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种常见词牌名格式中比较有名的有如梦令、卜算子、采桑子、钗头凤和长相思。
一、如梦令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勖《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
二、卜算子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
三、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四、钗头凤
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撷芳词》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约有两方面含意:一指自与唐氏分离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指分离前的往事“都如梦”。
五、长相思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长相思》。
词调数目
词调是指词的曲谱, 万树的词律中分660调, 1180余体 清钦定词谱中收录有826调, 2306体 同一词调有时也允许字数和音节略有不同
词调类别
1 按字数区分
宋《草堂诗馀》中第一次把词分别小令, 中调, 长调 清代毛先舒则把58字以内的词称为小令, 59-90字之间的称为中调, 90字以上的为长调 但是这种分类标准并非绝对的 一般上来说, 把短调和小曲称为小令, 令或者小调 如:三字令, 如梦令, 惜春令等等 而把字数比较多的中调称为引或者近 如千秋引, 清江引, 诉衷情近等 长调又被称为慢调, 如扬州慢, 声声慢等
2 按分段的形态区分
按分段的不同可把词分为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一首词称为一阕, 而一阕一般分为二段(又叫二片) 上半段为上片或者前片, 下半段则为下片或者后片
3 调名的起源
(1) 来源于地名:西河, 甘州令, 石州慢, 扬州慢等;
(2) 来源于人名:虞美人, 昭君怨, 念奴娇等;
(3) 来源于事实:好事近, 归田乐, 雨霖铃等;
(4) 来源于物名:珍珠帘, 玉蝴蝶等;
(5) 以内容命名:诉衷情, 感恩多, 别怨等;
(6) 以词体命名:三字令, 百字令, 字字双等;
(7) 来源于古人诗句:蝶恋花, 满庭芳等;
(8) 从词句中得名:一剪梅, 江南春等;
(9) 从经史诸子文句中得名:于飞乐, 高山流水等;
(10) 沿用前代乐曲名:长相思, 风入松, 谪仙怨等
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9 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60 菩萨蛮令 词牌名。
61 菩萨满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62 戚氏 词牌名。柳永自创的新调。
绮罗香 词牌名。始见于史达祖。
63 千秋岁 又名《千秋节》,出自秦观的《淮海词》。
64 千秋岁引 词牌名。
65 青门引 词牌名。
66 青门饮 词牌名,又名《青门引》。
67 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68 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69 清平月 词牌名。
70 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浣溪沙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梦令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10个常见的词牌名有虞美人、苏幕遮、醉花阴、南乡子、念奴娇、天仙子、钗头凤、浪淘沙、渔家傲、踏莎行等,格式如下:
1、虞美人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幕,一作“莫”或“摩”。“苏幕遮”意“西戎胡语”。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醉花阴
又名《九日》,双调,五十二字。上阕下阕各五句,各三仄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天仙子
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7、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折红英》。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韵,两叠韵,两部递换。声情凄紧,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是恰宜表达作者当时当地的苦痛心情。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8、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五代时开始,衍变为长短句双调小令。双片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激越凄壮。令有别格,名《浪淘沙令》,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渔家傲
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踏莎行
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