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每回读书笔记63以后的

水浒传每回读书笔记63以后的,第1张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卢俊义、石秀被擒,下于死牢,梁山泊好汉散发没头帖数十张,梁中书不敢杀害卢员外及石秀,派索超于城二十五里外飞虎峪下寨,等待梁山泊来人与之厮杀。 梁山泊人马,大战索超,大名府危急。蔡京大惊,关胜献围魏救赵之计,主张攻打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吴用识破关胜围魏救赵之计,逐步退兵。花荣、林冲埋伏飞虎峪两边,打退追兵。宋江兵回梁山。 张横劫关胜之寨被俘。三阮、张顺救张横,阮小七中伏被俘。 呼延灼诈降,关胜不疑,夜晚偷营,关胜被擒。忠义堂上,宋江重待关胜,关胜先欲就死,后为义气所感入伙,成了攻打北京的前部前锋。一交战便打败索超,吴用又故意输于索超一战,使他欢喜入城。吴用雪天掘下陷坑,引超超追来,被伏兵擒拿。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梁中书坚守不出,宋江礼待索超,索超归顺梁山。宋江染病,张顺要到建康府请安道全来医治,在扬子江船上被张旺投入水中,盗去盘缠。张顺咬断绳索,在王定六帮助下到建康府,杀了烟花娼妓,逼安道全上山。又在扬子江船中把张旺扔下去,说服王定六上梁山。戴宗使神行法接安道全上山,医好宋江疾病。吴用要在春秋时节打下北京,救取卢俊义并石秀。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吴用要在元宵节时,先于北京城中埋伏,里应外合,破城救人。吴用又告诉宋江东京蔡太师力主招安之意。 北京城元宵放灯。梁山泊宋江守寨,吴用引八路人马进驻城下。时迁在北京翠云楼放火,城中大乱,梁中书四个城门冲不出去。后从南门夺路而走。城内柴进救出卢俊义、石秀,捉了李固,贾氏。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宋江要让卢员外坐前位,卢不允,武松、李逵亦不乐,吴用说:“尔后有功却再让位。”宋江方允,并犒赏三军。 谏议大夫赵鼎主张招安,蔡京主张剿捕。天子革赵鼎之官,蔡京举荐单廷王+圭魏定国剿捕梁山好汉。 关胜得到宋江允许,同宣赞、郝思文一起,要擒单廷王+圭(圣水将军)、魏定国(神火将军)。 关胜用大刀使单廷王+圭落马,单愿降。魏定国使神火打败关胜,城里却被李逵放火烧了,不敢回城,于中陵县屯住。关胜围城,单廷王+圭、关胜说魏定国降了梁山泊。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曾头市郁保四拦梁山好马二百余匹,宋江要与之战,想叫卢俊义为前部先锋,夺得战功,便让尊位,吴用则反其意,只叫卢俊义去平川埋伏。 宋江与曾家军对阵,五次交锋,各有胜负。 吴用施计,大败曾家军,活捉史文恭。忠义堂上,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宋江让卢俊义坐尊位,吴用等不同意。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宋江与众头领打东平府,卢俊义与众头领打东昌府。宋江到东平府前,先差郁保四、王定六给董平下战书,董平打了来使,激怒宋江,派史进与旧相识娼妓李瑞立相见,被李瑞兰父亲告于程太守,史进被下死牢。吴用跑来用计,要宋江打汶上县,宋江围城,董平出战,中计被俘。董平因婚事与程、太守不和,投降宋江,引兵入城,夺得程太守女儿。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前去助战,被张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员大将。 吴用教用粮草车子和船只赚张清出城劫粮,张清去抢水中船上粮食时被水军头领擒拿。吴用又使人打进东昌府内。 张清被宋江义气所动,愿降。又荐兽医皇甫瑞上山。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忠义堂上做醮七日,每日三朝,恳求上苍,拜求报应。石碣天书,替天行道,忠义双全;一百0八人排座次,对天盟誓。 宋江在菊花会上酒醉赋词,盼望招安。 武松、李逵大闹菊花会,反对招安,宋江欲斩李逵,众人劝阻,监之,宋江酒醒,悲念李逵,并说服武松、鲁智深,要去招安。 宋东要私去东京观灯。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宵闹东京 宋江、柴进扮做闲凉官,同戴宗、李逵、燕青来到李师师家,给钱,与之饮酒,李逵不满而骂。宋江欲让李师师启奏皇上,李师师不懂;适逢此时皇上来了,宋江等三人商议要就此告一道招安赦书,未商量妥,李逵用交椅打倒杨太尉,用火烧李师师家。宋江等先自出城,吴用派人接了。李逵、燕青还在城内。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李逵替狄太公捉鬼,杀了狄太公女儿和奸夫王小二。刘太公说他十八岁的女儿被宋江抢去了,李逵到忠义堂扯了杏黄旗,与宋江以头相赌。经对证后不是宋江,李逵负荆请罪,去牛头山杀了强贼,救了刘女,回山。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燕青往太安州和擎天柱任原相扑,使鹁鸽旋,把任原撺下献台。住原徒弟起哄,李逵动怒相打,卢俊义等接燕青回山,不见李逵,派人去寻。 李逵到寿张县县衙,装做县官判案,放了打人的人,枷了吃打的人。又去学堂吓跑教师,吓哭学生。被穆弘拖回。 天子听了御史大夫崔靖的启奏,差陈宗善太尉去梁山泊招安,以拒辽兵。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饮差 陈宗善领着东京蔡京派来的张干办,高俅派来的李虞候,带十瓶御酒,来到济州,太守张叔夜力主办成招安一事。 梁山泊内,宋江力主招安,以为此方算得“正果。”吴用等对招安持怀疑态度。阮小七用十瓶村醪水白酒掉掉了御酒送上金沙滩去。肖让读诏。诏中要宋江领人去东京免罪。李逵从梁上跳下来,扯碎诏书,揪打陈太尉,被宋江,卢俊义抱住。宋江打开御酒,尽是村醪白酒,众人骇然。宋江、卢俊义送走太尉,吴用主张先打后商量。皇帝派东厅枢密使童贯为大元帅,前往征剿梁山泊。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头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高、杨二太尉送童贯出征。来到济洲,太守张叔夜劝其用计,不可轻敌,被童贯大骂一顿。 一赢童贯。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二赢童贯。宋江不教伤害童贯,又放了[]美,让回去报告,以求招安。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宋江派戴宗,刘唐去东京打探消息。 高俅向皇上隐瞒宋江希望招安一事,亲领十节度,水陆征剿。吴用使董平、张清在凤尾坡拦路打了王文得。第一次交战,林冲与王焕不分胜负,呼延灼打死节度使荆忠,项元镇箭射董平。水路刘梦龙逃走,党世雄被捉。 10 回复:谁有[水浒]100回的故事梗概啊! 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张清捉了韩存保。宋江礼待党世雄、韩存保,表白招安之心,二人回去高俅欲斩,众人劝阻。再战,高俅败回济州。 梁山泊里,宋江招安心切,吴用施用计策,设下伏兵。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高俅移改诏书,吴用识破诡计,众头领大战一场而归。 高俅听从叶春之计,造海鳅船。张顺等凿漏海鳅船,高俅落水,宋江对高俅以礼相待,尽述委屈之情,表示招安之意。酒醉,高俅与燕青相扑,高俅出丑。萧让、乐和承高俅进京见天子,以求招安,高俅留闻焕章于梁山为信。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吴用对高俅不信任,对招安不抱希望。宋江派戴宗、燕青带上闻焕章给宿元景太尉的书信,前往东京(开封)。燕青来李师师家歇宿,天子私行妓馆,李师师荐燕青面见天子,燕青备说两次招安经过,天子方知受了童贯与高俅之蒙蔽。燕青持闻焕章书信见宿元景,宿元景收礼在心。燕青、戴宗于半夜四更救乐和、萧让出高俅花园。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天子女临朝,大骂童贯、高俅,夸奖宋江。宿元景招安来到济州。宋江等众头领迎接宿元景上山,饮酒作乐相庆。梁山泊买市十日,宋江要起送各家老小还乡,吴用劝阻,让招安事成再送不迟。宋江率领众多人马,经济州到东京,红旗上写“顺天”、“护国”等字样。宋江等接受天子检阅。皇上于文德殿接见众义士。又有人要一百零八人分散归回本地。童贯要赚众将入城剿灭,天子不决。宿太尉大骂奸臣,启奏天子。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宿元景要宋江等去破辽,功成封官,天子大喜,大骂童贯等。宋东、吴用回山寨,焚化晁盖灵牌,遣送各老小还乡。天子赐宋江诸军一人酒一瓶,肉一斤。朝廷官员从中作弊,酒扣半瓶,肉扣半斤。军校发现,杀死厢官,宋江滴泪斩杀军校。在密云县与番兵交战,连胜两阵。吴用用计,水陆并用,打破檀州。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宋江得檀州后,攻打蓟州,先使石秀,时迁于城内放火,宋江在外加紧攻城,番将弃城而逃,宋江进驻蓟州。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渡益津关 26 回复:水浒120回合的概括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辽国郎主派欧阳侍郎来蓟州招安,吴用有背宋归辽之心,宋江以忠义为重,不愿背负朝廷,宁愿青史留名,吴用只好同意。 辽国使者欧阳侍郎又来招安,宋江佯为同意,里应外合,打开霸州,卢俊义回守蓟州。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宋江、卢俊义不听吴用、朱武之言,深入幽州,卢俊义被困青石峪。宋江领兵打进青石峪,解救了卢俊义,杀了辽统帅贺统军,得幽州。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宋江听吴用计,于幽州城外摆成九宫八卦阵,兀颜小将要破八卦阵,被呼延灼活捉。李金吾欲救之,被秦明打死。兀颜统军率琼、寇二将出战,琼将军被花荣射中,被史进打死。寇将军被孙立打死。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兀颜统军摆太乙混天象阵,宋江兵败。二次交锋,李逵被捉。吴用施计,用兀颜小将军对换李逵。吴用要守等番军杀来再战,宋江听呼延灼之言,领兵杀去大败而回。 御前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文斌给宋江军兵送“御赐衣袄”,愿破辽兵混天阵势,不想被辽将砍死马下。 九天玄女授以相生相克之理,教以破辽军的阵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宋江破混天象阵,打死兀颜统军。兵至燕京,辽主投降。辽国丞相褚坚贿赂四大奸臣,启奏天子,让宋江罢兵,存辽国以做屏障。 宋江回京。所取檀州、蓟州、霸州、幽州依旧归还。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宋江等于文德殿前朝见天子,天子欲封,蔡京、童贯故意拖延。戴宗、石秀出陈桥驿闲玩在酒店吃酒时,听一公人说河北田虎作乱。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宋江奏过天子,要求征剿田虑。天子宣入之朝,封宋江为平北正先锋。宋江率兵来卫州屯扎。卢俊义夺得陵川,杀死董澄、沈骥,活捉耿恭,又使耿恭扮做陵川逃军,至高平城内,与卢俊义里应外合,破了高平。宋江从吴用之计,攻打盖州。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宋江统领五路军马,攻打盖州不下,向降将耿恭了解城中情况,杀退了晋宁来的援兵。派石秀、时迁偷偷入城,扮做北军,放火烧了草料场和神祠。解珍、解宝趁机入城,里应外合夺了盖州,守将钮文忠带兵逃走。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宋江于宣和五年元旦在盖州与众兄弟饮酒赏雪。李逵于睡梦中到天池岭山林打抱不平,老夫妇要把女儿许与他,他不要。走到文德殿,皇帝封他做值殿将军,杀了蔡京、童贯、杨戬,高俅四个贼子。又遇老母,背往宋江城中。李逵与众兄弟俱述梦中之事,众兄弟齐称快当。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宋江东路,卢俊义西路,宋江执杯对卢俊义说:“生擒田虎,报效朝廷,同享富贵。”宋江经过李逵梦中所见的天池岭,来到壶关。两次交锋取胜。唐斌与宋江献城投降,事成,壶关破。 宋江兵攻昭德。田虎手下乔道清做起妖法,李逵、新降将唐斌插翅难飞。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唐斌、李逵被活捉,耿恭逃回。宋江不听吴用劝告,往救李逵,被乔道清打得大败。前临大江,后有追兵,欲要自刎,却被土神所变的奇异之人所救。 攀瑞两使法术,斗不守乔道清,圣水将军单廷王+圭,神火将军魏定国均被乔道清打败。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公孙胜斗败乔道清,宋江等为防其入城固守,追至五龙山,与之相斗大败乔道清,乔道清欲进昭德之城而不得,逃至百谷岭神农庙中。 ●第九十七回 陈[]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城中将士放出被俘宋将,向宋江投降。 卢俊义攻克晋宁城,义释孙安。孙辽与乔道清同乡,往百谷岭神农庙,说了罗真人“遇德魔降”的法语,说了公孙胜要点化他归正道的用心,乔道清愿意投降,并拜公孙胜为师。 戴宗往东京报捷,宿太尉奏过天子,陈[]亲临河北监战。 田虎处,邬梨国舅愿往出征,并荐小女琼英为前部先锋,田虎封为郡主。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琼英本非邬梨女,其母因不愿给田虎作压寨夫人而跳下高冈撞死。琼英早欲为母报仇。 邬梨被孙安手中军士冷箭身中脖项。这一阵丢失鲁智深。叶清以求医为名,来宋江寨中说明琼英身世,吴用将计就计,派张清、安道全、叶清同往北军,给邬梨看病,取得信任,以做内应。张清假名全羽,与琼英结婚,鸩死邬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在汾阳城东郭,戴宗正追的马灵,被鲁智深打翻,鲁智深先前自襄垣城外跌入缘缠井,后被一道人指与路径,方得出井。三人来到汾阳,马灵投降,卢俊义计议征进。 田虎离威胜城望邬国舅处来。李俊趁连日大雨引智伯渠及晋水,灌浸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宋江同奏捷 叶清、张清、琼英于襄垣城外计捉田虎。 琼英假作保护田虎进威胜城,又遇张清助战,卢俊义领兵来到,踏平威胜城。宋江进驻。 ●第一百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宋江接圣旨离威胜向淮西征王庆。田虎被凌迟碎剐,琼英祭奠父母已毕,往宛州来助宋江。 王庆父亲为了一块坟地逼得人家倾家荡产,弃地而走,于是生王庆。王庆作为副排军,是个好色之徒,与童贯养女,蔡京孙媳妇勾搭。 ●第一百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瑞被打师军犯 童贯兄弟借故把王庆刺配陕州。王庆在北邙山东一市镇使棒赢了庞元。 龚端拜王庆为师,学使枪棒,欲了被黄达所打之仇。 ●第一百三回 张和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王庆助龚瑞、龚正两弟兄打了黄达,张管营为了妾弟庞元被王庆所打报复王庆。王庆初更杀了张管营并庞元,逃出陕州,被母姨表兄范金领往房州,藏于城外定山堡以东范金所买农田种地躲避。百余日后,范金用安道全的办法治好了脸上金印,官司之事也慢了。 ●第一百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王庆与段三娘相扑,后结婚。打黄达事发经李助介绍,到房山寨找寨主廖立入伙。廖立怕丢了寨主,拒绝了。王庆杀死廖立,占了房山寨。 ●第一百五回 宋公明避暑冶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王庆与房州叛军一处,占了房州,又得南丰府。从李助计,得荆南城池。李助为军师,王庆为楚王。又得宋八座军州,僭号改元。宋江遵君命前来,打败王庆军。 ●第一百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萧让给陈安抚出主意,使空城计却敌。 ●第一百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宋江战胜纪山军,卢俊义攻打西京。 ●第一百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肖嘉穗在荆南城反叛,杀掉守将梁永,迎吴用入城,城破之后,宋江感谢,肖嘉穗不辞而别。 ●第一百九回 王庆渡口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内容如题 ●第一百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赞扬雁为仁义智信五德俱备之禽,不该射之,并因此而郁郁不乐,深有所感。 公孙胜相辞,回见罗真人。宋江朝主回来不乐。黑旋风要上梁山,被宋江唾骂。皇上不准入城,众人皆有反意。水军头领与吴用商议欲反,宋江不允,表示自己的忠心。 琼英夫被杀后,其子张节和吴[]大败金兀术。 方腊出身樵夫,起事后占据八州二十五县。 ●第一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吴用计破润州,宋万等三人阵亡。 ●第一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常州守将金节和宋江联系,献了城。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俊于榆柳庄结义四个好汉,计取苏州。武松斩了三大王方貌。 ●第一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丧 涌金门张顺归神 军折将徐宁、郝思文。张顺于杭州涌金门身丧。 ●第一百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江与戴宗在西陵桥祭奠张顺,方天定派将来捉。宋兵屡战皆败,后扮做艄公进得城去,里应外合,方才得胜。张顺借张横驱壳杀了方天定,杭州破。 ●第一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柴进入清溪帝都,招为驸马,解珍解宝身死乌龙岭。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一老人指给宋江去乌龙岭小路,宋江得睦州。童贯亲领兵将赏军。 ●第一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关胜与童贯,里应外合,占了乌龙岭。李俊、二阮、二童假意投降献粮取得方腊信任,里应外合,攻占了清溪县,方腊逃至邦源洞。 ●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柯引(柴进)驸马佯赢宋兵,二次交锋,反戈一击,南兵大败,方腊逃走。阮小七穿腊衣冠,童贯部将指骂他要学方腊,和阮小七大闹一场。 方腊于楹林中被鲁智深所捉。鲁智深闻潮汛,于六和寺坐化;武松善终。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四奸臣用水银杀害卢俊义于庐州。宋江喝了放有毒药的御酒死于楚州。死前还药死润州李逵,怕其造反,坏了清名。

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孔明四出祁山。曹真与司马懿打赌料敌,各守一谷等候蜀兵。魏延、陈式不听孔明“防魏伏兵,不可轻进”的命令,擅自领兵出箕谷,被魏兵杀败。曹真麻痹大意,被蜀军劫了营寨,司马懿救曹真,曹真一病不起。孔明斩陈式留魏延,又作书送曹真,曹真读了书信,气死于军中。诸葛亮在渭滨摆下战场,与司马懿交锋。两军对垒,司马懿与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混元一气阵”,诸葛亮则以“八卦阵”破之,魏军大败。不料,负责运送粮草的都尉苟安因好喝酒耽误了时间,被诸葛亮责打,苟安心怀不满,连夜投奔魏军。司马懿让苟安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篡国之意。后主中司马懿反间计,召孔明回成都。孔明增灶减兵而退,魏兵不敢追。

●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孔明回成都追杀散布流言之宦官,孔明复回汉中,从杨仪计,分两路军兵,轮流图魏。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五出祁山。司马懿领兵迎战。听说蜀军出陈仓、过剑阁、由散关往斜谷而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打算用陇西小麦充作军粮。于是司马懿派兵留守祁山,自己率领大军往陇西而来。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与姜维、关兴、魏延等装神弄鬼,迷惑魏军,吓得魏军军心大乱。诸葛亮乘机偷割了垅上的小麦,送赴卤城打晒。郭淮献计攻卤城,被孔明伏兵四面杀败;淮又献计调雍、凉诸郡人马,自己奇袭剑阁,截蜀兵归路,亦被蜀兵击败。永安李严误了军粮,恐诸葛亮责怪,谎称吴兵入侵,孔明急忙撤兵。诸葛亮撤军回蜀,张郃前往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设下伏兵,射死张郃。孔明与后主谪妄言东吴连魏蜀李严为庶人。孔明养军三年,不顾劝阻,又要伐魏。

●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太史谯周以种种异兆为由要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孔明发誓六出祁山,剿灭汉贼,鞠躬尽谇,死而后已。孔明星夜至汉中,闻关兴亡,放声大哭。引三十万兵,姜维、魏延为先锋,分五路至祁山。司马懿荐夏侯渊四子为先锋,行军司马,又令郭淮,孙礼总督西兵马,于北原下寨,不予出战。孔明虚攻北原,暗取渭滨,司马懿识破而用兵,蜀兵大败,吴班战死。孔明差费祎使东吴求与之攻取中原,权言魏延必为祸。司马懿派郑文诈降孔明,被孔明识破,魏兵劫寨大败。孔明在上方谷(即葫芦谷)作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司马懿见状,派兵来抢,然后如法炮制,运送军粮:司马懿不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里没有机关,只须将牛马内舌头一扭,这些牛马便不能行动、待蜀军杀到,将舌头再扭转过来,又可长驱大行,诸葛亮用此计不仅夺得魏军大量粮草,还使魏军士兵感到如遇神怪,无不惊畏,不敢追赶。司马懿为张翼、廖化所败,弃金盔而逃脱。

●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魏延毁功)

司马懿在上方谷受挫,逃回营寨,坚守不出。吴主分三路兵伐魏败归。诸葛亮经过精思熟虑没下一计,让士兵佯作运粮,天天在上方谷往来,故意被司马懿抓去,以示无备,魏军接连小胜。司马懿终于忍耐不住,大举进攻蜀军:诸葛亮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不料天降大雨,司马懿父子三人逃回,从此坚守不出。孔明以巾帼女衣并侮辱之书信送司马懿,激他出战,懿本怒,却不出战。诸葛亮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听说吴兵无功而还,昏倒于地。诸葛亮自知时日不多,欲用禳星之法延长寿命,但还差一天就成功的时候,大灯被魏延失足扑灭,诸葛亮仰天长叹。

司马懿忍辱受衣六出祁山,司马懿上方谷大败,失去渭南营寨,坚守不出。屯兵于五丈原的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盒子装了,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妇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今遣人送巾帼索衣,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有丈夫之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没有将妇人素服“早与批回”,而是“吾且受之”,并重赏了来使。魏将忿忿不平,极力请战,为安抚三军,上表奏请魏主请求严令不得出战。

●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象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病重,唤姜维(授兵书)、杨仪等人托付后事,并设计好蜀军退兵路线。孔明强支病体,遍观各营,喟然长叹。刘禅差李福前来问安,李福向诸葛亮询问后继者,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刘禅将诸葛亮厚葬在定军山。姜维、杨仪不敢举哀,安置翕中。魏延不服杨仪,口出不逊之言。司马懿引兵追赶,看到诸葛亮事先嘱咐人制作的木偶像端坐车内,以为诸葛亮还活着,便急忙退兵。这就是所说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第一百五回:孔明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魏延不满杨仪领兵,起兵造反。魏延和杨仪分别秦明后主,言对方背反。后主知魏延反,派董允好言抚慰。马岱假意愿助魏延取西川,与姜维、杨仪按孔明锦囊妙计杀魏延。杨仪不服蒋琬,后主罢为庶人。随后一段时间,三国各自罢兵。曹睿耽于声色,在许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劳民伤财,怨声不绝,又欲长生不老,派马钧赴长安拆取汉武帝时修建的柏梁台上之铜人、承露盘,众官谏诤,曹睿不听。

●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辽东的公孙渊拥兵造反,自号为燕王,兴兵入侵魏国。曹睿大惊,派司马懿前去征讨,日日攻打。不久,公孙渊在城中弹尽粮绝,只好投降。司马懿斩杀了公孙渊,得胜回朝。魏景初三年春,曹睿病死。临终前,效法刘备托孤,把年幼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并封曹真的儿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司马懿和曹爽扶立曹芳登上帝位,二人辅佐曹芳执政。曹爽忌惮司马懿,入奏魏主曹芳,加封司马懿为太傅,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控制在自己手里。自此曹爽在朝廷专权,不听大臣劝谏。为避免曹爽谋害,司马懿韬光养晦,装病卧床,两个儿子也退职闲居。但曹爽仍对司马懿有所忌讳,派荆州刺史李胜前去打探消息。看到李胜来到,司马懿披头散发,坐在床上,假装年老耳聋,听不清是“荆州”还是“并州”。李胜见司马懿如此老态不堪,放心离去,告诉曹爽。曹爽从此不再防备司马懿。司马懿欲乘曹爽和曹芳出城居谒高平陵之机率二子谋爽。

▲第一百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曹爽与魏主曹芳一同出城狩猎,并带御林军护驾。司马懿一看机会来到,马上率旧部起兵都城洛阳,迫使太后降旨,逼迫曹芳削去曹爽兵权,罢免曹爽。桓范等人建议曹爽带曹芳前往许都,以天子之令讨伐司马懿。曹爽没有采纳。司马懿又捏造罪名,说曹爽谋反,将曹爽灭门三族。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令他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同管国事。曹爽的亲戚夏侯霸反魏,败于郭淮与陈泰后投汉中降姜维。姜维以霸为向导官伐魏,在牛头山被郭淮、陈泰用计打败,飞奔阳平关,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欲夺关,姜维用武侯临终时所传“连弩”之法,一弩发十矢而败师。

●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姜维领败兵回汉中。司马懿病逝,司马师、司马昭掌管魏国大权。孙权病死,孙亮即位。司马昭趁孙权新亡南征东吴,东吴诸葛恪派丁奉往战,丁奉率领步卒上敌船,一举击败魏国船队。诸葛恪一面发书求姜维进兵攻魏,一面驱兵至新城,被城中守将用缓兵之计击退。吴国皇族孙峻对太傅诸葛恪权倾一时不满,设计谋杀诸葛恪,孙峻与吴主孙亮请诸葛恪赴宴,峻就席间杀之,掌握吴国兵权。蜀姜维得诸葛恪书,发兵伐魏。

●第一百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再次伐魏。姜维在董亭与徐质交兵大败,姜维造木牛流马运粮诱杀了徐质,又于铁笼山围住了司马昭。可郭淮和陈泰挫败了羌兵,又驱之闯入姜维的大寨,蜀军败回汉中。姜维退走,郭淮来追,被姜维用郭淮射来之箭射杀。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在朝廷专权,日益专横,群臣都不敢言。魏主曹芳一见司马师入朝,便战栗不已,如针刺背。司马师常常带剑上殿,所有大事皆白行决断,并不启奏曹芳。曹芳与夏侯玄等人想除掉他,于是写下血诏,密传宫外,不想被司马师搜出,事情泄露,夏侯玄等人被诛灭三族。随后,司马昭曹芳为齐王,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第一百十回:文鸯单骑退追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镇东将军、扬州都督毌(guàn,“贯”字上半部分)丘俭与剌史文钦反对暴政,起兵征讨司马氏兄弟,司马师带兵应敌。文钦之子文鸯率兵突入魏营,所向披靡,后兵败投奔东吴。毌丘俭兵败入慎县,被县令宋白所杀。正和二年二月,司马师眼瘤发作,不治身亡,死前将国事交给弟弟司马昭。曹髦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魏国大权均归司马昭。蜀将姜维趁魏内乱兴师三伐中原,于洮水背水一战打败了雍州刺史王经,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邓艾设计杀败。

●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姜维四伐中原,邓艾料敌如神,已经作好了准备。姜维布下疑兵,去攻南安,又被邓艾识破,在段谷中了邓艾的埋伏,张嶷(yí)阵亡,姜维退回汉中,仿诸葛亮兵败自贬的旧例,上表白贬为右将军。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于司马昭的行为,便送子质于吴,联合东吴征讨司马昭。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迫使曹髦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于寿春。

●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áo)兵

司马昭采取钟会的建议,三面包围寿春,以分散诸葛诞的军心。诸葛诞暴虐无度(杀文钦),部将蒋班、焦彝等出城而降。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昭,诸葛诞被杀,吴将于诠为乱军所杀。姜维乘魏国内乱之机,五伐中原。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一篇,劝阻姜维,维不听。姜维起兵进攻长城,守将司马望奋力抵抗。邓艾斧子来到,抵住了姜维,并采用缓兵之计等待救应。姜维忧被邓氏父子与关中兵三面夹击,又传东吴兵败,只得退兵。

●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林 姜维斗阵破邓艾

此时吴主孙亮才十六岁,大将军孙綝飞扬跋扈,吴主孙亮与全纪密谋除掉孙琳。全纪的母亲泄了密,全纪全家被杀,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孙权的第六子孙休即位后,对孙綝明示恩宠,暗中防范。孙綝不知,愈发骄横。孙休与老将军丁奉定计斩了孙琳。后主刘禅派人作贺,孙休派人还礼,吴使薛羽谓吴主蜀之大厦将倾。孙休派使者到蜀国,说司马昭不日将篡位,必将入侵蜀、吴以示威,两国应早加防范。姜维得到此信,再次上表,率兵二十万六伐中原。于祁山安寨,与邓艾斗阵,将艾围在垓心,为司马望所救;二次斗阵,邓艾欲从后刺杀,却被姜维识破而大败之。邓艾派党均到成都行使反间计,结连中常侍宦官黄皓散布姜维怨上投魏流言,后主下星夜派人召姜班师。

●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姜维揭穿后主听信小人之言,后主令姜维再回汉中,伺机伐魏。司马昭见曹髦对自己有怨愤之心,与贾充合谋,竟然在朝廷上对曹髦横加指责。曹髦不堪其辱,带人去杀司马昭,在路上却被贾充部下武士成济杀了。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封昭为相国、晋公。乘魏国内乱,姜维借昭弑君之名兴师问罪,七伐中原,分三路出祁山。邓艾遣参军王瓘(guàn)诈降姜维,约邓艾里应外合,却被姜维识破,送给邓艾的密信又被截获,结果魏军大败。邓艾杂于军中而逃,王瓘投黑龙江死。但蜀军折了许多粮草,栈道又被王瓘烧毁,姜维只好退兵。

●第一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辟祸

姜维一意孤行,八伐中原,谯周、廖化劝阻不听。司马望按照邓艾的计策,于洮阳巧设伏兵,射死了夏侯霸。张翼攻打祁山,与邓艾相持。后主刘禅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又听从黄皓的谗言命姜维班师。姜维只得遵命。回到成都后,刘禅一连十日不上朝。姜维欲杀宦官黄皓,却被刘禅拦住,反说他容不下一个宦官。姜维见刘禅信任宦官,怕刘禅加害于自己,从秘书郎郤正言,便要求领兵八万往陕西沓中屯田避祸,既可以种麦补充军粮,又可以令魏军不敢轻易入侵,刘禅从之。司马昭见时机成熟,拜钟会为镇西将军,配合邓艾,趁蜀国腐败兴兵灭蜀。

●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司马昭听说蜀主昏庸,姜维避祸在沓中屯田,便派邓艾和钟会各起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蜀国。姜维向刘禅求援,刘禅向宦官询问此事,宦官装神弄鬼,说蜀国天下太平,魏国土地不久也将归蜀。刘禅听信巫婆的鬼话,竟然不再听姜维所言,不肯发兵。姜维的告急文书全被宦官隐藏起来。钟会一举夺下了阳安关,蒋舒投降,傅佥战败自刎。阳安关附近是定军山,诸葛亮正葬于此。是夜,诸葛亮在定军山显灵,告诫钟会蜀汉气数已尽,劝钟会进川之后,不要乱杀无辜。钟会听言,在军前立出一支白旗,上书“保国安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汉中百姓出城相迎。乐城守将王含、汉城守将蒋斌投降,钟会因此得了汉中。姜维此时被邓艾战败,后用声东击西之计,使得魏将诸葛绪退兵,退守剑阁。

●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邓艾部将诸葛绪违了军令,钟会下令将诸葛绪押送魏国,自此钟、邓二人不睦。钟会攻打剑阁,邓艾则带领精兵取道阴平岭,从险峻之地度过,攻取江油、涪城,军民俱降(江油守将马邈投降并献了地图)。邓艾挥师进攻绵竹,后主从郤正之言,召孔明之子诸葛瞻来应敌。诸葛瞻守绵竹,拼死力战,邓艾欲招降不成,乃设计围困蜀军,诸葛瞻自刎而死,其子诸葛尚战死于军中。

●第一百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邓艾进军成都,兵临城下,后主令谯周作降书至雒城请降,邓艾重待降使。后主来日出降,蜀汉灭亡。其子北地王刘谌坚决不降,割妻并三子头至昭烈庙中,哭着祭了祖庙,眼出血而自刎。姜维见刘禅令自己归降,大惊失语,在危急中忽生一计,为复兴汉室,假意投降了钟会,并与钟会结为了兄弟,离间其与邓艾关系,欲借钟会之力消灭邓艾。邓艾夺下成都以后,恃功而傲。听说姜维降了钟会,非常痛恨钟会。于是派人送信给司马昭,说大军疲惫,要留在蜀中休养,并说应厚待蜀后主刘禅。司马昭见信,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于是派人送去诏书,让邓艾行事之前必须奏报。邓艾又上书给司马昭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昭看后大惊,便封钟会为太尉,命令他观察、防范邓艾。钟会受封,向姜维请教制约邓艾的方法。姜维让钟会向朝廷上书说邓艾专权,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然后又派人截了邓艾给朝廷的文书,仿照他的笔迹重新写成,里面全是傲慢之语。司马昭看后大怒,令钟会收服邓艾,又假计邓艾而实防钟会,与曹奂出师长安。

●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钟会与姜维星夜驱兵来到成都,派卫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邓艾。邓艾的军马全部归钟会统领。姜维劝钟会另谋出路。自此,两人每日商议谋反大事。一日,钟会接到司马昭书信,说已率大军来到长安。钟会大为惊恐,知道司马昭已怀疑他要谋反。于是与姜维商量决定,诈称魏太后有遗诏,令讨伐司马昭,诸将不服。钟会将诸将困在宫内,并准备将不顺从者全部杀掉。却不想部将胡烈遣子胡渊出告卫瓘,卫瓘引军来收钟会。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仰天长叹后,自刎身亡。邓艾也被卫瓘派去的田续杀死。蜀后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第二天,后主亲自到司马昭府下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并在席上演奏蜀国音乐,座中蜀官纷纷落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过三巡,司马昭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后主回答“乐不思蜀”。一会儿,后主起身如厕,旧臣郤正跟出来说:“您怎能说乐不思蜀?如果司马昭再问,您就哭着说祖先之墓都远在蜀地,无日不思西蜀。这样,司马昭必定会放你归蜀。”回到席上,司马昭果然又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后主照郤正所言回答,但欲哭无泪,干脆闭上眼睛。司马说:“你这话怎么有些像郤正的话?”后主睁开眼睛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司马昭见后主如此诚实,便不再疑他。魏主奂封昭为晋王,昭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司马昭中风而死,司马炎效曹丕废帝之事,以与汉家报仇为由逼迫曹奂禅位,曹奂只得举行禅让大典,将江山让给了司马炎,魏国宣告灭亡。这时距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仅四十五年。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不准他再入洛阳,然后改国号为大晋。大事已定,司马炎每日设朝,与群臣商议伐吴之策。

▲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吴主孙休听说司马炎已篡魏,知道他必伐东吴,忧患成疾,卧床不起。孙休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出拜。孙休手指太子而死。濮阳公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为君。众臣都议太子年幼,不能治国,于是立乌程侯孙皓为君。当年七月,孙皓即位,沉溺酒色,宠幸宦官,且凶暴日甚,杀忠臣四十余人。群臣不敢劝谏。孙皓奢侈无度,大兴土木,国库空虚,人民怨声载道。晋帝司马炎派羊祜前往伐吴,吴国将军陆抗屯兵襄阳,与羊祜和平相处。孙皓大怒,罢免陆抗。羊祜上表让伐吴,司马炎为许,后又悔之,羊祜病死,死前荐杜预。杜预上请伐吴,司马炎许之,拜杜预为大都督,遣王濬等人分兵攻击东吴。孙皓以铁锁横断江路,又作铁锥暗置江中,以御晋军大船,但王浚用木筏数十,上载麻油火炬,烧融了铁链,直抵金陵城。孙皓自缚,效法刘禅,率文武百官开门归降,从此,东吴皆归大晋,吴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这正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本材料来自《百度文库》)

  《且试天下》断魂门这个神秘的杀手组织,应该是剧中最大的悬疑了,关于断魂门门主的身份,大家都有很多猜测,有人猜测玉无缘是断魂门门主,那么玉无缘是断魂门门主吗?

 原著中,玉无缘是皇朝的军师,但很可惜玉家的男人都活不过30岁,玉无缘英年早逝,但这并不影响玉无缘要一统天下的抱负。

 玉无缘位列四大公子之首,文韬武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果他是断魂门门主的话,那玉无缘的城府真的很深,因为玉无缘表面上跟皇朝合作,实际上利用皇朝为自己拉拢势力。

 在马家堡的时候玉无缘可是亲手杀了断魂门的顶尖高手。如果玉无缘是断魂门门主,为什么要亲自动手?这是玉无缘的障眼法。当时断魂门手下拿到了秘笈,但是被黑丰息和白风夕阻拦,手下都死了只剩下他一个。

 玉无缘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等到黑丰息要杀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出手,顺带拿走秘笈,然后说他会把秘笈亲自还给马家主。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玉无缘此举是既然手下已经保不住,倒不如自己先拿到秘笈,然后抄写一份,之后还给马家。

 这样一来,既可以知道秘笈中的内容,同时也好掩护身份?如果玉无缘真的是断魂门门主,那就好玩了。

 而且关于玉无缘活不过30岁的设定,是因为七国当年剿灭九罗族,玉家也在其中应该是出力最大,收到九罗族阵法反噬。不过剧中没有九罗族,那么或许因为玉家就是执掌断魂门的,因为杀孽太重,所以无法活过30岁。

 玉无缘喜欢白风夕吗

 玉无缘很喜欢白风夕,两人是知己,白风夕表白玉无缘,玉无缘拒绝白风夕。剧中只是白风夕与玉无缘比试轻功,删掉了两人的感情戏。那么为什么玉无缘喜欢白风夕还拒绝白风夕呢?

 虽说他在“玉和、兰隐、皇傲、息雅”四公子中出场最晚,却位居四公子之首,是除倾泠月(本书作者)之外最早知道故事结局的人。他,便是慧绝天下的玉家人,玉无缘。

 若说世上还有谁是白风夕极想认识的,那么便仅玉无缘一人。在南国西境山与皇朝初遇时,白风夕就曾流露出对玉无缘的倾慕与欣赏。但玉无缘是不属于这个尘世的。他只是一个躯壳在红尘内,心、魂全在红尘外,自始至终,他几乎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这个红尘乱世中,他可以看透任何人,抱括他自己,所以他心如止水,七情不动,无牵无绊的在红尘中飘荡。

 因为他是慧绝天下的玉家人,玉家人都活不过30岁,所以玉无缘才没和白风夕在一起,才约定来生一起。恰如玉无缘的名字,喜欢,却终是无缘。这是一缕孤魂,一缕知晓自己会在何时灰飞烟灭的孤魂,一缕摒弃所有温情孤独而行的孤魂,一缕亲自挥剑斩断所有希望的孤绝之魂!

 他来这世上,不过为着履行他的任务,任务完了,他便也就消逝了。

 只是孤魂要摒弃那温暖的抚慰该需多大的毅力?要亲手斩断所有的希望又需多大的勇气?他是有心还是无心?他是有情还是无情?他是天人还是修罗?他是……我也不知他是什么,我只是万分的怜惜他,想起时心会酸,会痛,如此而已。

 白风夕与玉无缘虽有高山流水之畔的一曲琴歌,虽有苍茫山顶的一局绝棋,可自始至终站在白风夕身边的是黑丰息。世人都说白风夕与玉无缘是知已。世人都知晓白风黑息是神仙眷侣。原来意气相投心魂相契并不代表终生厮守。晚一步,白风夕与玉无缘便是知己。心灵相契,人皆祈之,然百万不得其一。那个人,世间或有,可有时他来得太早你还在沉睡,有时来得太晚你已疲倦,又或不早不晚他来了,可你们却隔着迢迢银汉,又或是擦肩而过了。

 燕瀛洲和皇朝的爱慕都太表面,燕瀛洲爱上风夕的洒脱,皇朝则爱上风夕的能力,这些狂放不羁又所向披靡的外在表现,都小心翼翼地包裹住她柔软的内心。白风夕真正的渴望:只是择一人终老,是携手天涯笑仙家的自在无争。所有的一切,只有天人玉家的玉无缘,看得最清楚,也真正懂得。

 所以,华国采莲台上一曲《水莲吟》罢,白风夕能仅凭一面之缘就与玉无缘夜游天支山。在高山峰峰顶,流水亭亭前,两人闲适对坐,一人抚琴,两人吟诗,倾诉心事,对饮无眠。

 只可惜,流水空有意,高山有穷期。天人玉家不能天人永寿,玉无缘不能用天长地久来守护心爱的人,那么,不如放她去更广袤的天地,让她去寻找真正的幸福。

 但玉无缘还是爱上了白风夕,因为高山流水,她是他贪恋的人间烟火、是他唯一的知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83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31
下一篇2024-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