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占据中原后,推行汉法的表现有哪些?

元代占据中原后,推行汉法的表现有哪些?,第1张

转帖而来,共两篇资料,仅供参考,:

转帖1、

一、传承儒家学说,融汇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呈现多元共荣的格局。

成吉思汗征服中原过程中,接触了许多中原人士,如耶律楚材以及佛、道教的代表人物,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原传统文化对他产生一定影响。窝阔台汗曾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议,采取保护中原文化的措施,如以考试方式确立儒户、立经籍所、封衍圣公等,但随着耶律楚材在政治上的失势,这些措施再没有推行下去。窝阔台曾下令在燕京(今北京)举办学校,培养翻译人才。中原的道教、佛教得到蒙古上层的扶持声势日盛。因利益冲突两教在蒙古统治者主持下在上都举行过两次辩论,成为蒙元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另一方面,中原的世候,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做过一些招徕儒士文人、整治学校的举措,对于儒学的延续起到有益的作用。蒙元王朝在中国历史首次专门设立“儒户”阶层,保护知识分子。这一时期,民众的普及教育超过了前代,书院达到400余所,州县学校的数量最高时达到24400余所。

从13世纪40年代起,忽必烈开始招致“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蒙哥汗即位后,忽必烈受命管理“漠南汉地”,更加强了招揽中原人才的工作。他多次表示尊重儒学的态度,采取标榜文治、设学校、建官制、征召著名儒士等措施,赢得了中原人土的好感,称他为“儒教大宗师”,视他为儒教的保护人。忽必烈对各种宗教同样采取“护持”态度。当时藏传佛教萨迦派领神萨班到西凉(今甘肃武威)与蒙古宗王阔端会晤,导致吐蕃地区归附蒙古。忽必烈出征云南回师途中,与萨班之侄八思巴相见,从此藏传佛教在蒙元时期一直兴盛不衰。忽必烈即位后,实行“祖述变通”的治国方略,代表中原农耕文化核心内容的理学受到重视并继续发展。理学在元朝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元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儒学,以朱熹的著作作为基本教材。元代著名的理学家许衡、刘因、吴澄等人,继承了宋代理学的基本思想,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主张打破门户之见兼取各家之长,朱、陆之争由此趋于“和会”,这对后来的明代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许衡等人相继入忽必烈幕府并官居要位。在诗文方面,一批金朝遗民的创作成为文坛的主流。遗民文学的特点是怀念故国,感怀身世,元好问是最有影响的代表。耶律楚材和邱处机的新西域传记述了西域见闻,为当时的文坛增添了光彩。元杂剧开始成型在城乡演出。在史学方面,金史特别是金朝亡国史的的编纂成为一时风气。

蒙汉二元性是元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元代文化体制中,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并存,即行汉法,又存蒙古法,蒙古语言文字是法定的官方文字,汉语文字等多民族的文字仍然通用。

忽必烈即位后,提倡“文治”采用“汉法”,同时又多方维持蒙古传统,形成了中原传统政体和漠北旧俗共存的行政体制。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实际统治的范围、对象都发生了变化。政治形势的变化使经济、政策都发生变化。儒学是“汉法”的思想基础,孔子是儒学的象征,推行“汉法”要尊孔崇儒。忽必烈为了“文治”,采取了若干尊孔和提高儒学地位的措施,如在各地建立宣圣庙、恢复或新建各级地方官学、建立中央国子学、整顿和推行儒户制等。成宗铁穆耳下诏中外尊奉孔子,建立大都宣圣庙。武宗海山加封了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元代对孔子和儒学是尊崇和推行的,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科举制度一直未能全面实施就是一个例证。

忽必烈统治时期,设置了若干与文化有关的机构。在中央设有翰林国史院、国子监和国子学、蒙古国子监和蒙古国子学、秘书监、兴文署等。其他如太史院、仪风司、教坊司等,都与文化有关,管理宗教则有宣政院、集贤院、崇福司、回回哈的司等。在地方有儒学提举司和各级地方官学、蒙古提举学校官和各级蒙古字学,以及管理各种宗教的地方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表明忽必烈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忽必烈即位后,封八思巴为国师,命他创制蒙古新字。至元元年(1209年)颁行八思巴蒙古文,作为官方文字使用,为此制办了专门学校,称为“蒙古字学”。

在宫廷礼仪制度上,也体现了蒙汉二元性的特点。元朝皇帝有蒙汉两种庙号。如忽必烈的蒙古语庙号是为“薛禅汗”,汉语庙号为“世祖”,铁穆耳的蒙古语庙号为“完泽笃汗”,汉语庙号为“成宗”。元朝共有八位皇帝具有双重庙号。这种双重庙号制度,反映了元朝政治文化的鲜明特点。中原传统的汉文化和特点鲜明的蒙古文化构成了元代文化的基本格局。畏兀儿文化、波斯文化对元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种语言的流行以及多种文字的使用,带来翻译人才的众多和翻译作品的发达。

公元1314年以后,元朝诸帝的汉文化修养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文宗图帖穆尔以及顺帝妥欢帖穆尔。从仁宗起,在尊尚儒学方面比前一阶段有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重新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和加大尊孔力度。这些举措以官方名义确认理学是儒学正统,确立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还建立了奎章阁学士院、艺文监等新的文化机构,奎章阁后改为宣文阁,艺文监改为崇文监。这些都是重视汉文化的表现。

仁宗以后的诸帝对各种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崇奉和爱好,远远大于儒学。他们耗费大量钱财兴建佛堂、道观,远非学校所能比拟,仁宗时命各地立帝师八思巴寺,其规制要大过孔子庙,这说明了儒学和宗教在统治者心中的不同地位。在元朝上层蒙古、色目贵族官僚中间,一直存在反对、排挤汉文化的强大势力,科举取士名额有限且一度中断,就是这种势力作用的结果。

元朝统一中国后,罢废科举,直至中期以后的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科举才开始恢复。但在考选人才上又制造了种种民族不平等:在考试科目上,规定蒙古、色目人仅考二场,而汉人、南人则需考三场。元制又规定:如“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在发榜方面,则蒙古、色目人为一榜,而汉人、南人为另一榜;在录取名额上也有许多不合理的规定:分明是汉人、南人参加考试的人数要比蒙古、色目人数为多,但四种人录取的名额却一样。

3、 成吉思汗最早接触的佛教人物是禅宗临济宗僧人海云和他的师父中观。历代蒙古大汗对佛教极为尊崇。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禅宗佛教在全国各地更加发展。当时元上都的佛寺林立,仅《元史》记载竞达167座。寺名可查的南天元寺、乾元寺、万安寺、南寺、龙光寺、华岩寺、开元寺、弥陀寺、庆安寺、弘正寺、黄梅寺、帝师寺(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刺嘛教(吐蕃佛教)曾受蒙古统治者的崇信,在朝廷地位最高。从八思巴开始元皇帝每年从萨斯迦派中选高僧一人充帝师,以后成为定制。帝师是佛教最高领袖,所领的宣政院可以自任官属,诸路府州县皆置僧正司、僧亚司、都纲司,管理各地佛教僧徒。元朝统治者对道教也很重视。元初,在北方的道教主要是太一、大道(后改名真大道)、全真等派。元朝建立后,江南正一教备受信用,忽必烈命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管江南道教。以后嗣位的历代正一天师,都要经过朝廷任命,受真人之号,袭掌江南道教、道院。元上都有:崇真万寿宫、长春宫、寿宁宫、太一宫等。儒家思想和佛、道教思想在元代文学作品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转帖2、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

延枯七年(1320)三月,十七岁的硕德八剌继承他的父亲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登上皇位。他在位仅短短四年。至治三年(1323)八月,当他与右丞相拜住从上都返回大都,途过南坡驻跸时,被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一伙蒙古贵族官僚所杀,这就是元代著名的“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是统治阶级中部一场寻常的内讧,还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原因英宗时期的宫廷政治又有什么特点本文试图从这一事件展开,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1307年成宗死,他的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得右丞相哈剌哈孙之助,从怀州赴京夺得皇位,是为仁宗。嗣后,又让位给驻守在漠北的哥哥海山即武宗。双方约定,兄终弟及,叔侄相承;仁宗以后应把皇位让给武宗之子和世珠。— 延枯三年,即仁宗登位后的第五年,右丞相铁木迭儿为了固位取宠,迎合仁宗意图,倡言立仁宗长子硕德八刺为太子,仁宗之母答己太后也认为硕德八剌比和世竦更为柔懦,易于控制,也力赞此举。于是和世竦被黜居于外,十三岁的硕德八剌于当年立为皇太子。从此以后,他卷入了宫廷政治的旋涡。“南坡之变”似乎是一连串事件发展的自然结果,现在就让我们来追溯一下这一事变的发展过程。

硕德八剌的父亲仁宗,是继忽必烈之后推行“汉法”比较积极的元朝皇帝。他在位九年中,罢尚书省、限制僧侣阶级特权,截止营造,起用李孟、程鹏飞、郝天挺等汉族地主官僚;首行科举,对统治政策作了不少调整和改革。但是,由于蒙古色目旧贵族集团的阻挠,仁宗后期,政治上渐趋保守,不能有多少作为。“自延佑末水旱相仍,民不聊生”,社会阶级矛盾正在激化。英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位的。

值得注意的是,英宗和他所有前辈皇帝相比,他处在一个最易接受汉族封建地主文化的社会环境中,1303年,他生于洛阳附近的怀州王府,那一带是宋代理学奠基人二程的故乡,他从小过的是地主土大夫式的生活,又受其父亲的直接影响,耳濡目染,自然与蒙古草原马背上长大的贵族弟子大不相同。

延佑三年,他被立为太子后,又进一步成为内外儒臣竭力施加影响的对象。如同当年许衡、王恂等人竭力争取太子真金一样,御史中丞赵简,监察御史段辅、马祖常,太子詹事郭贯等人,都先后上奏,请求“招天下雅望博通之士”,对富于春秋的太子,加强儒家正统教育,把这一点认真看做“天下休戚之源”。对此,仁宗自然十分重视。硕德八剌从小生活的环境和他所受的儒家教育,对他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他即位以后,就曾亲书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吾爱房与杜,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亿万古”,把它赐给拜住,并表白励精图治的志向,以借喻自己与拜住的关系。元代皇帝多不识汉字,硕德八剌所具有的汉族封建文化素养,是元帝中所不多见的。

如果说,硕德八刺立为太子是由于答己太后、仁宗与铁木迭儿三方面的利益一致而取得的结果,那么英宗即位时,构成这种结合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了:老皇帝已故,答己也发现这位少年皇帝“毅然见于颜色”,远非原以为的那么柔懦,不由得发出“吾悔不该立此小儿”的怨言。而铁木迭儿眼下正是野心勃勃发展自己势力的时候。

仁宗死后第四天,英宗还未即位,答己已把铁木迭儿立为右丞相,仁宗所亲信的一些大臣多受排斥,与答己、铁木迭儿关系至密的黑驴、赵世荣、木八剌儿等人,一个个进人中书,担任要职,前平章政事萧拜住、杨朵儿只,因仁宗时曾劾铁木迭儿不法,此时则横遭铁木迭儿报复,未经硕德八剌许可而被逮至徽政院,以“违太后旨”的罪名而被诛杀。仁宗最信任的儒臣李孟,也被褫夺秦国公印,其先祖墓碑也被扑毁。英宗即位以后仅两个月,就发现宣政院使失烈门及阿散、亦失列八阴谋废立,由于他猜度到幕后指使人就是答己本人,因而也不敢进一步追查,匆匆把他们诛杀了事。

凡此种种,使英宗发现,自己不但是个势单力薄的孤家寡人,而且其地位还岌岌可危,他面临的是答己与铁木迭儿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对他造成直接威胁的势力。

这股与英宗对立的宫廷势力是属于怎样的一种性质呢

答已是武宗与仁宗的生母,她崇信喇嘛教,有浓厚的游牧贵族思想意识,当她在一定条件下代理君权或干预政治时,自然倾向于重用与她的政治意识一致的亲信侍从或世袭军事游牧贵族,而不是那些她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的儒臣。她“自正位东朝,内则黑驴母亦列失八用事,外则幸臣失烈门、纽邻及时宰铁木迭儿相率为奸”从而成为分割英宗君权的严重势力。

至于铁木迭儿,他从成宗时起,就供职宣徽院,武宗时做了宜徽院使。宣徽院掌玉食及燕享宗戚宾客之事,属后妃直接掌管,铁木迭儿与其他宣徽使臣就有可能与太后结成特殊密切关系,在宫廷中形成内诗集团,他们倚凭太后权势,常常外任政治要职,并与朝内地主士大夫官僚集团形成对峙,政治上往往反映了保守游牧贵族的利益。

铁木迭儿在武宗时期就因贪赃枉法等事,多次被儒臣及御史台弹劾贬职,但每一次都受到答己庇护,重任要职,每任要职,便对弹劾过他或不依附他的臣僚施以报复。如仁宗时的户部尚书韩若愚,被罗织罪名,险遭冤杀。英宗初的平章政事王毅、高防,也受其诬陷,经拜住挽救,才得不死。遭其陷害而死者为数甚多。《元史》称他“怙势贪虐,凶秽愈甚,中外切齿,群臣不知所为”。表明以答己为后盾的铁木迭儿在朝内拥有极大的权势。

为了牵制铁木迭儿,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英宗即位不久,把木华黎的后裔、世祖时丞相安童之孙拜住立为左丞相,并引为心腹。

如果说,右丞相是元代中期蒙古保守贵族势力的典型代表的话,二十五岁的左丞相拜住,则是蒙古贵族中分化出来的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类型。作为东平王的后代,他的家族世居汉族农业经济发达的山东地区,他们数代以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封建地主化了。他们与山东地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汉族士大夫集团又有长年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因此,这个家族中出现过不少

“蒙古儒者”。作为主掌礼仪、祭祀宗庙和赠谥的太常礼仪院使,拜住有更多的机会与虞集、吴澄等儒臣交往,这自然与皇帝硕德八剌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拜住“每退食,必延儒士谘访古今礼乐刑政,治乱得失,尽日不倦。”英宗当太子时,就对之极有好感,只是双方不便往来而已,此外,拜住作为赫赫功臣木华黎的子孙,在贵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这也有利于势单力薄的英宗加强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和权力。

另一方面,拜住身上,以“儒道治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和迂腐的书生气又混杂在一起。他对别人关于铁木迭儿阴谋中害自己的警告,竟认为“吾知尽吾心而已,何备为”对于铁木迭儿之死,竟报以伤悼的泪水,对于王结“除患不可犹豫,犹豫恐生他变” 的劝告,则“是其言而不用”。拜住的优柔寡断,正反映了蒙古上层集团内部“行汉法派”力量的脆弱。英宗寄予极大信任并依靠来实现新政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不过,拜住在促使英宗进一步实行新政采用“汉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至治二年春,在元朝建太庙四十年以后,英宗首次行亲享之礼,便是拜住施加影响的成功例子,《元史·拜住传》载:

“帝见羽卫文物之美,顾拜住曰:‘朕用卿言,举行大礼,亦卿所共喜也。’对曰:‘陛下以帝王之道化成天下,非独臣之幸,实四海苍生所共庆也。”

“……明日还宫,鼓吹交作,百姓耸观,百年废典,一旦复见,有感泣者。拜住率百僚称贺于大明殿。”

这段记载,颇为生动地叙述了英宗遵汉法、行“亲享礼”的隆重场面以及他倾心于汉法的政治倾向。

元代历史上,也许还没有一个皇帝的国策政令,在短时期内,发生象英宗至治二年十月开始的那种泾渭分明的改变。

造成这种变化的条件,已如前面所述,但是英宗即位以来面临的日益激化的社会阶级矛盾和元朝经济方面的困境,则是促使他下决心“一新政治”的根本原因。仅就《元史》的《英宗纪二》记载,至治二年一月到九月,各地水、旱、霜、雹、蝗灾和饥馑就达四十九次之多,面及山东、河北、四川、湖北、江南十余省的广大地区。在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也加速发展,从至治二年五月到三年三月的十个月内,就发生了临邑王驴儿、道州符翼轸,泉州留应总等多次民变,两江岑世兴,湖广龙仁贵二次兵变,和静江獠族、西番参卜郎族起义。这种“地道失宁,风雨不时”的社会状况,迫使不再受答己与铁木迭儿保守势力钳制的元英宗,从本阶级利益出发,改革制度,调整政治。至治二年十二月,英宗登五台山,他与

拜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可以表明他们实行改革的动机:

拜住:“自古帝王得天下,以得民心为本,失其心则失天下,钱谷,民之膏血,多取则民困而国危,薄敛则民足而国安。”

英宗:“卿言甚善,朕思之,民为重,君为轻,国非民将何以为君今理民之事,卿当熟虑而慎行之。”

至治二年十月,英宗以拜住为中书右丞相。在《特命右丞相诏》中英宗决心“励精求治……一新机务。使邪正异途海寓父康。”从此英宗不再立左丞相,以示信任之专。此后数月,英宗进行一系列改革,新政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规模起用汉族地主官僚及儒家知识分子。拜住“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如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日以进贤退不肖为务”,吴元珪、王约、韩从益、赵居信、吴澄、王结、宋本和韩镛等人,都在短期内擢任集贤、翰林院及六部官职。这一期间,“士大夫遭摒弃者,咸以所长收叙,文学之士,则待以不次之除”。可见当时的规模,在元代也属罕见。

至治三年正月,又发布《振举台纲制》,“举善荐贤,为治之要”,“怀才抱德,隐晦不仕者,亦听荐扬。”

从拜住访求虞集的记载,也可以看出他们起用儒臣的迫切心情:“时[虞]集以忧还江南,拜住不知也,乃言于上,遣使求之于蜀,不见,求之江南,又不见。集方省墓吴中,使至,受命趋朝,则拜住不及见矣。”

(二)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从元世祖时期起,元朝已创设一套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从至元三十年以来,改升创设,日积月增,越来越臃肿不堪,各级官僚巧立名目,安插亲近,耗费大量库财,成为元代财政的巨大累赘。至治二年十一月起,英宗“始锐意减罢崇祥、寿福院之属十有三署,徽政院断事官、江淮财赋之属六十余署,不幸遭罹大故,未竞其余。”

(三)行“助役法”。元代农民劳役繁多,负担很重,至治三年四月英宗下诏“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役之人更掌之,收其岁人以助役费,官不得与”。这就是说,运用国家政令,使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按一定比例,上交一小部分土地的岁收,作为助役费,用于补偿一般农民劳役方面的经济负担,《元史》《干文传传》记载:“会创行助役法,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人官,为受役者之助。”“公委曲化导,人皆悦从,诡寄之弊既绝,亦以腴田来归,而中人之家,自是不病于役。”

(四)减轻徭役。“凡差役造作,先科商贾末技富实之家,以优农力”,(二年十月)“全免江淮科包银”以及“两浙煎盐户牢盆之役”,“岁减海运粮二十万石”,“免回回人户屯役戍河西者银税”,罢上都等十处“诸金银冶”,“听乐采炼”。

(五)诏命儒臣王约等人,制定《大元通制》,颁行天下。使“行汉法”的行政措施以法令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大元通制》的颁 行,是元代法制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是推行“汉法”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上述措施来看,“英宗新政”的核心问题,就是“行汉法”。

所谓“汉法”,就是建立在中原、南方封建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封建上层建筑,包括中央集权制的官僚国家机器、法律制度与正统儒家思想等等。任何游牧民族的统治阶级,要在中原和南方建立统治,都必须顺应中原与南方原有经济基对上层建筑的固有要求,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他们所面临的生产力水平”。因此,实行“以汉法治汉地”是历史的要求。忽必烈即位以前,长期经营漠南汉地,对此有所认识,他起用大批儒臣,并采用一系列“行汉法’’的政治措施。但是,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保守蒙古贵族却竭力主张以蒙古旧俗统治汉地,从而形成顽固维护与汉地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游牧封建上层建筑的消极势力。自忽必烈以来,蒙古贵族内部“行汉法派”与守旧派之间不断对峙,双方力量互有消长。

这种情况,到元代中期,又有了新的发展。蒙古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新的分化。除保守的军事游牧贵族势力外,从蒙古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长期定居中原和南方的封建地主化的贵族官僚,他们的政治势力也渐渐有了发展,他们和汉族地主阶级在经济上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也更热衷以地租剥削方式来维持其阶级利益,英宗和拜住,正是这一集团在政治上的代表。

另一方面,自从忽必烈推行汉法以来,汉族地主阶级逐渐与蒙古统治集团相结合,他们从本阶级利益出发,自然也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与远朝政权联系在一起。蒙汉剥削阶级物质生存条件的接近,使这种结合较之忽必烈时期有了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基础。

直到“南坡之变”已成为历史之后,一些儒臣还深深怀念这位皇帝,怀念那场失败的“新政”。苏天爵在《题忠献王传》中还发出这样的感叹:“呜呼,以先帝之刚明英断,丞相之公平秉直,使天假以年……则其规举施设将大有可观者。自古忠臣义士,欲除奸邪,率为小人所构,宁非天耶宁非天耶”而张养浩多年以后还在驾元英宗画像前寄托这样的哀思:

“封章曾拜殿堂间,凛凛丰仪肃九川。

回首桥山泪成血,逢君不忍问龙颜。

与英宗同时遇难的拜住,在这位老臣心目中,是位“出师未捷”

“孤忠自倚了澄清,笑视群奸不足倾,

壮志未酬还中彼,披图老泪雨如倾。”

这种深沉真挚的悲哀,发之为诗,颇为真实地表明元代儒臣阶层对于英宗新政的鲜明态度。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唐代的几百年间,充份与中国儒道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份。唐世佛教之盛,宗派之多,佛典繁浩,僧侣无数已是唐代士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早在初唐,宋之问贬衡阳就曾到韶州参谒六祖慧能,有《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一诗。(《全唐诗》卷51)盛唐王维号称“诗佛”中岁好佛,宴坐蔬食,有《能禅师碑》一文,为研究慧能重要史料。(《全唐诗》卷128)裴休一生奉佛,公余之暇与僧人讲论佛理,曾迎黄檗希运禅师至州治的龙兴寺,有《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一文。(《册府元龟》卷927总录部·佞佛)即使以道、儒著称的诗人李白、杜甫,也有习禅之举。

  由於唐代文士普遍有习禅风气,因此以禅语、禅、禅典入诗的情况相当多,这种以禅学内涵或语言入诗的情形,后人统称之为以禅入诗

  禅宗与白居易的闲适诗

  中唐之时,禅悦之风风靡士林,一大批文人领袖如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均与禅僧过往甚密,“或师或友”。在禅宗受到士大夫们狂热礼赞之时,中唐诗歌也出现了深刻变化。“诗到元和体变新”,“诗到贞元、长庆,古今一大变”,这个“变”是变“雅”为“俗”,“就世俗俚浅事做题目”,经俗事,绘艳色,以“遣时日,销忧懑”。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到创作目的,整个诗坛呈现出鲜明的通俗化倾向,传统儒家文学所强调的诗的典雅庄重的品格被淡化乃至消失了。

  盛唐时,杜甫、顾况等写有一些通俗化作品,但杜甫、顾况的通俗化主要源于社会变迁中纪实题材表达的需要,“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观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知其世,”并非是对通俗化审美的自觉追求。中唐诗坛在通俗化审美倾向方面则有了高度发展,文人之间以俗趣相尚,如元祯《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云:“翰墨题名尽,老阴听话移。”句下注云:“乐天每与予游,从无不书名屋壁,又尝于新昌宅听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或审美思潮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文学演变。中唐诗坛之所以走向“俗化”,呈现“俗”的风格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一时期创作主体的在审美追求上倾向“以俗为美”所造成的。而禅宗,一般认为其代表了佛教的世俗转向,它抛弃经典仪轨,教义朴素,“行往坐卧,应机接物皆是道”,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成佛理想,把出世之佛完全变成了世俗化的佛教。禅悦之风既然风靡此时的士林,那幺,禅宗的世俗化特征必然会对士大夫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并在其文学创作中有所表现。白居易是唐王朝盛衰转型期新兴庶族的诗歌大家。在他身上,醒目而自然地混合着功利的、道德的、肉体的、享乐的、宗教解脱的等等各种层次的人生追求,这使他成为一个真正能代表士人实际精神面貌的诗人典型。我们以白居易为例看看禅宗人生观如何与中唐士人们的生活、创作相互协调。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感伤、闲适几类,这表明他清楚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截然不同的几个方面,努力在外在政治和内在精神世界之间进行协调。白居易任左拾遗时,曾激烈地以诗干政。中唐士大夫并非没有政治抱负,他们身上因袭着儒家传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希望从根本上参与对政治法律秩序和文化秩序的整治,以图重振国势,实现中兴之梦,因此,他们也曾积极地干预现实,锐意进行改革。这一点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便是写民生疾苦,“救济人病,裨补时厥”的讽谕诗的创作。然而,改革并不顺利,政治的腐败没落,不仅使他们难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反而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频遭挫折和打击,“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同时被贬为偏远之地的的司马,饱尝迁谪流离之苦。白居易自己也因武元衡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封建官僚所能做的只是维护现存社会秩序,老实承认自己只是行政机器中的一员。政治生活方面已固定了一套行为准则,个人精神生活方面还苦苦寻求出路,即个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原来用以说明个人存在意义的政治秩序、社会理想,现在都变成了与个人存在不相干的东西,个人存在的意义只能向自身寻求答案。佛教恰恰是以生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生命解脱为根本旨归。禅宗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光明的,将生死解脱归结为人的本心自性的觉悟。人之所以不能超脱、自由,在于“目前有物”,用知解、功利的眼光看待世界。在禅宗这里,强调了对人的“自性”和对世界真存面貌的追求,人生态度就不是为出世而消极的随缘说法,而是出世而入世,以超然心态入世,以平常心为道,“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为物拘,任随自然。“平常心是道”是马祖道一提出的,白居易或师或友的惟宽、智常、如满都是马祖弟子。《旧唐书·居易传》说:“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到,“平常心是道”所蕴含的忘却世情、不为物拘,任随自然已成为白居易人生观的构成因素。白居易用“平常心是道”来平息内心的焦灼与矛盾,泯灭外求的欲望,卸下心上的重负,“还原”自己普通世俗人的“本来面目”,以把握当下,及时行乐来身体力行普通人的生活情景。他的闲适诗将这一种心态表现得尤其鲜明。

  白居易的闲适、感伤、杂律诗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和讽喻诗同样具有极强的世俗性特征,但关注点不同,讽谕诗是以客观社会现实为对象,体现诗人的“兼济之志”,是对杜甫写实精神的继承;而闲适、感伤、杂律待是以个人为中心,表现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情绪情感,体现他的“独善之义”。 这类作品是中唐诗歌的主流,也是白居易后期作品的主流。秋雨夜眠是诗人们常写的题材,杜甫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有《秋雨夜眠》,两相对照,盛、中唐诗人不同的情怀就十分清楚了。杜甫面对秋天的风雨是悲壮地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自己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想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想到天下的寒士,其博达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令人景仰。白居易的《秋雨夜眠》则是这样写的: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这首诗刻画出了一个闲适老翁形象。窗外秋雨淅沥,老翁安然睡美。夜已经过去,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红于二月花的美丽霜叶,一夜之间被秋风秋雨扫落,对此岂能毫无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诗人的知足保和、怡情自在之心态跃然纸上。《秋雨夜眠》中的老翁心无所虑,淡泊闲散,是一个普通的世俗的人,一个享受着生活的人。观白居易闲适诗作洋洋几百篇,不过都是充分表现士大夫的世俗面、人情面,展现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精神状态,思想活动,特别表现了士大夫文人对于精神愉悦、心境闲适的努力追求。可以说,《秋雨夜眠》中的“老翁”是几百篇闲适诗中反复塑造的形象。“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三年请俸禄,颇有余衣食;乃至童仆间,皆无冻馁色。行行弄云水,步步迁乡园,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此外我不知,于焉心自得。”……诗中人物都是知足保和的,触境怡情而不是触境伤情,是闲适诗作的基调。白居易在诗中反复表白“同出天地间,我岂异于人”,“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强调自己是世俗社会的普通一员,而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国之栋梁。普通人的生活,也就是知开乐命,任随自然的生活,“性命苟如此,反则成苦辛,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在平凡生活中寻求解脱和内心平静,获得人生的“实在感”。

  但是,尽管白居易做着“自适”的努力,但其心中并不曾真正安宁清闲过。例如他在六十七岁那年写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这首诗表面写的是与挚友“闲饮”的情景,内里却包容着极为深沉的人生感慨。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内心的焦灼、悲凉是用什幺方法都不能真正解脱掉的。白居易在他的闲适诗中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是个普通人,表白自己的生活如何怡然自在,正是他时时不能忘怀自己的真正身份,需要提醒自己,说服自己的表现。总之,白居易的闲适诗,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记录和表现了白居易和他那一代文人的心志情怀与尴尬处境,至于后人说庸俗说鄙俚说旷达说情切,对此诗人似乎并不介意

  禅宗对王维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风格,标志着山水田园诗鼎盛时期的到来。而在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群体中,王维又因其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1]而被代宗誉为“天下文宗”(《代宗皇帝批答手敕》)。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以一颗深入禅道的心,在其山水诗中去精心描绘自己所观察、所体悟到的一切。那悠悠白云、那潺潺溪水、那皎皎明月、那寂寂春山、那深林返照、那涧户落花……无不让我们欣赏到一种美感,领略到一种禅味。

  王维的许多山水诗,诗与禅高度融合,既有幽静的气氛、优美的画面,又有空灵的色彩、灵动的神韵。正是这种诗禅合一的山水诗为他赢得了“诗佛”的称号,使他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王维晚年归隐辋川所作的山水诗集《辋川集》更是字字入禅,是山水诗禅趣化的佳作。我们要认识王维,不能不看其山水诗,看其山水诗,不能不看到禅宗对王维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王维思想上的转变过程。

  在晚年,王维曾经在一首诗中写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赵松谷《王摩诘全集笺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卷十四P208《叹白发》,版本下同,简称《 笺注》)诗中充满了伤感与无奈,也透露出了意志的消沉。但是,早期的王维却并非如此。

  在早年,王维主要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流露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从王维青壮年时期所作的许多奋发昂扬的诗篇中,可以感受到他那种昂扬的进取心以及不可掩饰的政治热情和远大抱负。如他的《老将行》一首: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取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会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诗中既对老将后来“自从弃置便衰朽,事世蹉跎成白首”的遭遇深深感到惋惜,又对他“犹堪一战立功勋”致以深深的敬意。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立业的政治热情。又如《<少年行>四首》(《笺注》P201)之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表现了王维以身报国的高昂精神。其他又如《观猎》、《从军行》、《陇西行》等等,都充满了一种豪情,他把“济人然后拂衣去,肯做徒尔一男子”(《不遇咏》《笺注》P89)当作自己从政的一种理想。

  在《献始兴公》(《笺注》P67)中,王维拥护张九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的开明政治,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提拔,不过时间并不长。王维在被授为右拾遗后仅三年(公元736年),张九龄失势。李林甫开始执政。这是唐朝政治的一大历史转折。从此,唐朝从开国以来基本保持清明状态的王朝政治,开始变得黑暗和腐朽。李林甫的执政措施可以说是与王维在《献始兴公》一诗中所讴歌的那种君子从政之风处处相反。他“公器假人”,结党营私,凶险机诈,口蜜腹剑。《旧唐书·李林甫传》中说“林甫面柔而有狡计,能伺候人主意。故骤厉清列,为时委任。……而猜忌阴中人,不见于词色。朝廷受主恩故,不由其门,则构成其罪。与之善者,虽厮养下士,尽至荣宠。……耽宠固权,己自封植。朝望稍著,必阴计中伤之”。而《新唐书》也说李林甫“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这就使得正直之士被逐,而阴险小人被重用的现象。作为一个正直之士,王维看到强盛的唐王朝日益腐朽与黑暗,其内心的失望与痛苦可想而知。何况李林甫又是“自无学术,仅能秉笔。有才名于时者尤忌之”。在这种政治背景之下,又作为张九龄一手提拔的旧人,王维实际上已被孤立,陷入了一种“举世无相识”的窘境。在《寄荆州张丞相》(《笺注》P95)一诗中,王维痛苦的写到: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感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鸟,何由寄一言。

  在诗中表现了对张九龄深深的知遇之恩以及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由于小人当政,王维在政治上可以说是“有心报国,无力回天”,从而产生了一种无所归附的失落心理。在《酌酒与裴迪》(《笺注》P144)一诗中,他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人情的翻覆、世事的变幻,使得王维感到现实的艰辛坎坷。在这首诗中,王维的语气是消沉的。既然不能建立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只有独善其身,去“高卧且加餐”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

  现实的种种无奈,,使得王维一步步去靠拢、去接近佛禅思想。在早期,可以说是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使他走向仕途之路,但现实却不允许他实现这种理想。他只有接受佛禅思想,以此获得心灵的解脱。因此,他开始退居辋川,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特殊生涯。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笺注》P94)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早秋山中作》)(《笺注》P145)

  “既遂寡性欢,又恐负时累”(《赠从弟司库员外絿》)(《笺注》P16)

  政治上既不得意,只能在佛禅之中找到平静,在山水之中寻求乐趣。在自然山水之中,王维的心情是放松的,这里没有政治上的那种压抑、那种虚伪奸诈,有的只是自然的一切:青山绿水、清风白云……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适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王维政治上的压抑感得到了某种缓解。可以说,自然山水是他心灵的憩息地,是他的避风港。

  其实,王维并不是晚年才接受佛禅思想的。“莲花梵宇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王维的家庭就是一个佛教思想非常浓厚的家庭。其母崔氏曾“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素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请施庄为寺表》)(《笺注》P249)。而王维“事母崔氏以孝闻”,这表明他不可能不受到他母亲的影响 ,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受到佛禅思想的影响了。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王维拜在道光禅师门下“十年座下,俯首受教”(《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笺注》P359)。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维与神会禅师相遇于南阳,并与其辩论数日。“于时王侍御(指王维)问和尚言:若为修道为解脱?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王侍御惊愕云:大奇。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乃为寇太守张别驾袁司马等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寇太守云:此二大德见解并不同。王侍御问和尚,何故得不同?答曰:今言不同者,为澄禅师要先修定以后,定后发慧,即知不然。今正共侍御语时,即定慧俱等。……王侍御问:作没时是定慧等?和尚答:言定者,体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见不可得体,湛然常寂,有恒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学。”因此王维进一步接受了佛禅思想。应该说,这时儒家思想在他心中还占有较大地位。只是在经历仕途坎坷、官场污浊以及自己的好友孟浩然和曾提拔过自己的张九龄均于开元二十八年逝世,他的儒家思想已经淡化。安史之乱(公元755年),王维不幸被掳,后来虽凭诗减罪,但遭此变故,在精神上始终是一种极大的打击,精神上的负担与失意,使他更加笃信佛禅思想。《旧唐书·王维传》中说王维“兄弟俱奉佛。居常疏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采”。又说王维“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这说明他已经彻底接受佛禅思想了。

带文成语 :

斯斯文文、彬彬文质、深文巧劾、潘文乐旨、文君新寡、膏粱文绣、文武两全、文质斌斌、深文周纳、遂非文过、文案孔目、通文调武、文奸济恶、天下文宗、文不对题、以郄视文、微文深诋、不通文墨、地下修文、文房四物、讲文张字、图文并茂、文宗学府、同文共规、孤文只义、文过饰非、秉文经武、一文莫名、文深网密、不直一文

古今对联欣赏

春联小史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在门上或大门两边贴上大红的、写着吉祥联语的对联,以烘托新年的气氛,这也是古代遗风。

战国时,中原百姓在门旁挂“桃梗”堪称春联之“始祖”。所谓桃梗,就是用桃木刻的木偶,据云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桃符也叫门神,是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这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chǎng)写的,现在公认是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联”名称的诞生是在明朝。据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朱元璋还亲题一联赠予文臣陶安,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经统治者这么一提倡,自此,春联之风流行民间。

(注:因对联最早源于春联。)

对联种种

春联:是对联中使用最广的一种节日用联,多数是悬挂或粘贴在大门两边。春联,有的地方又叫“春贴子”、“门贴”、“门对”、“对联”、“挥春”等。

婚联:即结婚用联。多含有祝福新人幸福、白头偕老等意。

寿联:祝寿的对联。多含长命百岁、赞颂德行等。自作寿联的,也有对自己一生作总结或对人寿、康宁等进行描述。

贺喜联:因亲朋有喜事而赠送之联,多有恭贺、祝愿之意。

题赠联:指题赠友人、晚辈、下级或河山风光等的联语,多有劝勉、赞颂等意。

集句联:将古文、诗词中的对偶句集拼而成的对联,又称作诗词集句联。

趣对:指游戏笔墨、具有趣味而雅俗共赏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活泼,诙谐有趣。

戏台联:旧时演戏,往往在戏台两旁贴副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观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有的戏台联还借题发挥,寓意深长。

名胜楹联:是指风景名胜之处的对联。这类对联,有的写景咏物,有的抒怀叙情,有的评人论史,有的借景说情。其风格多样,或诙谐纤巧,或明快豪放,或庄严深沉。

口语联:指包括对联的口头创作、俗语对和白话对联。其特点是通俗、口语化,或富趣味性。口语对联中有相当部分还有斗智、试智的内容。

讽刺联:这是用于讥讽某种人或某类事物而用的对联。其语言往往尖锐泼辣,入木三分,令人深省。

格言联:这是格言、警语一类的对联。或用来自勉,或题赠他人,有的挂在中堂,有的置于座右。

挽联:为对死者表示哀悼而专作的对联。有为已故者作的,也有专为自己作的。内容或歌功颂德,或借题发挥,也有正题反做,讽刺或揭露死者。

行业联:指各行业专用的对联,如商业、服务行业等。

我国长联前十名

昆明大观楼长联,被称作“天下第一长联”,乃因其出现得最早,也被最早介绍(梁章钜《楹联丛话》,1840年)。其“长”实际只是清乾隆年间“之最”,现在发现比它长的又有一大批。且按字数由多至少,介绍长联的“前十名”。

1.清人钟祖棻(fēn字耘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1612字。作者作于狱中。据说,江津有关部门准备将其镌刻悬挂起来。

2.今人华武赞长城联,1000字。此联获1985年春节全国征联纪念奖。

3.清人钟祖棻(字耘舫)六十自寿联,890字。作者作于1906年,时在狱中。

4.今人李芸青题长沙天心阁联,456字,为1983年天心阁重修而作。

5.今人马连明题辽宁千山山门,426字。

6.挽友联,412字,作者不详,可能为清末民初人。

7.清人张之洞题湖南洞庭君山屈原湘妃祠联,400字。《对联欣赏》引自《荩箧(jìn qìe)集》,原缺16字,后由史树青据《对联杂录》补出。

8.清人李善济题四川青城山山门联,394字。作者四川通江人,作于1910年。

9.挽昆明“12·1”惨案烈士联,392字。作者不详,作于1945年。

10.清人潘炳烈题武昌黄鹤楼联,350字。

这些是“十长”,而不是“十佳”。排前十名,可靠性还大些,再往下排,就必然会有“遗珠”之憾了。据资料看,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要排到50名左右了。

对联十七种

1.拆字。例一:“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合为“烟”;“夕夕”合为“多”。例二:“妙人儿倪家少女;搞弓长张府高才。”例三:“张长弓,骑奇马,单戈合;种重木,犁利牛,十口为田。”例四:“户羽石皮,湖北先生摇破扇;革圭不正,江南女子靸(sǎ)歪鞋。”“户羽”、“石皮”是“扇”和“破”的拆字,“革圭”、“不正”是“鞋”和“歪”的拆字。例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2.谐音。例一:“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例二:“师姑田里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例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缺“一”,“衣”是“一’’的谐音,即缺衣;下联少“十”,“食”是“十”的谐音,即少食。横批意为没有东西。

3.回文。例一:“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反过来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例二:“柳如是如柳;华来士来华。”例三:“秀气云山云气秀;山青霭秀霭青山。”

4.叠韵。相同或相近音的字紧挨在一起。例一:“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例二:“嫂扫乱柴呼叔束;姨携破桶叫姑箍。”例三:“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5.异字同音。例:“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例二:“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6.同偏旁部首。例一:“泪滴湘江流满海;嗟叹嚎啕哽咽喉。”例二:“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7.数字。例一:“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幅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例二:“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相传为苏东坡与二位学友赶考时所作。例三:“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8.复字。一副对联上下联内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多次出现。例:“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9.叠字。例一:“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例二:“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10.加词急转。在原有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例:“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11.藏字。对联中藏入人名、物名、地名等等。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曹锟出钱贿选总统后,章太炎题了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把“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 ”巧妙地藏于其内。

12.叠字读音不同。例一:“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例二:“长长长长长长长;行行行行行行行。”

13.反推。例一:“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例二:“无锡锡山山无锡;黄河河套套黄河。”

14.哑联。乾隆微服私访,对一锄地农民指塔出上联:“孤塔矗矗七层四方八角。”农民摇手而去,这个摇手动作就是下联:“双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东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所指处有一条大黄狗正在狼吞虎咽地吃东西。佛印顿悟,随即将自己手中的题有苏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就这样完成了一副双关哑联:“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15.集句。将前人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按对联要求组成新联。例:“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由刘禹锡《陋室铭》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文句集引而成。

16.改字。古时某地主家父子用钱各买了一个“进士”,妻媳因而被封为“夫人”,于是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贫苦农民恨之入骨,夜里在对联上改了几笔,变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17.连环。某地主过生日,有个富人出了一个上联:“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有个农民对了下联:“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起未打莫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对联风格五类型

对联与其它文艺作品一样,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由于作者的秉赋、性格、气质、素养、情思的差异,必然导致格调、气度、态势、风姿、神采、韵致、情趣的差异。下面介绍五种类型:

1.豪放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词夸张,内容豪放,气魄宏大,无所拘束。如有一副写“虎”的对联:“云飞剑舞雄千里;目电声雷震万方。”

2.婉约这种风格表现在文词委婉,具有不失本意的温和与曲折感,常用比喻修辞格,如:“三春花满香成海;八月涛来水作山。”

3.浪漫这种风格表现在对联的诗意浓,充满着幻想,故意“言过其实”,加以渲染,加强读者印象。如:“抚动琴弦,适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又如:“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4.朴实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语平常,直言快语,明白晓畅。给人一种直切、朴实,稳重的感觉。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5.诙谐这种风格表现在语言幽默,意味深长。如:“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又如:“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

皇帝年号嵌入对联

清文宗(咸丰)在位时曾举行大寿,有状元萧景钟将当朝及前六朝共计七个年号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分别嵌入上下联句首,作颂联云:“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黎,道光绍虞夏商周,咸歌盛世;治宇内,熙政绩,正直洽朝,隆平洽野,庆云生五色,光华焕星辰日月,丰溢皇都。”

在我国对联中,以年号分别嵌入上下句首者,实为罕见。此对联用语精炼,对仗严谨,扣合工整,字句恰当,是名副其实的“绝对”。据传说,萧景钟因私行不检,遭受革职的处分,因作此颂联而获得文宗的赏识,遂又复功名。

藏 谜 联

谜语对联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藏意法:把谜底的意思隐藏在联语里面,例如:“秉公不偏三尺律;凿壁可偷一线光。”每句各打《三国演义》一人名。谜底是:法正、孔明。

2.藏形法:把文字的笔画、结构,巧妙地藏进联语内,例如:“远树两行山侧立;扁舟一叶水平流。”谜底:慧。这一副字谜联面底缀合、谜趣盎然,被谜界一致公认为藏形谜中的典型佳作。

3.组字拆字法:将联语中字的笔画、部位或增或减,另行组合或分解,例如:“苟不为非何所罪;皆因失口而伤吾。”上联谜底为“四”字,下联谜底为“五”字。

4.隐喻法:利用某些事物的特征来隐喻谜底。例如旧时一商号开业时某秀才撰来贺联:“公鸡鲤鱼母猪肉;木耳黄花酒曲粑。”从字面上看,此联没有写什么“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但联中列举的六种食物,普通老百姓都懂得是“发物”,对于这家店铺来说隐喻着“开业大发”的意思,可谓高妙!

歇 后 联

有一类奇特的颇似歇后语的对联,以每联末字漏写或缺写。用缩脚潜尾藏意,或隐去联语本意,让读者去体会潜藏的另一番意味。这类联语,也有人叫“潜藏联”。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以难对试人才智。一次,小酒店掺水卖酒,朱元璋以“君子之交淡如”出联要秀才徐文属对,徐对以“醉翁之意不在”,联尾潜去“水”、“酒”两字。50年代,香港影星莫愁自杀,易君佐写一挽联:“与尔同消万古;问君能有几多?”上下联各有意漏去一个“愁”字,既切莫愁的名,又隐含深沉的悼念之意。古人作联嘲笑某庸医吉生:“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将“逢凶化吉”和“起死回生”两个成语中最后一字(也是庸医的名字)歇住不说,而字面又极尽嘲讽揶揄之能事。这类歇后联,往往采用古代诗词文章中众所熟知的句子。

有的与上稍有不同,不是用的集句形式。如旧时某地百姓送给一个外号“填不满”的贪官一副寿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粗看难知内里,略加咀嚼。拍案称绝,原来用的也是潜尾法,上联缺“八”,下联少“耻”,寓“王八无耻”之意。

另一种歇后联,用有意空字的手法,让人感到“无字胜有字”。相传明代诗人李东阳小时聪颖过人,一次与伙伴放风筝,不慎风筝线断落人了某员外的庭院里。李东阳大胆地入院讨取风筝。员外要李对课,对得上才还他。员外出的上联是:“童子六七人,毋如尔狡。”李东阳略思片刻,答道:“员外二千石,莫若公”。这个有意缺空的字,可用“廉”也可用“贪”,视员外归不归还风筝而定。

还有一种是歇去本意,让人思考猜测所含的真意,这类联语有的略带谜语联的味儿。郭沫若《少年时代》回忆录载,他就读四川嘉定中学堂时,该学堂监学丁平子等辈一次去游高标山的万景楼,撰联一副挂楼上,云:“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老先生王兴岩对这种高傲、旁若无人的态度极为气愤,改联为“六秀才只通六窍,万景楼遗臭万年”。人有七窍,可谓“只通六窍”?

原来尚余一窍,正是一窍不通,歇去本意,叫人意会,极为诙谑。

“续字”联

在楹联中,有一种“续字”联别具情趣。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小时候在自家的大门上写了一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面竹园的主人很不高兴,心想,我家的景色岂能让他借用?

便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了,笑着在对联下加了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竹园主人更生气了,索性叫人把竹子全砍光。解缙则又在联上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竹园主人只能佩服解缙奇才。

纪晓岚是清代有名的文人,有一次,乾隆皇帝与他对句为戏。乾隆说:“两碟豆。”纪晓岚对道:“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两蝶斗。”纪晓岚应对道:“我说的是——一鸥游。”乾隆又说:“我念的是——林间两蝶斗。”纪晓岚沉着地答:“我对的是——水上一鸥游。”两人不禁欣然大笑。

据说有位教书先生嗜酒,并常撒酒风。一天,他出对让弟子对。先生说:“风。”弟子对:“雨。”先生又添成三字对:“催花雨。”弟子接着对道:“撒酒风。”先生又添为七字对:“园内阵阵催花雨。”弟子又对道:“席上常常撒酒风。”先生很不高兴,弟子说:“先生若是不改过,那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清代有一官吏,贪且酷,正月初一,自贴一春联云:“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人夜晚在每句下面各添一行字,变成:“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清朝末年,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却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有一次康有为生日,各界人士赠送寿联,其中有一副:“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各是“有”和“为”,恰是康有为的名字。这显然是顽固派故意引用《礼记》、《论语》中的句子来进行侮辱的。因为原句的“有”字下面是“妖孽”,“为”字下面是‘‘贼”。康氏的大弟子梁启超看了不声不响地挥笔疾书四个大字,分别添在两联的卞面,使寿联变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无情对”拾趣

作对联必须讲究文字(包括词类和声调)与情理的对应关系。但“无情对”却只要求字面对仗工整,而不管词意阴错阳差、牛头不对马嘴。众所周知的“高门桃李争春日,美国荷兰比利时”便是典型的例子。

相传“无情对”由清代张之洞所创,有一天,张之洞邀几位友人在陶然亭饮酒赛诗,席上有一客人以自己所作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求征下联,张之洞对曰:“果然一点不相干。”另有一客人则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为对。两个下联虽然与上联对仗工整,且能各自通顺成章,但联中之词依其本义,并不能同上联相对。这正是无情对独特之处。联中“树”、“果”、“萧”皆为草木类;“已”、“然”、“何”皆为虚字;“半”、“一”、“二”都为数字;“寻”、“点”、“策”可转义为动词,“休”、“不”、“走”为虚字;“纵”、“相”、“安”也能作虚字解;“斧”、“干”、“刘”则全是古代兵器。只有这样把上下联中相对应的每一个字作一番别解,才能看出其内在的貌似“无情”却“有情”的特殊关系。最后,张之洞又以饮酒赛诗地“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客人中有一人笑道:“若求无情,除非阁下的姓名。”众人一听无不畅怀大笑。原来这位客人是以“张之洞”应对“陶然亭”。

今有人春节偶得一联云:“蛇年初禁会海,马季方成笑林。”不过是模仿前人之作,不及下面的这一则有趣:某厂拟将电脑引入生产线,厂领导都同意请工程师李某作为攻关的主持人。但李因闲散日久,染上搓麻将的嗜好,颇令人担心。于是张厂长找到李某谈话,谈话时顺手写了一张纸条相送,上面写着两句话:“下铁心莫搓麻将,上电脑要选精兵。”当时张并无心作对联,但李看后不禁哈哈大笑,说:“这副对联真是太妙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此后李果然不负众望,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并且逢人便介绍这副对联,说它论文字属于“无情”,而论事实则不仅有情而且大有深情。

古代官衙匾联

我国自宋代以来,许多官员为了表白为官抱负、居官准则,喜欢采用悬金匾、挂楹联等形式,昭示于众。也称官箴匾联。

官匾,多悬于公堂之上,内容则以表白为官公正者居多。常见的如“公正廉明”、“明镜高悬”、“明察秋毫”等等。

官联,有的挂于公堂衙门,有的则贴在官署府邸。内容也任人各异:(1)表明不贪不贿的。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针对当时官场存在的以行贿为径谋求升迁之风,在官署大门上贴一对联,“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者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者为羞。”嘉靖年间藩司参议钱

,曾令所属官衙贴如下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清晋州州官陈景登衙门大厅有一联,“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2)以示法严法慎的。清代无锡有一位叫武承谟的官员,到任那天,在官府的粉壁上悬挂一幅楹联,作为就职演说:“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斯无诈;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清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15载,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其大堂对联是:“我也曾为冤枉痛人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究害了自家。”(3)自警克己奉公的。清代赵慎畛,在桂林为官时,其府衙对联是:“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光绪初署贵州安顺府知府的文海,在府署二堂的“春熙堂”挂有自撰联:“一筹莫展,五载素餐,也算地方官,自问那堪称父母;百姓忠良,七属静谧,仅偿温饱志,试忍何以对君王。”(4)立志干一番事业的。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为:“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顺迪,勿懈功夫。”(5)表示爱民如子的。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清武承谟悬于大堂一联曰:“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光绪间知县王樾帆题遵义县署联:“到处皆称父母官,要对得自家父母,方可为人父母;此中易作子孙孽,须顾全百姓子孙,以能保我子孙。”(6)揭示官场黑暗以自嘲的。清道光年间陕西有一道台衙门的三堂堂上高悬着道台自撰的对联:“问此官何事最忙?冠盖遥临,酒醴笙簧皆要政;笑终岁为人作嫁,脂膏已竭,系朋僮仆孰知恩?”

当然,悬匾也好,挂联也罢,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大多数官僚是实不符名。据说,当初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曾把慈禧御赐的“清正廉明”金匾送往其家乡,挂于李氏祠堂。几天后,有人在李氏祠堂大门上写了一幅对联相配。联曰:“市屋千幢皆姓李,良田万顷属中堂。”真是绝妙的讽刺。

戏台对联

扬州赵园,有一副引人幽思和遐想的戏台联:“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

贵州六盘山“江山一览阁”有三副生动有趣的戏台对联。传说,乾隆皇帝曾经到此一游。看戏时,乾隆心血来潮,要群臣为戏台拟联。某大臣才思敏捷,立即献上一联:“听律吕,点破世态炎凉;见衣冠,描尽人间冷暖。”应该说,这副对联生动传神地概括了戏曲的艺术规律,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但乾隆觉得它过于文雅。片刻之后,另一大臣交出了第二副对联:“似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这副戏联就像绕口令似的,也不太合律,难怪乾隆嫌它粗浅,要求众臣再想一想。此时,戏台上正好在演《空城计》。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饮酒,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老臣刘墉见此情景,灵感忽至,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乾隆很满意,认为此联平易朴实,雅俗共赏。

有些戏联,肯定戏曲的社会功能及认识作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最常见的如:“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戏其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它如:“看不清莫嚷,请问前头高见者;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人观。”“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都十分切合中国古老的文明与道德,教人以谦虚与谨慎,处处为人着想。又如:“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把戏剧教育作用与审美情趣相结合,既概括了中国戏剧的艺术特色,而且也把中国戏剧的教育意义阐述得十分清楚。

挂在戏台上让读书不多的市民看的对联,有不少是俚对,通俗而风趣,看似平平,实则语带讥讽,亦谐亦庄。如:“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你看这班人,以假作真,才上台就变脸色;他同那件事,非名即利,未出脚即费心机。”“市内客官们,也要关切些艰难时局;眼前尺寸地,不知淘汰了多少英雄。”“盛衰何常,吾人于热闹场中看惯了;贤愚同尽,大家从鱼龙队里混过来。”“蜉蝣天地,蛮触战争,大作小观小亦大;咫只江山,须臾富贵,无为有处有还无。”“既已上台,不怕大家在旁边看戏;自能了局,何劳诸位替古人担忧。”“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穿何等衣服,像何等人。”

书斋对联

三国时诸葛亮草庐有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写出了他的高尚品性,为世人传诵。

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学识渊博,风骨更高,他宁可饥寒交迫,也不与清廷合作。晚年在衡州筑“湘西草堂”,其书房门前联曰:“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上联写他意欲冲破孔孟经书的旧传统,以拓展经学研究的新局面;下联表示其在国破家亡之际,愿以身殉国之志。据说王夫之当时不论雨天,还是晴天,出门都穿木屐,撑雨伞,以示耻见青天,耻踏青土“乞活埋”之志。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文长在其“青藤书屋”中,有楹联一副:“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寥寥数语,一个放言高谈、落拓不羁的“狂生”形象,跃然纸上。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归庄自小有才气,但秉性怪僻,又喜骂人,早年曾在自己的书斋中题一对联:“入其室空空如也;问其人嚣嚣然曰。”晚年生活潦倒,与发妻结庐于墟墓之间,仍不改其性,在草堂上赫然写一联曰:“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

书斋对联中展示作者生活情趣的,当推现代散文家丰子恺。在其居室“缘缘堂”的书房中,挂有弘一法师的一副对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梵音海潮音,胜彼此间音。”把个“缘缘堂”写活了。书房中还有他自己的墨迹:“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光话平生。”这是借用宋代王荆公之妹的诗句。据说丰子恺常邀老友在房内闲谈,清茶之外,佐以小酌,直至上灯方散。清代书法家篆刻大师邓石如,在其浙江怀宁县的“铁砚山房”中,撰有一副长联,曰:“泡海月,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彝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笔,薛涛笺,右军贴,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听其口气,其“铁砚山房”,不但是“合宇宙奇观”的美术馆,而且是“收古今绝艺”的博物馆。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有删减

2012-05-29 19:39人是言非| 五级 汉语文字开诚布公

汉语拼音kāi chéng bù gōng  

词语解释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字词解释开:打开,拿出;诚:诚实,真诚;布:公布,现出;公:公平,公道。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 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 待人以诚、开诚相见、襟怀坦白 

反义词虚与委蛇、闪烁其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英语straight from the shoulder 

同韵词蔽明塞聪、顿足搥胸、有无相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年迈龙钟、一代文宗、目达耳通、融释贯通、道弟称兄、原始察终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一年四季,变幻多姿,那么有关描写一年四季的古诗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有关描写一年四季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春天的诗句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描写夏天的诗句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3、《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描写秋天的诗句

 1、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2、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

 3、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

 4、秋日湖上 薛 莹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

 5、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

 6、秋月 程 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雨悠悠 。

 7、七夕 杨 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 。

 8、立秋 刘武子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9、七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10、中秋 杜 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11、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萧。

 描写冬天的诗句

 1、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 暮 苍 山 远,

 天 寒 白 屋 贫。

 柴 门 闻 犬 吠,

 风 雪 夜 归 人。

 5、 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描写古代民间浪漫的情诗有哪些

 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四、《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六、《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七、《雁邱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八、《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唐代歌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单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表达了作者对年长很多于自己的爱人的一种遗憾和眷恋。但由一篇凄美的网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让这首诗得到升华,大家可以搜一搜,这篇文章是最好的注解。

 九、《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其情人崔莺莺写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十、《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全诗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末句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因而广为流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23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