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色相逢方得意,风流相遇事尤佳。牡丹移入仙都去,从此湘东无好花。
本文选自宋人刘斧所编的小说集《青琐高议》别集第三卷之《谭意歌传》,作者秦醇。
---------------------------------------------
谭意歌传(1)
文/秦醇
谭意歌,小名叫英奴,父母在英州生了她。父亲死后,她们母女流落到长沙——就是现在的潭州。八岁时,她的母亲又去世了,她就被寄养在小手工匠张文家。张文靠编造竹器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官妓①丁婉卿到张文家来,看到了谭意歌,心里想:“如果得到她,一定可以使我赚很多钱。”就叫张文和她一起喝酒,喝过酒却什么也没讲就回去了。过了几天,又送钱财布匹给张文,后来渐渐送东西的次数更多,张文就对她说:“我张文是小集市上一个地位很低的小手艺人,承蒙您的厚礼。但家里穷,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您,不知道您是不是有话要说?您一定有什么要求,请说出来,我愿意尽我微薄之力,来答谢您。”婉卿说:“我一直不讲,实在是怕您不高兴,现在您既然这么诚恳,我就坦白说。我知道谭意歌不是您的孩子,我觉得她的容貌实在美丽。您要是能把她卖给我,我不但今天要重重酬谢您,将来您还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不要让她在您家挨饿受冻。您看怎么样?”张文说:“我早就猜到您的想法了,正想说出来。既然这样,我怎么会不肯?”当时谭意歌才十岁,知道了张文和丁婉卿的想法后,愤怒地责问张文说:“即使我不是你的女儿,你怎么忍心把我丢到娼妓家呢?您如果能把我嫁出去,哪怕是穷人家,我也愿意啊!”最后张文还是把她交给丁婉卿。
【注释】①【官妓】供奉官府的妓女。后亦称入乐籍的妓女。
到了婉卿家,谭意歌嚎啕大哭说:“我孤苦伶仃,又流落在远方,势单力薄,年纪又小,也没有人来可怜我搭救我,连想嫁个平民百姓都没有办法!”听到的人都为她叹息掉泪。丁婉卿每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劝她,用珠宝翠玉来替她装扮,拿轻便暖和的衣裳给她穿,用各种新鲜美味的食品满足她,时间越长越疼爱她,就像慈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日夜影响之下,谭意歌的心意就改变了,感情也因利益而变化,她忘了自己原来的志向。还不到十五岁时,丁婉卿就替她挑选了一个合她心意的客人,让她开始接客。这时的谭意歌,出落得肌肤清润,体态秀美,乌黑的头发,细长的眼睛,嫩芽似的手指又细又长,纤细的腰肢袅袅婷婷,一时之间没有人能跟她媲美。去她家的车马成群结队,把街道挤得都快没有办法走路,门庭若市。加上她天性聪明,懂得音乐,又特别擅长诗赋文章。因此,年轻人为讨她喜欢,不管花多少钱都不在乎,争先恐后地亲近她。郡里的官员宴请聚会,也都请她去助兴。
当时转运使姓周,代理太守职务,有一次他请了很多宾客,谭意歌先来到周府,后来及博士及有故也来到周府,在大厅上拜见转运使。及博士的胡须很漂亮,周转运使就笑着对他说:“我有一个句子,你能对得出来吗?”及博士说:“请您说说看。”周转运使说:“医士拜时须拂地。”及博士还没来得及回答,谭意歌在旁边说:“我想替博士对这一句。”周转运使说:“可以。”谭意歌就回答:“郡侯宴处幕侵天。”周转运使听了,非常高兴。
有一次,谭意歌去见府官,在送上去的名片上说自己能饮酒作诗。有个叫蒋田的见了,觉得很可笑,就叫她对句,指着她的脸说:“冬瓜霜后频添粉。”谭意歌就拉着蒋田的官服袖子回他一句:“木枣秋来也著绯①。”蒋田听了,心里既惭愧又觉得谭意歌确实有文才,在场的人也都纷纷称赞她对得好。有个姓魏的谏议大夫担任长沙的地方长官,他到岳麓山去游览,谭意歌也随车前往。
【注释】①【著绯】穿红色官服。宋代规定,四品、五品官可著绯。
魏谏议知道谭意歌会做诗,问她道:“你有没有办法对我的句子?”随后就念:“朱衣吏引登青障①。”意歌对道:“红袖人扶下白云。”魏谏议很高兴,帮她取了个名字叫文婉,字才姬。意歌对他拜了两拜,说:“我是身份低下的人,您却替我取名字,比您赏赐我万两黄金更让我觉得荣幸。”刘宰相镇守长沙时,有一天登上碧湘门城楼乘凉。他叫谭意歌来对句,谭意歌说:“我是身份微贱的人,怎么敢和您的大才相比?但您的命令,我可不敢抗拒。”刘宰相远远向湘江望去,曲折绵延的洲岛上,有一片竹屋茅舍,一个渔夫正提着两条鱼走进一条狭长的巷子。刘宰相说出上句:“
双鱼入深巷。”谭意歌对出下句道:“尺素②寄谁家。”刘宰相听了十分高兴,重重地奖赏她。
有一天,谭意歌又陪同宰相乘车到岳麓山。经过抱黄洞望山亭时,刘宰相吟了一首诗,在座的宾客都有呼应的作品,谭意歌也做了一首诗献给宰相。诗是这样的:
真仙去后已千载,此构危亭四望赊③。
灵迹几迷三岛路,凭高空想五云车。
清猿啸月千岩晓,古木吟风一径斜。
鹤驾何时还古里,江城应少旧人家。
【注释】①【青障】像屏障一样的青色的山峰。
②【尺素】书信。古人用绢帛写,通常长一尺,故称短信为尺素。
③【赊】疏阔的样子。
刘宰相见了这首诗,更是惊叹不已。在座的客人相互传阅,没有一个不佩服谭意歌的。刘宰相称赞意歌说:“这人简直就是很会做诗的妖精。”
刘宰相问起她的来历,谭意歌坦白地回答。宰相听了,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谭意歌趁机请求宰相说:“我入妓女名籍,供人驱使,侍候客人已经好多年了,也不敢说什么。今天有幸遇到您,倘若您能帮我脱离妓女户籍,让我可以嫁人为妻,哪怕是死了,我也一定会报答您。”宰相答应让她解除妓女的身份。过了几天,谭意歌向官府递交了文书,刘宰相批准了她的请求。
解除妓女身份后,谭意歌就开始寻找中意的对象,但是找了很久都没有碰到心动的人。恰好汝州人张正字来担任潭州茶官,谭意歌一见到张正字,就对人家说:“我找到理想的丈夫了。”人家问她,她说:“他的风度、才学,都很合我的心意。”张正字听说后,也很心动。有一天,张正字约意歌到江亭相会。当时清风吹来,江面上广阔一览无遗,月色清朗;帘帐高挂着,上面流苏轻轻摆动,凉爽的清风伴着如水的月色一起掠过稀疏的竹帘,钻进窗来,缕缕香气从香炉中飘出。两人玉枕相连,盖着绣被,互相倾诉柔情,就像巧手拨弄的乐器发出悦耳声响,激荡的心就像飞扬的柳絮不停飘动;二人就像开在同一枝头上的两朵花、同一池里的两尾鱼,那种情投意合的欢娱,就算是死了也不会停止。第二天,谭意歌把她所有的财物交给了张正字。有人为他们做了这样一首诗:
才色相逢方得意,风流相遇事尤佳。
牡丹移入仙都去,从此湘东无好花。
两人来往了两年。两年后,张正字因为调动官职,又来见谭意歌。意歌为他打点行装,在郊外为他饯行。张正字要上路的时候,意歌拉着他的手臂,跟他说:“你本来是名门子弟,我却是娼妓之流。以卑贱配高贵,确实不是好姻缘,更何况你家里还没有正妻,又有年老的双亲。我们今天一分手,肯定没有再见面的日子了。”正字说:“我们的山盟海誓像太阳与月亮一样清楚坦白,若是谁违背了誓言,神灵也不会原谅他啊。”意歌又说:“我怀孕好几个月了,这是你的骨肉啊,你应该想着他。”两人相对痛哭,然后张正字就离开了。
谭意歌从此不再出来走动,即使是住在她隔壁,也见不到她的面。过了一段日子,谭意歌写了一封信给张正字。信上说:
冬去春回,虚度岁月。不见鱼雁,音信断绝。
初春气候忽冷忽热,你一定要多多保重。你现在住在京城,一定每天都有很多事,而我住在这偏僻的地方,一颗心始终无法安定,始终挂念着你,我每天盼望你的归来,真是度日如年。为此写成小诗一首,寄上我的思念,希望你千万珍重。这首诗写说:潇湘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愿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
过了一年,张正字还没有回来,但是也没有听说他娶妻。谭意歌又写了一封信说:
我们分别后,时间又进入新的一年,湘东地区气候温暖,春天的景色格外动人。小溪边的梅花花瓣落下,就像片片玉屑;栏干旁的杏花开了,吐出朵朵红色花蕊。燕子刚刚归来,黄莺又开始鸣唱。我面对着依稀如旧的景物,不免感叹人事,独自悲伤。有时强颜欢笑,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流下眼泪。几个月来,很不喜欢吃东西。觉得好像病了,又好像没病,一直没有痊愈。孩子很好,你不用挂念。
过去曾经跟你讲的话,一直都是真心,绝对不是骗你的。你没有办法违背父母的话,又没有办法丢开自己所爱的人,去跟高贵人家结姻缘,是不是很遗憾呢?假如你勉强跟我这身份低微的人在一起,委曲求全地做到有始有终,这种恩情,我这一辈子又拿什么来报答你呢?即使死了,也会像活着时那样,粉身碎骨也还不足以报答你的情意。我反复表白心意,即使写秃了十支毛笔,用完所有三江产的纸,也没有办法写尽我想说的话。我手里握着笔,眼泪竟不知不觉滴在砚中;郁结的心绪,无法靠自己抒解。希望你千万注意季节变化,好好保重自己,不用过分挂念我。
写了短歌两首,实在不是什么好作品,只不过想抒发我的感情罢了。
一首歌曲名是《极相思令》: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锦。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①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
【注释】①【翠羽】指书信。
又作《长相思令》一首:
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迤逦天气融和。新睛巷陌,是处轻车轿马,禊饮笙歌。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沉沉,幽闺独自颦蛾。正消黯,无言自感,凭高远意,空寄烟波。从来美事,因甚天教两处多磨?关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似恁地人怀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张正字收到意歌的书信后,心情一直不好,也悄悄地把意歌的信拿给和自己亲近的人看,富于同情心的人都相当感叹。
张正字在家里有父母的管教,在外面又受到舆论的非议。一个月后,父母就定了和孙贯殿丞的女儿成婚,已经行过问名、下定等订婚仪式。媒人早就约好,催他早点完婚,再过没多久就要迎娶了。张正字心里烦恼得不得了,感伤流泪。风景再美也无心欣赏,常常独自登高、默默无语。但他还是不敢写信告诉谭意歌。过了一年,意歌才知道这件事,写信给他说:
我身份微贱、见识浅陋,十分明白自己的短处,事情由您决定,我怎么敢探问?我一入您的门,就努力尽到妻子的职责,自早到晚谦恭和顺,不敢说有多辛苦。做您的妻子也已经三年,如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让我知道,您却突然这样抛弃我,从人情上讲,似乎有点薄情;用天理来衡量,也没有办法为天理所容。我已经把自己托付给您,就没有办法埋怨别人。古书上常讲,男女之间有恩义才能结合,我一直相信这些话,但现在被您抛弃,也只能深深为自己的卑微弱小而感伤。既然盟誓被抛弃,其它也没有什么可说了。
儿子已经三岁,才刚会走路,我可以等待他长大成人。我手头还有几百贯存钱,准备买些郊区的田,每天和农人一起耕作,生活俭朴,教育孩子,让他懂得诗书上的道理和礼义的重要,希望他能有所成就,一辈子孝顺我,我的愿望只有这样而已。其他诸如清风明月的夜晚、在馆宇亭轩之中饮酒作诗这一类的事,早就已经是过去了。今天的这些话,您一定不会相信,等到将来有一天,您就知道了。您刚新婚,应当高高兴兴,我却像被扔在地上的落花。这次被抛弃,我再也不登高远望了。我心里的忧愁像白云一样飘动,我的魂灵远游天涯,忧郁的情绪,说也说不清。
您在哪里做官,捎个信给我吧。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知道您的行踪。
我是一面哭泣一面写这封信的,心里实在是心乱如麻。请您千万爱护自己。
张正字收到意歌的信,也只能叹息惆怅。
三年后,张正字的妻子孙氏去世了。恰巧有人调动官职,从长沙回京,和张正字在办公的地方相遇。张正字向人家打听谭意歌的消息,那人大骂,说:“那姓张的真是铁石心肠。如果让有正义感的人见到他,他就惨了。”张正字问:“为什么呢?”那人说:“意歌自从姓张的走后,就闭门不出,虽是邻居也不容易见到她,听说姓张的已经另外娶妻,意歌的心更加坚定,买了近郊的百十亩田来养活自己。她治理家务清正严肃,闲言杂语一丝一毫也无法影响她。还亲自教育儿子。在我看来,古代的贤妻良母,也比她强不了多少。我要是见到姓张的,一定要好好指责他。”张正字听了,很惭愧,很久都说不出话来。然后请客人到酒店去喝酒,才对他说:“我就是那个姓张的。你责怪我是应该的,只是你不知道我家有双亲,我不得不这样做。”客人说:“我不知道您就是张君。”两人聊了很久才散去。
张正字就往长沙去。到达后,就换了普通人的服装在街上到处打听谭意歌的作为,说谭意歌好话的人很多。他又悄悄向邻居打听,很少人见到她。她的门前清静,庭院也很整洁。看到这些,张正字心里很难受。谭意歌一见到张正字,赶快躲进屋里把门关起来。正字说:“我会涉水渡河没有其他原因,翻山越岭,跑了几千里的路,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这么狠心地拒绝我呢?难道我们过去相处感情不够深吗?”意歌说:“你已经有了妻室,我努力做到端庄贞洁。你还是走吧,不要再来找我。”正字说:“我的妻子已经死了。过去的事,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我没有办法跟你在一起,情愿死在这里。”意歌说:“我以前仰慕你,仓促地进了你的门,所以也容易被抛弃。如果你不会再抛弃我,你就应当找媒人来提亲,正式举行婚礼,然后我才能听从你。不然的话,我们也不用再见面了。”终究还是不肯开门。张正字就照她所要求的办,举行纳彩、问名等仪式,完全按照正规的婚礼进行。婚事结束,张正字就带着意歌回到了京师。
谭意歌治理家务,很有条理,和亲族相处也都很得体,家族内外都很和睦,家业兴旺发达。意歌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考中了进士。意歌终身都享有封号,和张正字白头到老,后代子孙繁多。啊!真是贤慧啊!
【内容讲评】
本文选自宋人刘斧所编的小说集《青琐高议》别集第三卷。
《谭意歌传》写的是一个柔弱女子的经历。她美貌无双,才华出众,只因父母双亡,无人庇护,不得已而沦为娼妓;她通过种种努力,跳出了火坑,找到了意中人,又因出身微贱,仍然难逃被遗弃的命运。她曲折的生活道路和苦难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古代礼教和门第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这篇传奇与唐代传奇中的《莺莺传》、《霍小玉传》有相似的地方,但就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情节而言,又有独特的风格。谭意歌的反抗精神不如霍小玉等人强烈,已经受到更多的古代礼教影响。这与宋代道学思想盛行的思想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另外,故事情节的展开比较舒缓,人物性格也显得柔弱。
宋人传奇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夹杂较多的诗词歌赋,本篇尤其是这样。但总体看来,本篇中的诗词还是为塑造人物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出现的。尤其是文章后半部,用书信和两首曲子来表现谭意歌的思念之情,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