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插法公式万能公式是(b-b1)/(i-i1)=(b2-b1)/(i2-i1)=直线斜率。内插法又被称为插值法。依据不明函数f(x)在某区段内若干点的函数值,做出在该若干点的函数值与f(x)值相同的特殊函数来类似原函数f(x),从而能用此特殊函数计算该区段内别的各点的原函数f(x)的自然数,这类方式,称之为内插法。
内插法的起源概况
运用历史文献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历法中内插法的产生、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疏解和研究。结果表明,内插法肇始于中关于晷长的计算,后经东汉、隋、唐、元等朝代天文学家在日、月、五星的运行测量和计算中逐步得到发展。
元代郭守敬的平立定三差法(招差法)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从二次到高次插值方法的演变。通过中外比较,有些成果比西方国家早400到1000年。
举个例子。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600 0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8%、每年年末付息且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为620 000元。
则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因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元。(已知PVA(7%,3)=22463,PVA(6%,3)=2673,PV(7%,3)=08163,PV(6%,3)=08396)
题目未给出实际利率,需要先计算出实际利率。600 000×PV(r,3)+600 000×8%×PVA(r,3)=620 000,采用内插法计算,得出r=635%。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因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20 000×635%=39 370(元)。
插值法计算过程如下:
已知PVA(7%,3)=22463,PVA(6%,3)=2673,PV(7%,3)=08163,PV(6%,3)=08396)
600 000×PV(r,3)+600 000×8%×PVA(r,3)=620 000
R=6%时
60000008396+6000008%2673=503760+128304=632064
R=7%时
60000008163+6000008%22463=489780+107823=597603
6% 632064
r 620000
7% 597603
(6%-7%)/(6%-R)=(632064-597603)/(632064-620000)
解得R=635%
注意上面的式子的数字顺序可以变的,但一定要对应。如可以为
(R-7%)/(7%-6%)=(620000-597603)/(597603-632064)也是可以的,当然还有其他的顺序。"
扩展资料:
若函数f(x)在自变数x一些离散值所对应的函数值为已知,则可以作一个适当的特定函数p(x),使得p(x)在这些离散值所取的函数值,就是f(x)的已知值。从而可以用p(x)来估计f(x)在这些离散值之间的自变数所对应的函数值,这种方法称为插值法。
如果只需要求出某一个x所对应的函数值,可以用“图解内插”。它利用实验数据提供要画的简单曲线的形状,然后调整它,使得尽量靠近这些点。
如果还要求出因变数p(x)的表达式,这就要用“表格内插”。通常把近似函数p(x)取为多项式(p(x)称为插值多项式),最简单的是取p(x)为一次式,即线性插值法。
在表格内插时,使用差分法或待定系数法(此时可以利用拉格朗日公式)。在数学、天文学中,插值法都有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插值法
释义及公式推导:
就是评标办法的一种:
1、线性插值法两种图形及适用情形:
适用于某项投标因素指标越高,得分越高的情形,如生产效率等:
2、公式推导
对于这个插值法,如何计算和运用呢,考生在考试时先试着画一下上面的图,只有图出来了,根据三角函数定义,tanA=角的对边比上邻边,从图上可以看出,∠A是始终保持不变的,因此,根据三角函数tanA,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公式
图一:tanA=(F1-F2)/(D2-D1)=(F-F2)/(D2-D)=(F1-F)/(D-D1),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进行多种推算,得出最终公式如下
F=F2+(F1-F2)(D2-D)/ (D2-D1)
或者F= F1-(F1-F2)(D-D1)/(D2-D1)
图二:tanA=(F1-F2)/(D2-D1)=(F-F2)/ (D-D1)=(F1-F)/(D2-D)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不难得出公式:
F= F2+(F1-F2)(D-D1)/(D2-D1)
或者F=F1-(F1-F2)(D2-D)/(D2-D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