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不得的《清平乐》

爱而不得的《清平乐》,第1张

每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看见凋零的花瓣都会伤心很久,伤心大抵是因为花的娇艳后,花瓣终究还是会悄然落地,留下满地的伤感。席慕蓉诗中说到,凋零的不是花瓣,而是自己的心。花开花落,这是花的使命。然而纵使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有其归属,我们还是会在面对离别时忍不住叹息。花是这样,人也是如此。人人都向往美好、浪漫的爱情。年轻时的小情小爱,光是听着,就觉得十分的美好。然而,并非是所有的情爱都得到归属,或许,最磨人的从来不是爱奇怪,而是爱情里的爱而不得。

最近,《清平乐》刚刚完结,相信很多观众还沉浸在徽柔与怀吉的凄美爱情中,久久不能从中抽出。如若可以,真希望,即使他们没能真正在一起,也可以像从前般以主仆身份,相伴到老,那样至少他们是快乐的。有怀吉的地方,公主就有快乐;而有徽柔的地方,怀吉也不再孤独。

《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左右不过是图个“清平盛世之音”。然而终归是有历史原型,福康公主与内侍怀吉爱而不得的情感,一直都在牵动着我们的心,那是最磨人,也最让人意难平得。他们只愿,在天可做比翼鸟,在地可为连埋枝。然而,这种愿望在那个时代里终归是毫无盼头。他们的爱而不得,让看之人也忍不住的惋惜,但好在,他们一起成长的岁月是温柔的。

或许,生命中有些事情真的是上天自有安排。梁怀吉和赵徽柔之间的的羁绊一直都很深。最开始,怀吉家道中落,只能进宫净身为宦官。那日怀吉犯了错,刚巧大宋长公主徽柔出生,本来是要惩罚,但仁宗因为徽柔的出生,便赦免了刑罚。所以徽柔的出生,便无意间救了怀吉一命,像是命中注定了一样,从此这位长公主便落到了怀吉心上。于是,有着十岁年龄差的怀吉,一直像个大哥哥一样陪伴着徽柔。

怀吉说过,怀吉是最最喜欢公主的,只愿一辈子能伺候公主。这大抵,是漫长岁月里,最初的喜欢、最初的欢喜。

怀吉因徽柔年长些,就如同一个大哥哥般照顾着徽柔,会倾听她的心事,也会祈盼她的愿望可以成真。而徽柔从小便依赖温柔的怀吉,在没人的时候,会喊怀吉哥哥,也会跟怀吉撒娇。从前不喜欢书画,如今却喜欢了,只是因为怀吉挑些书画到公主府时,可以与怀吉聊聊天。后来不再害怕黑夜,因为黑天里会有怀吉陪伴。

前期,两人之间是澄澈、无猜,是若有若无的美好情愫。而长大后,一向敢爱敢恨的公主想知道怀吉对自己的心意,于是就拉着怀吉,询问着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怀吉说,怀吉愿意做公主的影子。而那一刻,公主竟然直接回答到,影子在公主的脚下,怀吉在徽柔心里。充满爱意的话如此直白,但在面对这样一位勇敢无畏的大宋长公主时,怀吉不敢也不能表明自己的心意。身为宦官的怀吉,只愿将自己躺平成路,送微柔去到平安宁静所在的地方。

有人说,没有人的一生是没有烦恼的,即使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公主徽柔也是一样的。怀吉是宦官,才能当内侍一直陪着公主长大,而如果他不是内侍,他也不可能在她身边陪着。即便注定了相爱,也注定了这层身份的阻碍,怀吉与微柔永远都不能在一起。时常在想,若徽柔不是公主,或许她、亦或是她的一家,都该是很幸福的吧,毕竟苗娘子很喜欢怀吉,而青梅竹马间的感情并不会被轻易取代。

可所愿终究不会如愿,徽柔在官家的安排下嫁给了李玮。新婚夜时,怀吉梦魇着直喊“公主”,哪曾想,醒来时公主就在眼前。公主告诉怀吉,不知怎的,她就走到了怀吉这里,看到怀吉就心安了一些,仿佛还在家中。而更不幸的是,为了让驸马和公主顺利圆房,驸马的娘亲给徽柔下了药,强行公主与驸马圆房。怀吉得知此事,拼死救出公主,并高喊,不能强迫微柔,她会死的。后来,公主又被驸马李玮扇了巴掌,徽柔决定回宫。当时,微柔绝望地对怀吉说,快走,如果再多停留一瞬,自己就会死在这里。那个下着大雨的夜晚,不知道微柔该是有多绝望,只知道大宋最快乐的姑娘,变成了最不快乐的姑娘。

徽柔大婚那日,怀吉借酒消愁,幻想着酒水能够让自己暂时忘却心中的忧伤。而徽柔又何曾不是苦恼这段婚姻。新婚当夜,她见闻怀吉一个人喝闷酒,以致喝醉,便也不知怎地,就来到了怀吉的寝阁,想要与怀吉聊天以解自己的忧愁。怀吉在梦中喊着公主的名字,惊醒后,发现公主就在自己的眼前。此时的怀吉既开心看到公主,却也担心公主此举会被婆家留下诟病。可是公主不愿离开,让自己面对一个不喜欢的人,任谁都会无比抵触的吧。就这样,两人面对面坐着,聊了一宿的心事。

人们常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或许,在酒精的作用下,喝酒之人可以暂时得到解脱。但困住怀吉和公主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忧愁。婚后偌大的公主府,对于徽柔来说,是一个怎么逃也逃不出的牢笼。而在这段痛苦的婚姻里,怀吉是公主微柔在绝望中唯一的寄托。或许,嫁给李玮的只是有着公主名头的精致傀儡,而陪着怀吉畅聊的才是那个真实、快乐的徽柔。

怀吉曾说,我救不了她,却忍不住走到她身边,做一块浮木,让她暂时不至于没顶。以前,怀吉想要做徽柔影子,现在却连影子也做不成,那便甘愿做一块浮木,努力撑起公主的一片天。对于怀吉来说,他还是愿意以千万个日子独处面对的流水远春,来换取微柔无助时一日的依附。

公主和宦官之间是一道于他们两个人而言,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一个是一出生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一个却是在翰林院当差的宦官,两人身份的悬殊,注定了结局的悲剧。似乎,自己也是在那个下着雨的夜晚,在那个怀吉牵着马车带公主回宫的时候,才真正明白,做一块浮木,让微柔暂时不至于没顶,有多可贵,又有多难。

十分喜欢看他们的小日常,甚至徽柔偶尔的任性、发脾气,怀吉也只能是宠着。这样的小美好,看的人也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记得怀吉刚进宫那会,张茂则就跟怀吉说,只希望你永远碰不上那个让你不甘心的人,但他终究是遇到了那个人,那便是微柔。徽柔说,如果不做公主,就让她做一只荷花。年年生在秋江上,看孤帆远影,看云卷云舒,自由自在。而怀吉说,若公主做荷花,那他就做公主花叶底下的波浪,这样他们便可以年年岁岁,随风逐雨,常来往。

在徽柔喊饿的时候,怀吉会去厨房给徽柔找吃的,虽然只剩下两个芋头,但徽柔却说,那是她吃过最好吃的芋头。或许是因为徽柔的一句,这是吃过最好吃的芋头,所以,怀吉就把公主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后来,每当徽柔伤心,亦或是想吃芋头的时候,怀吉总是烤好芋头,并且剥好才递给徽柔。

“烤好的芋头是热的,吃了芋头就不会冷了”,已经记不得这是怀吉第几次为徽柔烤芋头了。而徽柔也亲手为怀吉烤过芋头,怀吉接过徽柔递过来的芋头,先是剥好,接着自然而然的递回给徽柔,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有的时候,人就如此,会将喜欢之人送的东西视之为珍宝。

还记得怀吉为微柔买炙猪肉的画面。怀吉离京前,如约送公主回李家,徽柔在轿中不时掀开窗帘看骑马的怀吉,她害怕把怀吉丢了,害怕怀吉没跟上自己。当怀吉说,要去帮她买炙猪肉时,徽柔那么爱吃却不想让怀吉去,她不想要怀吉离开,哪怕只是短暂的分别。但怀吉托辞说,只有他才知道微柔爱吃哪一块。徽柔说,自己怕胖想吃瘦的,但怀吉说肥瘦的才好吃,可是最终,怀吉还是买了纯瘦的炙猪肉给微柔。怀吉和徽柔的这番彬彬有礼,一句接一句听来无用的话,却满是深情。但怀吉还是要离开,在给微柔买完炙猪肉之后,只是托人带回去给微柔,而他自己纵马上山坡,遥望徽柔的小轿,说出自己压在心中很久的话:“徽柔也在怀吉心里”。

怀吉被放逐离京后,徽柔找不到怀吉,便在神思恍惚之际,把自己宫殿的四周点燃了火。在近乎疯癫狂时,还大喊着,还我怀吉。微柔哭着问道,是不是把那些墙烧掉了,她就能看到怀吉了。那时的微柔,令人心疼不已。那一句“我只是想见你”,是奢侈的团聚,也是爱而不得里最深刻的为难。

我们总是可以忍受一个人的孤独,却永远无法抵抗那种想见却不能见的痛苦。爱、恨、嗔、痴,是那个时代里的原罪,而微柔与怀吉的爱,终究抵不过其他。徽柔对怀吉的感情,是陪伴慢慢转为依赖。无论他们怎样裁剪自己的的记忆,都还是会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

结局时,怀吉出宫回到了“梁元亨”的人生,走出了这座孤城。徽柔履行着对官家的承诺,“只要他好,我与他永不相见。”微柔会偷偷地到怀吉所在之地去看怀吉,却也只是远远地朝着怀吉的方向招手。在深爱着彼此的孤城里,只在远远望着彼此,就是莫大的知足。

后来,宋仁宗驾崩了,但徽柔还活在有爹爹的梦里不能醒来。没有了怀吉的徽柔变得疯疯傻傻,但依然记得让怀吉陪她画画。微柔还会念叨着,爹爹为什么还没有回来,会不会带怀吉来陪自己画画。而整日郁郁寡欢、没了心中欢喜的徽柔,最终只活到了三十三岁,死于和怀吉分别的第八年,死于熙宁三年的春天。书中说,怀吉最终还是留在了宫里。公主看月亮时,他就在宫里的某一个角落一起陪公主看月亮;公主弹箜篌时,他也会默默地跟着吹笛合奏怀吉就这样一直陪着公主。哪怕再也不能相见,怀吉也没有丢下公主独自一人出宫去。

喜欢是一个多美好的词,一切美好的源头都是从喜欢开始的。就像喜欢一株花,就会悉心照料,给它浇水,帮它除草,将它摆放至充满阳光的地方,这样它就能早日开花。待到花开时,房子的四周充斥着花的香味,心情也会跟着变好。对喜欢的东西、爱的一切,会将它们捧在掌心,生怕它们受到伤害。怀吉对徽柔的爱正是如此,只要公主开心,他愿一直守护在公主的身边,做公主的影子,为公主做一切可以让公主开心的事。

《孤城闭》这部小说或许真的印证了那句:“长烟落日孤城闭,你是我撞了南墙也走不出的孤城。”而微柔与怀吉的爱情,或许只能华美于“白日里箜篌笛子合奏”,平凡于“夜里去观灯逛矾楼”的日子。徽柔曾说,她不能没有怀吉,怀吉就像她的影子一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影子。而只愿成为公主影子的怀吉,只是觉得,成为公主的影子以后,公主在哪里,怀吉就能在哪里了。

让一个人从孤城里出去,需要另一个人心甘情愿地被困。那样的困境从不短暂,因为一困就是一生。怀吉和微柔的相遇不是错误,怀吉很庆幸遇见了微柔,而怀吉一直都在微柔心里。怀吉给徽柔的,是永远的陪伴和追随,而徽柔对怀吉的感情,是陪伴慢慢转为依赖。徽柔与怀吉终究是被那个时代困住了,而困住他们的,却又是那个他们想得到、但又得不到的梦境中。如果有来世,愿下一世的徽柔是一个寻常人家荆钗布裙的女子,在采桑的陌上遗落了花钿。愿下一世怀吉不会进入那座孤城,可以做一位鲜衣怒马少年郎。有一天他骑着马经过陌上,拾到姑娘遗落的花钿,于是彼此相遇,最后相伴着从青丝走向白发。

剧中沿着宋仁宗和女儿徽柔这两条故事主线展开,从前2集播的效果来看,应该是一部不错的好剧!毕竟有“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底子,从服化道来看,和《知否》如出一辙。

剧中的徽柔公主与太监怀吉的爱情故事,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像怀吉这种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必然招人喜爱。

剧中关于这段爱情的描写从备案来看还是比较保守的,但看过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小说中这一段是真真实实“柏拉图式恋爱”,凄美的结局也是赚足了眼泪。

堂堂大宋公主,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真的会爱上一个太监吗,历史真相如何?

徽柔公主的原型是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宋仁宗的孩子不多,而且基本都在幼年就夭折了,福康公主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而且出生时宋仁宗已经是28岁“高龄”了,福康公主从小就非常聪明孝顺,她8岁那年,宋仁宗久病不愈,她就光脚拜月祈祷,希望用自己的命来换取父亲的健康,真是宋仁宗最贴心的小棉袄。

而小说中,梁怀吉也是因为目睹了这一幕散发跣足为父祈祷而受到感动,之后在美人张氏陷害公主的事件中大胆为公主作证,而被公主所信任,两在宫中渐成好友,诗文相和,心意相通,互相情愫。

事实上,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福康公主和梁怀吉之间存在爱情,至于梁怀吉是不是真的长得英俊而有才华,像小说中一样的温文尔雅,当然更难找到证据了。

以下是这条爱情线的来源:

梁怀吉等给事公主阁内,公主爱之。公主尝与怀吉等闲饮,杨氏窥之,公主怒,殴伤杨氏。由是外人喧哗,咸有异议。朝廷贬逐怀吉等於外州,公主恚怼,或欲自缢,或欲赴井,或纵火欲焚第舍,以邀上意,必令召怀吉等还。上不得已,亦为召之,然公主意终恶玮。

——司马光《涑水记闻》

从这记载来看,公主与梁怀吉确实有一些亲密的举动,关系匪浅容易惹人联想,但仔细一看和公主一起饮酒的并不只梁怀吉一人,之后还有一个“等”字。

从《宋史》中,也可以看到公主下嫁李玮后,跟在她身边的也并不只梁怀吉一人,还有张承照

福康公主下嫁李玮后,夫妻二人生活非常不幸福,进而引发了夜扣宫门一事,梁怀吉等内侍都受到了处置,但其实大臣们针对的并只有梁怀吉。

十月庚申,兖国公主宅都监、入内供奉官梁全一以下九人并远小处监当,入位祗侯梁怀吉配西京洒扫班。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至于他们的罪名,也并不是什么勾引公主和公主有私情,而是挑拨公主夫妻关系,而且这件事情参与者众多,几乎公主所有的下人都参加了,这些下人为何如此乐于挑拨公主的夫妻关系呢?

这还宋仁宗为福康公主选夫说起。

嘉佑二年,福康公主加封为衮国公主,与此同时,选驸马这事也被提上了议程,按皇家惯例,公主14、15岁就应该成婚,而福康公主都已经18了,还没有嫁人,已经算大龄剩女了。

福康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皇帝选女婿,必须要看家世门第,但实际上可选择的范围非常少。在北宋一直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所以武将长期被打压,如果选上驸马,那成婚后,需要解除全部官职,再授予节度使这样的虚职,虽然是高工资,但想再建功立业基本上就是梦想了。

如果是文官选上驸马,那全家老小都得围着公主转,每天请安,驸马还不能娶小妾,就连正常的夫妻生活都得应诏。所以无论是文官武将,对于有梦想有才华的年轻人来讲,都不愿意娶公主,毕竟娶了这个白富美走不上人生巅峰,还要葬送前程。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政治就是婚姻走向坟墓的加速器。

宋仁宗最后为爱女选了舅舅李用和的二儿子李玮。李玮是小妾所生,而且从小就呆笨,再加上出身低贱,又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公主嫁他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这种情况下,这公主夫妻二人的感情自然好不了,喜欢一个人和讨厌一个人的理由并不一要“合理”,难道就因为公主不喜欢驸马,就一定会喜欢太监吗?当然小说可以这么写,历史却不能这么看。

这是关于一个帝王一生爱恨情仇的故事,更是美不胜收的北宋风情绘本,这就是马上要和大家见面的清平乐,在这部剧里又能感受到历史的古香古韵,服道化和演员阵容都是非常不错的,剧中梁怀吉也是令人关注的角色,那么历史上梁怀吉爱不爱公主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清平乐》中梁怀吉是个宦官,与公主身份云泥有别,所以即便他对公主有一腔深情,也要克制隐忍。梁怀吉只能做赵徽柔的影子,而不可能成为那个跟她并肩而立的男人。公主的影子在哪里,怀吉就在哪里,“守着公主哭,陪着公主笑”,对于徽柔公主而言,梁怀吉是永远不会放弃她的人。

《清平乐》梁怀吉对公主的守护让人看得很动容,只可惜他的身份束缚了他,即便他才华横溢,年轻帅气,也只能够成为公主人生的旁观者,而没有能力去左右公主的命运。他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公主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公主在苦海中挣扎煎熬,到最后,在公主看来永远不会离开她的梁怀吉,也被人硬生生拆散,离开了她。公主跟怀吉最后没有在一起,怀吉最终还是没能成为公主的影子,陪伴她一辈子。

梁怀吉和公主结局悲惨

其实梁怀吉和公主的故事跟真实历史很像,历史上梁怀吉是服侍福康公主的宦官。公主嫁人后,他成了公主府上的主管宦官。他天资聪颖,善解人意,是公主的解语花,公主嫁人后,也是公主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历史上梁怀吉爱不爱公主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公主对他的感情不一般。梁怀吉是她深陷黑夜的一道光,是她苦海挣扎的救命稻草,后来公主被迫与梁怀吉分开后,整个人便陷入了如癫如狂的状态,几欲寻死。

众所周知,公主徽柔是最受仁宗宠爱的公主,前半生荣耀与宠爱集一身,而她的婚姻被许配给李玮,一个出身低微,无才无德,唯一的优点便是与仁宗生母李顺容血缘关系。为了弥补自己对于生母的愧疚,宋仁宗将自己最宠爱的公主许配给了这样的一个人,可身为公主的徽柔,心中并无这位驸马,反而与内侍怀吉有着说不清的爱意。

那么徽柔公主与内侍梁怀吉,两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其一,两人相处之道。

一位是被皇上宠爱的公主,一个卑微底下的太监,两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却随着相处产生超越君臣情谊的感情,可这份爱,在这个朝代,从开始就注定要消亡。

怀吉自小便被卖入宫中,这也并不奇怪,通常入宫做太监的不是家中贫困,就是罪臣之子,毕竟富裕之家又怎舍得让自己的孩子遭遇这样的苦痛。怀吉入宫后以来,曾因不清楚皇帝的名号,而触犯规矩,被太监总管关进柴房处罚,险些丧命,恰逢徽柔公主出生,宫中大赦,他也就此被放出来,而怀吉一名,是由曹皇后为他赐予。

怀吉与徽柔公主的初遇,是他看到一个女孩独自跑到湖边,要为自己爹爹祈福,两人一同长大,可谓是青梅竹马,之于徽柔公主,她对于怀吉没有任何隐瞒,一切的喜怒哀乐,两人都共同分享,共同承担,更不用说私下在徽柔公主的心中,他永远都是怀吉哥哥。

而之于怀吉,公主单纯,美好,性格大方又纯真,这样一个热情又善良的人,又怎能够不被他人喜欢。深宫高院之中,两个孩子,一同成长,也随着长大,徽柔公主发现自己喜欢上曹评,而她第一个想要分享这种话心情的人,便是怀吉,而怀吉能够做的莫过于是倾听徽柔公主的心声,尽最大能力去守护公主。

几次波折之下,徽柔似乎发现了内心真正的想法,她与怀吉这份不可说出的爱,在这皇宫之中开得越发灿烂。

身份注定了两人永远不可能在一起,假若怀吉出生与富贵人家或者书香门第,以他的样貌和才学,考取功名,请求皇上赐婚,不是不可能的是。可惜,命运让怀吉小小年纪便入宫,身为一个残缺之人,又怎能够配得上高高在上如明月般的公主呢。怀吉愿做公主的影子,终生相随,而公主则是那朵最纯洁又美好的花,开在怀吉的心间。

其二,错误的婚姻最终导致一生的绝望。

之于宋仁宗来说,他最为宠爱的人,便是这个长女,古时公主封号只有成亲方可有,可徽柔公主却是在出生的第二年就被宋仁宗赐予了封号,她享受了大宋国最为尊贵的待遇与呵护,却也被最宠他的父亲,指给了一个不爱的人,开启了一段错误的婚姻。

宋仁宗的一生,最为愧疚的便是生母一事,自己在宫中享受尊荣,奉他人为母,而生母李顺容却一个人孤零零守着先帝的陵墓。

为了弥补这份愧疚,他想将自己最宠爱的公主许配给自己的堂弟李玮。一方面,李玮本就对徽柔有倾慕之情,他虽出身低微,但一定会疼爱自己喜欢的人,而另一方面,这一行为可将李家的地位抬高,尚公主可全李家的颜面,并以弥补内心对生母的愧疚。

可之于徽柔来说,这场婚姻则彻底开启了她未来的悲剧,从小捧她在手心中的爹爹,完全不顾及她的感情,她的婚姻,她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可被操控的存在,她没有权利去选择,只能够被迫接受。

李玮其人,木讷,没有情趣,其貌不扬,还无真才实学,这样的一个人突然从贫苦家庭被提升成富贵子弟,还许配了最美丽大方,才华横溢的公主,两人之间的矛盾必将越发激烈。而徽柔公主与怀吉的爱情,似乎是公主嫁入李家之后,唯一的希望。倍受信任的家人将她推进了一个无力挣扎的地狱,唯一陪伴她的只有怀吉,这个如父如兄,腹中满是才华的男子,他用自己的光芒去照亮守护着心上的公主。

可是,一切的悲剧看似突如其然的发生,实则是一种命中注定。

李玮的母亲,一个小门小户出身的卑贱之人,将自身所学的女规女戒都用到公主身上,要求公主对她行礼,表尊卑。可实际上,尚公主一事,公主先是君,后是妻,而驸马对待公主应先全尊卑,后夫妻相和。

徽柔在嫁入李家,感受黑暗之后,对怀吉也越发的喜爱。两人同进同出,之间的暧昧李玮不是不清楚,不过是无法说出。而李玮母亲则夜间大闹,徽柔大发脾气,夜叩宫门,公主与梁怀吉一事,朝廷内外,无人不知,宋仁宗面对的是大臣上书杀害怀吉,以平定谣言的折子。

最终的结局,梁怀吉被调离公主身边,而公主虽和离成功,却又被仁宗亲手重新与李玮缔结婚约,至此以后,她限于黑暗,终生无法逃脱,不过几年就早亡,死前病重却无人为其叫医。

徽柔公主与梁怀吉,两人的感情恰似一坛酒,最初的时候,你没有发现酒香,可在长久的储存之下,酒香四溢,而两人的感情也逐渐明朗。身份注定了两人的悲剧,而错误的指婚则彻底将徽柔打碎。

无论是曹评还是梁怀吉,都清俊且富有才华,可李玮其人,则与这两个词毫无关系,徽柔与李玮关系崩坏是一种必然。

对于宋仁宗来说,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将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送出,婚后却吵闹不断,甚至屡屡自残,不知他是否真的为此事而内疚过。无论史书上徽柔与怀吉的真实关系如何,两人又有何感情,至少剧中两人是真实相爱的。

      “重门锁,孤城闭。白鬓催,霜华尽。”

因被电视剧《清平乐》吸引然后去看了原小说《孤城闭》。

是个挺悲伤的故事。

在凄婉的爱情悲剧和整体的古意、从容的包裹下,有着时代的无奈,却非出自丑恶和懦弱。里面也一直强调担当,即使是皇帝和公主也无法逃避尊荣下的责任(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

欧阳修说,尽管他这一生受风闻所累,但仍庆幸活在这个时代。皇帝会因顾惜上行下效而宁愿深夜忍受饥饿不大快朵颐;台谏言事有效,国君皇族宰执百官都在纠察之列;朝中争权夺利有之,但刚正君子亦有之……

“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公主心里”

小说是以怀吉的视角展开的,怀吉真的是个很温柔的人。白云依稀见于晴空,苍竹随风而微动,清雅,干净,又从容。

徽柔怀吉一直都是互相温暖啊。

但他们都被困在这四方的天下了。

最后小声说:茂则丹姝!滔滔宗实!徽柔怀吉!还挺好磕的_(:з」∠)_

我还挺喜欢曹评的(小说里)。原本以为曹评和徽柔会成一对,没想到会牵扯其他。世间真是有太多无奈了。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做。

(有摘也有自己感想)

清平乐:曹评送公主一把伞,看懂上面刻的字才明白,怀吉为何哭了。

《清平乐》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中,江疏影和王凯主演的大剧一上映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虽然剧情过半才看到帝后CP发糖,但是怀吉和徽柔之间的感情却更让人意难平。怀吉是陪伴徽柔一起长大的内侍,在剧中的感情线埋得也比较长。

在最新的剧情中两个人一直陪伴彼此的相处模式被打破了,曹评的出现让徽柔芳心暗许,而官家感受到自己女儿情绪的变化,很快就指定了李玮为驸马都尉。在徽柔心中曹评是神仙般的人物,对他的痴心怀吉一直都看在眼里。

曹评在官家的眼中就是一个浪荡公子,所以才会引得京城中的女子以曹郎一顾为荣,自己的女儿怎么可以放心嫁给这种人呢?而曹评对公主又是什么样子的心思呢?在官家把徽柔许给李玮之后,曹评依旧约公主合奏吟诗填词。对于女孩子的心思曹评是很熟悉的,所以他送给徽柔的东西也都非常别致,比如说这刻字的油纸伞。

徽柔献宝似的想要跟怀吉分享自己的喜悦,在阳光下用针刻下的字便显现出来,但是怀吉撑开伞之后并没有像徽柔一般的开心,表情反而凝重了起来。画面中的他咬了咬后槽牙,似乎在极力的克制着什么。

伞上的诗句“槛外斜晖笼碧树,扶澜引棹逐箫鼓。红袖闹蛾雪柳缕,飘飖举,听我歌尽神仙句。影落上林春日暮,罗衣挽断留不住。却恨年来琼苑聚,子不语,落花风弄清秋雨。”表达的是曹评对公主的深情,可以说是一首试探性的定情诗了,词句中情真意切。徽柔正是读懂了曹评的意思,才会那么开心的拉着怀吉想要让他帮自己想想怎么回信,看到徽柔因为别人开心的样子,怀吉才会觉得异常难过!

怀吉看到这封写给徽柔的表白信之后,自然是难过万分了,他再也没有办法隐忍克制自己的感情。明明自己也有这样的才华,但是却因为身份注定了不能和徽柔在一起,这一刻的他是心有不甘的。两行清泪落下,或许是痛恨这没有办法改变的结局吧。

怀吉意识到这一切之后,立刻收起了自己的一颗心。或许这段爱情就是从徽柔叫自己哥哥开始的,所以这次他拒绝了这个称呼,把自己的爱隐藏了起来,选择了陪伴。看懂伞上的字之后才明白怀吉为何会哭了,原来这就是一种爱而不得的心痛啊,你怎么看呢?

福康公主赵徽柔原本心仪的是曹评,但是宋仁宗因为害怕曹家势大,会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因此便逼迫曹评拒绝了赵徽柔,而刚刚体验爱情的赵徽柔就这样失恋了。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宋仁宗决定弥补赵徽柔,于是便将赵徽柔许配给了李玮。

赵徽柔心知自己无法抵抗,于是就这样嫁给了李玮。在嫁入李家之后,因为赵徽柔不愿意圆房,因此李玮的母亲看不惯公主的高高在上,所以便下药让李玮和赵徽柔圆了房。不过,期间被怀吉发现后,救了公主,因此李玮的母亲便怀恨上了怀吉。

后来,福康公主赵徽柔发现李玮的母亲偷窥自己,于是一气之下便打了对方,而李玮见到后,不忍自己的母亲被打,于是便打了赵徽柔。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公主怎能忍受这个委屈,于是便冒着雨夜进宫。不过她夜扣宫门是大罪,于是被言官上疏。

最终,为了平息这场风波,宋仁宗只好将内侍都赶出去了,而怀吉则是被宋仁宗发配去守皇陵了。不过,即便公主再怎么委屈,还是要回去和自己的驸马过日子。虽说和曹评不能在一起让赵徽柔伤心,但是如果在驸马府中连怀吉都离开自己的话,那么对于赵徽柔来说,就是痛不欲生了。

毕竟怀吉从小便一直陪伴在赵徽柔身边,和赵徽柔一起长大。怀吉也是一个俊俏的少年,虽然小时候被人骗进宫当了太监,但是怀吉和公主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如果怀吉没有成为太监的话,想必也会参加科举最终当官吧。

而怀吉对于赵徽柔来说,就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如果没有怀吉的话,那么赵徽柔估计也是行尸走肉了。所以大胆直率的赵徽柔最后也对怀吉表白了“怀吉一直在我心里“。不过,由于身份地位的悬殊,因此怀吉并没有表示什么,而是选择一直陪伴在公主身边。不过,言官们直言怀吉是魅惑公主的妖孽,因此当怀吉要被斩首的时候,赵徽柔挺身而出用自己保全怀吉的性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201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6
下一篇2024-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