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庚纪中白菜吐血是第几集

武庚纪中白菜吐血是第几集,第1张

武庚纪中白菜吐血是第28集里面的剧情,武庚纪系列动漫第28集中白菜在中了追日的大招风雷万象之后,口吐鲜血彻底的陷入了死亡状态,她的身体已经受到很大的伤害,灵魂也已经出窍了。

《武庚纪》系列是由沈乐平执导,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根据香港漫画家郑健和的经典封神题材漫画,沿袭中国古代神话背景,以纣王之子武庚不屈于神的奴役,追求独立自由生活而不断战斗的热血传奇为起点,穿插了人、神、冥三大种族为了争夺生存自由和荣耀而不断战斗的千年传说。

剧情简介:

商朝末年,纣王断然拒绝玄差送来的天之神谕,将之投入火炬里烧毁,公然发布反抗神族之宣言,神族之主天为此勃然大怒,带领神族的天间六部与周国军队来讨伐商国。

骁勇善战的纣王被天界六部的斗部天魁一拳打入城墙之内,人类绝对承受不住如此重击,天界各部大神纷纷露面,嘲笑人类是可笑的猴子,对商兵展开了大屠杀,没想到这时纣王突然复活了,他的身上似乎是传说中的不死鸟盔甲。

另一边摘星楼上,纣王之子武庚被母亲妲己短剑穿心这到底是为什么,纣王与妲己之子八岁,天生体弱易病,终身不能习武骑马,性格任性,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因年少时借势欺人,打瞎奴隶阿狗的右眼,被纣王鞭罚,而与纣王感情不佳,再无任何语言沟通。

1、是剧中的第二十七集。最新的一集武庚纪已经更新了,这一集中说的几乎都是武庚和白菜两人的美好的场景,他们恩爱有加,换句话说,秀恩爱秀的一批。但是接下来的剧情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因为正当武庚和白菜甜蜜的时候,追日找上门了。

2、网络动画《武庚纪之天启》是由沈乐平执导,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国3D古装神话题材动画《武庚纪》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讲述主角武庚来到神隐部,接受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战斗训练,并在神隐部生死存亡之际,与十刑大神殊死搏斗,在战斗中“天启”神力的热血故事。

白菜是一个孤儿。在白菜年幼的时候被一个普通的木匠收养,在稍微长大一点后,便与木匠的儿子阿狗订了婚。木匠希望以后他不在的情况下,两个孩子能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因为从小就被人遗弃,所以艰苦的生活而养成了白菜坚毅的性格。性情温和的白菜,总是在为自己身边的人考虑。在白菜的眼中,世界上的人都是好的,整个世界都是善意的。不会主动去评价一个人的白菜,身上的这一份善良带给她很多的好运。

《武庚纪》白菜的真实身份

《武庚纪》白菜和武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武庚父亲木匠的张罗下,他们早就定下婚约,白菜真实身份是武庚的未婚妻。

之前是阿狗的未婚妻,后来阿狗死了后,武庚附体阿狗,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武庚的未婚妻!开始武庚并没有告诉自己的身份,后来从矿山出来找到白菜并把实情告诉了白菜,也许是因为习惯了,白菜选择欣然接受。

白菜是朝歌城里的孤儿,年幼时被城西的木匠收养,也就是这样才认识的阿狗。白菜非常的漂亮,拥有极强的亲和力,性格也特别好,做的一手好包子,就连追日大神都对他恋恋不忘,非常有魅力的一个**姐。

白菜为了保护阿狗被追日杀死了!然而,女主不会死的那么痛快的,白菜的灵魂堕入地狱界,后来被被逆天而行送回来了!

然而,这次复活之后,白菜又死了一次!这次的白菜是被远古神族杀死,场面很血腥,第一次是被追日误手杀死的,而这一次是面对真正的敌人,这次非常的可怜,我的小白菜啊!

但是,小鱼酱偷偷告诉你们,这一次死了后又被救活了,是阿狗以交易的形式从永恒之夜那儿换回来了!也就是说白菜死过两次,复活过两次。

我觉得武庚纪中最受欢迎的角色是白菜,逆天而行,追日,子羽,武庚。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吴吉梗时期的几个角色。这些角色不寻常。因为他们独特的特点,他们受到朋友的喜爱和支持。今天,将根据网民对吴吉梗时期所有角色的评论,谈论吴吉梗时期最受欢迎的五个角色。

武庚

武庚是吴吉梗的主人公,也是最终与天堂抗争的人物。虽然武庚的实力不是很强,但他不怕任何对手、永不放弃的性格吸引了很多粉丝。不仅如此,武庚也是一种鲜肉,颜色值一般都很高,也很受大家欢迎,所以就列在这里。

子羽

剑客玉子一生都没有结婚。嗯,至少在这幅漫画中他没有娶新娘。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玉子遇到了苏妲己,所以他一直对此非常着迷。虽然苏妲己是由他的兄弟纣王得到的,但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有害或出格的事,而且他对他的侄子吴庚也很关心。这种理解重要原则的品质是许多粉丝喜欢他的原因。

追日

对太阳的追求绝对是吴吉梗的一点鲜肉。他有一张白脸,很简单。你为什么这么说?这也从吴庚追逐太阳和抢新娘开始。当他在追逐太阳的那天一见到吴庚,他就说卷心菜是如何暗示他要追求卷心菜的,还说卷心菜是他的新娘。这个孩子是不是对追逐太阳想得太多了?然而,正是他愚蠢的想法吸引了许多粉丝。

逆天而行

逆天也是吴吉梗的“标准模特”,因为逆天的身体可以说是极好的,肌肉相对发达但不夸张,腿部修长,绝对是标准的男性模特。另一件事是叛逆的性格,桀骜不驯,不愿意屈服,但成熟稳重,不冲动,这也是许多粉丝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白菜

白菜绝对是一个受欢迎的角色,因为卷心菜不仅有白皙的皮肤和美丽的长腿,而且是一个善良和善良的角色。仅仅这些特征就深深吸引了许多粉丝,更不用说她对爱情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善良了。另一点是卷心菜的眼睛很大,它们的眼睛显示出简单和善良。你可以找一张卷心菜的照片,盯着她的眼睛看它是否会产生电击。所以我觉得武庚纪中最受欢迎的角色是白菜,逆天而行,追日,子羽,武庚。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我觉得武庚纪中的情侣有纣王和妲己,武庚和白菜,随风起舞和逆天而行,流月大神与太极大神。《武庚纪》无疑是国产动画的崛起,无论是绘画风格还是情节,都让观众朋友喊过瘾,而第二次播出也采用了周庚,真是锦上添花!剧中不仅有很酷的打斗场面,还有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以下是吴吉梗四对夫妇的名单:

流月大神与太极大神

虽然两个伟大的神流月和太极几乎不是英俊的男人和女人,但他们在华丽的外表下有邪恶的心。作为伟大的神,他们认为人类生命毫无价值。情感上,伟大的流月神生性放荡,伟大的太极神也喜欢玩弄女性。无论如何,这两个人“天生一对”。

随风起舞和逆天而行

一个是鬼族十三位将军之一,另一个是鬼族元帅。这两个人是儿时的朋友。为了冥族的未来,元帅带领冥族与神族战斗。随风起舞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他们俩都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里,表达了他们辛酸的爱。

武庚和白菜

作为剧中的男女主角,吴庚和包心菜必须进入名单。两人在爱情的种子时代相遇,在矿井中患难与共。吴庚被带到申银后,包菜就一直在这个危险的城市里等着他,而吴庚心里一直记得包菜。

纣王和妲己

《武庚纪》中的纣王和妲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在人们以前的印象中,这两个人是坏国王和恶魔公主。然而,在这部作品中,纣王是一个不屈的战士,他与神族以惊天动地的方式战斗,以防止人类被奴役。妲也是神族中为数不多的好神之一,他致力于与纣王为爱而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武庚纪中的情侣有纣王和妲己,武庚和白菜,随风起舞和逆天而行,流月大神与太极大神。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武庚的结局确实和白菜成婚了啊!武庚和追日在决斗的时候,追日放出了自己的大招天雷,白菜害怕武庚受伤,挺身而出,帮武庚挡下了追日的大招天雷,但是白菜也因此丧命。在轮回的过程中,幸亏碰到了冥族大元帅逆天而行,在他的帮助下,白菜成功复活。

追日,香港漫画《封神纪》及中国改编3D动画《武庚纪》中的男性角色。神族,与武庚一样的天才少年,性格冷傲,年纪轻轻便位列六部大神之一,乃是神族天间六部之中掌管雷部的大神,有别于一般神族的跋扈,对人类有着自己的一番解读。

扩展资料:

角色背景:

虽然生而为神,但因为姐姐孔雀是神族叛徒的关系,追日自小在神族受到冷眼欺凌,反而激发起本身的不屈个性,十六岁于封神大会上击败了当时的雷部大神,一举夺得大神之名号,技惊四座。被神族内部认为是神族有史以来最强的天才。

及后因在朝歌城一役中不敌纣王,决定潜心修行。

经过四年的磨炼,追日的神力更加强大,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来风雨,漫天黑云正是他的力量之源。他能够驾驭天象,引发强劲雷击,威力不凡。

追日角色经历:

神隐部叛神孔雀之弟。因为姐姐的关系,他自小在神族受到冷眼欺凌,反而激发起本身的不屈个性。十六岁时于封神大会中击倒当时的雷部大神金刚,一举夺得大神之名号,技惊四座。被认为是神族史上最强天才。

及后于朝歌城之战不敌纣王后,决定再潜心修行,经过三年锻炼实力再上层楼。自神力大成后,他不论到哪里都会带来风雨;漫天黑云正是他的力量之源,他能够驾驭天象,引发强劲雷击,威力无与伦比。

在一众大神中,追日对人类的态度最为友善。他对神族的专横不满,因此虽然身为大神,但却甚少理会族中事务。

长大后在一次去人间时邂垢了白菜,后喜欢上白菜,曾对阿狗声称要娶白菜为妻,并视阿狗为情敌,要与其决一生死。

经历了白菜死而复生一事,自行回到了神域,却因爱上人类一事遭到神眼的惩罚,被封印神力关进“天涯海角”之中,虽有能力破困而出,却因内心的桎梏选择了自我囚禁。后加入新神隐部,在冥族城邦之战中对抗远古神族。

参考资料:

-追日

   20前,陶慧敏来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那时,“小荷才露尖尖角”;20年后,蓦然回首,灯火阑珊,陶慧敏依然“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朝考入越剧团

我当时稀里糊涂的决定去了。也许是因为大家一直都夸我有表演天赋,也许因为我觉得能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挺不容易的。 ――陶慧敏

陶慧敏出生于浙江温州瑞安。1978年,瑞安越剧团在陶慧敏就读的小学设点招生。许多同学都报名了,胆小的陶慧敏却拿不定主意,专门回家和母亲商量。母亲说:“如果你想去,就去报考好了。”到了考试的时候才知道,当时报名者有数千人,因为那时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去剧团无疑是一条不算差的出路。

不爱抛头露面的陶慧敏甚至想打退堂鼓,最终懵懵懂懂地考完,居然成为这批考生中唯一被录取的女生。

据说当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军师刘伯温说:“本想打家劫舍,没想弄假成真。”而此时陶慧敏母亲的心情似乎跟朱元璋差不多:“本想让文静胆小的女儿去练练胆量,没想到就考上了。”但去越剧团毕竟不是当皇帝,母亲对陶慧敏说:“你这么小,还是不去了吧。”但陶慧敏是瑞安越剧团千里挑一挑中的好苗子,更何况小陶小学二年级就登台表演诗歌朗诵和歌舞,当时在瑞安县城已小有名气,这样有表演天赋的小机灵剧团岂能轻易放弃?剧团领导三番五次地上门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弄得母亲无法招架,无可奈何地对陶慧敏说:“你自己拿主意吧,但我告诉你,越剧团是很苦的。”

十二岁的陶慧敏第一次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我当时对越剧的了解其实很少,只是小时候跟随母亲去**院看过一点王文娟老师主演的越剧《红楼梦》,王文娟老师剧中的唱腔和对白与我们家乡的方言完全不一样,我一点都没听懂。但我当时稀里糊涂地决定去了。也许是因为大家一直都夸我有表演天赋,也许因为我觉得能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挺不容易的。”陶慧敏如是说。

让剧团的老师担心的是,陶慧敏的性格和林黛玉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有黛玉般的羞涩,黛玉般的内向,黛玉的文静,黛玉的胆小――这些都是表演的天敌。但很快就不担心了,陶慧敏虽然胆小,却不怕苦,练功不知疲倦;虽然内向,却有心眼,经常去“偷戏”。四年后,陶慧敏提前一年转为瑞安越剧团正式演员。她先后在越剧《玉蝶传奇》中扮演雪莲,《狸猫换太子》中扮演寇珠,《方丽珠》中扮演方丽珠,《送灯》中扮演曾桂娟,表现均可圈可点,让人眼前一亮。

1982年,陶慧敏凭借在越剧《送灯》中的出色表演先后荣获温州地区优秀小百花奖,浙江省小百花奖。此时,她在越剧界开始崭露头角。

1982年,文化部赴港演出团让浙江省组队赴港交流演出,希望展示新生代越剧力量。当时浙江省文化厅从全省各地的越剧团中抽调了一批优秀年轻演员组建了浙江越剧演出团,并在浙江艺术学校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和排练,陶慧敏也在其中。

浙江越剧演出团向香港人民展示了越剧的无穷魅力、精湛的演技和青春的活力,引起轰动。

演出结束返回内地后,按理演出团应该解散,演员回到各地方剧团。但浙江省文化厅领导觉得这样未免太可惜,就把这批人留下来,送到浙江艺术学校集中培训,于1984年正式成立了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

在人才济济的小百花越剧团,陶慧敏依然不甘示弱,她先后在《葬花》中扮演林黛玉,在《送花楼会》中扮演秋华,在《五女拜寿》中扮演五凤,在《汉宫怨》中扮演瑞香……她的勤奋好学,她的艳若桃花,她的聪慧敏锐使她成为最具潜质的越剧演员之一,假以时日,必将成为越剧名角。

1984年,长春**制片厂投拍越剧**《五女拜寿》,基本由小百花越剧团原班人马主演,陶慧敏依然在片中演五凤,戏份在五姐妹中算少的。《五女拜寿》通过明朝户部侍郎杨继康被奸相严嵩所害,先后两次寿诞上五个女儿的不同表现,鞭鞑了势力小人,歌颂了人间真情。其中有一个镜头是:父母遭迫害被贬官后去五凤家避难,但五凤的公公对他们冷眼相对,父母含愤离去,五凤跪地求情。这个镜头要求五凤的表演者声情并茂。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陆建华突然发现陶慧敏进入角色酝酿情绪都非常快。不禁惊叹道:“这个小姑娘这么聪明,一启发情感就来了,一条就过了。”《五女拜寿》顺利关机,陆建华对陶慧敏说:“下次我拍**一定找你。”

陶慧敏听到这句话,根本没有在意,多少认为“导演逗我玩呢”。她从小县城瑞安来到省会杭州,已经有了上天堂的感觉,因此一心一意要把越剧唱好,根本没有别的想法。拍完后就算完成任务了。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地上长出棵“小白菜”

没有《红楼梦》,可能就没有“小白菜”。――陶慧敏

1985年,越剧**《五女拜寿》荣获文化部优秀戏曲片奖,第五届中国**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这一年,陆建华执导**《美丽的囚徒》,真的打电话请陶慧敏主演女二号。

陶慧敏向团里请假,团长说:“可以去拍,但你这么小,一个人去长春,我们不放心。你必须找人陪着去。”

找谁陪呢?陆建华让在杭州工作的女儿陪着陶慧敏从上海出发,坐了数天数夜的火车,最终把陶慧敏顺利“护送”到长春。

接下来试镜后发现,他们原定的几个女主角候选人不合适,由陶慧敏接任。陶慧敏告诉记者:“我踏入影视界还是比较顺利的,一开始就是主角,所以起点还算高。”

《美丽的囚徒》前后拍了半年。也许陶慧敏的影视生涯太顺利了,上天就要给她一些磨难:陶慧敏差点惨遭毁容。外景地在布满鹅卵石的河滩上,机器架在河边的一座山上,剧中,陶慧敏被持枪绑匪绑架,往船上拖。陶慧敏摔倒了,绑匪拉陶慧敏起来,这时那位演绑匪的群众演员的枪突然走火了。

导演听到一声枪响,一下子蹦起来:“完了。”

当时陶慧敏余光中感觉到火光一闪,本能地躲了一下。左脸依然挨了一枪,一摸,全是血,马上晕倒了。众人把陶慧敏抬上车,赶忙送往医院。半路上,陶慧敏醒来,从汽车后视镜发现自己的脸高肿着,火药霰弹全部钻入脸上粉嫩的皮肤。

陶慧敏当时就哭了:“啊呀,我毁容了,怎么办呢?”导演赶忙安慰她:“别紧张,别紧张。”

送到地方医院后,医生在陶慧敏脸上涂了一点**的药水说:“没关系,二度烧伤。”不再采取其它措施。陶慧敏发现自己的脸上如同嵌入了一粒粒黑芝麻,悲痛欲绝,哭个不休。她想,以后怎么登台,怎么见人,怎么……嫁人呀?

剧组赶忙把她转到一家空军医院。大夫说:“要让脸上不留疤痕,就要用针头一点一点把霰弹抠出来,但不能打麻药,会挺疼的。”就这样,医生一点一点地用针头把霰弹从陶慧敏粉嫩的脸上取出来。这样当然很疼,但一想到可以保住那张漂亮的脸,再疼也忍了。

陶慧敏自然需要休息一阵子。但她是主角,一停下来就会影响进度,三天之后,陶慧敏红肿着脸走到镜头前。她的造型也因此作了改变:或用一头秀发遮住半边脸,或给观众一个侧影。

《美丽的囚徒》顺利关机,美丽的陶慧敏上了长影的《**世界》封面。这本杂志后来被送到著名导演谢铁骊的案头。

谢铁骊当时正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红楼梦》的演员。他看着陶慧敏的封面照片说:“这个小姑娘的气质倒和林黛玉的气质很像,只是太洋气了。”一打听,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正在长影拍戏呢。

于是谢铁骊派副导演去长影见陶慧敏;同时调看了戏曲**《五女拜寿》。最后,得到两位副导演报告,陶慧敏其实并不像封面那么洋气,反而挺古典的。谢铁骊最后拍板:影片《红楼梦》中林黛玉一角非陶慧敏莫属。

其实,陶慧敏的脸型并不是林黛玉的鹅蛋脸,但谢铁骊认为,陶慧敏的气质、眼神都和林黛玉特别接近,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另外,陶慧敏还是位戏曲演员,戏曲演员拍古装,特别自如。

但面临的问题是**《红楼梦》八部将耗时三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会放陶慧敏连续拍三年**吗?

谢铁骊马上兵分两路,一路让陶慧敏从长春飞到北京,和执行导演赵元见面;一路则亲自从北京飞到杭州,直接向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借人。最后,陶慧敏和谢铁骊在杭州汇合。

在杭州,陶慧敏见到了年已六旬、慈眉善目的谢铁骊,很快,试完装,办妥了借用手续。谢铁骊对陶慧敏说“小鬼,你接下来就归我管啦。”一切都出奇的顺利。

对于《红楼梦》剧组,对于陶慧敏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陶慧敏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我自己都有点懵,**《红楼梦》八部的主角林黛玉,当时许多明星都去争取了,但偏偏落到我头上,怎么会找我呢?我都有点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真的定下我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因为我的社会阅历,对古诗词的理解,都还很肤浅,我担心不能胜任。”

1986年,陶慧敏得到了正式通知,去北京《红楼梦》剧组报到。第一件事就是封闭学习,让一批红学专家给所有的主创人员上课。在北京,陶慧敏见到了著名演员刘晓庆、林默予,暗暗地告诉自己:“我没法跟他们比,我只能比他们更用功。如果努力了没有演好没关系,但不努力则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在上课的时候,陶慧敏每堂课都认真地记笔记,夜深人静,其他演员都进入梦乡,陶慧敏依然在挑灯夜战,整理笔记,强行消化。经过三个月的学习,陶慧敏对《红楼梦》的人物、建筑、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在拍摄现场,没戏的时候,陶慧敏也不离开,她认真地在一边看,看那些名演员是如何在镜头前把握的。“戏曲和影视,虽然总体还是相通的,但表现手段还是不一样的。”

对于所主演的林黛玉,陶慧敏认为:“红学家对我演的黛玉还是比较认可的。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演,忠实原著。比如,林黛玉的小心眼是她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演不好会让人很讨厌,因此,就要找其心理依据,找到其合理性。” 天生的悟性和三年的勤奋,陶慧敏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谢铁骊这样评价陶慧敏:“黛玉是个很用功很有悟性聪明又乖巧的孩子。”

1988年,《红楼梦》的拍摄接近尾声的时候,陶慧敏接到了一个电报:“陶慧敏,我们是上海电视台,现在要筹拍《杨乃武和小白菜》,请你来试镜。”

当时,陶慧敏对《杨乃武和小白菜》不太了解,就向一位老师请教,老师说:“《杨乃武和小白菜》是很有名的,有沪剧,有曲剧,你还是去吧。” 这时,陶慧敏才渐渐了解到电视剧《杨乃武和小白菜》讲述的是清末四人奇案、冤案之一的经典故事:清朝战乱,小白菜因被卖作童养媳在杨家帮佣而结识了杨乃武。小白菜的清纯美貌不但受到杨乃武的爱慕也引起子恶少刘子和的垂涎。为了占为已有,他勾结了药铺老板害死了小白菜的丈夫葛小大。为了嫁祸于杨乃武而由此引发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大冤案,此案虽是民案,但牵扯官员之多,案情发展之奇,乃千百年来所少见。

陶慧敏到上海试镜的时候,**《红楼梦》前几部已经公映,陶慧敏名扬圈内外。她原本认为,“小白菜”一角会轻而易举地拿下。没想到这次试镜却仔细而复杂。一轮又一轮的刷选,一天又一天的等待,让片约如潮的陶慧敏打算放弃而去广东拍一部**。“记得当时的化装师是老乡毛戈平,她用温州话对我说,陶慧敏你还是再等一等吧,我想明天肯定会定了。你那么久都等于,也不在乎这一两天了。我想也是,那时我觉得挺自信的,觉得‘这小白菜’应该是我的。那就等吧,果然第二天就定下了:由我演小白菜。”

进入《杨乃武和小白菜》剧组,迎接陶慧敏的是一场更大的磨难。在上海夏天拍戏,天气很闷,有一天陶慧敏进入摄影棚后居然虚脱而晕倒在拍摄现场。另外,该剧公堂的戏特别多,以致她的膝盖跪得乌青,数月后才消退。

开拍之初,连续演了三年林黛玉的陶慧敏一下子找不到感觉,一举手一投足总是充满了林黛玉的影子。“我在《红楼梦》剧组三年都没有接戏,天天演的谈的想的都是林黛玉。演‘小白菜’之初,我没法从林黛玉中走出来。林黛玉是才女,诗情画意,飘逸清高,而‘小白菜’是个童养媳,是个村姑,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陶慧敏说:“演‘小白菜’的时候,我在《红楼梦》里已经三年了,我对人物的把握和镜头感,比起演《红楼梦》来成熟了很多。再说这部戏,即使是最小的配角,都是上海人艺的老演员。整部戏好也衬托出我们几个主要演员很出色。当时媒体没怎么宣传,都是依靠观众之间口头相传的。大家都等着看那部戏,我都没有想到会那么轰动,那么受欢迎。”

尽管陶慧敏凭借**《红楼梦》荣获第十三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第二名,但更多的观众却是从《杨乃武和小白菜》中认识陶慧敏的。一位忠实的影迷这样形容:“《杨乃武和小白菜》播出后,一下子红遍了大江南北,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陶慧敏演的‘小白菜’,也知道了演‘小白菜’的陶慧敏。”

1989年,陶慧敏因此荣获第九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提名,荣获第三届全国电视十佳演员奖。

许多人认为,陶慧敏用三年时间拍完了《红楼梦》,用三个月时间拍完了《杨乃武和小白菜》。而社会影响“小白菜”却比林黛玉大得多。因此,花那么多时间去拍充满争议的《红楼梦》不太合算。

陶慧敏却不同意这个观点,陶慧敏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三年拍《红楼梦》的经历,没有在镜头面前的锻炼,没有和剧组刘晓庆、林默予等优秀演员的合作――没有我这三年的磨练,也不会有观众喜欢的‘小白菜’。这三年,等于我上了一次大学一样。对我的演技、对我的成长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没有《红楼梦》,可有就没有‘小白菜’。”

在随后的日子里,陶慧敏影视片约如潮,“基本上每年都在拍,没有太大的坎坷,每一部戏基本上都拍得很辛苦。”

1990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开排《西厢记》,陶慧敏在剧中扮演崔莺莺,而张生一角则由茅威涛来主演。“我从影视表演又转回了舞台表演,很好地锻炼了自己。虽然我也好久不练功了,但是我找回了自信。” 于是,陶慧敏游刃有余地主演了一批优秀影视作品―― 1991年,陶慧敏在故事片《出嫁女》中主演爱月,当时导演王进让陶慧敏挑角色,陶慧敏就挑了爱月。没想到与导演王进的想法不谋而合。该片荣获十七届莫斯科国际**节特别奖和评委特别奖,陶慧敏还因此荣获第四届中国**表演学会学会奖。

1992年,陶慧敏在电视剧《中国商人》中演女强人辛萍萍。在剧中,陶慧敏首先向大家展示了齐耳短发的现代女强人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996年,陶慧敏在电视剧《乡村女法官》中主演付金芝,这是陶慧敏首次接拍同期声的电视剧,里面有大量的法律术语,陶慧敏最终把这块难啃的骨头啃掉了,也为以后演话剧打下了基础。她还凭借此剧再次荣获金鹰奖提名。

而今迈步从头越

虽然损失了很多,但是我找回了自信,对于话剧,我什么都不怕了,我在话剧舞台上站住了。我认为很值。

――陶慧敏

1993年,陶慧敏参加了次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排练,期间认识了前线话剧团团长邵均林。邵均林对陶慧敏说“我手头有一个本子,不知道你明年有没有空来合作?”陶慧敏说:“没问题,只要你提前通知,我就可以把时间排出来。” 合作很快开始。1994年冬,南京军区电视艺术中心投拍八集电视剧《山那边有个海》,陶慧敏在剧中主演叶紫。外景地在青岛海边的一座山上,海风劲吹,天寒地冻,而拍的却是夏天的戏。陶慧敏在山顶上拍了三天三夜,克服了诸多困难挺过了这一关。没想到,回去看回放发现,因设备出了问题,所拍的三天戏全部报废。陶慧敏三天三夜的辛苦全部付诸东流。

陶慧敏静静听完了剧组相关领导的陈述后几乎晕倒。谁都知道,这次报废的不仅仅是她的体力、脑力劳动,更重要的是她的激情。之前,剧组相关负责人作好了这样的准备,无论陶慧敏发怎么大的火,都是正常的。

良久,陶慧敏叹了一口气,微笑着说:“重拍吧。”就这三个字,陶慧敏又让自己在天寒地冻中再―次经历三天三夜的煎熬;就这三个字,让上至制片人、导演下至群众演员为之感动;就这三个字,让陶慧敏和军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认为,陶慧敏虽然不是军人,但具备了军人所有的优秀品质。

戏拍完后,拮据的剧组却无法马上付给陶慧敏报酬。对方说“我先给你打个条吧,你回去之后再给你寄过来吧。”陶慧敏说:“好吧。”后来,许多人笑陶慧敏怎么那么傻。陶慧敏是那么善意和信任别人,当然,人家也没有亏待她。

临走时,话剧团的人问:“我们该送你一点什么礼物呢?”陶慧敏说:“那就送我一套迷彩服吧。”对方感到惊讶:“这太容易了,你要几件给几件。”他们不了解,其实陶慧敏一直有一个想成为一名女兵的梦想。

剧团的人就说:“哦,真有意思,你不如调到我们剧团算了。”

陶慧敏说,“怎么可能呢?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在她印象里,当兵应该是十六七岁的。而且“我是唱越剧的,到部队干嘛去。”

当时,进入部队当文艺兵尽管可以特招,但也是挺难的。但在团长邵均林等人的多方努力下,1996年,陶慧敏正式调入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许多人问:“你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关系?”陶慧敏说:“没有呀,我就跟他们合作了一部戏。”从某种意义上说,陶慧敏的最大的背景就是德艺双馨。

就这样,陶慧敏从一个戏曲演员变成了一个话剧演员,从影视镜头前走到了话剧舞台上,从普通百姓走进军营,也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尽管如此,陶慧敏还是听到了一些怀疑的言论:“陶慧敏越剧演得好,影视演得好,名气大,但不一定能够演好话剧。”

陶慧敏暗暗憋了一口气。她知道,话剧舞台是最实打实的,所有的名气、资历、奖项都不重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陶慧敏能够越过去吗?

陶慧敏进入前线话剧团后主演的第一个戏是在话剧片段《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演春妮。“这是前线话剧团为了迎接四十五周年大庆而排的,我起初不敢演,觉得话剧多难呀,但觉得这个片段很短,尝试一下也好。而且那时我拍的**已经开始同期声了,在语言上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还是有点自信。”

虽然第一次登台,但聪明的陶慧敏巧妙地把戏曲舞台的感觉和影视同期声说台词的技巧有机结合在一起,第一次在话剧舞台上亮相就爆了个满堂彩。

这给陶慧敏增添了信心,接着她主演了大型六幕话剧《龙腾苍海》,在剧中,她主演飞行大队长陶沙。一个林黛玉式的柔弱女子,此时居然要演一位空军指挥官。从眼神、形体、语言、走路的姿势等等都要进行彻底的改变,她如同一个初学者一样,跑步、练台词、琢磨角色,一刻也不放松。这无疑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为了这部话剧,陶慧敏推掉了六部影视作品,从经济效益和艺术创作效率上,肯定都是不合算的。但陶慧敏就是咬紧牙关,忍受诱惑,放弃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所作的一切只想证明给自己看:“我行,我也能演话剧,我对得起这身橄榄绿。”

陶慧敏说“虽然损失了很多,但是我找回了自信,对于话剧,我什么都不怕了,我在话剧舞台上站住了。我认为很值。”

在随后的日子里,陶慧敏展示了先公后私的军人本色。虽然片约依然不断,但只要团里有任务,她二话没说,就推掉片约。无论是创作精品话剧还是下基层部队演出,陶慧敏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毫无怨言,“因为我是一个兵嘛,最起码我要为部队官兵服务,何况,我们部队的战士太可爱了。”

2002年,中央电视台、前线话剧团联合投拍电视剧《DA师》,团里有意让陶慧敏演女一号――一位高科技时代的女兵林晓燕。但陶慧敏“不敢演,因为我对当兵的感觉不是特别准确,怕演砸了。我想还是演地方的吧。于是就演了军人家属,当地首富之女,渔民出身的韩雪。”

没想到陶慧敏演的女二号甚至比女一号还更出色。谈起所主演的这个角色,陶慧敏说:“我开始是一个很贤惠的军人妻子,一直支持着丈夫的事业;而当爸爸病倒以后,我就挺身而出支撑着这个公司,变成了一个女强人。”

《DA师》在央视热播后,陶慧敏的表演首先感动了军营:“找媳妇就应该找像韩雪那样的。”另外,老观众惊奇地发现,一直以温顺柔弱形象出现的陶慧敏,也有干练、刚强的一面。陶慧敏因此荣获南京军区政治部第六届“前线文艺奖”特别荣誉奖和全军“金星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4年底,电视剧《追日》在央视热播。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军事医学专家成长的片子,其中爱恨情仇的纠葛,时间跨越60多年,空间遍布大半个中国。陶慧敏主演女一号、女军医、护士长乔喜珍。陶慧敏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演一个女兵。这几年我经常下部队,经常跟战士们接触,我觉得我找到了当兵的感觉了,所以我就比较自信。”

映日荷花别样红

也许再过20年,我心中的小白菜依旧纯美可人,纤尘不染。那真是一份值得久久回味的美妙怀念,在我的心中永远有张美丽的脸庞,一个美丽的名字:陶慧敏!

――一网友

2004年12月21日,陶慧敏被聘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仪式暨个人艺术专场汇报演出在杭州举行。在这场名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晚会上,陶慧敏回顾、展示了戏曲、影视、话剧、歌唱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和才华,让蜂拥而至的观众过了一把瘾。回顾自己的历程,陶慧敏最大的感触是:“只要你有不凋谢开花的愿望,春天就是走远了也会回来。”

观众对陶慧敏的喜爱一如既往,对“小白菜”的喜爱一如既往。这些观众成了陶慧敏成长的最忠实的见证人。一位观众“复习”了一遍电视剧《杨乃武和小白菜》之后,表达了这样的感受:“最近CCTV12刚播完《杨乃武和小白菜》,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是童年的味道,似乎已经越来越远了。唯一不变的是小白菜清新秀美的音容笑貌。”

陶慧敏说:“因为搞专场演出,就把以前的《杨乃武和小白菜》又看了一遍。我觉得还是挺好的,片子拍得挺精致。当然还是有好多遗憾,如果现在来拍,好多地方我不会那样处理。当然,现在也拍不了,因为那时很年轻,是非常真诚的。这么多年了,观众还是很亲昵地叫我‘小白菜’,有的观众一下子想不起陶慧敏的名字,但知道小白菜。去年,我们去成都拍《王保长外传》,抽空和几个人去了一趟西藏。当地的朋友请我吃藏餐。一进门就感觉几个服务员看到我眼睛一亮,后来跟当地的朋友说了一通,翻译过来说,她们一进门就认出我是‘小白菜’。我感到奇怪了,看‘小白菜’的应该是35以上的,而她们才20来岁。一打听才知道,前年,藏文版《杨乃武和小白菜》刚刚在当地播过。”

像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而且观众记住的不只是“小白菜”。去年在安徽拍《追日》,一位观众认出了陶慧敏,激动地跟她交谈,对她说:“你拍的第一部**的海报等资料我至今都珍藏着。” 2004年12月,陶慧敏个人艺术专场在杭州举行,一位观众特地给陶慧敏送了一大束鲜花,对陶慧敏说:“1992年在某某商场拍《中国商人》时,我就在旁边看。你很和善地跟我说话,你给我的签名至今保留着。”

陶慧敏这样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我先是越剧演员,主要是舞台表演;接着进入影视界,主演**《美丽的囚徒》是个转折,不能说我演得多好,但我成功地从戏曲表演转换到影视表演,在这部戏中,我的舞台腔、戏曲表演痕迹都不是很明显――这等于我实现了从戏曲表演到影视表演的一个突破。在这部**里,我还没法谈所主演的人物怎么样怎么样,这是我的第一部影视作品,顾都顾不过来。后来我进入《红楼梦》剧组,这三年在我的表演生涯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在《红楼梦》的三年,是我厚积薄发的三年,我是伴随着《红楼梦》长大的。《红楼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积淀,演‘小白菜’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小白菜’火了之后,到哪儿都叫我‘小白菜’,在观众的眼里,‘小白菜’才是我的代表作,而林黛玉,观众经常搞混,跟电视搞混。我进入部队,又是重要的一步。演了话剧以后,再回过头来演影视,底气更足了,更加自信了。而像我们这个年龄,不能依靠漂亮,不能跟别人去比漂亮,我想演员主要是把戏演好,而不能去顾及形象是否漂亮。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07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0
下一篇2024-0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