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p和溶解度的公式

ksp和溶解度的公式,第1张

Ksp=[Fe2+][S2-]=[S(溶解)]^2,S=Ksp^1/2。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溶解度影响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通常把在室温(20°C)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H₂+O₂=H₂O是表白中的两两结合,表示我和你永远在一起。同时2H₂+O₂=2H₂O也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水在398℃时密度最大(99997kg/m³,近似计算中常取1000kg/m³)。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很多常见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气相分压等因素有关。

-水

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

定义式: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s/ (100g +s)] 100%

阿勒,lz我来帮你把

溶解度其实就是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溶质质量除溶液质量 公式为a%=m质/m液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质量分数 m质=m液xa%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m剂=m液-m质

不对,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22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1
下一篇2024-0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