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第1张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二、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三、纤穠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四、沉著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五、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六、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七、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八、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九、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十一、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十二、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虚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十三、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十四、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十五、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十六、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BD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十七、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十八、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十九、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二十、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二一、超诣

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二二、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二三、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二四、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唐·司空图 简介

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晚唐诗人、诗论家。

做 官

史称司空图少有文才,但不见称于乡里,后来以文章为绛州刺史王凝所赏识。王凝回朝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司空图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 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时年三十三岁,受到王凝赞许,名声益振。不久,王凝因事被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于知遇之恩,主动表请随行。唐僖宗乾符四年( 877年),王凝出任宣歙观察使,召请他为幕府。第二年,朝廷授司空图殿中侍御史,他因不忍离开王凝,拖延逾期,被左迁为光律寺主薄,分司东都洛阳。当时卢携罢相,正居于洛阳,对他的才华和为人很爱重,常相往来共游。有一次,卢携经过司空图的宅第,在壁上题了一首诗称赞他说:“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后来,卢携回朝复相,召司空图为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唐僖宗广明元年(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司空图的弟弟有个奴仆叫段章,参加了黄巢起义,曾热情地向他宣传起义军的各种好处,劝他往迎起义军,他不肯,便回到故乡河中。后来他听说僖宗在凤翔,便入拜见,被封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广明二年,僖宗逃到成都,他追随未及,又回到河中。从这时起直到他去世的二十多年时间,司空图基本上是过着一种消极的隐居生活,他的大部分诗歌和诗论也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避世隐退

司空图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家庭,又处在黄巢起义和唐王朝行将覆灭的时代,在历史的大动荡中,他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就采取避世隐退的人生态度。回乡以后,他既不同百姓往来,也不与官府联络,而是“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丁未岁归王官谷》),“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当时王重荣兄弟镇守汉中,很仰慕他的名声,常多馈赠,他都拒绝不纳,后骗他作碑文,并赠绢数千匹,司空图就把绢堆放在虞乡市上,任众人取用。后来他定居在中条山王官谷的先人别墅,在这“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的“世外桃源”里,每日与高僧、名士吟咏为乐。唐昭宗即位,曾先后数次召他入朝,拜舍人、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他都以老病,坚辞不受。为此,他在王官谷庄园特地修了一个亭子,取名叫“休休亭”,并写了一篇《休休亭记》以明其志:“休,美也。既休而美具。谓其才,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耄而聩,三宜休也。而又少而坠,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济时之用,则又宜休也。”还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又作了一首《耐辱居士歌》,反复咏叹“休休休,莫莫莫”,表示自己“宁处不出”的心志。

天复四年( 904年),朱全忠扶持朝政,迁都洛阳,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天四年,哀帝被弑,他绝食,呕血而卒,终年七十二岁。

诗 论

司空图留给后世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单薄。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

在文学,司空图主要是以诗论,他的《诗品》(还有《与李生论诗书》等几封书信)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炼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但他的诗论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特别是片面强调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宣扬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体验的超脱意境,忽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重大的社会作用。这些都为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清代王士祯的《渔洋诗话》等所继承和发挥,对后世的批评和创作产生了不少消极的影响。

含惠字古诗词如下:

1《二十四诗品》唐 司空图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高人惠中,令色氤氲。

御风蓬叶,泛彼无根。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2《点绛唇·檀口星眸》宋 晁补之

檀口星眸,艳如桃李情柔惠。

据我心里。不肯相抛弃。

哭怕人猜,笑又无滋味。

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临岐誓。

3《贺新郎·濮上看垂钓》宋 辛弃疾

濮上看垂钓。

更风流、羊裘泽畔,精神孤矫。

楚汉黄金公卿印,比著渔竿谁小。

但过眼、才堪一笑。

惠子焉知濠梁乐,望桐江、千丈高台好。烟雨外,几鱼鸟。

古来如许高人少。

细平章、两翁似与,巢由同调。

已被尧知方洗耳,毕竟尘污人了。

要名字、人间如扫。

我爱蜀庄沈冥者,解门前、不使徵书到。君为我,画三老。

4《破阵子·菩萨丛中惠眼》宋 辛弃疾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

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

行时娇更迟。

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

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

殷勤秋水词。

含珍字的古诗词如下:

1《采桑子》北宋 晏几道

芦鞭坠遍杨花陌,晚见珍珍。

疑是朝云,来作高唐梦里人。

应怜醉落楼中帽,长带歌尘。

试拂香茵, 留解金鞍睡过春。

2《丽人行》唐 杜甫(节选)

……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3《行路难 其一》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宋 苏轼

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

轻盈红脸小腰身。

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

蓬山才调最清新。

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以上供参考。

问题一:李白喝什么酒?? 这个问题其实得这么看,主要是看李白在什么地方,当时有什么酒,李白出生在四川,先喝的应该是川酒,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比如6大川酒他应该都喝过,后来他出川,在湖北结婚,湖北的名酒好像是米酒,这个我也喝过,有朋友给我带过,再后来,他去长安,应该喝的是汾酒和杏花村之类的,当然后来他的地位不断提高,喝到葡萄酒也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问题在于,他最后喝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水,因为李白是下长江捞月给淹死的,所以最后喝的是水,当然,掺上他肚子里的酒,最后李白喝的是假酒,个人观点,不代表新华社。

问题二:古代酒醉出了伟大的诗人 李白平时喝的都是什么酒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杜甫《饮中八仙》中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喝酒,是出了名的,不只杜甫说他爱喝酒,李白自己也承认自己是酒狂,整日与酒为伴:“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落花踏近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李白自己写自己喝酒的诗。李白诗中,也多有描写喝酒的场面,“清歌旋古曲,美酒沽新丰,快意且为乐,到宴坐群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是李白酒诗的名篇。据查,李白写的酒诗共有二百多首。 李白爱喝酒,这是事实,今天笔者要探讨的是李白在当时喝的什么酒。因为在李白喝什么酒这个问题上,笔者至少看到四种说法: 一曰太白酒:陕西眉县有太白酒,此酒是陕西名酒,至今销量都很好,太白酒做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酒,在陕西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太白酒的广告宣传中,常常与李白联系在一起。陕西烹饪大典中讲:“太白酒源于唐代,诗仙李白曾饮,故得其名”。也有人说“太白酒”因太白山而得名,因李太白而出名。就是说,太白酒的酒名与李白无关,而与太白酒的所在地眉县的太白山有关,因太白山而起名,有人把太白山与李太白混淆了,以为太白酒就是李白喝过的酒,所以叫太白酒,太白酒沾李白光大了。当然笔者也不否定李白喝过太白酒,但唐时有无白酒,还有待探讨。 第二种说法,李白喝的“新丰酒”。新丰酒现代已不存在,但在唐代是京畿名酒却是事实。新丰镇古时是京兆府新丰县,就是今天西安市临潼区的新丰镇。据史书记载,此酒味醇厚,香甜适口,为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普遍称赞。王维诗中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李白自己也有“清酒弦古曲,美酒沽新丰”的诗句。新丰酒到宋时更为兴盛,新丰酒如何造,唐时无记载,而南宋人林可山所著《山家清供》中有《新丰酒法》一文,详细记载了新丰酒的制法。“新丰酒”如今如还存在,说李白、王维们喝的是“新丰酒”,当无人辩驳。可惜这种酒没有流传下来,或许是临潼新丰镇还有此酒,鄙人不知罢了。 第三种说法:李白喝的是稠酒,据此说法的人称,稠酒古代叫《玉浮梁》,“张永禄主编的《唐代长安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称,“玉浮梁,以糯米酿成,不加过滤即饮,在长安极为普遍。”其色白如玉,有浮沫与沉滓,故称玉浮梁。一般人都认为李白斗酒诗百篇饮的就是这种叫王浮梁的稠酒。 宋陶谷《清异录玉浮梁》说此酒是一种未熟的酒,并在文中曰:“旧闻,李太白好饮玉浮粱。不知其果何物,余得吴婢,使酿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浮粱耳,试取一盏至,则浮蛆酒脂也,乃悟太白所饮盖此耳。”当然李白是否喝的此酒,宋陶谷也是一面之词。不过近日写此文章时,翻阅很多资料,有资料称在唐时留传下来一幅唐人宴客壁画,画上有两个女童从两侧端酒上席。有考古专家指出,这画上的酒是从旁边现压现端,一如李白说:“风吹柳花漫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关键是一个“压”字,是压酒,这肯定是指稠酒,即把稠酒的汁与酒槽分离出来。 第四种说法,李白喝的是黄酒。更有人说是喝的是户县黄酒。中国的黄酒被称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即黄酒、啤酒、葡萄酒。黄酒在中国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夏商周时期,到唐时已极具规模。唐时户县酿酒业已十分发达,时称户县酒,唐白居易《朝旧书案之八》诗中写道:“柿树绿荫台,王家庭院宽,瓶中户县酒,墙上终南山”,有人认为,所谓户县酒,就是指户县黄酒。户县唐时盛产大米。广种乌药,糯米是酿黄酒的最好原料,乌药为制曲的重要药材。又沿秦岭,有太平河、沣河等从秦岭流出来的甜水,为户县的酿酒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户县酒在历史上>>

问题三:诗仙李白都喝过什么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白酒、绿酒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2、清酒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3、渌酒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4、漉酒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关于古代白酒蒸馏技术一直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在元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出现,但究竟有没有,其实很难说。如果没有蒸馏酒的技术的话,李白诗中的“白酒”又到底指什么呢?

就传统酿酒技术而言,白酒与清酒实际上是“白醪酒”,是对经过反复酿造的高等级美酒的称呼。“金樽清酒斗十千”,一斗的白酒,可以买到十千的价格,这虽然可能是诗人的浪漫,但是同时也显示出白酒的珍贵。

那么斗十千又是多少钱呢?贵不贵?

参照杜甫的一句诗:“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相比较于普通酒的三百铜钱,“十千”既一万,约30倍的差价,等同于现在的五粮液、茅台对二锅头、老白干的差别。

而所谓绿酒,是白酒的一个品种,在反复酿造的过程中,加入数十味草药,使得成品酒成为自然的通透绿色而得名。价值同样不菲。

5、葡萄酒

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葡萄酒,就是正宗的“胡酒”。《太平御览》中则记载是唐太宗征服高昌时,俘获了高昌种葡萄的农民和葡萄酒工人,从而在宫廷之中开始酿造葡萄酒。

李白好不好这口,现在已经无人知道了,但是李白肯定看过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所以才能写出“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N醅”这样的诗句。

6、鲁酒

这里的鲁酒有两种说法: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这里的鲁酒是指“山东酒”。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是李白怀念杜甫的一首诗,诗中的鲁酒来源于《庄子》中一个典故:“鲁酒薄而邯郸围”,意思是鲁酒味淡而致使赵国首都邯郸被围困,暗指无端嫁祸,因此鲁酒也为“薄”酒。

7、菊花酒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孟浩然写的一句诗。年轻时的李白特别喜欢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 裸的“表白诗”赠他,诗开头第一句就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好当时菊花还只是花!要不然这二位一去一来,简直就太污了。

所谓菊花酒,是用菊花泡的酒,也有直接在酿酒过程中加入菊花和枝叶,古人多在重阳时饮用,李白自然也是喝过的。

8、桂酒

李白《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一诗中曾提到桂酒:“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

中国桂酒由来已久,屈原就曾喝过,《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可以提香味,同时也能有益健康。

问题四:诗仙李白喝的什么品牌的白酒 那时的酿造工艺与现在有差别,同名也不同货。

问题五:李白最爱喝的酒是什么酒? 由以下诗中可以看出,太白最爱兰陵……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白

问题六:李白写的与饮酒有关的诗都有哪些 一

月下独酌(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 ,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山中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十(色诗)

美人来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空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闻余香

十一

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十二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三

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醍。/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酌,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

问题七:诗仙李白喝的是什么酒 大酒厂是没有的,自然也没有什么牌子。

唐朝的酒度数都很低很低的,

都是米酒或者黄酒。

所以古代很多能喝好多缸酒的,

现在看起来很吓人,

但这是古代的酒的度数实在太低的缘故。

问题八:李白喝完酒作诗 谁知道李白喝的什么酒啊 李白乃唐朝诗人,从诗歌中看,唐朝诗人所饮之酒不限一种,论颜色,有白酒、绿酒等等。

唐人诗词中多出现“烧酒”一词儿,该“烧酒”是指颜色发红的酒,而不是蒸馏酒),上至行政高层,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还有发酵后只压榨不蒸馏的清酒。这些酒的度数都很低,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当在3%到15%之间,近似现在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饭酒。

李白有一首有名的专门“劝酒”的诗《将进酒》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又云“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喝酒的性格,那是不醉不归的。而当时的“清酒”,度数不高,相当于日韩的“清酒”或者现在的“啤酒”。而且,当时是“大斗买粮,小斗沽酒”。喝酒的“斗”,也不同于称粮食的“斗”,一“斗”仅三两升的样子。想来李白的酒量,那至少要在数斗乃至十斗。

问题九:李白喝着怎样的酒 当年都是米酒,度数不高,或者叫黄酒

问题十:李白爱喝哪种酒,那是什么酒? 李白在北岳恒山的悬空寺,写'巨观'二字时,爱喝的酒是恒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591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