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民居

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民居,第1张

一、彝族风俗

1、成年礼:少女成年,要举行成年仪式。彝族少女成年的换裙仪式,彝语称为“撒拉火”,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俗称“换童裙”,在少女13岁或15、17岁时举行。

2、婚礼风俗: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取胆、胰观看,以胆色澄黄、胰大直肥为吉,若胰脏卷曲则为凶,表示不能相配。

二、彝族服饰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平时跣足,冬天穿麻鞋。男子头缠中髻,不同次方言区的样式不同,左耳戴蜜腊珠、银耳环等饰物。

男裤在北部方言区根据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之别。妇女着百褶裙、戴头帕,生育后,可戴帽或缠帕,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

三、彝族节日习俗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四、彝族饮食

彝族的饮食原料及食用方式有独特的风格。主食型食物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

五、彝族民居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彝族村寨大多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

扩展资料

彝族的发展现状:

1951年1月10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彝族自治政权—西昌县红毛姑彝族自治区(区级)。1951年4月、5月,分别建立了昭觉县彝族自治区和峨山县彝族自治区两个县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

随着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民族政策的落实,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三个更大范围的民族区域自治单位(地区级)。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还相继在云南的江城、宁蒗、巍山、路南、南涧、寻甸、元江、新平、禄劝、漾濞、普洱、景东、景谷,贵州的威宁,广西的隆林,以及四川的峨边、马边等县建立了单一的彝族或彝族与其它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县。1979年1月,又将彝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昌地区合并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中。

彝区的各自治机关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依照法律的规定,制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制定了“民主改革实施办法”;规定以当地通用的彝、汉两族文字作为自治机关行使职权的工具;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照顾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规定留下麻园地、姑娘羊、寿材树;对于彝族人民节日用粮、民族服装用布等问题也都有适当的照顾与规定。

中国政府网-彝族

一、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是一种彝族民房建筑,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

二、彝族文字

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现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

三、木制高脚酒杯

彝家人喜欢饮洒,对盛酒器皿更是讲究。盛酒多用牛皮口袋,饮酒多用木制高脚酒杯。这种高脚杯是用木质最好的红椿木旋车而成,用生漆漆好后,再在押上用红、黄、白等色画上彝家古老一丰富多彩的图案,颜色绚丽,小巧玲线,惹人喜爱。

四、烟盒舞

烟盒舞主要流传于石屏、建水、蒙自、开远、元江等县。跳舞时每人两手各拿一只竹皮或水冬瓜本薄片制作成的烟盒。用手指弹响烟盒底,控制舞蹈时的动作节奏。因而取名烟盒舞。烟盒舞又称“跳弦”、“跳罗”、“跳三步弦”。

五、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隆重节日,除富宁县木央一带白倮人外,境内各地彝族均隆重庆祝,以至传至汉族。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指定场地,斗牛、赛马、赛歌舞;晚上举着点燃的火把,男女互相追逐嬉戏,以表示亲切和吉祥,也表示用火烧去相互身上的邪魔。

六、秆秆酒

彝家人饮酒,常常是“有酒便是宴”,还有“饮酒不用菜”的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圆圈,一端着酒讯依次轮流饮着,所以彝家人又叫饮“秆秆酒”。

-彝族

作为一个读过预科的来啦!!!

大学预科班简单来说就是进收分比你高考分数高的大学。

1那么人哪些可以读预科呢?后面第6点详细讲解

据我所了解,一些省份的少数民族可以,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湖北、内蒙、新疆、西藏、对了重庆也可以。(其他的我也不太清楚)

2如何找学校?

我记得我填志愿以前学校发了一本特别厚的大书,里面有一些大学预科班的情况。注意:这里一些大学明确说明预科生会在将来专业选取上有一点限制,有一些大学没有说明不代表没有,你可以加那群大学对应的qq表白墙什么的,发消息询问一下

3该怎么填志愿

志愿首先是提前批吧(我有点记不清了),接着是一本,如果确定读预科,那么一本院校就最好填自己考不上的,别填服从调剂,也许给你弄到一个非常差的专业里面。一本志愿后面是预科的一本院校,后面就是二本志愿,预科二本院校(后面的我也不太清楚)

3划重点!!!

如果填一本预科志愿,也一定要填二本院校的志愿,不要空白。我就是一本预科进的最后一个志愿,而且我没填二本院校,要是运气差点我真就死定了。

4录取分数

当初我填报志愿的老师说选择学校分数比你高40-80都有可能录取,我是高考566,进入大学当时收分611,一本线是546。但是每所大学录取每个省份的预科生有名额限制,加上现在挺多人知道还有预科生这个途径,所以填报人数可能偏多。

5预科介绍

(1)据我所知有的大学预科生是本校培养,有的是在其他学校培养。我预科是读的一年。一年结束以后会根据你这一年的学习平均绩点、综测来进行排名,排名从高到低优先选择专业。(这里绩点最重要,绩点相同才比较综测)

(2)我预科时期学习的内容有大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高数等

其实学习的内容都不难,只要认真都是可以过的。学习的内容也算是承上启下,但主要的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学所需学内容(例如高数你会学习一点,等之后正式选择专业以后再学习会轻松很多)

(3)预科这一年可以让你更好的熟悉大学生活,让你多出了一年的时间去思考去了解各个专业。而且这一年课程真不紧张,大家可以在兼顾学业同时发展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6关于哪些人可以读预科、预科有什么要求

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自己省份2020年高考招生实施规定公布(搜索格式:xx省2020高考招生实施规定公布)

在这里我以四川省为例

下面是2020年四川省预科相关资料

因为我比较熟悉少数民族预科招生,所以我在这里只说少数民族预科招生

少数民族预科高考填报志愿是分为两类,一类是填报省属院校,一类是省外院校

①先说省属院校院校。如果填报省属院校,那么你必须是四川省三州十七县两区(三州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十七县:峨边县、马边县、米易县、盐边县、石棉县、北川县、平武县、汉源县、宝兴县、兴文县、宣汉县、叙永县、古蔺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荥经县;两区:攀枝花市仁和区、乐山市金口河区)才有资格填报

本科不低于本科高校调档线线下80分,专科不低于专科高校调档线60分

(意思是如果本科学校收分线是500,那么你想考本科的最低分数不能低于420,专科同理)

②如果要填报省外大学,那么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

本科不低于80分,专科不低于60分

下图方便理解,图中有一点错误

省内院校和省属院校并不相同,有额外要求的仅为省属院校)

7读预科的利与弊

先说弊吧

1比同个阶段的人会多读1年大学,所以本科毕业也会晚一年

2可能周围有人听说你是预科会有点不一样的眼光(不过这种人也不值得深交,不用太在意大家的眼光,这种人非常少)

3有的学校会有专业限制,预科一年以后挑选专业只能是他规定的专业

4好像有的学校不是本校培养预科,得现在其他大学读一年以后再去学校(现在好像统一本校培训)

利:

1因为多读了一年,你可以在预科时期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便以后选择

2提前适应大学作息生活,这样之后大一会比才进来的同学熟悉

3预科视频会有一些入学考试,比如大学生手册之类的,考过以后大一就不用再考试了

4预科会提前学习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等以后再学习相关的会特别方便

5自由时间多,课程简单,可以在课下多做点其他事情

。。。。。。

8预科录取分数线

你不知道可以报考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找到自己可以上的学校,再去学校官网找到往年预科录取分数,推算方面预科的省排名,再根据自己排名来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175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6
下一篇2024-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