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民歌红河谷的来历?

加拿大民歌红河谷的来历?,第1张

《红河谷》这首歌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河谷》已经被传唱了一个多世纪,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更因为歌曲本身短小、重复性强而便于传唱。

从歌词意思来看,歌曲表达了对去者的赞美、挽留和思念不舍之情,也不乏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当然最深沉、最含蓄也是最感人的还是爱情。

扩展资料:

说到加拿大中部的曼尼托巴省(Manitoba)知道的人很少,但提起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几乎无人不晓。曼省首府温尼伯(Winnipeg)就坐落在红河谷之中。温尼伯在印第安语意为两河相交之意,红河(Red River)为其一,阿西尼伯恩河(Assiniboine River)为另一。

《红河谷》是一首在时间上流传已久,在地域上流行甚广的抒情歌曲。在姑娘即将离开红河谷时,牛仔表达了他对她无限眷恋的情感。姑娘的明眸和甜蜜的微笑都曾是牛仔生活中一道绚丽灿烂的阳光。

也许因为她光彩照人,羞涩的牛仔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心愿,只是爱在心底,等待心爱的人对他吐露心声。然而长久的等待与沉默却最终换得姑娘要离开红河谷的消息。此时纵有干言万语,纵然爱已深入骨髓,却也不得不将那感情轻易埋葬。

有什么苦比得上明知所爱的人就在这个世界上却无法拥有她,甚至没有机会去表达呢。无奈,牛仔只能一次次地唱:可要记住这红河谷,还有那真爱的牛仔。”歌声深沉,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对心上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参考资料:

-红河谷

驾车路线:全程约47159公里

起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100米,左后方转弯

2) 行驶420米,右前方转弯

3) 行驶130米,右转进入明珠路

4) 沿明珠路行驶700米,左转进入天马路

5) 沿天马路行驶340米,直行进入天马路

6) 沿天马路行驶140米,在第2个出口,直行进入天马路

7) 沿天马路行驶710米,右转进入北京路

8) 沿北京路行驶71公里,朝开远/昆明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开河高速

3沿开河高速行驶712公里,直行进入广昆高速

4沿广昆高速行驶1048公里,朝师宗/兴义/G78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970米,直行进入汕昆高速

6沿汕昆高速行驶580米,朝曲靖/师宗/G78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汕昆高速

8沿汕昆高速行驶251公里,直行进入西石一级

9沿西石一级行驶120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13公里,稍向右转

11行驶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西石公路

12沿西石公路行驶38公里,右前方转弯

13行驶81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秀河线

14沿秀河线行驶112公里,过左侧的海尔(板桥店)约290米后,稍向左转

15行驶180米,朝曲靖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22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17沿杭瑞高速行驶422公里,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18沿杭瑞高速行驶20米,直行进入子午路

19沿子午路行驶20公里,过右侧的中国移动通信全球通大楼约200米后,朝G56/G60/安顺/宣威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驶57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21沿沪昆高速行驶3615公里,朝观山湖区/白云/遵义/重庆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2沿匝道行驶48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

23沿兰海高速行驶209公里,直行进入贵阳绕城高速

24沿贵阳绕城高速行驶147公里,朝瓮安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5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贵瓮高速

26沿贵瓮高速行驶162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

27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贵瓮高速

28沿贵瓮高速行驶613公里,直行进入安江高速

29沿安江高速行驶1507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

30沿匝道行驶58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31沿杭瑞高速行驶1180公里,朝吉首/G65/G56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32沿匝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33沿杭瑞高速行驶344公里,朝常德/杭州/G5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吉首立交桥

34沿吉首立交桥行驶60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35沿杭瑞高速行驶2210公里,朝杭州/张家界/常德南/机场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36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张高速

37沿长张高速行驶207公里,朝荆州/岳阳/G5513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38沿匝道行驶95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39沿杭瑞高速行驶184公里,朝广州/荆州/长沙/澧县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0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

41沿二广高速行驶3696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襄阳互通

42沿襄阳互通行驶65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43沿福银高速行驶106公里,在襄阳北/襄州/新野/S217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4沿匝道行驶460米,右前方转弯

45行驶410米,朝新野/S217方向,右转进入S217

46沿S217行驶212公里,进入S103

47沿S103行驶204公里,左转进入S244

48沿S244行驶56公里,直行进入新野大道

49沿新野大道行驶177公里,直行上匝道

50沿匝道行驶640米,直行进入二广高速

51沿二广高速行驶269公里,直行进入兰南高速

52沿兰南高速行驶1685公里,直行进入永登高速

53沿永登高速行驶267公里,朝鄢陵/S83/兰考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兰南高速

54沿兰南高速行驶1142公里,直行进入日兰高速

55沿日兰高速行驶1036公里,朝济南/日照/G151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曹州立交桥

56沿曹州立交桥行驶650米,直行进入日兰高速

57沿日兰高速行驶466公里,朝东平/济南/G3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王官屯立交

58沿王官屯立交行驶91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

59沿济广高速行驶1535公里,朝德州/泰安/北京/上海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殷家林立交桥

60沿殷家林立交桥行驶11公里,过殷家林枢纽立交约550米后,直行进入济南绕城高速

61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226公里,朝绕城北线/聊城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齐河南立交

62沿齐河南立交行驶12公里,过晏城枢纽立交约500米后,直行进入济南绕城高速

63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138公里,朝青岛/淄博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表白寺枢纽立交

64沿表白寺枢纽立交行驶850米,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65沿青银高速行驶11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崔寨西互通立交桥

66沿崔寨西互通立交桥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67沿京沪高速行驶929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68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滨德高速

69沿滨德高速行驶645公里,直行进入荣乌高速

70沿荣乌高速行驶160米,朝北京/黄骅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邓王枢纽立交桥

71沿邓王枢纽立交桥行驶5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长深高速

72沿长深高速行驶590米,直行进入荣乌高速

73沿荣乌高速行驶238公里,过幸福河大桥,在无棣/滨州港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无棣立交

74沿无棣立交行驶880米,左转进入S239

75沿S239行驶113公里,直行进入中心路

76沿中心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S239

77沿S239行驶91公里,直行进入S364

78沿S364行驶160公里,直行进入S364

79沿S364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沿海高速

80沿沿海高速行驶1416公里,直行进入海滨大道

81沿海滨大道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秦滨高速

82沿秦滨高速行驶1581公里,朝沈阳/S52/G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3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84沿京哈高速行驶3979公里,朝哈尔滨/大连/丹东/抚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北李官互通

85沿北李官互通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沈阳绕城高速

86沿沈阳绕城高速行驶289公里,朝东北大马路/铁岭/长春/G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王家沟互通

87沿王家沟互通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88沿京哈高速行驶2561公里,直行进入长春绕城高速

89沿长春绕城高速行驶453公里,朝德惠/哈尔滨/G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0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91沿京哈高速行驶2081公里,在京哈服务区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92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哈尔滨绕城高速

93沿哈尔滨绕城高速行驶282公里,朝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鹤岗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4沿匝道行驶930米,直行进入哈同高速

95沿哈同高速行驶5265公里,朝虎林/鸡西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6沿匝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建鸡高速

97沿建鸡高速行驶210公里,朝G1012/抚远/黑瞎子岛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8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建黑高速

99沿建黑高速行驶1601公里,在前哨出口,稍向左转上匝道

100沿匝道行驶16公里,右转进入S210

101佳木斯市内驾车方案

1) 沿S210行驶33公里,稍向左转

2) 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寒海公路

3) 沿寒海公路行驶430米,过右侧的百客隆约120米后,左转

4) 行驶100米,过右侧的顺安商贸城,右转

5) 行驶54公里,右转

6) 行驶81公里,左转

7) 行驶32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鸭绿河

作者/季风**

2010年,在北京新春音乐会上,龚琳娜受邀在人民大会堂演唱《忐忑》。

随后,王菲在微博中说,《忐忑》激起了她强烈的翻唱欲。

次日,天后称“难度”太高,决意放弃。

天后差点眼珠子都转丢了,最终也没有找到龚琳娜的“忐忑劲儿”。

在王菲及其他明星的推波助澜下,《忐忑》迅速火遍全网。

“啊啊啊哦,啊啊啊哦唉……”,这首没有一句歌词的歌曲,也被人称为极具魔性的“神曲”。

而跟着火爆的,还有原唱龚琳娜。

她穿着夸张的服饰、顶着雷人的发型,用夸张的表情唱腔唱着不知所谓的歌曲。

极具话题性的曲风,也让龚琳娜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

随后,她又推出《法海不懂爱》、《金箍棒》等神曲,更加坐实了龚琳娜“奇腔怪调”的标签。

或许是人红是非多,在《法海不懂爱》推出后,她遭到了炮轰。

这首“恶搞”法海的神曲,引发了千万佛教网友的抗议。

他们骂她,“对佛教文化不尊重、毁三观”,也由此引发了文化界对“ 娱乐 底线问题”的讨论。

这首歌,更是将龚琳娜推向了风口浪尖,被人狠贬,风评一度跌落谷底。

后来,她又因手撕天后王菲,公开diss王菲唱功,遭到菲迷的炮轰。

这件事发生在2016年年底,王菲在自己的世纪演唱会上,严重走音跑调。

演唱会结束后,龚琳娜直接发文称:“王菲音色丢了,气息没了,音准走了……”

龚琳娜说,“唱歌好不好与过去的成绩无关,与今天的感冒无关,与是不是坚持不懈地专注和努力有关。”

她是在抨击王菲,作为音乐人的懈怠。

龚琳娜的“敢说”,也遭到菲迷集体骂:“一个唱神曲的人,也好意思评论天后”;

更有人指出,龚琳娜无非是想蹭天后的热点,想红想疯了,和哗众取宠的小丑无异。

就是这样一位,被戏谑为“小丑”、备受争议的歌手,除了《忐忑》令人过耳不忘;

近几年,在热门音乐综艺上,她演唱的《小河淌水》《自由鸟》《静夜思》等曲目,让观众对她彻底改观。

早期,龚琳娜在很多人心中,是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网红”;

近些年来,她凭借很多“中国新艺术音乐”让人不禁惊叹,“国宝级的歌唱大师”。

尤其她演唱的那首《小河淌水》,极具唱功和技巧,开腔简直是惊艳全场,打动无数人,让人听着“想流泪”。

其实深扒她的背景,我们会发现,曾让全网“忐忑”的龚琳娜,远不止你看到的那样。

01

1975年,龚琳娜出生在贵州省贵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她的父母不是什么音乐家,爸爸是医生,妈妈是单位的小干部。

但父母都是文艺爱好者。

当年,因为龚妈在舞台上拉得一手好手风琴,让龚爸一见钟情。

龚爸平时也很爱唱歌,早上起床开始他会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唱各种各样的老民歌。

在父母的影响下,龚琳娜从小也爱唱歌,尤其在独唱时,更有表现欲望。

5岁那年, 她参加了每年一度的《花溪之夏》音乐会,演唱了一首《有首歌儿就是我》;

10岁的时候,她就获得了上海民族杯小歌手一等奖。

1987年,12岁的龚丽娜就跟随“中国儿童中心少儿艺术团”到法国演出;

她在舞台上,穿着民族服装唱着贵州的民族歌曲。

那次表演,让小小的她也收获了粉丝,也让龚琳娜明白了一件事:

“音乐可以打破隔膜、冲破语言,音乐无国界”。

从那时起,她就暗暗发誓,以后要做一个真正的音乐人。

1992年,当时还在贵阳艺校读书的龚琳娜,认为贵阳太小,限制发展。

于是,她写了一封2500字的自荐信给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随后她被录取。

不得不说,龚琳娜年纪虽小,却胆识非凡。

被录取后,母亲不同意她去,因为2500元的学费让这个家庭犯难。

龚琳娜哭着对母亲说,一定会拿到优秀学生的免费名额,这才让母亲勉强同意。

北上之后的龚琳娜,学业并不是那么顺畅。

她因为水土不服,半年内长了一身红疙瘩,被休学一年。

再回来之后,在众多音乐才子之间,龚琳娜显得天赋平平。

在老师眼中,龚琳娜虽然天赋平常,但很刻苦;懂得钻营,知道自己要什么。

从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到中央音乐学院,她一读就读了7年。

她也拜在声歌系教授邹文琴的门下。

邹文琴的得意门生,除了龚琳娜,还有韩红和梦鸽等著名人士。

邹文琴让龚琳娜保持真声,学习戏曲的唱腔,龚琳娜也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

02

正如教过她的老师所说,龚琳娜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一毕业,龚琳娜就以青歌赛的银奖,来奠定圈子里最初的名气。

随后,她进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

进入乐团,她才发现唱歌原来是件体力活。

她跟着乐团,每天穿梭在不同的城市,穿着华丽的舞台服,游走在不同的晚会舞台。

别人安排她唱什么就唱什么,用她的话说,就像提线木偶。

她看到了乐团中的歌手,数十年还在唱着同一首歌,每天争着“谁是一级二级”。

唱腔流于“千人一声”,生活一眼望到头,这种情况让她心生厌倦。

因假唱,让她更加质疑自己职业音乐人的身份。

有次,龚琳娜受邀去江苏卫视,去到一个城市表演。

表演的前一天,她被通知在录影棚录音。

录音的目的,就是配合假唱。

第二天,在万人现场,巨型的舞台上,龚琳娜脚踩恨天高,身着如婚纱般的礼服,嘴巴一张一合,顾盼生姿地假唱。

观众的热情,让她突然心生羞耻:“这是在骗观众啊。”

她也开始真正反思,这是自己想要的吗?

03

老锣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

老锣曾带着他的乐队,到北京的一个剧院演出。

龚琳娜和同伴在现场观看后,对巴伐利亚筝产生了好奇。

于是,她们去了后台,与老锣交谈。

在交谈中,同伴对巴伐利亚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龚琳娜却对老锣更感兴趣。

知道她也是搞音乐的,于是老锣和龚琳娜互相交换了****。

一次短暂的邂逅,龚琳娜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眼前的男人,会成为自己一生的音乐合作伙伴,以及人生伴侣。

老锣何许人也?他是一个来自德国的老外。

和龚琳娜一样,他也从小学习音乐,科班出身。

他10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传统乐器巴伐利亚筝,1988年的时候考入了柏林音乐学院。

出于对中国音乐的 探索 ,老锣来到中国,在上海音乐学院学古琴,拜在大师龚一的门下。

他来到中国的第六周,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高山流水”。

这是一个扬琴、笙、贝斯、打击乐和一个蒙古族歌手的组合。

他们录了《高山流水》专辑,还参加了北京爵士节的演出。

在这期间,他也与乐队成员乌仁娜相恋结婚。

他先后和乌仁娜十多次去蒙古采风,将她送进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为她做了二十多首歌,让乌仁娜在德国音乐圈中名声大噪。

但这段因音乐结缘的感情,之后也因“音乐合作”终止而结束。

老锣结束第一段婚姻之后,又回到了中国,继续 探索 中国音乐。

05

有天,老锣约龚琳娜在三里屯的景约酒吧,见面。

那天,酒吧里只有他们二人。

音响里放着音乐,老锣投入地伴奏。

他拿起话筒,对龚琳娜说:“你想唱什么,就自由地唱,我来为你伴奏。”

龚琳娜随意地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而老锣随意地伴奏,让她觉得轻松。

这才是她想要的音乐啊,充满着自由和快乐。

二人也相见如故,谈音乐、玩音乐。

曲终之后,老锣向她表达了喜爱。

老锣对音乐的见解鞭辟入里,与龚琳娜对音乐的理念不谋而合。

对于迷茫期的龚琳娜而言,老锣无疑是照亮她的光。

自从那次在酒吧相约表白之后,老锣又邀请龚琳娜去参加德国音乐节。

到了音乐节现场,龚琳娜才知道,老锣是音乐节的主席,在德国音乐圈享有很高的声誉。

由此,龚琳娜对老锣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那年冬天,老锣向龚琳娜求婚:

“我们在一起吧,虽然我没有太多的钱,但是我很富有,我很自由,可以让你跟我一起快乐。”

正是希翼音乐的快乐和自由,龚琳娜于2004年在贵州,和老锣走入了婚姻殿堂。

婚礼现场,龚琳娜穿着民族服装、一脸素颜、戴着锣妈妈给她编的花环,嫁给了老锣。

这一结婚,却让她和自己的妈妈十年未通电话,一直没有来往。

06

龚妈妈不喜欢老锣,不仅因为他是个老外,还是个二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初次的家长见面,老锣竟然当着龚妈妈的面,说龚琳娜的打扮和唱歌“很恶心”。

在老锣看来,那个被框束在中国表演程序里的龚琳娜,失去了歌手的真实性,他不喜欢。

而龚妈妈却一直引以为傲,她骄傲女儿龚琳娜穿着华服,在各个晚会舞台上的表现。

第一次见面,龚妈妈就和老锣结下了梁子。

让龚妈妈觉得最过分的是,龚琳娜听了老锣的“诱骗”,竟然辞去了中央民族乐团的铁饭碗。

龚妈妈无法接受女儿的新音乐。

她也不看好龚琳娜的婚姻,甚至骂她:“你们是不会有幸福的。”

龚琳娜与妈妈的这一僵持,就是十年。

十年间,她们互相不通电话,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07

与老锣结婚后,2005年,龚琳娜与老公回德国定居。

她也开启了,她的中国新音乐的艺术 探索 之旅。

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德国巴伐利亚森林里,老锣写歌,她唱。

她也如《自由鸟》中一样,“跳过了山顶跑进森林去逍遥”。

在这些隐居的时光里,她早起练声,对着所有生灵唱歌。

她模仿邻居家的牛马羊猫鸡的叫声,变换各种声音角色。

这时,她才明白,她的歌唱,是为了所有的生灵;她的歌声可以让奄奄一息的生命重焕生机。

她和老锣还经常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大声歌唱,路过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对疯子。

她在这里一待,就待了五年,也为老锣生下了两个儿子。

老锣试图将中国的文学编进曲里,龚琳娜也从 楚辞的神话故事,唱到诗经,唐诗宋词。

而让她从德国转战回中国的神曲《忐忑》,其实是老锣特意写来给龚琳娜练声的。

《忐忑》对于音准和节奏把握要求都很高,龚琳娜甚至曾建议可以用来作为专业音乐学院的练声曲。

在北京居住的日子里,她常参加节目、到处演出,感觉缺了山与水,作品找不到出口了。

于是,龚琳娜又把家,从北京搬到了云南大理,归隐山林。

因为,她觉得,音乐本来就是给人能量的。

她得像一株植物那样茁壮地向上长,才能唱出好歌声。

在云南,她每天爬到家后面的山上唱歌,几乎把云南红河州文山州,彝族、纳西族、白族走了遍,专心采风。

在这里,她也遇到了很多人,旅居大理不同经历的人,还组建了邻居歌唱团。

有人因为跟着龚琳娜唱歌,抑郁症也治愈了。

而老锣也在大理为龚琳娜创作了《24节气歌》,将“春分的花开满古城,夏至的雨飘零洱海,中秋的月高挂苍山”写进歌里。

如今的龚琳娜,被德国老公宠溺了17年,他们夫妻二人不止是音乐上的珠联璧合,更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在老公的帮助下,她的唱功和作品,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有人评论她,“这样一位国宝级的歌唱家,竟然要靠神曲来走红,太可悲了。”

但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她,她一直都是那个潜心做音乐的龚琳娜。

红河谷

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范继淹译配

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

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

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

照耀在我们的心上。

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你可会想到你的故乡,

多么寂寞多么凄凉;

想一想你走后我的痛苦,

想一想留给我的悲伤。

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红河谷》是流行百年之久的传统牧歌。美国人认为,歌中所唱的红河是得克萨斯州的红河并且确有与歌曲同名的**。好莱坞扮演牧童的名星吉恩·奥特金和伊·罗杰师分别于1936和1941年都用过这首歌。衣阿华州的开拓者詹姆斯·克里根曾于1896年发表过按同一曲谱填写的歌词,歌中曾提到纽约州的莫哈克河谷。据此,有人认为《红河谷》出自克里根之手,

实际上,美国有两条名叫红河的河流。一条源自北方明尼苏达州西部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到加加拿大马尼托巴肖,继续向北注入加拿大的温尼伯湖,全长498公里。另一条源自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最南边的一条主要支流,水中含红褐色泥沙,水色发红。这条河从得克萨斯州西北部流向东南方向,中下游流经墨西歌湾低地,汇入密西西比河。这首歌在加拿大南部也十分流行,因此,加拿大人认为它是一首加拿大民歌。

《红河谷》是一首在时间上流传已久,在地域上流行甚广的抒情歌曲。在姑娘即将离开红河谷时,牛仔表达了他对她无限眷恋的情感。姑娘的明眸和甜蜜的微笑都曾是牛仔生活中一道绚丽灿烂的阳光。也许因为她光彩照人,羞涩的牛仔没有勇气向她表白自己的心愿,只是爱在心底,等待心爱的人对他吐露心声。然而长久的等待与沉默却最终换得姑娘要离开红河谷的消息。此时纵有干言万语,纵然爱已深入骨髓,却也不得不将那感情轻易埋葬。有什么苦比得上明知自己所爱的人就在这个世界上却无法拥有她,甚至没有机会去表达呢?无奈,牛仔只能一次次地唱:你可要记住这红河谷,还有那真爱你的牛仔。”歌声深沉,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对心上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

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

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学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歌,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与“俄”进行区分。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服饰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风俗习惯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1)凉山型 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一一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凉山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头,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佩饰最富特色即为“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片。妇女着裙,戴头帕,生育后戴帽或缠帕。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下着百褶长裙,成年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多在腰际佩挂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下端缀以五色飘带,用于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针筒以及装饰过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饰的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其工艺可用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火镰、羊角、蕨芨草等图案是其传统纹样,下分依诺、圣乍、所底三个样式。 (2)乌蒙山型 本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诲。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又可分为威宁式和盘龙式。 (3)红河型 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 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可分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4)滇东南型 本型服饰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为对襟,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 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总体而言,彝族服饰具有以下4个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饮食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民居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

历法

与玛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源渊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 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赛装节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这可谓是最早的时装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

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打歌"遍及云南,不仅彝族,就连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

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而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所铸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个垂尾人连臂环舞的铜扣饰以及凝固在云南沧源等地崖画上的舞蹈图纹,其舞蹈图案都与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这也许可作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28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