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请教悦心术?

什么是请教悦心术?,第1张

心理战术

尊对方为师,谦虚地向对方请教,让对方感觉自己被尊重和被重视的心理满足和喜悦,从而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获得对方的好感。

经典案例

▲请前辈多多赐教

丰田公司在每年3月左右,通常会招收一些新职员。一些本来无精打采的老职员会因此而变得活泼。这些老职员平常互相处得并不亲密。现在新职员进入公司,由于对环境缺乏了解,一上班就会向老职员请教公司里的业务工作或其他方面的事。这些新职员开始往往很听话,也容易成为老职员教训本能的对象,从而满足老职员的一点虚荣心。

这些老职员也常常想比其他同事更优秀更出人头地。别人向他请教时就是体会这种优越感的机会之一。平常这种机会并不太多,所以新职员的到来会使老职员感到高兴。

这种例子并不局限在公司里才发生。人总是希望别人来向自己请教,让别人满足教训欲的同时,你也就得到亲近别人的机会。也就是说,令对方产生优越感,我方就需扮演“新进员工”的角色,从而亲近对方。学生的文章或毕业论文,结尾总是附上“请各位老师给我指教”或写“请各位前辈老师不吝赐教”等套话。这其实是让审查文章的老师有教训本能之感。换言之,这是一种讨好老师的心理战术。虽然老师也明白这仅仅是俗套文词,但面对如此礼貌的学生,对文章的批评就放松了许多,说不定学生的成绩会因此多5分。

假如想攻破对方坚固的堡垒,需接近对方,利用人所具有的教训本能来请教对方即可。

一般老年人总是显得比较顽固,经常持批评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所以是不易打交道的人;可是另一方面,老人总喜欢倚老卖老,喜欢吹嘘他当年引以为荣的往事。其实这是“教训本能”的一种反映。老人有比其他人更强烈的教训本能。

会讨好老人的人,为了让老人满足这种本能,耐心听老人讲话而不管老人的责备或责骂。自始至终显示出一副诚心请教的笑脸,一旦老人喜欢这种态度,就会放松警戒心。当你得到老人的青睐后关系就变得很和睦,由此途径而得到高升的人不胜枚举。

要让对方感到满足,我方就向他请教,让对方担任老师的角色。

六六的剧原本就充斥着讽刺嘲笑的现实意义,即使是需要特点的文艺剧也是一样的。按照这样个性的性子,六六是否愿意俗套的跟风写续集是很有悬念的。但是不得不说续集的出现将会给制片方带来相当大的效益,电视剧的本身就已经遗留了很多的悬念,剧的结尾也没有做很好的收尾,所以拍续集是很有可能的。其实如果观众呼声较高的话说不定制片方会看在收视率的份儿上考虑再拍《心术》,具体的意向官方现在还没有表态。再加上六六的剧本一项很考究,一本剧本的创作时间需要大量的心血,由此看来就算要拍续集观众等待的时间还是稍长些的。

一起期待吧!哦也!

1 文言文点击曹刿论战答案

曹刿论战

一、词语解释

1鄙:浅陋,无知。 2察:明察。 3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4惠:恩惠

5福:保佑

二、句子解释

1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

2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明察,必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3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衰竭,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耗尽。

4我看(齐军)车轮碾过的痕迹杂乱,望见(齐军)军旗倒下,所以(下令)追逐齐军。

三、内容理解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请见 (3)夫战,勇气也。(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2(2)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3)善把握战机,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3(1)鲁庄公不知取信于民盲目迎战。(2)作战时盲目应战,不察敌情。(3)鲁庄公不知敌军是否有埋伏时就下令追击。

4C 5D 6A 7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1)因为题为论战,这样写恰如其分(2)通过对话来表现曹刿远大的政治目标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左传》左丘明,春秋

宋楚泓之战的答案要吗 ?要的话早点说哦。

2 文言文点击 曹刿论战 答案

曹刿论战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 :“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鲁国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去。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就追击齐国军队。

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哪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3 《文言文点击》中曹刿论战的题目与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得分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得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

得分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

答案:11答案:A

(2分)

12答案:(1)同“遍”,普遍 (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

(共2分。共两空,每空1分 )

13答案:(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共2分。共两道小题,每小题1分)

14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共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19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4 语文曹刿论战求答案

1、有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答: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因为第三条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取信于民,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所以这一条是作战的主要条件。

3、选时机: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

4、公: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是通过对话描写来塑造刿的形象的。

(供你参考)

5 阅读《曹刿论战》答案

一、(一)9(1)赐福、保佑。

(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

(4)对……感到惊奇。(每小题05分,共2分。)

10(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

(每小题2分,共4分。) 11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 12 语言 ; 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每空1分,共2分。)

2河南省(09)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20、(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1(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3怀柔区(09北京市)10 (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11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答案二:4莆田市(09福建省)5(3分)(1)问:参与(2)福:赐福、保佑(3)故:缘故、原因(3分,每小题1分。)

6(3分)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解释出“鄙”“谋”的意思各得1分,整体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7(5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分,每个分句1分。)(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分,若只答“夫大国,难测也”,或只答“惧有伏焉”得1分;若只答“夫大国”则该题不得分。)8(4分)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能联系选文通顺表达自己的感悟即可;若从鲁庄公知人善任的角度来论述亦可。)5天水市(09甘肃省)16、(1)同“遍”,遍及;普遍。

(2)参与 17、C 18、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没有了。

19、(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0、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6义乌市(09浙江省)16B(2分)17D(2分)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2分,意 思符合即给分)19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

6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得分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得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 得分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答: 答案:11答案:A (2分)12答案:(1)同“遍”,普遍 (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 (共2分。

共两空,每空1分 )13答案:(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共2分。共两道小题,每小题1分)14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共3分。

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江苏省淮安市2008年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又何间焉 间: ②小惠未徧 徧: ③神弗福也 福: ④牺牲玉帛 牺牲: 19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 2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分)曹 刿: 鲁庄公: 答案:18、略 19、B20、略21、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子鱼论战》)注释(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公将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15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16用原文语句答题。

(3分)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2) 。

答案:14(2分。每小题1分)(1)击鼓(击鼓进军) (2)已经15(5分)(1)(2分。

每个分句1分)(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3分。

每个分句1分)(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

7 曹刿论战 练习题及其答案

一 不仅仅是曹刿有军事谋略,鲁庄公的为百姓做事(取信于民),善于听取一介平民的意见,充分相信别人都十分重要。

兵马装备方面的是战争准备,鲁国是弱国,与强大的齐国相比,这些根本没有可比之处,大可不谈。而鲁庄公回答的内容却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是弱鲁战胜强齐的最后机会,而且是战争胜利的保障。

二 1、对吃肉的大官们的鄙夷与不屑,对自己十分相信;不屑,鄙视。

2、弄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迷惘的表情。

三 1、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用来比喻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2、古义:案件。今义:监牢。

3、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4、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句子翻译1、祭祀用的祭品,从来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如实禀告神。

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能根据实情来处理。

3、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4、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

8 曹刿论战全品文言文答案

甲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

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 :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

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 (间:间隔) B神弗福(福: 幸福)C谢将休士也 (谢:感谢) D淳于髡谓齐王 (谓:对……说)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 无劳倦之苦 B先帝不以臣卑鄙 何以战C而擅其功 面山而居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弗敢加也1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中曹刿认为鲁国打败齐国的关键就是靠军队的勇气,于是曹刿亲自驰骋疆场,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击败齐国。

B甲文中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看法,生动阐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C乙文中淳于髡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只有依靠强大的秦国和楚国,齐国才能避免战争。

D乙文中齐王虽然对强大的魏国有恐惧之心,但齐国的将士却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立功,大将田父表现尤为突出。12下列对两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篇文章的语言精练明快生动,说理直接明了,开门见山,针对性强。

B甲文主要是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乙文主要是写淳于髡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齐王晓之以理,达到了劝阻齐王的目的,展示了淳于髡的聪明才智。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战争有关 。

甲文对战争场面进行了详写,而乙文则对战争场面进行了略写。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写法。

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甲文中曹刿与鲁庄公作对比,突出鲁庄公政治上的无能;乙文中淳于髡与齐王作对比,来烘托齐王的胆小。 13将第三题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 (2)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

译文: 14 你对甲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3分) 9D 10A 11B 12B(13(1)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2分)(2)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使百姓疲乏。(2分)14可从曹刿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以及聪明才智等选择任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3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661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