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红楼112:情中情,贾宝玉情赠旧帕;意中意,林黛玉题帕三绝

趣侃红楼112:情中情,贾宝玉情赠旧帕;意中意,林黛玉题帕三绝,第1张

副标题:林黛玉身边有奸细?王夫人的处心积虑,被贾宝玉用两条手绢暴露

王夫人派人叫贾宝玉身边人过去回话,本想问贾宝玉被打的背后隐情,她叫的也不是袭人,而是怡红院内她的眼线。不想袭人考虑再三亲自过来,还向王夫人说了两件肺腑之言。

一,贾宝玉近来闹得不像话,该打。

二,贾宝玉年纪大了,不应该再住园子里和姐妹们一起。

王夫人成年人,加之这两年冷眼旁观宝黛之情早有心理准备。一听袭人如此说,就明白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事。

王夫人当时也不说破,有感于袭人深明大义,忠诚贤惠,反倒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我自然不辜负你” ,是承诺要给袭人身份地位了。袭人努力十几年,终于达成目的,再不需要提心吊胆为未来担心了。

这边袭人拿着王夫人给的玫瑰露回去,贾宝玉才醒,因不能吃太多东西,调和了一碗玫瑰露给他。

贾宝玉心中记挂着林黛玉,想要派人去问候。但白天刚对着袭人冲林黛玉表白一大段话,又怕袭人多想……贾宝玉此时典型的鸵鸟心态。以为不提袭人就不知道。殊不知袭人已经解决了他与林黛玉的私情问题,建议王夫人让贾宝玉搬出去。

贾宝玉为了调开袭人,特意让她去薛宝钗那里借本书。这又是有意思了。要说书,哪里有潇湘馆多呢?

作者故意让贾宝玉去蘅芜苑借书,调开袭人,代表贾宝玉对金玉良姻的不认同。而他的一番做作,注定破绽重重,又早被有心人看见。他以为避开袭人就万无一失,殊不知他身边还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汇报给王夫人。

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让她去潇湘馆告诉林黛玉他已经好了,言外之意“别担心”。这里的“情意”,就是男朋友对女朋友的关心了。不过,也有两点要注意。

一,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不是不信任袭人,而是有些事不方便再被袭人知道了。

随着贾宝玉和袭人关系日益亲密,仿佛“夫妻”一般,袭人已经脱离了贾宝玉心腹的职任,“做坏事”要背着她知道。晴雯取代袭人,成了贾宝玉的心腹,有淘气事一起做。

二,贾宝玉派晴雯去给林黛玉送信,不表示晴雯与林黛玉的关系更好。相反林黛玉和袭人的关系更亲近。

派晴雯送信,只代表贾宝玉将晴雯当做心腹,愿意用她做一些背着(袭)人的事。

晴雯没什么心机,也不清楚宝黛二人的感情,反而觉得贾宝玉这样很奇怪,就让他最好拿去点什么,省得林黛玉再生气。

从晴雯的话,也知道她对林黛玉不甚了解,前文她将林黛玉拒之门外,也未尝全是无心。

贾宝玉没办法,只得拿了两条旧手帕给她,叫送去给黛玉。

晴雯拿着两条旧手帕,一头雾水地去到潇湘馆。这一去就又引出好几个意思来。

首先,晴雯一进潇湘馆,就看到丫头春纤正在晾手帕。这个细节可不要错过。

当时已经是晚上,夜间露水重,春纤为什么大晚上洗手帕,晾手帕?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林黛玉才刚一直哭来着,洗了手帕明天用。

第二个原因,别忘了晴雯就是来送手帕的,还是个旧的。贾宝玉说林黛玉一定明白,代表手帕里有秘密。而春纤将手帕“晾出来”,是曝光的意思。

春纤是林黛玉身边第三个丫头。紫鹃是贾母所赐,雪雁是林家人。春纤无疑是王夫人安排。

王夫人既然在贾宝玉、赵姨娘身边都安排了人。她早不放心林黛玉,岂能不在潇湘馆安排眼线?

春纤的名字,与紫鹃、雪雁从鸟名不同。林黛玉并没有给她改名字。代表春纤来潇湘馆前就叫这名字,林黛玉碍于王夫人才保留她的本名,也证明春纤不是心腹。

纤者,细也。“纤人”特指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是为小人。

体质纤弱指林黛玉,小人当然是春纤。

王夫人一定在林黛玉身边埋伏眼线,监视一举一动。这人无疑就是春纤。

其次,晴雯拿着手帕去给林黛玉,黛玉第一时间也有点困惑。

关于贾宝玉送手帕的意思,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其实答案并不费解。如果将线索往回拉,从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七回,就是围绕着一块手帕,小红、贾芸和坠儿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西厢记》。

前文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是二人动情的开端。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说得就是这段故事。

随后曹雪芹不写宝黛,却详细介绍小红与贾芸出场,就是故意设计的明暗两条线。通过小红与贾芸借坠儿私相授受,影射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进展。

贾宝玉派晴雯给林黛玉送两条旧手帕,就与贾芸求坠儿给小红传递手帕是一个意思。“一来一回”之间,感情就此而生。

有意思在当日滴翠亭里,小红和坠儿正就贾芸捡到手帕一事说话,却被薛宝钗听了满耳,还借林黛玉金蝉脱壳。被认为是薛宝钗陷害林黛玉的罪证。

殊不知,作者如此设计就是暗示小红与贾芸的私情,影射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林红玉就是林黛玉的“影”。

当时薛宝钗听到的“红、芸”私情,就是对照此时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传递的“宝黛”私情。

好巧不巧,白天贾宝玉大胆向林黛玉表白的情节,偏偏被袭人听到,袭为钗副,袭人是薛宝钗的“影”,又是关联。

前后文两段围绕“手帕”展开的故事,都不是秘密。注定宝黛爱情将会受到严厉狙击。故事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坠儿为利给小红和贾芸传递私情,如红娘一般被薛宝钗认作“奸*狗盗”之辈。后文她偷虾须镯,被晴雯不容,撵出怡红院。是奸贼不可留的意思。

可晴雯同样给宝黛传递了手帕,也被王夫人不容撵出。王夫人的理由同样是“奸贼不留”……这都不是巧合,而是曹雪芹有意描写男女之情在当时面对的巨大阻力!

最后,林黛玉开始没有体会出手帕的含义,直到晴雯走后,才猛然醒悟。一时间不由得魂荡神弛:

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 写了三首诗,就是《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这三首诗是林黛玉的秘密,从来没给任何人看过。那么,这三首诗到底什么意思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由于“木石前盟”的传说,他们第一次见面便有了似曾相识之感。再加上黛玉的“倾国倾城貌”,更是夺得宝玉的第一好感。黛玉才华出众,尤以一首《葬花吟》以花自喻,表明自己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她和宝玉有着相同的信念和看待事物的角度,注定了是天作之合。整部红楼中本人最爱黛玉的一句“冷月照花魂”。韵味十足啊!

这是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黛玉去找宝玉,偶然听宝玉赞她从不说“混帐话”,林黛玉的一段内心独白,原文是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冯梦龙选辑的《山歌》卷十里有首《素帕》: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相思; 

请君翻覆仔细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第一重意思:

宝玉挨打以后,黛玉去看他的时候,眼睛哭的“桃儿”一般。

所以宝玉知道,彼时颦儿必定又在房中垂泪。

若是平日,自己定要打叠了千般百样的温柔去劝慰,直至回转过来方罢。

可偏那一刻身子却动不得。

所以送了帕子去,是一股缠绵体贴之意。

仿佛在嘱咐颦儿:我在挂念你,

我更知道你的眼泪是为我而流的。

我现在并非劝你不哭;而是你既哭了,自有我在一旁相伴,为你拭泪。

即使我的身子不在,心神却时刻在左右的。

正应了以前对紫鹃的话“便是死了,魂一日也要来一百遭”。

宝玉送帕,不送新,偏送旧;不送一,偏送二,更是大有深意之举。

旧帕者,“就怕”也。就怕你总不放心,哭坏了身子!

两条者,一对儿也。暗指宝玉内心希望他们两人能够成双成对,永结同心。 

第二重意思: 

送的是旧帕子,却不以新相赠。

一来是,旧帕子日子久些;二来是,跟自己也近些。

那些新的,不过还是些个物件,距离也远;

平日里只搁着不用,且是任谁都可以送的。

而家常的旧手帕带着自己的体温,只有中意的人才可以给的。

送帕子是为她拭泪,旧帕子自是宝玉用过的,必有宝玉的气息在上面,

帕子去了,如同本人去了是一样的。

更何况送旧帕还有“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之喻,

让黛玉绝了“如今又多了个宝姐姐、云妹妹”之虑。

而且宝黛之情,最是朴实真挚,

如同两人一床睡,一碗吃的青梅竹马之情。

不需什么刻意的花俏礼物, 只两方旧帕子,

却教你知道,我待你之心。

第三重意思: 

冯梦龙选辑的《山歌》卷十里有首《素帕》: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相思;

请君翻覆仔细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当时的帕子都是丝做的,所以可解释为: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

又因为是旧的帕子,“旧”同“就”,意即:就是相思。

那么,事实的确如此吗?

未必。

让我们回忆一下书中当时的情景吧。

病榻上的宝玉惦记着黛玉,想了个办法把袭人支走——他当然不是怕袭人吃醋,袭人不过是个通房丫头,她根本没有资格吃黛玉的醋。但是袭人很可能会拿大帽子压宝玉,一番冠冕堂皇的道理加上“我都是为你好”的苦口婆心,十有八九会噎得宝玉没话说。宝玉不想招来这么一节政治课,只有使个“调虎离山”之计,让心思相对单纯,和他关系比较清白,因此不会另生枝节的晴雯到潇湘馆看看林妹妹。

晴雯说,这白眉赤眼地跑过去怎么搭讪呢?宝玉觉得也是,可又实在想不出什么话好说。于是晴雯建议他拿个东西当由头,宝玉想了一想,便顺手捞了两条旧手帕,让晴雯带给林妹妹。一向毛躁的晴雯担心万一林姑娘认为你是打趣她,恼了怎么办?宝玉笑道:你放心,她自然知道。

晴雯来到潇湘馆,黛玉还以为宝玉是在哪儿得了“上好的”手帕,晴雯说就是两条家中用旧的,黛玉细心揣度,不由心醉神痴,余意缠绵,且喜且忧中,写下来《题帕三绝》。

那么,宝玉何以要送两条旧手帕,黛玉又从中悟出了什么呢?自然不会像蒋玉菡与宝玉互赠汗巾子那样,一开始那样郑重其事,回家就转手送给袭人了。似这般俗套,宝玉是不会拿来亵渎黛玉的。他要表达的的意思,实际上恰恰是不可言说,言必不尽其意的。

不妨借一首李商隐的《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篷。

少年时候,迷恋前四句,长大成人,则对后面四句渐渐有了深切的体验。隔座送钩,原是酒桌上游戏里一个必须的动作,却因彼此有情,一个随意的手势,也成了爱的表白。笑语喧哗,觥筹交错,桌上人只看见金钩飞快地传递,只有两人能体味那一递一接间异样的温度。

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爱情也是如此,它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宝玉随手捞起的那两张旧手帕,就因为载了他无尽的爱与牵挂,敌过了那一切“上好的”手帕,为黛玉所珍重。

旧小说里的信物,非金即玉,总是祖传的宝物;琼瑶小说里的男女,更是动辄海誓山盟,无不用力过猛,一看就是小说而不是爱情。真正的爱情却往往像那个顺手捞起的手帕,样样可以传情达意。只是,这样一种表述,未必每个人都能理解,你在这厢意味深长,他(她)那边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乃至刨根问底,让人跌倒。不是每一桩爱情都有这样电光火石莫逆于心的一闪,它可遇不可求。

曾经无数次地回味宝玉说“你放心,她自然会懂”时的笑容,那样自信而温存。因为他确信通过这两条旧手帕,他的林妹妹,能将所有的情意都接收到

当然是《枉凝眉》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人物对话描写在小说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非常个性的直接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一目了然。红楼梦,是一部将这种对话描写用到极致的代表作。

红楼梦中众多女孩子人物性格非常鲜明,靠得就是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曹雪芹非常擅长描写人性,但是更擅长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每个人物都好像是出现我们面前一样,非常鲜活。

而且对话的安排有分寸,无论是男主角贾宝玉还是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以及丫头晴雯和袭人,都可以通过几句单纯的对话显示出她们鲜明的个性。

比如这句

“今儿得罪我的事儿小,倘若明天宝姑娘来,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这话不用分辨就知道是林黛玉的口吻。

而且故事中的悲喜欢乐也能够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现得越来越深刻。

最有情趣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之间经典的台词,多是两个人拌嘴,可以说拌嘴是他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欣赏他们之间的经典的对白,那里面饱含的都是满满的爱。

经典之一,第20回

宝玉去宝钗那里玩,黛玉知道了,很不高兴。宝玉忙哄黛玉

“好好的又生气了?”

黛玉回答“你管我呢,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

宝玉说“何苦来,大正月里要死要活的”黛玉说“偏要说死,我这会儿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

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

黛玉说“正是了,要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

宝玉忙说“我说自家死了干净,别错听了话赖人”

我们看这是非常亲切的一种手法,黛玉的心是比较孤傲,尤其是嘴尖伶俐,所以她在贾府上下都被认为是小心眼,不被同情,最后导致伤情致死。

其实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已经暗示的很多了,而宝玉此时的“笑”和“忙”着哄她,两个字,更似乎有千钧之力。

但是这经典的对白还没有完,黛玉还是生气,宝玉紧接着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她

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

面对这样的劝慰,黛玉啐他“我难道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玉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黛玉听了低头不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395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