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向妈妈表白,你会选哪句?

如果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向妈妈表白,你会选哪句?,第1张

如果有**中的一个台词,王宝贵白,那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妈妈我爱你,你辛苦了,肯定是这一句了。因为那个母亲并不需要孩子说的太多,只要是你用心去为母亲付出,却关爱他去理解他,然后过节和多给妈妈说,你爱的就可以了。

国内许多优秀的女主持人,除了形象端庄大方,业务能力过人之外,在感情方面似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

她们当中不少人被传隐婚嫁豪门,大龄不婚甚至已婚丁克等等,总之都是不走寻常路。

比如北京电视台《春妮的周末时光》主持人徐春妮,荧幕上的她温柔美丽,总是用美好的微笑治愈大家。

其实回归现实生活,她在感情方面也经历了许多坎坷。

和其他大学毕业准备摩拳擦掌拼事业的人不同,春妮23岁就与初恋步入婚姻殿堂。

结婚之后,她和伴侣约定丁克不生孩子,可婚后十几年,却因各种原因离了婚。

婚姻失败后,她用心经营事业,终于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当红主持人。

之后,她以离异的身份嫁给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国脸”刚强,并在41岁的年纪为对方生下孩子。

那么,原本坚持丁克的她,为何愿意冒着高龄产妇的风险生孩子呢?

她和刚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缘分?

一、

1978年,春妮出生于上海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她是家中独生女,因此童年一直都是被呵护着成长。

父亲是企业的管理干部,母亲是一名技术人员,因此对孩子的培养也格外上心,在上学前就经常给她传授各种知识。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春妮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开始她的成绩就很优秀,肩负大大小小的班干部头衔,一直生活在光环下。

小升初时,春妮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升入同济中学,高中更是凭借优异的表现免试入学。

就这样一路以学霸的姿态升入高三,在高中阶段,她开始接触校园主持,从此渐渐爱上了舞台。

春妮的形象本就不错,学生时代一直都被称为“班花”,对于女儿的选择,父母虽然有些顾虑,但却依旧支持。

高中时,一心认定目标的春妮选择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原以为会被顺利录取,可谁知却费了好大一番周折。

1996年高考,春妮得知北广在上海是实行隔年招收制度,轮到她高考那一年,恰好停招。

这可急坏了春妮,毕竟推迟一年报考对于她而言是浪费时间,而且未来也会充满很多变数。

看到女儿如此着急,父母也看在眼里,于是双双请假为她多方游走,最后得知重庆考区还没有结束招生。

得到消息后,父母带着春妮火急火燎赶到重庆,终于赶上了考试,最终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

二、

从上海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春妮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在她的同班同学里,有不少后来都成为了出色的主持人。

比如央视的李梓萌、月亮姐姐,以及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刚强,都是春妮的同班同学。

由于长相很出挑,春妮刚上大学没多久,就再度被同学们私底下评选为“班花”。

那时,暗地里倾慕她的人有不少,其中就包括刚强。

刚强是北方人,从小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最重要的是在广播这方面,他有得天独到的天赋。

原本刚开始是没有打算往这方面发展的,但在高中时期,他的天赋被广播学院的一位老师发掘,力劝他报考播音专业,这才令他醍醐灌顶。

果然,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刚强的天赋和优势就已经体现。

他被老师选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凭借浑厚又沉稳的嗓音,获得全校师生的赞叹。

不久之后,他就被选为班长,并且积极热心帮助班级里的每位同学。

虽然刚强爱慕春妮,但由于他的性格太过于“直男”,也不太擅长表白制造浪漫,总是一次又一次错过向家人表白的机会。

没过多久,“情敌”就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春妮的第一任丈夫蒋虎。

蒋虎也同样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他们8届,是妥妥的“大师兄”。

毕业后的蒋虎在北京电视台就职,从事幕后导演的工作,经常需要在外奔波。

有一回,他接到负责宣传母校的任务,就带着素材回到了广播学院。

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春妮,面对这个美丽而又智慧的小师妹,他动心了。

一番交谈过后,他们彼此留下****,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当时班级里有女生调侃春妮:“蒋虎是不是看上你了,可以考虑考虑?”

每每这时,春妮总是害羞地否认:“没有这回事,我们就是朋友!”

可嘴上虽然否认,行动却又止不住靠向对方,春妮每次回上海都会主动带东西给蒋虎,俩人私下往来很频繁。

他们这一对,在同学们的眼中早就已经是默认,而刚强看着女神的身边有了护花使者,也就只能把那份爱意默默放在心底。

大三那年,春妮和蒋虎确定了恋爱关系,对方也是她的初恋。

毕业之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春妮也在蒋虎的要求下,留在北京电视台发展。

一切都顺其自然,进入电视台后,春妮以新人身份进行实习,之后慢慢凭借努力开始上镜主持节目。

一年后,已经到适婚年龄的蒋虎提出了结婚,而深爱对方的春妮也很快答应了求婚。

就这样,才23岁的春妮在毕业一年后就早早步入了婚姻殿堂,嫁给大自己八岁的初恋。

结婚之后,春妮十分前卫地提出了丁克:俩人决定为了事业不要孩子。

三、

90年代提出当丁克一族,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但蒋虎尊重并且支持妻子的决定。

就这样,俩人在一起度过了十几年的光阴,期间虽然也有磨合,但多数时候还是恩爱的。

春妮的事业也慢慢开始走向巅峰,2012年《春妮的周末时光》栏目开设,她以轻松的主持风格,邀请业内明星畅谈人生理想,深受观众喜爱。

可惜的是,事业取得成就,婚姻却出现了问题。

她与蒋虎相伴走过十余载,最终还是败给了婚姻的琐碎,俩人友好离婚。

其中的心酸眼泪只有两人知道。

关于春妮的失败婚姻,后来也有很多揣测。

有人觉得是聚少离多导致,也有的人觉得罪魁祸首还是因为丁克。

不过,春妮后来聊起这段婚姻曾经公开表示:“我和蒋虎的婚姻,没有谁对谁错。”

如此看来,春妮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拥有大智慧的女人。

离婚之后的她俨然是个女强人,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注入热爱的主持行业,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再去考虑终身大事。

然而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本以为会一直单身下去的春妮,还是遇到了真命天子。

有一回,她为自己的栏目策划了一次“老同学相聚”的主题,准备把大学时代的老同学都聚到一块聊聊近况。

很快,月亮姐姐王淏、李梓萌等人都来了,当年的“班长”刚强也身在其中。

一群老朋友聚在一起聊从前,聊现在,氛围相当和谐,仿佛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

不同的是,那时的春妮已经历一次失败婚姻,月亮姐姐等人也都升级当了妈妈,唯独刚强还是单身一人。

原来,大学毕业后的刚强很快考上中央电视台,为能够拼出一番成绩,他即便在幕后做起也无所谓,就这样一直熬了十七年,最后才当上“国脸。”

这十多年,他一直醉心于事业,再加上性格过于耿直,在感情方面也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不知不觉就被“剩下了”。

月亮姐姐是春妮的闺蜜,当她看到两个如此优秀的老同学都还单着,就有了当媒人撮合他们的想法。

她先找到刚强,把自己的想法如实说了一遍,当时的刚强已经年过四十,其实也有成家的打算。

当他听闻春妮的近况时,马上就确定了心意:“我没有问题,不过就是不知道她怎么想。”

王淏笑了笑:“她那边的工作我去做!”

就这样,热心的月亮姐姐开始在俩人当中穿梭,但一开始春妮是不同意的。

“我现在没有成家的想法,一切还是以事业为重。”

“都是老同学,太熟悉了不好意思,要真能成,当年早就成了。”

但月亮姐姐没有放弃,还悄悄透露学生时代刚强暗恋她的事。

面对这份尘封的感情,春妮再次心动了,答应与刚强接触试一试。

准备正式交往之前,春妮就先给刚强打了预防针:“我不会做家务,也不打算生孩子。”

面对这个学生时代就闪闪发光的女子,刚强的眼中温柔无比:“这都不是问题!”

就这样,俩人开始了交往,这份迟到的爱情,刚强等了二十年。

四、

不过,每一段感情和婚姻都需要经营和包容,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也难免会有摩擦出现。

相恋之后春妮才发现,刚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直男,做事不绕弯子,私底下和荧幕上判若两人。

平时在主播台上的他西装革履,谈吐严谨,可到了生活中却完全是个大老粗。

他经常没有时间观念,东西乱丢,俩人约会他还常常迟到。

有一次过七夕节,骨子里本就有浪漫细胞的春妮满心期待等着男友给自己送礼物。

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刚强却怎么也没出现,直到两个小时以后才姗姗来迟。

她想着:“迟到就算了,如果能给我送一束花,我就原谅他。”

可让她懊恼的是,刚强这个大直男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空着手就来了。

一路上她都板着一张脸不想说话,此时刚强终于明白春妮生气了。

他神秘地掏出手机,打开一段录音,放在春妮的耳边。

此时,手机里传来一阵熟悉而又富有磁性的声音,原来刚强为了给她惊喜,偷偷躲着录了一下午的情诗。

这种“别样的浪漫”,让春妮哭笑不得, 最终只能原谅了他。

不过,刚强虽然在生活中有些神经大条,但他为人善良,业务能力出众,性格耿直仗义,还是深深吸引着春妮。

交往一年后,刚强把结婚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结婚之前,春妮严肃告诉他:“我是不打算要孩子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刚强十分尊重爱人的决定,对春妮的个性也很了解,因此同意了丁克的要求。

就这样,俩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步入了婚姻殿堂,那一年刚强41岁,春妮40岁。

婚后生活很甜蜜,但春妮还是会经常收到刚强父母的“催生”电话。

对于这样的压力,她一度很迷茫,不知道该不该生孩子。

至于刚强,年过四十的他其实一直很渴望与春妮有个属于俩人的爱情结晶。

但由于深爱着妻子,他一直没有强迫自己,每次提及这个话题,总是表态:“一切都以你的意愿为主。”

他的心思春妮都看在眼里,但一直放不下事业的,始终没有那么快做出决定。

改变来自于无形之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刚强会往家里带一些可爱宝宝的画报。

有的时候,他还会特意邀请春妮一起去孤儿院做义工,帮助那些失去双亲的 孩子。

时间长了,春妮也逐渐感受到孩子的可爱,再加上周围的许多同事和朋友都已经当上妈妈,她也就动心了。

有一天,春妮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对刚强表态:“不如我们个孩子吧?”

听到这句话,刚强欣喜若狂,当时就开始查各种和备孕有关的资料。

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春妮终于怀孕了。

听闻这个消息,刚强身在老家的父母连夜赶到北京,准备好好照顾儿媳妇。

可春妮是个固执的人,即便怀孕后全家人劝她以身体为重,不要再主持,但她却依旧舍不得岗位。

怀孕期间,她坚持挺着孕肚上节目,还经常在节目里与好友和嘉宾分享孕期的各种趣事。

看得出来,对于即将到来的新身份,春妮是抱着欢喜和期待的心情看待的,脸上泛着母爱的光辉。

2019年,春妮以高龄产妇的身份生下儿子,母子平安 。

听闻这个消息,全家人开心不已,刚强更是激动的流泪了。

他对春妮说:“以前你们台里都叫你小铁人,我觉得你是大铁人。”

他在妻子产后尽职尽责照顾,几乎包办所有事情,整夜整夜的不睡觉,有时候还顾不上吃饭。

不管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坐月子,刚强都全身心参与到宝宝的喂养和妻子的产后恢复中来,简直就是个“全能奶爸”。

看到刚强的变化如此之大,春妮感到既意外又欣慰:“看来没有做错选择!”

如今这一家三口十分幸福,刚强每次在上节目时都会提起妻子和孩子。

在有一次做客央视《你好生活》时,他还遭到撒贝宁调侃:“春妮当时怎么了,咋选了刚强?”

面对这份善意的调侃,刚强幽默的回答:“我额头顶着天花板,捡到大便宜了!”

听闻这句话,当时与嘉宾连线的春妮更是信心满满回复:“这句话说的对 !”

两口子一唱一和,幸福感简直益出了屏幕,令周围的人羡慕不已。

一份晚来的爱,一份迟到的真情,造就了如此幸福的一对璧人,祝福他们今后越来越好!

在写下这一串字时,感情的潮水就立刻在内心涌动,泪水禁不住浸湿了眼眶。

年龄越长,感情似乎越脆弱,听不得,提不得父亲母亲的字样,一但触及到,总会引发难以控制的情愫,总要任性的宣泄出来才行,更何况是在特殊的日子里,叙说特殊的人。

1

记忆中,母亲和婶子从未红过脸,闹过不和。论年龄婶子比母亲大十来岁,论称呼婶子称母亲为嫂子。在为人处事及处理妯娌关系上,婶子以长姐的姿态,事事处处善待和照顾母亲。

婶子性情直爽泼辣,做事智慧、果断、大气,很具有掌控能力。母亲则是隐忍谦卑、与世无争,为人处事内敛低调,永远是遵从别人的意志,从不表达自己的主张。

尽管婶子和母亲的脾气性格迥异,但她们有好多方面是相同的,比如内心仁慈纯良,比如无怨无悔的付出奉献,比如真心为对方着想。

妯娌俩从未发生过相互猜疑算计、相互攀比妒忌、相互谩骂诋毁的不良表现。

听母亲讲,她嫁给父亲初进这个大家庭时,婶子已经在这个家生活了十多年了。但她从没以先来者自居,凡事有商有量,特别尊重母亲。

虽然婶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小脚女人,却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为人处事果敢大气,从不私下东家长西家短地议论是非。在家庭中,婶子是一个有主见、明事理的长辈。所以母亲也从内心非常佩服和信任婶子,总愿意和婶子说说心里话。

母亲虽然生性老实纯厚,不善于表达,一向默默无闻的做事情,但内心透着一种坚韧与忍耐, 宁恳受屈也不轻易外露。

母亲曾回忆在老家时的那段岁月,妯娌俩一同去地里干庄家活,回家一同忙家务,从不分你我,计较得失,产生磨擦。

母亲回忆说,在她有了身孕头三个月,身体反应很厉害,吃不上饭,吃多少吐多少,身体很虚弱,但仍然顶着烈日坚持去地里收割小麦。后来婶子眼看着母亲不停地呕吐,才知道实情,忍不住埋怨起母亲,说她太傻,自己怀孕在身,不知顾惜,还在这里傻干犟干,硬是将母亲撵回家。自己一个人在地里继续干。

后来母亲知道,当时婶子也已经怀孕在身,但她却闭口不语,把这份关爱给了母亲。

后来母亲随父亲搬进了城里住,婶子发自内心的替母亲高兴,她对母亲说:“你总算有了盼头,不然我都替你发愁,你这身子骨太弱,干庄稼活太犟,虽然这年头都不好过,无论如何城里比咱这强,日后可少受点熬煎。”

时间不长,母亲生下我,因父亲白黑忙于工作,无人照顾,婶子毫不打折扣地让自己十几岁的大女儿,我的大堂姐照顾母亲。

婶子的真诚与亲姐妹般的情谊,让母亲至今难忘。

2

母亲还回忆起,当年为了糊口,婶子攒了几斤鸡蛋,舍不得让孩子吃,拿去集市上卖,想换点盐钱。那时每家每户都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粮食都吃不上,谁还有闲钱买鸡蛋吃,结果一个也没卖出去。路上不小心弄破了几个,蛋液粘糊的到处是,回家后婶子将鸡蛋一个个的洗干净,象收藏珍宝一样又存放起来,依然没舍得吃一个。只盼着下一集再去买,奢望着换几毛钱派点用场。

还没到赶集日,母亲带着我回老家看望奶奶。过后领着我去了叔父家。婶子见到我们,满心欢喜,实在也拿不出什么稀罕物,便从橱子里取了几个鸡蛋想煮给我吃,结果剥开后全成了臭鸡蛋。

母亲回忆说:“进水的鸡蛋很容易坏,再说,你婶子还不知攒了多长时间,才积攒了这几斤鸡蛋,又是大热天……”

母亲感慨道:“就是那么紧缺,不舍得让自己孩子吃,赶紧拿出来煮给你吃。放到现在几个鸡蛋不算啥,可在那时候,每个鸡蛋都是全家人的每项生活预算,谁轻易舍得拿出鸡蛋给别人吃……”

听着母亲的述说,内心酸酸的,眼睛热热的……

那时我小,不懂人情事故,甚至连记忆也没有。现在听来只感内心受到一次震撼。

我不断的脑补这些过往和画面:婶子挎着一篮子的鸡蛋,迈着那三寸金莲,一颠一挪地跋山越岭赶十里开外的集市;婶子眼巴巴地看着稀少的人,却没盼来一个买主;婶子又挎着蓝子,腿脚疲惫,蹒跚丈量着坎坷不平的山路失望而归;婶子将这视如“金蛋”的鸡蛋,几经颠簸的“金蛋”,毫不犹豫的拿出来煮给我吃。

尽管那是已经变了质的鸡蛋,但我现在看来,它比金蛋还金贵,因它掂量出了亲情的无价……

有一件事,母亲想起来就说,在凭票购物的年代,每人每年才发一尺多布票,所以平时大人孩子很少做新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接了又接,补了又补。

有一次婶子进城看病,看到我和弟弟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知道我们在外边过得也很不容易,回家托人给母亲捎去一大摞白布,那是堂姐借了人家的织布机织,日日夜夜织的老笨布。婶子想让母亲将布拿去染房染上颜色,给我们做身新衣服。可母亲又将布原封不动地捎回老家。

后来妯娌俩见面时,婶子很幽默地对母亲说:“想换你点细布穿呢,还又给我送回来。”

当时母亲虽嘴上没说啥,但无论过去多少年,总念念不忘,不知提了多少次,说:“你婶子拉把着五六个孩子,那么不容易,这辛辛苦苦织出的布,怎能忍心要啊……”

3

患难见真情,在那样条件艰苦的岁月,她们相互扶持,彼此帮衬,总是希望让对方过得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付出一点是一点,母亲也同样待婶子如亲姐妹。

记得有一年,婶子牙痛的厉害,反复发炎红肿,父亲打听到杨寨一家牙科诊所看得挺好,要和婶子前去诊治。那时交通不方便,没有公交车,婶子又是缠足小脚,走起路来不方便,父亲就用自行车推着她去。

走时,母亲看着疼痛难忍的婶子,很是心痛,她将婶子用力扶上车,送出大院。

由于后边带人父亲就骑不了自行车,只好来回往返二十多里路徒步推着婶子。回家时,父亲已是大汗淋漓。而母亲知道婶子不能吃硬食,早已为她专门做了手干面等候着。

平时我们很少吃到白面条,看到从锅里捞出白华华的面条,然后浇上葱花汁汤,一阵阵油脂香味扑鼻而来。但我和弟弟只能望而兴叹,知道那是母亲特意为婶子做的,我们不能有非分之想。

为了分担婶子的压力,母亲将上大学的小侄子准备拿回家的盖脏的被褥,不顾腰疾疼痛,都拆洗得干干净净,连同棉套晒过后,一针一线将被褥做好让侄子带着。

不管哪一个侄子侄女来,母亲总是慷慨解囊,倾心对待,并且乐此不疲。难怪侄子侄女们称道:“大娘就象亲娘一样!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把彼此当成最亲的人,一切都是那么心甘情愿地为对方默默付出,一切都是将对方的疾苦当成是自己的疾苦,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甘与共。

4

此时此刻,我想说,这老妯娌俩是在这个世上最让我崇敬的女人。因为我看到了在她们老态龙钟的身上始终散发着光芒,那就是她们所具有的――仁慈和孝道。

叔父一直担任村干部,大多是整年两头不见明,起早贪黑忙于村里的事情,白天忙于公事,夜晚陪奶奶。我知道自奶奶八十岁,叔父就从自己的小家搬到老屋,专门夜间陪伴自己的母亲,直到奶奶九十六岁去世。

家里所有事情都由婶子一人承担,操持全家人的吃喝拉撒,过着紧紧巴巴的日子,受着身心的煎熬。

在那样的艰苦岁月里渡过每一天,并不是所有人都承受得了。尽管婶子免不了发几句牢骚,但她更是一个明事理、顾大局的人,从没拖叔父的后腿,使绊子。不然,叔父怎能安心整年忙于工作,怎能坚持十六年正常陪伴自己的母亲。

婶子曾对母亲讲:“人家儿孝顺,咱不能挡,谁让咱是人家的儿媳呢。”

婶子不管受多大委屈和困苦,也从未对着老人使脸色,或者拌嘴。她操劳着家里的一大摊子,还要和嫂子轮流照顾奶奶的生活。

母亲同样,不间断地回老家探望奶奶,回家就忙个不亦乐乎,拆洗被褥,洗头洗脚。

我四岁时,父亲将奶奶接到城里住了一段时间,当时母亲生了弟弟还没出满月,自己忙工作,无法照顾,所以想让奶奶帮衬。可母亲不习惯让奶奶照顾,反而百般侍候奶奶。

有一次,奶奶无意中说不知谁家熬了小米粥,闻到小米香味了。母亲就去院子里的小饭棚,用泥灶点上火为奶奶熬小米粥,燃的是麦秸,得不断添火,站了半个多小时才熬成。以至于坐下了月子病,就是夏天再热也感到脚后跟发凉隐痛。

然而母亲却没舍得喝一口小米粥,要知道,那是产妇才应该享受的最起码的待遇啊。

就算奶奶没来,母亲也舍不得享用,这仅有的小米,也是婶子从自己的口中“克扣”下给母亲的。母亲了解父亲夏天总上火,爱喝炒米汤,是想留给父亲用的,那给奶奶喝,母亲当然更舍得。

5

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子女们一天天长大成人,而妯娌俩历经风雨从年轻步入了老年。但两人的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反而有增无减。

叔父和婶子从山里搬进城里也有十多年了。婶子开心,母亲也高兴,终于隔得近,随时可以相见。婶子对母亲说:“有心里话就想对着妯娌说说,心里觉着详宽心,详好嘞。”

母亲虽然不会表白,但她也只有对着婶子才吐露自己的心迹。

我和母亲在医院陪伴父亲的这些年,叔父和婶子,虽然身体日渐衰弱,婶子走路都走不稳,叔父患有严重的骨股坏死,行动离不开防护架。但两位老人时常牵挂想念父亲母亲,不管费多大劲,经过多少周折,总要去医院看望。

每一次见面,都会掀起一场感情的波澜,叔父和婶子一声迭一声地叫着:“哥哥啊――哥哥啊――”边叫边老泪纵横。

妯娌俩每次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每当看到这对老姐妹盘坐在沙发上,亲密无间地你一句我一句吐露心语,时常被这幅温馨的画面深深感染。

母亲只要从医院回家,也总想着去看望叔父和婶子,走时,两人又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6

2017年12月14至2018年10月24日,不到一年的时间,她们分别失去了为之终爱、斯守一生的丈夫,在晚年经历了人生中最令人悲伤的哀痛。她们用自己的坚强将这巨大悲伤压入心底,用自己的方式抚慰内心的缺憾,不给子女再增加心理负担。

当时叔父去世时,母亲刚刚做了白内障手术。我们担心母亲难过流泪影响恢复效果,故一直满着她老人家。母亲不断地寻问叔父和婶子的近况,有几次催着我和她去婶子家。我都以天冷对眼睛不好为由搪塞过去。

婶子那边也迫切想见母亲,本想过了春节,天暖和了前去看望,可母亲又不慎摔倒,造成骨裂,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院,由于无法手术,只能回家慢慢卧床恢复。

婶子听说后,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说啥也要看母亲。在哥嫂的搀扶下,99岁的婶子和89岁的母亲,在各自经历了心灵的伤痛后,终于相见。

母亲见到日思夜盼的婶子,犹如孩子见到了久未谋面的亲娘,两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四目相对,浑浊的泪水顺着两张布满沟壑的脸颊肆意流淌。

婶子攥着母亲的手亲切地安慰道:“别着急,慢慢养,这就一天好起一天,等着我再来看你啊……”

前一阵,婶子又一次在二位堂哥的陪伴下来看母亲,此时母亲能下地稍微走动一下了,心情也渐渐好起来。妯娌俩坐在一起像往常一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唠嗑,越发惺惺相惜,相互牵绊。

7

我由衷地感慨,像她们妯娌俩,一辈子能和睦相处,没发生过一次争执,实属罕见。

我曾问过母亲:“你和婶子是怎样做到从年轻到老也没发生过一次矛盾和口角的?”

母亲说:“我傻,简单,你婶子又不挑别人的毛病,都巴望着对方好。再说了,见了面亲都亲不够,还闹啥矛盾……”

傻,简单,不挑毛病,望对方好,亲不够。

这几个再简单质朴不过的关键词,却给了我最好的诠释――

人,只有内心通透纯净、无私忘我、抛功舍利、善待他人,才能获得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和信任――而这些又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达到如此境界的基础之上。

我可以自豪地说:这两位可亲可敬的老母亲,就是我们人生的榜样,做人的楷模。

在这个温暖而又厚重的母亲节,我们唯用心声唱响母亲之赞歌,唯用真情颂扬母爱之伟大。

衷心祝愿老妯娌俩,祝愿全天下平凡朴实、奉献一生的母亲――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认识十年了,说明彼此算了解的,如果没什么特别的反感就接受她吧,而且尽快结婚为好,趁热打铁,结婚需要勇气,也会有很多干扰及犹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13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6
下一篇2024-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