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可以转换为哪些公式

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可以转换为哪些公式,第1张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合=ma

3向心力F=mv^2/r,所以ma=mv^2/r,a=v^2/r

F=mw^2r所以a=w^2r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之和。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在宏观低速下,比例式表达:a∝F/m,F∝ma;用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F=kma,其中的k为比例系数,是一个常数。但由于当时没有规定多大的力作为力的单位,比例系数k的选取就有一定的任意性,如果取k=1,就有F=ma,这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简而言之就记住F=ma 这个公式就好了,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成反比

2公式: F=ma

3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平抛

平抛运动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时间仅与抛出点的竖直高度有关;物体落地的水平位移与时间(竖直高度)及水平初速度有关。

  平抛运动可用两种途径进行解答 一种是位移途径; 另一种是速度途径

  位移途径为:

  L(水平)=vt L(竖直)= 1/2gt^2

  还有速度途径为:

  t=v/t v(竖直)=gt

  

平抛运动的分析

  平抛运动实际上是以下两个运动的合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两个分运动各自独立,又是同时进行,具有分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

  (3) 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 ∵x=V0T ,H=1/2GT^2

  ∴ X2=H(2V0∧2)/g 为二次方程

  ∴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规律

  公式:水平方向:s=vt

  竖直方向:h=1/2gt^2

  t是相同的

  和速度公式√{V0^2+(gt)^2}

  1.运动时间只由高度决定

2.水平位移由高度和初速度决定

     3.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4.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的正切等于位移偏向角正切的两倍

  5.任意时刻,速度矢量的反向延长线必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6.从斜面上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若物体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是斜面倾角正切的二倍

  7.从斜面上水平抛出的物体,若物体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与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无关物体落在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与初速度无关,只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质点在以某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时,即其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它是一种最常见的曲线运动。例如电动机转子、车轮、皮带轮等都作圆周运动。在圆周运动中,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角速度,周期 ,线速度的大小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

  线速度定义:质点运动通过的弧长S与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

  线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是矢量。

  角速度的定义:半径在一定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周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注意: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而是变速运动!

  圆周运动

  任何物体在作圆周运动时需要一个向心力,因为它在不断改变速度。对象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一直在改变。只有合适大小的向心力才能维持物体在圆轨道上运动。这个加速度(速度是一个矢量,改变方向的同时可以不改变大小)是由向心力提供的,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物体将脱离圆轨道。

  物体在作圆周运动时速度的方向相切于圆周路径。力的方向一直指向圆心,即此来改变速度的方向。

  现在,向心力任何使物体不脱离轨道。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重力。 地面重力给人造卫星必要的力使其在沿轨道运动。

  现在回到物理学上来。向心力与物体速度的平方及它的质量和半径倒数成正比:

  F = (mv^2)/r,F=mw^2r(w是角速度)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了力大小,质量,半径,我们可以算出对象旋转速度。 如果我们知道了速度,质量,半径,我们可以算出力大小。符号记为如下:

  F = ma

  Yes, Force = Mass multiplied by Acceleration So:是的,速度=质量乘以加速度

  a = (v^2)/r

  质量符号去除—用 F和 ma 取代 你不用知道物体的质量,不是吗

  当一质点在一平面做圆周运动时在另一不等平面的射影是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为,先匀加速(匀减速)后匀减速(匀加速)。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独立性

(1)确定了惯性参考系并引出了逻辑循环论证,这是公理体系的表现,任何学科的第一命题都要具有此特性。

(2)指出了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建立的惯性概念。

(3)它的否命题揭示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影响

(1)首次批驳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等人错误的力的概念,为确立正确的力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2)第一次科学地给出了力的定性定义(含力的本质和力的效果)。

(3)第一次提出了经典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为第二、第三定律以及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起来的质点力学体系原理奠定了概念基础。

你是问牛二计算公式是什么吧?F=ma。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描述:物体受到合外力和产生的加速度成正比,比值为物体的质量

公式:F=ma

F:合外力

m:质量

a:加速度

∝ 正比于

更准确的描述:F=dp/dt或dp=Fdt

即:动量随时间的改变等于力,动量的改变是力乘上时间的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25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6
下一篇2024-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