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黄海的海域,美国的“斯特拉顿号”巡洋舰前来挑衅,但是这次应对我国海军警告的并不是美国人,而是一名说着流利汉语的华裔女兵。
这名女兵郑好儿原本是上海人,在10岁的时候随着父母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巡洋舰上主要担任着翻译和喊话等工作职责。
这种利用华裔来应对中国警告的做法并不是特例,在美军中存在很多像郑好儿这样的华裔,她们参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美国的国籍。
移民和放弃国籍美国的经济一直是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而且一直以民主和自由来宣扬文化。这就使得很多人对美国充满了向往和期待,想尽一切办法取得美国国籍。
而美国对于外来人口有诸多的限制和条件,即使在美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没有对国家作出贡献,也是很难加入美国国籍的。与此同时,美国也提出了参军的话可以降低标准,只要服役期满就可以拿到美国国籍,于是很多人都趋之若鹜。
而这些绞尽脑汁,甚至不惜遭受苦难加入军队的外籍人士,我相信他们内心已经没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忠心,只是一心想要放弃自己的国籍。
参军入美籍真的那么容易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何美国要降低标准招募外籍士兵,为何美国本土的年轻人不愿意参军?其中的苦难可想而知。
在曾经的报道中,有过一名华裔士兵死于美军基地,最后虽然以军礼入葬,但是美国给出的理由却是死于意外,没有任何合理的证据和说法,就这么不了了之。在美军中还多次出现过虐待华裔的消息。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件事情的爆火就是因为美国的船舰已经驶入了我国的海域,我认为这就是向我国表达出了挑衅和威胁。面对我国海军的警告,这名华裔女兵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对我国海军大放厥词。
我相信这是她的工作职责,也是作为军人的天性。这名女兵正是凭借着其父母在我国良好的大环境条件下才有了好的经济条件,从而实现了移民。既然享受到了祖国的福利,那么为了获得美国国籍,就可以公然帮助挑衅中国?
一旦触发了战争,这些华裔士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获得美国国籍,他们居然对同根同源的祖国和人民兵刃相见,这样的做法真是让人愤懑。
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一直都是打压,既然选择了从军,那么就应该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而且这名女兵所从事的岗位正是向中国海军喊话。
美国国籍的“泡沫现象”“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在美国税务局统计的放弃美国国籍的数量中显示,2020年前六个月放弃美国国籍的人数有5816人,而2019年全年只有2072人。
尽管数量不多,但是增长的趋势显而易见。虽然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大多数人却负债累累,泡沫经济严重。这种宣传很美好,仿佛伊甸园,可是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不可估量的。
在美国,很多华裔并不能得到尊重,美国对外籍人士的歧视观念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可以毫无理由的殴打和侮辱华裔,对于他们来说,黄皮肤的人属于下等人,肤色代表了等级观念。
反思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正所谓“先利后义则取之无道,先义后利则取之有道”,想要获得美国国籍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
从疫情的发展和数据就可以看出来美国所谓自由的弊端,虽然自由,但是危险。我国在不断的发展,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高速提升。在我国的发展,并不一定会次于在美国。如果欣赏美国的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前去深造。既然享受到了祖国的经济环境带来的好处,那么就不要一边享用着果实,一边抵抗着祖国。
女兵眼含热泪告别战友,当兵的意义简直太多了,不仅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可以成就自己。当兵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梦想,体验了军旅生活之后,才能明白我们平安生活来之不易。而且在军营中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当兵是有很多的积极意义的。
一、当兵可以报效祖国。从广义上来说,当兵可以报效祖国。军队素质,军事能力,是一个国家捍卫主权的必备条件,在现代社会,可能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发展,但是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推动,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多热血男儿的心愿,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当兵,愿意去当兵。当兵,更直观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军营中的特殊经历,能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当兵可以锻炼自己。从广义的方面来说当兵可以报效祖国,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当兵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个人自身来说,在军营中,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身体素质,等等。作为军人,必须要经过严格训练的,所以在军营中是非常锻炼人的。当兵也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能够当兵是整个家庭的光荣。
三、当兵的其他意义。除了以上宏观的意义之外,当兵还可以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加自己的才干见识,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出坚强的意志。不仅能锻炼强健的体魄,还能提高智力,增大胆量,增强人的责任心,培养出诚实,大度的风格,养成讲秩序,爱卫生的生活习惯。所以当兵给人的意义,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提升和自我责任感。
最美坦克兵刘姝杉曾经说过一句话让大家为之动容:我什么时候最美,我站在坦克上的时候最美,这一个坦克兵对于在自己兵种的极度热爱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这也代表了我们国家军人都是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而骄傲,自豪,像刘姝杉这样的女兵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现在没有这个说法。
坦克兵的政治要求纹身上带有政治性的一些问题或者是明显黑社会或者是犯罪团伙的标志纹身是不可入伍,影响军容,被判过刑,刑拘过和管制过的人是不可以入伍的,被依法劳动教养的,在少年管教所或者是被单位开除公职的,在学校被开除过学籍的,被开除过党籍的或者是留党察看的,被开除过团籍的都不可入伍,有过黑社会经历,流氓行为等都不可以入伍。
身材年龄限制视力范伟要达到每只眼裸视力47以上,或者一只眼的视力要在46以上,另外一只眼的裸眼视力要在45以上,即使为矫正视力,也要在每一只眼睛48以上,本科生在技术岗位的,每一只眼睛都要在45以上,或者是矫正视力要在47以上。男生的身高要在168米以上,女生的身高要在158米以上,气质和形象都需要良好,如果是硕士生入伍的话,身高和视力都可以适当的缩减。
男性满十八岁到二十岁的,高中以上学历的,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可以放宽到二十一岁,大专学历的可以放宽到二十二岁,本科学历的可以放宽到二十三岁。当然,为了能够填充军需,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可以放宽到十七岁。而女性基本上是在十八到二十岁之间。
最近,有特战女兵的训练视频传出。她们在训练时身上、耳朵上、枪上面都爬满了虫子,但是这些女兵还是纹丝不动,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还可以坚持数十分钟。可见真的是耐力惊人了。面对这样的视频,网游表示一边看的掉鸡皮疙瘩,一边又想要掉眼泪。
我只能说,她们实在是太强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没有怎么吃过苦,尤其是女孩子,至少我是看见各种各样的虫子就已经没有那么淡定了,但是这些训练的女兵却并不是这样的,或许她们以前也是看到虫子就觉得害怕的女孩子,但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祖国,为了做一名合格的军人,最后不得不逼自己成为一名不怕虫子的军人。
没有谁生来就是得到一切的,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有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不惧一切,有的人在通往目标的路上或许遇到一些困难就选择了放弃,这也是这些女兵最让人佩服的地方,那就是坚持不放弃,还有那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毕竟不是谁都可以直面自己恐惧的事物,即使这些背后就是成功呢。
她们是祖国骄傲,也是父母的骄傲,她们把自己奉献给国家,也接受着来自国家的考验,而她们也不惧怕这样的考验。我在她们的身上看到了不服输,不怕吃苦,勇于突破自己,克服心理障碍的精神,而这些也是在我们身上急需得到提高的品质,也是让我们十分佩服的品质。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军人其实没什么,不过就是比我们常人累一点,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津贴,也不算啥。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一定就可以接受一样的辛苦训练,他们身后是我们的幸福安稳。
《光荣啊,三军女兵》
绿色装扮着青春的靓丽,波涛回荡着豪迈的誓言。
蓝天放飞着理想的翅膀,爱红妆的姐妹更爱武装。
艰难考验着坚强的意志,泪水见证着无悔的追求。
正步迈出了忠诚的足迹,爱红妆的姐妹更爱武装。
荣誉和光荣化作生命的感动,肩负使命我们走过酷暑寒春冬。
三军女兵英姿相伴,成功的喜悦在心中涌动。敬礼祖国!敬礼八一军旗!
在1953年的夏天,志愿军俘虏正式被美军遣返,前后共有六千余名志愿军战士顺利回到了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批归国战士中,还有一名年仅19岁的女战士,她叫杨玉华。
而且经过统计,她还是志愿军所有被俘俘虏中唯一一位女战士。
那么,杨玉华为什么会成为志愿军唯一的女俘虏?她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能够受到杜平中将的亲自慰问呢?
本期文章,笔者将带大家了解这位志愿军唯一被俘女兵,了解这位女英雄的特别经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各指定参战部队都开始积极扩充部队,准备迎接新命令的到来。当时60军由于正好在川西剿匪,便因地制宜,在四川地区广泛征兵。
其中180师建制比较晚,军队人数太少,所以招募的新兵尤其多。
而且出于部队需要,180师还帮助军部招募了一批女兵,用于分配到军属机关、文工团以及野战医院工作。
部队出发前,60军总共招募了三百多名女兵,当时年仅16岁的杨玉华就在其中。
杨玉华是四川内江人,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就去世了,父亲也迫于生计四处奔波,所以她从小就跟随外婆一起生活。
俗话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杨玉华就是在这样一种极度缺乏母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她在童年时没少因此受同龄伙伴的欺负。
而且由于家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她在家庭中的生活并不快乐,这也使得她一心想要摆脱家庭的束缚。
所以,当部队征兵的公告出来后,杨玉华果断就加入了其中。
参军原因有二,一方面在当时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是无比光荣的;而另一方面,她得以借此来躲避自己不满的生活。
由此,杨玉华成为了部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兵之一,不久后被分配到了180师,成为了一名野战医院的护士。
这个新的身份,不仅让杨玉华自豪无比,更是让她庆幸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不一样的生活。但她所不知道的是,命运给她安排的“风雨大道”,才刚刚开始。
1951年2月,180师被编入第3兵团60军序列,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正式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在入朝以后,180师还没来得及休整,他们便奔赴一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而结果我们都知道,180师在这次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了我军唯一一个成建制被打垮的部队。
根据战后统计,180师入朝时总计11300人,不过在经过战役的两个阶段后,全师就只剩6000余人。而且在最后撤退的过程中,180师还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从最佳撤退时机撤出,导致被美军“装了口袋”。
在经过一番激烈地分散突围后,全师陆续突围了4000余人,至于余下的两千,基本上全部被俘虏。
遗憾的是,在这两千多人中就包括了杨玉华,她还由此成为了志愿军在朝鲜唯一被俘的女战士。
我们知道,在志愿军中,非战斗人员都是会得到很好的保护的,更不用说向杨玉华这样的女战士了。那么,既然如此,杨玉华又为什么会被俘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军“后勤补给困难”这个硬伤。
在从阵地撤出以后,180师原本奉命北撤,但就在行进途中,60军却突然五次电令其停止北撤,转而到北汉江以南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移。
要知道在当时,整个前线就只有180师孤军奋战,上级指定的援军迟迟也没能到来。
已经疲惫不堪的180师,还要承担起整个兵团伤员转移的重任,这让全师官兵都苦不堪言。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180师的位置太过尴尬,敌军很快就嗅到了机会,短时间内数个美军师和南朝鲜师伺机赶来,将其团团围困。
这时,美军又切断了补给线,使得180师几乎陷入了绝境。
就这样,180师既要“一个人出三个人的力”,同时还要“和三个人分一碗饭”,这使得战士们很快就陷入到了饥荒中,甚至不少部队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只能啃食树皮和野菜。
不过很多野菜都是有毒的,食用后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在极度的饥饿下,战士们根本顾不上这些,只要是能吃的都往肚子里塞。
在整个撤退的过程中,有不少战士都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有不少人还因医治无效而牺牲。
作为医护人员,杨玉华所在的野战医院情况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随着伤员的陡增,部队上额外分配的粮食也如“杯水车薪”,一个人根本就分不到多少。很多时候,医护人员只能分到一碗极少的炒面,很难填饱肚子。
自己饿着肚子不好受,但作为医务兵,杨玉华看到伤员饿肚子更不好受。心疼伤兵的她将自己本就不多的炒面给重伤员吃,自己则是和战士们一样去挖野菜充饥。
但在一次挖野菜食用时,杨玉华不慎吃了有毒的野菜,瞬间就昏迷了过去。
等她醒来以后,她才发现自己躺在了担架上,耳边的爆炸声不断轰鸣,敌军追堵来了。
随着一颗颗炸弹的落下,撤退的路线变得万分艰难,为了躲避敌人的轰炸,两位负责抬杨玉华的战士便将她躲进了一处山洞中,准备等敌机撤退后再出去。
不过,敌军并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随着轰炸过去,追击的南朝鲜搜山队接踵而至,顿时将他们躲避的山洞围了起来。
为了保护杨玉华,两个战士相继被敌军击倒,最终壮烈牺牲。当时躺在担架上的杨玉华悲愤不已,但她根本无法动弹。
于是,杨玉华就这样在担架上成为了俘虏,被南朝鲜士兵送进了美军战俘营。
其实在刚被俘虏时,美军是并没有发现杨玉华是女儿身的,因为她当时不仅瘦弱矮小,而且在炮火的“洗礼”下浑身都是泥水污渍,所以并没有立马被美军认出。
之后杨玉华就被当作男兵送到了后方的战俘医院,并接受了相关的治疗。
由于害怕美军会像传言中那样对女俘虏实施性暴力,杨玉华不敢暴露自己女性的身份,她只能一直强装男兵。
虽然当时战俘中有不少“病友”发现了她的秘密,不过出于和她同样的担忧,也并没有声张。
病情好转以后,作为医务兵,杨玉华被要求留在医院中帮忙照顾伤员。对此她也欣然接受,每天都悉心照料受伤的战友。
不过没过多久,杨玉华是女儿身的秘密还是被发现了,因为一个美国女护士发现她来了“例假”。
按照美军的战俘相关条例,男女俘虏是必须要分开的,杨玉华立即就被带出了战俘医院。
但由于志愿军此前并没有女战士被俘过,美军根本就没有修建女战俘营,况且也不能为了一个女俘虏就特意修建一个。
所以,在经过考虑后,美军决定将杨玉华送到釜山的女战俘营,因为那里关押着不少朝鲜人民军的女俘虏。
就这样,杨玉华被送到了朝鲜战俘营中,而且一待就是两年。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女战俘营后杨玉华才明白,原来管理女战俘的都是一些美国女兵。这也让她松了一大口气,至少不用为传闻中的性暴力而担心了。
虽然是被关押在朝鲜战俘营中,但杨玉华并不孤独,因为里面有很多女兵都是中国朝鲜族人,还有不少是曾在四野中任过职的女战士。
因此,杨玉华在其中丝毫没有语言不通的困扰,而且由于她年纪尚小,大家都非常照顾她,不少朝鲜女兵还把她当做妹妹看待。
总体说来,杨玉华在战俘营中并没有受到太多折磨,但身为志愿军战士的她,却无时无刻不在与美军抗争。不过,也正是因为她敢于斗争的秉性,使得她还是吃过一些苦头。
比如在1951年8月15日,适逢朝鲜光复日(日本投降),朝鲜女战俘们心中激荡,便合唱起了《金日成将军之歌》。当时美军由于害怕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出手制止,却毫无效果。
数次警告无果后,美军朝着营中投掷了催泪弹,以此来驱散众人。
但朝鲜女战俘们对于美军的制止行为异常反感,便集体绝食抗议。
为此,美军女看守将战俘们全部赶到了烈日下,以此来强迫她们吃饭,而杨玉华也身在其中。
眼见朝鲜女战俘死活不肯吃,一名美军女少尉就打起了杨玉华的主意,她试图以其不是朝鲜人为由,劝说她带头吃饭。而且为了更好地说服她,女少尉还亲自端了一碗饭,交到了她的手上。
不过,杨玉华根本就没有想要理会女少尉的意思,她冷冷地看了女少尉一眼,之后狠狠将碗打倒在了地上,并质问道:“ 你凭什么不让她们唱歌?又凭什么让我们晒太阳? ”
在了解了意思后,女少尉怒不可遏,她当即打了杨玉华一耳光,还让人拖她去关了禁闭。
这就样,杨玉华第一次受到了美军的殴打,但却不是最后一次。
在战俘营中,杨玉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思念自己的亲人。而她诉诸思念的方式,就是缝制一面五星红旗。
战俘营中没有材料,她就自己收集红线头、黄线头,红布料、黄布料。但凡是这两个颜色的东西,她都一一捡起来,还如同宝贝一般珍藏。
对于杨玉华而言,那两个颜色是她心里的光,也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之源。
所以,她倾尽自己的心血,悄悄地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并把它升起在了心上。
她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能够回到祖国,而回到祖国那天,她要将这面红旗升起来。这是她的心血,也是她的信念。
终于,到了1953年7月,随着中美两国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朝鲜战争宣告结束。而后杨玉华等数千余名志愿军战俘,很快就和美军战俘进行了交换,她终于得以重回祖国的怀抱。
就在回国的前一天,杨玉华心情无比振奋,同时她决心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回到祖国。于是,她再次找来了一些材料,准备缝制一个军帽,还有那颗闪闪的红星。
那一晚,杨玉华一夜未眠,一方面是她要赶制军帽,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在挂念自己的心上人。
杨玉华的心上人,就是同为战俘的志愿军战士张泽石。
由于精通英语,张泽石一直在釜山战俘营中担任翻译。
早在杨玉华刚被送进战俘营时,两人就结识了,当时她被带到美军军官处接受盘问,而负责翻译的正是张泽石。
那时杨玉华已经饿得瘦骨嶙峋,而且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饥饿和恐惧一时侵占了她的全部情绪,险些让她崩溃。
但好在张泽石的出现,给予了她莫大的鼓励,他心疼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于是之后他经常会去鼓舞她,让她好好活下去。
张泽石不知道正是他的鼓励,杨玉华才得以坚持下来,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二八年华的姑娘,心思往往最容易被撩拨。
在张泽石不断鼓励杨玉华的过程中,她芳心暗许,而且这份爱意还深深刻上了四川女孩的性子,倔强。
但不久后,张泽石被送去了巨济岛战俘营,两人再没有相见的机会。
不过,杨玉华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这份爱意,并决心要在回国后向他表明心意。
就在回国那天,杨玉华精心梳理了头发,戴上了自己赶制的军帽。
那时的她,心中充满欢喜,但同时也充满了愧疚和恐惧,作为一个俘虏的愧疚和恐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回国那天,杨玉华还受到美军的最后一次伤害。
当时杨玉华和其他朝鲜女战俘都上了火车,很多朝鲜女兵甚至兴奋地唱起了歌,大家的心情都是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列车要启动时,狡猾的美军却突然朝每个车厢扔了三个催泪弹,想要再耍一次“威风”。
看到催泪弹即将爆开后,女兵们都惊叫着躲避,顿时整个车厢一片慌乱。
不过就在这时,杨玉华却突然跑过去将催泪弹捡了起来,并且连忙朝着车窗扔了出去。
就这样,同车厢的女兵们躲过了最后一次折磨,她们纷纷向杨玉华道谢。
但由于催泪弹在爆发时产生了高温,导致杨玉华的手被严重灼伤,整双手都长出了水泡。
面对着众人的道谢,杨玉华满是微笑,不过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伤有多严重,自己的手有多痛。
一路上,杨玉华默默地将水泡一个个挑破,之后她又拿出针线,忍着剧痛缝补受损的那面五星红旗。
我们很难知道当时杨玉华在想什么,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忍着疼痛都要缝补的那面红旗,一定是她想要送给祖国的礼物。
几天后,杨玉华终于回到了祖国,由于心情激动,她还大哭了一场,眼中流露的尽是委屈和苦难。
没过不久,杨玉华作为一一名被俘女兵的事实就被新华社报道,一时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位女战士。而在经过休养后,杨玉华还受到了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慰问。
当时杜平握住杨玉华的手,亲切说道:“ 玉华同志,欢迎回到祖国,这两年叫你受苦啦! ”
听到首长如此亲切的慰问,杨玉华百感交集,她心里充满了委屈和难受,但同时又有着被俘的屈辱和愧疚,她十分想哭。
面对首长的时候,杨玉华不敢说话,因为她怕一说话,眼泪就要掉下来。
虽然从大众中消失,但杨玉华的故事,却还在继续。
回到老家后,杨玉华始终挂念着张泽石,所以她一直都在尝试与之联系。
最终在经过组织的帮助后,杨玉华终于打听到了心上人的消息。
不过,见到张泽石以后,杨玉华才得知他已经有了未婚妻的事实,同时她也才得知,他一直都把自己当成妹妹来看待。
于是,杨玉华选择了退出,她不愿打扰自己心爱之人的生活。
除此之外,杨玉华还拒绝了一个迷恋她的人。
被杨玉华拒绝的人叫作曹友,同样也是她在战俘营中的战友。而在两人的接触中,曹友深深被杨玉华的品质所吸引,并由此珍爱了一生。
虽然曹友被杨玉华所拒绝,但他一直都将其放在了心里,后来甚至还为自己的女儿取名“玉华”,可见其执念之深。
对于他们而言,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我们不好对其中是非进行评说,但能肯定的是,杨玉华一定是个好女人,是忠于祖国的一名战士。
在特殊时期,杨玉华当过俘虏的事曾被无限放大,她也因此吃过不少苦头。
最终在失望和身心俱疲下,她只能找另一名战俘营中的“狱友”结了婚,以期望能使生活稳定。
但杨玉华婚后的生活却并不幸福,由于她被俘的经历,不少人造谣她“曾被美国兵强暴”,这也使得她的丈夫越来越介意。
而且由于丈夫本就是爱拈花惹草之人,在流言蜚语的推动下,丈夫还开始和其他女人乱搞,导致最终被判了二十年劳改。
也正是在那时,杨玉华陷入了绝望,她曾几次想要自杀,却终究因为孩子而打消了念头。不过她还是和丈夫离了婚,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念俱灰后,杨玉华还是从绝望中走了出来,而且后来她还建立了新的家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1986年,杨玉华从重庆万盛区实验小学退休,从此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纵观杨玉华的一生,她是相当不幸的,甚至可以说因为成为俘虏一事,她的人生轨迹被完全改变。
不过从她的结局来说,却也是令人欣慰的,或许对于她而言,那已然是最好的人生结果。
如今在我们看来,虽然杨玉华被迫成为过俘虏,但她是足够坚强的,也是足够勇敢的。
即使她只是一介弱女子,但她却并没有丢志愿军的脸,没有丢中国女兵的脸。
不管是于军人还是于女人,她都做到了最好,这是不得不令人敬佩的。“巾帼英雄”四个字,她当之无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