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中国戏曲
1 、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中国戏曲
1 、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主你学业有成
《满江红》**插曲是张晓英唱的。
2022年10月,张晓英接到了参与**《满江红》插曲试唱的邀请,刚开始接到通知的她,颇有顾虑,“我感觉自己可能难以胜任,毕竟配乐节奏很快,我到底能不能唱好也不一定。”但身边人都在鼓励张晓英,认为创新改编是另一种河南戏的味道,让大家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戏曲。
张晓英一共改编选用了《下陈州》《包青天》《包公探阴山》《包公辞朝》《包龙图坐监》等7段河南经典豫剧唱段,每一唱段的唱词都是精心选取的。张晓英表示,把豫剧和摇滚元素结合需要很大魄力,自己刚开始录制时既紧张又激动,有时候听不清音乐,也跟不上节奏,最多的一个片段录制了七八遍,因为节奏时间不好把握。后来,在韩红的指导下,张晓英连续录制了两天,终于完成配唱。
张晓英简介
张晓英,原名张英,1971年05月18日出生于河南,祖籍河南禹州,是著名曲剧青年演员。现属河南省曲剧团,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出生于河南梨园世家,擅长豫剧、曲剧、越调、小品等,主攻黑头和彩旦。
2005年荣获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曲擂台擂主。2008年拜豫剧“黑头大王”兰力为师。2015年荣获河南电视台梨园春二十年争霸赛银奖霸主。2015年获得中原第一女丑奖。
河南豫剧是我国著名地方剧种, 历史 上称为河南梆子。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原文化的厚重积淀。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广大中原地区,影响十分广泛。
河南豫剧剧目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多达150多个。共分两大类,一是古装戏,二是现代戏。
主要剧目有:
一、古装戏
《大祭桩》、《泪洒相思地》、《鞭打芦花》、《三娘教子》、《穆桂英挂帅》、《破洪州》、《花木兰》、《白蛇传》、《秦香莲》、《春秋配》、《拷红》、《三哭殿》、《血溅乌纱》、《李慧娘》、《下陈州》、《辕门斩子》、《五女拜寿》、《对花枪》、《青天泪》、《劈山救母》、《打金枝》、《五世请缨》、《桃花庵》、《清风亭》、《卖苗郎》、《秦雪梅》、《南阳关》、《铡美案》、《抬花轿》、《七品芝麻官》等等。
二、现代戏
《红灯记》、《杜鹃山》、《红色娘子军》、《村官李天成》、《铡刀下的红梅》、《焦裕禄》、《朝阳沟》、《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常香玉》、《我爱我家》、《嵩山长霞》、《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李双双》、《调查》、《风雨故园》、《香魂女》、《风流女人、《金鸡引凤》、《马蜂庄的姑爷》、《倔公公与犟媳妇》、《儿大不由爹》、《刘青霞》、《双喜临门》、《娥媚女》、《老子•儿子•弦子》等等。
以上剧目您看过哪些呢?
豫剧的剧目多着呢!首先都知道有:花木兰,五世请缨,白蛇传,红娘,常香玉,我爱我孙孙,穆桂英挂帅,大破洪洲,杨八姐游春,朝阳沟,朝阳沟后传,李双双,人欢马叫,龙马精神,血溅乌纱,对花枪,打金枝,三哭殿,抬花轿,姑苏恨,七品芝麻官,寇准访帅,倒霉大叔的婚事,秦香莲,秦香莲后传,六月雪等等。太多了,只列出几个鲜为人知的吧![赞][赞][笑哭][笑哭]
豫剧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戏,这也归功于河南卫视的《梨园春》的宣传。豫剧流派繁多,女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五大流派,男有唐(喜成)、李(树建)、刘(忠河)、谢(庆军)、牛(得草)等流派。各家更是不胜枚举,李金枝、党玉倩、孟祥礼、汪荃珍、王希龄、张宝英、金不换等名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后起之秀谢彦巧更是成为网红,他们都在豫剧传承中孜孜不倦地耕耘。
常派名剧有《花木兰》、《断桥》、《拷红》、《破洪州》、《大祭桩》等;
陈派名剧有《三上轿》、《日月图》、梵王宫、《春秋配》等;
崔派名剧有《桃花庵》、《对花枪》、《秦香莲》、《卖苗郎》等;
马派名剧有《花枪缘》、《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杨八姐游春》等;
阎派名剧有《秦雪梅》、《蝴蝶杯》等。
唐派:《三哭殿》、《南阳关》等。
李树建:《青风亭》、苏武牧羊、《程婴救孤》等。
刘忠河:《打金枝》、《三打金枝》等。
牛派:《七品芝麻官》、《吹牛》等。
李金枝的代表剧:《泪洒相思地》。
孟祥礼的《黑娃还妻》,与汪荃珍和作的《香魂女》等。
王希龄代表名剧有《风流才子》,与任宏恩和作的《我爱我爹》。
张宝英是崔派的优秀传承者,她继承了崔派艺术,代表作有《卖苗郎》《寻儿记》(又叫《四进士》、《八珍汤》),《桃花庵》等。
还有现代戏《朝阳沟》、《红灯记》、《金鸡引凤》、《桃园喜》、《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铡刀下的红梅》、《小二黑结婚》等经典名剧,古装戏更是说不尽:《卷席筒》、《寇准背靴》、《五凤岭》、《王金豆借粮》、《十五惯》、《包公误》、《下陈州》、《刘庸下南京》…………
河南豫剧剧目可以说灿若繁星,百花齐放。其中分成了好多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和代表人物,不同的流派之间也有相同的剧目,但是剧情相同,版本却不同,唱腔也不同,下面就来具体说一下:
第一:首先来说一下河南豫剧六大名旦:
1常(香玉)派:常派豫剧可以说在河南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派别了,常派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也是最多的。她的主要代表剧目为《红娘》、《白蛇传》、《花木兰》。简称红、白、花。除了这三部,还有其他常演剧目,像《破洪州》、《大祭桩》、《对花枪》等。常派主要传人有王惠、李金枝、虎美玲、常如玉、陈小香等,优秀再传弟子有杨红霞、连德志、朱旭光等等很多。
2、陈(素真)派:个人认为陈派在河南豫剧六大名旦中艺术成就最高,她不止注重唱功,而是唱、念、做综合发展,每一部戏都不好学,都很吃功,但学好了展现给观众的就是最美的呈现。陈素真大师被誉为“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可见一斑。代表剧目有《三上关》、《三上轿》、《梵王宫》、《宇宙锋》、《三拂袖》、《春秋配》、《拾玉镯》等等。陈派主要传人有关灵凤、吴碧波、牛淑贤。再传优秀弟子有吴素真、徐俊霞、汪俊丽、金丽丽等。
3崔(兰田)派:代表剧目有《桃花庵》、《寻儿记》、《麦苗郎》、《对花枪》等。优秀传人有张宝玉、崔小田等。优秀再传弟子有范静、许大荣等。
4马(金凤)派:马金凤先生可以说是国宝级豫剧大师,是六大名旦中唯一在世的豫剧前辈。马派代表剧目有《花打朝》、《花枪缘》、《穆桂英挂帅》,简称“两花一挂”。还有《杨八姐游春》等其他剧目。优秀传人有柏青、关美丽、马兰、薛娟、谢彦巧。
5阎《立品》派:代表剧目有《秦雪梅》、《盘夫索夫》等。优秀传人有张美贞、白文芝、朱巧云等,优秀再传弟子有杜永真等。
6桑《振君》派:代表剧目有《对秀鞋》、《蝴蝶杯》。优秀传人苗文华、常俊丽等,优秀再传弟子李焕等等。
第二、唐(喜成)派:代表剧目有《三哭殿》、《南阳关》、《血溅乌纱》《屈原》、《首阳山》等等,优秀传人贾廷聚。
第三、牛(得草)派:代表剧目《七品芝麻官》、《十八扯》、《卷席筒》等。优秀传人金不换、牛小草。
第四、刘(忠河)派:代表剧目《打金枝》、《三打金枝》、《十五贯》等。
第五、李(树建)派:代表剧目《程婴救孤》、《清风亭》、《苏武牧羊》、《义薄云天》等。
现代戏《朝阳沟》,《人欢马叫》,《五福临门》,《倒霉大叔的婚事》,《老子,儿子,弦子》等等,古装戏《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白蛇传》,《花打朝》,《三哭殿》,《抬花轿》等等。
宇宙锋、洛阳桥、下陈州、文王爬坡、卧龙过江、封神榜、大登殿、打金砖、打神杀庙。
刘勇下南京
掏钱了才说![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1、《十面埋伏》
豫剧大师陈素真演出的《十面埋伏》,原名《困乌江》。
主要讲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楚军中信埋伏,彭城失守,羽奋战救出虞姬,兵败乌江,后为张良楚歌吹散八千弟兵, 虞姬也为羽霸业,自刎营中,勉羽逃过江东,整兵复仇。羽想渡江出师以来,百战百胜,谁料今日一败如此,军败妻丧,无颜过江重见父老,遂拔剑自刎。
2、《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3、《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为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
主要剧情为:
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
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
4、《打金枝》
《打金枝》为豫剧传统剧目。由豫剧刘派创始人刘忠河扮演唐王。
剧情梗概:
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5、《三哭殿》
《三哭殿》是豫剧著名经典折子戏,又名《贞观家事》、《斩秦英》、《乾坤带》。故事出自《少西唐》。
讲述大唐贞观年间驸马秦怀玉之子秦英,在彩仙(金水)桥钓鱼,适逢太师詹洪纪经过,道锣惊散鱼儿,秦英失手打死太师。西宫詹翠萍哭奏于太宗,银屏公主绑子上殿,长孙后闻讯亦上金殿。
金殿上为父报仇要求斩秦英,银屏公主、长孙后要求释放秦英,三人为此哭闹于金殿之上,太宗杀、放两难,百般劝解,以国事为重,命公主头顶皇封御酒,跪请詹妃宽恕。最后詹妃以国事为重,接酒同意太宗欲放秦英。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1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戏曲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我的家乡有座百年古庙——齐天庙。庙里每年的九月初就开始唱庙戏,一直持续一个多月。在我的记忆中,每到这个时候奶奶就会带着年幼的我去看戏。我坐在观众席,看着戏台上那化着彩妆,穿着戏袍,边舞边唱的戏剧演员们,特别喜欢,总情不自禁的站起来,学着他们的模样,跳起来,乱哼调儿。旁边的爷爷奶奶一个劲的为我鼓掌,连台上表演的人也冲我微笑,我心里甜滋滋的。
那时候,我就特别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戏曲表演者。可是后来我并没有学习戏曲,心里总有些小遗憾。今年湖北恩驰市推出了一套戏曲操,随之推广进入我们的校园。这套戏曲操一共10节,在京剧的背景音乐下,很多动作都融入了中国戏曲的元素,包括腕花小云手,飞天十三响、涮腰等。戏曲操进入我们的体育课堂,让我们的体育课变得新奇有趣。我学得特别认真,在网络上下载视频,边看边模仿,很快我就学会了所有动作并掌握了不少戏曲的舞蹈要领。在今年的校运会上,我骄傲的站在班级前排,尽情的释放我的戏曲表演梦。台下手机里留下不少我得意的身影,收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戏曲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集诗、乐、舞、器乐、服装、化妆等为一体,是一门综合艺术,将会一直传承下去。这一套戏曲操让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让更多的人受到它的熏陶。培养了我们广大的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链接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2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的戏曲时,我真是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喜爱,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3从小,就对戏曲有着不解之缘,这份情结要缘于我的父母。
那时候父母都是教师,我们还住在老家的乡村里。那时候的乡村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就是快到年底的前一阶段,大的村子自己排演我们那里的地方戏-茂腔,然后在正月里到临近的村子演出。而父亲就会在里面做伴奏,拉二胡,母亲就教演员唱腔,演出的时候给演员化妆。耳渲目染,我也喜欢上了戏曲,所以父母亲随剧团去哪,我也跟到哪。当时对戏曲的喜欢,是喜欢他们的装扮,一个个画的美艳绝的脸和那漂亮的水袖。然后慢慢的喜欢茂腔的唱腔。那时候的自己也幻想着有一天也扮成他们的样子,在舞台上演出。还记得又一次在后台时,有一个人夸我说,这孩子唱戏一定不错,另一个说,铁梅一般,听到他们的赞赏。心里那个美 啊。
对于老家的茂腔,作家莫言的推荐,在中央台戏曲频道演出过,记得莫言还唱了几句原汁原味的唱段。人啊,不管怎么变,不变的是对家的回味和思念。
后来又通过**了解了全国各地的剧种,吕剧《李二嫂改嫁》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豫剧《花木兰》京剧《白蛇传》等,慢慢的,从老家的茂腔,又喜欢上了这些剧种,学唱这些剧种的经典唱段,还记得《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面的全部精彩唱段,都能背下来。以至于在以后上学期间的每次演出,演出戏曲的成功,都缘于以前的积累沉淀。
记得小时候做的一件很幼稚的事,现在想想很可笑,那时候因为太痴迷戏曲了,上初一的时候,试着给当地剧团的团长写了一封信,说要去他们那唱戏,想不到剧团团长真回信了说,谢谢你对戏曲的喜爱,可现在你还是个孩子,要以学业为重,等你毕业了再来吧。
直到现在,戏曲频道还是我最爱看的节目之一,只要有我爱看的,家里人只有靠边站了,甭想跟我抢台。天津台的《国色天香》是我很钟爱的一个栏目,各路明星演绎的戏歌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传统的,才是长久的,民族的,才是久恒的。
戏曲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和人文景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传奇人物,都能在戏曲的舞台上找到它们的身影,优秀的戏曲演员们在那七尺的舞台上,塑造出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把人间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表现的淋漓尽致,梁祝的爱恋,七仙女的真情,包公的刚正,梁山好汉的义薄云天。
戏曲,我就跟你这样的一路走来,从童年走到暮年,然后 到人生的终点,不离不弃。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4现代青年追求流行乐,摇滚乐,追求非主流,另类,追求快感刺激。当然忍受不了戏曲那悠悠慢慢的的唱速,咿咿呀呀的`唱腔。实话实说,我也不爱看戏。但在我小学时我曾发生了一件关于戏曲的事情,至今使我回味无穷,难以忘却。
那是三四年级的事了,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班会,同学们可以上台跳演节目,我就表演了“唱脸谱”。听起来不可思议吧,可事实就是这样,往往事实会超乎人们所料,让人大吃一惊。其实,我也不明白当初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歌,为什么在浩如烟海的歌海中偏偏选择了这首,也许,还真是戏曲那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是我鬼迷心窍了吧!哈,这一切都无从考证了。我只知道,这件事在同学中引起巨大反响,这首歌震惊了他们,这件事一直深深刻在他们心中。以至于几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做起“戏曲大舞台”这个实践活动时,很多与我小学就是同学的同学,竟提起这件事,开玩笑似的要我再唱一次。
记得当初我决定了表演这个节目,紧张而又刻苦的练习开来。我是从电脑上学的,尽管设置的速度是最慢的,仍跟不上歌曲速度。我曾因自己的糟糕表现失去信心,担心我表演时是什么“笑果”。但我最终坚持了下来。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5要说我与戏曲的缘分,那真是前世就牵好了手。妈妈告诉我,她怀我的时候,给我的胎教音乐就是戏曲。从我记事开始,每逢周日,我们全家必要看的节目就是《梨园春》。爸爸和爷爷总是时不时唱几句,而我自小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戏曲。
我喜欢戏曲,喜欢它的各类剧种。戏曲的剧种繁多,唱腔也不相同,例如京剧唱腔细腻,豫剧唱腔粗犷,黄梅戏、越调的唱腔柔和。这使我沉浸在戏曲的海洋里。
我喜欢戏曲,也喜欢他的流派。戏曲剧种多,流派也不少。如马派、申派、梅派、李派……这些流派的创始人唱功精湛,他们又为戏曲打出了一片天地。
我喜欢戏曲,更喜欢他的角色。例如:满面胡子的老生,唱腔清脆的小生,武功超群的武生,威风凛凛的帅旦……这些角色多种多样,令人耳目一新。
我喜欢戏曲,也非常喜欢戏曲丰富的故事性。戏曲可以让人或气定神闲或热血沸腾。如:从《卷席筒》中,我看出了小苍娃的悲伤。从《穆桂英挂帅》中,我看出了杨氏一家的忠心。从《陈三两》中,我看出了陈三两的冤情与无助。从《智取威虎山》中,我看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智慧、战斗力与胆识。
我喜欢戏曲,想必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吧。祝愿我们古老的戏曲在新的时代依然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6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精华,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但冥冥中注定,我与戏曲的相遇将会让我枯干的心灵得到甘露的滋润,点点滴滴,透彻心扉。
记忆中的那段时光里,我一直忙于寻找兴趣爱好。妈妈说趁我小,还有时间,学一点一技之长。而我忙于达到目的,却忽视了对身边的观察。以至于一年过去了,我还是无所事事。
爷爷是个戏迷,很喜欢拉坠胡,没事的时候和他那些戏迷朋友一块在家里唱戏。我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观众。他们唱,我来听。不知不觉中,我的潜意识里出现了戏曲,有时还能跟着唱两句。一天,家里买了台新电脑。爷爷在电脑上听戏,我在一旁看着。电脑上的音质和效果要好得多,我躺在床上,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听着,到高潮部分时,我竟有了落泪的冲动。结束后,我仍旧沉浸于戏曲之中,久久凝视着,不能忘怀。自从那一次我用心听戏后发现,流行歌曲是空洞的,是浮夸的,而戏曲是有灵魂的!我与戏曲第一次相遇后,我喜欢上了听戏。戏曲让我的生活充实起来。然后,戏曲就成了我的爱好
一旦相遇,无法分离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永远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7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一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先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先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之后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十分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明白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明白咱们是中国人……”之后,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此刻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我这才明白,戏曲不分时代,它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从那时起,我不再排斥戏曲,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长……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8一处凉亭,一戏子;一曲高歌,一文化;一缕留声,一约定。
一月的雨,把空气洗得格外清凉。天空像被红袖浸透的纸,朗润而朦胧。阳光透过树隙,流淌了一地的暖。
“听戏?”小时候的我,稚嫩童真,对这未接触过的名词也是尤为好奇,正一脸疑惑,便被奶奶带到了望海楼的湖心亭。
犹记得那时,一个建在水面的亭子高高地立在面前,巨大的黑影笼罩着我,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戏亭,只因心中的一丝恐惧,便对戏曲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今想来,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心里正打着小九九,音乐便乍起,一声“当”骤然间将我的心绪拉了回来,又瞬间被惊住。一句“当——一轮明月挂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让我愣了神,高亢、激昂、刚正、愤怒,一瞬间交织在一起,长矛舞动,剑影衬晖,让人仿佛能看到古代史上那个为国着想,拳拳之心的伍子胥,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我欣赏着,心中有种微妙的情感。
从那时起,我便与戏曲有个约定。
现在长大了,奶奶也老了。
“听戏?”长大了的我,活泼成熟,终是在奶奶的请求声里想起了我与戏曲的约定。于是,我搀着奶奶,坐着公交,又来到了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
十月的黄叶,飘落;十月的落花,飘香。再次来这儿,耳畔是萧瑟的秋风,刚下过雨的地,也格外清冷。然而,那一声熟悉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立刻触动了大脑深处那片隔膜,将尘封已久的记忆又一次打开。
我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
我在这浮华尘世之中,停下脚步,品味沁人的余声,携一方曲月,传承这千年戏曲文化之香。
我与戏曲有个约定,一直,永远……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9我家有两个戏迷,一个是大戏迷,一个是小戏迷。
大戏迷就是妈妈啦,她非常爱听戏,常常坐在电视机前一听就是半天。妈妈不仅爱听戏,也爱唱戏,常常做着饭就唱起来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妈妈又唱起来了。妈妈唱的激情满怀,我也听得是热血沸腾。
每次妈妈唱戏,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啊,唱啊,虽然那时的我对这些戏曲懵懵懂懂,但却一字不差的把它们都记了下来。慢慢地,我竟然会唱了!就这样,我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没错,我成了那个小戏迷。
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带我参观了郑州东区的戏曲声音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真的大开眼界,戏曲的服装华丽,有龙袍,青衣等等,色彩多样;再加上量身定做的道具,更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次戏曲声音博物馆之行,让我又近一步,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戏曲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深深爱上了听戏、唱戏。
现在的我既能随口哼几个戏曲名段,又能随手画几个戏曲角色;谈论起生旦净末丑也是头头是道,戏曲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和戏曲结了缘,从此至爱永不变!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10说到戏曲我并不陌生,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是个老戏迷。
每到星期天,爷爷奶奶就打开电视,换到戏曲频道,一整天都在看电视,看戏曲。他们一点儿也不烦,而我也很爱看戏曲。我的爷爷奶奶看过很多部戏曲,而我只看过一部分。所以我以后还要看更多的戏曲,长更多的知识。
我们河南的豫剧很有名,我的爷爷奶奶也爱看喜剧,看过很多部。还很爱看梨园春。我们河南有很多部戏曲,我的爷爷奶奶全都看过了,也快看梨园春。我有时候也跟爷爷奶奶一起看梨园春。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文化很有内涵,让我觉得我们中国很强大。
今年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就有一部戏曲,我们听得非常认真,特别爱他。我感觉也很好听。所以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因为我也非常喜欢戏曲,所以我会认真学。我记得有一次爷爷奶奶连饭都不吃了,一直在看戏曲。这一点让我感觉到了他们对戏曲热爱。
下面我就来说一部我看过的戏曲,穆桂英挂帅,我看过这一部戏曲以后,感觉穆桂英他很伟大,而且愿意帮助别人,所以我也要向他学习,以后好好学习,向他学习,而且我还要告诉其他人也让让其他人向他学习,所以我一定要感谢他。
我非常喜欢戏曲,而且有很多感受,你呢?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11一次偶然,我初识了戏曲。
那是暑假在奶奶老家的事了,还记得那是个凉风习习的下午,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可恶的硬广告像粘在鞋底的口香糖,于是我拔弄着手上的控制器,不知不觉地拨到了戏曲频道,也想立马换台,可看什么都比那好比古人的“臭脚布”广告来得实在呀!听着听着,我一下子入了迷,里面的花木兰唱得铿锵有力,一平一仄,一高一低,让我的心情跟人物的故事情节激昂慷慨起来。奶奶也不知何时已经坐在我的傍边,奶奶看我回过了神,轻轻拉着我的手温和地对我说,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不同的戏曲表现形式也不同,当然欣赏方式也不同,不仅要听声音,听唱腔,还要看人物的动作,看人物表情,还有人物所要表达的感情。好的戏曲表演者会把你给带到他的戏曲里去,仿佛你就是戏里的人物本身、
经过后来的不断探所,我知道了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的。中国的戏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开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从那以后我就和戏曲结下了缘,让我这个“门外汉”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魁宝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当然以后我也是一个大众戏迷了,因为我要更深的去学习和欣赏戏曲了。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12上学期,我在学习《木兰从军》这篇课文的时候,妈妈让我听了一首戏曲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我第一次结识戏曲。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这首戏曲讲的是在古代重男轻女的年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活干,才换来了大家的吃和穿。完全解释了女子并不比男子差。我想到了平时我们在上课时,学习、体育、劳动每一项我们女生都没有被男生落下,有的还比男生做得更好呢。那时候我也了解到了戏曲唱出来了现实生活的写真,音乐还是那么好听。
今天我通过百度又重新认真的学习这首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还知道了这首戏曲属于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戏曲之首呢。
好厉害呀!原来豫剧是我们的骄傲,这让我更加喜欢戏曲了。现在我做什么事情不由得哼唱起“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我要像戏曲中花木兰那样做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生。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13我对戏曲的认识,还得从去年的一个周末到姥姥家玩说起。
这一天,刚进姥姥家门,就听到咿咿呀呀的唱腔及动人心弦的伴奏,姥姥扭动身体舞动着,感觉挺滑稽好笑。那时的我认为戏曲对于我来说完全就是对牛弹琴。我问姥姥这是什么呀?姥姥说:“这是豫剧,起源于咱们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我听了连连点头,姥姥特别爱听戏曲,对咱们河南的豫剧了解这么多呀!
这时,电视上正在播放《朝阳沟》选段,
亲家母你坐下
咱们说说心里话
亲家母咱都坐下
……
又肯下力有文化
不愁当一个哪啥啥啥----
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对,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
姥姥问我:“你长大了想当什么”?
“我相当舞蹈家、音乐家”我大声回答!
“嗯,有理想”!姥姥夸我来着。
高兴的我眯着眼睛笑。
此时此刻我好像开始喜欢上戏曲了,拉着姥姥接着问:“那个又是什么戏”姥姥告诉我:“这是《铡美案》,讲的是包公断案,铁面无私的故事。”……
然后,姥姥还让我看了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并让我试着去了解这些戏曲人物,我发现这些都是励志故事,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现在经常关注咱们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因为节目中那些优秀的小演员,他们把豫剧的精髓表现地淋漓尽致。
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我们青少年也要多去关注、热爱、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的国家瑰宝!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14挥毫浸墨,那人。纸笔向上,镜中的脸。
谈起中国国粹,总免不得说起戏曲。如中国的黄河渊远流长,又如多变的天空,忽时婉转,又时而壮阔。那舞台上一幕幕上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苦海回身。
相遇
初次邂逅戏曲是在懵懂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条件并不如现在,大戏剧院更是无稽之谈,但未解人们的“思戏之苦”,村里人合伙搭建戏台。爷爷是个戏曲迷,只要晚上唱戏,他便早早的拿着板凳去坐台。而我也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跟着爷爷去听戏,也是那时培养了我对戏曲浓厚的兴趣。可小小年纪的我那懂什么戏曲呀!只知在伴着夜晚的凉风轻微闭上眼睛,“认真”的听戏,看起来还真像个小大人,虽说我那时年纪小,但也能多少听明白一些,当时在豫剧中最有名的便是《铡美案》了。忼腔圆润的声调讲述了人间的不公平,以及自有真情在。
相知
长大后,便不再像童年那样“潦草”的听戏。而是去品韵戏曲。真正的在一个听众角度去认识它,《梁祝》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戏剧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最后双双变成蝴蝶,闭上眼,似乎舞台上的一幕幕又在眼帘上演。戏剧字腔圆润的声调又在你耳边回响,余音绕梁。久久让人不能释怀!
相识
国粹,何为国粹?我想所指的便是戏曲。余音绕梁,博大精深,惟妙惟肖,用来描绘它再为合适,而现在的我们多与手机相伴,相对戏曲,这一国粹,更是少了一分相知,一份相识。何不在闲时,去品韵戏曲魅力。让那具备二胡的悠扬,琵琶的清雅,温顺你的耳朵。让那与自然结合的美妙之音沁入你的心脾,完完全全的折服在戏剧的石榴裙下。让中国国粹悠扬整个中国,让中国戏曲插上隐形的翅膀,飞遍整个世界。
走吧,去听戏!
我与戏曲的故事七年级作文 篇15“书房门前一支梅,树上鸟儿对打对……”
婉转,悠扬——我这样形容它。别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没错,就是它——戏曲。
也许你会笑我喜欢它。“戏曲?不会吧?你也太土啦。现在哪儿还有人听这个啊!”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今天才发现了真正的它,然后,喜欢上了它。你听见了吗?它在诉说。诉说着千古的绝唱,诉说着永恒的经典,诉说着世界的惊叹。我想,它需要听众,我愿意听它诉说,用心。
第一次真正打动我的戏曲是它。那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无数次的暗示,而那木头脑袋又屡敲不响,无奈于伤心离别。那颗心是火热的。我能感觉,我能触碰得到。而那股莫名的感动便也就通过我的指尖刺激了神经。
《梁祝》——一个不老的神话。人们惊异于它的凄美。又该怎样让它更广为人知呢?戏曲便为它插上了双隐形的翅膀,让它飞跃了国界,在世界自由翱翔。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它来诉说这最初的神话,自然就成锦上添花,给予了它最好的诠释。于是,便有了千古绝唱。
经典,何谓经典?依我看,能绕梁三日,使人齿舌留香,便是经典。而那兼容二胡的温宛、铜锣的刚劲、琵琶的飞扬、月琴的优雅的戏曲又岂是“绕梁三日”?它是一种力量,穿透你身上的每个细胞;它是一股清泉,沁透了你的心脾;它是一缕阳光,贯穿于你的发梢到足底。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经典。
闻声寻去,世界惊叹的源头在哪儿?掀开那神秘的面纱,欣然,原来早已有种命定的情愫牵绊着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早已有那潺潺的戏曲之流在血液中流淌。
于是,你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你。欣喜若狂的打声招呼,然后相伴一生。
#教案#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无 我整理了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梨园金曲》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板式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辩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文化知识。
3.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戏歌
4.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2、了解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
本单元是以京剧音乐为中心,以欣赏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京剧与唱腔,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用三课时完成:
1、学唱歌曲《唱脸谱》
2、用课件直观识别行当,辨认脸谱。
第二课时:1、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第三课时:1、欣赏《智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浑身是胆雄纠纠》。
2、实践与创造:试着分角色表演《智斗》,感受并体验西皮原板及西皮快板不同的情绪特点。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课:(课件:京剧脸谱)
1、出示脸谱:请学生猜猜看,是谁的脸谱?
2、教师简介脸谱:
京剧舞台脸谱具有共通性和本身的特性,离开了舞台,离开了要表现的具体人物、脸谱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京剧舞台脸谱是写在脸上的艺术,是演员用夸张的手法,运用色彩和线条的变化,在脸上勾画出的各种图谱,中国传统京剧剧目,净、丑和少数生、旦角色所扮演的历史人物都有相对规格的脸谱,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容貌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助增表演效果,丰富舞台、美化舞台。
3、师生互动:为什么外国人喜欢中国京剧,很多外国人千里迢迢到中国来专门学习京剧?(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活动:
(1)京剧里的传统文化是他们国家永远都不会有的,具调查:10人中有7人说:“衣服漂亮”,2人“唱腔好听”,1人“好奇”。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歌剧”。
(2)讲授历史故事:
原来京剧的产生与乾隆过大寿还有一段渊源啊。1790年,清代乾隆皇帝八旬寿辰,浙江省盐务大臣为博皇帝一笑,特邀请江南很出名的安徽的徽班进京祝寿。由于徽班的唱腔委婉动听,迅速被北京人所接受,当地老百姓纷纷效仿其唱腔。
……到了1828年,湖北的地方戏“汉剧”的一些演员也陆续进入北京,也深受北京人的喜爱,但毕竟难以与在北京扎根多年的徽班相抗衡,于是唱汉剧的湖北演员纷纷加入徽班,为徽班的唱腔加入了新鲜的血液。由于
两个剧种的音乐比较相近,渐渐地合成一个新的剧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家喻户晓的国粹“京剧”。中国的京剧的诞生:安徽的徽班与湖北的汉调。
5、学生讨论并谈一谈对京剧及戏曲的了解。
6、教师总结:戏曲音乐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 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为一体,表演程式和声腔体系独具一格。
三、音乐表现:
(一)播放歌曲《唱脸谱》:(结合脸谱讲解)
1、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紫脸的天王——托宝塔
绿脸的魔鬼——斗夜叉
2、自由发言: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金色的猴王——?
(二)学唱歌曲:《唱脸谱》
1、读歌词,理解歌词。
如:“四击头”
2、唱歌词,理解歌曲。
3、提示:脸谱是京剧和其他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的人物和人物类型有不同的脸谱,并且作为人物性格特性的典型表现手法。《唱脸谱》用具有浓郁京剧风格的曲调来表现这一题材。尤其男生独唱部分运用了花脸(净)的唱腔来演唱,使歌词中所刻画的形象更显生动逼真。
4、难点:歌曲中下划音的正确演唱。
5、讨论: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个音来演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请找出《唱花脸》中,哪些字用到了拖腔,它们有什么作用?
6、分角色完整演唱。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请参照课本20页的行当,在课后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以便在下节课交流。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再现
学生分角色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检查作业:
1、交流自己对京剧的了解与认识
2、师生总结:
四、教师讲授中国京剧知识:
京剧是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于北京的一个地方剧种,是中国的剧种。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梆子以及众多的丝弦曲牌和锣鼓经。
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
3、伴奏乐器:
①文场主要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唢呐、笛子等。
②武场主要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
五、感受与鉴赏:京剧《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简介剧情:是京剧名剧之一,剧情是: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负心于秦香莲。包拯主持公道,将忘恩负义、妄图杀妻灭子的陈世美判以铡刑。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质问、规劝陈世美的一段唱腔,包括西皮导板、原板、快板、散板。
2、初听
3、详细讲解:
①导板高亢有力的散打散唱,表现包公升堂审案前的肃穆气氛和威慑力量。
②导入原板,包公尽力心平气和地开导陈世美,情绪比较缓和。
③转入快板,强烈的节奏中包公历数陈的罪状,把音乐引向高潮。
④在坚定的散板唱腔中结束,显示了包公在豪
4、复听。
六、实践与创造活动:(教学反馈)
1、聆听《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感受并体验西皮原板及西皮快板不同的情绪和特点。
2、播放部分传统京剧片断,分辨西皮和二黄唱腔。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3、师生评价。
七、师生小结、下课礼式。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课:
(9(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播放京剧片段,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并说出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
《杨门女将》《淮河营》 《红娘》《白蛇传》 《赤桑镇》 《武家坡》《智斗》(过渡至听赏讨论的第二部份)
(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辩(25分钟)
1.一听《智斗》
①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
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老生、花脸)你是从那里听出来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宏亮)
④体会和传统的京剧有了那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速度板式更生活化)
过渡:没有了五彩的服饰,特点鲜明的脸谱与独特的对白,京剧还能称为京剧吗?
2.对比欣赏京剧《沙家浜》另一片段与沪剧《芦荡火种》片段,提问:你能分辩出两种戏种吗?你是从那儿听出来的?(找出京剧不同于别的剧种的特点)。(唱腔的方言特色与伴奏乐器南北差异)
3.二听《智斗》选段
4.表演《智斗》片段
选择一个人物,尝试用京剧的腔调架式来表演《智斗》,其余同学帮衬着的点,为他们说锣鼓经。
小结过渡:在京剧的成长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象地方戏、武术、杂技的优点与长处。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比如说他独特的唱腔与念白,还有鲜明的伴奏乐器。到今天,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岁了。时代不断的发展,也要求京剧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使这个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三)欣赏京剧的革新发展与姐妹艺术的融合(10分钟)
1.欣赏提问
以下的几个京剧片段在那些地方做了改革与发展,给你带来什么感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方式革新)《杨门女将》(与交响音乐与合唱艺术相结合)
《我的中国心》(京剧改革的新产物京歌)
课堂小结:现代京剧虽然做了许多改革,使其更加与我们现代生活贴近。但是,她的精髓并没有要消失,而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她以她独特京腔京韵、鲜明的中国风格,征服了全世界。同时,也逐渐的渗透和影响着咱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影响着别的姐妹艺术。
2.欣赏舞蹈《旦角》提问:
请同学看这段舞蹈,听这段音乐,告诉老师其中有京剧的那些表演方式?(吊嗓、武打、表演)表现了几种不同的旦角?(花旦、武旦、老旦)
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她从辉煌的昨天走来,拥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今天,我相信她一定能在咱们这一代手中焕发青春。
结束一:让我们先从一名观众做起,走近京剧!
结束二:让我们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唱段《今日痛饮庆功酒》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做一回小戏迷,为京剧叫好!
问题一:最好听的豫剧是啥
问题二:什么豫剧好听 豫剧现代戏有《朝阳沟》《小白鞋说媒》《我爱我爹》《倒霉大叔的婚事》《掘公公偏遇犟媳妇》《村官李天成》《风流女人》《人欢马叫》《李双双》等豫剧古代戏有《花木兰》《对花枪》《花打朝》《包公误》《包青天》《仨愿意》《拾女婿》《拷红》《秦香莲》《秦香莲后传》《七品芝麻官》《七品芝麻官后传》《秦雪梅》《打金枝》《桃李梅》《十五贯》等
问题三:河南豫剧的特点,好听的豫剧有哪些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 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豫剧传统程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各行当也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板类有四种,即慢板、二八版、流水板、散板: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豫剧传统程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
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开始全面繁荣!所以,河南梆子是豫剧的前身,两者的概念不尽相同!
问题四:河南豫剧哪些段子好听? 中国豫剧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宇宙锋》、《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春秋配》、《花木兰》、《朝阳沟》、《桃花庵》、《秦雪梅》、《对修鞋》、《红娘》、《南阳关》、《打金枝》、《七品芝麻官》、《三哭殿》、《白蛇传》、《对花枪》、《下陈州》、《包青天》、《花打朝》等。
问题五:河南豫剧选段有那些比较好听好唱的。 豫剧皇后陈素真的 《春秋配》、《宇宙锋》、《三上轿》、《梵王宫》等。
豫剧大师常香玉的 《红娘》、《断桥》、《花木兰》、《大祭桩》等。
豫剧大师崔兰田的 《桃花庵》、《秦香莲》、《花枪缘》等。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 《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等。
豫剧大师阎立品的 《秦雪梅》、《蝴蝶杯》、《盘夫索夫》等。
豫剧大师桑振君的 《白莲花》、《桃花庵》、《投衙》等。
豫剧大师唐喜成的 《三哭殿》、《南阳关》、《血溅乌纱》等。
豫剧大师李斯忠的 《下陈州》、《包龙图坐监》、《司马茅告状》等。
豫剧大师牛得草的 《七品芝麻官》、《三愿意》、《拾女婿》等。
豫剧大师刘忠河的 《打金枝》、《十五贯》、《血溅乌纱》等。
其它豫剧艺术家的:《抬花轿》、《朝阳沟》、《包青天》、《刘公案》等。
问题六:豫剧哪些最好听? 常陈 崔 马 闫 都是精品,豫剧都很好听。可以从网上搜索梨园春
问题七:有哪些比较好听的戏曲 戏剧有《图兰朵》 《托斯卡》 《西部女郎》 《艺术家的生涯》等等。
戏剧选段有 男高音 《冰凉的小手》
《永别了,爱恋的家》 《偷洒一滴泪》 《星光灿烂》 《女人善变》 《柴堆上烈火熊熊》 《军中女郎》等等。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问题八:有什么好听的河南豫剧吗最好是全部的! 我把戏曲压缩包传到百度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问附件
点击压缩包下载。 直接下载,没有密码
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
手机提问的用户查看。请要用网页版查看下载
问题九:好听的戏曲有哪些? 天天戏曲网,戏曲大全网站。在这里可以欣赏2016最新的豫剧,黄梅戏,二人转,民间小调,秦腔,京剧,越剧,河南坠子,相声等戏曲视频。2016年看戏曲听戏曲,就在天天戏曲网。
问题十:河南豫剧有什么好听的戏曲? 陈素真的 《春秋配》、《宇宙锋》、《三上轿》、《梵王宫》等。
常香玉的 《红娘》、《断桥》、《花木兰》、《大祭桩》等。
崔兰田的 《桃花庵》、《秦香莲》、《花枪缘》等。
马金凤的 《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等。
阎立品的 《秦雪梅》、《蝴蝶杯》、《盘夫索夫》等。
桑振君的 《白莲花》、《桃花庵》、《投衙》等。
唐喜成的 《三哭殿》、《南阳关》、《血溅乌纱》等。
李斯忠的 《下陈州》、《包龙图坐监》、《司马茅告状》等。
牛得草的 《七品芝麻官》、《三愿意》、《拾女婿》等。
刘忠河的 《打金枝》、《十五贯》、《血溅乌纱》等。
其它:《抬花轿》、《朝阳沟》、《包青天》、《刘公案》等。
慰问活动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归属感或亲近感,能够充分地体现人与人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亲密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慰问活动 主持词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慰问活动主持词1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20--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张湾区总工会在这里举行“送温暖”启动仪式,目的是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精神,敢于创造的社会责任,敢于争先的价值体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职工群众中。
下面介绍参加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张湾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张海涛欢迎张湾区人大副主任段厚荣欢迎张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绪英欢迎张湾区政协副主席夏忠宝欢迎市总工会生活部部长余斌欢迎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任卢曦欢迎张湾区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兴广欢迎湖北三丰建设集团董事长、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主代表魏以金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
参加今天启动仪式的还有全区各 乡镇街道 开发区、区直战线(局)的工会主席,区建设战线的干部职工以及部分受慰问对象代表。
仪式进行第一项:请区政府赵区长讲话谢谢赵区长下面请市总领导讲话
下面请困难职工代表发言
下面请区委张主任宣布活动开始
张:我宣布:张湾区总工会20--年送温暖活动开始
1、下面请各位领导为困难职工代表发放慰问品
有请各位领导、各位职工代表第一轮,第二轮
2、启动仪式结束后,张主任还将代表区四大家、区总工会看望优秀企业代表、湖北三丰建设集团董事长魏以金,向他致以新春的问候,感谢湖北三丰建设集团重视支持工会工作,努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张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优异成绩。还将慰问看望十堰工业新区的杨军副主任,区委办公室干部刘翠霞同志。这两位同志都是在工作岗位上积劳成疾,患上大病,我们在这祝愿他们早日康复。
今天的活动得到了湖北三丰建设集团的大力支持,我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张湾区总工会20--年送温暖活动启动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
学校慰问活动主持词2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亲爱的老师朋友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甲:又是金秋时节到,凯歌传捷报
乙:又是金秋时节到,心潮逐浪高
甲:踏着节庆欢快的鼓点,弹奏心中动听的歌谣
乙:我们以高雅的音乐向 教师节 献礼
合:我们以音乐的高雅向人民教师问好!
甲:亲爱的朋友们,--是我们心仪已久的地方,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山川秀丽,景色迷人。
乙:这里的 教育 事业更是引人注目令人敬仰。近年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招成绩连年居全市第一,高考成绩实现连年突破,各项工作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是春华秋实硕果丰,桃李争妍满园春。
甲:为了表达对--教育事业的关爱之心和对老区教育工作者的崇敬之情,在第--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致先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先生专程在这里向师生们颁发“致先慈善教育奖励基金”,并率领旗下的--省青年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为大家慰问演出
乙:莅临今天慰问演出现场的的领导和嘉宾有:
--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我们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甲:让我们用音乐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一起走进民族音乐的艺术殿堂,共同享受高雅艺术的无穷魅力!
乙:“美丽的心灵——献给教师节的赞歌”慰问演出现在开始,首先请欣赏中国鼓合奏《龙腾虎跃》
二、唢呐独奏《喜庆胜利》(4′40)
A:雅筝,如果我让你说出一种中国的民间乐器,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B:当然是喇叭了,也就是唢呐。因为凡是能听到的大多数民族民间乐曲中都会有唢呐的声音,一听到高亢嘹亮的音色那肯定就是它了,所以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A:没错,现在啊,唢呐不仅在中国非常盛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留下了它的名号,比如说在日本被称为“茶留米罗”,在朝鲜,韩国被称为“太平萧”,甚至在遥远的埃及都有了它独特的称号“米兹玛尔”。
B:那说了这么多关于唢呐的东西,下面就有请--省青年民族乐团青年唢呐演奏家赵方瑞带来唢呐独奏《喜庆胜利》。
三、动感新民乐《阿拉木汗》(4′30)5-7人
A: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学习知识要勇于发现、敢于创新。
B:没错。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今天--省青年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带着他们的创新来到这里为我们的教师送上最衷心的祝福。
A:下面就让我们把这曲新民乐《阿拉木汗》,献给现场以及全天下可敬又可爱的老师们。
四、群舞《花开的季节》(5′)15-20人
A: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师始终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
B: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开启着下一代人的心灵。
A:无论是领袖、将军、作家、学者,还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过老师的教诲与启迪
B:老师用他们心血和汗水灌溉滋养着如花朵般含苞待放的莘莘学子,倾尽毕生精力使得花开大地。下面请欣赏舞蹈《花开的季节》
五、豫剧独唱《南阳关》选段《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十五贯》选段《怎能够不辩黑白判成死刑》两首(10′)
A:豫剧是发源于咱们--的一个戏曲剧种,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而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B: 下面我们要请出在咱们--戏曲舞台上,唐派弟子中艺术成就最高、艺术影响最大、传承唐派艺术的成绩最显著的豫剧演员杨志礼先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他带来豫剧独唱《南阳关》选段《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十五贯》选段《怎能够不辩黑白判成死刑》
<当代中国豫剧名家、唐派传人。>
六、男声独唱《老师》、《欢聚一堂》(10′)
A: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为师,终身父母,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一起倾听老师的 故事 ,走进老师的心灵,感恩老师的教诲。
B:今天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是怎样的境遇,无论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都让我们在心底问候我们的老师,让我们再说一句:老师,你们
合:辛苦啦!
七、器乐合奏《新 赛马 》(4′)
A:雅筝啊,我觉得我们前面的这些节目都是献给女老师的,你看古筝啊,舞蹈什么的,咱们有没有特地给男老师准备的节目啊,你看台下的男老师都吃醋了
B:你看你这话说的,咱们所有的节目都是--教育体育局精心为所有教师准备的,如果非要找一个适合男老师的节目,那就数二胡合奏《新赛马》了,这首曲子是在传统二胡曲目《赛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和改变,描写了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众马奔腾、奋蹄疾驰的场景。
A:想象一下就觉得热血沸腾啊,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欣赏,由--省青年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们带来乐器合奏《新赛马》,看看他们能不能将我们带到辽阔的大草原。
八、豫剧《打銮驾》 选段(4′)、《王强点兵》选段(2′30)
B: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汇聚在这里一同欢度即将到来的第--个教师节,这不但体现了我们--教育体育局对老师辛勤工作的关怀,也是为了感谢致先教育基金多年来的支持。
A: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省电视台《梨园春》2007年金奖总擂主、著名艺术家--亲传弟子--,她今天要在这个舞台上向自己的恩师--老先生以及全天下所有的老师送去祝福。
B:让我们掌声请出--带来包公选段《打銮驾》和《王强点兵》
九、葫芦丝独奏《打跳欢歌》、笛子独奏《忆故乡》(9′)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会有一个人充当老师的角色为我们指引方向。
B:今晚我们就请来了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不仅教书育人,而且还悉心的教导、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A:没错,他就是--省青年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省竹笛葫芦丝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省竹笛葫芦丝 文化 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竹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竹笛特色教育联盟顾问、--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先生
B: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一同欣赏由--先生带来的葫芦丝独奏《打跳欢歌》、笛子独奏《故乡的回忆》
A:有请--先生。
十、民乐合奏《迎宾曲》
A:--历史悠久,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的文化教育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多年来,--教育体育局瞄准“打造基础教育名县和职业教育强县”的目标不断发展--县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有识之士在--这片热土上建功立业。
A:下面让我们欣赏民乐合奏《迎宾曲》,对那些扎根山区和将要在--教育战线上建功立业的新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
十一、《好汉歌》
B:大家都看过《水浒传》吧,当年这部电视剧可是红遍大江南北,捧红了不少明星。
A:没错啊,让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一句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也希望我们在场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像绿林好汉一样拿出你的一腔热血,与--县教育体育局共同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
B:让我们再一次请出--省青年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带来民乐合奏《好汉歌》
结束语
甲: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让祝福的情怀在音乐中流淌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让浓浓的情意在金风中飞扬
甲:欢聚的时光总是太短
乙:喜悦的时刻倍感难忘
甲:让我们把今天的聚会当作携手同行的新的起点
乙:让我们把明天的向往写成共谋发展的崭新乐章
甲:衷心的祝愿--教育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所有的老师朋友们节日快乐,祝愿各位领导给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乙:慰问演出到此结束,朋友们再见!
学校慰问活动主持词相关 文章 :
★ 慰问活动主持词
★ 慰问座谈会主持词精选范文
★ 2017年慰问活动主持词
★ 慰问敬老院活动主持词
★ 慰问敬老院活动主持词范文
★ 送温暖活动主持人主持词
★ 最新敬老院慰问活动主持词
★ 领导六一节慰问活动主持词
★ 春节慰问活动主持词大全
★ 慰问留守儿童活动主持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