族所吸收后,傣族先民又集东南亚各种文字之所长创制了各种泰文。

傣文有暹罗体(泰文)、澜沧体(老挝文)、兰纳体(兰纳文/泰泐文)、端体(泰端文)、绷体(泰绷文/掸文)、哪体(泰哪文/泰勒文)、阿洪体(泰阿洪文)等七种字体。这七种字体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

暹罗方言区的泰国大部、柬埔寨西北部使用暹罗体(泰文),老挝南部使用澜沧体(老挝文);兰纳方言区的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南部使用兰纳体(兰纳文/泰泐文),老挝北部使用澜沧体(老挝文),越南西北部使用端体(泰端文);大泰方言区的缅甸北部使用绷体(泰绷文/掸文),中国云南西部使用哪体(泰哪文/泰勒文),印度东北部使用阿洪体(泰阿洪文)。

中国境内有四种傣文字体,大泰方言区的德宏(除瑞丽)、临沧(除耿马)、保山等地使用哪体(泰哪文/泰勒文),大泰方言区的德宏瑞丽﹑临沧耿马、普洱孟连等地使用绷体(泰绷文/掸文),兰纳方言区的西双版纳、普洱(除孟连)等地使用兰纳体(兰纳文/泰泐文),兰纳方言区的红河金平使用端体(泰端文)。

现今,由于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泰国全境使用素可体(泰国文),老挝全境使用澜沧体(老挝文),其他地区的傣族使用所在国文字,只有少数人还在使用属于自己的文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04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6
下一篇2024-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