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外国电影:是一个大兵和一群女兵的故事

找一部外国电影:是一个大兵和一群女兵的故事,第1张

这部**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执导的战争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的森林中进行激烈残酷的阻击战,最终战胜数倍于己的德寇的故事。

**剧情:

1942年夏天,瓦斯科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科夫带领一支由丽达、热妮娅、丽萨、加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

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都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科夫,她托付瓦斯科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科夫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寇在林中的扎营地,他缴了敌人的械,押着德国俘虏们朝驻地走去。

途中,他见到以少校为首的援兵迎面奔来,欣慰地因伤口流血过多而晕倒了。 许多年之后,已白发苍苍、左手截去后安上假手的瓦斯科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致哀。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瓦斯科夫

准尉。文化水平低,憨厚老实,但有点古板,手下这群爱美、爱笑、爱幻想的姑娘们让他很头疼。表面上对战士很严酷,经常训人,实际上感情丰富,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女战士。在战斗的紧急关头,他勇敢地保护着姑娘们。

丽达

班长,高射机枪手。因为丈夫牺牲,所以平时落落寡欢,不苟言笑,但是对爱人、对战友都充满真挚的感情。她常常在晚上溜出去看望年幼的儿子,某次在回驻地的路上偶然发现德国伞兵。

热妮娅

高射机枪手,天生丽质,有一副美妙的歌喉。个性直率泼辣,敢作敢为,聪慧善良,充满了朝气和魅力。她爱美、爱生活,敢于不顾一切追求所爱的人,她的这种强烈的追求也感染着女战友们。

索妮娅

高射机枪手,战争爆发前在莫斯科读书,成绩优秀。羞涩腼腆,热爱文学,喜欢给大家朗诵诗歌。因为会 德语而被选入小分队。在帮准尉取回烟袋时被敌人杀害。

布里奇基娜(丽萨)

来自农村的姑娘,善良纯朴,孤僻内向,对于爱情有着天真的憧憬,对于未来也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奉命回驻地报信的路上不幸被沼泽吞没。

加尔卡

无父无母的孤儿,生活坎坷,从小在保育院长大,17岁就参了军。爱幻想,盼望着与梦中的王子相依相偎,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撒点小谎,比如编造出一个帅气的未婚夫。

参考资料: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让得所有的参战国都受到了损失,人民受到了伤害,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无一例外,当然,由于各参战国自身实力的差距,这种损失存在着大小之分,但战争是残酷的,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赢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每个国家都以为自己终于能够走上正轨,但有一个国家的美好梦想却因为美国而破灭,这个国家就是越南二战之后,美国对越南发动了侵略战争,而越南也被迫进行反侵略战斗。

美军来势汹汹,为了自己的国家与民族,不少越南女性加入军队。

二战结束之后,美军便对越南发动了攻击,由于二者实力差距悬殊,越南只能靠人数来抵抗美军的大肆进攻,随着战争的持续消耗,越南军队的伤亡人数不断上升,而越南军队的可战斗人员也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越南军队开始招收女兵,据统计,在越南战争期间,一共有约50万越南女性参加了战斗,从某种角度来讲,越南战争最终能够取得胜利,越南女性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量越南女兵加入战争之中,一些不幸运的女兵被美国大兵所俘虏。

随着战争的持续化升级,美国军队与越南军队陷入了僵局,而这也激怒了美国军队的诸多士兵,当越南士兵被美军俘虏之后,他们往往会受到非人的折磨,而若是女兵被俘虏,那其中的残酷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当越南女兵被俘虏之后,她们会受到各式各样的非人折磨,为了让她们说出情报,美军会对她们使用各种残酷刑法,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可即便如此,一些被俘虏的女兵仍然不肯说出情报,显然,美军是低估了她们对自己祖国与民族的忠诚,最初,美军在使用各种残酷方式对待她们之后,如果她们仍然不愿意说出情报,那便会将她们残忍杀害以泄美军心头之恨,但后来,美军发明了一种特殊药物,当这些药物作用在女兵身上之后,她们的身体便会马上起反应,这些女兵会开始全身瘙痒而且意志力变弱,随后血管爆裂而亡。据悉,大约有2万多越南女兵因服用这种药物而死去。

由此可见,美军为了战争的胜利,采取的手段是极其残忍的,仅仅凭借着这种“无人性”的药物,就让得大量越南俘虏而死去,虽然美军通过这种方法确实获得了大量的情报,但美国的做法却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唾弃,谈起军队的残忍暴行,或许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日军,但除了日军,越南战争中的美军也是同样的丧失人性。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而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也应当永远不应该被原谅。

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无论那场战争,女人们从来也没有远离战争,有的甚至在战争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广西龙州县上龙乡弄平村弄平屯的龙州烈士陵园里,安葬着1879名在对越作战牺牲的解放军烈士。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郭容容,就是这样一位牺牲在战场上的中国女兵,她也是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唯一一位中国女兵!

女英雄长眠之时,年仅23岁,正是青春豆蔻年华,一个本该花前月下的年纪,就这样凋零在血与火的战场上。

和在战斗第一线冲锋陷阵不同,作为女兵的郭容容,没有参加惊天动地的战斗,没有旷古人心的壮举,她不是战斗英雄,但她却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履行着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 她是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默默为国付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普通士兵中的典型代表。

生于1955年的郭容容,来自山东省烟台福山县西北关村。她于1974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陆军第54军162师师文工队女兵班副班长。

郭容容是《芳华》女主角何小萍的原型,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芭蕾女神”。

在文工队期间,担刚芭蕾舞的郭容容,为了让战士们在紧张的军事训练之余,能够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平时的训练非常刻苦。我们在**《芳华》里面看到的情节,排练时由于过度劳累而晕倒、跳舞导致脚尖受伤、带病坚持演出等等,都是发生在郭容容身上的真实情景。

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用心用情的专业表演,曼妙优美的舞姿,很快就得到了战士们的认可与喜爱,战友们都亲切地喊她“芭蕾女神”。

郭容容生前照片

由于郭容容在部队表现优异,1978年,师政治部领导找到了郭容容,把准备让她担任组织部**队放映组组长的消息告诉了她。

担任**队放映组组长,实际上就相当于提干了,这对郭容容来说,既是组织的信任,也是对她的考验。要知道那个时候,全 社会 都没有什么特别的 娱乐 项目,尤其是对部队来说,看**就是紧张的部队生涯里最大的 娱乐 活动,所以这个岗位让郭容容既感受到了信任,也有了巨大的压力,但更给了她动力。

在这个岗位上,可不是简单地会放**就行了,还有其他如文艺演出、会议保障、吹拉弹唱等等大小事宜,都得参与,没有十八般武艺是玩不转的。

战前郭容容(右)和战友留影

初到**队的郭容容,从最基本的地方学起,既要学习**放映的基本技术和要求,尽快熟练播放技巧,而且还要会解决放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她还需要去和兄弟部队协调**的接片工作,不管是接还是送,她都能够做到细致入微,确保不会出现差别,不能影响战士们看**。不但如此,在放知识类影片的时候,她还经常提前做好功课,整理资料,在放映的过程中为战士们做好解说工作。

长期的辛劳和无私的付出,使郭容容很快赢得了机关和部队指战员的一致赞誉,“师里最漂亮的女兵”,说的就是郭容容。

在关于她的官方表述中,“过去几分钟才能排除的故障,在她手里只需20多秒就搞定”“在师岗位练兵比武中,获得快速放映灯项目两个单项第一”等等。

由于表现出色,1978年9月,郭容容22岁的时候,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随着中越边境紧张局势的加剧,越南对中国边境地区的侵略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大批中国军队开赴前线,投入到了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1979年2月19日,自卫反击战打响的第三天,郭容容所在的162师从水口关出境进入越南,加入到了对越作战的行列。

战争的紧张的,郭容容的**队也被暂时取消,她和其她女兵一起,被分配到伤烈组工作,主要任务是照顾战场上下来的伤员。

战争是激烈的,战斗爆发后,我军作战勇敢,冲击迅猛,很快就摧毁了越军一道又一道防线,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162师进入战场

战争是残酷的,在大量杀伤敌人的同时,我们也有不少的战士负伤甚至牺牲。这些负伤和牺牲的战士,很快即被送到了郭容容负责的伤烈组。

看着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士的遗体,郭容容的心揪在了一起,曾几何时,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而现在只能冷冰冰地躺在这里。郭容容她们能做的就是整理好烈士们的遗容,为他们保持好最后的尊严。

对那些负伤的战士,郭容容和大家一起,细心地照顾,耐心地做心理辅导,尽力减轻伤员们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

在这期间,郭容容总是挑最重最危险的活干,搭帐篷,构筑防炮洞等,郭容容总是冲在最前面。为了解决伤员喝水困难的问题,她更是不顾环境的凶险,多次外出给伤员找水喝。

郭容容在战场上的照片,十分珍贵,背景应该是猫耳洞

伤烈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每天用卡车把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员和烈士的遗体送回国内。

这项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是充满了危险与挑战。在由战场通往国内的公路上每日奔波,她们面对虽然不是前线的明枪明火,但敌人在公路沿线的狙击和冷枪冷炮却是她们的最大威胁。

1979年2月25日,攻克高平之战爆发,郭容容随伤烈组赶赴前线收容伤亡的战友。

26日下午,她和战友们将一批负伤的战士和牺牲烈士的遗体抬上车送回了国内。

2月26日傍晚,在送回一批伤亡的战士后,郭容容她们又踏上了凶险的返程。

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郭容容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车队在路上遭到了敌人三面火力点伏击,坐在车厢上的郭容容,被一颗子弹击中了颈部动脉,鲜血狂喷,不幸当场牺牲。

同在车厢的另外一名年仅17岁的太原籍女兵李萍,一下子被惊呆了。匆忙之中,她借着夜色摸过去抱着郭容容,想要为她包扎伤口,但这时的郭容容已经牺牲了。

车辆的驾驶室里,情况同样不好,驾驶员被子弹打伤了腿,不能动弹,在副驾位置上的伤烈组组长、九连副指导员急忙下车,把司机扶下来背在背上,在得知郭容容已经牺牲后,就指挥大家迅速隐蔽到公路边的山上,防备敌人后续袭击。

果然,没多久敌人就上来了,包围了 汽车 ,但在发现车上已经没有人后,丧心病狂的敌人竟然一把火点燃了 汽车 ,而我们的女兵郭容容的遗体,还没有来不及撤离,依然在车上!

九连副指导员和战友们又回到 汽车 被袭击的地方查看情况,

现场的惨状让大家异常愤怒! 汽车 已经被烧得只剩下了架子,而我们的英雄女兵郭容容的遗体,已经敌人被残忍地烧成了灰烬,只剩下了遗骸。

忍着悲痛,副指导员把战友的遗体全部烧完,小心翼翼地把骨灰装好后带了回来。

我们的美丽女兵郭容容,成为162师唯一一位未能把遗体带回国内的战士,也是整个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唯一女兵。

郭容容牺牲的消息,很快在各部队传开,她的壮烈牺牲,更增添了指战员们对敌人的仇恨!“向郭容容同志学习、为郭容容同志报仇!”就是战士们共同的心声。

龙州烈士陵园,修葺一新的郭容容之墓

郭容容牺牲后,被追记为三等功,烈士的骨灰也安放在了龙州烈士陵园里,也是那里唯一一位女性烈士。

为了不让亲人孤单地远离故土,2011年清明节,亲人们把郭容容的骨灰从龙州接回家乡,葬在了烟台市福山区烈士陵园。当地媒体称“她是福山人民的好女儿,是烟台海滨云天之中飞翔的一只海燕”。

郭容容烈士在龙州烈士陵园里的墓地,依然保留着,供人们祭奠。

残酷的战争,打出了中国的国运,也改变了许多中国家庭和中国人的命运,但这场战争我们又不得不打,这就是生存法则的残酷性。

如果没有战争,作为一个青春女子,郭容容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们也会结婚生子,会过着和我们今天一样幸福安详的日子。郭容容会是一个父母的好女儿、孩子的好妈妈,但她却再也不能够享受这些了。

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像被锋利的刀刃狠狠地划了一下,那种揪心的伤痛,无言地述说着这段曾经的 历史 。

无论我们的未来如何,都不能忘记那些在疆场上为国付出的英烈们,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才使我们能够拥有今天和平的生活。

致敬我们的英烈!中华民族前进的征途上,永远矗立着你们不朽的丰碑!

致敬我们的军人!致敬我们的人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05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7
下一篇2024-0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