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远嫁甘肃?

该不该远嫁甘肃?,第1张

这个该不该问得就是你要选择亲情还是爱情。我想这个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两边都放不下但是又必须做出决定。

家里人的话,一般都不会同意女儿远嫁。因为离家太远,你在那边受了委屈或者有什么事的,也找不到人给你撑腰。他们会很担心你,离得远又不能经常见面。既然是远嫁甘肃的话,说明你生长的地方和甘肃的语言、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都有所不同。嫁过去肯定就要在那边生活,说他们说的方言,吃当地的饭,以他们习惯的方式过节。这一切都说明你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你父母也舍不得你吃这种苦。换了角度来想,你作为女儿父母辛辛苦苦把把你养大,供你读书。在读书期间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工作了时间也少,然后还要嫁的那么远,更是不能照看到父母,怎么对得起父母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至于爱情这边,你可要想好。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个人值得托付终身,他会对你好,你们两个也会一起为这个家努力,那么我想嫁过去也没事。但如果真的很不幸,你看走了眼,又或者是男方家里人很难搞定,那么你今后的日子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我妈有个朋友,她也会从外地嫁过来我们这边,她老公是还可以,但老公家里人就不怎么样,之前有点矛盾,那阿姨也只能是把委屈往肚子里吞。

总之,该不该就看你怎么选择。不过如果你还是想追求爱情的话,家里人肯定还是会支持的。他们的不同意也是为了让你想清楚,做出正确的选择,毕竟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

这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对甘肃的印象!

说到甘肃第一印象沙漠,说到甘肃人第一印象前后鼻音分不清。打算骂我的先等一下,听我解释

————————————————————

首先我不了解甘肃,对于甘肃的感受仅仅来自地理书和电视上看到,一想到甘肃基本上觉得和沙漠有关。上了大学两个室友是甘肃的,一个是陇南人,一个嘉峪关人。自从看了陇南的照片,我才知道那里水资源比我家都丰富,但是,陇南的知名度还是不如嘉峪关,酒泉,兰州,我感觉我的对甘肃的第一印象基本不会变;再来讲对人的印象,这一点我还是很惭愧的,我除了两个室友就没和甘肃人民相处过,也没到过甘肃,所以我对甘肃人的全部印象都来自此二人。陇南的那个是个奇葩,就不说了,重点说嘉峪关的那位。嘉峪关哪位还算靠谱,唯一一点前后鼻音不清楚。这位仁兄自称全嘉峪关他认识的就他一个这样,但是他的口音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比如真真正正可以读成真真阵阵,喜感爆表啊,他就导致了我一想到甘肃人就想到他,于是就又了对甘肃人奇怪的第一印象。

下面是我们民勤的特产!

大学在甘肃呆了四年,感觉可以谈一下。

先说气候。第一次坐火车进入甘肃省,看到满目苍凉的荒山,其实我内心很慌乱,很想回去复读。但是,在甘肃呆上一段时间后,惊奇的发现,我这个南方人,完全爱上了这边的气候。在南方的阴雨天,我的衣服经常是要晾晒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干,哪怕干了,穿上身都有一种湿气,很不舒服。但是在甘肃,几乎只要一天,衣服就干干爽爽的了。在南方的夏天,几乎每天都黏糊糊汗津津的,一天洗几次澡都不舒服,在甘肃的夏天,温度一般不超过30度,很适合避暑,一般都不会出汗,哪怕出汗了也没那种黏糊的感觉。当然,也有人会提沙尘暴,反正我呆的地方沙尘暴不怎么严重,夏秋季节偶尔会有,但是对于家里几度被夏天暴雨给漂了的我而言,我觉得偶尔的风沙比连绵不尽的雨水更让我接受。

再说 美食 ,想说当初我大一的时候也就95斤,毕业时114!别问我经历了什么,这都是 美食 的力量。以前在南方吃饭都是小碗,到甘肃才发现,这里吃饭用盆啊!当然有点夸张,主要是想说这边吃饭量多实惠。拿牛肉面来说,刚开始我只能吃半碗,后面我逐渐被牛肉面给俘虏了,现在吃牛肉面一般都是加碟小菜加牛肉加蛋……无语泪奔,体重就是这样上来的。

当然甘肃 美食 肯定不止牛肉面,如:炒拉条,卷子鸡,羊肉串,羊蹄子,浆水面,韭菜盒子,大盘鸡,爆炒羊羔肉,手抓羊肉,烩面,杂酱面……反正,我就是这样沦陷的。

再来说说风景。甘肃地势狭长,风景独特,与江南水乡的婉约不同,苍茫中带着壮丽,甚至有点异域风情。天水、兰州、张掖、酒泉、敦煌、嘉峪关,这些地方各具特色。草原、沙漠、湿地、丹霞地貌、石窟文化,既让你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让你沉醉于先人的超凡艺术。

最后说民风。个人觉得甘肃民风淳朴。我在大学期间,很多同学都是十分朴实的,而且大都比较上进。当然我在和我家先生结婚后,更能感觉那种淳朴。首先我公公婆婆是在农村,但是他们却十分开明的同意我先生因为我往南方工作。每次我们回去,对我十分照顾,怕我不适应。再说邻居,我喜欢拍照,有次看到满满一盘葵花的向日葵,我觉得很惊奇就拍照了,后面邻居就送来几盘向日葵。反正经常会有邻居送来杏子、桃子、樱桃啥的,都说是自己家种的,很淳朴善良。

只要提到甘肃,我就想到了甘肃的 历史 名人。

我们都知道,甘肃地里位置特殊,正是处在古代的河西走廊地带。正是因为这个地方,十分的重要,所以,甘肃自古至今就是名人辈出之地。

众所周知的汉朝名将有李广,三国名将姜维,唐朝皇帝有李渊,李世民,他们都是甘肃名人。

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甘肃省开国将军,更是声名赫赫,下面我们说一下,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将军们。

侯世奎(1911—1976)开国少将

侯世奎甘肃省皋兰县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第二年加入中国***。

曾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连、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领导的反“围剿”战争和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营长,主要在太行山一代开展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侯世奎率领部下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辽沈等战役,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化民(1915年—2002年)开国少将

李化民临洮县洮阳镇卧龙人。1931年12月经“宁都起义”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共青团,第二年加入中国***。

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为保证红军革命的火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李化民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部政治协理员,冀中军区第三十二团团长。参加过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战,并且取得了胜利。

在晋冀鲁豫地区,李化民还参加了刘伯承领导的,针对日军的晋东南反“九路围攻”、香城固等战役。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李化民参加过辽沈、平津、衡宝、广州等著名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靳虎(1911—1989)开国少将

靳虎甘肃省榆中县人,优秀的中国***元,忠实的马克思主义领导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靳虎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了红军反围剿战争,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九团团长,延安警卫团团长,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靳虎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东线战勤司令部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四分部部长。为解放东北广大地区,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康健民(1916—1977)开国少将

康健民甘肃省定西县人。1932年加入工农红军,参加刘志丹、习仲勋和吴岱峰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1933年加入中国***。

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解放事业,以及保家卫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五年康健民被授予少将军衔。

关于甘肃省的开国将军,您还知道哪些,欢迎补充。

口红老师,永远忘不了了

一提起甘肃,我就想到兰州拉面,因我每天早上都去吃一碗拉面,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十分好吃。

想起兰炼和莫高窟:

兰州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2000年10月由原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主营业务合并组建,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公司拥有1050万吨/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装置50余套,炼化工艺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年来为囯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敦煌莫高窟

敦煌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

敦煌莫高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敦煌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 旅游 之注目……

一提到甘肃,就想起了我的军营和军旅生活。

十四年的军旅生涯,十一年在甘肃天水,终生难忘啊!

对于再次的提问,答案让我又一次更好的了解了甘肃省,知道了更多的西北文化,让我受益匪浅,我看到的信息和一些陌生朋友给我发的私信中,更多的热爱自己的家乡,对于当下生活状态抱着希望。

为此,我想更好了解地域文化特色,中国雄鸡版图地大物博,足够我一生浪荡不羁的漂流过活着。

自私的说,就是想更了解她所成长的环境,让我还有个可以寄托的精神幻想……

最后,谢谢所有回答我问题的小伙伴们,谢谢您们,谢谢……

作为一个南方人,在从未去过甘肃之前提起甘肃想到的更多是茫茫大漠与戈壁。我由西安出发坐火车前往兰州,这是第一次踏入甘肃省。与印象中的戈壁沙漠完全不同,由西安到兰州一路上看到的更多是的风景。蓝天青山黄河水。再往西,大山就变了样,看起来很荒凉,但也很有气势。即使这才刚刚踏入甘肃,沿途风景也已经让我对甘肃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我相信,这会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07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