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到刘勰“文质”思想的流变

从孔子到刘勰“文质”思想的流变,第1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用“文质彬彬”四字来形容君子的风范。《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的“质”即为人的内在品格,“文”则指人的外在仪表。“文质彬彬”就是要求人既要具备仁的品格,又要有礼的文饰。当然,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的观点是针对如何“成人”而言的。孔子曰:“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朱熹这样解释:“成人,犹言全人……廉足以养心;勇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而其为人也亦成矣。”(《四书集注》)这就说,通过文即礼、乐的薰陶来造就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所以,儒家思想根本上就是将文质统一作为完人之典范,即以人为核心,将人的一切行为归于人本身的价值。这种精神价值取向,也成了中国文化得以不断传承的关键所在。虽然,“文质彬彬”的观点首先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但它同时具有文学意义,也就是说具有一种扩大和转换的巨大潜能。 汉代,刘向、扬雄等人对孔子的文质观有所继承,亦有所发展。刘向在《说苑·修文》篇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这是对孔子思想的最为直接的继续。孔子就曾说过:“可也简?简者,易野也;易野者,无礼文也。”(《论语·雍也》)在这方面,扬雄也提出基本与孔子相一致的观点:“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法言·修身》)。他认为,“礼”作为孔子君子的重要规范,其基本要求就是“华实副”,也就是说华与实,即质与文要相互符合。但扬雄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从自然现象出发的,提出了“文质班班”的观点。他说:“文,阴敛其质,阳散其文,文质班班,万物粲然。”(《太玄·文首》)文质问题地这里首先被演化为一个自然现象问题,这比孔子单纯从“纯粹”的“立人”角度来说更有事实依据。 孔子的说理开创的是说教的传统,即从人出发而归于人,而扬雄则首先将文质统一关系转化为一种自然现象,再将这种关系上升为一种文学理论的问题。当然,扬雄不仅承认了孔子的立人观,而且将圣人作为文质统一的真正代表:“圣人,文质者也。”(《法言·先知》)如在《玄莹》篇中,扬雄已明确将文质问题作为文论问题来对待:“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矣。”而这正是后世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文质论的滥觞。因而,在扬雄稍后的王充则已非常自觉地把文质统一的观点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标准:“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论衡·超奇》) 所以说,从孔子的“文质彬彬”到扬雄的“文质班班”这一过程,文质论问题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型。孔子的这种具有伦理色彩的文质论,只是为后世提供了进行诗意言就的可能,而扬雄则是“退而求其次”,把文质问题进行了两度转换。他们分别是是从人事和天事的角度来解释文质统一观的。孔子立足于人伦,而扬雄则归依于自然,因而褪去了传统儒家浓厚的伦理和教化色彩。刘勰在文质论问题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结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对孔子、扬雄两人观点的吸收和借鉴。他提出了以“天地人”三事为核心的“三才”观,这特别表现在“文原于道”的“天道自然观”上。这是一个直接关联着文学本体论的从而确立文论体系的核心之问题。《原道》篇曰:“道沿圣而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天道自然”观。在刘勰看来,“道”作为一种超越于物质现实的客观存在,实际上是由“圣”借助于“文”得以表现的,而 “文”实际上又包括三个层次,即“自然美”、“人工美”、“艺术美”。所谓的“天道自然”的文学观,就是说“文学是源于自然及其变化和律动,它激发人的情志,于是就用‘言’来表现,这样就有了作为艺术美的文学”。④ 因此,刘勰是用“三才”的观点解决了文学的本体论问题,使文学的根基牢牢奠定于自然之上。以人为中心,天与地(正如“文与质”)构成了自然万物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统一在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宇宙之中,“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原道》) 由此可知,刘勰对文质关系的言说,既揉和了孔孟及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刘勰说:“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情采》)这说明文章要做得得体,必须要突显出文、质的本性,既不要用文灭质,又不要用质灭文,而是要保证质、文两者各自的审美独立特性。应该说,这一观点是唯物的、积极的和进步的。“文不灭质”就是要强调文质两者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彼此都要恪守自己的美学规范,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取消,而是相互统一和共同存在的关系。所以,“文不灭质”的观点也成为了刘勰大力批判形式主义之风的强有力的武器。 摘要:以文质统一为基本取向的文质论是《文心雕龙》的理论出发点。刘勰最早对历代的文质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文学的意义上进行了提升。具体而言,刘勰的文质论是由三个理论层次构成的:一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不灭质”的观点,这是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发展成的新兴文学理念;二是对文质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转换,提出了“情采”、“体性”、“风骨”、“隐秀”等生动范畴;三是提出了“质文代变”的理论命题,文质统一不仅是文学评价的最高准则,而且是文学史建构的合法依据。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文质统一; “文不灭质”; 转化; “质文代变”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刘勰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文质论思想的发展。从南朝到唐代前期,当时学界讨论的“核心问题”①就是以文质统一为主导倾向的文质论,而拉开此次讨论序幕的正是刘勰。他最早对历代的文质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文学的意义上进行了提升,提出了一些极富创造性的见解。这些思想都反映在他的那部被后世誉为“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之中。因此,本文立足于《文心雕龙》一书,试图对刘勰的文质论思想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一、以“文不灭质”为核心的文学理念 一定的文学理念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联的。刘勰文质论思想的形成也是建立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南北文化差异拉大,又是相互交融、杂烩的时期。由于地理、政治差别,文化上出现了“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的分野。②具体地说,就是“南朝以老庄玄学思想为主导,占有统治地位;而北方则主要依赖两汉时期文化的老底子,所以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影响很深。由于这种分野,故南方文学思想重在‘缘情’,而北方文学思想则重在宗经。南方词采华艳的抒情诗很多,而北方则是文辞质朴的说理文较多。南朝文学发展倾向于‘新变’,而北方文学则倾向于崇古。”③因而,尚质、尚文的文化特性也必然使南、北朝各自以对方作为参照,且将尚质尚文并重作为最高的文化追求。所以,文质论成为当时的主流形态的文论话语是不足为怪的。 同前几代相比,南北朝时期又是我国文学观念相对成熟的时期,人们对“文”已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刘勰之前出现了大量的论“文”之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应的《文质论》、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等等。但是它们的共同缺陷正如刘勰所说的是“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是“密而不周”,或是“辨而不当”,或是“华而疏略”,或是“巧而碎乱”,“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此外象桓谭、刘桢、应贞、陆云诸人也时有论文之作,但也都“不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序志》)。显然,刘勰对此保持着一种深刻的洞察。 在这样的文化空间中,刘勰所要做到的就是既要适应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要求,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做到“借古适今”。这就要求采取一种“标新立异”式的学术立场:“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序志》)。所谓“折衷”就是要采取客观的批评态度,而不是超越任何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行为界限。在当时,能实际满足人们学术需求的也许正是象文、质这样的古典型批评范畴。 是儒学的先哲最早提出了文质统一的思想。孔子用“文质彬彬”四字来形容君子的风范。《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的“质”即为人的内在品格,“文”则指人的外在仪表。“文质彬彬”就是要求人既要具备仁的品格,又要有礼的文饰。当然,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的观点是针对如何“成人”而言的。孔子曰:“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朱熹这样解释:“成人,犹言全人……廉足以养心;勇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而其为人也亦成矣。”(《四书集注》)这就说,通过文即礼、乐的薰陶来造就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所以,儒家思想根本上就是将文质统一作为完人之典范,即以人为核心,将人的一切行为归于人本身的价值。这种精神价值取向,也成了中国文化得以不断传承的关键所在。虽然,“文质彬彬”的观点首先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但它同时具有文学意义,也就是说具有一种扩大和转换的巨大潜能。 汉代,刘向、扬雄等人对孔子的文质观有所继承,亦有所发展。刘向在《说苑·修文》篇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这是对孔子思想的最为直接的继续。孔子就曾说过:“可也简?简者,易野也;易野者,无礼文也。”(《论语·雍也》)在这方面,扬雄也提出基本与孔子相一致的观点:“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法言·修身》)。他认为,“礼”作为孔子君子的重要规范,其基本要求就是“华实副”,也就是说华与实,即质与文要相互符合。但扬雄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从自然现象出发的,提出了“文质班班”的观点。他说:“文,阴敛其质,阳散其文,文质班班,万物粲然。”(《太玄·文首》)文质问题地这里首先被演化为一个自然现象问题,这比孔子单纯从“纯粹”的“立人”角度来说更有事实依据。 孔子的说理开创的是说教的传统,即从人出发而归于人,而扬雄则首先将文质统一关系转化为一种自然现象,再将这种关系上升为一种文学理论的问题。当然,扬雄不仅承认了孔子的立人观,而且将圣人作为文质统一的真正代表:“圣人,文质者也。”(《法言·先知》)如在《玄莹》篇中,扬雄已明确将文质问题作为文论问题来对待:“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矣。”而这正是后世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文质论的滥觞。因而,在扬雄稍后的王充则已非常自觉地把文质统一的观点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标准:“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论衡·超奇》) 所以说,从孔子的“文质彬彬”到扬雄的“文质班班”这一过程,文质论问题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型。孔子的这种具有伦理色彩的文质论,只是为后世提供了进行诗意言就的可能,而扬雄则是“退而求其次”,把文质问题进行了两度转换。他们分别是是从人事和天事的角度来解释文质统一观的。孔子立足于人伦,而扬雄则归依于自然,因而褪去了传统儒家浓厚的伦理和教化色彩。刘勰在文质论问题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结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对孔子、扬雄两人观点的吸收和借鉴。他提出了以“天地人”三事为核心的“三才”观,这特别表现在“文原于道”的“天道自然观”上。这是一个直接关联着文学本体论的从而确立文论体系的核心之问题。《原道》篇曰:“道沿圣而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天道自然”观。在刘勰看来,“道”作为一种超越于物质现实的客观存在,实际上是由“圣”借助于“文”得以表现的,而 “文”实际上又包括三个层次,即“自然美”、“人工美”、“艺术美”。所谓的“天道自然”的文学观,就是说“文学是源于自然及其变化和律动,它激发人的情志,于是就用‘言’来表现,这样就有了作为艺术美的文学”。④ 因此,刘勰是用“三才”的观点解决了文学的本体论问题,使文学的根基牢牢奠定于自然之上。以人为中心,天与地(正如“文与质”)构成了自然万物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统一在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宇宙之中,“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原道》) 由此可知,刘勰对文质关系的言说,既揉和了孔孟及汉代以来的文化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刘勰说:“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情采》)这说明文章要做得得体,必须要突显出文、质的本性,既不要用文灭质,又不要用质灭文,而是要保证质、文两者各自的审美独立特性。应该说,这一观点是唯物的、积极的和进步的。“文不灭质”就是要强调文质两者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彼此都要恪守自己的美学规范,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取消,而是相互统一和共同存在的关系。所以,“文不灭质”的观点也成为了刘勰大力批判形式主义之风的强有力的武器。 二、文质关系的创造性转换 实际上,孔子的“文质彬彬”观是一种经典性的范式,是后世人们“做人”、“作文”的最高准则。扬雄的“文质班班”观虽然是对孔子“文质彬彬”观的创造性转换,但其中所蕴藏着的思维逻辑依然是孔子式的。自然,刘勰也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前人。他品评历代作家作品的基本准则也正是孔子式的——“文质相称”。他说:“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才略》)无论是在“象物名赋”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已经物质化的文学作品中,“文质相称”都必然成为主导性的文学审美精神。 当然,刘勰要对当时形式主义文风进行强有力的批判,必须要采用新型的话语策略,如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文论范畴。毕竟,“文质统一”的观点仅仅是作为一种被泛化了的理论形式,还不能被用于自觉的批评行为。它虽然具有永恒的真理性,但仍存留着思维上的“惰性”,如缺乏对时代应有的“敏感度”。为此,刘勰对文质关系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提出一系列生动的审美范畴。 1、“情采”。 情采问题是刘勰在《情采》篇中着重探讨的问题。那么,情与采到底属于什么关系?两者是否有轻重之别?必须注意到,刘勰在本篇中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历来人们对此句有着不同的解释。但要真正理解这一观点,必须要联系本篇的写作主旨。其实,刘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他对“文胜质衰”的风气已有察觉,对文坛上出现的那股效法近代辞人的创作倾向多有批评,即所谓的“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刘勰认为,近代辞人作赋的一个根本缺陷是“为文而造情”。所以,他要从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出发,提出了“为情而造文”和“联辞结采”两个问题。这实际上就上文学创作的中两个阶段,即主观化的情感体验和客观化的成文过程。这其实也是文学创作的一个规律性特征。如果过度注重前者,势必会出现“为文而造情”;如果只注重后者,那就是“*丽而烦滥”、“采滥辞诡”、“繁采寡情”。因此,刘勰的立场很明确,就是要保持情与采两者之间的自然平衡。 当然,刘勰进行论证的出发点也很明显。他首先肯定了“圣贤书辞”即所谓的“文章”都是有“采”的。“采”是文章本身必备的条件之一。因为“立文之道”有三理,即形文、声文、情文。形、声是属于“采”的方面的。所以,“立文”之“文”实际上就是情采相结合的产物。黄侃先生说:“此篇旨归,即在挽尔日之颓风,令循其本,故其所讥独在采溢于情,而于浅露朴陋之文未遑多责,盖揉曲木者未有不过其直者出”。接着又说:“虽然,彦和之言文质之宜,亦甚明撩矣。”⑤这个看法应当说是很恰当的。可以说,“情采论”是对“文质说”的进一步的发展,是对“文质说”的“文学性的内涵更新和形式的创造”。⑥ 2、“体性”。 《体性》篇探讨的情的外化问题,即情要“沿隐以至显”,并且“因内而符外”。显性和外在的层面就是“体”。刘勰将之概括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而“八体”的形成依据主要是由于各人的情性不同所致,“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实际上,刘勰所要说明的是“八体”与“情性”之间的直接的关系,不同的情性生成不同的体式(风格)。文学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征是由作家个人内在因素所形成的。须知,曹丕早以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他认为文章写作是依靠个人的情性和才力的。曹丕主要是从作家论的立场来揭示创作的秘密,而刘勰则立足于作品论,是从作品的外在审美品性追踪到作家个性的“异区”,从而揭开了造成“文辞繁诡”的真正原因。

三、“质文代变”的文学史视野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任何一个文论批评者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不了解文学的传统,更遑论文学的发展。这实际上涉及到如何建构文学史的问题。文学史的建构不是对客观的历史时代的文学的历史性的呈现,而是以文学理念的发展和演变为脉络,对文学发展进行历史性状态和文学时代的历时性展示。“文学史既不能靠观念的直接表白,也不能依赖史事的排比罗列相叠而成,它必须在观念和史实之间取得协调,磨合它们直到不分彼此、水乳交融,使观念隐藏在史事的表述中,史事的演示又能贴合观念。”⑧所以,文学史的“书写”必须得首先绘制一个“文学的空间”,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这个标准不是象建构传统史学那样的以政治、经济的描写为中心,也不是用王朝之分来代表文学史,而应是立足于文学性因素的叙述判断。 当然,在刘勰时代不可能有如此自觉的文学史意识。刘勰的独特贡献在于将文学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中来考察,把对历代作家作品的评价与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这种思想特别体现在《时序》篇中。该篇专门探讨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其篇首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亦可说乎?”意思是说,在时代和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可以总结出古今文学发展变化的规律。其实,刘勰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如何建构文学史的理论命题——“质文代变”。这是他运用文质统一观进行文学史批评的一次实践,是用文质统一的标准来品评历代作家和作品,并总结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演化原因的实践。 “质文代变”这一理论命题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其一,“质文”。“质文”既可作为一个特定的能指,又可分别作为两个规定性范畴。就前者而言,它是指由质、文两方面构成的文学作品或者就是文学本身。就后者而言,它是指“重质”、“重文”这样两种审美特性或风尚。“质文代变”的“情理”是从一个宏观的视野考察文学发展的历时性变化,它实际上指代的就是“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变化关系。但这种关系是通过评说每一时代的作家、作品来建构的,所以,文质关系的重心是会发生转移的,每个时代、每个作品、每个作家都会有或“重质”或“重文”的偏向。这样,它们之间就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 其二,“代”。“代”既可以是一个历史性时代,又可以是一个文学性的时代。从文学史角度而言,文学时代与历史时代是可以重叠的,如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就是这种结合的典范。同时,它们又是可以跨越的,如玄学在魏晋时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就不是一种简单的问题。总之,“代”所造就的是一个文学言说的历史性空间。 其三,“变”。“变”具有时间性上的意指性,又有对现实的认同感。它主要表现为作家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感。在《时序》篇中,刘勰提出了“质文沿时”,即文学要与时代齐进步的观点。像《序志》、《情采》、《通变》等篇也都寓有针砭时事而力挽文坛的强烈情感。这些都表明了刘勰拥有“以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黑格尔语)的宏大历史情怀。 其四,“质文”与“代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质文代变”这一理论命题的核心所在。 首先,刘勰肯定了“时代是变化发展的,文学也是变化发展的”这样一个客观的事实。他认为,唐、虞、夏、商、周、汉、魏、晋、宋、齐这十代,每一代文章的辞采都有变化,如“陶唐世质,民谣朴野,及虞迁赓歌,有雍容之美,乃心乐声泰之文”;“西晋承流,文家苦其清淡,乃有‘结藻清英,流韵绮丽’之文”。⑨每一代都呈现着不同的文学景象。所以,从唐尧以来的文学发展过程是一个“蔚映十代,辞采九变”的文学进程。 其次,刘勰从“十代九变”的现象中看出了文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刘勰注意到,这一过程呈现出从“重质”到“重文”的文学发展总趋向。比如,楚辞这种文体相对于《诗经》而言就是十分“重文”的。诚如王国维所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是在变化当中生成的,它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而就具体一个时代而言,它都会有一种较具代表性或特征性的文体,像“三代”之时的唱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产生于战国时代的楚辞却代表着与《诗经》迥然不同的风格。《诗经》是十分“重质”的,而楚辞却发生了某种变化。《辨骚》篇写的是楚辞与《诗经》之间的同与异。刘勰写作此篇的核心就是强调一种“不变”中的“变”的思想。他首先承认:楚辞作为《诗经》之后的“奇文郁起”,“与众不同”,主要归于“楚人多才”的原因。但刘勰又强调了“离骚之文,依经立义”的观点,认为《楚辞》是继承了《诗经》的大体的。然而,楚辞的“诡异之辞”、谲怪之谈、狷狭之志、荒*之意”,此四事是“异乎经典者也”,“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刘勰对楚辞是高度称赞的,且在文末提出了“酌奇而不失其正,玩华而不坠其实”的观点,认为楚辞无论是在内容的择取上,还是对华美的辞采的使用上都上正确的。 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上古时代一直都有着一种追思慕想的情怀这一事实。以质文论史就是古代文人的一大传统。大量的文献已表明:在孔子那个时代就有用“质”、“文”观念来描述上古时代的文化风貌,即所谓的“虞、夏尚质,商、周尚文”。如《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礼记·表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春秋繁露·三代改制文》:“王者以制,一商一夏,一质一文。”并注云:“夏尚忠,殷尚质,周尚文。”《尚书·杜周传》:“殷因于夏尚忠,周因于殷尚文”等等。刘勰也完全承习了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如在《通变》篇,他说:“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又云:“黄歌断竹,质之至也。”而在《时序》篇中,他对上古时代这种质、文的文化形态特点的认识也丝毫没有改变,且十分崇尚,甚至不惜“以今适古”,对当时自己所处时代的太平景象进行大肆吹捧,认为是“跨周轹汉”,三代文之盛犹可谓历历在目。

刘勰以质文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历代文学的发展情况,看似回到了春秋前后那种以质文“论史”的古老传统之中,实际上却有着对时代的深刻忧思。试以《通变》篇为例。该篇虽然同样是阐述“变”的思想,但却是重在强调“通”之变。所谓的“通”,是承时间上的一种连续性,是自古从今的“变”,而“通变”则是一种全方位的变化,既是纵向的,又是横向上的,是立足于同一时代空间而言的。刘勰认为,“变”的前提是“通”,要“会通适变”,文学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就“文之体”而言,它是一个相对恒态的不变体,而“变文之数”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九代歌咏,志合文则”既是一个历代总结,又在说明作文要求之高。所以,只有“还宗诰经,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才能“可与言通变矣”。刘勰并且提出了“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作文主张,深刻阐明了作文之难,而这个难实际上就在于“质文统一”。所谓的“凭情”、“负气”作为通变之要求实质上就是对作家的内在修养的要求,也是作文所达到的一种圆融会通的心境。显然,刘勰的这些主张是针对当时的不良文风而言的。实际上,在“宗经”的学术传统背景之下,刘勰不可能全面挣脱儒家思想的束缚。正如“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所说的一样,刘勰对文质关系的认识是既在继承传统观念基础之上,又是参和了诸多的“变革”因素的,实际上已远远超越了前人的那种以“尚质”、“尚文”为时代风尚的狭隘理解了。“文质”早已不是孔子说的那种纯粹用于品人性质的代名词,而“蜕变”为以审美为主导内涵的文论范畴,文质所包含的意义更多的是如情采、体性、风骨、隐秀等这样的一些美学内涵。

中国古典文论中以质文论史的大概还有沈约,如他认为建安文学是“以文被质”(《宋书·谢灵运传论》),以及袁宏道的“时变说”(《雪涛阁集序》)、叶燮的“巨变”说(《原诗》)等,但他们的影响都不及刘勰的“质文代变”说显著。 刘勰文质论再释 赖勤芳

『壹』 带文成语有哪些

一文不值、不名一文、乃文乃武、文韬武略、文质彬彬等。

1、一文不值

解释:指毫无价值。

出自:明·毕魏《三报恩·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译文:最可悲年轻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2、不名一文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译文:老兄表白,弟弟半生书剑飘零,在江湖上混,口袋里不名一文。

3、乃文乃武

解释: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出自:唐·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译文:一阴一阳,精神原则。能文能武,皇朝的。

4、文韬武略

解释: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七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译文:你就有文韬谋略,怎么逃出来地网法纲。

5、文质彬彬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化融会贯通,然后君子。

『贰』 有什么成语第二个字是文

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文不武 既不能内文,又不能武。

多文为富容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繁文缛节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叁』 第二个字是到的成语有哪些

马到成功: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恰到好处: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手到病除: 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手到擒来: 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水到渠成: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船到江心补漏迟: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独到之处: 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功到自然成: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马到功成: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门到户说: 到各家各户宣传解说。 死到临头: 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跳到黄河洗不清: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心到神知: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药到病除: 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船到桥门自会直: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船到桥门自然直: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船到桥头自会直: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搔到痒处: 比喻说话说到点子上。 神到之笔: 犹言神来之笔。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手到拈来: 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手到拿来: 指不费力气就能将必须擒拿的人捉到。 水到鱼行: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肆』 文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文字开头的成语有文质彬彬、文武全才、文不加点、文采风流、文韬回武略

(4)文在第二位的成语扩展阅读答

1、文质彬彬,成语,读作wén zhì bīn bīn,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2、文武全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 wǔ quán cái,意思是基本释义是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3、文不加点,读音wén bù jiā diǎn,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4、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5、文韬武略,读音是wén tāo wǔ lüè,汉语成语,解释是以天地万物的信息规律做外形(意识的形态)以作保护、以最精要的方式来操作,是为文武双全、大智大勇也。

参考来源:文不加点-网络

『伍』 第一个字是文,打一成语是什么

文开头的复成语:

文质彬彬

文房四宝制

文过饰非

文恬武嬉

文武双全

文奸济恶

文质斌斌

文弱书生

文武两全

文深网密

文君新寡

文人无行

文友诗敌

文不对题

文觌武匿

文无点易

文子同升

文通残锦

文彩四溢

文德武功

文案孔目

文阵雄帅

文章山斗

文弛武玩

文川武乡

文采风流

文韬武韬

文章星斗

文情并茂

文期酒会

文武差事

文韬武略

文武之道

文武并用

文星高照

文不加点

文搜丁甲

文人墨客

文武全才

文思敏捷

文从字顺

文章魁首

文章盖世

文献之家

文章憎命

文章宗工

文理俱惬

文臣武将

文章经济

文以载道

文昭武穆

文如其人

文武如雨

文章宿老

文圆质方

文理不通

文治武功

文章巨公

文东武西

文人相轻

……

『陆』 第一个字是文的成语有哪些

文炳雕龙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

文不对题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文不尽意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

文笔流畅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文采炳焕本指豹身花纹,光彩四溢。后形容书法精技艺湛,光彩照人。

文场笔苑苑:荟萃的地方。指文学界。

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文抄公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

文彩四溢形容作品典雅。

文才武略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

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文川武乡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后指教化普及,风俗纯正的地区。

文采缘饰文采:指文章精采;缘饰:指衣物镶缀的花边。指花边文学,文笔精美。

文从字顺

文德武功治理国家恩德昭着,对外用兵成绩斐然。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

文觌武匿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文东武西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文牍主义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文风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寳指笔、墨、纸、砚。亦称“文房四物”、“文房四士”。

文房四侯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物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艺指琴、棋、书、画。

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

文过遂非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文贵天成贵:以某种情况为可贵。指有时写出的文章最自然最好。

文轨攸同文:文字;轨:车的轨迹;攸:语助词,无义;同:相同。书牍的文字相同,车辙痕迹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文奸济恶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文籍满腹

文君司马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文经武略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文经武纬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文君新寡文君:汉朝的卓文君。原指卓文君刚死去丈夫。后泛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文君新醮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文籍先生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文君早寡文君:汉临邛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死了丈夫就与司马相如私奔。指年轻女子丧夫寡居。

文理不通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文:文德,指政治;武:武功,指军事;附众:使大家亲近;威:威服。旧指在政治上能团结部下,在军事上能威震敌人。

文理俱惬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文婪武嬉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文鸟之梦形容人的文思新颖。

文情并茂文章写得不仅富有文采,而且感情也很丰富。

文齐福不齐文:文才;齐:全。文才足够崭露头角,可是命运不济。

文期酒会旧时文人定期举行的诗酒集会。

文如春华华:同“花”。文章词藻像春天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形容文章词汇丰富华丽。

文人墨客泛指文人、文士。

文人墨士泛指文人、文士。

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文人无行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文人相轻轻:轻视。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文人雅士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文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文搜丁甲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文擅雕龙比喻文章写得极好。

文山会海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文身剪发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文身翦发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文思敏捷形容写文章的思路迅速而灵敏。

文思敏速形容写文章的思路迅速而灵敏。

文似其人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文思如泉祥见:文思敏捷

文深网密用法严刻,法网严密。

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文通武达以文学通登显贵,以武略位居达官。指不管学文学武,只要为国出力,就都有前途。也形容文武双全的人。

『柒』 第三个字是文的成语

斯斯文文 形容举目文雅。

俗下文字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版

遂非文过 饰非文过。掩饰错误权和过错。

文子文孙 指周文王的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武偃文修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舞弄文墨 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亦作“舞文弄墨”。

一代文宗 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质非文是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祝发文身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字顺文从 用词行文自然妥贴,表达清楚。

满腹文章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捌』 四字成语中第二个字是“文”的有哪些

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多文为富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繁文缛节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废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分文不名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分文不取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分文不直 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浮文巧语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高文典册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临文不讳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奇文共赏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奇文瑰句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深文周纳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

识文断字 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斯文扫地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酸文假醋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望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微文深诋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温文尔雅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

舞文弄法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文乱法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允文允武 形容能文能武。

主文谲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广文先生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半文半白 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半文不白 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秉文兼武 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出文入武 指文武兼备。

单文孤证 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雕文刻镂 指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玖』 第二个字是文的成语

同文共轨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望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微文深诋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

舞文弄法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

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文乱法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允文允武形容能文能武。

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半文半白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秉文兼武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出文入武指文武兼备。

单文孤证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雕文刻镂指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雕文织采比喻词藻华丽。

多文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飞文染翰挥笔疾书。

分文未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同“分文不取”。

分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高文大册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高文典策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孤文断句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孤文只义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讲文张字指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强文假醋指假斯文。

强文浉醋指假斯文。同“强文假醋”。

揆文奋武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卖文为生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乃文乃武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能文能武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拾』 四字成语中第二个字是“文”的有哪些

搜一下:四字成语中第二个字是“文”的有哪些

主角被孤立的**还有好多,主要看题主对于”孤立“的定义是什么。

有一种“被孤立”是恰恰为了反映出主角狂拽酷炫吊炸天,老子就是孤胆侠的“被孤立”。基本处于你们敢孤立老子,那老子就弄死你们的状态,你可以像《谍影重重1~3》里的杰森伯恩,(请无视狗尾续貂的4和5),也可以像《特工绍特》里酷炫的安吉丽娜朱莉,或者是《外乡人》里宝刀未老的成龙(好像还叫《英伦对决》?)。

但在类似于这种“被孤立”者逆袭的**里,还有一些的主角,是会历经诸多磨难的普通人,他们被看不见的力量算计着,孤立无援却依然坚持,比如我想到了两部妈妈找孩子,体现伟大母爱的**,《空中危机》和《换子疑云》,还有别的答主提到的金凯瑞经典《楚门的世界》。冥冥中,还想到了一部叫做《我唾弃你的坟墓》的禁片,剧情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女主被置之死地而后生大快人心血腥复仇的故事,原版是很难找到了,但是翻拍版网上倒是有资源。

有的”被孤立“是主角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嫌弃、排斥,最典型的就是众多日本校园霸凌题材的**,比如被霸凌者逆袭为霸凌者的《伤痕累累的恶魔》,二楼答主提到的《声之形》,多主线第一人称视角独白式的《告白》,还有一些探讨种族歧视,针对社会少数群体歧视的**,比如《转学风波》,《死于独特》,和个人非常喜欢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还有一种“被孤立”是源于物理空间上的被孤立,这种孤立往往会造成主角内心的紧张乃至恐惧,观众往往会看出一种窒息感,具体**例子有《活埋》,《127小时》,《月球》,我感觉提到的这三个**里的出场角色加起来,都还是个位数,主角要么处于蛮荒之地,要么濒临死境。当然了,这一类里还可以算进诸多的恐怖片,不过大部分恐怖片的核心目的是纯粹的惊吓,而不是为了讲述“一个被孤立者的故事”,所以排除在外。

还有一种更深层的”被孤立“实际上是源于主角游荡在深渊的内心,由于心境与外界大多数人的绝对差异,主角被孤立在世界之外。在主角看来,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群一样拥挤,但地上的人群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疏远,他们中有人被蛊惑于心魔,有人被囚禁于过往,有的人仿佛天生就被孤独所诅咒。这一类的“被孤立”我感觉有点归类困难,我暂时能想到的**有《忧郁症》,《大卫戈尔的一生》,《黑天鹅》,《女性瘾者》,《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碧海蓝天》,《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还有别的答主提到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哦对了,还有一个**,也是完美契合题主所问的“主角被孤立”,当时同学和我说是一部唯美的爱情文艺片,看了名字我也觉得差不离,结果看完之后我是憋屈的一晚上没睡着,叫《伊甸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738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