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六大名将都是谁,他们都做过什么事情?

宋朝时期的六大名将都是谁,他们都做过什么事情?,第1张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商业经济活跃,据说当时GDP等于全球其他国家总和。宋朝还是一个文人治国的朝代,所以给人的印象软绵绵的,所以在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还是被北方的游牧民族灭族了。但谁说宋朝就没有武将了,宋朝也出过非常厉害的将军。

第六位猛将:杨业

杨业原名重贵,北宋名将。杨业从小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成年后辅佐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出名。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一生刚烈勇武异常,曾于雁门关大破辽军,令契丹人胆寒,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无敌”。

雍熙三年,杨业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中伏大败,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力竭为契丹军所擒,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第五位猛将:岳云

岳云字应祥,号会卿,相州汤阴人,是岳飞长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岳云自幼习武,12岁时岳云从军,被父亲岳飞编入其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了一名小卒。岳云早晚勤学苦练,可谓文武双全,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大有乃父之风。

绍兴四年(1134年),16岁的岳云随父出征,去收复被金国占领的随州、邓州等地。在战斗中,岳云冲锋在前,勇不可挡,攻克的随州城,后又随军北征,收复邓州,此之后岳云成为背嵬军最重要将领之一。

绍兴十一年(1142年)除夕,和父亲岳飞及张宪一起惨遭宋高宗赵构及奸臣秦桧陷害而死,此时岳云年仅23岁,死后葬于杭州栖霞岭。

第四位猛将:杨再兴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原是曹成部将,亲手将岳飞的弟弟岳翻斩杀。后因被张宪击败被擒获,张宪绑他去见岳飞,岳飞见到杨再兴,惊奇他的相貌,劝降杨再兴,让他报效国家,之后跟随岳飞抗击金军,并屡获战功。

绍兴十年七月上旬,金兀术率龙虎大王等15万骑直袭郾城,双方激战数十次,杨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欲生擒金兀术,却被金军围住,经血战,杀金军数百人,均全胜,史称“郾城大捷”。

七月中旬,金兀术又率兵12万进逼临颍, 杨再兴率三百骑兵的小分队巡逻到临颍县小商桥时遭遇兀术十二万大军。杨再兴寡不敌众,中箭无数,奋战而亡。金军获取杨再兴尸体,焚化得箭镞2升之多,可见此战之惨烈。(箭镞就是箭头上的金属物)

第三位猛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面部被刺字,人称“面涅将军”。另外,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征伐,狄青亲自做先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皆闻风丧胆,所向披靡,无人敢挡。

第二位猛将:高宠

南宋抗金将领,岳家军头号猛将,宋初开平王高怀德之后。他被称为南宋抗金时期的第一枪,其枪法来自家传,先祖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高思继。

先说说高宠的武器——錾金虎头枪。枪身有碗口粗细,“碗”为通假字,即为“腕口”,能把如此重量的大枪挥舞自如的人,也算的上猛将了,此外高宠更是继承失传已久的家传绝学“高家枪”,后来更名为“呼家枪”。

据记载中,在牛头山战役中,高宠连挑十一辆铁滑车,在挑第十二辆战车的时候,坐下战马承受不住如此连续重量,吐血而卧,将高宠掀翻在地,第十二辆车滑过,一代猛将就此被碾死当场。兀术曾称赞到:"这个南蛮连挑十一辆铁滑车,真是楚霸王重生,好生厉害!"

第一位猛将:岳飞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

历史上是否与后人记载一致,我们暂且不谈。但是,南宋武将之首的位子当属岳飞,这个想必毫无争议。岳飞能文能武,为人刚烈勇猛,且足智多谋,不料英雄一世,却遭人陷害而死,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诛杀,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传闻岳飞死前曾留下了《武穆遗书》,书中记载了岳飞的武功秘籍和排兵掠阵之术,但是历史文献尚无记载,一直都只是后人争论的话题之一。

1 关于岳飞收复中原的诗句

关于岳飞收复中原的诗句 1关于南宋军队不思收复中原的诗

李纲的诗 《述怀》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关河自昔称天府,淮海于今作战场。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李清照——《钓台》

巨舰只为因利往,

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

特地通宵过钓台。

林升——《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陈X——《葛岭怀古》

山上楼台湖上船,

平章醉后懒朝天。

羽书莫报樊城急,

新得蛾眉正少年。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圣哲从来只自强。

2关于岳飞的诗词

《满江红·怒发冲冠》 全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b]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南宋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其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我的珍藏 这就是岳飞

3关于岳飞的诗

吊岳飞 胡铨(宋)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万姓颦眉亦可怜。 观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以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 几见饮江思道济,缪为图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与无穷客断魂。 岳武穆王墓 叶绍翁(宋)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谒岳王坟 郑超(震?)(宋) 我来拜谒岳王坟,松柏苍苍上宿云。

臣子报君终一死,权奸卖国欲中分。 鹰扬当日谁能及,雁叫中原不可闻。

石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忆将军。 (清隽集)。

4岳飞的词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是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翻译: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风尘恶是风尘漫漫,形式如此恶劣的意思,所以恶应该读“饿”。

5岳飞精忠报国的诗句

《小重山•昨夜寒蛰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含蓄隽永,明丽婉转,寓情于景,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岳飞的一些小故事,关于岳飞的诗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满江红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路!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岳飞出生时家徒四壁,还未满月,家乡就发起了大水,爸爸被水冲走了,母子俩虽然幸免于难,但也只得流落他乡,生活非常贫困。可岳飞小小年纪就非常爱学习,才五岁就把《千字文》背得滚瓜烂熟了。有一天,小岳飞忽然向母亲要纸和笔学习写字,母亲犯难了,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来买纸和笔哪?望着母亲为难的样子,懂事的岳飞再也不闹了,但心里却仍在考虑怎么办。一天,他愁眉紧锁地蹲在灶旁烧饭,望着炉灶发呆,忽然眼前一亮,猛地跳了起来,大喊着:“我有办法写字了,我有办法写字了。”只见岳飞用手小心地把灶里的青灰扒了出来,轻轻地摊平在地上,然后用手指一横一划认真地写起字来,这办法还真不错。从那以后,岳飞每天就趴在地上对着一堆青灰写啊写,手指磨破了,磨烂了,可岳飞毫不在意,依旧每天坚持写字、认字。 《精忠报国》这首歌w我觉得就是歌颂岳飞他老人家的。

7小重山 岳飞 诗词及翻译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

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

下阙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

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

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这是岳飞的第一首词,始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1183—1234)所编《金陀粹编》,宋以后一直

流传。但对词中岳飞发出“旧山松竹老,阻归程”的叹息当作何解?他为什么会有“知音少,弦断

有谁听”的感慨?他的满腹“心事”到底是什么?这些,人们则见仁见智,其说不一。笔者带着疑

问阅读古人篇札,见《宋史·岳飞传》说,岳飞北伐打到朱仙镇,“大功垂成”,却“一日奉十二

金字牌”,要他退兵;他“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南宋陈郁《藏一腴

话》又载:“岳飞《谢收复河南赦》及《罢兵表》中有云:‘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豀壑之求’。”

就是说退了兵他依旧反对和约,力主抗战。而《宋史·秦桧传》也说:岳飞“以恢复为己任,不肯

附和议”,“屡言和议失计”。据此,笔者认为,岳飞此词当作于退兵之后。其中“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是指他的故乡河南汤阴已成为沦陷区,他即使解甲归田也无家可归。“知音少,弦断有

谁听”,是感叹投降主和派占了上风,他身为主战派少了知音,报国无门。而他的“心事 ”,就

是北伐中原,光复旧物,“还我河山”。清代初年沈雄编《古今词话》,所持的也是这种观点,他

说:岳飞“故作《小重山》,……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

明其‘心事’。”

一个充满热情的梦,就这样被惊破了。一腔啸叹难尽的心事,是只有借琴音来倾诉的了---那

是这位抗金志士"还我河山"的血脉之贲张呵!然而,在"议和"声浪甚嚣尘上之中,谁又是这声裂弦

索的真正知音?故园的山竹老了,壮士的鬓发白了,此刻充斥词境的,便只有朦胧月光下蟋蟀的凄

苦悲吟……

总之,此词是在投降势力压迫下所抒发的满腔抗战爱国忠愤,并非日常生活起居的感受。

 中文名:杨业

 别 名:杨继业、杨重贵、杨令公、刘继业

 国 籍:北汉→宋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公元986年

 职 业:将领

 主要成就:在雁门关大破辽军

 外 号:杨无敌

 官 职:云州观察使、判代州

 追 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妻子:佘太君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剧或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代州判官,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今陜西神木)刺史。

 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猎获总比他人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宗北征,素闻杨业之名。北汉投降之后,派使者召见杨业,即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班师回朝后,又授郑州刺史。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拜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力竭为契丹军所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不知书,忠烈勇猛,有智谋。练习打仗,和士卒同甘共苦。代州北部艰苦寒冷,人人都穿毛毡衣服,只有杨业露天坐着谋划军事,身傍不生火,侍卫几乎都冻僵了,而杨业很从容,没有怕冷的表情。他处理政事简单明了,对部下宽容,所以士卒都乐于为他效力。朔州兵败的时候,他的部下还有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儿女,和我一起死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赶快跑回去,报告给皇上。”众人都感动哭泣不肯离去。淄州刺史王贵杀了几十个敌人,弓箭用光了才死,其余的人也都死了,没有一个生还的。听说的人都痛苦流涕。

杨业——北宋抗辽名将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剧或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代州判官,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

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猎获总比他人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宗北征,素闻杨业之名。北汉投降之后,派使者召见杨业,即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班师回朝后,又授郑州刺史。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杨业简介,拜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杨业简介,士卒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力竭为契丹军所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不知书,忠烈勇猛,有智谋。练习打仗,和士卒同甘共苦。代州北部艰苦寒冷,人人都穿毛毡衣服,只有杨业露天坐着谋划军事,身傍不生火,侍卫几乎都冻僵了,而杨业很从容,没有怕冷的表情。他处理政事简单明了,对部下宽容,所以士卒都乐于为他效力。朔州兵败的时候,他的部下还有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儿女,和我一起死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赶快跑回去,报告给皇上。”众人都感动哭泣不肯离去。淄州刺史王贵杀了几十个敌人,弓箭用光了才死,其余的人也都死了,没有一个生还的。听说的人都痛苦流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08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5
下一篇2024-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