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桢是什么职业

龚文桢是什么职业,第1张

龚文桢

龚文桢,当代工笔花鸟画****,1945年生于北京,自幼研习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尤为注重写生,追求严谨大方、清丽典雅的艺术风格。

中文名:龚文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5年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主要成就:当代工笔花鸟画****

代表作品:《山里红》、《霜重色愈浓》、《山茶》

简介

龚文桢,著名国画家,当代工笔花鸟画****,1945年生于北京,自幼研习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尤为注重写生,追求严谨大方、清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师承著名画家田世光,李苦禅等,1981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北京画院高级职称评委,中国工笔画展评委。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收藏,作品亦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展出,并出版多本画集及技法。1988年设计“中国兰花”邮票获“1988年全国最佳邮票奖”。“大地春”“红梅图”等多幅作品现陈列于中南海,钓鱼台等国家政府机构。多幅花鸟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如美国总统布什,印尼总统苏哈托等。1991年6月为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厅作工笔画“梅竹图”。2001年参加中国画百年展。2005年入选全国政协主办的北京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即“二十人展”)。

艺术简历

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对外友协画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画院院委。历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北京画院高级职称评委,中国工笔画展评委。

1945年12月,生于北京。

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1972年,作品《四季青》入选全国国画连环画展。

1973年,作品《山里红》入选全国美展。

1975年,作品《菜花》入选北京美展。

197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

1981年,研究生毕业。

1982年,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作品《唐人诗意图》参加“北京工笔重彩画展”等展览。

1983年,作品《金凤图》参加“中国画新作展”等展览。

1984年,为外交部作礼品画;为中南海、中国驻西德使馆等地作画。

1985年,为人民大会堂、英国使馆等地作画;作品参加“九人联展”等展览。

1986年,为外交部作画;作品参加在香港等地举办的展览;拍摄工笔花卉技法教学录像带。

1987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作品在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等地展出;作品入选荣宝斋出版的《工笔花鸟画选集》。

1988年,作品《老树》入选“北京国际水墨画展”并获优秀奖;访问日本并展出作品;为邮电部设计邮票并多次获奖。

1989年,出版《龚文桢工笔花卉》画册;作品《古木春荣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1年,为中国驻联合国总部作画。

1992年,出版《龚文桢工笔花鸟画集》。

1993年,出版《龚文桢画集》;作品《老梅》入选“首届中国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1994年,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等展览,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展览;作品入选印度美术院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画展。

1995年,北京电视台拍摄《工笔花卉技法》录像片。

1996年,为外交部作画《国色天香》。1997年,参加“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活动

1998年,作品参加“香港回归一周年展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画展”等展览。

2000年,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当代绘画、书法展”。

2001年,出版《龚文桢现代工笔花鸟集》、《工笔梅花画法》等画册;作品参加“中国画百年展”、“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2年,出版《龚文桢画竹技法》;应外交部邀请,为美国前总统布什生日创作《寿比南山》;为全国政协创作作品四幅。

2003年,为北京市委大楼创作《锦绣春光》,在市长办公楼陈列。

2004年,出版《中国画研究院画家作品集·龚文桢花鸟》

2005年,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二十人作品展;作品《海棠黄鹂》被中南海收藏并陈列;参加“国际造型艺术展”;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喜上眉梢》;为邮电部设计《玉兰》邮票。

2006年,为统战部大楼作梅雀图。

2007年,参加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艺术大展,为统战部作画五幅。

2008年,为中国奥委会作《月季花》。

2010年,为中南海作画两幅。出版《荣宝斋画谱》。

艺术风格

像龚文桢这样品性的画家不多。也许是进入到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了,很多画家都以现代的方式应对社会和艺术,然而,龚文桢却是一位不具有太多现代性的人,同时,他也不是那种看起来很古典的人,至少他没有用一袭中式服装来标榜自己。在他的画面中也看不出那种自诩为文人的装腔作势,尽管他的题跋中的瘦金体表现出一丝古意,可是整体的风格中依然是一种当代性的审美情趣。他是一个很平淡的人,平淡得一切让人难以找到相谈的话题。古代社会中的许多画家在民间常常被戏称为“痴”或“癫”,这大概要从东晋顾恺之算起,这是因为画家有许多不同常人的地方,或者因为画画的解衣盘礴表现出了“痴”或“癫”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执著和忘我,是作为画家最为重要的气质。

在龚文桢的个性风格中,最为表面的就是不擅言辞,不善交游,因此,旁人是很难看到他的“痴”或“癫”,也看不到在许多画家哪里都能看到的画家的作派。他低调为人为事,专注于自己的绘画事业之中。在当代社会的画家中,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画面而别无旁骛的人,也实在是不多。所以,他得到了像叶浅予、秦岭云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赏识。一句“为人要厚道”的**台词曾经风靡坊间,就是因为“厚道”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的期望。龚文桢确实是一个厚道的人。

作为画家的龚文桢,他在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厚道”像他的人一样没有油滑和甜俗,没有市井和江湖,他的构图、勾线、渲染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严谨的态度,他的情趣、意境、风格的每一个方面都反映出发自内心的表白。他在工整的画面中去除了描摹的痕迹,在严谨的风格中透露出“写”的趣味,于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整体潮流中独树一帜。

中国花鸟画发展到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之后,几乎是让所有的后人都感到了逾越高峰的困难,尽管在20世纪中期之后,花鸟画还是出现了潘天寿等大家,可是在绘画史整体上的成就并不突出。然而其中的工笔,却出现了于非厂和陈之佛这南北两位高手,可以说这是自宋代之后工笔花鸟难得见到的一次脉动。显然,工笔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遭遇,是与宋代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画的主流地位相联系的,因此,元以后的工笔画衰颓则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到了20世纪的后期,因为展览的导引,工笔花鸟画出现了自宋代以来的一次高峰期,不仅相继出现了大批的工笔花鸟画画家,而且也有大批的工笔花鸟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可以说,工笔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画家都得到了时代的礼遇。无疑,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在这一不正常的现象之中,工笔花鸟画的整体面貌也出现了历史的扭曲,其中主要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画家为了应对展览而一味地求工整、比功夫,以博得评委的可怜和赞叹,所以,“能品”者居多。当代工笔画潮流中失去了绘画的感觉和意趣,也失去了绘画的人文精神,使得工笔画以追求类似摄影的镜头反映为终结目标,并形成了繁荣景象背后的时代之病。龚文桢的画不是这样,他的画面中所营造的画面感觉不是以工整为第一性,而是以绘画的感觉和意趣来诠释工笔画应有的品格。

作为工笔花鸟画家,龚文桢在选择花鸟画和工笔的时候,一定会掂量其中的难度。这种在西方绘画中绝无的品类,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中国得到了一种专业的认同,因此,以折枝为代表的结体方式则凝聚了历史发展的成果,它完全区别了西方绘画中的静物画。在得与失的辩证关系中,折枝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发展中的可能性非常有限,而从历史的发展看,工笔花鸟画的花和鸟的品种也是少得屈指可数,花和鸟的搭配更是在一种民俗的层面上表现出一种传承关系。因此,现代的很多画家都以引进新的表象对象为突破,比如齐白布的工虫,潘天寿的雁荡山花,都是史无前例。在龚文桢的画面中,虽然也有一些折枝的构图方式,表明了与传统工笔花鸟画之间的联系,但是,他钟情的还是源于云南的一些新的题材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新的语言。为此,他11次到云南写生,体验在那个地域中的对于自然世界的感受,从而为自己的工笔花鸟画开辟一个新的视窗,表达对于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新的见解。

龚文桢的这种选择,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中并不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去过云南的画家很多,画云南花鸟的画家也很多。他的成就和意义在于他从所要表现的新的内容中,摸索到与之相应的新的技法,并因此表达出一种新的花鸟画境界,以及审美中的新的视觉体验。比如,他画的夜景中的花鸟,不仅是前无古人,而且将特殊情境中的花鸟作了特殊的处理,使之成为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艺术的气象,并没有复制自然的直观。他选择云南特有的竹,而将关注的点放到那具有绘画性的竹根上,所以,他的画面中的竹既有与传统审美上的联系,又有形象上的改观所创造的新的境界。他还特别留心那些藤蔓等寄生植物,把自然的趣味和绘画的趣味结合起来,别开生面。

龚文桢工笔花鸟的语言方式有其独特的内容,既反映了他源于于非厂、田世光的学术背景,也表现了他多年研究的结果,他从一个方面推动了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健康发展。

陈履生

代表作

代表作品有《大地春》、《四季青》、《山里红》、《玉华清流图》、《熏风》、《古木春荣图》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当代工笔画学会大展,百年中国画展,全国政协主办的二十人作品展。

专家点评

叶浅予

于非从写意转到工笔,目的在于冲破吴昌硕、齐白石南北两大写意派的垄断局面。画笔一转,转到了北宋宫廷派的工笔画,既学宋徽宗的画法,也学他的书法。自来名师出高徒,于非带出了两位高徒,一个田世光、一个俞致真,又带出了第三代工笔画家,龚文桢是其中一个,也以工笔花鸟为主攻方向,既和他的老师和太老师有同功之妙,也有异曲之貌。不看别的,只要看他在和毛竹、毛笋的合影中,便知他所追求的艺术形象有他自己的天地。再看他的写生作品,除了竹和笋、燕和雀、特善画大自然中的昏暗角落,用以突出荒树野花的面貌,强化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尽管他的用笔用色,处处务实,一笔不苟,可是实中有虚,耐人寻味,在布局上,讲究花石树鸟的自然关系,表达季节与环境的特征。他的太老师喜欢用“红杏枝头春意闹”一类题画诗,用以烘托形象的鲜明性,龚文桢却不依赖题画诗的烘托,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靠一笔不苟的硬功夫,在浓厚中见清淡,严谨中见灵活。

秦岭云

龚文桢平心静气的勾、描、晕、染、、、、、、熟练而创造性地运用了传统工笔画的技法语言,也适当的吸收了域外有效的表现手法,画得工细而不板滞,艳丽而不庸俗,称得上是没有火气,耐人咀嚼,写有时代风情的佳作。

孙克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龚文桢画竹多年,已成画竹专家,他笔下之竹,茁壮挺拔者有之,秀丽修长者有之,繁枝密叶者有之,龙钟挛者亦有之,肥短修长,洋洋大观。与前人有所不同者,在于龚文桢笔下之竹,不惟显示其精神内蕴之超迈与画家向往之境界,且对其形状特征更有尽善尽美之表现,其根、茎、节、叶的描绘,是在精心观察写生的基础上,以高度熟练和表现力的线描,以及适度的渲染、敷色的结果。

龚文桢的花鸟艺术,既绍述于非_、余致贞、田世光一脉,又能紧随时代,有所用心,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大江以北,工笔花鸟画实力派之首,非龚莫属。

左庄伟

龚文桢是一位从传统走进现代、代表当今北方工笔花鸟画作高成就的当代大家,为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榜样的贡献。

吴杨

龚文桢工笔花鸟画以其学术品格、大家风范见长。读他的作品,最直接的感受还是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在传统工笔画基础上的活跃、灵动、深入,极大地丰富着表现题材及生活感受,而这种感受只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他曾沉在社会最底层。绘画素材的采集上他曾沉在原始森林的最深处。他将两者实行嫁接,形成其绘画语言,使之生活化,在平易亲切中实现清新高洁的情感寓含。

画家心得

写生是功夫,功夫到家了,作画时无须考虑笔法、技巧,而侧重于情感投入,在营造空间感的过程中也营造氛围,有你的热情在画里,则可摆脱工笔画的板滞、僵硬,追求画面灵动,格调清雅。只有坚持长年不懈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认识生活,对所要描绘的飞禽走兽细心观察,对花草树木四季更替的规律精心研究,关注山川河流在时间中的换彩,花叶露珠随季节而生发,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及各门类艺术修养,使生活积累与学养积累同步,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创意、新的作品,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保持花鸟绘画的生命之源。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1

 活动名称(主题):“红线系住你的心”

 活动类型:互动

 活动地点:XXX书城

 活动时间:

 活动主要内容:

 (1)、在书城入口附近显著位置摆放一个大展板,用玫瑰化装点四周(具体制作要素如附录1所示)。凡是2月12日进店的顾客都有一个给爱人承诺的机会。那就是进店时每人可获得一张心型卡片(红色代表年轻的爱情,适合25岁以下的年轻人;蓝色代表成熟的爱情,适合25———45岁的人;金色代表完美的爱情,适合45岁以上的人),以及一根红丝线。把自己的“心”和最爱的人的“心”用红丝线系在一起,象征对美满爱情的祝愿和纪念。顾客可以把连在一起的“心”带走,也可以留在店里。对于留在店里的,书城制作一个玻璃展窗收藏展览,给参与的顾客一个纪念。

 (2)、2月12日当天进店的前52位顾客可以获得情人节礼物一份,开心的度过情人节。

 (3)、持有2月10日至2月12日购书小票(仅限东城区书城)的顾客还可以参加2月12日下午17:00举行的抽奖活动(由顾客抽取,结果现场公布及新知网站公布,获奖者电话通知),奖品为超值双人艺术照一套。

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2

 一、活动主题

 《七夕情人节KTV全新时尚主题派对活动》

 《爱情冲击波寻找你心中的女神》

 二、活动时间

 8月1日—2日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提高KTV在枣庄餐饮娱乐市场的品牌号召力;

 2、提高80%的日均营业额。(活动结束后,由财务部向总经理汇报活动结果)

 四、活动构想

 本次活动借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酒吧已行之有效的促销方法,结合当地娱乐场所活动经验,针对当前时尚都市男女喜欢寻

 找激情、寻找新鲜刺激的消费心理来进行策划整合。活动采用大型交友的方法,鼓励来KTV的客人努力同“陌生人说话”,再通过我们对交友活动程序仔细、严正的调配方法控制,相信一定能制造出一种欢快、新鲜的泡吧生活模式(具体控制方法见策划案第六项爱情冲击第一波)。

 五、活动方法

 1、整合公司各部门客户资源,统一以短信息的形式向客人发布活动信息;

 2、通过户外广告、DJ台(可邀请KTV DJ一名)、LED显示屏、包房电脑等向近期光顾公司的客人发布活动信息、内容、活动方法;

 3、精心布置活动场地,争取创造出一个浪漫、优美的节日气氛;

 4、本活动以KTV一层大厅为活动中心,包房为辅;

 5、凡2日光临KTV女宾,均可在吧台领取玫瑰花一支;

 6、来店开台、开包房即随台赠送巧克力两枚。

 六、活动内容

 爱情冲击第一波:“寻找你心中的女神”(要着重考虑)

 ①、活动口号:坚决同陌生人说话;

 ②、本店自行设计交友卡,男(绿色)、女(粉红色);交友卡内容为:姓名(呢称)、年龄、爱好、工作、对他/她的要求;

 ③、客人开台/包房后,即送给客人交友卡,让客人自行填写;

 ④、客人可通过观察,然后委托服务员将交友卡送给心仪的他/她;

 ⑤、如果双方有意,可通过服务员从中双方沟通后开始约会;

 爱情冲击第二波:“炫自己,火辣MM召集令”(此计划含大厅及包房),由本店安排专人对当晚到场女宾进行观察,如发现有青春靓丽的女生,可通知下属邀请她于特定时间上台做简单表演(主持人、表演时间另行安排),表演结束后可领取本店特制鸡尾酒卡一张,凭酒卡可到鸡尾酒吧领取指定鸡尾酒一杯(此项活动的评选由本店店长签批为准)。

 爱情冲击第三波:“真情告白”

 凡是七夕情人节当晚光顾KTV之热恋情侣,KTV可为他们提供走上DJ台,大声表达爱意的机会。并可获赠香槟酒一支(特殊的日子特殊的真情告白,怎能不感动她/他)。

 爱情冲击第四波:“浪漫激情”(此计划含大厅及包房)

 活动期间8月1日—2日,凡消费一打啤酒以上或消费额满300,均可获8月26日0:00分现场抽奖券一张,依此类推。凭抽奖券现场抽奖。

 一等奖:一名薛国大酒店客房一间/一晚

 浪漫装饰及香槟酒一瓶;

 二等奖:三名数码MP4各一部;

 三等奖:十名巧克力各一盒

 (具体实施安排另行决定)

 七、场景布置

 1、大门口:

 ①、门口橱窗:广告牌两块,注明活动信息;

 (20xx情人节活动全攻略:KTV邀您和您的他/她一同参加KTV七夕情人节PARTY,并大声将你的爱说出来,让大家见证你们的爱情,一起带着你们甜甜的爱情,现场表白、传情。)

 ②、大门玻璃:贴心形及玫瑰花图案;

 ③、大门:粉红色气球点缀。

 2、大堂:

 ①、大堂正中用木板做心形签名墙,用玫瑰花包围;

 ②、对准大门二楼围栏大理石墙壁做喷画雕刻字:七夕情人节KTV全新时尚主题派对活动爱情冲击波寻找你心中的女神;

 ③、楼梯扶手点缀红色玫瑰花;

 3、大厅:

 ①、DJ台:前面面板点缀多色玫瑰花,并用泡沫雕刻:“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字样;

 ②、围大厅三周上空围墙雕刻银色反光字。大小不一:

 唐诗1:乞巧楼前雨伞晴,弯弯新月拌双星;

 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

 唐诗2: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宋词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

 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③、大厅各条立柱用玫瑰花及心形图案点缀。

 4、包房:

 ①、各包房每张台面放置玫瑰花一支;

 ②、各包房放置活动计划及细则一份。

 八、活动安排

 ①、策划部根据总经理意见修改好计划案并准备实施;

 ②、营销部部按图纸于23日前做好广告架的制作、安装工作;

 ③、大厅部、包房部抽人手配合美工于23日做好布场工作;

 ④、财务部做好抽奖券及奖品的安排、发放工作及活动用卡的购买;

 ⑤、大厅DJ台及节目部安排好活动期间音乐路线、节目的调整,24日报总经理节目单;

 ⑥、营销部于23日前联系广告位位置、薛国大酒店,做好房间及餐饮安排;

 ⑦、策划部于22日前推出活动广告(含户外、电脑),并做好各种用卡的设计;

 ⑧、本店各部门统筹安排,24日统一彩排活动流程。

 九、结束

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3

 活动一:“七夕缘”情侣甜蜜合影

 购2张以上**票的观众现场微信扫一扫,关注“XX”影城官方微信,即可参与七夕情侣甜蜜合影活动,免费佩戴情侣摄影道具,现场由专业摄影师为其拍摄情侣甜蜜照2张,直接发送至观众邮箱。观众接收照片后进行微博分享并@北京孟摄影,@北京UME国际影城,即可至指定地点领取12寸时尚拉米娜一副。

 活动二:幸运抽奖

 UME会员持会员卡购票即可参与抽奖活动,有机会获得由“北京孟摄影”提供的精美奖品。最高奖项为价值3999元情侣写真及价值2999元个人写真一套。没有抽中写真集的观众也也机会获得价值199元玫瑰香皂花礼盒一份!

 8月13日七夕节,来UME影城,看一部感人的爱情影片,拍一本两人的甜蜜写真,以此纪念属于两个人,独一无二的甜蜜和浪漫!

 活动三:精品书吧赠送创意纸杯插画

 七夕节当日凡购买影城精品书吧的“七夕甜蜜特饮”即可获得由布克书籍公司提供的专业插画师为您现场绘制创意纸杯插画您还可以把爱情宣言写在杯子上送给你的TA,让你们的爱延续一辈子!

 七夕前后,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影片可供情侣们选择,爱情主导的郭敬明编导的青春时尚影片《小时代2:青木时代》、高群书最新力作《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李治廷主演的爱情喜剧《一夜惊喜》、周冬雨主演的《宫锁沉香》以及前一阵上映的3D进口大片《环太平洋》、《速度与激情6》都非常适合情侣一起观看。

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4

 一、活动思路: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由于国人越来越珍视民俗节日和西方文化,再加上商家每年大张旗鼓的宣传炒作,情人节已经成为情侣必过的节日之一。

 珠宝行业作为情人节主力商品之一,借情人节的巨大商机给钻饰节带来一个好的开端。

 二、活动时间:2月6号—2月14号

 三、活动主题:爱你一世真爱相伴

 四、活动内容:

 凡进店购物者送玫瑰一支,成交顾客送一个红包(价值X元的抵扣卷)

 1、“爱你一世缘定今生”倾力为您打造不用您操心花钱的'高雅且浪漫婚礼,

 凡在本店购买情侣对戒第二件半价

 凡在本店购买其它钻石饰品3700元送价值XXX元定制婚纱一套

 凡在本店购买其它钻石饰品5700元送价值XXXX元浪漫结婚照一套

 凡在本店购买其它钻石饰品17000元送价值XXXX元蜜月双人游(这是针对结婚的礼品,如果觉得不合适也可以把礼品换成传统的送黄金,银饰等等)

 2、“爱我、你敢承诺多久?”见证你们的爱,让爱保值、让爱升华。

 凡活动期间来店购买钻石饰品,均可参与“爱的承诺”活动,写下爱的誓言。并签下双方的真实姓名及盖上手印。XXX珠宝公司承诺:四年后可凭相关证件我公司按原价回收所购产品,如不愿回收,可赠送一件价值XXX元饰品。可续签承诺书,六年后来店,可得到原产品价格一半的钻石饰品。(现在钻石回购的机制随着珠宝类越来越让人们接受,现在很多珠宝店都有钻石回购,若干年后钻石回购绝对珠宝类发展的趋势)

 3、“浪漫佳节金玉良缘”

 活动期间黄金冰点价0利润惠动全城,翡翠、银饰品买XXX元送XXX元

 4、“情人节抢购会”

 活动期间,每天13点14分到下午2点14分举办一场特价金镶玉抢购会,原价XXX元和XXX元的高档千足金金镶玉,只卖XXX元和XXX元,每场抢购会两款各卖13件和14件,限时抢购,售完为止。

 注:每逢到点抢购会时,提前15分钟广告宣传,确保店内和店外的朋友都能听到。

 注:同时活动期间一定要推出明星款,让员工背好明星款的话术。

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5篇5

 一、活动简介

 近年来,随着外来企业带来的未来人口增多,许多青年迫切需要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XX热线论坛的情缘XX版块的关注力度大,以及大量征婚的发布。我们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下举办这样一次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本次活动的特点是结合交友、情恋、游戏互动为一体,将交友、交流充分结合起来,使本次活动从人员阵势、环境营造、文化氛围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本次千人相亲由共青团XX县委主办,XX热线网站全程策划、创意并承办。本次相亲大会我们通过应征者信息公开的形式,应征者自我表现、自我表白、自由选择、自由交流的方式让每位应征者都终成眷属。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将穿插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将整个活动举办的更有意义和成效

 二、活动宗旨和意义

 活动宗旨:是通过公平、公开、公正达到自由和浪漫的形式进行择偶和选择爱情。活动的意义:通过本次活动为园区、城区解决大量单身青年、企业外来务工者一次择偶机会,同时为园区企业留住人才、为构和谐社会奉献力量。只要是单身、真心寻找另一半,就能在这里找到你心目中的他(她),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活动构成:

 主办单位:共青团XX县委

 承办单位:XX热线

 活动时间与地点:20xx年X月X日XX二中体育馆

 媒体支持:XX热线XX广播电视台

 四、活动安排、步骤

 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20xx年8月05日前完成:

 1)材料制作与采购:7月10日——7月29日

 2)报名启动和信息制作:7月10日——8月5日

 3)广告宣传与新闻:7月5日——8月5日

 4)场地规划和设计:8月1日——8月5日

 5)嘉宾邀请:7月14日——7月29日

 五、主要运作步骤

 本次相亲大会前期广告宣传的时间上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层层递进,逐步掀起高潮。

 1)预热阶段:6月28日至7月5日,属于整个活动前期的宣传预热期,通过XX热线网站、海报,对外发布、宣传详细活动内容。

 2)中期阶段:7月5日至8月5日对相亲大会进行深入宣传,重点专题报道。

 3)后期阶段:7月中旬至正式开幕,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4)宣传要点:前期做好“缘定七夕—千人相亲大会”的广告宣传。

 5)新闻媒介:A、XX热线网络宣传;B、电视台宣传;C、宣传单页;D、户外横幅;

 6)广告内容:重点介绍“缘定七夕—千人相亲大会”为活动拉响前奏并进行宣传报道,提供强大宣传攻势。

 六、招募协办单位:

 现场招商范围:时尚类服饰类婚纱摄影机构花店食品饮料、美容美发休闲娱乐类汽车地产等

 七、报名形式(简略)

 网上报名;电话、邮箱报名;企事业单位设报名点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扩展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书法

-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节基本习俗

  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儿童头上还会用黄酒画上一个“王”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画额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中秋节节日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拜月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适当。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中秋节

  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中秋食俗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中秋节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燃宝塔灯

  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 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抛帕招亲

  山东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中秋节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乞月照月爬月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窃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中秋博饼

  在福建厦门,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阑珊中的厦门,中秋节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厦门的“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13至18,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早年,博状元饼,多为亲友或结拜兄弟姐妹间大家出钱,购买一二会月饼,共同博之,谁得“状元”,来年中秋节要赠送一会给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两会。这样,年年有增无减,会饼越来越多,只好再分开两独立组。一般家庭由长辈主持,每年买一二会,全家围成一圈博之。

  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祭月、烧香斗

  上海中秋节风俗,有祭月和烧香斗等。祭月时,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是团圆节的缘故。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气,被称作“沪城八景”之一。

回族是什么节日回族有哪些节日

;

1、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2、开斋节: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3、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寺里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

4、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悬挂起“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而这三个节日,都和当地信奉的宗教有关。开斋节是开放斋戒的节日,一般举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里面吃开斋饭,古尔邦节又叫忠孝节,在开斋节后七十天举行,而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等。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各地回族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为回族人民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开斋节。

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封斋1个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后,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洗涤罪过。

根据穆罕默德关于“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的训谕,每年斋月始于伊斯兰教历9月初新月出现,结束于教历10月初见到新月时为止。穆斯林于该日晨礼后速进少许饮食,以示戒满,向真主感恩之意,有的穆斯林在家诵读《古兰经》,祈求赐福和佑护全家平安。

扩展资料: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始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后,各地回族一直延续着这一信仰。伊斯兰教在唐代被称为“大食法”,元明时期,称作回回法,回回教门、回回教等。

回族的信仰包括内心诚信、诵念表白、身体力行三个部分。具体来讲,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必须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是六大信仰的核心,即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

回族宗教学者把这一信条编为十六字“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回族有什么节日回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导读: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回族人口众多,分布很广,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也有分布,那么回族有什么节日?回族传统节日有哪些呢?回族节日多,禁忌也多,以下是我整理的回族禁忌习俗,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去看看吧。

回族主要有4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盖德尔节、登霄节。

开斋节:回族的传统节日。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礼完尔代下殿后,互相攥手以示祝贺回族很重视开斋节,一般都要尽量参加节日聚礼。家长还要带领成年孩子一起礼拜,是为最佳。

古尔邦节:回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宰牲节、牺牲节、忠孝节、小开斋。时在希吉来即伊斯兰历12月10日。是日,各清真寺挂彩旗、张贴标语,装饰一新。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新衣白帽,聚会清真寺,阿訇带领穆斯林面向麦加举行会礼,俗称礼尔代。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届时还要举行摔跤、武术表演等娱乐活动,并由阿訇率领游坟,以悼念亡者。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作“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盖德尔夜: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第二十七日夜。盖德尔,阿拉伯语,意为珍贵之夜。亦称盖德晚夕。俗称坐夜。是日穆斯林封够了二十七个斋,是开斋的前一夜。相传,真主安拉于该夜开始颁降《古兰经》。届时礼拜后,阿訇要诵经、讲经。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匐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回民也叫“女圣纪”。

登霄节:登霄节不是所有的回民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匐讲“瓦尔兹”。

回族禁忌习俗有哪些

回族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等;

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

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

一、回族的禁猪习俗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

二、回族禁食自死物及其他习俗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诵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动物等。

回族的主要节日回族的节日有哪些

1、回族的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术拉日、登宵节、白拉台节、盖尔德节、法图麦节、亡人节等。

2、开斋节是开放斋戒的节日。一般举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里面吃开斋饭,古尔邦节又叫忠孝节,在开斋节后七十天举行,而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回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

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寺里吃“开斋饭”了。

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

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悬挂起“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古尔邦节,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新疆地区的回民在古尔邦节,无论男女,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

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

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高考作文命题可谓百花齐放,一大批好题竞相亮相,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作文题闪亮登场,如2004年福建卷,以孔子等文化名人或以薛宝钗等文学形象为话题;2005年上海卷,谈谈当今的文化生活对你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2006年全国Ⅱ卷,关于读书的材料作文;2007年北京卷,根据对唐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理解作文,等等。可见命题人越来越关注文化这个层面,具有文化内涵的作文命题之路必将继续走下去。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特殊写作情境和特定读者的限制,在研究者和中学语文老师们的引领下,学生的高考作文在不知不觉走着一条急功近利的路,形式八股化,内容浮躁化,语言模式化,作文内容大多枯燥乏味,尤其耐不得咀嚼。于是阅卷场上,评卷老师紧皱的眉头无法舒展,偶而几篇有内涵有分量的文章就成了大家反复咀嚼与追捧的对象。因此,本文试图在增强高考作文的文化内涵上给同学们支支招,让我们的高考作文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其实,文化内涵的概念还是很宽泛的,因为文化是个非常大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章能体现出作者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对文化类素材的轻松驾驭,能展现出深厚的文言功底、诗词功底、史学功底以及民俗功底等,这都属于文化内涵。

一、伸出文化的触角,在立意时透视与反思

   一篇文章的立意是衡量作者思想深度的重要砝码,下笔前同学们必须重视立意。一个作文题拿过来,我们要广泛联系,开阔思路,尽可能多地挖掘写作角度,从中审视有没有文化的视角,可不可以以文化的眼光打量历史,透视现实,进而展开深入的思考。

  1 审视历史,文化让文章厚重

  2007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针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这个话题,文章没有停留在一般的记忆层面,而是把笔触伸向了二战,伸向了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伸向了一座令人伤感的小镇奥斯维辛(在这座伤心城有两处举世闻名的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在营里杀害了180万犹太人,营里多处留下触目惊心的证据,提醒人们和平的代价),文章站在了一个文化的高度审视那段历史,揭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文化心态,告诉人们,尽管“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但“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历史是厚重的,选择了这段历史来演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话题,写出的文章自然厚重有加。

精彩段落欣赏:

  古人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佩乎塞苍溟。”犹太人正是凭着这一股浩然之气,将心中的愤怒转化为一股复兴民族的决心。不要以为不声不语的他们已将历史忘却,时间永远不会使有些记忆风化,就像叶延滨永远不会将荒野无灯的感触忘记一样,奥斯维辛也永不会将屈辱的历史遗忘,即使时间不断轮回。

  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2 深入现实,文化让文章深刻

  2007年北京市高考满分作文《无声的经典》,面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作者想到了当前的文化状况,一方面是快餐文化当道,在聒噪的社会中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一方面是经典作品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于是作者立足现实,透视现实,发出“我们是否应该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这样的疑问,进而对浮躁社会中文化领域的“低幼”、“低俗”谈了自己的认识,并指出:“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在意的脚边。被阳光晒成褪色却始终青涩的粉红,重拾起来,生命温暖如昔”,最后发出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文章剑指现实中文化问题,足见思想之深刻。

精彩段落欣赏: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韩国的言情小说,颓废的网络文学,千篇一律的校园散文,令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志怪,它们林林总总地占据着书店的各个角落。人们争抢着去买去读,紧紧跟随着潮流的脚步。然而在这片浮华的背后呢?却是掩饰不住的空洞和空泛。  ……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时下的潮流彰显美丽,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守住一份永恒。经典的画作没有漫画那般唯美绚丽,却在朴实的画面中启迪人们思考;经典的画作,没有照片那般真实精致,却在宁静中给人别样的享受

  二、 调好文化的油彩,在语言上润色与加工

  为了写出饱含文化意蕴的作文语言,请同学们准备好文化的颜料。 

三原色:其一,名句、名作、名事、名人等素材;其二,引用、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格;其三,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灵活多变的句式。我们把这三种颜料放到思维的调色盘中,可以根据需要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其中,既有文化底蕴之色,也有文采斐然之色,赏心悦目,自不待言。下面权且就引用名句的情形举例说明,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直接引用

  即直接引用名句、名作等,可用在文章的开头,当作题记,也可用在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更可以用在主体部分的任何地方。例如:

  西方谚语:“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用一颗赤诚的心给予人们帮助,不正是需要如此一种内心感激吗?一种像秋实一样感激的心吗?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更应该多想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的呢?(2007年高考全国Ⅱ卷优秀作文《秋实》)

  2 引用概括

  所谓引用概括,就是在引用古诗文后,结合表意的需要,加以必要的概括,把所引内容拉到表达中心上来。例如: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2007年北京卷高考优秀作文《无声的经典》)

  该段引用了岳飞、李白、柳永等人的名句,引用的名句后分别有豪迈者的气魄、自信者的不羁等概括语,这是为了表达“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这样的段落中心,进而为全篇主题服务。

3 拆开引用

  拆开引用是将诗句割裂,分开使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例如:

  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④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前两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两句是把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

  4 化用其意

  化用是非常灵活的一种使用诗词的方式,即用其意,而非用其词。例如:

  而我又总是喜爱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趣的,于是我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间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

我于是心痛地看到了我最不乐见的画面:人们纷纷伸出双手,甘愿被庸俗铐牢,脸上竟带着幸福的微笑。我也许不应该震惊,是的,当爱恨情仇已被赤裸裸地随意抛出,七夕之夜只是用短信送朵玫瑰,又有哪家女子肯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全部,每一秒钟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又有谁愿意把栏杆拍遍,欲说还休?(2007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遗失的情趣》)

  不难看出,上面两段文字化用了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李清照《点绛唇》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辛弃疾《水龙吟》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丑奴儿》中“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等。

   增强文化内涵 尽显作文风采(二)

一篇文章,不管是否从文化的角度来立意,我们都可以把具有文化内涵的素材拿过来使用,因此,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好平时的积累,打开记忆中的文化宝库,择取合适的素材,用到文章中,才能使文章增添色彩。

1 典故运用

  典故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典故,就是把一段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压缩成为一个句子或词组。

  一般地说,每个典故都有一个故事。如清王朝紫禁城内一座宫门上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其中就包含着一个典故。据载:春秋时期,函谷关令尹喜看到一团紫色在天空飘过,于是断言说:必有圣人过关。不久,老子骑青牛自东而来。守关人命老子做篇文章方允许通过,于是老子遂做《道德经》,这是后世流传下来的老子的唯一墨迹。以后,人们就用“紫气东来”表示渴求和希望有人才降临的心愿。  有的典故不是出自一个故事,而是由文章中的某一句话演变而来的。如杜牧诗:“文园终病谒,休咏白头吟”,其中“文园”一词说的就是汉朝诗人司马相如的故事,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相如拜为孝文园令”一句。

作文中,我们如果适当地运用典故,自然会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例如2007年高考优秀作文《学会感恩》中: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人呢?面对曾经帮助自己的恩人,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回报。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的就是感恩。授人以饭,也许他会渡过难关,也许他会成就辉煌,但授人者施人不求回报,作为一个受者要做一个有谦虚之德的人,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这样才能回报我们命运的恩人。  

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古人做得很好,这就是华夏古老民族的精神,一个知恩图报的信念。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至少对于我们接受恩德的人来说是这样。倘若每个人都冰着一张脸庞,那么人世间就和地狱差不多,虽然太阳还是一天一天地升起。正因为有人施恩,有人报恩,我们的生存空间才鸟语花香,饶有情趣。 

 文中用“羊知跪乳”、“鸦能反哺”、“衔环结草”等典故,在文章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文化内涵也增强了。  

2 经典点缀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音乐、美术作品,本身都有极强的文化内蕴,如果在文章中适当运用,或一枝独秀,或串串生春,对增强文章的底蕴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无声的经典》中:

  它们静静地悬挂在美术馆墙壁上的玻璃罩内,等待着与你的目光相遇。拉斐尔的《吻》是爱情的献礼,《西斯廷圣母》是亲情的温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心灵的洗礼……经典,不需要潮流作衬,它们无声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拥有永恒的力量。  

上段所列《吻》、《西斯廷圣母》、《向日葵》、《最后的晚餐》都是世界著名美术大师的经典作品,用在这里如一串珍珠,其所放射的文化异彩足以照彻全篇,也正好与该篇高考作文的整体格调相吻合。  

3 历史再现

  历史是厚重的,不仅仅因为它代表了过去,还因为它包孕着文化因素。在作文中适当使用历史素材也能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例如2007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民族之魂——汉语》,文章的第一个主体集中论述汉语的独特魅力,在与楼兰古国、玛雅文化、古巴比伦文明的鲜明对比中,衬托出汉语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点明其历久不衰的原因。请看: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 

 4 意象施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学中的许多意象,如柳、菊花、莲、夕阳、燕子、月亮等,其传达出来的意义具有象征性,这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学会把它们在作文中加以利用,是增强作文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2007年全国Ⅱ卷高考优秀作文《落红》,文章就撷取了古典诗词的意象。落红即落花,取其花落归根,化为春泥去孕育未来的花之意,并隐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之意,意蕴绵长悠远,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请看其中的段落:

  我终是离开,毅然地离开,虽然还有同伴痴望枝条,慢慢飘摇,是想延迟落地的那一秒?我毅然离去来觅得一隐蔽之处。渐渐地,我美丽的皱纹暗淡了;渐渐地,我鲜艳的颜色消褪了;渐渐地,我的生命已部分归为泥土;渐渐地……

  我开始思考,难道我的生命随着秋风一呼就已经定格为逝去吗?难道我曾经的美丽都只归功于自己吗?我慢慢想起,那些鲜艳的花不都为我“施”过肥吗?那些蜂蝶也为我供过粉呢,我想我该奉献自己了。  

我挪了挪身子,肩上的泥土开始一点点肥沃;我挪了挪灵魂,肩上的泥土开始一点点芬芳。

  呵!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看见头顶上的牡丹雍容华贵,荷花含英咀华,玫瑰羞答答地微笑。万物竞相生长,但见蜂蝶嬉戏,鸟语互答,每一朵花都是一朵生命,都是一朵落红的归宿,一“朵”春泥的重生。我奉献了我自己,我应该含着微笑安静地休息了,不管花知不知我,我知道我知花。让人们微笑就是它的功劳,为自然增添生趣就是它的奉献。

  5 名人助阵

  历史文化名人就是文化的符号,在作文中让他们为我们服务自然效果更佳。

例如2007年全国Ⅱ卷高考优秀作文《用爱换真情》,对命题人所给的材料进行了颇具新意的阐发,得出“要学会自尊,学会关爱,学会用爱用真心去关心每一个人”的结论,为了阐述观点,作者用了司马迁的例子:

  他“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遭受宫刑却依旧顽强地著作,完成“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史记》,他就不顾面子吗?一个男子汉,却遭受宫刑,他怎么去面对妻子,面对儿女、亲人,可是他没有选择逃避,他选择了用爱换后人的谅解,用真情换子孙们的谅解。  

这段文字由于文化底蕴、历史底蕴都非常深厚,与其前面批驳现实中顾所谓面子的文字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把文化名人的故事演绎成精美的文章,例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浅笑无痕》,就是通过历史名人苏轼与歌伎琴操的离遇逸事来写人生的寂寞与无奈,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铺陈叙事,描写点染,紧扣作文的题意和主旨,发出了对“这般”女子“美丽初相见”、“黯然的寂寞”的真挚同情和心灵呐喊,读来饶有情致。 

 6 民俗直播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从生活习惯到节日婚嫁,从口头交流到行站坐卧,在文章中表现出民俗文化特征,将生活中的文化传统精练地表现出来,会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文化气息。  例如2003年高考费滢滢那篇《人情与季节》: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那年的作文话题是“关系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本段通过人们对端午的淡忘,表达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小作者满含忧思地告诉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疏远是一个民族对节日文化的短视认知造成的。韩国抢注中秋节,不就是对中国人淡漠传统资源的警示吗?多么深刻的思想,多么富有文化内涵的阐发!因而,这篇文章得低分自然会招来众多批评的声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70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