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关于电学的公式有谁知道的帮忙都说出来我忘记了?

物理学中关于电学的公式有谁知道的帮忙都说出来我忘记了?,第1张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I=U/R=P/U=根号下P/R

R=U/I=P/I方=U方/P

U=IR=P/I=根号下PR

P=UI=I方R=U方/R

W=PT=UIT=I方RT=U方/RT=UQ(电荷量)

电阻一定时:P实际/P额定=(U实际/U额定)2

串联电阻:R=R1+R2+R3++Rn

I1=I2=I3==In

P/W=P1/W1+P2/W2+P3/W3++Pn/Wn

并联电阻:1/R=1/R1+1/R2++1/Rn两电阻并联:R=R1R2/(R1+R2)

混联时按照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处理

串联电路电压分配:U=U1+U2+U3+U4++Un

U1/U2=R1/R2=P1/P2=W1/W2

并联电路电压分配:U=U1=U2=U3==Un

I1/I2=R2/R1=P2/P1=W2/W1

下面是几条有用的规律:

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大,电压越大,电功率也越大

额定功率一定时,额定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额定电压一定时,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

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灯泡的亮度只与实际功率有关,与其两端电压、通过电流都无关

电荷量

串联:Q=

Q1=

Q2

并联:Q=

Q1+

Q2

(电阻R不变,通电时间一样)

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高中电学的公式太多了,其实记住几个主要的就行了,其他的公式都可以推导(或不推导)。

比如:I=U/R,求电压时可以推导为U=IR,也可以不推导,直接代入值按方程来解。

几个主要的公式有:

电路部份

欧姆定律:I=U/R

功率定义:P=UI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就是看上去的功率,视在功率=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就是实际消耗的功率,=视在功率×conθ,其中θ是电压与电流的夹角即相位差)

感抗公式:ZL=ωL

容抗公式:Zc=1/(ωC)

频率公式:f=ω/(2π)

串联电阻公式:R=R1+R2+……

并联电导公式:G=G1+G2+……(G是电导,G=1/R)

星形变三角形公式:R12=R1+R2+(R1·R2)/R3;R23=R2+R3+(R2·R3)/R1;R13=R1+R3+(R1·R3)/R2;

三角形变星形公式:R1=(R12·R13)/(R12+R23+R13);R2=(R23·R12)/(R12+R23+R13);R3=(R13·R23)/(R12+R23+R13);

静电部份

电场力公式:F=qE;(参照力学中 F=ma)

电压公式:U=EL (L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相当于力学中的引力强度乘距离即aS,注意电学中S多代表面积,力学中S常代表距离,别搞混)

能量公式:W=FL=qEL=qU;(相当于力学部份的 功=(引)力乘距离=maS=E=mc²)

电流公式:I=q/t,(即单位时间通过的电荷,相当于力学部份的质量流,单位时间传送的质量)

电容公式:C=q/U ,(即单位电压的极板电荷)

电容储能公式:Ec=qU/2;(相当于力学中的水柱势能公式 E水柱=mgh/2)

此外,电场力的叠加符合静力学中的力的叠加规则,方向不同时要用到相应的三角函数公式。

有一些属于定理的没有列出公式:

回路电压之和为0,节点电流之合为0。

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并联电路电流比等于电导比(电导G=1/R)。

电流源内阻为∞,电压源内阻为0。

电压源不能短路,电流源不能开路。

等电位点在等效电路中可以根据需要看作开路或短路。

点电荷电场强度与球面积成反比,即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可套用球面积公式获得。

前面的电容公式是真空中的电容公式,电容量与相对介电常数成正比。

先列出这些吧,一时也想不起来太多。不过所有的其他公式都能用这些公式推导出来了。

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会等式变换和解简单的方程(多数是代入法)。

初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18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