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测试爱情的问题吗

有测试爱情的问题吗,第1张

爱是什么?爱的含义很广泛,可以是友情、亲情、爱情……其中可能人们最感兴趣的当属爱情吧?那我就不妨说说爱情。爱情是个最美妙的词汇,有多少人在苦苦地追求着,有时人们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爱情是什么?有多少人真正拥有永恒的爱情?有多少人一生都在寻觅?爱情也许就是当初一见钟情时心动的感觉,爱情也许就是以身相许时的感觉,爱情也许就是生死与共的感觉……爱情是个说也说不完的话题。当你对一个人产生爱情的时候,你的心是惶恐而不安的,你不知道对方的感受,你要隐藏自己的心情,因为你是个矜持的人。也许你当初爱的根本就是你心中的一个影子,你给他披上了一件梦的衣裳,你陶醉在梦的幻觉里不愿醒来,久久地徘徊、辗转着,当你知道了对方的感情时,一切都已经风轻云淡,因为你已经走出了他的影子,他的外衣不再华丽,你所怀抱的爱情也已经失去了光彩,你的生命从此注入了灰色。当我没有爱别人的经历时,就想:“爱别人真是种享受。”当我被爱时,就想:“被人爱真是种幸福!”但无论爱与被爱,都那么让人伤感,因为人心总是那么难测、欲壑总是那么事物对于她来说,都只能是擦肩而过。没有什么可以深入到她的内心深处。就像一朵颓废黯然的花,有着绝望的姿态却仰着一张天真的脸,对着所有的残忍和屈辱微笑。深深的墨绿色是没有眼泪的。这样一朵永远开在黑暗之中的花不相信眼泪,也就注定一世孤独。常常,在拥挤的人海中,感觉许多陌生人的延伸、声音、气味,混乱而嘈杂。而静下来再去看,去听,去感难填,有了爱与被爱就有了感情旋涡里的挣扎,有了爱与被爱也就多了情感世界里的纠扯。爱与被爱的错车,爱与被爱的不解,爱与被爱的制约,爱与被爱的无奈……茫茫大地,对于一个对世界失望而心中无爱的人来说,到哪里不是一样呢?永远行走在路途中,所有的爱,突然之间就会发现原来这里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无声无息。有许多人是没有灵魂的。庸庸碌碌活着,没有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也从来不去想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他一直在寻找那个和他(她)有着同样感觉的人。即使是远远的,即使是人潮汹涌,都可能感觉到那一片空白的孤寂,然后知道,与自己相同的异类就在不远处与他相互感受着彼此。

我也和你情况相似,也认识一个巨蟹男比我大四年的,一开始相亲认识得时候,一直都是我主动的,他很内向被动。之前每次约他他都出和有忙会帮,渐渐的有时候发短信爱回不回,打电话爱接不接的,很冷漠很cool,之前他说他几年都忘不了他的EX。所以我觉得巨蟹是很执着、很放不开、很谨慎、很情绪化、很个性的男人!现在再打电话给他就老是说最近忙没空了,是在逃避,感觉这种人是三分钟热度!

喜欢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很开心爱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会莫名的失落喜欢一个人,你不会想到你们的将来爱一个人,你们常常在一起憧憬明天喜欢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永远是欢乐爱一个人,你会常常流泪喜欢一个人,当你们好久不见,你会突然想起他/她爱一个人,当你们好久不见,你会天天想著他/她喜欢一个人,当你想起他/她,你会微微一笑爱一个人,当你想起他/她,你会对著天空发呆喜欢一个人,你会想如果有了孩子,他/她一定会很喜欢爱一个人,会有一天,你突然很好奇,将来我们的孩子会是什麼样子喜欢一个人,就是希望大家都开心

﹎冷若寒冰

回答采纳率:459%

2008-09-14

19:50

检举~蓝·色`sky

﹎冷若寒冰

的感言:是呀

喜欢上一个人你的整颗心都会被你爱的人所吸引,为他(她)着迷,为他(她)牵挂,但愿每一分钟都可以见到他(她),见不到的时候时时刻刻都会想着他(她),见到的时候你会兴奋,心跳加快,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感觉很温暖很安全,真正的爱一个人会心甘情愿的照顾他(她)关怀他(她),给与他(她)想要的一切,看着你爱的人开心你也会跟着开心,看到他(她)烦恼你也会跟着烦恼,但你会想尽一切办法使你爱的人开心快乐,真正的爱一个人会想和他(她)共同到老,与他(她)相濡以沫,你会期待用你的全部爱心来带给他(她)最大的幸福,而你也在这种过程中得到了另一种幸福!时常想到他(她)就开心,很介意他(她),很在乎他(她),没有他(她)好象失去了什么,有了他(她)就拥有了快乐

逝水无痕

回答采纳率:509%

2008-09-14

20:39

检举~蓝·色`sky

逝水无痕

的感言:很赞

相关问题•

怎么样算是喜欢一个人•

怎样算是喜欢一个人•

他这样算是喜欢我吗•

什么算是喜欢

什么是爱•

怎样才算是喜欢一个人其他答案看到他会心跳加快,想躲开他

翅膀┬陨落☆

回答采纳率:127%

2008-09-14

19:50

检举看见他的时候

心跳的快

有时候还偷偷的看他

always

onlin

回答采纳率:133%

2008-09-14

19:50

检举1当你正在忙时,却把手机开著,等著她/他的短信

 你已经爱上她/他了

  

2如果你喜欢和她/他两个人单独漫步

 你已经爱上她/他了

3当你和她/他在一起时,你会假装不注意他,但是当她离/他开你的视线时,你会急著寻找她/他

 你已经爱上她了

4当她/他受伤或生病时,你会很关心她,

替她/他著急

 你已经爱上他了

5当她/他和别人要好时,

你会感到吃不知其味

 你已经爱上她了

6当你看到她/他那甜美的笑时,你的嘴角会扬起一丝得意的笑

 你已经爱上她/他了

7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心里想到某个人

 你已经爱上她/他了

2015年02月11期,林川说自己根本没拿20万块钱,珊珊的母亲坚持说他拿了,在电视台主持人的再次逼问下,珊珊母亲承认林川没拿自己1分钱,珊珊的母亲对观众撒了个弥天大谎。林川告诉珊珊,当初自己离开珊珊是因为珊珊的母亲做法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和羞辱自己的人格,并坦诚自己和珊珊的贫富差距大,他感到巨大的压力,没办法在一起,没办法给珊珊想要的幸福。

要澄清事实真相,自己根本没拿那20万块钱,不想背个黑锅,而且自己和珊珊在一起,也并不是图珊珊的家产和钱财,并且告诉珊珊,希望原谅自己,希望他走出自己心里的阴霾;自己在和珊珊分手后交了个新女朋友当时,林在台上闪烁其词,拒绝透露细节。

扩展资料

可以想象出当时这孩妈逼迫林川有多厉害,百般阻挠和恶言讽刺,语言和行为侮辱,最终林川也是思索再三觉得自卑在理就离开了。归根结底还是这孩妈的错,指不定她女儿这辈子都毁在她手上了。

因此,具体是他什么时候交的女朋友,这个笔者认为还真不好说,不晓得是爱珊珊之前还是和珊珊分手之后结识的,林在台上说是和珊珊分手半年后新交的,这个我认为林可能隐瞒了某些东西,具体细节有待推敲和调查。

希望珊珊忘掉过去,自己有了新的爱情,并把新的女朋友领到台上,那个妞劝了珊珊,林川希望珊珊能找到个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幸福,并原谅自己,希望珊珊可能找到比自己更好的男人。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 人物生平

儒学世家

薛瑄生于洪武二十二年八月十日(1389年8月20日),出身教育世家。祖父薛仲义精通经史,因时值元末战乱,不愿应考做官,大半生均在家乡教书。父亲薛贞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中举后,历任河北元氏、河南荥阳、河北玉田、河南鄢陵等县的儒学教谕达三十余年。

薛瑄因有良好的求学环境,再加上生性聪颖,在六、七岁时便能对《国小》、四书熟习背诵,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

永乐元年(1403年),薛瑄的父亲在任荥阳县教谕时,河南布政司参政陈宗问前来巡视,在船上偶有感触,随口吟出“绿水无忧风皱面”,但一时想不出对句,便求教于在场官吏,结果无一人能够对得上来。父亲回家将此事告诉薛瑄,他稍加思索便道出“青山不老雪白头”。陈宗问得知后,颇感惊奇,便亲临学舍看望,还索阅了他平时的诗作,称他才学出众,长大一定能成大器。

永乐十七年(1419年),薛瑄的父亲改任鄢陵县教谕。年近三十岁的他仍然随父亲求学。不过这时他已将主要精力用于研读程朱理学,并泛及子史百家、天文地理等,而对科举的学问并不感兴趣。但事有蹊跷,按照当时规定,凡教谕所在县长期无人能考上举人、贡生时,就要将其充发到边远地区服役。出于无奈,薛瑄只得听从父命,于次年八月参加了河南全省乡试,考中了庚子头名解元;翌年,又赴京师参加了全国会试,登甲榜赐进士及第。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为政有声

薛瑄从宣德三年(1428年)开始,到天顺元年(1457年),陆续居官二十四年,大多执掌法纪,如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卿等。期间他严于律己,勤廉从政,刚直不阿,执法如山,被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

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拟重整风纪,在内阁首辅杨士奇等的举荐下,薛瑄被任命为广东道监察御史,并监湖广银场。湖广银场即沅州银场,辖湘西十余县二十多处银矿,有民夫五十余万人。这里多年管理混乱,贪污成风,亟待整治。薛瑄初上任时,深知肩负责任重大,便以唐诗“此乡多宝玉,切莫厌清贫”自警。他轮流驻于沅州、辰溪和泸溪等处,往复巡视,明察暗访,承办要案,特别是对贪污受贿者都一一上报革除官职,依法严惩。从而使府县及银场秩序井然,民众夸赞不已。他在任三年,未回过一次家。离任时两袖清风,正如他在诗中所说的那样:“莫言白笔(代称自己)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

不屈王振

正统六年(1441年),薛瑄就任大理寺少卿,参与刑狱案件审理。此时,身为司礼太监、把持朝政的王振,为了达到结党营私、培植亲信的目的,很快便派人向薛瑄赠送礼物并约请相见,但都被薛瑄托辞谢绝。朝中重臣杨士奇等见薛瑄性情耿直,恐被王振怪罪,都屡次劝他前往王府道谢。而他却正色回答道:“安有受爵公朝,谢恩私室之理?吾不为耶!”不仅如此,群臣到东阁议事,公卿们见了王振都行跪拜礼,而唯有薛瑄行拱手礼,从此王振对他就更怀恨在心了。 

薛瑄上任后尽心尽职,昭冤平反,仅四个多月就办完了在锦衣卫发生的10多起冤狱案。事有凑巧,薛瑄办案期间,当时锦衣卫有个已去世二年的军官的小老婆美貌风流,与王振之侄、锦衣卫行事校尉王山私通,两人想马上成亲,但军官的大老婆贺氏以三年守孝期未满为由,从中阻拦。结果引起两人不满。王山便唆使那军官的小老婆状告贺氏,说她用妖术闷死了自己的丈夫。于是由锦衣卫将贺氏扣押立案,由都察院御史狱审讯判成死罪。薛瑄发现其中有冤,多次要求经办此案的监察御史复查平反,但那些人都因害怕得罪王振而借故推诿,只好又转交刑部议处。待刑部查清确属冤案后,薛瑄便愤然对诸监察御史以渎职枉法进行了弹劾。这样一来,便引起了锦衣卫指挥马顺和都察院都御史王文的强烈不满,二人立即向王振大进谗言,王振听后大怒,便令谏官弹劾薛瑄,以对当今朝廷不满为由,定为死罪,下于锦衣卫狱中。薛瑄入狱后,许多人纷纷前往看望,但只见他泰然自若,仍手捧《周易》在专心致志地诵读。通政史李锡知道后赞叹说:“真铁汉也!”午门会审时,由王文主审提问,薛瑄当即义正词严地斥责他说:“你身为御史长官,自当迥避,安能问我!”羞得王文无言答对。薛瑄蒙冤,震动朝野,就连王振的老仆人也为之痛哭不已。王振见众怒难犯,只好作出退让。后经兵部尚书王伟等上抗疏申救,才免了薛瑄死罪,将他削官为民,放回故里。时过七年,也就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一冤案才得以平反。

为民请命

薛瑄为官不但清廉律己,而且勤政爱民。他诚恳地指出:“为政以爱人为本。”“做官者,虽愚夫愚妇,皆当敬以临之,不可忽也。”“爱民而民不亲者,皆爱之不至也。”(见《读书录》)他深刻阐明了爱民、养民;让民众富庶起来的重要性。他说:“财出于民,费用广则财不足;财不足则赋敛重,赋敛重 穷;民穷则力竭,力竭则本摇矣。”(见《从政名言》)正是在这种爱民思想的支配下,薛瑄做官期间不断地为民请命,为民伸冤,动人事迹广为流传。

景泰元年(1450年),复官不久的薛瑄奉命前往四川,协助巡抚佥都御史李匡平息川西苗彝作乱。期间,他亲自到各处察看民情,发现当地贪官割剥、横征暴敛,致使百姓生活困苦,冤抑难申,作乱主要由此引起。于是,他在作乱平息之后,便立即向朝廷奏本说:“番川远夷,但当羁縻之,不宜责以贡赋。”他列举事实说明苗彝等少数民族地区民力已竭,财力已尽,只有减少贡赋,才可不生变故。但朝廷对这一建议不置可否。一气之下,他便向朝廷提出了辞官还乡的请求。

景泰四年(1453年),全国发生大饥荒。苏州、松江一带民众纷纷向富户借粮。但富户们乘人之危,大抬粮价,囤积居奇,吝而不借。为此激起民怨,便发生了民众群起抢富户粮食、烧富户房子的事件。朝廷派太保王文前往查处,王为了表功,一下便查抄平民五百余户,捕得两百余人,并以谋反罪将其全部解京,奏请一齐问斩。不少大臣都认为这是一宗大冤案,但慑于王文权势却不敢提出异议,只有薛瑄向朝廷奏章辨冤。王文怒对别人说:“此老倔强犹昔!”但薛瑄却庄重地表白道:“辨冤获咎,死何憾焉!”最后经都察院官吏勘实,只严惩了为首者三四人。

入阁回乡

天顺元年(1457年)春,年已六十九岁的薛瑄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起初,他还踌躇满志地想为朝廷效力,每逢朝廷召见,都能坦诚直言,献计献策,屡次就行王道、重贤才、用群策等,陈述了自己的主张。但不久他便发现英宗皇帝平庸无能,对朝臣乱政束手无策,置正确意见于不顾,屈杀忠臣于谦,并令从南国购买狮子,玩物丧志。从此,他对振兴朝政已毫无信心,想到还是“见几而作”,致仕还乡为好。于是便以老病为由接连上章,获得允准后,第四天便离开京师,踏上归程。这时,他高兴地说:“我所推崇的道学思想可以顺利地弘扬了!”

薛瑄在致仕还乡以后的日子里,一面聚众讲学,一面进一步深钻细研正心复性理论,并进行更加严格的自我修养,使之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安然逝世

天顺八年(1464年)六月十五日(7月19日),薛瑄忽觉身体不适,遂将所写文稿作了一番整理,之后伏案写诗道:“土炕羊褥纸屏风,睡觉东窗日影红。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唯觉性天通。”通字尚未写完,薛瑄便与世长辞,时年七十六岁。薛瑄逝世后,朝廷遣使谕祭,并命有司为其办理丧事。次年春又颁下《奉天诰命》,根据薛瑄生前的功绩,赠他为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諡号“文清”。

成化元年(1465年),监丞李绅首请薛瑄从祀孔庙,其后请求薛瑄从祀孔庙的人也不少,但刘定之认为薛瑄虽为一代名臣,但他尚未达到从祀资格。

主要成就

思想成就

●理学大师

薛瑄是明代有名的理学大师。永乐年间,青年时期的薛瑄便在元末著名学者徐怀玉、魏希文、王素亨等人的指导下,专心攻读宋明理学,颇有造诣。从政以后,他更是勤学不辍,一有空闲,便亲自抄录《性理大全》一书(明成祖命胡广编著),认真读诵,经常深夜才眠;尤其是冬天的夜晚,他不顾寒冷,仍然燃烛苦读。他在读书中,如有心得体会,便立即记载下来,后来记得多了,便集成《读书录》和《读书续录》,两书共23卷,后成为薛瑄在理学方面的重要论著。

薛瑄推崇程朱理学,在思想上总的是同程朱理学一脉相承的,但又并非程朱理学的简单延续,而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程朱理学。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理无穷,故圣人立言亦无穷”的思想指导下,弃旧图新,提出了不少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观点,对明中叶兴起的理学唯物主义思潮起到了首倡和先导作用。首先,他批判和改造了朱熹“理在气先”和“理、气决是二物”的唯心主义理气观,明确提出了“理在气中,以气为本”的新观点。他反复强调:“理只在气中,决不可分先后。”(见《读书录》)“理与气一时俱有,不可分先后;若无气,理定无止泊处。”同时,明确指出“理气决是二物”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说:“理与气无间亦无息。”“理气浑然而无间,若截理气为二则非矣。”(以上均见《读书续录》)他坚持气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原始的物质本体的观点,他说:“天地间只一气。”“天地万物皆气聚而成形。”(均见《读书录》)以上这些论述都是非常正确,应该充分肯定的。

●创立实学

其次,薛瑄一贯倡导求实理、务实用的实学思想和学风,他不但明确提出了“实学”的概念,而且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他说:“人于‘实’之一字,当念念不忘,随时随处省察于言行居处应事接物之间,心使一念一事皆出于实,斯有进德之地。”又说:“为学不在多言,亦顾务行如何耳!”他在强调行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如说:“知理而行者,如白昼观路分明而行,自无差错;不知理而行者,如昏夜无所见而冥行,虽或偶有与路适合者,终未免有差也。”(以上均见《读书录》)由于薛瑄力倡“实学”,并一生躬行实践,所以他的学说被时人称为“笃实践履之学”,他本人被誉为“实践之儒”。

再次,“复性”说在薛瑄理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薛瑄的“复性”说,虽积极维护程朱的“道统”观念,本质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也不乏唯物主义观点。如就“性”的本源来说,朱熹认为“性”是天赋,来自先天;而薛瑄则认为“性”是“理”,主要形成于后天。在对“复性”的具体解释上,朱熹指出,“复性”就是要恢复人的本然之善的天性;薛瑄却不然,他说“复性”就是要按理视、听、言、动。不难看出,薛瑄的“复性”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朱熹“复性”说的修正和完善。

●后世影响

薛瑄的学说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大。他通过长期聚徒讲学,按照自己的思想体系,培养造就了大量学者,创立了著称于史的河东学派。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河东学派不断壮大,薛瑄弟子遍及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地,他们在弘扬薛瑄思想学说和发展程朱理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可见其影响之大。

文学成就

薛瑄是有素养的作家和诗人。他的文学作品有散文、杂文等260余篇,诗歌1570首,成就颇大。对于诗文写作,他曾讲道:“凡诗文出于真情则工,昔人所谓出肺腑者是也。故凡作诗文,皆以真情为主。”(见《读书录》)这就是说,凡是发自肺腑的、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是好作品。在写作方法上,他主张要条理明白,要注重修辞,把文章写得言简意赅;他还强调,有了高深的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些见解,无疑都是正确的、高明的。

薛瑄的散文、杂文大体可分为游记、随感、对友人题赠以及寓言故事等。在写作上大都结构严整,行文流畅,格调清新,寓意深刻。如《游龙门记》叙述简洁明快,写景绘声绘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被称为明代散文佳作,上世纪60年代曾被选入中学课本。《退思亭记》《车窗记》都是触景(物)生情,有感而发,在揭露贪污受贿、败坏法纪等劣行的同时,不忘奉劝世人和勉励自己勤廉从政、慎言慎行,说理充分,令人心悦诚服。

薛瑄的诗文嵩高云气晚嵯峨,清洛西风咽急波。水色山光浑似旧,汉家陵墓夕阳多。——明代·薛瑄《巩洛道中》

巩洛道中

嵩高云气晚嵯峨,清洛西风咽急波。

水色山光浑似旧,汉家陵墓夕阳多。清飙摵响林柯,夜宿秋堂冷簟波。睡醒不禁乡思切,满庭明月候虫多。——明代·薛瑄《新郑学宫夜宿》

新郑学宫夜宿

清飙摵响林柯,夜宿秋堂冷簟波。

睡醒不禁乡思切,满庭明月候虫多。文明门外柳阴阴,百啭黄鹂送好音。行过御沟回望处,凤凰楼阁五云深。——明代·薛瑄《夏日出文明门》

夏日出文明门

文明门外柳阴阴,百啭黄鹂送好音。

行过御沟回望处,凤凰楼阁五云深。查看更多薛瑄的诗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24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3
下一篇2024-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