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朋友能告诉我什么样的音乐是爵士乐吗?

哪位朋友能告诉我什么样的音乐是爵士乐吗?,第1张

乡村音乐爵士音乐介绍[0905]

一、乡村音乐的诞生

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受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最早的乡村音乐是传统的山区音乐(Hillbilly Music),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与城市里的伤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带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山区音乐的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信仰为题材,演唱通常以独唱为主,有时也加入伴唱,伴奏乐器以提琴、班卓琴、吉他等(5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的乡村音乐乐队里没有鼓)为代表。演出场所主要在家里、教堂和乡村集市,有时也参加地区性巡回演出。它与大城市的文化生活相隔离,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

20世纪20年代,有些电台为了迎合农村听众的口味,开始播放山区音乐,如芝加哥的"民族谷仓舞"(National Barn Dance)节目(1924),纳什维尔的"老式大剧院"(Grand old Opry)节目(1925)等,很受欢迎。这种做法鼓励了山区音乐的乐师去电台录音,也激发了唱片公司去各地发现人才、录制唱片。从此,山区音乐开始汇入美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并涌现出最早的一批乡村歌手,如吉米罗杰斯和"卡特家族"演唱组。

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1897~1933)融合了布鲁斯、白人山区歌谣(Yodels)以及民谣(Folk)等多种音乐风格,被认为是乡村音乐的开创者,并冠以"乡村音乐之王"的称号。他的歌唱从容、悠然,并且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真假声来回转换的山区民间唱法:"蓝色的约得尔唱法"(blue yodel)。虽然他一生饱受肺病的折磨,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过对乡村音乐的执著。从1929年,到1933年罗杰斯共录制了一百一十首歌曲,1933年5月26 日,在刚录完音的两天后正值盛年的吉米罗杰斯因病情恶化而去世。

"卡特家族"(The Carter family,由Alvin Carter,1891~1960,和他的妻子、弟媳妇三人组成)以一种安逸、谐和的曲风和着眼于家园、上帝和信仰等题材而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对于像"卡特家族"这样的艺人,演唱只是一种业余的谋生方式。但是在乡村音乐的初始阶段,他们的确为乡村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早期乡村音乐留下了宝贵的录音资料。

二、西部摇摆

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东南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唱片销量急剧下降,乡村音乐只能通过大量的广播节目而维持它的听众。此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原来的演唱组逐渐被个人演唱所替代。如罗伊阿卡夫(Roy Acuff)、简尼奥崔(Gene Autry)等人成了这时的焦点人物。在这种背景下,来自德克萨斯的鲍勃韦尔斯(Bob Wills)在乡村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牛仔歌曲(一种来自乡间的浪漫情歌)和摇摆乐的成分,创造了一种类似"大乐队"阵容的西部摇摆(Westenng)风格。1933年,鲍勃韦尔斯将这种集合了舞蹈节奏、提琴音色、大乐队阵容、爵士唱法和架子鼓、失真吉它的新型风格成功地推向了市场,从而使其获得了"西部摇摆之王"的称号。

三、 蓝草音乐

20世纪40年代,在肯塔基州的山区还出现了乡村音乐的另一个分支,叫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它在乡村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古老的玉米脱粒晚会上的班卓音乐和提琴音乐,以及南部山区的叙事歌曲等因素发展而成。

蓝草音乐的演唱一般都是多声部的,除主旋律声部外,往往还在上方用假声叠置一个和声声部,有时还在主旋律下方加上一两个低音声部。它的伴奏乐器以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有时还采用曼陀林、低音提琴等民间乐器,传统乡村音乐没有架子鼓的特点也在蓝草音乐中得到了保留。蓝草音乐的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每分钟160-330拍左右。

蓝草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爵士乐的影响,常在器乐段落中出现比较华丽的即兴独奏。70年代,当其他乡村音乐普遍采用电声乐器时,他们仍采用传统乐器演奏。著名的蓝草音乐家和乐队有:比尔蒙鲁(Bill Monroe,1911~ )领导的"蓝草男孩"(Bluegrass Boys)乐队、奥斯本兄弟(Osborne Brothers)、"约翰逊山脉男孩"(The Johnson Mountain Boys)、"纳什维尔蓝草乐队"(The Nashville Bluegrass Band)等。

四 、纳什维尔之声

20世纪50年代,纳什维尔成了乡村音乐的集中营,著名的乡村音乐家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因此,"纳什维尔之声"(Nashville Sound)也成了乡村音乐的代名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乡村音乐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总的来说,它仍是一个地区性的乐种。由于战争的缘故加速了人口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特别是很多南方农村青年,移居到北部和东西部城市。于是,乡村音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流行音乐形式,并被正式称为乡村音乐(在此之前乡村音乐一直没有具体的命名),有时也叫做乡村和西部音乐(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很多乡村音乐家对于把乡村音乐带出南部或中西部都作出了贡献,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汉克威廉姆斯。

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1923~1953),1923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风格上,他既不像东南部的和声风格,也不接近西部流行的西部摇摆风格,他创造了一种抑郁的但却坚定的唱法。汉克威廉姆斯40年代在乡村音乐界的地位,就如同20年代的吉米罗杰斯,甚至还要高。

威廉姆斯1946年开始出唱片,他推出了一系列冲击流行音乐市场的歌曲,如《相思布鲁斯》(Lovesick Blues)、《今晚不要流泪》(There will be no teardrops tonight)、《你的欺骗之心》(Your cheatin' heart)以及《你又赢了》(You win again)等,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什锦菜》(Jambalaya,例12)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威廉姆斯还在他的音乐中保留了一定的旧式宗教成分,制作了一些有力的传统福音歌曲。

1953年元旦,威廉姆斯由于吸毒过量死在他汽车的后座上。与他同时代的乡村歌手们几乎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他在乡村歌集中的作品也许比任何人都要多。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社会的繁荣使得乡村音乐得到了飞速发展。如:此时的"老式大剧院"广播节目拥有了一千万听众,"民族谷仓舞"节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纳什维尔之声"也随即开始遍布全国。

五、乡村音乐的叛逆时代

20世纪60年代是乡村音乐史上最辉煌的十年,这一时期出现了像乔治琼斯(George Jones)、约翰尼卡什(Johny Cash)、帕特兹克琳(Patsy Cline)等顶级的乡村音乐家。但是由于乡村音乐的普及,使纳什维尔的乡村音乐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如加利福尼亚的贝克斯菲尔德(Backsfield)和德克萨斯的奥斯汀(Austin)等地,也因出现了著名歌手而成为日后乡村音乐中心之一。到了70年代,乡村音乐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因此一场"叛逆运动"改变了乡村音乐的传统模式。原来由制作人挑选歌曲以及安排曲目的制作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自己选择歌曲,自己制作,以此来体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维护自己的出版权力。威廉奈尔逊(Willie Nelson)领导了这场"叛逆运动"。

1968年,纳什维尔地区的制作人们对奈尔逊那种新鲜的个人化音乐采取了强烈的排斥态度,因此威廉奈尔逊离开了纳什维尔,来到了德克萨斯的奥斯汀。在那里他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并吸引了一批有着同样爱好的年轻人。他们那种纯朴的、根源化的风格加上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使乡村音乐呈现出了更加复杂的局面。

当一个个新的概念融合到一起的时侯,一个争论因此而生了,"到底什么是乡村音乐?"

著名乡村歌手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乡村音乐就是乡下人买的一切音乐。"一句简单地回答完美的解释了全体乡村音乐家的心声,即:什么是乡村音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乡村听众感受到不同的、既新鲜又熟悉的乡村生活体验。

鉴于乡村音乐的复杂局面,下面列举三种不同风格的乡村音乐形式,以供参考。

乡村布鲁斯,即乡村音乐与布鲁斯音乐的结合。代表人物有查理里奇(Charlie Rich)、罗伊罗杰斯(Roy Rogers)等。

流行乡村音乐,即在乡村音乐中融入较多的流行音乐成分,使其更易被人接受和喜爱。代表人物有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瑞芭麦克英特尔(Reba McIntire)等。

乡村摇滚,即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结合(详见摇滚乐部分)。

六 、乡村歌手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乡村音乐经过不断地发展,呈现出了远比山区音乐复杂的局面,各种风格的融合更是促进了乡村音乐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以后,乡村音乐体现出了更加活跃的气氛,因此从风格上更是难以归类。但是作为美国的"民族流行音乐",它保留了山区音乐中的传统风格,如: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以及较浓的乡土气息;演唱中使用较多的鼻音,有时还使用滑音等各种演唱技巧;伴奏以传统的班卓琴和提琴而独具特色。乡村音乐正是以这些鲜明的个性,使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下面,介绍几位在商业上取得较大成绩的乡村歌手。

约翰丹佛(John Denver)

约翰丹佛,1943年12月31日出生于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从小喜爱音乐,8岁时祖母送他一把吉他,开始学习音乐。年轻时,他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1971年他放弃学业,一心从事乡村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当年,以演唱歌颂弗吉尼亚山区美丽风光的《乡村之路》(country Road,例13)一举成名。1972年以一曲《高高的洛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进入电视屏幕,成为美国广播公司"午夜特别节目"的主持人。

丹佛熟悉农村生活,热爱大自然,他创作的歌曲大都是赞美大自然和歌颂人类的友爱和美好的感情。因其曲调简朴、优美,内容清新向上,歌词富有诗意和哲理,使他在罗拉多州一带享有"桂冠诗人"的美名。他的吉他弹唱在世界上更是享有盛名。

1997年10月,丹佛在驾驶自己的私人飞机时不幸失事,终年54岁。

约翰丹佛的代表作品有:《乡村之路》(Country Road,1971)、《高高的洛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1972)、《安妮之歌》(Annie's song,1974)、《阳光洒在我肩上》(Sunshine on my shoulders,1974)等。

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

肯尼罗杰斯,1938年8月21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在上高中时,他便学会了吉他和小提琴,并在一支叫"学者"(The scholars)的山区摇滚乐队里演奏。1966年,他自己组建了一支名quot;首版"(First Edition)的乐队,1972年乐队解散。1976年,罗杰斯从偏向"嬉皮式"的风格走向平稳的乡村音乐道路,成为一名乡村音乐的改良者。他将大量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乡村音乐之中,使两者得到完美的结合。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间,罗杰斯一直忙于慈善事业、音乐会、电视节目、**、摄影和他的快餐连锁店等事务。

肯尼罗杰斯的嗓音浑厚,表情洒脱,他爱唱节奏轻快自由、略带叙述性的歌曲,有时还将乡村音乐和城市温和摇滚融合在一起。代表作品有:《露西尔》(Lucille,1977)、《女士》(Lady,1980)、《疯狂》(Crazy,1983,例14)等。

乔治斯雀特(George strait)

乔治斯雀特于1952年5月18日出生于德克萨斯州的普迪特(Poteet),是80年代最有影响的乡村歌手之一。

斯雀特从小在父亲的牧场里长大,有时帮父亲做些传篱笆、放牲口等工作。十几岁时,他就开始玩音乐。1971年,斯雀特应征入伍,1973年驻扎在夏威夷。基地司令员想建立一支军队乡村乐队,这件事吸引了斯雀特,他买了一把便宜的吉他,开始模仿汉克威廉姆斯的唱片,并给乐队起了个名字叫"浪漫乡村乐队"(Rambling Country),常在营地外进行演出。

1975年他回到家乡,为了满足父亲的期望,进了"西南德克萨斯州综合大quot;(Sounthwest Tesxas university),在攻读农学学位的同时,他组织了一支乐队。1979年,他在MCA唱片公司录制了他的第一张专辑。此后,斯雀特长期占据排榜上的高位,将近30次荣登榜首。到了90年代,许多歌手(包括加思布鲁克斯)都把他当作榜样。斯雀特不愿露面,比其他著名歌手接受采访要少得多,但在1992年,他参加了**《纯乡村》(Pure Country)的演出,这部**中的四首歌曲上榜,使斯雀特站到了乡村乐坛的前列。

斯雀特成了乡村音乐中的焦点人物。他的事业仍在不断地发展,但他现在每年只花半年的时间去录制唱片和巡回演出,而其余的时间他则隐居在德克萨斯的家乡,骑马、爬山、和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文斯基尔(Vince Gill)

文斯基尔,1957年4月12日出生于奥克拉荷马州的诺曼(Norman),原名文斯格兰特基尔(Vince Grant Gill)。他的父亲是一名联邦法官,会弹班卓琴。基尔10岁开始学习吉他,上中学时就参加过当地一支叫"山雾"(Mountain Smoke)的乡村摇滚乐队。中学毕业后,他得到高尔夫运动员奖学金,到肯德基州的路易斯维尔(Louisville)上大学,很快便参加了一支叫"南方联盟"的乐队。此时他除了会弹奏吉他外,还会演奏曼陀林、小提琴和班卓琴。

1979年,基尔来到纳什维尔并很快的成了音乐节上的红人。1984年,他的歌曲第一次进入乡村歌曲排行榜前40 名。此后,他的歌曲不断地在排行榜上取得佳绩。

进入90 年代,基尔留下了辉煌的足迹,除了录制唱片外,他还是音乐会上的十大明星之一,两次获得乡村音乐协会的最佳艺人奖。他说:"我希望有人记住我,我曾经关心过乡村音乐的完整性。我也喜欢当演员、当作曲家、做事业。同样,我关心历史,它从什么地方开始,他往哪儿发展。"

文斯基尔的代表性专辑有:《我仍崇拜你》;1988年与Capitol唱片公司签约,年底,他的首张专辑制作完成,于1989年出版。

布鲁克斯踏上歌坛两年,便成为大红大紫的乡村歌星。在1991年第25届乡村音乐颁奖大会上,他囊括了四项大奖。继而又被评为1992年最佳乡村歌手和"越界"获得了最佳流行歌手,同时获这两项殊荣的歌手是史无前例的。

加思布鲁克斯的代表性专辑有:《加思布鲁克斯》(1989)、《没有遮拦》(No fences,1990)、《徒劳》(Ropin' the wind,1991)、《狩猎》(The chase,1992)、《碎片》(In Pieces,1993)、《精选》(The Hits,1994)、《新马》(Fresh horses,1995)。

仙妮亚唐恩(Shania Twain)

仙妮亚唐恩,1965年8月28日出生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是90年代中期继加思布鲁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现代乡村音乐代表歌手。唐恩从小学习吉他、学习创作和演唱,早期,她在各地的酒吧、俱乐部演出,偶尔也出现在地方电台。1993年推出首张专辑《仙妮亚唐恩》,1996年以一首《我的男人》(Any man of mine)获得格莱美最佳乡村女歌手奖。

虽然唐恩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因为她的音乐中硬摇滚风格的加入,同时也因她在MTV中大胆的性感出境,经常遭来评论界的冷眼。作为一名乡村歌手,唐恩是第一个以性感取得成功的典范。

仙妮亚唐恩的代表歌曲有:《是什么让你说起那些》(What Made You Say That,1993)、《我的男人》(Any Man Of Mine,1996)、《你是我的唯一》(You'ar Still The One,1999,例15)等。

爵士音乐介绍

一、 爵士乐的起源

爵士乐(Jazz)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它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 、30 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40 年代末的冷爵士、50年代的硬博普、60 年代的自由爵士、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放克…… 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汇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

1、 爵士乐的来源

--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爵士乐是在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的基础上,融合了某些白人的音乐成份,以小型管乐队的形式即兴演奏而逐渐形成的。

布鲁斯(Blues)

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它的来源已无从考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与黑人的种植园歌曲(劳动时集体合唱的无伴奏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后来,由于种植园经济的衰落,黑奴逐渐变得自由,大多数成了独立的雇工,因此集体劳动歌曲失去了生存的环境。此时一种被称作"田间呼喊"的独唱形式代替了种植园歌曲,最原始的布鲁斯形式也因此而生了。后来黑人进了城市,把这种呼喊带到了城里,对所有的黑人音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原始的呼喊形式与早期的农村布鲁斯(Country blues)对比之下相差无几,都是在即兴演唱中形成的,每次演唱都不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田间呼喊"是一种个人内心情感的释放,而农村布鲁斯一般都是歌手为商家推销产品时为吸引顾客而演唱的。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谋生方式竟然为布鲁斯的发展树立了模板。农村布鲁斯保留了"田间呼喊"中上升或下降的自然滑音特点,它的段落一般都是三句构成一段,但是没有固定的段数,可以即兴演唱很多段,它有时还经常采用班卓琴和吉他来进行伴奏。由于农村布鲁斯出现于20世纪以前,所以它的流传只能靠文字记载而没有录音资料(现存最早的布鲁斯录音资料产生于1920年)。进入20世纪20年代,最流行的布鲁斯是古典布鲁斯,与农村布鲁斯相比,它的演唱风格更加流行化。古典布鲁斯常常有作曲者参与,不完全靠歌手即兴演唱,它的曲式显得更加规整,经常由爵士乐队伴奏。这个时期女歌手占据了布鲁斯舞台,他们经常和爵士乐队一起演出,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最早的布鲁斯歌手"妈"雷尼("Ma" Rainey,1886~1939)就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了她的明星地位。30年代,当黑人为了谋生而涌向工业中心时,农村布鲁斯也随之走进了城市,从而形成了都市特点的城市布鲁斯。城市布鲁斯主要反映城市生活的感受,它的结构固定,4/4拍,12小节分成三句,每4小节为一句,第一、二句重复。伴奏可能是乐队,也有的用钢琴,伴奏和声趋于规范。

曲式: A | A' | B |

小节: 1 2 3 4 | 5 6 7 8 | 9 10 11 12 |

和声: I--- | IV-I- | V- I- |

如威廉汉迪(WCHandy)于1912年发表的《孟菲斯布鲁斯》(Memphis Blues)的第一段(例1)。

这种12小节布鲁斯曲式为乐手和歌手的即兴发挥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这样的结构框架中,布鲁斯以它独特的音阶和节奏特点让人一听便能分辨这就是布鲁斯。布鲁斯音阶是最能体现布鲁斯风格的特征之一,在自然大调音阶上增加降三音和降七音(例2)以此来体现出布鲁斯的忧伤成分。布鲁斯节奏以三连音为基础,然后作不断地变化(例3)。因此想演奏(或演唱)布鲁斯的乐手(或歌手)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三连音概念。

布鲁斯历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威廉汉迪(William Christopher Handy ,1873~1958),拥有"布鲁斯之父"的称号。他把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相结合,使原来只在黑人中流传的布鲁斯被不同阶层的听众所接受。他为布鲁斯的推广和流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60年,美国邮政部发行了他的纪念邮票,以表彰他对黑人音乐做出的巨大贡献。

布鲁斯一方面被爵士乐所吸收,成为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为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自身还在发展,并继续影响着爵士乐。

下面介绍几位布鲁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

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1894~1937)

贝西史密斯是古典布鲁斯时期最著名的女性布鲁斯歌手,1894年出生于美国的田纳西州。最早,贝西为了谋生,在杂耍班和夜总会演唱,1923年,哥伦比亚公司制作人弗莱克沃尔克;沃尔克发现了她的潜力,便为她录制了第一张唱片,没想到唱片一上市便卖出了200万张。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看到这种情况,就立即与她签约,而且将她捧为旗下的头牌歌星。贝西的歌曲涉及面甚广,有反映社会问题的、有放荡幽默的,还有直截了当的性表白和流氓小曲等等。由于她在20世纪20年代主宰了布鲁斯音乐的潮流,因此人们将她称为"布鲁斯皇后"。1929年以后,她的音乐生涯出现了滑坡,她为了取得白人听众的喜爱,开始录制白人通俗歌曲,但是此时的白人音乐市场已被乡村歌手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详见乡村音乐部分)占据,贝西敌不过罗杰斯,没有拿下白人市场,回过头时,发现自己又失去了黑人听众。于是1933年以后她再也没有录制过任何东西。1937年9月26日,贝西酒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与卡车相撞,一只胳膊活活从身上被撕下来,最后不治身亡。

雷蒙杰弗逊(Lemon Jefferson,1897~1930)

雷蒙杰弗逊--一位来自德克萨斯的盲人歌手,在20世纪20年代末为布鲁斯音乐留下81张唱片的布鲁斯巨人。雷蒙杰弗逊从小双目失明,但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吉他,很小就在街头卖唱。1926年以前,他一直是个街头艺术家,在黑人北迁的高潮中,他来到了芝加哥。唱片商很快发现了这位既能弹吉他、又能唱歌、还能填词编曲的天才歌手--"瞎子雷蒙"(布鲁斯圈子里都这么称呼他)。雷蒙演唱的是比较传统的农村布鲁斯,他的风格比较清淡,吉他与歌声相呼应。他的歌词比较讲究格调,没有粗鄙的用词。经过唱片公司的推广,雷蒙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他把大量的钱财用来寻欢作乐,浪费在女人和酒上。1930年的一个冬夜,他录完最后一张唱片后去了夜总会。不知什么原因,司机没来接他,他便自己步行回家,第二天被发现冻死在雪地里,享年33岁。

查理帕顿(Charlie Parton,1885~1934)

查理帕顿,1885年出生于密西西比三角州的克利夫兰,是20世纪30年代初布鲁斯乐坛的代表人物。帕顿从小体弱多病,个子矮小,因此人们将他称为"矮子帕顿"。帕顿自学作曲,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吸取养分,创作各种歌曲。他在音乐上对传统进行改革,强化自己的个性,他的歌曲多半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布鲁斯的主题--伤感,在他的音乐中无处不在。1929年,帕顿开始录制唱片,在女布鲁斯歌手铺天盖地的声浪中,他却低吟浅唱,别具一格。到1934年他去世为止,五年时间录制了60张唱片。帕顿瘦弱的身躯、浑厚的男低音、精湛的吉他技艺、大量的唱片、短暂的艺术生涯,这一切使他成为一个布鲁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马迪沃特斯(Muddy Waters,1915~1983)

马迪沃特斯,1915年出生于密西比的罗林福克,原名麦金利摩根菲尔德(McKinley Morganfield),他是一位介于查理帕顿与BB金(BBKing)之间最伟大的布鲁斯音乐家之一。由于他曾经常在泥水中玩耍,因此得到了"Muddy"(泥泞的)这个绰号。马迪沃特斯13岁学习口琴,17岁学习吉他,1943去芝加哥并成为那里的滑棒吉他大师。1944 年他开始演奏电吉他,晚上在俱乐部演出,白天在造纸厂干活,后来又当过卡车司机。1946年到1954年期间他录制了一批反映极强的热门歌曲,并对节奏布鲁斯(R&B)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50年起,几乎所有的芝加哥布鲁斯明星都参加过他的乐队。60年代以后,他的音乐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加进了大量的钢琴、口琴以及架子鼓,使布鲁斯被更多的黑人和白人所接受。1971年推出的《他们叫我马迪沃特斯》(They Call Me Muddy Waters)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格莱美奖(该奖开创于1958年,每年颁发一次,是美国音乐界最高奖项)。他在去世之前一直没有停止过唱片的录制,为布鲁斯音乐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BB金(BBKing)

BB金于 1925年9月16日生于密西西比三角洲的伊塔比纳,原名赖利BKing (Riley BKing),是布鲁斯历史上影响面最广、生命力最强的布鲁斯音乐家。儿时的"金"流离于母亲与祖母之间,生活艰难,少年时在教堂学唱歌,在"金"的音乐理念中,乡村音乐与福音音乐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1948年底他来到孟菲斯,很快,他的音乐便被当地的电台看中,同时他也留在了电台工作,当电台直播他的节目时,称他为"比尔大街布鲁斯男孩" (Beale street Blues Boys), 后来简称为"布鲁斯男孩",最后干脆叫"BB",BB King 便因此而来。BB金的作品中既有纯布鲁斯的,也有乡村音乐风格的,还有流行和摇滚的,但是每一种形式都夹杂着布鲁斯成分。70年代,他的音乐会吸引了各种族、各年龄层的观众。1985年,他的第50张唱片问世,1987年荣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作为一名布鲁斯大师,至今他仍在为布鲁斯音乐乐此不疲地奉献着。

约翰李胡克(John Lee Hooker)

约翰李胡克,1917年出生于密西西比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中,他一直生活在底特律,并成为那里布鲁斯圈中的顶尖高手。起初,他以演唱黑人福音歌为主,但不久便被布鲁斯音乐所吸引,胡克低沉的声线在清脆的吉他和富有动感的节拍配合下格外受人瞩目。60年代他将布鲁斯先后与舞曲、摇滚乐等风格相结合,使原有的布吉-乌吉 (Boogie Woogie ,一种敲击式的、即兴演奏的布鲁斯钢琴音乐,其特点是左手有一个固定的节奏型衬托右手的布鲁斯音调,产生一种强劲有力的节奏效果)元素逐渐地在他身上消失。70年代他的风格转向摇滚路线。他与BB金一样,将各种音乐元素与布鲁斯相融合,为布鲁斯音乐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90年代以后这位"布鲁斯之王"开始淡出舞台,在家中安度晚年,偶尔参加一些社交活动。2001年,胡克逝世,终年84岁。

拉格泰姆(Ragtime)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因爵士乐的兴起而被替代。

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非常地开放和自由,比如公娼制度,在这块土地上,大量

20世纪20年代由早期的拉格泰姆(Ragtime)和蓝调(Blues)吸取营养发展而成,有自由

即兴的风格、令人兴奋的节奏、鲜明的切分音,是微妙而无法准确记谱的美妙音乐。

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广的一个乐种,爵士乐实际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欧洲教堂音乐、美国黑人小提琴和班卓传统音乐融合非洲吟唱及美国黑人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民间蓝调","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构成了早期的爵士乐。

最近看了一部日本影片讲述高中生热爱爵士音乐<<摇摆女孩>>还不错

现今美国音乐乐坛在形态、节奏及其它结构发展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元素。流行音乐方面节奏布鲁斯、摇滚、R&B等音乐风格等层出不穷,这和爵士音乐的流行化是分不开的,音乐大部分带有的舞蹈因素使其流传迅速且为大众所熟知。在专业音乐方面爵士音乐所含有的风格也对之作出不小的贡献,它的节奏以及特有的音型被本土作曲家借鉴,发展了荣登大雅之堂的美国特色音乐。也有的元素被外国音乐人吸收成为了20世纪初期欧洲浪漫向现代音乐发展中颇具试验性质的音乐作品。由于爵士音乐内容的综合性,使其无论在流行还是专业领域都留下过足迹,它可以说是和美国发展历史并行的一种艺术形式。

爵士音乐的产生

爵士音乐是一个综合性的音乐,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美国本土音乐、黑人音乐以及欧洲古典音乐。爵士乐很明显可以看出就是熔炉中的混合物。

19世纪美国的本土音乐极富特色,曾出现许多优秀的美国作曲家如:斯蒂芬·福斯特。他富于感伤的流行音乐作品和叙事歌曾受到极大欢迎,表现出了那个时期美国音乐的普遍特点:曲调动人上口,调性关系简单,歌词伤感质朴,和声合乎规则,节奏反复单一,令人难以忘记。因此他的歌曲在当时受欢迎程度上远远超过了欧洲“艺术歌曲”,最著名的就是《故乡的亲人》。及至19世纪后期美国各种流行歌曲也未对此形式有很大的改变从而形成弥漫全国的音乐气息――朗诵型旋律的风格、四四的节拍、常规的分句……这些在今后的爵士乐风格中都可以找到明显的痕迹,早期爵士音乐就移植了美国音乐简单统一的旋律型和基本的声型。

同时,黑人对于爵士产生也有着重大影响,美国黑人民歌原本就和白人歌曲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民歌的哼唱中经常带有变音转调、微妙的节奏、独特的高音、泛音和音色。他们中间遗留着许多非洲祖先的音乐元素,比如黑人灵歌和布鲁斯。在黑人社会中灵歌几乎就是他们思想、情感上的支柱。它几乎集中了所有美国黑人对于他们身世、历史、遭遇、苦难,以及他们的期待和失望。黑人音乐布鲁斯是爵士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的音乐与灵歌一样充满哀婉悲凉,表现了被压抑被剥削的黑人阶层的典型情感和心理,是人生愁苦情绪的直接倾诉和宣泄。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布鲁斯糅合了非洲式的田野呐喊和教堂唱诗班的甜美歌声,最初并无伴唱,之后才有了提琴、吉他、班卓琴之类的单一乐器伴奏,产生了乐器与歌者交替的表演形式。这也就是爵士音乐最初的结构面貌。标准的布鲁斯音乐一般是12小节的结构,分为三行,每行4小节。歌词是两句相应的,第一句重复,每句长约2——5小节,剩下的4小节内容一般由表演者即兴发挥。生活在美国的黑人承袭了非洲祖先的表演方式,有时候演奏者会插入一段对白,但通常都是由伴奏的吉他或钢琴加入一些音乐语言。这是非洲音乐中典型的“呼答”式表现——歌手们的演唱为“呼”,吉他的插入演奏为答。同时,乐手们演唱或演奏时,紧紧地以节奏为中心进行旋律发展,而不是仅仅在节奏上进行,这也是典型的非洲风格。不过布鲁斯毕竟不是非洲音乐,因为在美国的奴隶们深受美国生活的影响而改变了他们原来音乐中原汁原味的非洲风格,使当时的黑人音乐逐渐成为美国与非洲音乐的结合体。

19世纪后半期,欧洲音乐正处于浪漫主义时期。各种花哨、炫技式的演奏层出不穷;各个作曲家都力图用最为夸大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乐曲之中。即使在调式体系、和声体系、节奏及曲式规范等方面都承袭自古典主义,但作曲家们出于反抗精神,在旋律、和声以及节奏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夸张和自由的改变。当时在美国的欧洲殖民者出于对音乐的爱好在美国东部几座都市中心相继建立起了音乐院校和音乐厅,使得欧洲音乐的传统和声体系及旋律风格逐步为美国人所熟识。南北战争推翻了奴隶制,初获解放的黑人逐渐进入欧洲殖民者开办的音乐学府学习并且取得毕业证书,甚至有许多黑人凭借他们超人的天赋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创造非凡成就。我们上述说得布鲁斯只算是徘徊在声乐音乐领域,而最初的爵士还包括在器乐音乐中——也就是和布鲁斯几乎同时出现的“拉格泰姆”。它从最典型的形式来看,是一种钢琴音乐一般用左手击出一种持续的相对固定的与进行曲风格很近似的节奏,同时以右手奏出极快且复杂的音列,并同左手的固定节奏形成交错,其方式是采用切分音,给节奏带来强烈的节奏律动趣味,非常具有戏剧性、气氛欢快热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拉格泰姆和布鲁斯不同,它可以用乐谱记下。使之盛行的是黑人音乐家斯科特·乔普林,他自幼受到古典音乐的训练,因此经他推动发展的拉格泰姆在当时相当欧化。

1923年以前留下的资料和音乐很少,我们无法用特定的时间来定义爵士究竟在何时形成以及那时的音乐风格究竟是怎么样的。但通过各种其他的和实物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爵士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新实行的种族隔离政策迫使许多曾受高等教育的克里奥尔人(黑人与白人所生的后代)与黑人共同居住,这也就促使了欧洲古典音乐和非洲传统音乐的碰撞。在灯红酒绿的各种娱乐场所中黑人们用一种倾斜于非洲风格的方式演奏古典音乐,并且运用穿插大量布鲁斯风格的即兴演奏和拉格泰姆的节奏型。于是,在同一时期的美国作曲家运用欧洲音乐创作特色及汲取浪漫主义音乐因素的同时,小部分音乐先行者又将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节拍平稳单一等特色结合美国黑人传统音乐调性上的即兴因素与之结合而促成了爵士的诞生。

古典爵士乐中第一个普遍认定真正的爵士风格——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在1910年左右诞生。富于浪漫主义特色的赞美诗、游吟诗、散拍等多种元素都融于其中。在节奏方面常见的节奏有二:一是在演奏一个不连续的固定节奏时,每小节或每隔一小节第一拍奏成跳音和弦,通常用作器乐独奏的背景效果,源出于踢踏舞伴奏音型;其二是在即兴重复段中重复旋律线的节奏音型,以导致重音,在即兴复调音乐中产生强烈的节奏动力。所不同的是前者产生主调音乐,而后者是复调音乐(爵士音乐史——弗兰克·蒂罗)。这种爵士音乐在拉格泰姆的节奏中融入了布鲁斯的深刻情感。讲究前者的对位于切分,且提倡后者大量独奏、即兴装饰性的旋律变奏,气氛热烈欢快。在新奥尔良爵士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新奥尔良和芝加哥等地的白人乐手也按耐不住开始发展自己的爵士音乐,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奥尔良传统爵士的分支——迪克西兰爵士(Dixieland)。它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左右,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军队露营之地:“Dixie’s land”因此可以猜想它与进行曲等音乐有关。它的风格大都来自布鲁斯,进行曲,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甚至乐曲的一小段都可以拿来延伸、推展。这也就造成当时即兴演奏的滥觞。然而白人乐手虽然能够在节奏、音调以及对位法上接近于黑人乐手演奏的爵士乐,却缺少了出色的独奏。

爵士音乐的发展

在这段时期内,爵士音乐经历了与流行最为接近的过程转而开始往专业音乐的道路上发展。由于早期的古典爵士乐本身就含有大量欧洲古典音乐的技法和内容,因此爵士乐相比当时其他的流行音乐更容易也更迅速地向专业音乐领域发展。

30年代大萧条即将进入尾声,年轻人有着足够的金钱娱乐。同时,政府解除禁酒令更促使他们表现出狂热的一面。他们尽情的跟随乐队跳舞摇摆,疯狂之余也映射出当时摇摆乐(swing)的兴盛,也许正是这种音乐的动感节拍迎合了当时人们舞蹈时不自觉的身形摇摆而被冠以此名。班尼·古德曼是摇摆乐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当时的演奏团体是“大乐队(big band)”这是大萧条前期产生的乐队形势,由一些著名的爵士演奏家组成,目的是为了让人便于编排和写作乐曲的同时兼而达到和爵士独奏风格相同的效果。古德曼在“大乐队”中积极吸收各位乐师,也是第一个接纳黑人演奏家的白人音乐家。他借助黑人乐队中的“摇摆”技巧,基本的节奏和实际的旋律之间有一种强烈的紧张度;同时聘请专人为其编曲,却恰巧因其早期所受的古典音乐训练而摒弃了存在黑人乐队中过多的布鲁斯化的基本处理,将古典音乐特有的准确性带入演奏。黑人乐师常在演奏中扭曲夸张音乐,而古德曼则坚持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音乐,这也就造成他将黑人大型乐队中非洲风格柔化同时也保持了摇摆风格的节奏。这一创举使摇摆乐在白人群体中迅速被接受。于是在古典爵士乐因大萧条走到没落之际,摇摆乐开始蠢蠢欲动并随着黑人演奏家艾灵顿公爵的脚步逐步演变为歌舞表演的伴奏乐曲和演奏会音乐。爵士乐的专业化道路也就从这一时期开始萌芽。爵士音乐的主体和内容在其初期就是确定的,但是其表现、其形式并不具有风格特征。当进入了“摇摆”时期,爵士才开始真正地有意识的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风格,从节奏的规范、旋律的模式、乐器的选择,到乐队的规模和结构,都有了初具艺术特征的意思。(爵士百年兴衰录,洛秦,2002年8月)。

这期间的爵士朝着两个不同的方面发展,一个继续其原有的流行步伐寻找不同的新鲜素材求得生存,另一边从节奏音型方面开始逐步渗入专业音乐领域。

流行音乐方面大型乐队的演奏形式让即兴独奏者几乎毫无立足之地。千篇一律的摇摆在和声方面空洞无物;和弦进行局限于三和弦、七和弦,最多偶尔出现增减和弦或者加上个把音符;节奏总是老一套的简单切分音混合式;旋律过于受传统束缚,死守住4小节和8小节为乐句结构的跳舞音乐。(爵士百年兴衰录,洛秦)很快有些人开始对于摇摆失去以往的新鲜感并开始寻求突破,他们通过添加一些经过和弦,在原来的结构上增加了一个第二位的和声进行节奏活动。查理·帕克和迪兹·吉莱斯皮在此基础上用一种有悖于传统的独树一帜的令人难以理解的即兴演奏方式确立“比波普/波普”风格(bebop/bop),成为了革新的先锋,开创了现代爵士乐的先河。“比波普”这个词语最先只是形容音乐家在练习发声或哼唱器乐作品旋律时发出的一些没有明确意义的音节,但这也正反映出新风格中带有的自由不羁的特征。和摇摆相比,波普的旋律乐句长短不一,结构也不那么均匀对称;和声比较复杂、不谐和且变换频繁;节奏多变并且强调不规则的重音,充满了对比。演奏摒弃了大乐队的庞大编制而改由3~6人组成,不使用乐谱的新规则让即兴重新回到了主要的位置。由于波普的出现对于当时大乐队和摇摆是一种颠覆,因此它被视作不受欢迎的另类。同时,比波普音乐家们试图把爵士乐的质量从功利主义的跳舞音乐水平提高到室内乐艺术形式的水平并将爵士音乐家从供人娱乐者的地位提高到艺术家的地位,他们有意识的建立一个新的精英阶层,把那些不符合他们预订的艺术标准的人排斥在外。这也就导致了波普乐逐步远离社会、脱离听众、甚至令其它传统爵士乐师们也对其质疑,爵士流行方面在历史上的分裂期因此产生。

传统的乐手们开始怀念起大乐队时期团结的集体观念,他们重新组织人手希望能够再次将之发扬光大。但大乐团的演奏方式或许终究违背了爵士自由即兴的本质,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几十个乐手同台演出的方式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大乐团的经久不衰的光环就此消失,剩下的先锋乐手们不断的发展着现代爵士。正如波普取代摇摆一样迅捷,人们不停地喜新厌旧,各种爵士风格接踵而至。冷爵士(cool jazz)吸纳波普和摇摆被摒弃的特点,以柔和优雅和重视编曲为人们所知,反映出古典爵士乐的影响并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迎合大众的口味。然而不多久,硬爵士(hard bop)的崛起淹没了冷爵士,其注重打击乐的特点确立了今后鼓在爵士乐演奏中的地位。之后也不断有人尝试新鲜的刺激方式来发展爵士,比如麦克尔·戴维斯的“调性爵士(modal jazz)”,虽然将爵士音乐限定在固定的几个调式中,但却给了乐手更大的发挥空间。

1959年爵士历史上又一次革命在奥奈特·科尔曼的“极度自由”中展开。他和他的伙伴在毫无预知演奏什么的情况下走进录音室开始自由之旅。自由爵士(free jazz)试图破坏结构、方向和调性的感觉,配器法比较接近普通爵士乐队,即分旋律乐器的节奏组。不过这些传统乐器都让位给了印度西塔尔琴、塔布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警笛、电子八度音栓装置、令人产生幻觉的灯光和大量不合标准的电子设备及打击乐器。因此,有些自由爵士乐队看上去就像一只非爵士的先锋派乐队。(爵士音乐史,弗兰克·蒂罗)自由爵士和波普一样在出现之初被认定是一种“错误”、是对爵士音乐艺术的践踏。然而许多爵士演奏家本身都受过专业的古典音乐训练,他们并非不懂得如何作曲,而是在摆脱传统调式、规范的同时表达自己内心地感受。因此自由爵士此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为人欣赏的音乐,更多的是人内心思想的表达,是精神层面的爆发。

自从60年代末摇滚乐兴起以来,爵士乐的穷途末路也就开始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向“甲壳虫”,而将爵士音乐撂在一边。然而爵士音乐家们不愿轻而易举的放弃自己的信念,麦克尔·戴维斯就是这样一个执著的人。他观察到摇滚虽然有不同种族和风格的因素,但其本质还是将几乎所有的流行因素都汇合起来,于是戴维斯在爵士没落之际将结构和音色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改进,采用古典音乐中回旋曲式,不断地重复乐思、乐段,使每个作品都具有活力和明确的结构倾向并且大胆用电子乐器来创造和获得各种各样的音响色彩,使抒情性和幻想性在表演和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探索中开创了“融合音乐”(Fusion)——即将摇滚音乐等流行因素与爵士相结合从而推动爵士音乐的发展。直到80年代所有关于此类型风格的爵士乐都被称为摇滚融合爵士乐(Jazz-Rock-Fusion)。然而爵士大融合也正反映出它的没落,它开始没有自己的个性而依赖其他流行因素发展,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土壤并脱离了固有的精神与灵魂的根基。

专业音乐方面,当时西方音乐明显形成要求丰富音乐语言和要求革新音乐语言的两种倾向,出现了关于音乐创作不同的美学见解。大致有三个方面1采用本国素材进行创作2大胆尝试和改革,不失传统3在德国后浪漫主义创作基础上发展的十二音音乐、序列音乐等。美国专业音乐创作的真正崛起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并未受直接的经济损失,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大批音乐院校开始建立,而欧洲音乐家因战迁徙至美国也使得专业音乐在群众中迅速普及。在这个不断富裕的年代音乐戏曲美术都达到了世界水平,确立美国风格的运动得以逐步开展。美国专业音乐中对于欧洲的特色有着不同的反响和运用,有的作曲家出于民族自豪感竭力在创作中确立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有的则与欧洲风行一时的新音乐共命运,从事各种新音响的试验和探索。在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将民族素材进行专业创作的方面。

下面我们要来谈谈乔治·格什温,他对于爵士音乐进入专业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虽然在他之前也有不少欧美作曲家注意到爵士并偶尔采用了其中的元素如:戈特沙尔克《班卓琴》、德彪西《黑人木偶步态舞曲》《儿童之家》、卡彭特《小协奏曲》、斯特拉文斯基《钢琴的拉格泰姆》等,但他们的作品都不曾像格什温的那样得到广泛注意。格什温从流行音乐写作开始逐步向专业音乐发展,发挥自己运用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特长将爵士、拉格泰姆、布鲁斯等体裁运用于严肃音乐的创作。他那具有美国特性的、为群众广泛接受的音乐有《蓝色狂想曲》、《F大调钢琴协奏曲》以及歌剧《波其与贝丝》等。其中《波》剧是一部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的反映黑人生活的作品,因其具有爵士和布鲁斯的风格而被载入史册。《篮狂》更是格什温在爵士发展巅峰期和自身创作黄金期的一首历史性的杰作,主旨在于推翻关于爵士必须保持严格节拍、墨守舞蹈节拍这一错误观点。这首作品类似钢琴协奏曲,正是爵士的常见形式;作品突出旋律、通俗易记、鲜明节奏和切分音的使用,对动机、主题、短句等材料处理方面基本没有进行发展或展开,而是较多地进行重复,在重复中使音乐带有即兴变化的性质,这也恰巧是爵士常用的手法;在曲式方面同样运用了爵士常用的自由分段形式。《篮狂》开拓了第一个美国流行音乐家走向专业音乐的成功之路,是爵士搬上舞台第一部成功之作,使严肃音乐家接近广大听众,也使艺术音乐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成为美国专业音乐文献中的代表。格什温强调音乐中唯一重要的东西是思想和感情,因此运用布鲁斯或爵士的黑人情感音乐正迎合了他的观念。

同时期还出现了其他将爵士音乐与专业音乐联系的作曲家。科普兰受德彪西、拉威尔等人选用爵士节奏的影响,同样将爵士作为素材进行协作。他的目的使用严肃音乐的语言写出一个美国风味的作品,让人意识到爵士含有一种天然的可探索的节奏。然而他逐步认识到自己有限的即兴才能,无法真正驾驭爵士和布鲁斯,因此他逐步放弃了用爵士引导专业音乐的想法。另一个是黑人作曲家斯蒂尔,他将运用黑人曲风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尤其是爵士。他认为爵士是在美国发展的少数属于美国而非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语言,他的作品许多体现了其民主思想。随着年龄和创作的成熟,斯蒂尔的音乐风格开始趋向欧洲并且民间素材的运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在此我们就不对之深入下去了。

结尾

爵士音乐的历史正如许多音乐一样经历了兴起,兴盛和没落。它在不同的时代中发展着自己不同的形式,虽然最终似乎有磨灭自我的倾向,但其昔日体现的精神内涵和本质却反映出一种执著追求的信念,也造就了一批耳熟能详的名字。虽然80年代初了融合爵士与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乐之外,爵士音乐似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乐已经失去它原有的焦点与重心。但是面对一个每一种音乐形态都被先辈们探索过的局面,爵士乐手们依然坚持着先辈们留下的爵士精神而重新回到过去,从经典爵士乐中寻找新的题材和创作灵感:一个以波普为基调,有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与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旋律的所谓“新古典主义”被制造出来成为80年代的主流风格。而且在专业音乐中时刻都能听到富有激情的节奏和绕人心魄的曲调,这成为了现代音乐流行与专业日趋模糊的重要表征。爵士的发展依靠的是不断的新鲜和刺激,在充斥了浮躁和流行泛滥的年代爵士是否还能重振往日雄风有待历史的见证。

爵士乐概述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名叫爵士乐,具有显著美国特色的音乐从默默无闻、起源于民间的音乐发展成为美国本土产生的最有份量的艺术种类。如今在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聆听和演奏它,爵士乐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繁荣景象,从根源布鲁斯、拉格泰姆(Ragtime),经过新奥尔良爵士乐到Dixieland爵士乐、摇摆乐、主流爵士、比波普、现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电子爵士。令人惊异的不是爵士乐以如此众多的形式出现,而在于其每一种形式都相当重要,都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及独具的魅力而流传至今。如果要欣赏各种爵士乐,体会个中种种乐趣,就不能不需要拥有开放的态度,兼容并听。

寻根溯源

爵士乐由民歌发展而来,有多种源头,不易仔细考证。但它的根肯定是由黑人奴隶从非洲带来的。他们从各自的古老文化传统中撕裂开来,将民歌发展成为以歌曲讲故事的一种新的交流形式。美洲的黑人音乐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节奏特色明显,而且保留了集体即兴创作的特点。这种传统与新居住地的音乐一一大部分是声乐——结合起来,结果诞生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声音而是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形式。

最有名的非洲—美洲音乐是宗教性的。这些优美动人的歌曲白人也听,不过比乡村黑人教堂里演唱的这类歌曲多一分上流社会的味道。今天人们所知道的福音音乐(gospel music)更准确地说是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而不是对本世纪起初十年中著名的Fisk Jubilee Singers的音乐中宗教性的继承。

其它早期的音乐形式包括可以追溯到蓄奴制时代的做工歌曲、儿歌及舞曲,这些都成为重要的音乐遗产,特别要考虑到在当时的制度下,音乐活动受到相当严格的限制。

布鲁斯的诞生

在蓄奴制被废,黑人奴隶得到解放以后,非洲—美洲音乐的发展很快。军乐团所弃用的乐器加上新获得的迁徙自由形成了爵士乐的根底:铜管乐、舞曲、布鲁斯。

布鲁斯作为一种音乐形式看似简单,实际可以有几乎是无穷的变化,一直是任何一种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成功地保持了自身独立的存在。可以说如果没有布鲁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摇滚乐。简单说明一般布鲁斯的特点就是:它以每八或十二小节为一个乐段的音乐所组成,歌词紧密,它的"忧郁(蓝色)"特色产生的原因是将音阶中的"mi"音及"si"音降了半音。实际上,布鲁斯是作为与宗教音乐相对应的一种世俗音乐形式。

铜管乐队和拉格泰姆

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美国绝大多数南部城市内,都出现了黑人铜管乐队、舞曲乐队及音乐会乐队。与此同时,美国北部的黑人音乐倾向于欧陆风格。在该时期,拉格泰姆(Ragtime)开始形成。虽然拉格泰姆主要是在钢琴上弹奏,但是一些乐队也开始演奏它。拉格泰姆的黄金时代大约是在1898年到1908年,但它的时问跨度实际很大,影响绵延不绝。最近,它又被发掘出来,新的"拉格泰姆"特征是旋律迷人,大量使用切分音,但它的布鲁斯因素几乎荡然无存。拉格泰姆与早期爵士乐联系密切,但可以肯定的是拉格泰姆节奏较为稳定。

拉格泰姆最有名的作曲家是Scott Joplin(1868-1917)。其他有名的拉格泰姆大师包括James Scott、Louis Chauvink Eubie Blake(1883-1983)、Joseph Lamb等,其中后者虽然是白人,然而他完全吸收了这种音乐形式的内涵。

进入爵士时代

拉格泰姆,特别是淡化爵士色彩的通俗风格,其娱乐对象是中产阶级,为正统音乐人士所不喜。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内,爵士音乐逐渐形成,但当时还不叫"爵士"(Jazz),它最初被称为Jass,首先出现在美国南部城市黑人工人居住区内。和拉格泰姆一样,爵士乐最初也是作为舞曲出现的。最早成为早期爵士乐同义词的城市是新奥尔良,这种说法有几分真实,但也有几分夸大。

新奥尔良:爵士乐的摇篮

新奥尔良在爵士乐诞生及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在这里,对爵士乐早期的历史研究及记录比在其它地方都进行得更加深入。在1895年到1917年这一段时间里,新奥尔良的爵士乐比起其它地方可能是种类更多、更好,但这绝不意味着新奥尔良是产生爵士乐唯一的一个地方。在每一个有相当数量黑人聚居的美国南部城市所产生的音乐都应被视为是早期爵士乐的一种。如在孟菲斯就出现了W.C.Handy(1873-1958)这样一位布鲁斯作曲家和搜集者。其它城市还有亚特兰大、巴尔的摩等。

当时的新奥尔良显得卓而不群得益于其非常开放及自由的社会氛围。不同信仰及不同种族的人可以相互联络,因此在这种容易沟通的环境下的音乐传统十分丰富,有法国的、西班牙的、爱尔兰的及非洲的。这样,新奥尔良成为孕育爵士乐的肥沃土壤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如果说新奥尔良是爵士乐诞生之地的这种说法虽有夸大,但还不失几分真实的话,那种关于爵士乐是诞生于红灯区的说法则完全是胡说八道。虽然新奥尔良的确曾经使娼业合法化并因此产生了几座全美国最精致和有品味的"运动屋",但是在这些地方所演奏的音乐如果有也只是钢琴独奏而已。实际上,人们第一次听到爵士是在与此颇不相同的场所。

当时,新奥尔良引人注目的是有许多社团及兄弟会式的组织,它们大部分资助或雇佣一支乐队以在不同的场合——如室内或室外舞会、野餐会、商店开张仪式、生日或周年纪念派对上演奏。当然,演奏爵士乐也是葬礼队伍行进的一个特色,一直到今天还是这样。根据传统,乐队集合在教堂门口,演奏着庄严的进行曲及悲伤的圣歌,带领着葬礼队伍向着墓地徐徐前进。在回来的路上,人们的步伐加快,轻快的进行曲和拉格泰姆代替了挽歌。这种列队行进总是能吸引很多人观看,在爵士乐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那些小号手及单簧管手们就是在此时一展其创造天分,而鼓手们也打出了富于节奏性的节拍,这成为使拍子变得"摇摆"的基础。

早期音乐家

在这些早期的乐队中乐手绝大多数是某种工匠(木匠、砌砖匠、裁缝等)或者是那些在周末或假期内作音乐演出并赚些小钱的干活人。

第一位新奥尔良的有名乐手,就是第一个爵士乐手是Buddy Bolden(1877-1931),他是一位理发师。他演奏短号并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组成了一个乐队。他可能是第一个将根源、粗糙的布鲁斯与传统乐队音乐结合起来的人,这一步在爵士发展史上意义重大。

Bolden在Mardi Gras的一次游行演出时因精神病发作而被收治,余生在一家收留顽固患者的精神病院度过。据说他曾灌录了唱片,但迄今无法证实。我们所了解的他的音乐来自于另外一些在年轻时曾听过他演出的音乐家们的回忆。

Bunk Johnson(1889-1949)曾在Bolden的最后一支乐队里吹过第二短号。在他生命最后十年,人们之所以能对新奥尔良古典爵士乐重新产生兴趣,其中居功至伟的便是Bunk Johnson。他是一位杰出的讲故事能手,个性丰富多彩。新奥尔良的传奇故事大部分与他有关,但由他亲口讲出的基本上以夸张的成分居多。

许多人包括一些资深的爵士乐迷都相信早期的爵士音乐家都是自学成才的天才,认为他们既不识谱又没上过一天音乐课。这种说法浪漫有余,可是谬之千里。几乎所有早期爵士乐中重要人物至少在正统音乐基础方面都是很扎实的,有些造诣还要更深。

虽然如此,他们在乐器使用上的创新精神仍是独具的。最显著的例子要数Joseph O1iver(1885-1938)(绰号"国王"),他是个短号手及乐队领袖。他曾使用过能找到的各种东西,包括饮水杯、装沙子的桶、及浴缸塑料水塞之类的东西来使他的短号吹出多种音色变化。Freddie Keppard(1889-1933)是O1iver的主要竞争对手,Keppard不用弱音器材,这使他可以以作为新奥尔良最嘹亮的短号手而自豪。Koppard也是第一个将爵士乐带到美国其它地区的新奥尔良人,1915年,他与Original Creole管弦乐队合作在纽约表演轻歌舞剧。

爵士乐北上

到1912年左右,典型爵士乐队的乐器包括短号(或小号),长号、单簧管、吉他、低音提琴及鼓。(因为不便搬运,所以很少使用钢琴)。早期爵士现在给人的印象是班卓琴和大号比较突出,实际上爵士乐队开始使用它们还是后来几年的事,这是因为早期的录音技术还不能对声音更轻柔的吉他和低音提琴进行拾音。

在当时的爵士乐队中担任领奏的是短号,长号与其在低音区以滑音方式与其作和弦呼应,单簧管在两者中作修饰性的演奏。在爵士乐中最早作即兴演奏的是单簧管手,Sidney Bochet(1897—1959)就是其中一位。他不到十岁就是熟练的乐手了,后来他转向以演奏高音萨克斯为主。他也是第一个在国外扬名的爵士音乐家。1919年他访问了英格兰和法国,1927年他访问了莫斯科。

大多数的爵士乐手声称他们的音乐没有除了拉格泰姆(ragtime)及切分音之声(syncopated sounds)以外的其它名字。首先使用爵士(jazz)这个词的是长号手Tom Brown的乐队,他是来自于新奥尔良的一个白人。他于1915年在芝加哥使用了这个词。这个词的来源不明,其最初的含义一直是众说纷纭。

第一个使用“爵士”这个词并使之流传不衰的的乐队也是一支白人乐队,而且也来自新奥尔良,这就是“Original Dixieland爵士乐团” (OriginaI Dixieland Jass Band)。这个乐团在1917、1918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动,他们多少算是第一支灌录唱片的爵士乐队。这支乐队的成员绝大部分都曾在“老爸”Jack Laine(1873-1966)的乐队里干过。Jack Laine是一个鼓手,被认为是第一个白入爵士乐手。不管怎么说,在新奥尔良的音乐融合特征比较明显。有一些肤色不太黑的非裔美国人“混”进了白人乐队。

到了1917年,许多重要的爵士乐手离开了新奥尔良到北方去,这里面有白人也有黑人。其中的原因并不是新奥尔良臭名昭著的红灯区的关闭,简单地说不过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欧洲大战使美国的工业欣欣向荣,这些乐手和那几百万工人一样涌向北方,在那里有保障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

小路易斯和“国王”Joseph O1iver

“国王”Joseph O1iver于1918年移居芝加哥。他原来在老家最好的一支乐队里,为填补他的空缺,他推荐了18岁的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比他年长的人都叫他“小路易斯”,他生于1901年8月4日,家境在新奥尔良的黑人中也算是赤贫。他最早的音乐活动是组织了一个男孩四重唱小组在街上唱歌讨钱。后来他卖过煤炭也在防洪堤上干过。

louis Armstrong的第一次音乐课是在感化院中上的,他是因为于1913年新年除夕用一只旧手枪向大街上放空包弹而被送进感化院中度过18个月。当他从感化院中出来的时候,他的音乐水平已足够在市里的乐队中找份活。第一个发现这个年轻人的音乐天分的成名音乐家是“国王”Joseph Oliver,他给路易斯上音乐课并被其崇拜。

Creo1e爵士乐团

当奥里佛邀请阿姆斯特朗加入他在芝加哥的乐队时,芝如哥成已为新的世界爵士中心。虽然纽约是“Original Dixieland爵士乐团”(ODJB)取得巨大成功的地方,由他们引起的随乐跳舞的风气一时之兴,但是在纽约的乐队好像只继承了ODJB的杂耍风格,而没有学到其音乐上的精髓。他们只是模仿而已(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是Ted Lewis)。当时在纽约的南部乐手也少得可怜,所以不能带来新奥尔良的纯正风格。

但在芝加哥情况则有所不同,其中有大量来自新奥尔良的乐手。禁酒令刚刚废除,这所城市的夜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在这里比别的乐队都好一大截子的是“国王”Joseph Oliver的“Creo1e爵士乐团”(Creo1e Jazz Band),特别是在Louis Armstrong于1922年来芝加哥以后。这支乐团代表了新奥尔良古典爵士合奏风格的最后辉煌,也预兆着新的风格的开始。除了这两个短号手,乐团中另外的明星包括Dodds兄弟,即单簧管手Johnny Dodds(1892—1940)和鼓手Baby Dodds(1898-1959)。Baby Dodds给爵士乐的鼓节奏的微妙及内在动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与另一个新奥尔良出生的鼓手Zutty Singleton(1897—1975)一起,他给爵士鼓演奏带来了“摇摆”的概念。但是摇摆乐的“传教士”毫无疑问仍是Louis Armstrong。

第一张爵士乐唱片

“Creo1e爵士乐团”于1923年开始灌制唱片,虽然这不是第一支灌制唱片的新奥尔良黑人乐团,但却是最好。他们的唱片在全国广为发行,乐团对于其它乐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此两年前,长号手Kid Ory(1886—1973)的“阳光管弦乐团”(Sunshine Orchestra)成为第一个灌制爵士乐唱片的乐团,但是他们是在一家不起眼的加利福尼亚公司灌制的,该公司不久破产,他们的唱片因此很少被人听到。

也是在1923年,“新舆尔良节奏之王”(New Orleans Rhythm Kings)——一支活跃在芝加哥的白人乐团开始录制唱片。这支乐团在音乐上远比以前的“Original Dixieland爵士乐团”复杂。在一次录音中,他们聘用了来自新奥尔良的著名的钢琴手兼作曲家绰号为“果冻卷”(Jelly Roll)的Ferdinand Morton。同年,Ferdinand Morton也开始了自已唱片的录制。

“果冻卷”Ferdinand Morton

Ferdinand Morton在1938年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所录制的一系列唱片成为了解早期爵士的宝藏。他非常复杂,此人自负、野心勃勃,夸张一点说,他还是个骗子、皮条客、赌徒,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手和作曲家。他的最大才能可能在于组织乐队及编曲。他于1926年到1928年率他的“红辣椒”乐团(Red Hot Peppers)录制的一系列唱片连同Josheph O1iver的唱片可以说是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最辉煌时期的见证,是爵士乐伟大成就的一部分。

Louis Armstrong在纽约以及大乐团的诞生

对于富于创造力的天才Louis Armstrong来说,传统无疑就像一道紧箍咒。在1924年后期他接受了纽约最具声望的黑人乐队领袖Fletcher Henderson(1897—1952)的邀请,辞别了Joseph O1iver。Fletcher Henderson的乐团在纽约位于百者汇的Roseland舞场演出,这是第一个在爵士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乐团。

第一支大乐团从当时的标准舞乐团发展而来,组成是由三把小号、一把长号、三支萨克斯、其它簧片乐器均为两件,钢琴、班卓琴、低音乐器(低音提琴或低音铜号)、鼓。这些乐团都是依谱演奏(编曲谱或“曲表”),但是也给予作为重头人物的独奏乐手以创造发挥的自由,可以不依曲谱演奏。

虽然Fletcher Henderson的乐团在当时一枝独秀,但在Louis Armstrong加入时,乐团还是在节奏上显得不大平滑、灵活性不够。录音中他那流畅优雅的独奏听起来就像一颗钻石放在了锡座上。

Louis Armstrong的风格特点在当时就己发展成熟。他第一个在小号上奏出了极动听、极吸引人的音乐。他在曲调上的创造性发挥令人耳目一新但又合乎逻辑。在节奏上表现出的平衡性(爵士乐手称为“点儿”—time)使其他乐手的演奏与他相比无不显得僵硬笨拙。

他对于其他乐手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Fletcher Henderson并没有给他以许多的独奏表现机会,这可能是他认为他为之演奏的白入舞客尚没有准备接受Louis Armstrong的创新风格。在乐团中呆的这一年中,Louis Armstrong从风格上改造了这只乐队,后来最终全美国的大乐团的风格都因其而得到改造。

F1etcher Henderson乐队的主要编曲者Don Redman(1900-1964)听到了Louis Armstrong的吹奏并记下了谱。另一位萨克斯手Co1eman Hawkins在与Louis Armstrong合作后也发展了自己的萨克斯吹奏风格,从而成为未来十年中的萨克斯演奏指路人。

在纽约的时候,Louis Armstrong也曾与Sidney Bechet,Bessie Smith(1894-1937)合作录过唱片,后者是最伟大的布鲁斯歌手。1925年,Louis Armstrong回到芝加哥,开始以自己的名义和一个小乐队“热力五入组”(Hot Five)录制唱片,乐队成员包括他的妻子——弹钢琴的Lil Hardin Armstrong(1899—1971),长号手Kid Ory1,单簧管手Johnny Dodds,吉他手Johnny St.Cyr。他们的第一张唱片着力突出了比Louis Armstrong个人,首先是在美国,然后是全世界,成为在乐手中引起轰动的专辑。可以说如果没有电唱机,爵士乐的传播乃至其全面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国王”路易斯

“热力五人组”(The Hot Five)严格地说是个录音乐队。因为对于每首作品,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不同的场合下都演奏过,其中包括在剧院的乐池中。他的技艺日臻精进,终于在1927年,他从吹短号转而吹更嘹亮的小号。他偶尔也会一展他那独一无二的豆沙歌喉,但只是求其新奇而己。1929年他的歌喉的流潜质一露峥嵘,当时他回到纽约参加了一出音乐剧的演出,其中演唱了著名的歌曲“Ain't Misbehaving”(“不是瞎胡闹”),而且演奏了钢琴手“胖子”Thomas Waller(1904—1943)所写的著名曲子。他因此成爵士乐中的器乐家、歌手、表演家。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随后的一年与另一位钢琴手Earl Hines(1903—1983)合作时达到的。“老爸”Earl Hines是第一个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水平相当的合作者,两人在灵感上互相激励。由于两人的合作而产生了几首真正的爵士乐代表作,包括《West End Blues》及二重奏《Weatherbird》。

爵士时代

路易斯在二十年代的乐坛上一时风头无二。实际上,他一手促成了当时及以后的爵士音乐语汇的形成。但是爵士时代的大部分爵士乐都是由那些年轻人用班卓琴及萨克斯奏出的活泼舞曲,他们对于布鲁斯或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音乐理解甚少。尽管如故,这个快乐舞曲时代所产生的音乐中,还是有令人吃惊的一部分含有真正的爵士元素。

Paul Whiteman——爵士之王

作为乐队领袖,最有名的当属Paul Whiteman(1890—1967)他被称为爵士之王。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第一个取得成功的乐团根本不演奏爵士乐,他后来领导的乐团演奏爵士乐也少得可怜。不过这些乐队演奏的舞曲极其精彩。由于Paul Whiteman出手阔绰,吸引了一些最好的白人乐手为他的乐队作曲及演奏。从1926年起,Paul Whiteman有时给一些受爵士乐影响的乐手一些独奏机会,这些人有短号手Red Nicho1s、小提琴手Joe Venuti、吉他手Eddie Lang(1904—1933)、“Dorsey兄弟”乐队的长号兼小号手Tommy(1905—1956)、单簧管及萨克斯手Jimmy(1904—1957),这些人后来都各自组成了自己的乐队。

1927年,Whiteman接纳了Jean Go1dtte的爵士乐队的主要乐手,其中有一位年轻的短号手(有时也弹钢琴),他是一位难得的天才作曲家,这就是Bix Beiderbecke(1903—1931)。Bix十分抒情、个人化的音乐加上他的早夭使他成为第一个(也是最持久的)爵士乐传奇人物。他的浪漫化人生成为一本书和一部**的灵感之源,但是两者与真实情况皆相去甚远。

Bix创造力最旺盛时期,他最好的私人朋友也是他在音乐上最好的朋友当属萨克斯手Frank Trumbauer(1901—1956),人们亲呢地将两者称为“Bix和Tram”。如果没有两人精彩的呼应及独奏演出,Whiteman乐队所灌录的唱片就可能是白开水一杯,十分乏味。

Beiderbecke的遗产

Bix苦乐参半的抒情风格影响了许多心怀抱负的爵士乐团,其中就有所谓的“奥斯汀中学帮”,这是一群有天分的芝加哥青年人,其中只有寥寥几人真的上过奥斯汀中学。这些人中的一些到了摇摆舞时代后出现了几个热心的倡导者,其中有鼓手Gene Krupa(1909—1973)、Dave Tough(1908—1948)、单簧管手Frank Teschemacher(1905—1932)、萨克斯手Bud Freeman(1906—1991)、钢琴手Joe Sullivan(1906—1971)、Jess Stacy(1904—);吉他手兼企业家Eddie Condon(1905—1973)。与他们同时代的人,有时还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有单簧管天才Benny Goodman(1905—1986)和稍为年长的Mezz Mezzrow(1899—1972),后者在1946年出版了自传《Really the B1ues》(《真正的布鲁斯》),其中虽然有不甚确切的地方,但仍不失为最好的爵士乐专著之一。

Trumbauer,虽然声名不及Bix,但受他影响的音乐家人数比起受Bix影响的人数不算少,其中有爵士乐史上最伟大的萨克斯手Benny Carter(1907—)及lester(Prez)Young(1909—195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4268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8
下一篇2024-0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