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送友人》送的是谁

李白的《送友人》送的是谁,第1张

《送友人》一诗,通篇情感,皆缘于送别杜甫。“此去尔勿言,甘心如转蓬。”(《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李白初到兖州,就曾作如此表白,为实现思想,甘心于如同飘转的蓬草,浪迹四方。  《送友人》与《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为同时作,是篇续作,正篇诗题上己有“送杜二甫”,续作便径写“送友人”三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皆以此诗似为别友人之作。前有送诗,继写别诗,二者关联,诗意延伸。  细审两人的往来诗,足见相处时久,相知良深。李杜相聚,决不限于天宝三载遇于梁宋到翌年秋在石门分别这一年多时光,更早于此时的聚会却向为研究家们忽落。  据新说,李白与杜甫初聚,最迟在开元二十四年,时李白初居兖州,杜甫省亲居住其父杜闲的官舍,两人都有同期作于兖州的作品。研究这些作品系年,因知同在东鲁。自“行歌泗水春”,相伴漫步在鲁门东泗水畔。以后,聚会渐频,友情递增。李诗《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和《戏赠杜甫》;杜诗《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和《赠李白》是两人兖州相聚的后期作品,李白在送杜诗中与出异出其他尧祠送客诗的新切情怀。《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写举杯握别,《送友人》写杜甫刚刚离去,《沙丘城下寄杜甫》写思念。三首诗中感情脉络相合,可视为组诗。以“李白一斗诗百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句,可见杜甫之推崇钦敬李白。白诗“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句,可见思念杜甫之切。《送友人》诗中情愫,系因与挚友分别,从诗人遥望长空挥手惜别的神态,可以推想所送友人的形象。“落日故人情”,这“故人”是谁?是一起月下泛舟之伴,是共同狩猎孟渚之友,是同游齐州的故交,是携手同行漫步甑山的弟兄,即几天前共饮于范氏家中的杜甫。“登临遍池台”一个“遍”字,写出相聚频繁。于今落日时分,分别在石门路上,不由举手劳劳,两情依依,一再赋诗。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有“故有入我梦”句,当是石门宴请景再现梦中。如此一再互称故人,其意颇耐寻味。  《送友人》一诗,为杜甫所重,作《梦李白二首》,其二以“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开头,显系化“浮云游子意”而成。杜甫思念李白,也怀念东鲁,怀念北郭的青山、东城的白水。我赞成这个作者的看法,不过究竟送的是谁恐怕是千古之谜了~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及翻译如下:

1《芙蓉楼送辛渐》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2《芙蓉楼送辛渐》全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古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后两句自比冰壶,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

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王昌龄轶事典故:

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

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

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之七)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乐府诗集》共收《子夜四时歌》75首,其中,“春歌”20首,“夏歌”20首,“秋歌”18首,“冬歌”17首。这里所选的是“夏歌”中的第七首。

这首南朝乐府民歌,写思妇对客居异地的丈夫的怀念,也委婉地反映了思妇的辛苦与怨恨。这位思妇,显然也是个丝妇,她辛辛苦苦地养蚕缫丝,结果“田蚕事已毕”,而她却所获甚微,“犹苦身”。是谁掠夺了其劳动果实,诗中虽未明言直说,但我们不难想象得出这掠夺者当是彼时彼地的豪富。思妇的劳动果实大都被剥夺了,她只得自己服用粗疏的葛布,而将稍为细密的葛布寄给客居异乡的丈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全诗语言凝练,委婉含蓄,运用双关语也自然贴切,较能体现出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中已有唐代诗人杜荀鹤“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蚕妇》)与宋代诗人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的怨恨不平,只是不似后者那般直率罢了。

二、读曲歌(之八十二)

登店卖三葛,郎来买丈余。

合匹与郎去,谁解断粗疏?

《读曲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六)归入《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共89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八十二首。

这首南朝乐府民歌,以一位卖布女的自我表白委婉曲折地抒写了此女对前来买布的情人深挚爱情。前两句叙事,是卖布女自述她登店卖布,其情人前来买布,为下文抒情张本。“郎”,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多用于女子称自己的情人,如“郎为傍人取,负依非一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十五),“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子夜四时歌·夏歌》),此歌亦然。歌中叙事,以此女的“登店”与“郎来”并提,以“卖”与“买”对举,以“三葛”与“丈余”相照应,令人一目了然。

后两句抒情,语意双关,委婉曲折。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于反诘的语气中承前叙事,写卖布女不因葛布的粗疏而断绝之,而让其情人将“合匹”的葛布带走。其实,这是抒情,是卖布女向情人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心迹:“虽说你的性格有些粗枝大叶,犹如这葛布较为粗疏,可我却不想跟你割断关系,如同不割断葛布,让你整匹带走一般。”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咀嚼。

读这首乐府民歌,我们从“登店”可知,南朝的布店有较高的柜台;从“三葛”获悉,南朝织布仍以葛藤为原料;从此诗中也可窥见彼时彼地的女子向情人表达情愫的别具一格的方式,获得“委曲”这一诗美的享受。

三、采桑度(之五)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这首诗是写男女同往采桑之情事。前两句描写一对恋人同往采桑,时值阳春三月,桑叶茂盛,可他们却顾不上采桑,在林间尽情相悦,饶有情趣。这两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见其人相悦之态,如闻其人嬉笑之声。

后两句未承前具体描绘采桑男女相悦的场面,而将笔锋一转,写采桑女向沉湎于欢乐之中的情郎发话,以委婉的语言提醒他不要光顾了相悦而耽误了采桑的正事。这两句用墨经济,与前两句之间,情节发展跳跃大,“语不接而意接”。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将一对青年男女的劳动与爱情生活结合起来描写,构思巧妙。诗中虽未点明人物,却“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诗语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渗透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此诗,我们不仅能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形象地领略彼时彼地的风土人情。

关于白居易三首纺织诗

一、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这首诗,大约作于元和初年。全诗围绕新制布裘来布局谋篇。前八句,从新制布裘着墨,反映诗人优裕的生活,为下文表现其愿望张本。后八句从新制布裘生开去,抒写诗人的感慨,表达其“推身利以利人”的愿望,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代可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脉相承。白居易另一首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怀:“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白居易的思想也可知我国的一些地方在中唐时已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制衣了。诗中“桂布”四句主要写新制布裘用料考究:一是洁白似雪的桂布,一是柔软如云的吴绵,且布重绵厚,取喻新颖贴切。“朝拥”四句承接“为裘有余温”具体描叙新制布裘保暖性能好:在数九寒天,诗人白天拥着它,夜里盖在身上,浑身温暖如春。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以勤劳的双手裁制出如此用料考究、保暖性能好的布裘,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

二、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

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

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

练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涩毳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

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

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元和四年(809),白居易在任左拾遗时创作了组诗《新乐府》。这组诗共有50首,《红线毯》是其中的第二十九首。这首诗通过宣州太守令织工“加样织”红线毯进贡皇宫这一典型事例,揭露当时的地方官吏劳民伤财来诌媚皇帝的丑恶嘴脸,并“忧蚕桑之费了”(原题下小序)。

白居易的新乐府在结构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共志”,即诗的开篇点题,结尾揭示诗的主题;而中间部分则往往承接开篇加以铺叙。》《红线毯》便充分体现了此特点。首句“红线毯”,是名副其实的“标其目”。自“择茧”句至“线厚丝多卷不得”,围绕织造红线毯加以铺叙。首先叙写织造红线毯的主要工序:精选好茧,用清水煮后抽丝,再选好丝练成线,以红蓝花来染,染得比真花还红,再按照既定的规格织就。接着,采用白描与衬托的笔法,着重描写红线毯质地松软、有弹性,色彩鲜艳赛红花,突出其“温且柔”的特点。以上也间接地反映出织造红线毯费丝之多。最后,点明宣州太实劳民佃财,令织工“加样织”红线毯是为了进贡宫中,并点明织造这种红线毯极为费丝:“线厚丝多卷不得”。诗的结尾,显其志,揭示“忧蚕桑之费”的主题:“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红线毯的精美绝伦。“忧蚕桑之费也”,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丝织品达到惊人的水平。

三、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缭绫》是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第三十一首,诗题下原夺小序:“念女工之劳也”。其诗旨也就在于此。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以缭绫为题材,着力描绘缭绫的精美奇绝,从而,突现织造缭绫费工惊人,达到“念女工之劳”的目的。诗中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摹写缭绫的精美奇绝:它出自“越溪寒女”之手,不同于罗、绡、纨、绮这些丝织品,其形状,犹如明月映照下的天台山前悬泻的瀑布;其花纹,宛若白云飘荡,秋雁飞翔;其色彩,由“地铺白烟花簇雪”染得像江南春水那般碧绿;染成织就,制为舞衣服,其奇纹与异彩交相辉映,无论是正看、反看,花光都闪烁不定。缭绫如此精精美奇绝,“越溪寒女”织就它所耗费的劳动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

“越溪寒女”为织就缭绫付出了惊人的劳动:“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而她衣单身寒,却不能用缭绫为自己御寒。因为“寒女”是听“中使宣口敕”,为包括“昭阳舞人”在内的“汉宫姬”而“琦上以样人间织”的。可是,“昭阳舞人”却把用缭绫制成的价值千金的舞衣乍得一文不值:“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这里,对比鲜明,也就更有力地表现了诗的主题:“念女工之劳”,揭露封建统治者奢侈*逸的生活是建筑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的。

这首诗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此诗,我们可获得艺术美的享受;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阅读此诗,我们则可知当时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对立的关系;从纺织史这一方面来看此诗,我们又可见彼时彼地的纺织品已达到相当惊人的水平。正是历代像白居易笔下的“越溪寒女”这般勤劳、聪颖、手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中国纺织发展史。

关于宋代三首纺织诗

一、范成大的《缫丝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上录《缫丝行》是范成大一首形象反映现实的佳作。这首歌行体的诗作真切地反映了从事家庭丝纺织的农村妇女的劳动生活,并巧妙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她们的剥削。诗中绘声绘色地摹写了妇姑夏日缫丝的情景。首句间接交代时令正值夏日;次句以“日出”点明具体时间为早晨;中间4句则是写人和事:人有媳妇和婆婆,事是缫丝。这里,诗人以人的多种感受反映妇姑缫丝情景:“舍后”句,诉诸嗅觉,写煮茧,突出其香,与苏轼的词句“谁家煮茧一村香”(《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笔法相似;“缫车”句,诉诸听觉,写抽丝,以风声比喻缫车在抽丝时所发出的“嘈嘈”之音,突出缫车抽丝速度之快,紧扣一个“忙”字;“茧厚”句,诉诸视觉,以“厚”、“长”、“无断缕”形容缫丝的量多质佳。这样,也就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妇姑由煮茧至抽茧丝的全过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的妙处不仅在于传神地描绘了妇姑缫丝的情景,还在于以此来衬托“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将反映农村织妇的辛勤劳动与揭示封建剥削结合起来。“今年”两句是说,缫丝的妇姑在往年还有余丝织成绢,留作己用,可“今年”却不得暇织,急着将丝全都卖出去。其潜台词是:赋税加重,官府催租急,妇姑不得不缫丝卖丝。这两句与上文互相映衬,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那暇织绢着”这句诗中,我们也可推知诗中主人公“妇姑”在赋税尚未加重的往年,还是能织绢自着的。这也就是说,南宋时,从事家庭纺织的农村妇女有时也能留点丝织品自用。

总而言之,这首诗生动地摹写了妇姑缫丝的情景,并曲笔揭露了当时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可谓一首精妙的纺织诗,一支深刻的刺时歌。

二、戴复古的《织妇叹》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著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南宋统治者不理朝政,不顾社稷,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则被繁重的赋税逼迫,生活拮据,难以为继。《织妇叹》这首诗便从一个侧面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春蚕”两句,写织妇养蚕“剥茧”抽丝织绢,以“夏”与“春”字对举,以“重”与“复”字相照应,突出织妇之勤。

“绢未”两句,写织妇的心理活动:在绢未下机时便思量着缴纳给官府,在丝未下车时便考虑以此去赎回当掉的东西,突出织妇之贫,曲笔反映官府催税之早之急。

“一春”四句,进一步反映织妇贫困的生活。织妇一春一夏忙于养蚕织绢,到头来却自着布衣裳,可“今年无麻” 织布,只怕连布衣也穿不上了。“有布得著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这深沉的诗句抒发了织妇心中的愁情,表明织妇的生活每况愈下,与唐代诗人于濆的诗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辛苦吟》)一脉相承。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来写,紧紧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层层递进,对比鲜明,语言质朴自然,颇能体现戴复古指责朝政国事、反映民生疾苦一类诗作的特点。

三、艾可叔的《木棉》

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

车转轻雷秋纺雪 弓弯半月夜弹云。

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闻得上方存节俭,区区欲献野人芹。

这首诗描绘江南一带的平民种植棉花,弹花纺纱织布的劳动生活,真切生动,颇有韵致。诗中“车转”两句摹写弹花纺纱的情景尤为出色。

“车转轻雷秋纺雪”,写纺纱的情景,以“轻雷”比喻纺车纺纱时发出的声响,以“雪”比喻所纺木棉花的洁白,贴切生动。其间,状声与绘色,分别著一“转”与“纺”字,极具动态美。

“弓弯半月夜弹云”,写弹花的情景,以“半月”比喻“弓弯”,描绘弹弓的形状,形象逼真,信手拈来,“天然去雕饰”,继之以“夜弹云”,则更觉想象奇特,造语新妙,整个弹花的画面也就动了、活了。

从此诗中可见,我国江南一带至少在南宋末年就已种植棉花,弹花纺纱织布了,纺织工具也已发展为纺车、弹弓了。

之所以这样写,是以“玉壶冰”表明自己清白的操守,该句出自《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原文如下:

作者:唐代诗人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创作背景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偷懒

我是我自己的孩子

声讨而又原谅着

她整个夏天的慵懒

看在她每天行色匆匆的份上

看在她行色匆匆时

目光尚未呆滞

驴子的一生

也不是总在拉磨

在草原上吃草、撒欢儿

用尾巴左右拍打蚊子

倔强地撞着夕阳不肯回家

嗷嗷地嚎叫

吡出的大牙无限任性…

我也要有这样的时刻

什么实事都不做

就这么发呆

直到夏天变黄

还爱咋咋地

把一切包括进去

比读过的所有诗行

都真实

比所有纵横的情怀

都冷静

无法熄灭的焰火

只在此时

温柔的弹跳

它不同于白天

任何一种表白

你看着对方的眼晴

周遭又涌出很多眼晴

只在此刻

只有这种焰火

温柔的跳动

对着真实的你的梦

成天照耀

临街

把浓荫里的故事

分成若干章节

此时

疲惫的心思

成为引子

寥寥然

一个空

城市以外的鸡鸣

草原之上的奔跑

我坐着思念的原野

断断续续

养成顽疾

一条街的声音

定会隐去

包括这些年

我临街时的

这些情节

黎明

我得细心去呵护

这样一个时刻

告别昨日的混沌

一切从头开始

参天绿树的罅隙里

一滴圆溜溜的水珠里

太阳

都是独个儿而精巧的

你细细地揣摩

哪一眼

不是生命的意义

应该就这样开始

黛青的天色

低飞的嫩鸟

小城外辽阔的草场

生活在屋里却一直宽广

天天兴奋

就这么开始

蓝色的爱

看看这位发烧的母亲

一天比一天羸弱

她开始回想自己

蓝色的一生

无数神奇的生命

都是她一滴一滴

孕育而出

她把这生命的源泉

称做水

她说她健康的时候

从来没有想过

自己丰满的身体

会因缺水而乳液干涸

从未想过停止孕育和哺乳

从未想到吸干她乳液的儿女们

还要吮食她的血液

和肌骨

她因此饮泣

滚烫的泪水使

大地灰干

冰川断裂

无诗的早上

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鼻癌老人的假鼻子

七旬老人的欢跳

他俩一起明朗调情的样子

让我看开了未来

邻家有个要强的女人

她毫无死角的卫生

让我回来反省生活的状态

我想:日子不能烦乱

怎样都要生机勃勃

涌起的感受不能浪费

无须成诗

但要记录

若望

若望不是个空洞的名字

因为曾被某行诗句击中

这诗句一定从哪里穿过

貌似你踟蹰的某一刻

我们都放眼热爱着

这充满情节的世界

罪恶的良善的

欣喜的绝望的

从任何一个点去俯瞰

总还会盈满泪水地

热爱

这时

远远地望着一个名字

我知道

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名字

它会和我一起和

生活的歌

暑气

在使我急躁的东西里

有一盆脏碗

一堆长毛的桃子

两个娄掉的西瓜

一杯水养叶上的蒙尘

和苍蝇拍上粉碎的尸体

它们看起来能够改变

我一动手就能

然而,还有其他一些痛楚

比如:我不爱的人

和我不得不爱的人

他们都骑在暴露的马达上

轰隆隆地向我冲来

一波一波一波一波

向我涌来

在暴乱的节奏里

我纯粹不知道

为什么而生

为什么苟且地

如此悲壮

星期六

杂草和书都在他的院子里

牛肉炖得很纯净

奶茶香得挺淡

他不递我,我自己端

眼眸各自低垂

但此刻并没有心事

斜躺在午后的帖床上

听他诉说蒙古观念

他用汉语表达的

也不知道还不是事情的本质

他说:悲伤和束缚

在哪里都一样

年轻放荡地过去后

所有的骏马

都只会静静的吃草

这么好的阳光

只活在自己的日子里

阳光洒满的小屋

我有些斑驳的书桌上

一切旧的很清鲜

抓紧时间喂喂我的小鱼

进厨房把今夏的大黄杏送进冰箱

听水壶吹开口哨

像此刻我哼着小曲儿的心情

我可爱而不起眼的小花儿们

昨天刚出门晒过太阳

侍弄它们的时候

也像抹掉了心里的苔藓

好了好了

就让咱们一起明快地活着

让掉在地上的阳光

每一块儿

都没有背影

我的老师

我的小学老师

只有小学文化

一辈子活在农村

一辈子只教农村娃娃

老师的名字叫周国生

全班孩子的字体都随他

他落在黑板上的端正

他握住小手时的专注

他中山装上永远紧系的第一粒扣子

他模板一样的身姿

站成雕塑

站满农村孩子的一生

周老师一生只教小学

因为他只有小学文化

除了老老实实启蒙

别的什么都不会

那一座山

常常悲戚

把生存视为高山

多少难以平复的心境

疲累地

倒成一地衰草

无法企及的美景

总在山巅

那些混杂着绝望的登攀

一波一波地启程

所有的桀骜

都会归于尘土

像温柔的风

终会削去山的棱角

赞美这悲观主义的花朵

决定像它一样

常常含着泪水

和命运辉映

那一片海

如果我能看到海

只跟它许一个最大的愿望

化成一滴水

融入它的怀抱

在海的怀抱里

偶尔

被一只鸥鸟衔起

飞上蓝天

和白云游弋

也终会再回落

回到生命的源头

然而

我还是更期望

平静地荡漾

仰视阳光泼洒的日子

我波光粼粼的神态

折射给岸边一些什么

我背后的深处

到处都是自由的生命

它们托起我

游向永恒

初吻

月亮和星星

第一次发光

银辉不落的仲夏之夜

我跛行的身体

在你粼粼的波光里跌倒后

昙花儿开了

我相信

那晚所有的呼吸

和闪亮的眸子

都花儿一样悸动

习习风中

颤粟相迎

发生在夜晚的

都是梦

烟尘一落

多年以后

我才相信

  编辑点评:

 组诗《远夏》,标题就令人遐思,引人注目。读完组诗,恍惚感觉到诗人如此为组诗命名的用心和寓意。人生忙碌,芸芸众生,为了糊口,为了孩子,为了更好地生活,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理由,被要求,或者自我要求,在上进着、追逐着,而忽视了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中的诗意。没有情怀的人,没有诗和远方的生活,个人觉得至少是不完美的生活。《偷懒》短短几行诗句,把那个慵懒而惬意的夏天记忆勾起。梦,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个故事,记述了夏夜的温柔和情感。这样的《夜》,别具意义,别有意味。《暑气》更是烟火气十足的生活哲理诗,“一堆长毛的桃子,两个娄掉的西瓜……我不爱的人,和我不得不爱的人……”如此悲壮,没有迷茫……或许,这个夏天对诗人而言,是一个普通的夏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用刻骨铭心的诗句,记录远去的一段夏日时光,这才是诗人的本意。充满生活烟火气的灵感,意蕴丰厚的诗句,令人回味,击掌称好!推荐共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90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5
下一篇2024-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