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晋时期是传统养生的哲理化时期?解释哲理化的意义

为什么魏晋时期是传统养生的哲理化时期?解释哲理化的意义,第1张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经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有时便非常可笑了。

  比方有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叫他坐到屋外去,甚而至于拒绝不见。

  又如有一个人,他和他的姊夫是不对的,有一回他到姊姊那里去吃饭之后,便要将饭钱算回给姊姊。她不肯要,他就于出门之后,把那些钱扔在街上,算是付过了。

  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甚么话?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要起来反对这种习气,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大量想说甚么便说甚么的文章。

  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所以曹操征求人才时也是这样说,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曹操做诗,竟说是“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他引出离当时不久的事实,这也是别人所不敢用的。还有一样,比方人死时,常常写点遗令,这是名人的一件极时髦的事。当时的遗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当葬于何处何处,或葬于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独不然,他的遗令不但没有依着格式,内容竟讲到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等问题。

  陆机虽然评曰:“贻尘谤于后王”,然而我想他无论如何是一个精明人,他自己能做文章,又有手段,把天下的方士文士统统搜罗起来,省得他们跑在外面给他捣乱。所以他帷幄里面,方士文士就特别地多。

  魏文帝曹丕,以长子而承父业,篡汉而即帝位。他也是喜欢文章的。其弟曹植,还有明帝曹睿,都是喜欢文章的。不过到那个时候,于通脱之外,更加上华丽。丕著《典论》,现已失散无全本,那里面说:“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典论》的零零碎碎,在唐宋类书中;一篇整的《论文》,在《文选》中可以看见。

  后来有一般人很不以他的见解为然。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所以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以外,加上壮大。归纳起来,汉末,魏初的文章,可说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在文学的意见上,曹丕和曹植表面上似乎是不同的。曹丕说文章事可以留名声于千载;但子建却说文章小道,不足论的。据我的意见,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子建的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而羡慕他人所为的,他的文章已经做得好,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甚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了。

  曹操曹丕以外,还有下面的七个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都很能做文章,后来称为“建安七子”。七人的文章很少流传,现在我们很难判断;但,大概都不外是“慷慨”,“华丽”罢。华丽即曹丕所主张,慷慨就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乱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

  七子之中,特别的是孔融,他专喜和曹操捣乱。曹丕《典论》里有论孔融的,因此他也被拉进“建安七子”一块儿去。其实不对,很两样的。不过在当时,他的名声可非常之大。孔融作文,喜用讥嘲的笔调,曹丕很不满意他。孔融的文章现在传的也很少,就他所有的看起来,我们可以瞧出他并不大对别人讥讽,只对曹操。比方操破袁氏兄弟,曹丕把袁熙的妻甄氏拿来,归了自己,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当初武王伐纣,将妲己给了周公了。操问他的出典,他说,以今例古,大概那时也是这样的。又比方曹操要禁酒,说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孔融又反对他,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何以不禁婚姻?

  其实曹操也是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曹操见他屡屡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他杀孔融的罪状大概是不孝。因为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

  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曹操想杀他,便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与孔融一同反对曹操的尚有一个祢衡,后来给黄祖杀掉了。祢衡的文章也不错,而且他和孔融早是“以气为主”来写文章的了。故在此我们又可知道,汉文慢慢壮大起来,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了一个何晏。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得白,不是搽粉的。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

  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他身子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食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之故。这正如清朝是提倡抽大烟的,我们看见两肩高耸的人,不觉得奇怪。现在不行了,倘若多数学生,他的肩成为一字形,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

  此外可见服散的情形及其他种种的书,还有葛洪的《抱朴子》。

  到东晋以后,作假的人就很多,在街旁睡倒,说是“散发”以示阔气。就象清时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表示他是刚才写了许多字的样子。故我想,衣大,穿屐,散发等等,后来效之,不吃也学起来,与理论的提倡实在是无关的。

  又因“散发”之时,不能肚饿,所以吃冷物,而且要赶快吃,不论时候,一日数次也不可定。因此影响到晋时“居丧无礼”。——本来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繁多的。比方想去访一个人,那么,在未访之前,必先打听他父母及其祖父母的名字,以便避讳。否则,嘴上一说出这个字音,假如他的父母是死了的,主人便会大哭起来——他记得父母了——给你一个大大的没趣。晋礼居丧之时,也要瘦,不多吃饭,不准喝酒。但在吃药之后,为生命计,不能管得许多,只好大嚼,所以就变成“居丧无礼”了。

  居丧之际,饮酒食肉,由阔人名流倡之,万民皆从之,因为这个缘故,社会上遂尊称这样的人叫作名士派。

  吃散发源于何晏,和他同志的,有王弼和夏侯玄两个人,与晏同为服药的祖师。有他三人提倡,有多人跟着走。他们三个人多是会做文章,除了夏侯玄的作品流传不多外,王何二人现在我们尚能看到他们的文章。他们都是生于正始的,所以又名曰“正始名士”。但这种习惯的末流,是只会吃药,或竟假装吃药,而不会做文章。

  东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此中空论多而文章少,比较他们三个差得远了。三人中王弼二十余岁便死了,夏侯何二人皆为司马懿所杀。因为他二人同曹操有关系,非死不可,犹曹操之杀孔融,也是借不孝做罪名的。

  二人死后,论者多因其与魏有关而骂他,其实何晏值得骂的就是因为他是吃药的发起人。这种服散的风气,魏,晋,直到隋,唐还存在着,因为唐时还有“解散方”,即解五石散的药方,可以证明还有人吃,不过少点罢了。唐以后就没有人吃,其原因尚未详,大概因其弊多利少,和鸦片一样罢?

  晋名人皇甫谧作一书曰《高士传》,我们以为他很高超。但他是服散的,曾有一篇文章,自说吃散之苦。因为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的苦痛,或要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会变成痴呆。所以非深知药性,会解救,而且家里的人多深知药性不可。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胡胡涂涂地才好,有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

  魏末,何晏他们之外,又有一个团体新起,叫做“竹林名士”,也是七个,所以又称“竹林七贤”。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但究竟竹林名士不纯粹是喝酒,嵇康也兼服药,而阮籍则是专喝酒的代表。但嵇康也饮酒,刘伶也是这里面的一个。他们七人中差不多都反抗旧礼教的。

  这七人中,脾气各有不同。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

  阮年青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眸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青眼我会装,白眼我却装不好。

  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与孔融何晏等一样,遭了不幸的杀害。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他们的态度,大抵是饮酒时衣服不穿,帽也不戴。若在平时,有这种状态,我们就说无礼,但他们就不同。居丧时不一定按例哭泣;子之于父,是不能提父的名,但在竹林名士一流人中,子都会叫父的名号。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即如刘伶,他曾做过一篇《酒德颂》,谁都知道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曾经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有客见他,他不穿衣服。人责问他;他答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中来?至于阮籍,就更甚了,他连上下古今也不承认,在《大人先生传》里有说:“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然而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饮酒不独由于他的思想,大半倒在环境。其时司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的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而且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到人的原谅。只要看有一次司马懿求和阮籍结亲,而阮籍一醉就是两个月,没有提出的机会,就可以知道了。

  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宋的颜延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现在自然更很难看得懂他的诗了。他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嵇康的论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嵇康做的《难自然好学论》,却道,人是并不好学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不做事而又有饭吃,就随便闲游不喜欢读书了,所以现在人之好学,是由于习惯和不得已。还有管叔蔡叔,是疑心周公,率殷民叛,因而被诛,一向公认为坏人的。而嵇康做的《管蔡论》,就也反对历代传下来的意思,说这两个人是忠臣,他们的怀疑周公,是因为地方相距太远,消息不灵通。

  但最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司马懿因这篇文章,就将嵇康杀了。非薄汤武周孔,在现时代是不要紧的,但在当时却关系非小。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嵇康都说不好,那么,教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好呢?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办事上有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非死不可了。嵇康的见杀,是因为他的朋友吕安不孝,连及嵇康,罪案和曹操的杀孔融差不多。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但倘只是实行不孝,其实那时倒不很要紧,嵇康的害处是在发议论;阮籍不同,不大说关于伦理上的话,所以结局也不同。

  但魏晋也不全是这样的情形,宽袍大袖,大家饮酒。反对的也很多。在文章上我们还可以看见裴頠的《崇有论》,孙盛的《老子非大贤论》,这些都是反对王何们的。在史实上,则何曾劝司马懿杀阮籍有好几回,司马懿不听他的话,这是因为阮籍的饮酒,与时局的关系少些的缘故。

  然而后人就将嵇康阮籍骂起来,人云亦云,一直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在广东的人所谓北方和我常说的北方的界限有些不同,我常称山东山西直隶河南之类为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象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还有一个实证,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天下的别人,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阮籍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竹林七贤中有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一样的饮酒。阮籍的儿子阮浑也愿加入时,阮籍却道不必加入,吾家已有阿咸在,够了。假若阮籍自以为行为是对的,就不当拒绝他的儿子,而阮籍却拒绝自己的儿子,可知阮籍并不以他自己的办法为然。至于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有一次,他在家打铁,他的性情是很喜欢打铁的。钟会来看他了,他只打铁,不理钟会。钟会没有意味,只得走了。其时嵇康就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也是嵇康杀身的一条祸根。但我看他做给他的儿子看的《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有一条是说长官处不可常去,亦不可住宿;长官送人们出来时,你不要在后面,因为恐怕将来官长惩办坏人时,你有暗中密告的嫌疑。又有一条是说宴饮时候有人争论,你可立刻走开,免得在旁批评,因为两者之间必有对与不对,不批评则不象样,一批评就总要是甲非乙,不免受一方见怪。还有人要你饮酒,即使不愿饮也不要坚决地推辞,必须和和气气的拿着杯子。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希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这样庸碌。因此我们知道,嵇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足的。所以批评一个人的言行实在难,社会上对于儿子不象父亲,称为“不肖”,以为是坏事,殊不知世上正有不愿意他的儿子象他自己的父亲哩。试看阮籍嵇康,就是如此。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但又于此可见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

  不过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之流,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们就学起来,而所学的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多了很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刘勰说:“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师心”和“使气”,便是魏末晋初的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

  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事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种数十盆花,便做诗,叫作“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觉得不大象。

  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主意罢了。还有一个原因,先已说过,是习惯。因为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和平,是当然的。例如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再仔细一看,他已经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但当时似乎并不为奇。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

  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

「魏晋风度」是文化史上一个专有名词,以何晏、王弻及其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在言行和作品中否定两汉以来的传统价值观,提倡不为物累、任性自恣、风流潇洒的人生态度,这一思潮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魏晋风度。由于他们强调人的个体需要和欲求的合理性,因此一些当代学者将这一文化现象的思想意义概括为人的觉醒。只要一提魏晋士人魏晋风度,人们便会立即联想到魏晋士人的这些特殊的与酒、与药、与山林相伴的脱略形骸的生命方式。而名士们的饮酒情态恐怕比服药给人的印像更深。

《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了大量饮酒名士的不同寻常的言行。如:“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进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日:‘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不辍,神色自若。”有意表现出对虚伪的礼法和虚伪言礼之人的鄙视。阮籍本就是性情中人,率性任真,只是当时的形势不容他实现自己的真实意愿。他既矛盾又清醒,他自己放浪,是万般无奈,但他却不赞同自己的儿子任诞作达:“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可见这样任达并非自然的、发乎内心的,而是不得已做作出的一种姿态,有深沉高远之思的阮籍们,当然不愿以如此过于表现的形容举止来表白自我。

魏晋时期是充满忧患的痛苦悲哀的时代,政权交替频繁、政治迫害残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许多悲天悯人有济世志的士人都茫然不知所之。在无比黑暗的处境中,在迷惘中,魏晋士人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士人都格外地珍视个体生命,自觉地地积极地思索生命的价值以及保全并完善生命的途径。这种种自觉、急切以至于狂放的追求方式,构成了魏晋士人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萧第三小节

班固展示了《汉书》,司马迁说我还有《史记》呢。董仲舒说“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晁错说“重农抑商、移民实边”,还洋洋洒洒了《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宣传他的主张。他们是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夏昼太长,雷鸣电闪;春宵恨短,温柔乡里意气消。陆游说“终日无再炊,奈此夏昼永”,白居易也在《长恨歌》里说“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八千里路迢迢,二十四桥美如画。韩愈叹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岳飞惆怅“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到了杜牧这里,却怀念中带着调侃“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总角垂髫,那些小娃娃最幸福,可以无忧无虑的。陶渊明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美人们的脸蛋像桃花一样娇嫩,起舞时腰肢像柳条一样柔软。欧阳修欣赏着“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柳永更是大夸特夸“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随身”。

贾谊最有意思,他谪居长沙时,有鵩鸟(一种长得像猫头鹰的鸟)飞进了他家停在房屋上,据说这种鸟是不祥之物,进了谁家谁家就要死人。贾谊看见鵩鸟,正值心情郁闷加上刚到长沙不久水土不服,认为自己大约快要死了,于是写了一篇文章来自我安慰,借与鵩鸟的问答抒发自己满腹忧愤和不平的情绪,完了又用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来劝自己放宽胸怀,自宽自解也是绝了。

周公觉得自己冤死了,明明是受命托孤,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却被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污蔑他要篡朝颠覆政权,这几人还伙同商朝遗民密谋造反。是可忍孰不可忍,周公表示,我现在要是不把政事管理起来,成王还小,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我怎么向死去的先王先公交代。然后发狠,你惹我,我就灭了你,免得我大周王朝被毁掉,于是率军东征,消灭了叛乱的管蔡集团。乱局平定后,赶紧向周成王澄清,表白自己的忠心,据说《诗经》中的《幽风鸱鸮》就是周公为向成王表忠心而做。

禅寺幽静,高僧难见,满怀清逸之气来寻人却无缘相见,满怀的兴致被冷水浇得消散了。这点上,翁卷很看得开“秋净日晖晖,间行风满衣。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长亭送别,离愁别绪总是让人情绪低落,黯然伤神,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弘一法师也有一首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越来越发现,声诗各小段种中往往一句就可以延伸出一段,只要愿意去拓展,这算是抄书的一个收获吧。从开始抄书至今,已经拿到了七张毕业证书,忍不住有些佩服自己。在这期间,不是没有懈怠过,庆幸的是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一路走到今天。

进入圈子时,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这两天看群里的聊天记录,发现友友们都有目标,有为了练字的,有为了练习文笔的,有为了读书的不一而足。扪心自问,我又是为了什么呢?四十多天下来,好像有点明白了,就是先行动起来,不出局里有一句话:先完成再完美,不出局就出彩,所以先完成吧。

 周公,名曰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为武王伐纣做出贡献。本文是周公吐哺的典故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周公吐哺的典故1

 典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为他的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因此被称为周公。他的父亲周文王在世时,他就以孝行著称,在兄弟中显得十分突出,卓越超群。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即位,他又尽心竭力辅佐武王,完成了灭商兴周的大业。

 周武王把鲁地封给周公,但他没有去鲁地就封,留在朝中继续辅佐武王。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当时,成王的年龄很小,无法执掌国政,加上天下刚刚平定,周公怕有人发动叛乱,对周朝产生威胁,就和召公一起总摄国政,管理朝廷中的一切事务。

 周公为了代成王管理好国家,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国家也一天天强盛起来。然而,劳苦功高的周公却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受封于殷地的管叔和蔡叔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对召公和太公望姜子牙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管理国政,是因为成王年纪还小。我决无异心。不然,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再过几年,成王成年,我便会还政于成王。”

 于是,周公不顾流言蜚语,继续摄政,而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自己去鲁国就封。伯禽临行前,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受命辅政,可以说是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了,可是,我却常常在洗头时,三次握起头发;吃饭时,一顿饭有时要三次吐出吃在口中的饭食,匆忙起身,去接待来访的人,生怕错过了天下的贤士。因为人才是治国的根本。你到了鲁国以后,一切都要谨慎,不要因为自己拥有封国,就傲慢而不尊重人才。”

 伯禽连连答应,动身而去。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兴兵伐罪,平定了叛乱。七年后,周公实践自己的诺言,还政于成王。

 后来,“周公吐哺”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执政大臣求贤若渴,招请人才。

周公吐哺的典故2

 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需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并发誓辅佐太子姬诵继承王位、管理朝政,武王郑重地说:“那我就把姬诵拜托给你了。”说完便气绝身亡了。

 周公尽心国事,虽然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可他任劳任怨。一天,召公和姜太公向周公提出要到封地去。周公大吃一惊,忙问二人原因。二人答:“外面早已议论纷纷,说你独揽大权,只等有朝一日自立为天子。既然如此,我们还留在此地干什么”周公一听,悲从中来,这话如果别人说,他可能只觉气愤,但是出自这二人之口,他就非常伤心了。他流着泪向召公和太公表明了心迹,第二天又为15岁的成王举行了“冠礼”仪式,然后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带着几名随从离开了镐京。

 纣王的儿子武庚见周室内讧,忙侍机做反叛的准备,和东夷首领以及一些边远小国加紧联系,周密筹划反叛之事。年轻的周成王得到消息不禁心烦意乱。也不凑巧,镐京一带连降暴雨,淹没了很多地方。无奈的成王决定到祖庙祈祷占卜。无意间,成王发现了周公藏在祖庙柜子里的那篇祷词,上面记录着他甘愿以自己的性命代替武王的性命、情愿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精力的话。成王感动极了,知道自己错怪了周公,忙将周公召回,请他重理朝政。

 对于此次叛乱,周公早有准备,奉命回王室后,他授权姜太公征讨所有不服周朝管辖的各个诸侯国,自己则带领一部分人马,对付“三监”和武庚。

 三年后,周公终于平定了叛乱并将武庚斩首。管叔鲜见大势已去,无颜见周公,上吊自杀。周公念蔡叔度、霍叔处无知,只把他们流放贬职。

 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七年后,见朝政已稳,一天上朝时他便对众臣说:“我代理朝政已有七年,如今成王已长大成人,我已经完成了他父亲拜托给我的事情,了却了先王的心愿。从今天起,他要亲理朝政。如有不服者,从严惩处!”

周公吐哺的典故3

 周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领地在周,所以史称周公或周公旦。他贤能多才,周武王时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功勋卓著。

 周初,周公受封于鲁,但他只让长子伯禽赴封地,自己则留在镐京,与召公一起辅佐周武王。伯禽临行时,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可是我常常洗头时几次握着湿淋淋的头发跑出来,吃饭时几次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就为了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要勤于政事,爱民如子。”

 周武王病重时,周公非常焦急,因当时周刚刚建国,天下未定,百业待举,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周公来到祖庙,向先王祷告保佑武王身体康复,自己情愿代死。后来,周武王病危,当时太子诵才十三岁,他对周公说:“我担心诵(即周成王)过于年幼,把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交给他,他没有办法治理。我考虑再三,在众多兄弟里面,只有你最有才干,我就把诵、把周国全部托付给你吧。”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由周公摄政,代行国政。

 当初,周公在辅佐周武王时,与武王关系也很融洽,而且睿智过人,才能出众,处理起政事来得心应手。为安定国家,他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还制定了周礼,对祭祀、占卜、会盟、饮宴、朝贡、婚娶、殡葬时的仪式等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武王死后,周公摄行天子职务时,全心全意、大公无私,人们都纷纷称颂他,这就引起了一些王室贵族的猜忌。因此就传出流言蜚语,说周公企图篡夺王位,谣言传遍京城镐京,连周公的弟弟召公也产生了怀疑,留在殷都的“三监”更是怀疑,甚至产生了不满。商封王之子武庚便乘机串通管叔、蔡叔,并联合东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发动了饭乱。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周公引用商代历史,说明辅政大臣摄政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辅政大臣为保治殷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伊尹辅佐成汤,到甘盘辅佐武丁,莫不如此。自己一定会效法伊尹、甘盘,效忠周室,竭诚辅助成王,这才消除了内部的误会,稳定了周王室。对外,周公毅然率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杀死了叛乱的武庚和管叔鲜,俘虏并放逐了蔡叔度。

 周公摄政七年,在周成王二十岁时,周公还政于他,自己仍尽心辅佐,并精心创立了周朝的礼乐典章制度。

 后来,人们根据周公对伯禽“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言论,引申出“周公吐哺”这个成语。

 ——《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吐哺的意思

 形容在位者礼贤下士。

 周公吐哺造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的道理

 周公位高权重,且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成王二十岁时,他功成身退,还政于诵。从政期间,他礼贤下士,重用贤能之人,赢得了天下人的心,为周朝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周公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成为后世从政者的典范。甚至还有人评价周公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之一。如果说孔子是中国的耶稣的话,那么周公就是中国的摩西。周公的魅力与作为可见一斑。

周公吐哺的典故4

 典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为他的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因此被称为周公。他的父亲周文王在世时,他就以孝行著称,在兄弟中显得十分突出,卓越超群。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即位,他又尽心竭力辅佐武王,完成了灭商兴周的大业。

 周武王把鲁地封给周公,但他没有去鲁地就封,留在朝中继续辅佐武王。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当时,成王的年龄很小,无法执掌国政,加上天下刚刚平定,周公怕有人发动叛乱,对周朝产生威胁,就和召公一起总摄国政,管理朝廷中的一切事务。

 周公为了代成王管理好国家,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国家也一天天强盛起来。然而,劳苦功高的周公却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受封于殷地的管叔和蔡叔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对召公和太公望姜子牙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管理国政,是因为成王年纪还小。我决无异心。不然,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再过几年,成王成年,我便会还政于成王。”

 于是,周公不顾流言蜚语,继续摄政,而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自己去鲁国就封。伯禽临行前,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受命辅政,可以说是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了,可是,我却常常在洗头时,三次握起头发;吃饭时,一顿饭有时要三次吐出吃在口中的饭食,匆忙起身,去接待来访的人,生怕错过了天下的贤士。因为人才是治国的根本。你到了鲁国以后,一切都要谨慎,不要因为自己拥有封国,就傲慢而不尊重人才。”

 伯禽连连答应,动身而去。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兴兵伐罪,平定了叛乱。七年后,周公实践自己的诺言,还政于成王。

 后来,“周公吐哺”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执政大臣求贤若渴,招请人才。

周公吐哺的典故5

 周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领地在周,所以史称周公或周公旦。他贤能多才,周武王时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功勋卓著。

 周初,周公受封于鲁,但他只让长子伯禽赴封地,自己则留在镐京,与召公一起辅佐周武王。伯禽临行时,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可是我常常洗头时几次握着湿淋淋的头发跑出来,吃饭时几次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就为了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要勤于政事,爱民如子。”

 周武王病重时,周公非常焦急,因当时周刚刚建国,天下未定,百业待举,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周公来到祖庙,向先王祷告保佑武王身体康复,自己情愿代死。后来,周武王病危,当时太子诵才十三岁,他对周公说:“我担心诵(即周成王)过于年幼,把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交给他,他没有办法治理。我考虑再三,在众多兄弟里面,只有你最有才干,我就把诵、把周国全部托付给你吧。”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由周公摄政,代行国政。

 当初,周公在辅佐周武王时,与武王关系也很融洽,而且睿智过人,才能出众,处理起政事来得心应手。为安定国家,他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还制定了周礼,对祭祀、占卜、会盟、饮宴、朝贡、婚娶、殡葬时的仪式等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武王死后,周公摄行天子职务时,全心全意、大公无私,人们都纷纷称颂他,这就引起了一些王室贵族的猜忌。因此就传出流言蜚语,说周公企图篡夺王位,谣言传遍京城镐京,连周公的弟弟召公也产生了怀疑,留在殷都的“三监”更是怀疑,甚至产生了不满。商封王之子武庚便乘机串通管叔、蔡叔,并联合东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发动了饭乱。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周公引用商代历史,说明辅政大臣摄政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辅政大臣为保治殷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伊尹辅佐成汤,到甘盘辅佐武丁,莫不如此。自己一定会效法伊尹、甘盘,效忠周室,竭诚辅助成王,这才消除了内部的误会,稳定了周王室。对外,周公毅然率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杀死了叛乱的武庚和管叔鲜,俘虏并放逐了蔡叔度。

 周公摄政七年,在周成王二十岁时,周公还政于他,自己仍尽心辅佐,并精心创立了周朝的礼乐典章制度。

 后来,人们根据周公对伯禽“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言论,引申出“周公吐哺”这个成语。

 ——《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吐哺的意思

 形容在位者礼贤下士。

 周公吐哺造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的道理

 周公位高权重,且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成王二十岁时,他功成身退,还政于诵。从政期间,他礼贤下士,重用贤能之人,赢得了天下人的心,为周朝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周公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成为后世从政者的典范。甚至还有人评价周公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之一。如果说孔子是中国的耶稣的话,那么周公就是中国的摩西。周公的魅力与作为可见一斑。

周公吐哺的典故6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辅助周武王消灭了商纣。周武王死后,周成王还是个婴儿,他又辅佐成王管理天下。

 周朝把鲁地封给周公,周公派自己的儿子伯禽前去管理。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可是我常常要中断洗澡,多次吐出口中的饭,赶快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不要以自己的地位骄人。”

 “周公吐哺”形容礼贤下士。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原文]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吐哺的意思是:《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周公吐哺的典故7

 周公吐哺文言文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①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②终,成王少,将以成周③,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翻译

 后来武王驾崩,成王年少,正在襁褓中。周公唯恐天下的人听说武王驾崩而背叛,于是登临天子之位,代替成王处理国政。管叔和他的弟弟在国内散布谣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便向太公望、召公表白心意说:“我之所以不回避而代成王摄行国政,是恐怕天下反叛周室,那将无法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王为天下忧劳已经很久了,到了今天才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少,为将来完成周的大业,所以我才这样做。”于是始终辅佐成王,而让他的儿子伯禽代替他到鲁国就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整个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是我常常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贤士,还怕失掉了天下的人才。你到鲁国之后,要谨慎处事,不要因为有封国而傲慢待人。”

 成王长大,能临朝听政了。于是周公就将国政交还给成王,由成王亲自处理朝中大事。周公面朝北,处在臣子的位置,态度恭敬谨慎,像是有所畏惧的样子。

 周公吐哺的典故

 典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为他的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因此被称为周公。他的父亲周文王在世时,他就以孝行著称,在兄弟中显得十分突出,卓越超群。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即位,他又尽心竭力辅佐武王,完成了灭商兴周的大业。

 周武王把鲁地封给周公,但他没有去鲁地就封,留在朝中继续辅佐武王。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当时,成王的年龄很小,无法执掌国政,加上天下刚刚平定,周公怕有人发动叛乱,对周朝产生威胁,就和召公一起总摄国政,管理朝廷中的一切事务。

 周公为了代成王管理好国家,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国家也一天天强盛起来。然而,劳苦功高的周公却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受封于殷地的管叔和蔡叔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对召公和太公望姜子牙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管理国政,是因为成王年纪还小。我决无异心。不然,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再过几年,成王成年,我便会还政于成王。”

 于是,周公不顾流言蜚语,继续摄政,而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自己去鲁国就封。伯禽临行前,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受命辅政,可以说是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了,可是,我却常常在洗头时,三次握起头发;吃饭时,一顿饭有时要三次吐出吃在口中的饭食,匆忙起身,去接待来访的人,生怕错过了天下的贤士。因为人才是治国的根本。你到了鲁国以后,一切都要谨慎,不要因为自己拥有封国,就傲慢而不尊重人才。”

 伯禽连连答应,动身而去。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兴兵伐罪,平定了叛乱。七年后,周公实践自己的诺言,还政于成王。

 后来,“周公吐哺”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执政大臣求贤若渴,招请人才。

周公吐哺的典故8

 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需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并发誓辅佐太子姬诵继承王位、管理朝政,武王郑重地说:“那我就把姬诵拜托给你了。”说完便气绝身亡了。

 周公尽心国事,虽然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可他任劳任怨。一天,召公和姜太公向周公提出要到封地去。周公大吃一惊,忙问二人原因。二人答:“外面早已议论纷纷,说你独揽大权,只等有朝一日自立为天子。既然如此,我们还留在此地干什么”周公一听,悲从中来,这话如果别人说,他可能只觉气愤,但是出自这二人之口,他就非常伤心了。他流着泪向召公和太公表明了心迹,第二天又为15岁的成王举行了“冠礼”仪式,然后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带着几名随从离开了镐京。

 纣王的儿子武庚见周室内讧,忙侍机做反叛的准备,和东夷首领以及一些边远小国加紧联系,周密筹划反叛之事。年轻的周成王得到消息不禁心烦意乱。也不凑巧,镐京一带连降暴雨,淹没了很多地方。无奈的成王决定到祖庙祈祷占卜。无意间,成王发现了周公藏在祖庙柜子里的那篇祷词,上面记录着他甘愿以自己的性命代替武王的性命、情愿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精力的话。成王感动极了,知道自己错怪了周公,忙将周公召回,请他重理朝政。

 对于此次叛乱,周公早有准备,奉命回王室后,他授权姜太公征讨所有不服周朝管辖的各个诸侯国,自己则带领一部分人马,对付“三监”和武庚。

 三年后,周公终于平定了叛乱并将武庚斩首。管叔鲜见大势已去,无颜见周公,上吊自杀。周公念蔡叔度、霍叔处无知,只把他们流放贬职。

 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七年后,见朝政已稳,一天上朝时他便对众臣说:“我代理朝政已有七年,如今成王已长大成人,我已经完成了他父亲拜托给我的事情,了却了先王的心愿。从今天起,他要亲理朝政。如有不服者,从严惩处!”

周公吐哺的典故9

 今天我读了一篇使人记忆深刻的小故事——《周公握发吐哺》这篇小故事,使人难忘,值得我们学习。

 《周公握发吐哺》讲的呢,就是:在西周初期,有一个叫“周公姬旦”的杰出政治家,曾为攻伐殷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公这个人呢,他有一个极好的优点,那就是“敬业”,据说,有一次,周公他在洗头发时,有个人要求见于他,他便握着湿淋淋的头发出去会见这位客人,洗了一半,又有客人来见,他便又握着湿头发出去了。不仅如此,周公在吃饭时也常常会有人来求见,那时,他便会把自己的口中的饭菜吐出来,只要有客人来访,他必定会如此做。再加上,那时的周公被朝廷委任着重任,所以在周公一顿饭的功夫,至少会有三位客人来求见他,他便要连吐三次饭菜,真是太不容易了!但也正是因为周公的贤能、才干与敬业,周王朝才得以昌盛。

 读完了这篇故事,我不禁心中感慨万千,我想对周公说:“周公;你真敬业!是你的贤能、才干与努力造就了周王朝的兴盛。你做了无比的贡献,你那种忠于职守,不辞辛劳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后人所敬佩及学习。”

问题一:周公吐哺的"吐哺"怎么读 tu bu[bǔ]

问题二:周公吐哺的哺读什么 周公吐哺,成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目录基本信息详细释义同源典故用典示例相关资料展开基本信息详细释义同源典故用典示例相关资料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词目:周公吐哺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解释: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1]编辑本段详细释义典源《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2]典源译文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2]释义“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哺,口中所含食物。意谓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1]编辑本段同源典故一饭三吐 三哺 三握发 吐哺周公 吐哺握发 吐捉 吐握 周公下士 周公吐哺 周公发 哺应为吐 握周公发 发一握 发握三编辑本段用典示例东汉・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圣,以贵 ,吐哺握发,惧於失人。”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虽然做不得吐哺握发下名流,也是沟姆缭拼铡![1]编辑本段相关资料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

问题三:周公吐哺读音哺 周公吐哺拼音: [zhōu gōng tǔ bǔ]

问题四:周公吐哺的意思是什么 周公吐哺,成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目录基本信息详细释义同源典故用典示例相关资料展开基本信息详细释义同源典故用典示例相关资料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词目:周公吐哺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解释: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1]编辑本段详细释义典源《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2]典源译文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2]释义“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哺,口中所含食物。意谓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1]编辑本段同源典故一饭三吐 三哺 三握发 吐哺周公 吐哺握发 吐捉 吐握 周公下士 周公吐哺 周公发 哺应为吐 握周公发 发一握 发握三编辑本段用典示例东汉・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圣,以贵 ,吐哺握发,惧於失人。”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虽然做不得吐哺握发下名流,也是沟姆缭拼铡![1]编辑本段相关资料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

问题五:夏天皮肤会出现没有颜色的小粒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只有夏天出,那天应该是紫外线过强引起的。

问题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 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曹孟德希望天下的人才能归自己所用,共创王业,天下归心。

问题七:周公吐哺的翻译 后来武王驾崩,成王年少,正在襁褓中。周公唯恐天下的人听说武王驾崩而背叛,于是登临天子之位,代替成王处理国政。

管叔和他的弟弟在国内散布谣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便向太公望、召公表白心意说:“我之所以不回避而代成王摄行国政,是恐怕天下反叛周室,那将无法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王为天下忧劳已经很久了,到了今天才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少,为将来完成周的大业,所以我才这样做。”

于是始终辅佐成王,而让他的儿子伯禽代替他到鲁国就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整个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是我常常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贤士,还怕失掉了天下的人才。你到鲁国之后,要谨慎处事,不要因为有封国而傲慢待人。”

成王长大,能临朝听政了。于是周公就将国政交还给成王,由成王亲自处理朝中大事。周公面朝北,处在臣子的位置,态度恭敬谨慎,像是有所畏惧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81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