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指挥家

最著名的指挥家,第1张

二战时德国最著名指挥是第三帝国的 富特文革勒

日本最著名的女指挥家-西本智実

当代最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

世界著名指挥家介绍

指挥家是诠释者,他必需是一个完美的音乐家,对总谱的每一个细节有深刻的理解,并具有把这种理结转达给别人的才能。从而把乐曲塑制成一个同一的、令我佩服的整体,演奏出最美好的音色。

指挥的作用是很主要的,指挥家都有本人的个性微风格,统一个乐队或独唱队,在不同的指挥带领下,其表演风格返去有明显变更。即便共一首乐曲,经不同指挥家的精口处理,也会浮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下点是世界有名指挥家的简介。

小泽征尔(Ozawa Seizi,1935~)日本指挥家。指挥明快而充满激情,破天一剑一条龙,擅长使乐队领挥后劲,构成光辉的音心响效果。

门什(Charles Mtlnch,1891~u1968)法国指挥家。为利世纪法国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演奏风格明快暖情,气概巨大,富于能源感。擅长指挥法、德作品。

马塔(Eduardo Mata,1942~)朱西哥指挥家。指挥技巧精堪,东莞女工调查显示厂区 一夫多妻,节奏感敏锐。以指挥拉威尔的《达芙尼斯与克洛埃》、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三乐章交响曲》、《春之祭》,法雅的《西班牙庭园之夜》著称。

马泽尔(Lolin Maazel,1930~)法国指挥家。指挥作风亮钝,力度对照赫然。他指挥的格什暖的《波基与贝丝》、普罗科菲耶妇的《罗米欧与墨丽叶》、柏辽兹的《空想接响曲》等深蒙恶评。

马克维奇(1gor Markevitch,1912~1983)意大利指挥家。指挥富于个性,以指挥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柏辽兹的《理想交响曲》著称。

比彻姆(Thomas Beecham,1879~1961)英国指挥家。指挥稳重朴实,富于抒情性。以指挥海顿交响曲著称。

切利比达凯(Sergin Celibidache,18791961)罗马僧亚指挥家。指挥器重音乐内容,表示美而有深度。

瓦特(Edode Waart,1941~)荷兰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技巧扎实,精神抖擞。

瓦尔特(Bruno Walter,1876~1962)德国指挥家,指挥精美而富于歌颂性。以解释莫扎特、布鲁克纳的作品具有独到之处著称,尤其擅长指挥马勒的作品。

瓦尔维索(Silvio Varviso,1924~)南非指挥家。指挥风格拥有旋律美,富于戏剧性。擅长指挥威尔第以前的意大利歌剧以及从莫扎特到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

巴利罗利(John Barbirolii,1899~1970)英国指挥家。指挥风格持重而细腻。

巴伦波伊姆(Daniel Barenboim,1942~)以色列指挥家。指挥富于浪漫气息。

布莱兹(Pierre Boulez,1925~)法国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现代音乐的最生要己物之一。

布洛姆施泰特(Herbert Blomstedt,1927)瑞典指挥家。指挥主观、完整,具浪漫气息。

卡姆(OkkoKamu,1946~)芬兰指挥家。指挥热忱而充斥生气。善长指挥西贝柳斯的作品。

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奥地利指挥家,标世纪最巨大的指挥家之一。指挥强调节性,乐曲处置细腻精巧,富于抒怀性。指挥曲目广泛,演出后果完善动听。

弗雷莫(Louis Fremaux,1921~)法国指挥家。指挥细微、洗炼,并富于动感。

扬松斯阿尔维德(Arvid Jansons,1914~1984)前苏联指挥家。指挥热情洋溢,具有斯拉夫民族特色,擅长表演俄罗斯古典乐曲与现代作品。

吉黑利尼(Carlo Maria Giniini,1914~)意大利指挥家。指挥严正当真、稳健而富于激情,魄力宏大。

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1957)意大利人,音乐史上最著名的指挥家,从事指挥近70年,他强调忠实于原作,为本世纪强调客观性的指挥风格确实破伏了决议性作用。指挥节奏紧凑有力,力度变化幅度大,层次鲜明而音响饱满,音乐表现的精确度极高。演出曲目包括近百部歌剧和为数泛滥的管弦乐曲。

伊万诺夫(Konstantin lvanov,1907~)前苏联指挥家。指挥豪迈而富有力气,音乐形象鲜明。指挥曲目广泛。

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1895~1960)希腊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

安切尔(Karel Ancerl,1908~1973)捷克指挥家。其指挥继承了捷克民族音乐的传统表现方式,又具有现代特点。

安赛尔美(Ernest Ansermet,1883~1969)瑞士指挥家。指挥敏锐,充谦气魄,表情生动。擅长指挥近代舞剧作品。

约胡姆(Eugen Jochum,1902~)德国指挥家。指挥明快、完全。指挥曲目以德国作品替主,尤擅长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作品。

斯克洛瓦切夫斯基(Stanislaw Skrowaczewski,1923~)波兰指挥家。擅长指挥古代音乐作品及肖国的钢琴协奏曲。

奥曼迪(Engene Ormandy,1899~1985)美国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不管大曲、小曲,甚至协奏曲,皆有高水准的表现,指挥风格朴名细腻,强调尊敬古典传统。

富尔涅(Jean Fournet,1899~1985)法国指挥家。擅长指挥德彪西、拉威尔、柏辽兹等法国作曲家的作品。

富尔特文格勒(WilhelmFurtwfingler,18861954)德国指挥家。他请求乐队队员演奏时充足施展主观能动性,指挥富于浪漫气味。

普雷文(Andre Previn,1929~)美国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指挥风格文静优雅、朴素亲热。擅长指挥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及20世纪的英国作品。

普面查德(John Pritchard,1921~)英国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风格稳健。

受特(PierreMonteux,1875~1964)意大利指挥家。指挥伸展慷慨,对作品的懂得颇有深度,被认为是意大利歌剧最正统的说明者之一。

赫尔比希(Ganther Herbig,1931~)德国指挥家,日本人最恨的中国7大明星!!!不转枉为中国人!。指挥风格浮华,音乐形象鲜明。

苏伊特缴(OtmarSuitner,1922~)德国指挥家。指挥天然潇洒,富有活力,被以为是莫扎特作品最好指挥之

克莱伯埃里希(Erich Kleiber,1890~1956)奥地利指挥家。其歌剧指挥在语言节奏和歌剧演出效果的处理上颇具特点,并赢得佳评。

克莱伯卡洛斯(Carlos Kleiber,1930~)奥地利指挥家。擅长指挥德国浪漫乐派的歌剧与德奥古典乐派的管弦乐曲。

克格尔(Herbert Kegei,1920~)德国指挥家。指挥风格稳健而富于动力。指挥曲目广泛,擅长指挥现代作品。

克吕坦斯(Andre Cluytens,1905~1967)比利时指挥家。指挥风格简练,品位文雅。擅长指挥法国近代作品,尤其是拉威尔的乐曲。

克列姆佩雷(Otto Klemperer,1885~1973)德国指挥家。其指挥师承德国乐派,晚期更为稳健严谨。

克纳佩茨布什(Hans Knappertsbusch,1888~1965)德国指挥家。擅长指挥后期浪漫乐派作品。尤其擅长批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和瓦格纳的歌剧。

里希特卡尔(Karl Richter,1926~1981)德国指挥家。其指挥强调抒情性。演出曲目以巴赫作品为主。

近卫秀磨(Konoye Hidemaro,1898~1973)日本指挥家、作曲家。其指挥继承了克莱伯的浪漫派风格,把在德国占主淌的音乐观赏趣味传布到日本,被誉为日原交响音乐之父。

伯姆(Karl Bohm,1894~198直)奥地利指挥家。指挥风格继承了19世纪维也纳传统,纯朴严谨,强调忠实于作品内容。擅长指挥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贝多芬与勃拉姆斯的作品。

伯仇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美国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杂朴率直,富于现代气息。上从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下至现代作品与爵士乐,无不胜免,60年代后以指挥歌剧为主。

库贝里克拉斐尔(Rafaei Kubelik,1914~)捷克指挥家。指挥天然稳健,富于戏剧性。指挥曲目广泛。

阿巴多(CIaudil Abbado,]933~)意大利指挥家。指挥明快流畅,能正确表现不同作品的风格。他是应代指挥罗西尼、威尔第作品的最有才干的指挥之一。

阿诺索夫(Nlkolai Anosov,1900~1962)前苏联指挥家。指挥清洁爽利,节奏鲜亮,具备时代特色。演没曲目包含浪漫乐派作品和现代作品。

英巴尔(Eliahu Inbal,1936~)以色列指挥家。指挥风格稳健,擅长指挥贝多芬及德奥浪漫乐派的作品。

范德诺特(Andre Vandernoot,1927~)比利时指挥家。指挥富于抒情性,是比利时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挥家。

明兴格尔(Karl Munchinger,1915~)德国指挥家。指挥稳健典雅,具有浓厚的德国传统风味。指挥曲目以巴罗克音乐为主,同时指挥布里顿、欣德米特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

图尔诺夫斯基(Martin Turnovsky,1928一)捷克指挥家。指挥风格洒脱,擅长指挥捷克近、现代乐曲。

岩乡宏之(Iwaki Hiroyuki,1932~)日本指挥家。指挥富有激情和动力。指挥曲目较广,包括古典和现代音乐。

迪图瓦(Charles Dutoit,1936~)瑞士指挥家。指挥充满活气和朝气。

肯普(Rudolf Kemp,1910~1976)德国指挥家。指挥继续了德国音乐的传统,节奏清澈,乐句明白,表白谨严细腻。善于指挥德国古典息品。

凯尔伯特(Josef Keilberth,1910~1976)德国指挥家。其指挥继承了德国音乐传统,表现力丰硕。擅擅长指挥德奥作品。

凯尔泰斯(Kertesz Istvan,1910~1973)匈牙利指挥家。其指挥继承了匈牙利的传统技法,明晰而富有表情。

罗威茨基(Witold Rowicki,1914~)波兰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擅长于演奏东欧作品和现代乐曲。

罗津斯基(Artur Rodzinski,1894~1958)波兰指挥家,指挥富于动力性而充满激情,是私认的俄罗斯现代乐曲威望指挥家。

罗杰斯特文斯基(Gennady Rozhestvensky,1931~)前苏联指挥家。指挥技能出色,存在灵敏的颜色感与柔润的音乐性,以富有赌气的手腕使乐队音响到达平衡与和谐,对作品时期风格的控制恰到好处。指挥曲纲普遍,以指挥柴科夫斯基的三大舞剧,普罗科菲耶妻、柴科夫基、西贝柳斯的交响曲著称。

姆拉文斯基(Evgene Mravinsky,1903~)前苏联指挥家。指挥坚毅武断,气势雄伟,乐曲处理周密匀称,乐队音响档次明显,转多少钱你肯出卖爱情……,被认为是柴科夫斯基与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最权威的诠释者。

拜尼姆(Eduard Van Beinum,1901~1959)荷兰指挥家。其指挥重视传统风格,稳健扎实,自然庄沉。

保姆添特纳(Bernhard Paumgartnet,18871971)奥天时指挥家。对莫扎特作品的研讨享有盛毁。

科什勒(ZdenekKosler,1928~)捷克指挥家。指挥自然而热情弥漫,富于民族特色。

科米肖纳(Sergiu Comissiona,1928,~)罗马尼亚指挥家。指挥富于戏剧性。

津曼(David Zinman,1936~)美国指挥家。擅长于指挥近、现代乐曲。

洛克伦(James Lorghran,1931~)英国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音乐处理周略、过细、做作。

洛佩斯科博斯(Jesus LopezCobos,1940~)东班牙指挥家。是活泼在国内乐坛上的西班牙该代最杰出的指挥家。

施泰因(Horst Stein,1928~)德国指挥家。指挥郁郁葱葱,曲目广泛。

施托尔茨(Robert Storz,1880,~1975)奥地利指挥家、作曲家。指挥富于浪漫气息。

费伦契克(Ferencsik Janes,19071984)匈牙利指挥家。指挥稳健有力,具有光鲜的民族特点。

费多谢耶夫(VIadimir Fedoseev,1932~)前苏联指挥家。指挥布满豪情,明速有力,具有浓重的官族气量。

索尔蒂(Solti Geovg,1912~)诞生于匈牙利的英国指挥家。指挥气势宏大,富于抒情性。以指挥贝多芬的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著称。

莱汶(James Levine,1943~)美国指挥家、钢琴家。指挥稳健优雅,曲目广泛,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指挥家。

莱特纳(Ferdinand Leitner,1912~)德国指挥家。擅长指挥莫扎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以及布鲁克纳的交响曲等。

莱果斯多夫(Erich Leinsdorf,1912~)奥地利指挥家。指挥稳健有力,擅长指挥瓦格纳、普罗科菲耶夫、马勒和布鲁克纳的作品。

高克(A1exander Gauk,1893~1963)前苏联指挥家。指挥风格朴实稳健。

诺伊曼(Vaciav Neumann,1920~)捷克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其中以斯美塔这、德沃夏克、耶耶切克等捷克作曲家的作品为主。

海廷克(Bernard Heitink,1929~)荷兰指挥家。指挥稳健有力,指挥曲目广泛。

桑德林(kurt Sanderling,1912~)德国指挥家。指挥明快而气势宏大,富于抒情性。擅长指挥前苏联作品与西贝源斯的管弦乐曲。

勒格纳(Heinz Rogner,1929~)德国指挥家。指挥朴实无华,富于表情,具有德国传统风格。

菲德勒(Arthur Fiedler,1894~1979)美国指挥家。指挥曲目以欧美古典名曲为主,兼及音乐剧选曲和风行歌曲改编曲等。

萨金特(Maicolm Sargent,1895~1967)英国指挥家。擅长指挥英国现代乐曲与北欧作曲家的作品

萨瓦害什(Woifgang Sawallisch,1923~)德邦指挥野。指挥纯粹而活泼。上演莫扎特取、贝多芬早期钢琴协奏曲时,常身兼指挥跟钢琴吹奏。

梅达(Zubin Mehta,1936~)印度指挥家。其指挥情感充分,富有现代气息,乐曲处理干洁利索。

塔尔米(Yoav Talms,1943~)以色列指挥家。指挥技巧扎真,表现稳重。

斯美塔契克(VaclaV Smetacek,1906~)捷克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风格细腻而有共性。

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1977)美国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音响丰满,富于激情。

斯维特拉诺夫(Evgeny Svtlanov,1928~)前苏联指挥家。指挥舞力感强,色彩丰盛显明,具有浓烈的俄罗斯风格特点。

豪泽(Alfred Hause,1921~)德国指挥家。早期以指挥探戈舞曲为主,后扩展指挥曲目到古典乐曲和艰深乐曲。

塞尔(Szell George,1897~1970)匈牙利指挥家。其指挥忠诚于本作,朴实无华。指挥曲目范畴广泛,擅长演奏德国古典乐派、浪漫乐派以及东欧民族乐派的作品。

滕斯泰特(Klfaus Tennstedt,1921~)德国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尤擅长指挥马勒的作品。

穆蒂(Riccardo Mrtti,1941~)意大利指挥家。指挥富于动力性。指挥曲目广泛,其中以指挥柴科夫斯基的《哀怆交响曲》等作品著称。

戴维斯科林(ColSn Davis,1927~)英国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尤擅长指挥柏辽兹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指挥风格稳健清晰。

戴维斯安德鲁(Andrew Devis,1944一)英国指挥家。指挥表情歉富,擅长指挥折唱曲。

辛德勒名单——一个德国企业家用自己的家产拯救犹太人的故事

虎口脱险——几个英国空军迫降在德国占领的法国,影片讲诉的是他们逃出法国的故事,整个过程笑点不断,是喜剧片。

纳粹荒*史——为了进一步控制纳粹军官的目的,纳粹特派了一批对纳粹思想和信念都无比坚定而又年轻美貌的女子,把他们训练成*荡的妓女,专供那些纳粹军官*乐,但这些妓女又是纳粹特工,专门负责收集那些军官的心里话,从而辨别军官的忠诚度,玛葛塔,一位中产阶级的女儿,也加入这个队伍,起先她对纳粹思想信仰无比,后来她逐渐明白了纳粹的本质,于是她奋起反抗,一手毁灭了以韦伯格为首的一套纳粹监视系统。

钢琴家——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时期被迫害,四处逃亡的故事。

穿长条纹睡衣的男孩——八岁男孩布鲁诺(Asa Butterfield 饰)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失去了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产生了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并且其中一个为布鲁诺一家服务,他形容肮脏,态度慎微。周遭环境和布鲁诺的举止让母亲暗暗担忧,但纳粹父亲制止家中任何怀疑既定政策的行为。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施穆尔,并时常带给他食物吃。在紧张的家庭氛围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变化中,施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以便见到施穆尔的父亲。

苦难童年——讲的是几个犹太儿童的悲惨生活。

布达佩斯之恋——上世纪30年代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餐馆里,美丽的伊洛娜(艾丽卡·莫露珊 Erika Marozsán 饰)同时被两个男人深爱着。一个是餐厅老板,另一个是钢琴师。三个人都并不愿意改变现况,打破平衡,伊洛娜同时拥有两个男人的爱而深感平静幸福。钢琴师为她创作出《忧郁星期天》,他和餐厅也因此一举成名。 一个无名小子汉斯迷上伊诺娜表白被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出生前八九个月父死于肺炎。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强。3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11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又带3个弟妹回家务农。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才华”。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放羊、购物、农闲时,他都手不释卷,甚至羊吃了别人庄稼,他也不知道。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发现牛顿看的是数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1661年6月考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作为领取补助金的“减费生”,他必须担负侍候某些富家子弟的任务。三一学院的巴罗(Isaac Barrow, 1630~1677)教授是当时改革教育方式主持自然科学新讲座(卢卡斯讲座)的第一任教授,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对牛顿特别垂青,引导他读了许多前人的优秀著作。1664年牛顿经考试被选为巴罗的助手,1665年大学毕业。

  在1665~1666年,伦敦流行鼠疫的两年间,牛顿回到家乡。这两年牛顿才华横溢,作出了多项发明。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牛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牛顿在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及经典力学方面的成就详见本手册相关条目),这里着重从数学、光学、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成就作一些介绍。

  (1)牛顿的数学成就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甩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2)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牛顿的《光学》是他的另一本科学经典著作(1704年)。该书用标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第一篇是几何光学和颜色理论(棱镜光谱实验)。从1663年起,他开始磨制透镜和自制望远镜。在他送交皇家学会的信中报告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为此,我弄暗我的房间……”接着详细叙述了他开小孔、引阳光进行的棱镜色散实验。关于光的颜色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变种。牛顿细致地注意到阳光不是像过去人们所说的五色而是在红、黄、绿、蓝、紫色之间还有橙、靛青等中间色共七色。奇怪的还有棱镜分光后形成的不是圆形而是长条椭圆形,接着他又试验“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将棱镜放在外边”再通过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规则”等的影响;用两个棱镜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镜的效应”; 取“来自太阳不同部分的光线,看其不同的入射方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计算各色光线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经棱镜后会不会沿曲线运动”;最后才做了“判决性试验”:在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带中通过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单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镜后,得出核色光的折射率(当时叫“折射程度”),这样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匀匀的混合体”。这个惊人的结论推翻了前人的学说,是牛顿细致观察和多项反复实验与思考的结果。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牛顿还肯定:不管是伽利略望远镜(凹、凸)还是开普勒望远镜(两个凸透镜),其结构本身都无法避免物镜色散引起起的色差。他发现经过仔细研磨后的金属反射镜面作为物镜可放大 30~40倍。1671年他将此镜送皇家学会保存,至今的巨型天文望远镜仍用牛顿式的基本结构。牛顿磨制及抛光精密光学镜面的方法,至今仍是不少工厂光学加工的主要手段。

  《光学》第二篇描述了光照射到叠放的凸透镜和平面玻璃上的“牛顿环”现象的各种实验。除产生环的原因他没有涉及外,他作了现代实验所能想到的一切实验,并作了精确测量。他把干涉现象解释为光行进中的“突发”或“切合”,即周期性的时而突然“易于反射”,时而“易于透射”,他甚至测出这种等间隔的大小,如黄橙色之间有一种色光的突发间隔为 1/89 000英寸(即现今 2 854×10-10米),正好与现代波长值5 710×10-10米相差一半!

  《光学》第三篇是“拐折”(他认为光线被吸收)即衍射、双折射实验和他的31个疑问。这些衍射实验包括头发丝、刀片、尖劈形单缝形成的单色窄光束“光带”(今称衍射图样)等10多个实验。牛顿已经走到了重大发现的大门口却失之交臂。他的31个疑问极具启发性,说明牛顿在实验事实和物理思想成熟前并不先作绝对的肯定。牛顿在《光学》一、二篇中视光为物质流,即由光源发出的速度、大小不同的一群粒子,在双折射中他假设这些光粒子有方向性且各向异性。由于当时波动说还解释不了光的直进,他是倾向于粒子说的,但他认为粒子与波都是假定。他甚至认为以太的存在也是没有根据的。

  在流体力学方面,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这种阻力与液体各部分之间的分离速度成正比,符合这种规律的(如、空气与水)称为牛顿流体。 在热学方面,牛顿的冷却定律为: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形成温差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在声学方面,他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强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他原来把声传播作为等温过程对待,后来 PS拉普拉斯纠正为绝热过程。

  (3)牛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连同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一套初具规模的物理学方法论体系,给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及机械唯物论思潮的发展以巨大影响。这里只简略勾画一些轮廓。 牛顿的哲学观点与他在力学上的奠基性成就是分不开的,一切自然现象他都力图力学观点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牛顿哲学上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同时也导致了机械论的盛行。事实上,牛顿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与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例如他最早阐述了化学亲和力,把化学置换反应描述为两种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认为“通过运动或发酵而发热”;火药爆炸也是硫磺、炭等粒子相互猛烈撞击、分解、放热、膨胀的过程,等等。

  这种机械观,即把一切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归为机械运动的观点,把解释机械运动问题所必需的绝对时空观、原子论、由初始条件可以决定以后任何时刻运动状态的机械决定论、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等等,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通用思考模式。可以认为,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人,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了某一种或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在牛顿《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种科学方法:

  ①实验——理论——应用的方法。牛顿在《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去论证其他的现象。”科学史家 IBCohen正确地指出,牛顿“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牛顿是从事实验和归纳实际材料的巨匠,也是将其理论应用于天体、流体、引力等实际问题的能手。

  ②分析——综合方法。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如微分、原子观点),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如积分,也包括天与地的综合、三条运动定律的建立等)。牛顿在《原理》中说过:“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③归纳——演绎方法。上述分析一综合法与归纳一演绎法是相互结合的。牛顿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通的结论”,即得到概念和规律,然后用演绎法推演出种种结论,再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解释和预测,这些预言的大部分都在后来得到证实。当时牛顿表述的定律他称为公理,即表明由归纳法得出的普遍结论,又可用演绎法去推演出其他结论。 ④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满足近代物理学家对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顿最伟大的理智成就之一”。牛顿把他的书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好说明这一点。

  牛顿的方法论原理集中表述在《原理》第三篇“哲学中的推理法则”中的四条法则中,此处不再转引。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简单性原理(法则1),因果性原理(法则2),普遍性原理(法则3),否证法原理(法则4,无反例证明者即成立)。有人还主张把牛顿在下一段话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性原理:“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的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规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体系被爱因斯坦赞为“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一工作者的纲领”。这是一个指引着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前进的开放的纲领。但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不可避免地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这是科学处于幼年时代的最高成就。牛顿当时只对物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作了初步系统研究,并且把时空、物质绝对化,企图把粒子说外推到一切领域(如连他自己也不能解释他所发现的“牛顿环”),这些都是他的致命伤。牛顿在看到事物的“第一原因”“不一定是机械的”时,提出了“这些事情都是这样地井井有条……是否好像有一位……无所不在的上帝”的问题,(《光学》,疑问29),并长期转到神学的“科学”研究中,费了大量精力。但是,牛顿的历史局限性和他的历史成就一样,都是启迪后人不断前进的教材。

宜禾服饰董事长——马金芳

从对社会和谐的理解到企业的创新战略,身为人大代表的马金芳,在中国职业装的标准塑造和行业榜样的引导进程中,将企业责任、公民情怀以及行业领袖标本悄然注入宜禾公司。宜禾作为中国职业装标准的推动者和塑造者,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成长路径。宜禾高端化的品牌战略和大手笔的科研投入,符合面向未来的企业国际产业战略调整,这无疑构成了经济全球化局势下,以宜禾为代表的中国服装企业新征程的符号,引起了中国服装界的关注。

马金芳简介

  马金芳,江苏省扬中市人,经济师,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江苏省工商联服装商会副会长、江苏省服装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妇联执委、镇江市妇联常委、镇江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全国妇女“九大”代表;江苏省九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十届政协委员。曾获1996、1997年江苏省劳动模范、1997年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第三届优秀女企业家、2002年中华杰出创业女性、200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05年中国纺织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1月29日晚上11点,南京名典咖啡馆。窗外寒气逼人,室内暖意融融。

  这正值江苏省“两会”召开期间。作为宜禾股份的执掌人,马金芳此时的身份不再是单纯的企业家。“人大代表,其实就是站在公众立场,代表更多的声音,成为上传下达的沟通渠道。”见到记者,马金芳表白了此时身份赋予的责任和意义。

  一直以来,宜禾股份在中国服装界所具有的张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企业标本和商业榜样。从企业个案发展历程来观察行业的创新、创造与产业生态,宜禾理当上榜。“2008年是个好年份,借助奥运时机推动宜禾高端化、品牌化升级战略,尤显重要。奥运年是宜禾的创新发展年,中国职业装行业需要进行必要的标准完善,宜禾理应积极参与,做领跑者、建设者和推动者,这是产业经济进程中所赋予的责任。”创新是马金芳反复念及的关键词,她认为中国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局势,需要一种创新能力提供持久的驱动源泉。企业创新不是口号,而是应该结合企业现状和市场环境来实践的执行手段。

  “创新是为创造更好的未来”

  “为什么要创新,身处一个变动的商业环境,竞争带给企业的是不确定和变化,创新是为了选择更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和方式,这次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新的叙述,很多也很切实,这表明什么?表明政府和企业是一样,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创新是一个很根本的东西,创新能获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风雨20多年,宜禾所走过的企业路线,也是马金芳个人的成长历程。

  从早前的飞达制衣,到现在的宜禾股份,马金芳说:“我们在职业装领域精耕细作20多年,是职业装的专业生产企业。我们曾经受过很多诱惑,但始终坚守着职业装这个领地,我们不是不想涉足其他领域,而是想把职业装做精做透。”

  这一坚持,成为了宜禾企业文化中最为基本的理念:专心、专注、专业、专家。记者曾与宜禾企业员工有过交流,谈到这一坚守多年的企业文化时,员工们认为,尽管职业制服的生产是一个传统产业,但持续的产业文化能够带来稳定的市场利益,这也是企业保持领跑者地位的关键。员工们在评述宜禾时,认为马金芳在创新话题上是谈得最多的。“每次大会小会,都会说到创新,面对市场竞争,宜禾如果没有良好的创新,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市场布局和发展思路上,企业必然陷于不利。”

  宜禾除了能生产出满足各行各业需要的职业时装、职业制服、职业工装外,还开发出具有特殊性能的职业防护服装。宜禾职业装和专业防护产品已应用于国内12大行业的2000多家企业,其中防静电、耐酸碱、耐高温、阻燃、防水透气、防毒、防化、防辐射等新型材料的上百个品种的特种防护服备受市场欢迎。宜禾也是生产军需装备的第一家民营企业;中国五百强企业的员工,有一半人穿着宜禾职业装。

  市场繁华的背后,是一份难得的坚持和投入。马金芳深谙以往职业装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曾经,一提起职业装,人们就认为是刻板、拘谨的工作服。“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中国所有工作着的人美起来,做‘中国职业装专家’。” 据了解,职业装与普通服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着较高的科技含量。一方面要符合人体科学,穿着舒适;另一方面要具备某些特定的功能。

  据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职业装的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等功能日益被企业所重视。近年来,许多企业或研究机构都把功能性面料及其制作的职业装作为重点,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和开发。身为行业翘楚的宜禾,制定了自己长期研发计划,并不断提高科技研发以及自身设计能力,时刻捕捉国际时尚潮流,在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上大手笔规划,公司先后投入巨资引进国际上最新先进设备,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为提高职业装职业防护服的科技含量,公司创建了中国首家职业装研究所,并与有关科研部门合作,研制高科技含量的适用于航天航海、医务等领域的特殊防护服,努力在智能化职业装制造领域占领市场制高点。

  “今后职业服装发展的趋势就是‘聪明’、‘舒适’、‘简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聪明’成为服装潮流中的显著特点,职业装中的面料、剪裁、设计等元素的智能化、自动化、功能化将使穿着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方便。”

  其实,在职业装种类和概念的创新之外,在渠道多元、市场理念、售后服务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创新依然是马金芳津津乐道并引以自豪的。“企业的成功是通过多种元素综合而得,依靠某种单一的因素会失去综合的竞争优势。”马金芳说。

  为何要进行大手笔的高科技研发?马金芳表示,宜禾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时代潮流,为中国职业装各种标准的出台,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也是她在很多场合,为职业装从概念到市场秩序到产业环境进行的呼吁。

  

“领袖力决定话语权”

  “在很多竞标的场合,只要有宜禾出现,现场的激烈程度会提升很多。这说明什么?说明宜禾是有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的。今年借势奥运,宜禾的品牌建设和影响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在全球化的商业市场局势下,宜禾有能力也应该走出去,参与到更大的市场中去,宜禾完全有资格代表中国职业装产业,可以说是中国职业装的代表和榜样。”

  

  宜禾的每一次精彩展示,马金芳都会收获人们发自内心的喝彩。

  “宜禾不是最大的,但是一定要最强。”马金芳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所创的事业。

  目前,中国职业服装已经由国内竞争扩大到国际竞争,竞争的激烈使职业服装产品周期也在慢慢缩短,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没有更多时间考虑,就开始模仿国际品牌。职业装市场“盗版”泛滥,不仅搅乱了国内职业装市场,更使得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视中国的职业装为一种低档产品、大路货,一再压低价格,甚至拒绝中国职业装。“从目前中国职业装企业的发展状况看,工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明显。”

  在此时,宜禾转变了一些人对中国职业装的偏见,它的信誉和口碑为中国职业装树立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好产品也要有优秀的设计师坐阵,马金芳明白其中的份量。2006年北京时装周期间,意大利设计师布鲁诺·迪安利斯被马金芳一眼相中,并成为宜禾首席设计大师。迪安利斯不负重托,以国际化新元素和新创意为宜禾的产品树立了好的品质。

  要推动中国职业装商业环境和产业格局良性发展,就必须要有超前的商业思维和实践历程。这是宜禾长期以来一直探寻的企业路径。

  马金芳的目标是让宜禾成为中国职业装的第一品牌,从当前的市场优势评估,有业内专家说,宜禾其实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作为领袖品牌,不仅仅是看企业单一的市场产值,更要看综合优势,在创新引导、行业操守、秩序构建、品牌影响和社会责任上,是否都具有榜样性作用。

  宜禾正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发展水平,新近的全球价值链理论把产业升级细分为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等四种方式。具体到服装产业,最关键的功能升级就是沿着服装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从加工代理、贴牌代工等低附加值环节逐渐向设计、研发、营销和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自主掌握全套生产技术、管理、营销、品牌、设计、创意、文化等与服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价值链环节。对于“十年磨一剑”的宜禾而言,韬光养晦的目标正在于未来雄居全球,在品牌与品质上,也致力专注。

  “宜禾是社会的宜禾,是市场的宜禾,是公众的宜禾,不是马金芳或某个人的宜禾。”能在一个领域拥有话语权,而且这个话语权具有领袖分量,马金芳做到了。

“做中国职业装标准的推动者”

  “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准则和标准,职业装在中国,是一个不小的产业,没有标准,整个市场的秩序就会混乱。而混乱带来的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伤害。宜禾没有理由选择逃避,而且我们一直在坚持推动和完善中国职业装的标准化,这是让中国职业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局势下具备优势竞争力的必要元素,这也是宜禾作为社会公民的一个责任。”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职业装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职业装消费国。

  如何让职业装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马金芳认为,目前国际职业装领域的竞争,已经从低成本竞争转向产品设计、品牌经营战略等方面。在国内职业装领域,产品设计、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已经超越生产装备、工艺技术、面料等诸多要素,不讲设计、缺乏内涵的职业装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应该说,我们的付出得到了一定的回报,宜禾先后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中国服装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等多项殊荣。”马金芳表示。早在2000年在中国国际职业装博览会上,宜禾就被认定为“中国职业装第一品牌”。

  宜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经常有外资找上门来谈合作,面对外资的诱惑,马金芳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把“宜禾”品牌建设放在首位。为此她多次拒绝了外国企业看似合理、实则危及着自主品牌生存发展的要求。“永远不会出让宜禾的自主品牌。我们的创新是在自有品牌基础上的拿来主义。”马金芳轻描淡写的话语间透出的是中国职业装领袖人的铮铮骨气。“在国外考察,外国人其实对中国文化研究很深,而且也能研发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商品,而这些丰厚的资源,却被我们自己浪费,这是为什么?”马金芳认为这是中国商业浮躁、急功近利所致。

  作为中国职业装的标本性企业,马金芳提出了企业引导市场的观点,这也是宜禾不存在库存的关键所在。“深度调研市场,了解客户所需,企业应切实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体验产品,走在市场前沿,才能使产品适销对路。”由于南北方消费市场的差异,宜禾在制定产品战略上,实行了针对性的差异化战略,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推进中国职业装的整个商业生态趋于良性,宜禾在今年将借助全国和国际一些大型的展会,来提升、引导职业装行业的发展,通过高科技研发的产品,来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20多年来,宜禾一直用好产品来征服市场。”马金芳说。

  “LV等国际大牌,从原材料到最后的终端营销、售后服务,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流程和控制。管理是细节,不是口号,必须贯彻到每个员工每个环节,这是我们也应该关注的。宜禾也会在流程管理上拥有自己的专利保护,这是商业发展的需要。”除此,同仁堂的堂训文化,也给马金芳带来新的启发,这也是宜禾在2008年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执行的一个重点。

  如今,宜禾已经由中国职业装界的先行者、倡导者,变成了开拓者、领导者。“节能环保、减排增效,企业也必须重视和遵守,这是国家战略,企业有义务和责任来维持经济的良性发展。”谈到宜禾的未来,马金芳说:“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2008年是宜禾的品牌升级年和高端品牌战略年,我们将以‘中国职业装专家’的战略构想进军国际市场。企业会实行多元化经营,因为要使宜禾的核心产业变得稳定,必然需要一些新的投资来突破原有的产业布局。上市也或许是一种战略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229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3
下一篇2024-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