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兵和一个男兵的恋爱故事

一个女兵和一个男兵的恋爱故事,第1张

如果真的爱她,为了她的将来考虑,你应该支持她,尽管自己的内心有十分的不舍,但是作为一个爱她的男儿你应该把这份不舍深深的藏在心中,给她鼓励,为她祝福,希望她有更美好的将来。你自己呢也更应该努力,为了她也为了自己好好努力进取……祝福你们

第一、俄罗斯女兵,二战结束后,俄罗斯整个国内陷入了男少女多的尴尬境地,所以俄罗斯女兵的资源比较丰富。整体的颜值、身材都是没得挑!

第二、美国女兵,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所以美国女兵相对更加的豪放浪漫!在军营里也经常有女兵和军官恋爱的丑闻事件!

第三、日本女兵,日本女兵给人的感觉比较的拘谨,而且整体的身高不一致!或许还是挑选的不到位!

第四、印度女兵,印度女兵的种类比较多。一般高阶层的女兵皮肤相对不黑,反而有点小麦色。他们大多数出自印度高姓氏家庭。平时接受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也比较好!

第五、越南女兵,越南女兵在整体上规规矩矩,但是整个子却比较的矮。而且走正步的时候都不整齐。小腿部分都是弯曲的!

第六、中国女兵,之所以把咱中国的放在最后,因为这是压轴的。中国女兵无论是在气势、身高和正步上都比较的整齐统一。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大国之风!那么各位,你更喜欢哪个国家的女兵尼?

  女兵可以谈恋爱,女兵不仅可以享有谈恋爱的自由权利,更加可以谈婚论嫁,还有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这是每个女兵的权利,中国女兵是我军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具体请看下面的资料:

  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令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贯彻实施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以下简称《婚姻法》),对于更好地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障公民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巩固国防,促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保持部队纯洁稳定,提高战斗力,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现对军队贯彻实施《婚姻法》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现役军人在处理婚姻关系上,应当模范遵守《婚姻法》,尊重社会公德矗不得未婚同居,不得发生婚外性关系。

  军队提倡和鼓励晚婚。男军人二十五周岁、女军人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

  二、现役军人应当慎重地选择恋爱对象,军官和文职干部确定恋爱关系后j应当主动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对其恋爱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三、现役军人的配偶,应当是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舰艇、空勤人员和从事机密工作人员的配偶,.还应当无复杂韵社会关系。

  现役军人一律不准与外国公民结婚,原则上也不得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居民结婚。

  现役军人不得与虽具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港澳台地区从事或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人员结婚;、原则上也不得与此类人员的直系亲属结婚,但

  现役军人恋爱对象本人现实表现良好、政治上确无问题的,可酌情允许结婚。

  四、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服现役期内不得结婚。

  五、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

  孤儿、伤残人员和个别年龄超过三十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的士官,要求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应当从严掌握;.曲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

  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划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部队服役的个别中级以上士官,本人提出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一必须符合当地民族政策,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协商同意,经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签订转业军人就地安置协议书的,方可允许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

  六、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结婚。

  七、军队管理的离休退休干部、从事机密工作的军队职工的结婚问题,按照对现役军人的规定执行。

  八、现役军人申请结婚由部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负责审批。

  营职、专业技术10级以下军官和职级相当的文职干部,士官,军队正式职工申请结婚的,由团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批;团职、专业技术9级以上军官和职级相当的文职干部申请结婚的,由其所在单位的上一级政治机关审批.副大军区? 职以上军官申请结婚的,由总政治部审批。

  九、现役军人结婚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作为归档材料;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登记结婚的依据。:

  十、汉族军人要求与习惯上不同汉族通婚的少数民族公民结婚,一般应说服双方放弃此种婚姻。如双方坚持结婚,并取得少数民族一方家长的同意,可允许结婚。

  十一、现役军人离婚,应当严肃慎重,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纪律,不违背社会公德。

  双方均为现役军人,双方自愿离婚或一方要求离婚的;当事人所在部队领导或政治机关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并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的,由政治机关出具证明后,方可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或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配偶是地方人员,军人一方要求离婚的,所在部队政治机关领导应当视情进行调解;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并经对方同意,政治机关方可出具证明同意离婚;如军人一方坚持离婚;对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部队可商请对方所在单位或地方有关部门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政治机关出具证明,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配偶是地方人员,:配偶一方要求离婚,军人一方同意离婚的,政治机关可出具证明同意离婚;军人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政治机关不得出具证明。但经政治机关查实军人一方确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十二、现役军人申请离婚的审批程序、权限与申请结婚的相同。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出具同意离婚的证明时,应要求离婚双方签字或提供本人书面意见。申请再婚、复婚的,须持离婚证件。

  十三、军队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负有管理本单位军人婚姻的责任。对军人结婚、.离婚有审查、调解和出具证明等权利和义务。对有弄虚作假、欺骗组织以及其他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应教育批评,督促改正;情节严重的,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女子特警队》

《女子特警队》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武警部队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录制的军旅电视剧,由陈胜利执导,雷敏、梁静等主演。中央电视台一套于2000年4月首播。该剧讲述了中国一支女子特警队的女兵们在军营生活中经受的磨练和考验的故事。

2,《麻辣女兵》

《麻辣女兵》是由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当代军旅剧, 由谷锦云执导,王洋、王煜、郑宜涵,侯勇等人主演。该剧讲述了离异家庭的“90后”叛逆少女汤小米,在被迫进入军营后,经过艰苦磨练,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士兵的故事。

3,《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是特种兵系列的第三部,继续沿用《我是特种兵》原班人马再次打造特种兵系列题材电视剧。

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承制,幸福蓝海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投资,导演刘猛执导,演员程愫、徐佳、刘晓洁、杨舒、安雅萍、童苡萱、郭艳、李飞、赵荀、任柯诺、郝率、傅程鹏、徐洪浩、侯勇、范明等联袂主演。

4,《女兵突击》

《女兵突击》是由刁勇执导,程琤、万思维主演的当代军旅剧。该剧以中国解放军首支女子特战连“猎隼”为原型,讲述了中国女兵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故事。

5,《铁血使命》

《铁血使命》是由贵州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剧,以“战争、女人、暴力”为核心元素,由王珂、王新、王挺等人主演。

该剧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国民党国防部秘密组建了一支女子炸弹部队,小队由5名美丽勇敢的女特种兵组成,她们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参军入伍,专门负责排除各种炸弹险情,并利用炸弹技术与日本人展开激烈的斗争,勇杀敌寇保家卫国的轰烈故事。

-女子特警队

-麻辣女兵

-特种兵之火凤凰

-女兵突击

-女子特工队

不要表白了,人家都有女朋友了,你这表白算什么。当兵的没几个好东西,要找也找个军官啊,说实话我认识的当兵的里坏的特多。当兵的娶了老婆,生了孩子结果不给老婆买奶粉的钱,孩子也要老婆带没法上班,那女人还找她同学借钱买奶粉你说这什么事。还有个当小军官的,给新兵军训,喝酒的时候,自己都和别人说,自己把手下的女兵漂亮的都上床了。

在1953年的夏天,志愿军俘虏正式被美军遣返,前后共有六千余名志愿军战士顺利回到了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批归国战士中,还有一名年仅19岁的女战士,她叫杨玉华。

而且经过统计,她还是志愿军所有被俘俘虏中唯一一位女战士。

那么,杨玉华为什么会成为志愿军唯一的女俘虏?她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能够受到杜平中将的亲自慰问呢?

本期文章,笔者将带大家了解这位志愿军唯一被俘女兵,了解这位女英雄的特别经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各指定参战部队都开始积极扩充部队,准备迎接新命令的到来。当时60军由于正好在川西剿匪,便因地制宜,在四川地区广泛征兵。

其中180师建制比较晚,军队人数太少,所以招募的新兵尤其多。

而且出于部队需要,180师还帮助军部招募了一批女兵,用于分配到军属机关、文工团以及野战医院工作。

部队出发前,60军总共招募了三百多名女兵,当时年仅16岁的杨玉华就在其中。

杨玉华是四川内江人,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就去世了,父亲也迫于生计四处奔波,所以她从小就跟随外婆一起生活。

俗话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杨玉华就是在这样一种极度缺乏母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她在童年时没少因此受同龄伙伴的欺负。

而且由于家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她在家庭中的生活并不快乐,这也使得她一心想要摆脱家庭的束缚。

所以,当部队征兵的公告出来后,杨玉华果断就加入了其中。

参军原因有二,一方面在当时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是无比光荣的;而另一方面,她得以借此来躲避自己不满的生活。

由此,杨玉华成为了部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兵之一,不久后被分配到了180师,成为了一名野战医院的护士。

这个新的身份,不仅让杨玉华自豪无比,更是让她庆幸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不一样的生活。但她所不知道的是,命运给她安排的“风雨大道”,才刚刚开始。

1951年2月,180师被编入第3兵团60军序列,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正式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在入朝以后,180师还没来得及休整,他们便奔赴一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而结果我们都知道,180师在这次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了我军唯一一个成建制被打垮的部队。

根据战后统计,180师入朝时总计11300人,不过在经过战役的两个阶段后,全师就只剩6000余人。而且在最后撤退的过程中,180师还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从最佳撤退时机撤出,导致被美军“装了口袋”。

在经过一番激烈地分散突围后,全师陆续突围了4000余人,至于余下的两千,基本上全部被俘虏。

遗憾的是,在这两千多人中就包括了杨玉华,她还由此成为了志愿军在朝鲜唯一被俘的女战士。

我们知道,在志愿军中,非战斗人员都是会得到很好的保护的,更不用说向杨玉华这样的女战士了。那么,既然如此,杨玉华又为什么会被俘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军“后勤补给困难”这个硬伤。

在从阵地撤出以后,180师原本奉命北撤,但就在行进途中,60军却突然五次电令其停止北撤,转而到北汉江以南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移。

要知道在当时,整个前线就只有180师孤军奋战,上级指定的援军迟迟也没能到来。

已经疲惫不堪的180师,还要承担起整个兵团伤员转移的重任,这让全师官兵都苦不堪言。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180师的位置太过尴尬,敌军很快就嗅到了机会,短时间内数个美军师和南朝鲜师伺机赶来,将其团团围困。

这时,美军又切断了补给线,使得180师几乎陷入了绝境。

就这样,180师既要“一个人出三个人的力”,同时还要“和三个人分一碗饭”,这使得战士们很快就陷入到了饥荒中,甚至不少部队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只能啃食树皮和野菜。

不过很多野菜都是有毒的,食用后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在极度的饥饿下,战士们根本顾不上这些,只要是能吃的都往肚子里塞。

在整个撤退的过程中,有不少战士都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有不少人还因医治无效而牺牲。

作为医护人员,杨玉华所在的野战医院情况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随着伤员的陡增,部队上额外分配的粮食也如“杯水车薪”,一个人根本就分不到多少。很多时候,医护人员只能分到一碗极少的炒面,很难填饱肚子。

自己饿着肚子不好受,但作为医务兵,杨玉华看到伤员饿肚子更不好受。心疼伤兵的她将自己本就不多的炒面给重伤员吃,自己则是和战士们一样去挖野菜充饥。

但在一次挖野菜食用时,杨玉华不慎吃了有毒的野菜,瞬间就昏迷了过去。

等她醒来以后,她才发现自己躺在了担架上,耳边的爆炸声不断轰鸣,敌军追堵来了。

随着一颗颗炸弹的落下,撤退的路线变得万分艰难,为了躲避敌人的轰炸,两位负责抬杨玉华的战士便将她躲进了一处山洞中,准备等敌机撤退后再出去。

不过,敌军并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随着轰炸过去,追击的南朝鲜搜山队接踵而至,顿时将他们躲避的山洞围了起来。

为了保护杨玉华,两个战士相继被敌军击倒,最终壮烈牺牲。当时躺在担架上的杨玉华悲愤不已,但她根本无法动弹。

于是,杨玉华就这样在担架上成为了俘虏,被南朝鲜士兵送进了美军战俘营

其实在刚被俘虏时,美军是并没有发现杨玉华是女儿身的,因为她当时不仅瘦弱矮小,而且在炮火的“洗礼”下浑身都是泥水污渍,所以并没有立马被美军认出。

之后杨玉华就被当作男兵送到了后方的战俘医院,并接受了相关的治疗。

由于害怕美军会像传言中那样对女俘虏实施性暴力,杨玉华不敢暴露自己女性的身份,她只能一直强装男兵。

虽然当时战俘中有不少“病友”发现了她的秘密,不过出于和她同样的担忧,也并没有声张。

病情好转以后,作为医务兵,杨玉华被要求留在医院中帮忙照顾伤员。对此她也欣然接受,每天都悉心照料受伤的战友。

不过没过多久,杨玉华是女儿身的秘密还是被发现了,因为一个美国女护士发现她来了“例假”。

按照美军的战俘相关条例,男女俘虏是必须要分开的,杨玉华立即就被带出了战俘医院。

但由于志愿军此前并没有女战士被俘过,美军根本就没有修建女战俘营,况且也不能为了一个女俘虏就特意修建一个。

所以,在经过考虑后,美军决定将杨玉华送到釜山的女战俘营,因为那里关押着不少朝鲜人民军的女俘虏。

就这样,杨玉华被送到了朝鲜战俘营中,而且一待就是两年。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女战俘营后杨玉华才明白,原来管理女战俘的都是一些美国女兵。这也让她松了一大口气,至少不用为传闻中的性暴力而担心了。

虽然是被关押在朝鲜战俘营中,但杨玉华并不孤独,因为里面有很多女兵都是中国朝鲜族人,还有不少是曾在四野中任过职的女战士。

因此,杨玉华在其中丝毫没有语言不通的困扰,而且由于她年纪尚小,大家都非常照顾她,不少朝鲜女兵还把她当做妹妹看待。

总体说来,杨玉华在战俘营中并没有受到太多折磨,但身为志愿军战士的她,却无时无刻不在与美军抗争。不过,也正是因为她敢于斗争的秉性,使得她还是吃过一些苦头。

比如在1951年8月15日,适逢朝鲜光复日(日本投降),朝鲜女战俘们心中激荡,便合唱起了《金日成将军之歌》。当时美军由于害怕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出手制止,却毫无效果。

数次警告无果后,美军朝着营中投掷了催泪弹,以此来驱散众人。

但朝鲜女战俘们对于美军的制止行为异常反感,便集体绝食抗议。

为此,美军女看守将战俘们全部赶到了烈日下,以此来强迫她们吃饭,而杨玉华也身在其中。

眼见朝鲜女战俘死活不肯吃,一名美军女少尉就打起了杨玉华的主意,她试图以其不是朝鲜人为由,劝说她带头吃饭。而且为了更好地说服她,女少尉还亲自端了一碗饭,交到了她的手上。

不过,杨玉华根本就没有想要理会女少尉的意思,她冷冷地看了女少尉一眼,之后狠狠将碗打倒在了地上,并质问道:“ 你凭什么不让她们唱歌?又凭什么让我们晒太阳?

在了解了意思后,女少尉怒不可遏,她当即打了杨玉华一耳光,还让人拖她去关了禁闭。

这就样,杨玉华第一次受到了美军的殴打,但却不是最后一次。

在战俘营中,杨玉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思念自己的亲人。而她诉诸思念的方式,就是缝制一面五星红旗。

战俘营中没有材料,她就自己收集红线头、黄线头,红布料、黄布料。但凡是这两个颜色的东西,她都一一捡起来,还如同宝贝一般珍藏。

对于杨玉华而言,那两个颜色是她心里的光,也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之源。

所以,她倾尽自己的心血,悄悄地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并把它升起在了心上。

她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能够回到祖国,而回到祖国那天,她要将这面红旗升起来。这是她的心血,也是她的信念。

终于,到了1953年7月,随着中美两国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朝鲜战争宣告结束。而后杨玉华等数千余名志愿军战俘,很快就和美军战俘进行了交换,她终于得以重回祖国的怀抱。

就在回国的前一天,杨玉华心情无比振奋,同时她决心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回到祖国。于是,她再次找来了一些材料,准备缝制一个军帽,还有那颗闪闪的红星。

那一晚,杨玉华一夜未眠,一方面是她要赶制军帽,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在挂念自己的心上人。

杨玉华的心上人,就是同为战俘的志愿军战士张泽石。

由于精通英语,张泽石一直在釜山战俘营中担任翻译。

早在杨玉华刚被送进战俘营时,两人就结识了,当时她被带到美军军官处接受盘问,而负责翻译的正是张泽石。

那时杨玉华已经饿得瘦骨嶙峋,而且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饥饿和恐惧一时侵占了她的全部情绪,险些让她崩溃。

但好在张泽石的出现,给予了她莫大的鼓励,他心疼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于是之后他经常会去鼓舞她,让她好好活下去。

张泽石不知道正是他的鼓励,杨玉华才得以坚持下来,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二八年华的姑娘,心思往往最容易被撩拨。

在张泽石不断鼓励杨玉华的过程中,她芳心暗许,而且这份爱意还深深刻上了四川女孩的性子,倔强。

但不久后,张泽石被送去了巨济岛战俘营,两人再没有相见的机会。

不过,杨玉华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这份爱意,并决心要在回国后向他表明心意。

就在回国那天,杨玉华精心梳理了头发,戴上了自己赶制的军帽。

那时的她,心中充满欢喜,但同时也充满了愧疚和恐惧,作为一个俘虏的愧疚和恐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回国那天,杨玉华还受到美军的最后一次伤害。

当时杨玉华和其他朝鲜女战俘都上了火车,很多朝鲜女兵甚至兴奋地唱起了歌,大家的心情都是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列车要启动时,狡猾的美军却突然朝每个车厢扔了三个催泪弹,想要再耍一次“威风”。

看到催泪弹即将爆开后,女兵们都惊叫着躲避,顿时整个车厢一片慌乱。

不过就在这时,杨玉华却突然跑过去将催泪弹捡了起来,并且连忙朝着车窗扔了出去。

就这样,同车厢的女兵们躲过了最后一次折磨,她们纷纷向杨玉华道谢。

但由于催泪弹在爆发时产生了高温,导致杨玉华的手被严重灼伤,整双手都长出了水泡。

面对着众人的道谢,杨玉华满是微笑,不过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伤有多严重,自己的手有多痛。

一路上,杨玉华默默地将水泡一个个挑破,之后她又拿出针线,忍着剧痛缝补受损的那面五星红旗。

我们很难知道当时杨玉华在想什么,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忍着疼痛都要缝补的那面红旗,一定是她想要送给祖国的礼物。

几天后,杨玉华终于回到了祖国,由于心情激动,她还大哭了一场,眼中流露的尽是委屈和苦难。

没过不久,杨玉华作为一一名被俘女兵的事实就被新华社报道,一时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位女战士。而在经过休养后,杨玉华还受到了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慰问。

当时杜平握住杨玉华的手,亲切说道:“ 玉华同志,欢迎回到祖国,这两年叫你受苦啦!

听到首长如此亲切的慰问,杨玉华百感交集,她心里充满了委屈和难受,但同时又有着被俘的屈辱和愧疚,她十分想哭。

面对首长的时候,杨玉华不敢说话,因为她怕一说话,眼泪就要掉下来。

虽然从大众中消失,但杨玉华的故事,却还在继续。

回到老家后,杨玉华始终挂念着张泽石,所以她一直都在尝试与之联系。

最终在经过组织的帮助后,杨玉华终于打听到了心上人的消息。

不过,见到张泽石以后,杨玉华才得知他已经有了未婚妻的事实,同时她也才得知,他一直都把自己当成妹妹来看待。

于是,杨玉华选择了退出,她不愿打扰自己心爱之人的生活。

除此之外,杨玉华还拒绝了一个迷恋她的人。

被杨玉华拒绝的人叫作曹友,同样也是她在战俘营中的战友。而在两人的接触中,曹友深深被杨玉华的品质所吸引,并由此珍爱了一生。

虽然曹友被杨玉华所拒绝,但他一直都将其放在了心里,后来甚至还为自己的女儿取名“玉华”,可见其执念之深。

对于他们而言,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我们不好对其中是非进行评说,但能肯定的是,杨玉华一定是个好女人,是忠于祖国的一名战士。

在特殊时期,杨玉华当过俘虏的事曾被无限放大,她也因此吃过不少苦头。

最终在失望和身心俱疲下,她只能找另一名战俘营中的“狱友”结了婚,以期望能使生活稳定。

但杨玉华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幸福,由于她被俘的经历,不少人造谣她“曾被美国兵强暴”,这也使得她的丈夫越来越介意。

而且由于丈夫本就是爱拈花惹草之人,在流言蜚语的推动下,丈夫还开始和其他女人乱搞,导致最终被判了二十年劳改。

也正是在那时,杨玉华陷入了绝望,她曾几次想要自杀,却终究因为孩子而打消了念头。不过她还是和丈夫离了婚,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念俱灰后,杨玉华还是从绝望中走了出来,而且后来她还建立了新的家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1986年,杨玉华从重庆万盛区实验小学退休,从此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纵观杨玉华的一生,她是相当不幸的,甚至可以说因为成为俘虏一事,她的人生轨迹被完全改变。

不过从她的结局来说,却也是令人欣慰的,或许对于她而言,那已然是最好的人生结果。

如今在我们看来,虽然杨玉华被迫成为过俘虏,但她是足够坚强的,也是足够勇敢的。

即使她只是一介弱女子,但她却并没有丢志愿军的脸,没有丢中国女兵的脸。

不管是于军人还是于女人,她都做到了最好,这是不得不令人敬佩的。“巾帼英雄”四个字,她当之无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05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9
下一篇2024-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