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钟的紫禁城里的自鸣钟

自鸣钟的紫禁城里的自鸣钟,第1张

1601年,中华帝国还未显现颓势,西方的工业革命也尚未发生。“大部分欧洲货物或是不能引起亚洲人民的兴趣,或是无法与同类的亚洲货竞争。”(Carlo M Cipolla语,转引自《明清之际自鸣钟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生产》),机械钟表是例外。这一年二月,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座自鸣钟进入了紫禁城,确切地说是自鸣钟进了紫禁城,利玛窦作为调钟的技师得到了万历皇帝认可,获准在宣武门外建教堂传教。

利氏首批贡献的两件自鸣钟,一件是楼式的,其高度超过了宫中的所有内殿。它因此被安置在一个需要珍宝而非钟表的地方——御花园,并得到了一座特制的价值1300两白银的镶嵌鸡冠石和黄金的钟亭。另一件大概属于台式,体积小巧,外罩木框,镶有镀金雕龙,指针是鹰嘴状的,每一刻钟便要鸣叫一次。“皇帝一直把这个小钟放在自己面前,他喜欢看它,并听它鸣时。”(引自《故宫钟表》郭福祥)

后一种宠爱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北京人对鸣虫的“不只听叫,且喜其形”的爱来。实际上,在自鸣钟进入的初期,国人的关注点也确实集中在精美外观、好听的鸣时声和复杂的附带活动部件方面——如活动人物,可以开闭的花朵等。

冯时可说自鸣钟:“西人利玛窦有自鸣钟,仅如小香盒,精金为之。一日十二时,凡十二次鸣。”(《篷窗续录》)。顾起元似已初步掌握了自鸣钟的工作原理:“以铁为之,丝绳交络,悬于 ,轮转上下,戛戛不停,应时击钟有声。”(《客座赘语》)在到达北京之前,利氏在南京停留,并举行钟表展,当时在江南任职的冯时可和顾起元因此接触到了自鸣钟。通过咬文嚼字,我们可以找出更多类似的线索——明清时期,中国人将西洋钟表统称为“自鸣钟”,在明代词汇中,“钟”属于乐器范畴,能代表计时器的汉字是“漏”。 在此,似乎有必要介绍一下明代的本土计时装置。自鸣钟来华时,在北京及全国流行的本土计时装置包括以日冕为代表的太阳钟、以漏刻为代表的水钟和以香漏为代表的火钟。下面的表格可以简要说明这些装置的特点。

自鸣钟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很准。按照《中国近代机械计时器的早期发展》(戴念祖)的说法,明朝阶段,耶稣会带入中国的自鸣钟是中世纪重锤驱动钟的改良品种,日误差15分钟以上。从1658年开始(清顺治十五年)传入中国的钟表可能为误差较小的惠更斯型,1681年(康熙二十年)前后,带擒纵器和发条(或游丝)的准点钟表才在中华帝国现身。也就是说,在康熙时代,相对于日误差在1分钟到20秒之间的漏刻,自鸣钟才具有了精准度上的优势。 相对于本土的传统计时器,自鸣钟最大的劣势显然是价格,徐光启的《新法算书》注明17世纪上半叶的自鸣钟价格,“中样者每架价银五十两,大者及小而精工者价值甚多。”由于对外贸易的增加和本土造钟业的发展,这个价格在清代或许有所下降,但仍然和最便宜的计时器——香漏处在不同的数量级上,后者“一盘香可用二十四小时,所费不过三文”(《中国科技术史》)。”

当然,价格从未影响到皇室的藏钟热情—— 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的海关文献记载,当年由粤海关进口大小自鸣钟、时辰表、嵌表鼻烟壶共1025件。“乾隆皇帝对钟表表现得更为热情,因为他下令每年订购价值高达3万两到6万两(12,000-25, 000英镑)的顶级钟表。这样,到18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伦敦购买价值2万英镑或更多的钟表带往广州。”(《A Seller of “Sing Songs”:A Chapter in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 and Macao》 JMBraga)

根据清宫《陈设档》的记载,乾隆时期,紫禁城内仅宁寿宫的东暖阁一处就陈设了16件钟表。交泰殿上造于1745年(乾隆十年)漏刻形同虚设,“钟表盛行,钦天监员生之前往值班者,多视为具文。”(《中国漏刻史话》华同旭)直到19世纪上半叶,自鸣钟的使用范围仍然囿于宫廷和政府工作人员。自鸣钟对于北京市民生活的影响实际上是观念上——分秒时的西方计时体系。 《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一》用西方计时系统解释了传统的计时系统:“凡侯时,皆准以昼夜。周日十二时。时八刻。刻十五分。分六十秒。”《大清会典》初修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曾4次重修。也就是说,最迟从光绪年间开始,北京就同时使用两套计时系统,本土的时辰、刻和西方的分秒时。

北京城的暮鼓晨钟仍然要按传统的更筹计时法敲响——规定日出前的二刻半为旦,日落后二刻半为昏,自昏至旦的时段为夜刻……夜刻都被平分为五更,每更又分做五筹。

但1884年的北京电报局按照 “每日早七点钟,开至晚十点钟” 营业;1899年,火车在马家堡站的开车时间是精确到分、决不等人的;1904年的京师丹凤火柴有限公司以小时来计算工人的工作时间;1927年的北平广播电台,每晚八点一刻都要提醒全市居民将钟表校准到北平市政府标准时间。

1920年,带钟的建筑——京华印书局大楼落成,位置在今天的虎坊桥路口西北角。1922年,四面钟出现在北纬路西,这座每面都有钟的欧式三层建筑是南城游乐园的标志兼最高点(四面钟于解放后被拆,北纬路西的钟塔是2005年原址重建的)。

至于普通市民购买自鸣钟,似乎是民国后的事情。1927年,一块金表的价格大概为16块多,而镀金的铜表“再卖不值一元。”(《晨报》1927年8月8日)。据说前门大栅栏一带,钟表修理店的数量已经有400家之多——有些店里会悬挂一幅黑袍人的画像,将自鸣钟带进北京的利玛窦成了钟表店的祖师爷。

很多人都以为清宫里的收藏为皇帝所有,一定都是真的,但事实上,清宫藏品照样鱼龙混杂,珍品虽多,假货也不少。

例如清宫养心殿里藏有一幅宋代李公麟的《免胄图》,又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落款为“臣李公麟进”。该画曾被录于清代专门收录宫廷收藏的《石渠宝笈续编》一书,画卷描绘唐代名将郭子仪说服回纥大破吐蕃一事。但是直至清室败落,很多鉴赏专家见到画作后才发现,虽然画面协调、用色落笔等均有古风,白描人物也极具宋人风采,但是更多证据显示,这幅画却不是出自李公麟手笔,而是后世仿品无疑。

很多人不禁疑惑,这些赝品都是怎么流入皇宫的呢?入宫之时不作辨别的吗?当然不是,鉴定肯定要做的,而且十分严格,不过人为的鉴定总会有出纰漏的时候。

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清宫收藏中有些是前朝遗物,有些是入清后大臣们的贡品。其中不乏鉴定时走眼的情况,因此一开始就将赝品当成了宝贝进行收藏。

二是太监们在入藏的宝贝上做了手脚。清代的太监权力虽然不如过去那么大,但是他们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很多贡品、珍玩往往都经由他们调度。于是一些既想巴结皇帝,又拿不出好东西的朝臣,就想办法拉拢太监,给太监一点好处,将进呈皇帝的礼单写得很贵重,实则只是买点假货交差。

皇宫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如今很多博物馆也不乏用仿品代替真品进行展览。不过,这倒是和鉴定出错没有关系,而是出于保护文物方面的考量。

例如古丝绢、字画等文物在灯光和不恒温的状态下容易被破坏,而且不可逆,甚至是观众的呼吸气体也容易损坏古字画。很多博物馆展览设施设备没有达到绝对防尘、强光过滤、恒温等技术要求时,都会选择展览名家临摹的,珍品很少拿出来。

值得去。

钟表馆:

钟表馆设于北京市中轴线上的紫禁城当中。清宫收藏的各式钟表,主要是乾隆和嘉庆年间在广州、苏州和宫内做钟处制造,部分是英、法、瑞士等国出产。钟表馆设在景运门外的奉先殿内,共展出十八世纪中外制造的各式钟表一百二十三件。

珍宝馆:

珍宝馆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设在故宫东北角的皇极殿西庑、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里。它是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最为突出的是有一座镐多塔,重达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

除此之外,还可以逛逛故宫最有名的建筑: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

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屡遭焚毁,多次重建。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此举行盛大典礼。

故宫100观后感篇1

纪录片记录着这群有意思的人,还有他们手中的代代传承。如今早已见不到的师徒制,依然存在于故宫这门久远的手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来到这里有了自己的师傅。这是传承的温度。他们要怎样适应里外这种反差的呢都是同龄人,好有兴趣去采访一下……正因为有他们,才能有修复的新生。

无论如何新生,纪录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经延续了千年的技法,朴素而有效。高科技的当下看着这些传统的方式,感觉特别有意思。制浆糊,晾树漆,用猪血,诸如此类blabla~这也是传承的温度。

篇幅所限,短短3集,已经没有更多容量去告诉人们何以完善修复技艺,怎样才能更加规范有效,而现代技术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国家和社会需要做些什么,以及每个个体应该如何面对。如果能够篇幅加大,让阐述更全面,当然会更好。我们也感受得到工作环境看上去也比较简单,陈旧。但换个角度想,这种自由舒服的状态,略显陈旧但熟悉的陈列和工具,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或许更能给人以安全感和温暖呢每件工具都饱含着传承的温度。等几年之后,老一辈都退了休,中坚力量和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崛起,与之相伴的环境也会相应发生着变化。

不过能够感受到纪录片更侧重于讲述人,告诉我们这是一份怎样的工作,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这神秘的深宫有着怎样一种生活。只看片名,应该不会能想到是这样一种平实的风格。我很喜欢这种侧重,浓浓的人情味。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太多真挚感情才能从事一生的职业。文物是有温度的生命,他们理应需要更多人的执着与热忱。

至于文物保护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那是当然的。如何让修复的工作环境更规范,更先进。保护不当,资金不足,最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条文的缺失,让很多人钻了空。怎样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永远能肩负传承千年文化与精神的使命,这其中还包含着太多的内容,太多的路要走,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纪录片起码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一个起点,让我们认识了一群执着又从容的有意思的人。也衷心的期盼在保护的这条路上,他们能够走得更坚实,更完善。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

故宫100观后感篇2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开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通过参观故宫,我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天斧神功的山石,造型优美,在此园悠闲漫步。给你一个心旷神怡的感觉,好不令人陶醉。军机处是我国明清时期议事重大决策的场所。令人可想,当年皇帝在此为保护国家疆土而在此作出的决定。它为巩固我国的国防做出过巨大贡献。

故宫的建筑,使我感到它是历代统治阶级生活,工作的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

故宫100观后感篇3

大家好!我叫朱芮娴,是大伙的导游,大伙可以叫我朱导。今天,我们要观光世界遗产——北京故宫。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那座耸立在台阶以上的三层建筑物就是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60年),厉时十四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历史很悠久,请细细观赏。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怎么样,很佩服吧!

我们接着看。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跟大家说,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厉害!

故宫100观后感篇4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主要讲了故宫博物院的背后有一些专注于修复文物的师傅们,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和文物打交道,一些大大小小破损的文物交到他们手上就如同有了生命一样。故宫仓库里有很多沉寂已久,历史数百年的文物,在我们看来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在他们眼里就是生命,就是过去的印记。

这一天师傅们给我们展示了第一件文物---屏风,这个屏风已经被尘封三百年,紫檀木边框,螺钿镶嵌,镶铜寿字,透露出它的尊贵。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需要用五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将他们修复完成,亮相故宫大殿。这个屏有32扇,它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康熙六十大寿的祝寿礼物,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一起给他制作的,这个彩秀寿字是万寿屏。三十二扇屏风木头收缩了,师傅们说这个屏风不能改变尺寸就要在缝隙里面加入嵌条,这样可随时取出又不改变大小。他们动用了故宫几乎所有的维修部门,用最快的速度修复也是一周仅能完成一扇屏风,如果想都修复完至少也要用半年时间了。最后他们终于在故宫九十周年庆典上交出了他们的作业。

师傅们又给我们展示了他们修复的第二件文物---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个是乾隆的,他特别喜欢收集钟表,传教士到中国来就研究皇帝喜欢什么,然后送给皇帝。大英博物馆都没有怎么见过大型的钟表,这个也是在故宫尘封很久,钟表是一种需要持续维修的物件,所以尽管清末灭亡袁世凯将溥仪赶出故宫,而修表匠却留在了宫内,到现在为止钟表修复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在故宫内仅有一对师徒是宫廷钟表修复师。故宫钟表上千件,一个人一生修不完,需要一代一代传承。这是一辈子的事业。

师傅们又给我们展示了第三样修复的文物---珍宝馆的银器,银器容易氧化变黑,需要除锈建新,上个世纪轰动世界的马踏飞燕就是他们的师傅修复的,他们都是顶级的铜器修复师,他们八十年代来到故宫和师傅们一起修复青铜器,现在青铜器他们已经修复差不多了,日常工作是修复银器,中国的青铜器达到的巅峰无人能及,他们修复的能力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他们早上来都要打开七道大门,每早每晚都要进门之前大喊一声,以前人们说是因为闹鬼,其实是因为有很多小动物。小猫啊,黄鼠狼啊。期间有幸还看到了御猫的后代。师傅们给我们讲解着每天上班下班的趣事。

接下来师傅们给我们讲解唐三彩:古代陶瓷,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马是随葬品,唐代对马非常喜爱。观察的非常细致。如果碎片太多就需要自己进行想象创作,参考以前的。如果争议太多就不要再进行,如西方的维纳斯胳膊该放哪儿一样争议太多就先搁置。故宫的陶瓷器三十五万件,他们每天就需要不断地修复这些瓷器。

故宫修文物其实就是维修师傅给我们讲解他们的日常,他们如何加入这个大家庭,如何为止奋斗十数年,让我听得津津乐道,师傅们讲他们修复室严格控制用电,不允许烧水,只能每天打够一天的水,因为氯离子会对文物腐蚀。他们只有牺牲自己保护文物。

这部纪录片分三集听着师傅们的讲解,我突然对文物有些感兴趣,以前和爸爸妈妈经常去旅游地的博物馆,基本也是走马观花,看见瓶瓶罐罐也是看看哪个漂亮,仅此而已,不太懂其中更深层的含义,现在对修复师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敬仰。他们真的是沉得住气的人,不能有暴脾气,不然不能一辈子待在故宫里。早出晚归,看到这些修复师以为是出土文物一样,看他们身上落下什么东西就知道他们是修复什么的能工巧匠。身上有胶水的,有尘土的,有鳔胶的。他们这一修就是一辈子,几十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每天看透了故宫一年四季的样子。已经习以为常了。

故宫100观后感篇5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有一种类型的片子,是你的心静不下来,就没法看下去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属于这类的纪录片。给这部片子打上标签的话,我想到是工匠精神、匠人、匠心、禅者、手艺人的信仰。

如果你的内心满是喧嚣,看到这样平淡琐碎的日常片段,没有精湛的剪辑,炫目的特效和悦耳的配乐,你肯定忍不住想按下快进键。白天身躯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夜晚灵魂需要一个栖息的地方。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看这部片子最适合。

你随着镜头来到故宫,看着四合院里这些手艺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地干活。文物修复手艺人们的一天是从享受阳光开始的,蹬着自行车,踩过皇城脚下,在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这座城市,最原始最古老的地方,开始自己的手艺活儿。因为一件文物,穿越到另一个时代。在书画里和唐宋才子对话,在瓷器里领略明清风貌。每完成一件作品的修复,都仿佛记录和还原了那段历史。我相信,每一位手艺人心里都是有着信仰的。这是对文化的信仰,对传统的敬畏,对每一件经手作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每完成一件作品,手艺人们内心都会感受到巨大满足感和喜悦感吧。这种由内心发散出来的喜悦,是多少外在的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那位修复钟表的师傅,在展馆里面的会心一笑,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面挥之不去。那是一种打心底里的散发出来的幸福感。我在想,自己有多久没有露出过那样的笑容了。

不为了任何功名利禄,那一刻的专注只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盈一点点。这让我想到了《禅者的初心》里面描述的“初心”。专注于当下,品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所理解的初心的状态,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的活在当下而不是感受到一种活在当下的感觉,是一种真正的忘我而“无我”的状态。关于禅,我目前还只读了这一本书,就已经感受到了禅的艺术,以及它带给我内心的平静与平和。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漫漫人生路上继续修行。

真的超伟大啊,修复古董的难度是我们常人所想象不到的,更别说是古董钟表。首先我们要明白,古董或者古代艺术品的修复他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一样,随着光阴的流逝,古董钟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坏现象,部件的氧化、表壳的磨损等,这就需要维修师的精心修复古董表修复有三大项:表壳、表盘、机芯。

古董钟表修复师亓昊楠 的报考之路

故宫第四代古董钟表修复师亓昊楠,当时钟表修复行业很冷门,就他一个人报考,就成功的进入故宫修复组。从大学一毕业就在故宫博物院修钟表,相对闭塞的环境,长期从事的重复的工作,枯燥无味,他也想过换工作。最终因为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以及感激师傅王津的培养,和对师傅的崇拜,他留了下来一直到现在。

综艺爆火的新认知

后来,因为综艺我在故宫古钟表修表,大家才对这个行业才有了新的认知。亓昊楠用他的手,不仅是推动摇篮的手,也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手。满载历史的古董表,精雕细琢的机芯,在他的手中得以修复延续,获得新生。在10多年的修表生涯中,他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技艺传承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技师是采取“师承制”,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到亓昊楠这里已经传到第四代。至于招收的标准,不仅是需要必要的文凭,还需要动手能力强悟性高眼神儿好有恒心。更重要的是“心静”和“心净”,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故宫的钟表修复室就设在故宫里面,看样子环境很不错。据悉,在明年故宫打算再招聘两名大学生,亓昊楠当他们这一代的领头人,将这一门延续了300年的技艺再传承下去。

后记:亓昊楠作为新生代的年轻人,接收事物快,他坚持天天发抖音,他说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行业,他们有被了解的权利。如今,亓昊楠在抖音展示、科普古钟表知识,他强制自己尽量每天都发一条抖音,这样,即使是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有机会看到宫廷钟表的魅力。他把这件事视为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有权利看到”。至今,亓昊楠已经在抖音发了近800条视频,他希望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古钟表,喜欢上钟表,从事这项工作。

1月28日,故宫最新的钟表馆布置完成,赶在小年来布展,从昨天正式开始对公众开放,新钟表馆目前陈列着博物馆各类精品钟表。其中就有20多件钟表还是首次展出,新馆的环境更好,陈列效果也达到了最佳。

新钟表馆目前陈列故宫博物院院藏精品钟表82件,其中中国钟表21件,外国钟表61件,有20件钟表为首次展出。

展厅的东西两端分别设立西洋和中国场景展示,结合院藏西洋和宫廷家具等文物,力图将环境与钟表陈设完美融合起来。

最新布置的钟表馆虽说展室面积以及展出数量都比奉先殿要减少不少。但是,原钟表馆的精品以及代表作品在新馆中都会尽可能的保留下来的。

新年故宫博物馆的展览计划

1、根据故宫博物馆的展览计划,奉先殿钟表馆拟改为奉先殿原状陈列,奉先门南侧的南群房区域改设为新钟表馆。

2、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二期改陈项目完成,这次更改的陈列就包括位于皇极殿东、西两侧的庑房,共四个展厅。都是以珠宝、金银、玉石、盆景类文物为主题,维修工作进入尾声,计划将会在春节前对外展出。

3、盆景类文物都是非常宫廷特色,以前的时候还没有进行过这么长时间的展示呢!这一次场馆的新改,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故宫钟表馆是从上世纪30年代设立以来,几经辗转,先后以永和宫、奉先殿、保和殿东庑作为馆址。原馆奉先殿是在2004年9月底搬迁过去的。在奉先殿已经展出十余年的时间啦!钟表馆的展示设备在时间的流逝之中,也日渐衰败,这次搬迁至奉先门南侧的南群房区域。

展厅介绍

新钟表馆目前陈列故宫博物院藏精品钟表82件,其中中国钟表21件、外国钟表61件。82件钟表中,有20件钟表为首次展出。

展览有六个单元,清宫造办处钟表、中国广州钟表、英国钟表、法国钟表、瑞士钟表、多国钟表,分两个场景来展示,主要展示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钟表的境况,新馆尽力保留原馆的精品代表作,例如著名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铜镀金象拉战车表等“明星”钟表仍然在陈。

新馆的展厅设计也是非常的别具匠心,通过不同的色彩空间,来映寸英国、法国、瑞士、清宫造办处和广州钟表等各类型钟表文物的时代风格,力求在环境上给展示添砖加瓦。配合着钟表,在展示上还结合了院藏西洋和宫廷家具等文物配合展出。

原钟表馆奉先殿陈列展览撤出后,场馆将会进行古建筑维护以及原状陈列展览设计,也会在维修工作完成后向公众开放。

另外,故宫博物院近日还将会启动将延禧宫区域重新规划设计,将之改建成故宫博物院“外国文物馆”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常设专馆跟观众见面。同时,故宫院藏的精品钟表也将会在外国文物馆中展出。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也是24位皇帝聚集天下奇珍异宝的顶级皇家藏宝之地,收藏有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品,数量达上千万件。故宫之所以让普通人流连忘返,在于它是一座藏宝巨库,它超越了普通人对于世上奇珍的想象。也因其价值,众多爱宝之人不惜以生命相护,创造了文化史上的奇迹。 下面介绍故宫里的十大奇珍,涵盖各门类,且价值连城,在此邀君共赏! 《清明上河图》 书画之宝:尘封库房 觅得名画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 该画首先收藏在北宋宫廷,曾在宫内四进三出。其最后一次出宫,是当年溥仪和溥杰偷偷运出宫廷,然后被带到长春,最终凌乱地堆在了东北博物馆的临时库房。1950年冬天,古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无意中发现该图。当时已出现多幅该画赝品,杨仁恺最初不敢相信这幅就是真品,经多方鉴定方确认其身份。 《平复帖》 法帖之宝:缝入衣被 国宝免劫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在于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真迹,被尊为「 ”中华第一帖”。创作时间至少在1700年前,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早60多年,至今不腐。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因有「 ”恐难平复”的字样,故取名《平复帖》。 陆机《平复帖》,纸本,手卷,纵237cm,横206cm 。 《平复帖》本为清宫旧藏,嘉庆帝将其当作珍玩稀品赏给亲王,遂流出内府。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珍藏。1937年,为了给母亲治病筹措费用,恭亲王后人意欲出卖,几经转手落入英国。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 ”平复堂”。不料日寇大举侵华,张伯驹携家人避祸到陕西,随身将《平复帖》缝入随身衣被,从而使文物得以保全。 局部 巴掌大的《平复帖》为什么那么珍贵?这首先要从它的作者陆机说起。他的祖父陆逊,就是策划智取荆州、指挥火烧刘备连营700里的东吴名将。他本人是西晋太康、元康年间最有声誉的文学家,其代表作《文赋》是中国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 局部 历史上不少书法名作,都是偶然写就。大约在无意之间,作者更能挥洒自如,「 ”佳作天成”。陆机的这个作品,使用秃笔书写,笔法质朴老健,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人赞其「 ”秃笔蘸墨,抒发痛楚之情,其用墨确实是神乎其技,冠绝古今”。 《梅鹊图》 织绣之宝:一寸缂丝 一寸金玉 沈子藩梅鹊图轴,南宋,沈子蕃,纵104cm,宽36cm。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此图轴丝质,依画稿缂织。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以「 ”通经断纬”的手法缂织,并娴熟地运用了多种缂丝技法。所用丝线之经密度20根/cm,纬密度44-46根/cm,精工细密。是南宋时期缂丝工艺杰出的代表作。 图下方缂有「 ”子蕃制”、「 ”沈氏”方印,玉池有「 ”蕉林梁氏书画之印”、「 ”果亲王府图书记”、乾隆帝御笔「 ”乐意生香”,并钤有「 ”乾隆宸翰”、「 ”乾隆御览之宝”、「 ”三希堂精鉴玺”、「 ”石渠定鉴”、「 ”宝笈重编”、「 ”石渠宝笈”、「 ”乾隆鉴赏”、「 ”嘉庆御览之宝”、「 ”宜子孙”、「 ”重华宫鉴藏宝”等印记,可见这幅作品在清皇室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 ”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缂丝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垄断,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宫博物院。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陶瓷之宝:绝世郞红 成就名官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景德镇有句话说「 ”若要穷,烧郎红”,因为其烧制极为困难,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18世纪初,江西巡抚郎廷极奉康熙之命到景德镇主持御窑,试图烧制出失传数百年的祭红,虽未成功,却成功地烧制出另外一种更为鲜亮的红釉瓷器,人们把这种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 亚酗方尊 青铜之宝:商代酒具 大族象征 亚䣴方尊,商晚期青铜酒器。清宫旧物,为对器。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较完好,为亚丑方尊,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圈足有残损,为亚酗方尊。 亚酗方尊为故宫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了几件带有亚酗铭文的青铜器,从挖掘的墓穴来看,规模都不小,加上众多的带有亚酗铭记的器物,说明它们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大族。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钟表之宝:五年制钟 奇巧之绝 17世纪前,中国皇宫一直以铜壶滴漏计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个西洋自鸣钟叩开了中国宫廷的大门。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技术水准相当高。根据记录,此钟从乾隆八年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完工,历时五年多。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宫廷之宝:铸杯冀望 江山永固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根据清「 ”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皇帝对此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调用内库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精工细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满意为止。因此,该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 「 ”金瓯”寓意国家政权,取名「 ”金瓯永固”则反映永远巩固地保持政权的一种愿望。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当元旦子时,皇帝在养心殿,把「 ”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倒入屠苏酒,亲燃蜡烛,提起毛笔写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 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 漆器之宝:雕漆大家 技惊东洋 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为故宫漆器的代表作品。高33cm,口径192cm。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 张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传世作品被一致认为是雕漆作品里的珍品,但署张成款的一些雕漆器物,被疑作伪作。这件剔红盘,是公认的张成的作品,是具有历史性的作品。 元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史上的辉煌阶段,雕漆工艺能人大量出现,他们均以刀法精细,风格瑰丽著称于世。尤其是张成和杨茂的漆器传到日本后,对该国木漆品工艺产生巨大影响,他俩创作的漆器精品,被日本美术史专家称赞是「 ”诚无上之作品”。 青玉云龙纹炉 玉器之宝:仿古玉器 乾隆题诗 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通体以「 ”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 ”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 ”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宋时,受理学「 ”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三代青铜器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是**。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珐琅之宝:元代珍品 珐琅鼻祖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珐琅的代表作品。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 「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 ”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而得名。实际上,早在中国元代已出现掐丝制品。在《宋史·外国列传》中记载:「 ”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称。「 ”大食”,是宋、元时期中国对西亚 地区的称谓。有关专家根据史料分析,该工艺大约于13世纪末,由 国家传入中国。传入之初,被称作「 ”大食窑器”、「 ”鬼国窑器”和「 ”佛郎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53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9
下一篇2024-0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