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诗人词人的爱情有那些?

唐宋时期诗人词人的爱情有那些?,第1张

宋朝 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管制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著名诗人元禛也是一个多情的人。他的传奇故事《莺莺传》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邂逅,发生了一段露水之情的故事。传奇中,故事结局不同于后来王实甫的《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结为夫妻,过上了夫荣妻贵的生活。《莺莺传》是一个多情而大胆的女性被一个轻薄而虚伪的男子始乱终弃的故事。故事中的张生的原型,有人认为是张君瑞,有人认为是张籍,也有人认为就是元禛本人。我比较赞同张生为元禛本人的说法。 赵光远,是宰相赵隐的侄子,在诗界有一定的才名。生活上他也是一个恃才自傲、不拘小节的人,经常领着一般子弟,寻花问柳。有文献记载,赵光远撰写了一本记述烟花柳巷(北里)见闻的著作《北里志》。《北里志》当然是伪托的著作,真正的著者不是他。《北里志》记载了状元孙龙光、侯彰臣、杜宁臣、崔勋美、赵光逢等人时常在妓女郑举举那里留连尽欢的事情,猜想赵光远有时候可能就是其中一员。《北里志》还记载了赵光远爱上烟花女子莱儿的故事。莱儿并不漂亮,但是年轻的赵光远对她一见钟情,恋恋不舍。当然,莱儿也因为赵光远年轻聪明、相貌俊秀,很愿意讨好巴结他。两个人都会作诗,因此,更加相知相爱。如此看来,这赵光远还算是风流却不下流,他在烟花柳巷留恋,其中还是有一定真情的。 卢照邻在四川成都附近新都县尉的任期满了之后,还“婆娑蜀中”,徘徊不肯离去,原因是,卢照邻在那里爱上了一位姓郭的市井女子。后来卢照邻离开新都去洛阳两年之后,骆宾王替那女子给卢照邻写了一封诗信,倾诉思念之情,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卢照邻之一去不复返,未必是他薄情,有可能是他身体出了问题。有一种说法,卢照邻从新都离任是因为生病了,风疾。后来,卢照邻一直在洛阳附近的具茨山上隐居养病,最后实在忍受不了病痛,是投水自尽。 晚唐诗人张又新,是一个可恶又可怜的人物。他少年得意,科举考试先后得京兆解头、殿试状头、博学鸿词科又是头名,当时号称“张三头”。说他可恶,是因为他曾谄事奸相李逢吉,帮助李逢吉罗织贤相李绅的罪名。他曾经扬言,自己早年科举成名,对于仕进没有什么兴趣,只希望能娶得一位美貌的妻子。等到娶了杨虔州之女,却发现是一位“有德无色”的女子。用他自己的诗句说,他的遭际是“一生辜负看花心”。后来在扬州李绅家的宴席上(这个时候,他得到了李绅的宽宥),重逢了一位二十年前曾经相好过的“酒妓”(可能是筵宴上负责劝酒的妓女)。两人都表现出旧情难忘的样子,李绅于是让这女子当晚就去陪侍张又新。有一种说法,张又新最终是跟这位歌姬白头偕老了的。 崔护有一首诗,相当有名,叫《题都城南庄》。诗是七绝,这样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人面不知何处去(在)(一说: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据说这诗有个背景故事:崔护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了。清明时节,独自一人游览都城南郊。走到一处村居门前,只见院子里花木掩映。敲了好一会儿门,有一位女子从门缝里问他话,崔护回答是寻春独行,酒后口渴,想要找点水喝。女子就开了门,递给他一碗水。崔护喝水的时候,女子倚靠在小桃树上,含情脉脉地看着眼前的陌生男子。崔护喝过水,起身告辞,女子送他到门口,好像是很难过的样子跑回屋里。崔护回去之后,一直没有再去那里。等到第二年清明时节,崔护又到那里寻她,院子依旧,但是门窗紧锁,家里无人。崔护于是在门上题写了这一首诗。可见,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虽然连爱情都谈不上,但其中美好的情愫已经打动了千百年来的读者,令人向往不已。 诗人韩翃早年即有盛名,交往的尽是名士,但是家境不济。有一个姓李的富家子弟赠送他一位歌姬柳氏。不久,韩翃出任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从事官。因为时当安史之乱,他不敢将柳氏带在身边,就先把她安置在京城,准备过一段时间再去接她。接着的三年里,他都没有机会接回柳氏。于是就拿成色很好的黄金装在一个锦囊里寄给柳氏,并且在上边题写了一首诗:“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收到赠金和诗歌之后,马上回复道:“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柳氏因为长得漂亮,又是独自一人居住,担心难以自保,于是毁坏妆容,寄居在一座寺庙里。等到后来韩翃随侯希逸回到京城,寻访柳氏下落的时候,柳氏已经被刚刚立过战功的蕃将沙吒利抢去,宠爱有加。韩翃闻讯十分惆怅,但是心里又割舍不下。有一天在路上碰到一辆牛车,慢慢跟着走了一段路,听见车里有人问他:“是青州的韩员外吗?”回答道:“是。”这时,车中人拉开帘子说:“我是柳氏。现在失身于沙吒利,无法脱身。明天还从这条路回去,希望你能来道个别。”第二天,韩翃去了之后,牛车果然又来了,车里扔出一个香囊,说了一声:“终身永诀。”车子就快速离开了。韩翃回去,心情无比郁闷,平日谈笑风生的他,这时在筵席上竟是愁眉苦脸。一位名叫许俊的同僚,年轻气盛,得知韩翃的爱人被蕃将夺去,就跟韩翃要了个字条,自己骑一匹马、还带着一匹马,风驰电掣赶到沙吒利府上。喊着“将军坠马,命在旦夕,派我来接柳氏”,冲进府去。柳氏一出来,许俊就把韩翃的字条给她看,抱她上马,捷驰而去。许俊带着柳氏回到韩翃那边,筵席还没有散,许俊就把柳氏交还韩翃。在侯希逸的周旋下,柳氏归还韩翃,沙吒利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赐。韩翃与柳氏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诗人赵嘏,中进士后才名很盛,他有一首《早秋诗》,其中两句“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脍炙人口,著名诗人杜牧对这首诗叹赏不已,称他为“赵倚楼”。这位赵倚楼,有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赵嘏家住浙西,他遇到一位美貌的姬人,赵嘏被她迷得七颠八倒。两人同居之后,因为母亲的阻止,赵嘏进京考试的时候,不能携带同行。不料,留在家乡的这位美姬,一次到寺庙进香,被当时的浙西节度使看到,霸占了去。第二年赵嘏考上进士,听到消息后寄了一首诗给她,诗是这样写的:“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那节度使看到诗后,心里感到不安,于是派遣一个用人护送那美姬回到正在京城的赵嘏身边。当时赵嘏刚出函谷关,住在一个叫横水驿的地方,看到一大群送人的马车队。赵嘏向那车队的人打听,回答是:“浙西尚书差遣我们送新近及第的赵前辈的娘子进京。”美姬在马车车厢中也已经认出了赵嘏,赵嘏下马,揭开帘子一看,果真是他日思夜想的美人。可是,这个时候悲剧发生了:抱着赵嘏的美人,悲喜交加,哭着哭着,竟然死了!赵嘏只好将其掩埋在横水的南岸。这位我们不知其名的美人的芳魂,从此日夜听着横水河呜咽的流水声,独自品味“寂寞沙洲冷”的滋味。 补充: 唐代名妓薛涛和诗人元稹的爱情故事 薛涛出身书香门第,只因父亲过早去世,贫寒的家境,使之不幸沦为乐伎。她酷爱诗文,虽身处逆境,却从不放弃研读,正因为这样,她在诗词、音律等方面有着很高的素养。闲暇时,她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红色精美的小彩笺,用于写诗酬和。浣花溪水清质滑,所造纸笺光洁可爱,为别处所不及,彩笺因之被誉为“浣花笺”。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时,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着她一生的命运。 唐德宗年间,统领西南、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韦皋,听说薛涛诗才出众,且是官宦之后,便破格将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女校书”、“扫眉才子”之名已不胫而走。 在造纸艺术之外,薛涛是个奇女子,她传奇的迤逦妍逸的人生经历,透露出她过人的智慧和独善其身的秉性。即使身为乐伎,她的急智和才华仍获得了同时代诗人们的爱慕肯定。诗人元稹与大他十一岁的薛涛有过一段情感经历,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美好时光,最终却没有结果。元稹去了扬州后,曾寄诗给薛涛,表达思念之情,后来还是中断了这份感情。元稹离开成都时,薛涛写过一首《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这首送别诗,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执著。分别在“月寒”、“夜有霜”的深秋季节,本来就教人伤怀,可诗人偏说“谁言千里自今夕”,反伤感之意而安慰对方,其伤感之深沉可见一斑。 一张薄薄的桃色纸笺,终究留不住虚情场中是是非非的情感。薛涛对元稹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她相信元稹说过要回成都见她的话,不惜以全部身心等待与心上人再度相逢。最终她还是明白过来了,自己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为此她退隐浣花溪,不参与任何诗酒花韵之事,只是一门心思在溪水边制作精致的粉笺,过了近二十年清淡的生活,直到孤独地老去。 那份寂寞如今是不是一如既往地漂荡在浣花溪上,没有谁知道。“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春望》全诗,让人感受着花谢花落花飞的绝望。无疑,这首诗正是那些日子她凄怆悲凉心境的真实写照。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为柳永。创见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学习诗词,立志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十八岁,柳永离家上京参加礼部的考试,路经杭州之时,为杭州的湖光山色、繁华迤逦所吸引,遂留滞杭州,终日沉迷于莺声笑语之间。十九岁,孙何出任杭州知府,柳永作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反柳永婉约轻软的风格,以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杭州的繁华美丽。柳永也因这首词而声名大噪。二十四岁,柳永进入汴京。当时的北宋都城十分繁华,商业发达,天子与民同乐,整个京都呈现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柳永为此深深地赞叹,做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凌云辞赋,将汴京长久的太平景象用词曲描绘地淋漓尽致。二十五岁,柳永参加当时的春闱,本是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必登榜首,奈何宋真宗因为他诗词太过浮糜为由而使他名落孙山。此时的柳永仍有入朝之心,六年后再次参加闱试,仍失败了。又三年,他第三次落榜。

仕途的坎坷深深地打击了他,少年他一腔热血,志气高昂地进入京都想要有一番作为,然而将至中年,四次落第令他黯然退出京都是,流浪于西北。半百之时,仁宗特开恩科,他才终于进士及第。任职余杭县令之时,他劳心尽力,深得百姓爱戴,被百姓称为“名宦”。

柳永爱情诗词

柳永是我国北宋史上著名的词人,对词在后世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坎坷的仕途经历和长期在汴京的生活使得他常常留恋在秦楼楚馆内,期间柳永也做了大量的爱情诗词,这些浓词艳曲历代来都被赋予“格调低俗”的评论,但是其中富含了很多柳永自身对爱情的思索和感悟。

柳永爱情词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便是情欲合理,其次便是男女平等。

很多后世学者指责柳永的爱情词因为其中充满着很多对男欢女爱的描写,所以让人觉得柳永的爱情词缺乏含蓄美,如《凤栖梧》中“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等,但是柳永的爱情词不仅仅是描写男欢女爱,还有他对人生、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如在《浪淘沙》中“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暗示柳永和歌女的感情日渐加深,已经上升为亲人一般的感情,包含着柳永对人生的感悟。

而男女平等是柳永爱情词中另一个很大的特色。自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度起,歌妓就很普遍地存在着,而诗人和歌妓之间的交际更是当时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双方不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歌妓历来都是地位卑贱,受人轻视的。而柳永却一改前人之风,他对歌妓是抱着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歌妓进行交流、生活、欣赏。这在当时是一个很立异的行为,并且柳永和歌妓都是情投意合,没有强迫、压迫,让歌妓们身心愉快,歌妓们欣赏柳永,而柳永怜惜歌妓,这是一种和平的状态。

柳永的爱情词对后世爱情观念的转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其对于爱情的态度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柳永是什么派诗人

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代表,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因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人们也称之为柳七。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年时期学习诗词,希望以后自己可以为官,但是刘永后来的仕途是相当坎坷的。

在两宋时代,我国词坛优秀作家灿若星辰,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气势恢宏,充满着作者的雄心壮志,抒发的感情比较强烈和直接,而婉约派的词语言清丽柔婉。

柳永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创新的词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从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词坛的格局,使得慢词登上词坛的舞台,同时他也是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的父亲去世后,柳永跟随母亲学习一些启蒙的诗词,后来又跟着他的哥哥们去私塾先生那里学习,私塾先生的指点下,柳永的填词度曲在当地小有名气,随着年龄的增加,柳永也渐渐开始出入一些红楼场所,赢得很多歌女佳人的青睐。

柳永擅长长调诗词,且作品大多是慢词,精于音律,他词中的词调大多都是自己创造新样式,作品音律和谐婉转,特别适合歌唱。其词词风婉约,细致含蓄,很是缠绵,充满着细腻的感情,情景交融。但是词中却大多用白描的手法,不用假借代替,也不用烘托和渲染,词语也大多是口语化,简单易懂,变“雅”为“俗”,通俗的语言处处充满着小市民的生活情调。

蝶恋花 柳永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是常用的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它有一定的词牌格律,分为上下两阕,总共六十个字,双调,上下片各四仄韵。一般用于作者表达心中的愁绪和缠绵悱恻的情感为主。

柳永的词曲多以歌女和**做为主题,抒发种种离愁和相思之情。此篇蝶恋花是一首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怀人之作。上阙写女子登上高楼倚栏远望,春天原本该是令人心情愉悦的时节,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然而女子却是备感春之“愁”,不佳的思绪也是涌上心头。黄昏已至,太阳渐渐西移,阳光即将消失,黑夜就要来临,可是女子的心爱之人还是没有回来,她只能凭栏远望,只希冀能解她相思之意的人快快归来。下阙写道女子为消遣心中的无尽愁思,举杯高歌而饮,妄图一醉方休,然而强行求来的欢乐还是那么不及人意,不是由心底发出的快乐是如何也佯装不了的。这首词的最后两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中将其奉为人生的第二境,思念一个人,即使身体消瘦,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只因对你的思念是在生活中坚持下去的唯一目标。这首词紧紧地扣住相思之“愁”,却又不直白地点破,而是将这愁思深藏在字词之间,令人读起来处处都显愁之意。行文笔墨浓淡相间,在状似不经意间将女子的离愁相思之意刻画地淋漓尽致。

卜算子慢柳永

《卜算子慢》是北宋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写的一个异乡游子登高怀人的诗词,词中抒发了羁旅行役过程中作者浓浓的思念之情和无法传书给家乡的凄苦和无奈,感情真挚动人。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采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格式。全词的开头就是描绘作者登高所见到的举枫树、蕙草等衰败的景象,败红衰绿渲染全诗浓浓的凄惨基调。“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是一幅深秋枫黄的画面,秋色正浓,本就是离别登高的季节,暗示了登高的主题。

词中作者用了一个当时的背景故事,在丈夫出征后,古代的妇女就会用磁杵捣练,制寒衣寄给丈夫给他御寒,所以在外的游子一听到这种捣衣的声音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亲人,为下片抒发作者的情感作下铺垫。

下片就是作者感情的爆发,“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两处人儿互相思念,只可惜之间相隔千山万水,让人更加伤怀。而这时候“雨歇天高”,呼应开头的残红败绿,因为下雨才使得花草失去了本来的生机,而也是因为下雨才使得作者怀念亲人的感情更加强烈,连绵不断的山峰,阻挡住作者的视线,让作者心中的抑郁和苦闷更加深重。词的末尾两句“离肠万种,奈何云谁寄”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自己孤身一人,无人帮助自己排解这苦闷的思念之情,只能寄情于诗词,另一方面,是作者假借云之手将自己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亲人。

这首词情景交融,用悲哀的景色抒发悲哀的心情,浓浓的悲苦气氛呼之欲出,是一篇登高思人佳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题目一作《别意》。 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伤感,做到出以淡语,含而不露。同时,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暗示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欲问行人”二句,用问句提起友人行踪,侧面写送别,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处”,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二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另外,上文山水与眉眼合写,亦意味着归途处处有山水,处处有眉眼,既是词人远望目送的眼光,又是鲍浩然心上人盼归的眉眼。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data-filtered="filtered"

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他的很多词你一定耳熟。看看下面这6首诗词你知道多少?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代: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该词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远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代: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宋朝委婉派诗人主要有后主李煜、李清照、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中国宋词流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朝人张詅。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代表人物有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等。

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都是很好的作品。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软媚”(《词源》)、“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你是春天在我的'回忆中灿烂,你是水在我的心底温柔,你是远方在我的思念中走近,你是风景在我的人生中永远!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关于思念的宋词,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

玉楼春·春恨

作者: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作者: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作者: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作者: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蝶恋花·春暮

作者: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踏莎行·郴州旅舍

作者: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行香子·天与秋光

作者: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02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0
下一篇2024-0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