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波尔卡》是拉赫玛尼诺夫在1906年所作。当时他和家人在意大利度假时,碰到了一位正在演唱那不勒斯歌曲的街头艺人,正是这首那不勒斯歌曲给了拉赫玛尼诺夫灵感,创作出了这首意大利波尔卡。
《意大利波尔卡》的旋律明朗,调性转换明显。起初带一点忧伤与诙谐,随着音乐越来越快而走向欢快活泼。
扩展资料
《意大利波尔卡》是拉赫玛尼诺夫在1906年所作。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生于俄罗斯,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纪世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拉赫玛尼诺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钟等。
四级(中级)
(1) 《天鹅》选自《动物狂欢节》—圣-桑 该组曲中以其他动物名字命名的曲子视乎被人们遗忘了一样,只记得天鹅了 (记录片,讲述类节目BGM的“常客”)
(2) 《沉思曲》选自歌剧《戴伊斯》间奏曲—马斯奈 至今该曲已有8个版本了,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也是记录片中尤其主人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时,此曲出现概率极高,十分符合原剧的剧情)
(3) 《乘着歌声的翅膀》艺术歌曲—门德尔松 难得的一首入围的艺术歌曲,还要感谢海涅的抒情诗。女子合唱团体的心爱之作 (看看CCTV音乐频道的推广广告吧,用的就是它)
(4) 《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这首曲子实在优美,但是确实不容易想起姓谁名谁
(5) 《c小调 钢琴奏鸣曲OP8 “悲怆”》第二、三乐章—贝多芬 第二乐章的主题已经被如今的轻音乐乐团完美的通俗化了,至于第三乐章嘛,音乐响起,就自然知道了
(6) 《钟》钢琴独奏曲—李斯特 本是模仿帕格尼尼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可是此改编的钢琴曲却比“原版”更为人熟知 (模仿时钟的感觉,技巧要求十分高呢)
(7) 《婚礼进行曲》选自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 混声大合唱 —瓦格纳 这就是另外一首婚礼进行曲了 (一般是结婚典礼中,新郎新娘步入神圣时刻响起)
(8) 《鸽子》—伊拉迪埃尔 你能想象得出这首风靡世界的小曲是一位西班牙人写的吗? (编辑这首完全是拿来主义,不过作者确实是处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人)
(9) 《春之歌》选自《无歌词 钢琴曲集》—门德尔松 不仅是钢琴独奏曲,也被改编得“面目全非”了,深受世人喜爱
(10) 《#c小调 即兴曲“幻想”》—肖邦 唉,大师的遗作,都是传世经典呐 (难度极大的幻想即兴曲,很可能是回光返照的杰作)
(11) 《晴朗的一天》咏叹调选自歌剧《蝴蝶夫人》第二幕 —普契尼 全剧最著名的一个选段,女高音必唱的
(12)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 —罗德里戈 出名的就是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各种版本的演奏不计其数 (阿兰胡埃斯是一个地名,现在已成为西班牙著名的风景名胜)
世界名曲欣赏前十首有《蓝色的多瑙河》《晨曲》《印度之歌》《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罗马之恋》《意大利随想曲》《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1、《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2、《晨曲》
英国作曲家写于1901年的小品,与另一首《黄昏之歌》相对应,原曲是为小提琴及钢琴所作。
3、《印度之歌》
由俄国作曲家1896的发表的歌剧《萨特阔》中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旋律而让人难以忘怀。
4、《船歌》
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作曲家所作,原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曲,后被改为多种音乐演奏形式,“船歌”又称“威尼斯船歌”,它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门德尔松及肖邦亦有类似体裁的作品。
5、《闲聊波尔卡》
奥地利作曲家的波尔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为其在俄罗斯的演出而专门创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愉快生活的场景。
6、《伦敦德里小调》
爱尔兰民谣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后由奥地利作曲家改编成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又叫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座小城。乐曲纯朴动人,充满温馨情调。
7、《威尼斯狂欢节》
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作曲家热南所作,原为长笛曲,其中部分旋律引用了威尼斯的古老民歌。乐曲所描绘的明朗而欢快的节日风景经曼陀凡尼改编后显得更为栩栩如生了。
8、《罗马之恋》
这是一首以罗马名胜为题材的乐曲,那低缓而略带伤感的旋律表达了游人们对风景名胜依依不舍的心情。乐曲有着意大利通俗歌曲的韵律,使去过罗马的人们对美丽的往事流连不已。
9、《意大利随想曲》
曼陀凡尼乐队的保留曲目,由《塔兰泰拉舞曲》《我的太阳》《弗朗西斯卡》《桑塔露齐亚》《玛丽亚·玛丽》《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等六首曲子的主旋律组成,是其演奏会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在中国献演时也不例外。
10、《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于1830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音乐曲集《音乐夜宴》中的第八曲,原为女高音独唱曲。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1设计思路:
音乐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于在幼儿期的幼儿来说,音乐的教育作用功不可没。
《单簧管波尔卡》这一国外名曲,以其明快、简洁的2/4旋律,悠扬、流畅的曲调广为流传。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加入本曲的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波尔卡“这一音乐曲式的特点,进一步掌握2/4旋律的节奏:××××,××,×× 使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王国中漫游,翱翔。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难点: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各种身体动作创意地表现滚动、飘扬等运动方式。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音乐图谱一幅。
2、乐曲《单簧管波尔卡》,录音机。
3、碰铃、铃鼓、双响筒各14个。
活动过程:
1、谈话: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好玩的梦……引入新课。
2、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A、请幼儿听音乐,看老师演示图谱。
B、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演示图谱。
C、说一说音乐一样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风车)音乐不一样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枝条)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变动作。
风车是怎样旋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枝叶是怎样飘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选取三个动作,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4、跟着音乐演奏:
A、请幼儿跟音乐节奏进行徒手练习拍手。
强调幼儿要学会看教师的手势指挥。
B、幼儿分组手拿碰铃、铃鼓与双响筒跟音乐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演奏情况进行及时纠正,注意各乐器的相互配合,能够服从教师指挥。
5、总结幼儿活动情况,予以适当鼓励。
活动反思: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本节课设计的导入上,我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采用做梦,小蜜蜂采蜜的故事贯穿始终,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事讲完了,曲式结构也就出来了。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生活,提高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二、从曲式结构入手,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结构特点。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整体---部分---整体欣赏的方法,沿着蜜蜂采蜜的路线,运用动起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地有步骤地听辨音乐,首先利用旋转的动作,抓住乐曲的主题(A段)。每听一遍乐曲,总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去听、去思考。以诱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认真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比去听其他段落。在聆听中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性质特点,它们都很喜欢,有较高的积极性,突破了音乐欣赏沉闷枯燥的缺点,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欣赏教学首先要学会听,本节课所有教学形式都是在不影响听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做过多的花样分散听的注意力。选取最简单,最单纯的版本,让学生能很深刻的记住单簧管的`音色。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音乐。在本节课中,乐曲欣赏次数较多,但由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并不感到重复乏味。相反多次的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印象。每次聆听后先听听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尊重学生的意见,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不束缚学生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用生动的故事、形象直观的图谱区分乐曲结构;用律动参与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2设计意图:
舞蹈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一直都受到幼儿的特别亲,生性好动的孩子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头、动腿、挥动小手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力进一步提高,有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绘画、色彩、形体动作等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舞蹈中丰富多变的队形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这恰巧是幼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极少涉及的,于是,我选取脍炙人口的欧洲民间舞曲《单簧管波尔卡》作为音乐内容,在欣赏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把幼儿带入一个以队形变化表现音乐为主的舞蹈世界。通过活动,幼儿不仅能得到能力、知识上的提高,而且对幼儿团队协作性也是一次很好的练习。
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基调,区分ABACA的曲式结构。
2、了解队形变化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试根据曲式结构变化舞蹈的队形。
重点:
感受乐曲ABACA的曲式结构,并能根据其变化欢快地与同伴一起舞蹈。
难点:
听辩曲式结构变换集体队形。
解决:
1、借助图谱感受音乐。
2、多媒体欣赏丰富感性经验。
工具与材料;
音乐图谱、各种队形图、多媒体、磁带等
过程:
一、音乐欣赏
1、纯音乐欣赏:这首曲子带给你的感觉?
2、再次欣赏:请幼儿用蹲和站来表现对音乐变化的理解。
3、借助图谱欣赏:进一步感受并标示ABACA结构。
二、国外集体舞欣赏
队形的变化
三、创编《单簧管波尔卡》的队形
1、讨论队形变化
2、确定并明确队形的变化
3、第一次尝试
4、合着音乐进行地二次尝试
四、完整舞蹈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此前为大家介绍过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下面要为大家介绍世界十大名曲。这十大名曲的作者都有名,曾写过不少优秀的曲子。这十首曲子可以说是他们的心血之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哪些曲子上榜!10《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剧》:《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剧》是音乐曲集《音乐夜宴》中的第八首曲子,《音乐夜宴》是意大利歌剧家罗克利尼在1920年至刊年间创作的,该曲子原来是女高音独唱。9《意大利随想曲》:《意大利随想曲》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在他居住意大利罗马的期间,他收集大量的意大利民间音乐素材,将意大利的民俗与歌颂的乐曲结为一体。8《罗马之恋》:顾名思义,这是一首与罗马有关的乐曲。其旋律低缓,略带悲伤,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罗马美景的热切怀念。他的歌曲通俗易懂,听过的人都感到很好。7《威尼斯狂欢节》:《威尼斯狂欢节》原是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作曲家温南作品的长笛。这个曲子描绘了威尼斯狂欢节时期的欢乐景色。经曼托凡尼改编后,曲子变得更好了。6《伦敦德里小调》:《伦敦德里小调》来自北爱尔兰伦敦德里郡,有时被当作国歌,后被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小调》。5《闲聊波尔卡》:《闲话波尔卡》发于沈躺年间,是奥地利歌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这是波尔卡的名曲中的一首代表作。4《船歌》:《船歌》为法国名著喜歌剧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本来是歌剧《哈弗曼的故事》第二重唱部,后被改编成多种音乐演奏形式。这首歌很好,有兴趣的人可以听听。3《印度之歌》:《印度之歌》是根据歌剧《萨特阔》中的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萨特阔》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于1968年发表的歌剧。这首歌充满了异国情调的旋律,因此非常受欢迎。2、《早上的歌》:《早上的歌》创作于谱年,由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创作。这首曲子非常具有感染力,听了整个人会感觉很放松,而且会变得非常好。1《蓝色多瑙》:《蓝色多瑙》创作于教室,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该乐曲具有典型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也是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于1830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音乐曲集《音乐夜宴》中的第八曲,原为女高音独唱曲。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意大利随想曲》
《意大利随想曲》。曼陀凡尼乐队的保留曲目,由《塔兰泰拉舞曲》、《我的太阳》、《弗朗西斯卡》、《桑塔露齐亚》、《玛丽亚玛丽》、《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等六首曲子的主旋律组成,是其演奏会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在中国献演时也不例外。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威尼斯狂欢节》
《威尼斯狂欢节》。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作曲家热南所作,原为长笛曲,其中部分旋律引用了威尼斯的古老民歌。乐曲所描绘的明朗而欢快的节日风景经曼陀凡尼改编后显得更为栩栩如生了。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伦敦德里小调》
《伦敦德里小调》。爱尔兰民谣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后由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又叫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座小城。乐曲纯朴动人,充满温馨情调。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闲聊波卡》
《闲聊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波尔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为其在俄罗斯的演出而专门创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愉快生活的场景。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船歌》
《船歌》(选自《霍夫曼的故事》)。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原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曲,后被改为多种音乐演奏形式,“船歌”又称“威尼斯船歌”,它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门德尔松及肖邦亦有类似体裁的作品。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印度之歌》
《印度之歌》。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96的发表的歌剧《萨特阔》中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旋律而让人难以忘怀。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晨曲》
《晨曲》。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写于1901年的小品,与另一首《黄昏之歌》相对应,原曲是为小提琴及钢琴所作。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欣赏:《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这首已流传百余年闻名全球的作品,原先是声乐圆舞曲,于一八六七年在维也纳完成,同年二月十五日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合唱部分由该协会合唱团担任,指挥鲁道夫魏因乌尔姆。同年三月十日,在施特劳斯管弦乐团表演的星期日定期演奏会上,举行了只用管弦乐队演奏(不带合唱)的首次演出,指挥由作曲家本人担任。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无名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小结:这些名曲的作品人都非常著名,他们都有很多流传世界的名曲。这些名曲,很多也是拥有上百年的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