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一个月涨近15%,国家再出手,后续价格会怎么走?

猪肉一个月涨近15%,国家再出手,后续价格会怎么走?,第1张

我个人认为后续生猪肉的价格还是会上涨,只不过上涨幅度会变慢;而冻猪肉的价格很可能会开始往下走,因为国家投放了冻猪肉。

怎么说呢,生猪肉价格肯定还是以上涨为主要趋势的,只不过就是上涨幅度快慢的问题而已,因为国家并没有生猪肉来投放到市场,而猪肉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就是生猪肉。反观另外一边的冻猪肉,价格肯定是要下降了,因为国家投入了很多的冻猪肉,就是为了打击冻猪肉的价格,平衡整个猪肉市场的价格。但其实对我们大部分人没什么影响,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只会选择生猪肉,很少去买冻猪肉,因为追求的就是一个新鲜。当然,如果觉得猪肉贵,又想吃新鲜的肉,那么可以尝试一下其它的肉类,比如鸡肉和鸭肉,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并不是只能买猪肉。

有一说一,后续猪肉的价格肯定是整体往上走的,因为造成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比较特殊,也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养殖成本升高,最后到供应链末端就是猪肉价格上涨。这和以为因为猪流感而导致的猪肉价格上涨不同,这种情况造成的猪肉价格上涨周期是很长的,并不像猪流感那样,猪流感一旦过去,猪肉的价格很快就会回落下来。这种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涨价,很可能会让猪肉价格长期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价位,简单来说就是未来猪肉的价格很可能就是这么贵的,除非后面原材料的价格回落,使养殖场的整体生产成本降低,猪肉的价格才有可能回落。

总的来说,如果不出意外,后续猪肉的价格应该也是持续上涨,只不过上涨的速度会放慢,因为国家开始投放冻猪肉了。

上海闵行区梅陇镇有疫情防控社区居民反映,该镇发放的第四批生活保障物资中,部分猪肉存在质量问题。据“廉洁上海”微信公众号消息, 上海闵行区梅陇镇副镇长任伟萍、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栗爽,在发放保供物资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问题,致使不合格猪肉产品发放给社区居民,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两人均被党纪政务立案,接受进一步调查,并按程序分别被免去副镇长、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职务。

据上海市公安局通报,梅陇镇镇政府与上海咨谕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保供协议》,约定由该公司于4月15日前提供猪肉产品11万份,每份规格为五花肉(2斤)和蹄髈(1斤),涉及采购金额人民币760万余元。其间,犯罪嫌疑人张某(男,38岁)、王某霞(女,37岁)、张某科(男,30岁)通过许某洁(女,34岁)采购人民币300余万元的猪肉后陆续运抵闵行区梅陇镇。

在统一发放给辖区居民过程中发现 冻猪肉产品中存在肥肉过多、品相不佳、多为边角料且变质变味等问题。发现该情况后,梅陇镇镇政府立即叫停了该批物资的发放,并通报公安机关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调查。经公安机关查明, 犯罪嫌疑人张某、许某洁、张某科等人在明知提供的保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仍以次充好,以正常市场价格销售,且数额较大。

王某霞则在明知上述人员销售伪劣产品的情况下,仍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起到帮助作用。相关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上海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在统一发放给辖区居民过程中发现 冻猪肉产品中存在肥肉过多、品相不佳、多为边角料且变质变味等问题。

虽然粮食价格和面粉价格正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对于猪肉价格来说,却始终呈现出下降状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猪肉价格后续走势不太明朗,毕竟每一件商品的价格都需要根据大背景来进行调控。

事实上,每一件商品的价格有涨有落,特别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产品。我们以猪肉价格为例,某一个阶段,猪肉价格维持在35元左右。现如今,猪肉价格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养殖户卖掉一头猪后,亏损高达900元。

猪肉价格走势不太明显,大家应该理智消费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心物价时,许多城市的相关部门都会尽量调控每一件商品的价格。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商品价格过高,从而使居民非常担心商品价格。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商品价格过低,相关的从业人员无法赚到钱。现如今,猪肉价格的走势并不太明显,但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性消费。

尽量不要囤积大量猪肉,毕竟猪肉也会发生变质

事实上,每一个地区的粮食储备量和猪肉储备量十分充足,大家更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购买。而并非看到每一件商品的价格大幅下降时,就大量囤积相关商品。不太建议大家囤积大量的猪肉,毕竟许多猪肉在长时间不使用情况下,同样会发生变质的状况。

总的来说,我国猪肉价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022年以来,猪肉价格下降走势比较明显。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猪肉价格会持续下跌,毕竟养殖户面对着高昂的养猪成本,再加上成本费用上升,猪肉价格上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至于何时猪肉价格上升,还需要根据每一个城市相关部门的调控力度。

2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1月30日-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这意味着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即将启动!猪价是否迎来拐点?

猪粮比持续下跌,猪肉收储即将启动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2022年10月20日猪价达到2836元/公斤的高点后,后市行情一路下滑,当前猪价已经连续下跌约3个的月的时间,猪粮比价也从977:1掉到了如今的496:1。

根据官方发布的预案,猪粮比价低于5:1时,发布一级预警,启动收储。

从往年的经验来看,释放收储信号之后到实际收储,中间间隔一般不会超过一周。

当前7元行情下,猪肉收储启动后,猪价会不会立刻反弹呢?

收储是否会立刻提振猪价?

大家都知道,2022年一季度起,官方进行了多次收储。

当下也正值一季度,时间维度相似,我们以2022年收储与猪价走向参考,来分析一下收储对猪价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2年官方共进行了13批次收储,累计挂牌量518万吨,实际成交仅有1014万吨,成交率1958%。

2022年3月3日至4日,第一批次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全部成交,此后成交率都相对可观,直至4月22日左右,收储的流拍率100%。

对应下图猪价走势图,第一批次到第四批次储备肉收储期间,猪价行情波动并不大,第五批次收储以后,猪价才真正缓慢回升。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收储并不能一下子拉高猪价。

业内专家表示,收储是官方制定的稳价保供措施,目的是提振市场信心,以此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猪价还受到市场供需、养殖成本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那接下来的行情会怎么样呢?

短期能否迎来猪价拐点?

我们以市场供需和饲料成本来讨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业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2月第一周猪价环比春节假期前最后一周下跌了95%,而饲料价格基本稳定,以此测算,未来生猪养殖亏损27452元/头。

供应上,当前行情下,散户存在一定挺价情绪,认亏出栏的情况大幅减少,卖猪的节奏更加灵活,规模场按计划出栏,市场供应还是较为宽松。

需求上,目前猪肉消费低迷,不过7元猪价已经属于低位价格,屠宰场分割入库以及二次育肥抄底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加上学校开学、各行各业复工,后续猪肉需求将逐步回暖。

养殖成本上,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截止2月6日,全国43%蛋白豆粕价格为4927元/吨,14%水分玉米价格为2937元/吨,分别较10月后的高点价格跌了797元/吨、25元/吨(豆粕价格高点为11月17日5768元/吨、玉米价格高点为12月12日2962元/吨)。

从原料价格分析,当下养猪成本稍有降低。

但时间再往前拉长,2022年年初,全国豆粕均价仅为3700元/吨左右,比当下价格还低了近1000元/吨,目前的养猪成本并不低,养殖户成本压力还是较大的。

整体而言,目前养殖成本依然较高,随着供应宽松、需求逐步回暖,猪市或逐渐筑底。

反之,如果猪价再深跌,市场可能出现大量淘汰母猪和养殖户退场现象。

专家表示:短期内猪价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这说明猪市行情或继续磨底,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出栏、补栏呢?

生猪价格连续下跌近1个半月后,猪肉价格也迎来了下跌。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2月第3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362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47%。

与此同时,近日还有不少饲企相继宣布降价。

这次猪肉自由“稳”了?

一个半月,猪肉价格下跌1293%

先来看一组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

11月第1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全国生猪平均价格2687元/公斤,12月第3周,这个价格降到了2143元/公斤,下跌幅度2025%。

11月第1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4160元/公斤,12月第3周,这个价格降到了3622元/公斤,下跌幅度1293%。

据消费者反应,最近的肉价确实有所下降,虽说目前的价格离猪肉自由还有段距离,好歹也是迈进了一步。

也许大家会好奇:为什么毛猪价格都跌到8元/斤的成本线上了,猪肉价格还要18元/斤?其实,一头生猪从出栏到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至少经历屠宰、批发、零售3个环节,对应成本有屠宰成本、存储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摊位成本等等,这些中间环节的成本与生猪价格涨跌幅度没有明显的直接关联,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生猪价格降得比猪肉价格快。

此前我们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分析此类现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

猪肉价格下跌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此前大家一直说高价猪肉抑制了居民消费,到底抑制到什么程度,没有准确数据。

不过据专家分析,在疫情防控放开之后,餐饮消费反而有所下降,因为第一轮感染高峰来临,叠加南方腌腊量减少了近三成,近一两个月猪肉需求比往年低了20%左右。

如今第一批“阳康”陆续恢复,猪肉价格下跌正好能助推消费。

另一方面,从宏观方面看,猪肉价格回落是大趋势。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分别多次出手稳价保供,以投放储备肉、约谈猪企等手段来稳定猪市。

猪肉价格的下跌正好可以为整个产业链降温,给市场留出更多发挥的空间。

临近元旦,猪肉价格的回落或能带动更多消费。

除猪肉价格回落外,市场还有一个好消息。

豆粕下跌,多家饲企宣布降价

11月中旬开始,豆粕价格开启了下跌之路。

回望豆粕行情走势,据猪好多数据监测,2022年1月1日,全国豆粕均价为3710元/吨,2022年3月25日一举突破了5000元/吨,此后长达半年时间,豆粕价格都稳定在4300元/吨以上。

这一局面在9月被打破,9月24日,全国豆粕均价再度飙升至5000元/吨以上,此后饲料价格一路上涨。

好在进口大豆到港之后,11月11日起豆粕开启下跌。

在豆粕价格波动的过程,国内饲料价格经历了12次提价,有机构测算,与非瘟前相比,今年以来养殖成本增加了约500元/头,其中饲料成本上涨占了大头。

不过,随着大豆供应增多,油厂开机率提升,豆粕库存增加,价格也在逐渐回落。

截至12月27日,全国43%蛋白豆粕均价回落至了5128元/吨,比最高点价格下跌了640元/吨。

江苏地区43%豆粕出厂价跌至4600元/吨附近,下跌幅度超过1000元/吨以上。

12月以来,海大、新希望、江苏大信、河南农科等饲料厂商都主动下调饲料价格了,而且还有部分厂商一个月内多次降价。

部分饲料降价信息汇总:

浓缩料(含母猪浓缩料及仔猪浓缩料):下调150-300元/吨

教槽料:下调50-150元/吨

全价料:下调50-100元/吨

另外,当下南美干旱天气有所缓解,有利于大豆播种及生长,业内预计豆粕还存下跌空间。

也就是说,养殖成本还有望下跌。

结语

目前猪肉价格正小幅下滑,有利于后续消费的恢复,对消费者和养殖户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而养殖成本上,年前正是出栏时机,补栏情况较好,预计后续豆粕需求会所下降,豆粕库存增多叠加需求减少,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回落。

在整个市场供应与需求趋于平稳之后,猪市将更加稳定的发展,或不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那对养殖户来说,稳定的盈利水平能使其在行业持续发展,对消费者来说,猪肉自由也就不远了。

您认同此观点吗?欢迎留言讨论!

相信平时有买菜习惯的人已经发现了,最近猪肉价格疯涨,大部分地区都要二十多元一斤。猪肉涨价固然有猪瘟的影响,但具体的猪肉涨价原因是什么呢?猪肉涨价带来的影响又有哪些?

一、各地猪肉价格

根据网络数据显示,2019年8月22日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大致为:

1、北京市海淀区:白条肉3000元/公斤;

2、甘肃省泾川县:白条肉3400元/公斤;

3、河北省文安县:白条肉3600元/公斤;

4、河南省温县:白条肉3400元/公斤;

5、江苏省如皋市:白条肉3500元/公斤;

6、山东省梁山县:白条肉3600元/公斤;

7、四川省东坡区:白条肉3800元/公斤。

因各地菜市场、超市的猪肉定价也不完全一样,具体的价格以当地的实际价格为准。

二、猪肉涨价原因是什么?

1、猪瘟疫情

今年非洲猪瘟的爆发,很多地区的猪都被宰杀、填埋,猪的数量减少,育肥猪出栏量下降,供不应求,猪肉价格自然而然就上涨了。

2、养殖户养殖意愿降低

因为疫情、风险、效益等原因,很多养猪散户都退出了养殖,大家的养殖意愿降低,猪存栏和出栏量都在减少,所以猪肉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三、猪肉涨价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1、其他肉类价格同步上涨

因为猪肉涨价,购买猪肉的人的数量会下降,但是肉类是日常生活必备的营养需求,所以很多人就会选择购买其他肉类,如鸡肉、牛羊肉、鱼等,如果这种情况较为严重,其他肉类价格也可能会同步上涨。

2、生活消费水平上升

平时经常购买猪肉的话,现如今猪肉价格上涨,若还是保持购买猪肉的习惯,那么每天支出的费用就会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上升,对于一些人来说经济压力会稍大一些。

3、影响经济

今年7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猪肉价格若持续上涨,那么也可能进一步影响经济,对大家的日常生活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猪肉价格也是有周期规律的,猪肉价格一直上涨,很多人看到利益也会开始考虑继续养猪,而目前非洲猪瘟的疫情也逐渐稳定下来,后期猪的出栏量应该也会增加,猪肉价格后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最美人间不过四月天,祖国多地百花绽放,一派春意盎然。

这个月对养猪人来说也是如此,猪价一度欣欣向荣,接连呈现红彤彤,在月末来临之际,又有几个好消息来给猪价助威,想必又会让4月末的最后一天红一红,不过受前期猪价涨幅过猛,上涨幅度或较为有限。

一个利涨猪价的消息,就是近期的天气又变冷了。

据中国天气网讯,五一假期前,冷空气“组团”来袭,使北方局部地区出现降雪,还将给南方带来大范围降雨,局地暴雨。

北方大部地区五一假期前气温多以偏低为主,南方大部也会经历由暖转凉的过程,气温逐渐转为较常年同期偏低,这对于生猪、白条调运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适当刺激猪肉消费。

另一个利涨猪价的消息,就是“猪肉收储”。

据华储网获悉,将于4月29日下午,执行第六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本次收储持牌竞价交易量为4万吨。

这是年内的第六次收储,也是本月的第四次收储,同时还有可能是本年度的“最后一次收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批次格外密集,向猪市释放了较强的信号。

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还会继续收储吗?从收储效果来看,今年的密集收储,也为市场注入了信心。

按照以往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5月份猪价将会逐渐反弹回升。

如果预期成立,猪价继续回升,猪粮比价将会升至5:1以上,并逐渐向盈亏平衡、甚至小幅盈利转变,后期就不需要继续收储。

还有一个消息,为了改变新冠疫情对终端消费的不利影响,近日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生活物资保障体系,落实好粮油肉蛋奶果蔬和大宗商品等保供稳价措施。

在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发生的时期,外出团餐受限,这对于促进市场大宗商品流通,增加猪肉消费是有利的。

最后一个消息,就是近段时间的猪肉价格大涨226%。

据官方消息了解,受生猪价格上扬影响,截止到近日,全国瘦肉型白条猪出厂均价涨至203元/公斤,白条猪价格相比4月12日1656元/公斤,阶段性大涨226%;从最新数据来看,在全国农产品市场,猪肉批发均价也涨至1975元/公斤,市场猪肉价格也明显上扬,当然这是对生猪价格的强力支撑,只不过高价猪肉会抑制到消费,对后续猪价恐有不利,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

总之,4月份仔猪补栏增多,月内仔猪均价上涨93元/头至403元/头,涨幅30%;在华中、华南地区二次育肥客户增多;月末伴随规模猪企出栏计划缩量,加上政策收储引导猪价尽快回归合理空间等等,这些对生猪市场带来信心,五一后,广东省正式实行生猪限调政策,市场省内可能出现紧张,不排除再次出现短暂领涨行情。

但是考虑到当前市场整体猪源较足,猪价缺乏继续上涨基础,五一节假期结束之后,需求可能再次转淡,短期猪价行情走势或随市场波动,而呈震荡调整的现象,建议广大养殖户,既要坚定信心,不过度淘汰能繁母猪,又要顺势出栏肥猪,不盲目压栏为宜。

据猪价系统监测显示,今日所监测的26个省市中,生猪价格有6涨8跌12平,平稳地区占到全部监测的46%,猪市整体处于“稳中震荡”态势。

据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北方地区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有所增加,临近月底,养殖集团生猪上市量减少,贸易商竞价积极性表现相对较强;南方地区一些屠宰企业虽有着一定的观望情绪,但一些企业出现了采购难的现象。

市场看涨情绪有所增加,虽有着消费掣肘情绪存在,但月底有望供给端再度占据话语权,龙头集团生猪上市量出现微幅减量现象,竞价结果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明日生猪价格走势预警:结合近期猪市因素分析,预计明日月末最后一天的猪价呈现“稳中多涨”的态势。

以上猪市解读,供大家参考,欢迎一起交流猪市看法,把握行情动态,相信历经种种磨难后,你一定可以涅_重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50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