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道士爱上一个和尚,写情诗表白,和尚写的什么诗却流传千古?

女道士爱上一个和尚,写情诗表白,和尚写的什么诗却流传千古?,第1张

和尚写的这首诗叫《答李季兰》。诗中写道,“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和尚通过这首诗表明自己已经皈依禅门,无心与男女之情,委婉地拒绝了女道士的表白

这个女道士叫李冶,也叫李季兰。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她六岁时曾写过一首咏蔷薇诗,其中有一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里的“架却”与“嫁却”同音。这首诗表现出的是待嫁女子的烦乱心情。当时这首诗被李季兰父亲发现。她的父亲认为李季兰小小年纪竟然能知道待嫁女子的心情,实在是成熟太早,便将她送去道观修身养性。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进入道观之后的李季兰更加离经叛道。她本来就年纪尚轻,根本耐不住道观冷清孤寂的日子。后来她结识了一群文人墨客,大家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

在李季兰结识的人中,有一个叫释皎然的和尚,这个和尚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释皎然对文学十分有研究,李季兰便经常和他讨论诗词。在与和尚不断相处中,李季兰竟然爱上了释皎然,还写了一首《结素鱼贻友人》,全诗如此写道“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大体意思是“我把心思都写在纸上,将纸叠成鲫鱼的形状。你如果也有意,自然会知晓我的心情”。

而和尚看后写了二十字的诗回复她。诗中将李季兰比做天女下凡来测试自己的禅心是否坚定,而自己既然皈依佛门则再无其他心思。短短四句既拒绝了对方,也为对方保留了体面。而李季兰和释皎然的这两首诗,也被后世传为经典。

这个和尚名叫道潜,当面对这个侍女的表白后,道潜马上回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口占绝句》:“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这个和尚通过这首诗,不但委婉的拒绝了这位侍女的表白,并且还夸赞了这位美女的容貌,由此看来这位和尚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他的情商也是非常之高的,要不然他也不会与苏轼成为挚交好友。

苏轼作为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文豪,他的情商是非常之高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活泼有趣的人,他并不像我们传统中那些许多的许多的朋友,其中著名的就有黄庭坚,另外还有一些得到的僧人。比如一位叫佛印的僧人,关于苏轼与佛印之间的有一个很好的故事,那就是有一天苏轼前去到寺庙里面寻找佛印交流,但是刚到寺门看到一个小和尚,于是苏轼就问,秃驴何在,没想到这个小和尚马上回答苏轼说东坡吃草,面对这个小和尚的回答苏轼也被说的哑口无言,只能哑口吃黄连。但是最后苏轼也没有怪罪于这个和尚,只是觉得有趣罢了。

通过讲这个小故事,其实就是为了说明苏轼是一个有趣之人,他本不注重这些繁文辱节,而苏轼与这位名叫道前的和尚,也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苏轼本想捉弄一下这个道潜的和尚,但是没想到道潜的诗歌文化这么有的出众,不但巧妙地避开了这个矛盾,并且还成功地将当时的气氛给调动了起来,用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让当时的客人都拍手称快呀。

最后我想说这个叫道潜的和尚也不愧是一个得到僧人哪,通过这样委婉的拒绝美女的表白,从而坚定了她自己内心对佛的向往。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而这位和尚居然能够如此坚定地拒绝,并且表现得这么从容,也不枉他作为一个高僧的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6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