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感人事迹

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第1张

  14日玉树地震中,本已及时逃离的孤儿院义工“阿福”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却在63级的余震中被残余的楼房压倒而遇难。这位把死在公益道路上视作上天恩赐的热心人,用无私大爱谱写了“生命之歌”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尾声。

  4月17日,玉树县慈行喜愿会孤儿院里,原本四层楼房的地方只留下一堆瓦砾。院旁的空地上,一个长长的木箱上盖着一张干净的床单——这是孤儿院工作人员为46岁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特意制作的简易棺木。

  没有鲜花,没有遗像,只有孤儿院孩子和老师们整齐摆放的救灾食品作为祭品,寄托他们浓浓的哀思。孤儿院副院长阿周说:“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14日玉树地震中,本已及时逃离的孤儿院义工“阿福”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却在6.3级的余震中被残余的楼房压倒而遇难。这位把死在公益道路上视作上天恩赐的热心人,用无私大爱谱写了“生命之歌”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尾声。

  14日清晨,由民间公益人士筹建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里,19名年龄稍大的孤儿已经去上学,孤儿院里留下了“阿福”、三名年龄较小的孤儿、两名老师和院长等人。忽然间,玉树发生7.1级强震,一阵地动山摇之后,孤儿院的楼房轰然倒塌了一半!

  “当时,阿福和另一名老师很幸运地逃了出来,”阿周说。但三名孤儿和一名老师被埋在了废墟之中,所幸一块巨大的水泥天花板和地面形成了一块三角形的空间,四人头露在空间外面,一半身子被埋在了下面。

  阿福立即钻进那片三角形空间,从后面将四人用力往外推。当他刚把四人推出废墟后,余震又将未垮塌的一半房屋震垮,阿福顿时被压在沉重的水泥天花板之下!

  “我们着急地刨,刨了两个小时才把阿福刨出来。刨出来的时候,他还有气息,不停地问着:孩子和老师如何了?可是大概20分钟后,他就没有气息了。在场的两名医生也没能把他抢救过来……”阿周回忆说。

  阿福的朋友、这家孤儿院的一位筹建者赵林说,阿福是香港一名一般的货车司机,每月工资只有一万多港元,在香港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根本不够花,同时阿福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需打胰岛素,却还要省吃俭用把钱攒起来从事公益事业。每年阿福有三个月的假期,全部用来在各地从事公益活动。

  据了解,阿福多少年来一直为“中华骨髓库”扩容捐助和大力宣传,曾经徒步从香港走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阿福知悉后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福又在灾区做了3个月的灾区重建志愿者。

  “我们平时经常在网上聊天,他多少乎不聊自己的私事,我们的谈话内容是纯粹的公益话题。当时,赵林对阿福开玩笑:“你身体不好,能上高原么?万一死了如何办?”但阿福的一句话,让赵林这个从事了11年公益事业的 “老公益”感动良久。阿福当时回答说:“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黄福荣”先生个人生迹

  黄福荣生于1964年07月06日,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从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善事。于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树地震中抢救被压孤儿不幸牺牲。港府追封黄福荣金英勇勋章,成下葬景仰园第一人。

  香港义工黄福荣曾不顾家人反对,参加 “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义举,在“414”玉树地震时,本已逃出生天,但当获知尚有1名教师及3名学生走避不及,被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后,即不理危险,立即折返孤儿院救人,未多少再发生余震,部分摇摇欲坠的房屋亦告坍塌,黄福荣惨遭活埋,稍后被救出惜证实不治不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黄福荣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迹,有网络称其为“伟大的志愿者”,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代表香港政府对其家属表示沉重哀悼,并表达以最崇高的敬佩。

  “512”汶川地震惨痛未忘,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昨发生七点一级强烈地震,导致至少四百多人死亡、逾万人受伤,香港义工黄福荣在救人过程中英勇殉难。

  居民超过十万人的玉树州、玉树县两级政府所在地结古镇是重灾区,因当地大部分民居都是抗震能力很差的土木结构,地震发生时,逾九成民居倒塌,未倒塌的房屋也多数出现裂缝,在余震中不断摇晃,地震还引发多宗火灾。

  地震造成州政府办公楼部分倒塌,当地最好的玉树宾馆被震裂。结古寺宾馆完全倒塌,有多人被埋,救援人员在现场听到废墟下有呼救声。其中四十六岁香港义工黄福荣,在一间倒塌的孤儿院中参与救人时,刚刚救出三名孩子及一名老师时,还有两老师待援,黄正欲回身抢救时,却不幸牺牲性命。

  绰号“阿福”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虽身患顽疾,仍走到灾区最前线协助灾民;昨天青海大地震,他亦在倒塌的孤儿院奋不顾身救人,可憾一腔无私的热血,最终埋在一堆无情的瓦砾中。内地网民对其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敬佩,纷纷在网上留言哀悼,“阿福,你是真正的烈士,一路好走!”

  四十六岁的黄福荣,未婚,生前在港经营货柜车运输公司。 2001年,“阿福”在内地一间书店,读到罹患白血病和脑癌的“双癌少校”隋继国的著作《挑战死亡 白血红心走天涯》,对隋利用生命中仅剩的时间做善事大为感动,透过书店联络对方,结伴从北京徒步南下往深圳,宣传骨髓捐赠。 2002年1月,他再从港出发,徒步上北京为宣传骨髓捐献并为中华骨髓库筹款,更捐上自己毕生的积蓄。

  翌年,隋和其多少名在内地认识的血癌病友先后离世,他大受打击,后发现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情绪更形低落,一度一蹶不振。直至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民惨况再次触动阿福的善心,坚持带病独往重灾区协助灾民。

  近年,阿福再积极参与内地慈善工作,本月初经兰州抵达青海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昨晨地震时,该院的楼房倒塌,阿福本已成功逃生,但得悉有三名孩子和三名老师被埋,再走回灾场协助营救,据闻成功救出四人,惜救人未能自救,客死异乡。

  香港特区驻京办首席入境事务主任曾国卫表示,驻京办昨午四时许接获黄福荣家人求助,并即时联络青海当局,而黄的家人计划今日出发到当地,驻京办会派员同行并尽力提供协助;另驻京办暂时只收到一个求助个案

●“解放军来了”

  地震发生时,玉树军分区官兵正在出早操。十分钟后,军分区就集结部队展开救援。“解放军来了!”军分区官兵们一出现,伤病员和家属便兴奋起来。

  地震中,索南才让的平房倒了,他本人也受了伤,可他却守着倒塌的房子迟迟不愿离去,因为屋里存放的价值15万元的2斤冬虫夏草是他的全部家当。玉树县应急民兵连的官兵们知道了才让的心思,问清了虫草的大概方位,仅用半个小时,就挖出了虫草,送到才让手中。他感动极了,拉着官兵的手一个劲地说:“太感谢***,太感谢解放军了!”

  青海省军区某团一到达玉树县,团长王波涛就跳下车,站在废墟上作了一个简短的动员:“我们每一名官兵一分钟也不能懈怠,一定要把被困群众救出来。”

  ●“母子平安”

  “要生了,快准备手术!”青海省预备役步兵旅的4名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边跑边喊。

  “确保母子安全!”预备役步兵旅马文贤副政委下了死命令。时间一分一秒地飞过去,大家都在帐篷外焦急地等待……终于,4月15日16时28分,经过多名妇产科医生近一小时的抢救,帐篷内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是个男孩儿,母子平安!”这时,人群中响起了掌声。当这个用洁白纱布包裹着的小生命被抱出帐篷时,孩子的爸爸查多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我太高兴了!谢谢解放军!”孩子的妈妈也在产床上露出了笑容,向在场的解放军和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据了解,这名产妇叫博拉,地震后家里的房子全倒了,只好与丈夫查多在结古镇广场避难。(此段采访由通讯员黄振宁协助完成)

  藏族小伙 心系结古

  “多准备一些牛奶、蔬菜和饼子,我马上就回到西宁了,回去后我们往结古赶。噢,还要准备一些帐篷,千万别忘了。”

  循声,记者在西安机场候机厅看到一位小伙子正焦急地打着电话。等他通完话后,记者问他:“是玉树的朋友吗?”他回答:“是,我就是结古镇的人,现在很焦急,只好安排西宁的朋友给我准备一些物资,我要回家救乡亲。”

  尕松尼玛,一位25岁的藏族小伙,因为生意上的事,10天前从家乡到了上海、陕西等地。“我家就在镇宾馆旁,可我从电视上根本就没找到,全是残垣断壁。我们家乡是多么美丽的一个地方呀!我的朋友常告诉我,没想到结古镇这么美,像个世外桃源。可现在看看,真不敢想。”尕松尼玛的声音哽咽了。

  当我们坐上开往西宁的飞机后,尕松尼玛头上的汗水大粒大粒淌下来。接过记者递给他的纸巾后,他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表示了谢意。

  “这几天我很急,一急就不停地流汗,我心急呀。也睡不着觉,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快回到家乡。”说到这,尕松尼玛情绪又开始激动。他回忆道,结古镇被誉为歌舞之乡,康巴卓舞享誉中外,家乡每年都要举办康巴玉树节,他就曾经是康巴卓舞的领舞者。“那片美丽的草原多美呀。蓝蓝的天,辽阔的草原,还有爱唱歌的藏族同胞。真不敢想像,现在怎么成了这样。妈妈总给我打电话,不让我回家,说那里余震不断,还是很危险的。但我想,我是结古的儿子,现在这个时刻更应该回去,贡献我的一点力量。”

  最让尕松尼玛感到自豪的是,身患重病的父亲普巴才仁早就投入到抢险救灾中。“父亲是个老党员,几年前因为有病退休了,我们总想让他到西宁生活,但他说离不开家乡。地震发生后,他主动组织一些人,开展自救。还安排我哥哥用车把一些伤员往西宁医院送。自己还开车拉清洁的水,送给受灾的人们。我很佩服他。真的。”

  说到这里,尕松尼玛的眼中又涌出了泪花,坚强的小伙子低下了头。

  很长一段时间,他又抬起头,自豪地说:“地震发生后,许多只与我有过一面之交的汉族朋友,纷纷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有位辽宁的朋友还说,要把我父母接到他那里去,比接待我还要好地照顾他们。我汉中的朋友说,需要多少钱,他尽量筹措,一定要让灾区的百姓少受点苦。灾难真的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善良的人太多了,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真是很幸福。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指挥,我们一定能再让家乡变得更美丽。”

  此时,尕松尼玛的眼里再次流出泪水,却是感动的泪水。

  言谈中,飞机稳稳地停在了西宁机场。尕松尼玛望着窗外刚刚露出绿意的西宁,深情地说了一句:“终于到了,这里离我家乡更近了,我要尽快回去。”临别时,小伙子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高高举起手挥着说:“我们结古见。”那一刻,我们的心里也感到一缕阳光正照在身上。灾难无法阻挡,但我们的人民,永远有战胜一切灾难的信心与决心。

楼主选我~~~

  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见证那些伟大的感人的场面,这就是人性的光辉,是我们人类存在了几万年并且将继续繁衍生息的保证,正因为这些感人的人与事才使得我们有别于动物,青海玉树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339人 332人失踪,这样一场灾难中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故事。

  500僧侣徒手挖出60名幸存者

  在玉树有着大量的寺院,这些僧侣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去帮助灾民,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距离震区一百公里的四川甘孜州色须寺也感受到了晃动。当他们知道地震发生在不远的玉树,寺院里的两位活佛认为他们不仅要念经。曼西活佛说,他们虽然不和青海一个省,但必须要去救人。

  随后,寺院集体决定到灾区去。寺院有一千多人,500人留下念经祈福,500人出发救人。4月14日中午,僧侣们到达玉树灾区。他们分成小组,听到哪里有人压在下面,就派人过去。没有救人经验,他们带着铁锨、铁锄,边救边学。

  目前,僧侣们已经救出60名幸存者。他们尽量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如果救出伤者,他们为其祈福;有时候挖到遗体,他们会围坐一圈为其念经。据介绍,色须寺僧侣们开来的四辆卡车几乎每天都会往返运送物资,还运来了寺院里的200多顶帐篷。寺院里商品部的东西也几乎都被运过来。他们还带着医务人员为灾民看病,每天给灾民发食物。

  怀孕妻子被埋受伤 丈夫嘴对嘴给妻子喂水

  在交大一附院入住的,有一位怀孕4个月的高龄孕妇,今年已经38岁。丈夫朋措闹布身体健壮,但满脸倦意,一直守在妻子身旁。他说,家里土木结构的房子垮塌了,妻子也被埋,他和邻居扒了几个小时才把妻子从废墟中扒出来。

  朋措闹布夫妻有3个孩子,7岁的女儿因为上学躲过了灾难。11个月大的儿子失踪。轻伤的他陪伴妻子来到西安,妻子因为有伤又怀孕在身,不断地用藏语说肚子疼。医生检查后说没大碍,丈夫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妻子对他说想喝水,他立即喝下一口水,含在嘴里,弯下腰,俯身到妻子面前,徐徐地把水喂给妻子喝……这一刻,在场的人都静了下来。

  紧握父亲的手不松开

  昨日凌晨2时许,伤员陆续下机时,一位因脚伤无法行走的藏族同胞,被用担架抬了下来,身旁一位20多岁的姑娘,一路握着他的手不松开。同行者说,他俩是父女。因为语言不通,面对记者的提问,女孩静静地跪在父亲旁边,默不作声,一只手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父亲看到记者和救护人员,起身对救护人员点头,用藏语表示感谢。女孩见父亲努力想坐起来,顺势将父亲揽在自己怀里,父女俩的手仍然紧紧相握

  地震中一名母亲用头替孩子挡住砖头遇难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

  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

  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

  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

木雅锅庄主曲登的母亲生命垂危, 藏医、中医、西医均回天乏术。为挽救母亲的生命,万般无奈之下,曲登只好接受他人的建议,以娶妾冲喜的方式来做最后的努力。妻子卓玛伤心不已,带着年幼的女儿康珠愤然回了娘家。新婚之日,母亲升天,接着传来更大的噩耗:妻子一家葬身火海,女儿康珠下落不明。悲愤万分的曲登派人四处寻找女儿的下落没有结果,于是将其遭遇妻离子散的灾难都迁怒在了新媳妇央珍的身上,二人从此过着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康珠逃过了那场人为的火灾,其家中一位姓李的汉族银匠带着她逃难到了塔戈草原。为了安全康珠改名金秀,称李银匠阿爸。在塔戈草原他们被善良的铁匠母子措姆和洛桑收留,措姆以自己的智慧使康珠父女免于大难。李银匠凭着做银器的手艺在桂花桥安了家,康珠和洛桑也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十几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曲登获悉康珠还活着,急忙派人去将康珠接回木雅锅庄。而此时的康珠已经长大成人,并与铁匠措姆的儿子洛桑相爱。康珠在李银匠和措姆的再三劝说下,带着深深的惆怅回到了亲生父亲的身边,不久惊闻李银匠、措姆和洛桑先后亡故的死讯,康珠痛不欲生,从此郁郁寡欢。洛桑带领商队在途中被黑山率领的土匪抢走了所有货物,洛桑只身追回了货物,并和黑山结拜为兄弟。洛桑回到桂花桥才发现一切都变了,而且招来杀身之祸。在头人的追杀下洛桑坠落悬崖,大难不死的洛桑被热芭艺人维色一家救起,在维色的悉心照料终于痊愈。为了寻找康珠的下落他告别了维色一家来找结拜兄弟黑山,在与头人老爷的打斗中黑山也不幸身亡。洛桑知道了康珠的去向,心如死灰,决定顶替黑山的名号继续带领兄弟劫富济贫。康定永昌茶庄张老板的儿子张金从国外回来,途中偶遇曲登的外甥女雍西并被黑山打劫,张金挺身而出假称是雍西丈夫愿作人质。耿直善良的张金告诉洛桑他其实不是雍西的老公,他们只是萍水相逢的朋友,洛桑见张金是重情义之人不仅放了他还和他成为朋友。

张金和雍西为了把康珠变成有教养的大**,每天教识汉字藏文和英文及礼节,但是康珠却心有旁骛。虽然雍西处处欣赏着张金,但张金却对康珠一见钟情。康珠无拘无束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了张金,他以非常的方式向康珠发起了猛烈的爱情攻势,康珠一时迷惑不已,而曲登为了锅庄的利益,决定跟汉商联姻,但是康珠告诉曲登她心里只有洛桑。因为国家正处在多事之秋,允许交易的引票迟迟没有发放,张老板决心还是按老规矩去成都进茶叶,临走前将茶庄托付给了张金,未想到返回的途中被黑山打劫。洛桑一听急忙赶回解决此事,命令大家把茶叶送回去。洛桑忍不住关心康珠的情况,张金告诉洛桑,康珠一点都不快乐,每天都挂念她的洛桑哥哥。

央珍因为曲登一直不让她过问锅庄的生意而耿耿于怀,在父亲德吉的劝说下同意偷偷与东印度公司交易。张老板因为锅庄帮他挽回了茶叶决定将这批茶叶送给锅庄,但是经过四十八家锅庄的商量决定还是按照惯例收购。不久曲登就听说德吉在以极低的价格售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搅乱茶叶市场,曲登决定处罚德吉。雍西暗恋张金,却要看着心上人执著地向康珠表白。康珠虽然仍旧思念洛桑,但渐渐被张金的多情感动。洛桑再次来到康定,见到了正在卖艺的热芭人维色一家。热情开朗的维色主动地向洛桑示爱,而洛桑却说他有女人,在他的心里。洛桑知道了张金要与康珠结婚的消息,心中未免伤感。康珠的婚礼隆重、奢华,在幸福中,康珠对着曲登还是叫不出“阿爸”。婚礼上,曲登宣布将象征金甲会首的大戒指作为新婚礼物送给康珠。然而,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仍然活着并已成为茶马道上有名的响马的洛桑出现在了康珠与张金的婚礼上。他戴着面具,唱着康定情歌,向自己昔日的恋人敬献哈达表达祝福。

在知道洛桑依然活着后,康珠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不惜放弃一切去追求她与洛桑的爱情。张金为了康珠,新婚之夜,两人一个床上,一个地上。张金终于决定与康珠离婚,但由于各种原因两人推迟公布离婚的消息,张金仍然住在木雅锅庄与康珠假扮夫妻。为了让康珠和张金走到一起,曲登亲自约见了洛桑,请求他离开。为了康珠的“幸福”,洛桑谎称自己已经有了女人,康珠失望地流下泪水。医生怀疑曲登肝脏长了肿瘤,建议到大医院看病。央珍陪同老爷去成都,而康珠和雍西留在锅庄打理事务。诡计多端的德吉老爷趁着曲登看病之际,密谋联合其他几个锅庄和查理做茶叶生意,以此刁难康珠。康珠处乱不惊,建议锅庄与汉人茶庄共同进货。洛桑打劫了锅庄联合进的茶叶却惟独放了木雅锅庄的货,不想却帮了康珠的倒忙。其他锅庄主纷纷来到木雅锅庄威逼康珠。德吉老爷说穿了黑山与康珠的关系,但康珠并不避讳,反而表示,即使洛桑就是黑山,也会当他是哥哥。康珠的真诚打动了其他锅庄主,一场风波渐渐平息。康珠决定单独约见洛桑,两个有情人终于重逢,未料德吉的手下设计圈套将康珠和洛桑围困起来。

医院给曲登的确诊是肝癌晚期,建议他到天津做手术以延长生命,曲登却决定和央珍回到康定。面对死亡,一路上两人互诉衷肠,对过去的种种不快追悔不已。曲登老爷回府,揭穿了英国人打入康巴茶叶市场进而垄断、控制康巴地区的阴谋。而没想到的是曲登已经陷入英国人设计好的毒品的泥潭不能自拔。慢慢地洋人做茶叶生意的想法渐渐浮现在曲登的心里。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英国人竟然开始了在康定的鸦片生意,但很快就被曲登和康珠揭穿。德吉老爷最终悔悟告诉了曲登卓玛之死的真相,并求得他的原谅,两人最终尽弃前嫌。在对卓玛的呼唤声中,曲登离开了人世。锅庄为曲登举办了隆重的天葬,曲登的时代结束了。康珠终于在李银山的墓前找到了洛桑,而洛桑却违心地抛下了康珠,康珠无奈又回到了锅庄。绝望的康珠在央珍的劝导下重新戴上了金甲会首的大戒指。雍西离开锅庄回到成都完成学业,张金留下和查理做生意,央珍辅佐康珠经营锅庄,洛桑和康珠只能在心中互相思念,而康定人的生活还在继续。几经反复,几经磨难,有情人最终没能成为眷属,给人留下巨大遗憾与惆怅的同时,更留下了一首传唱至今的康定情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26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