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一代大侠李慕白为何会爱在心口难开?

《卧虎藏龙》:一代大侠李慕白为何会爱在心口难开?,第1张

在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有爱恨缠绵,也有深情厚谊,有江湖诡异,也有恩怨离合。

**中的男主李慕白(周润发饰)从武当下山,本意要退隐江湖,交出青冥宝剑。却又踌躇不定,最终殒命。

古往今来,英雄难过情关。李慕白和俞秀莲表面上两个人两情有意,属意对方多年,看似他们之间只隔着一张纸,但是实则很难,似乎隔着万水千山。是什么原因让李慕白含糊其辞,不肯示爱,到底是什么在阻止他们的情谊呢?

其一:道

李慕白来自武当派。在武侠世界中,武当是名门正派,正派人士将“道”看作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道即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

俞秀莲和李慕白,没有理由,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两人在一起,更要遵循江湖道义,作为武当山上的大侠,当然更要讲“道”,可是许多事情,特别是感情的事情,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其二:义

义,情谊。俗话云:朋友妻,不可欺。俞秀莲之夫孟昭阳,因为救李慕白而死,而李慕白对俞秀莲由愧生怜,由怜生爱。多年的相处,两人之间有了默契,但是仅仅是一层窗户纸的距离,却似乎像是隔绝了万水千山。

“义”字,像招牌,更像枷锁,将两人紧紧锁住,无法挣脱,也无法表达,无法分开,也无法真正在一起,进退两难。

其三:侠

侠者,有气度,有风骨。大侠本指那些身怀绝技、有勇有谋、大公无私的江湖好汉。他们常常游走于江湖之中,行侠仗义、惩凶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侠客形象除恶、劫富济贫,做出一些让百姓称颂敬仰,而一般人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义举。正面形象越强,越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惧怕自己的名誉受损,惧怕会连累师门。

一代大侠,总是顾忌太多,想找个合适的机会说,而年龄越大,反而越是不和适宜,只好,被动地一再错过。

其四:欲

玉娇龙是李慕白的人“欲”。李慕白在武当山闭关修炼,但是却因为了断欲望而前功尽弃。

他的武功遇到了瓶颈,也可以说,他放不下“欲”。遇见了活色生香的玉娇龙,他内心的欲望更加蠢蠢欲动,几次克制不住。

他本可以一招就可以打败玉娇龙,但是却几次三番与其缠斗,终究还是想借助收她为徒来满足自己。可是玉娇龙对武当成见已深,又觉得自己夹在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不清不楚,不甘心插入二人之间。

李慕白虽为一代大侠,但是却不是狂放不羁,反而是克己复礼,控制不住自己对玉娇龙的吸引的这种本能欲望,错失了幸福的机会,不懂得表达爱意,让他与俞秀莲两人一再错过。

什么事情都不明说,含含糊糊,最后还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是说好了吗,您那么含糊,你确定别人真的听的懂?

李慕白后来因为对玉娇龙的关注过深,让碧眼狐狸抓住的把柄,用迷香迷惑,而后用毒针攻击,命丧她手。

只在最后,临死之前,他才袒露自己的心迹。因为只有此时,他的外在欲望已死,他才可以不用顾忌太多,不用在乎太多。

人们说,当你遇见一生挚爱时时间会停止,这是真的,但他们没告诉你,当时光开始流转,它将会快到你无法跟上。

俞秀莲有几分心软,她总是不忍心对玉娇龙痛下杀手。

影片最后玉娇龙配来的解药没能救回李慕白的性命,她还是为玉娇龙的未来考虑,介绍她去武当找她的爱人罗小虎,只是不曾想她跳下了悬崖,像是不能忍受那一个人的死去,相信了曾经听到过的浪漫童话。

与玉娇龙交手后李慕白就一心想要收玉娇龙做徒弟,只是玉娇龙一直不领情。

她是碧眼狐狸的徒弟,却聪明的留了一手,不曾将剑法心诀说给不识字的师父听。她也顺从父母的意愿准备嫁给鲁君佩,只是见罗小虎从新疆一路追来,她又动了彻底离开的心。自此她掩抑的不满情绪是自内而发愈演激烈,而后喷薄而出,以致在客栈用青冥剑连伤数人。

因为她所用的青冥剑是李慕白的佩剑,他人就问她与李慕白的关系,她说是李慕白的徒弟,于是那一伙手下败将就出现在李慕白与俞秀莲的面前,诉说着她心性的残忍。

后来,她闯荡江湖花光了身上的银两就去找俞秀莲,只为换一身干净衣裳,俞秀莲劝她归还青冥剑,而后回家结亲,她就与俞秀莲起了冲突,仗着青冥剑的锋利一直压制着俞秀莲。

玉娇龙虽是一个官家**,却早就为自己的爱情舍弃了封建礼教,她在新疆时就与“半边天”罗小虎在一起了,只不过舍不下自己的父母,于是选择了离开。

俞秀莲在江湖中闯荡,却舍不下曾经的婚约,一直没能与李慕白玉成好事。在李慕白临死前那一刻她才放肆去吻他,只是一切已经太迟了。

我最喜欢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中打斗的那场戏,飘忽上下,摇曳竹影,如梦似幻。而后碧眼狐狸将玉娇龙救走,李慕白追至山洞中要玉娇龙交出青冥剑,玉娇龙于是在睡梦初醒时直言说道:“你要剑还是要我?”之后她病弱倒下,李慕白去搀扶,她是那样年轻,而他年华已经逝去。

或许那一刻他想起了年轻时的梦,他恋上了一个女孩儿,只不过那个女孩儿一直在为她的未婚夫守寡。他等了她好多年,只是她一直没有应允,那逝去的光阴让她一点点衰老。于是在那一瞬间,他搂抱着青春正盛的玉娇龙,他看到了曾经她的倔强,只是他在恨,为什么当初她不能像这个女孩一样勇敢直面自己心中的爱。

是否为此他最后选择死去,像是死去才可挣脱这多年来求而不得的遗憾,正如影片的开头他向她抱怨说自己闭关失败,得不到真正的道。及至临死前,他不愿再守住那最后一丝真气,放弃多年的修行,只为心中爱她的蠢蠢欲动,像一个小孩儿,只是已经失去,所以只能逝去。

李安大师拍的**太深奥,很多年前我没有看懂这部**,只是凑个热闹看看表面的刀光剑影,实际连**的皮毛都没感应到。再次回顾这部大作,还是似懂非懂的感觉,只好尽力把自己懂的表达出来。单说卧虎藏龙这几个字都自带神秘感,导演要表达的真经更需要自己去深挖才可能知晓一二。

为什么叫卧虎藏龙,影片的每个主要人物都是深藏不露之辈。李慕白和俞秀莲明明两情相悦,却隐藏自己的内心不敢对彼此表白,白白浪费了多少美好时光。连贝勒爷都深知两人的郎情妾意,有意撮合二人喜结连理共度一生。李慕白也有隐居之意,托付秀莲将青冥宝剑交与贝勒爷保管。自己报完师傅的大仇后打算和秀莲过安静平凡的生活。

李慕白不仅隐藏对俞秀莲的感情,包括后面他一心想要收做徒弟的玉娇龙。他对玉娇龙的关心难道真的只是怕武当派的秘诀武功失传吗?说到底,李慕白的心乱了,他再也逃不了玉娇龙的魔咒,除非一死。以前的我真的没看出三角恋来,大师的作品总是藏得很深,每次看都可以发现不一样的感受。

藏得深的李慕白第一,第二当属神无影去无踪的玉娇龙了。她本是玉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大**皇亲国戚。这一辈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父亲为她找的夫婿也是门当户对京城大官。谁能料到一个平常柔柔弱弱的千金,早已在八岁时拜了江湖大盗碧眼狐狸为师。她利用碧眼狐狸不识字的弱点,自己独自修炼武当绝学,武功造诣早已超过不识字的师傅。

要不是碧眼狐狸亲眼所见玉娇龙和天下第一高手李慕白的对战,恐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古人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果真是有道理的。八岁小孩就如此有心计,难怪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难怪连天下第一的李慕白都要满世界跑去抓她回来做自己爱徒。俞秀莲也看好玉娇龙的聪明果敢,一直帮他隐瞒偷青冥宝剑的事。

还有郑佩佩演的碧眼狐狸一直隐藏在玉府做蛟龙的贴身丫鬟。多年没有被江湖中人发现也是隐藏高手。要不是玉娇龙偷了青冥宝剑,才引起俞秀莲对玉府的怀疑,我想碧眼狐狸也不至于露出马脚引火上身,也许她可以真如狡猾的狐狸一样永远藏在玉府,没人会怀疑一个九门提督府能藏匿江湖大盗。

与其说影片的每个人藏得深不如说导演藏得身,大师的**需要你看很多遍并且百度很多著名影评才真正看得懂的。靠自己摸索的确还不够那个级别。影片还有很多博大精深的台词,专心去深究别有一番滋味。李慕白说“你握紧拳头,手里什么都没有。你松开十 指,却能拥有整个世界。”

影片结尾玉娇龙离开了深爱自己的罗小虎,这次我才真正明白现在的她已经不再喜欢大漠英雄半天云了。她终于听了俞秀莲姐姐的话,不管此生作何决定,一定要真诚对待自己。她终于选择了自由离开已经不爱的人,对彼此都好。真诚对待自己送个每一个人。

《卧虎藏龙》整个故事结构在道、爱和生命层次上的表达相当完整精彩。“虎”是讲人的七情六欲、五毒五蕴,“龙”是讲人的心灵;虎代表阴,龙代表阳;虎代表人的欲望,龙代表人的神识。之所以藏龙是因为人永远看不到龙,看不到自己的真心。如何看见真我,体会道,是整部**所要述说的。

  卧虎藏龙里几个主要角色,俞秀莲、玉娇龙、李慕白分别代表儒家、禅宗及道家。当中主要人物的关系——李慕白是武当派大师,俞秀莲是李慕白师弟的妻子,玉娇龙是李慕白仇家的徒弟。玉娇龙的师父碧眼狐狸杀了李慕白的师父江南鹤。俞秀莲的先生,也就是李慕白的师弟,很早就死了,也是被碧眼狐狸杀死的。碧眼狐狸用暗器,李慕白用剑,碧眼狐狸偷了李慕白师父的剑谱,她的徒弟玉娇龙看得懂秘笈,偷练这剑谱,比师父练得好,但她不敢让师父知道。

  未了情缘

  李慕白修道,不想成家,虽已修到很高的水平,但他还是有些未了缘。俞秀莲有儒家四维八德以及宋明理学时期女子无才便是德、终身守节等精神。俞秀莲喜欢李慕白,但先生死了,必需守节,不便主动开口,就一直等李慕白开口。李慕白虽然也喜欢俞秀莲,但碍於名节,他是武当派大师,此事不便张扬,所以也等待适当时机。在没什麼机会的情况下,两人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彼此虽想念对方却没什麼大动作,顶多是碰一下手,两人互相喜欢,可是就少了一些机缘来牵动,关系虽然不错,却进不到感性的爱和真爱的层次。李慕白、俞秀莲在个性及待人处世上比较传统和世故;玉娇龙就完全相反,她代表一个绽放的新生命,是整部**的真正主角,她将其他人的情和欲都牵动起来,也让关系人的生命境界重新开拓,因而证悟原来之不足,在见人真心时却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於成人之美时却成就了自己,渡人者最终得能已渡,法性自性任运自若,直是悲智双运。

  故事一开场,李慕白跟俞秀莲见面,李慕白对俞秀莲说,他入关打坐时看到一片光明,这是师父以前从没提过的境界。俞秀莲说:「你得道了」,李慕白说:「我不觉得我得道,因为没有喜乐的感觉,只觉得一片寂静,反而是一种悲哀的感觉」。李慕白原本在闭关,因心里总觉得有些事没做完,就提早出关。他挂念的,就是要将他所使用的剑-青冥剑交付给别人,也等於全盘洗手,退出江湖,一心放下,便能还我自由。青冥剑的英文是Green Destiny,有命运之不可预测、掌握不住命运的意思。青冥剑是李慕白成名的武器,李慕白始终都用这把剑,因此这把剑代表他的生命,也代表他的心。如今他要退休了,必须将剑交出去,如真能交出去,他就成道了。所以他提早出关,将剑交给一个守关的大将,也就是玉娇龙的父亲。当这把剑交出去没多久就被玉娇龙给偷了,玉娇龙还拿剑来练武。玉娇龙的师父碧眼狐狸知道李慕白要交出青冥剑,也想偷这把剑,很早就混进玉娇龙家里,当她发现剑不见时,正巧碰上李慕白及俞秀莲,双方就打了起来。这时玉娇龙出现了,她是来救师父的。李慕白发现玉娇龙的招数与自己派别的招数很像,只不过缺了一些东西,他一方面觉得她的功夫不错,但也觉得还有其他问题,就放她走。

  蛟龙变凤

  玉娇龙一出现,整个故事完全展开,玉娇龙的生命开始起了变化,也连带牵动周围所有人的命运。玉娇龙是大官的女儿,到了某个年纪,就得嫁人。但她不想做这样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她的个性与众不同,从小跟著师父学功夫,还希望将来能够闯汤江湖,当然这对她来说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好比现代人读完书要工作一样,但工作有传统的,有非传统的,选择传统的工作较不吃力,若做的是非传统的工作就要经过许多奋斗。

玉娇龙从师父那儿看到生命的不圆满,她偷学师父偷来的剑谱,慢慢的也看到自己的功夫比师父高,从那时起她发现生命变得很可怕,没有一个可依循的方向,不知天有多大,地有多厚,究竟边在那里?当然这不单是她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玉娇龙有很高的悟性和灵性。玉娇龙曾与家人到过新疆,在途中被抢,还跟抢匪的头头-罗小虎打了起来,不打不相识,之後与罗小虎有了一段感情,这时她的物性和感性生命层次被打开来。後来她觉得在新疆找不到所要的东西,就回家了。

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觉得影片最引人的是武打设计,最精彩的是对白,而最感人的则是音乐。 影片一开场便是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自此就贯穿了整部影片。谭盾的音乐创作许多年来始终在发展,在先锋音乐之外,他获得了更广的创作空间。 这张《卧虎藏龙》则对中国人的感情和人生做了一次诠释。这次依旧是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则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音乐并不复杂,在影片中出现的总是开篇音乐《卧虎藏龙》这一个主旋律,只是有一些变奏或展开。听这一张**原声专辑,我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李慕白对俞秀莲说:“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地,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缠绕了我很久,使我无法再继续”。整部音乐就和影片一样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 一部古装武侠片,李安表现出的是无尽的寂寞和怅然,而谭盾的音乐也是如此。即使在《The Eternal Vow》(永恒的誓言)这首曲子中,开始短暂的欢快而跳跃的风格音乐之后,延续和发展的依然是《卧虎藏龙》的舒缓和忧伤。江湖的恩怨仇杀代代相传,李慕白曾想远离这一切去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交出了青冥剑,以为可以从此退出江湖,没想到又惹上江湖上许多新愁旧恨。”而江湖人的爱情也因道义、承诺、地位等各种因素只能在矛盾中徘徊不定,难以抉择。李慕白为了向俞秀莲表达自己压抑多年的深爱之情,不惜用尽最后一口真气;而玉蛟龙则在一系列打击之后感到人生幻灭无常,投崖而去。这两个**部份的音乐分别是《Sorrw》(悲哀)和《Farewell》(永别)。《悲哀》在开始短暂的激烈和紧张之后,大提琴缓缓地进入,与交响乐共同营造出一个黯淡的空间;而《诀别》大提琴从一开始便进入,流露出一种忧伤的情绪。马友友的演奏让人钦佩,大提琴如泣如诉,尢其在音乐即将结束的尾音,渐隐的大提琴声反而更强烈地拉扯住了听者的心。 李慕白在临死前对俞秀莲说他浪费了一生,因为他一直没有对俞表达出自己的爱,他说:“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而罗小虎这个强盗对贵族**玉蛟龙说:“真心的,就会实现。我问过老人,他们说‘是’。心诚则灵。”老江湖、小江湖面对情字有不同态度,但结局却都是悲哀的。谭盾在音乐中充份体现出了距离中的无奈和伤感。他的音乐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诗:“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卧虎藏龙》的**配乐让我们感到谭盾的音乐并没有因为旅美多年而变得西化,相反地,他的作品中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东方音乐文化气息。“江湖上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心里何尝不是?”人即是江湖,人的爱情和人生也如江湖一样不可把握。谭盾的音乐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藏龙卧虎》**原声音乐是谭盾对中国人传统人性的一次剖析和注目,是对中国人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李慕白说:“我们能触摸的没有永远。”这就是江湖,这就是无法摆脱江湖、无法预知的人生。然而谭盾的音乐却能超然于江湖之上,给我们一点感悟。**<卧虎藏龙>--背景音乐 是对中国人的感情和人生做了一次诠释 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 是对中国人传统人性的一次剖析和注目,是对中国人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无尽的寂寞和怅然

武侠创新追求:影片既没有火爆血腥的杀戮场面,也没有滑稽搞笑的故事情节,李安讲述了一个平实的故事,这当中有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喜怒哀乐,穿插着两对人的爱情线索,其间甚至还隐藏着一些哲理。影片与以往武打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武打戏更多发生在女人之间而不是男人身上,这种编排的确令人耳目一新。章子怡和杨紫琼都不是功夫演员,但她们的武打戏却是非常好看:激烈中蕴藏着优美,勇武中体现着轻灵,严肃中透着顽皮,简直是美不胜收。而李慕白的剑术设计得也颇为巧妙。周润发虽然不是李连杰,虽然不会功夫,但以其魁伟的身影,尤其是那种泰山压顶的气势,狠狠地几剑劈下去,就足够了。记得李安曾说过,他从小就喜欢阅读武侠小说,而《卧虎藏龙》中武打设计,正是他想象中的样子,这部影片里没有血流成河,也没有缺胳膊少腿,场面激烈却不残忍,甚至打出了一些美感和诗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28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3
下一篇2024-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