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卡大提琴曲有什么意义

波尔卡大提琴曲有什么意义,第1张

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

波尔卡舞曲一词在捷克词中为“半步”,描述的是一只脚和另一脚之间按2/4拍子飞快交替。它原先是捷克农民舞蹈,后发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

波尔卡是从19世纪中叶传到英美的,和华尔兹一道取代了乡村舞以及科蒂林舞。波尔卡热会让其它中欧舞蹈也开始流行,比如舞步相对较为简单易学的波洛奈兹、雷多瓦等

波尔卡在1833年首次进入布拉格舞厅,于1840年在巴黎表演一举成功,进而使得波尔卡一下闯进了巴黎的沙龙以及舞厅。另外,大多波希米亚的史学家们认为它是一位农家少女在星期日为自娱而发明的

一种优雅,情怀的代表(个人理解)。

19世纪中叶风行于全欧洲,后在欧美等地流行。在古典音乐中,最为人熟悉的波尔卡应数老约翰斯特劳斯及其子辈们创作的。波尔卡的节拍是两个四分之一拍,跟瑞典的普斯卡节拍是不同的。标准的演奏乐器是手风琴,大号,及钢琴。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人们非常喜爱的独奏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52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2
下一篇2024-03-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