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甄宓:贯穿曹魏政权由盛转衰的神秘女人

洛神甄宓:贯穿曹魏政权由盛转衰的神秘女人,第1张

三国表面上是男人在明争暗斗,但女人的影子也不时闪现,虽然在正史中或闪烁其词,只是一句两句带过,有的甚至没有一个字,只是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但所起的作用或许是许多谋士或将领包括千军万马都无法代替的。

在迷雾中的三国史中,我们依然能够分析出这些男人背后的女人在男人时代中的传奇表现,不得不令我们现代人叹服,这其中就有一位传说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美人,虽然最终被封为魏国的皇后,但她却在正史中不但没有章节记载,而且在正史中只有姓,并无名,只是在偶尔的历史中闪烁一下。

如果不是仔细阅读,你或许还会忽略,但她经历黄河流域两大最强大的政权,同样贯穿曹魏政权由极盛转入衰弱的整个过程,甚至让后人对曹魏政权是否真的存在都感到疑惑,而且在曹魏政权中与太多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影响着曹魏政权的发展,这位美女是谁呢她就是甄洛(正是历史对她的掩饰,并不知道真正的名字,在传说中她既有着甄洛的姓名,也有人叫她甄宓。)。

网络配图

甄洛本是上蔡县县令甄逸的小女儿,但她从小就美貌惊人,仿佛如玉覆盖在她的身上,令人称奇,而且她不但美貌,从小就才气惊人,九岁时就喜欢上了读书,其哥哥们见她喜欢读书,就打趣的问她:“你是女孩子,女孩子应学些女红女工,天天识字读书,是想做个女博士吗”

甄洛小小年纪却一本正经地回答:“自古以来,哪一个贤女不读书识字从书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吸取前人的成败作为鉴戒不读书识字,怎么行”十多岁的甄洛,才识就超过三个哥,她知天下事,对朝政的得失、政治的明争暗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乱世出英雄的时代,既美貌惊人,又才识过人的甄洛注定了她一生不平凡的命运。

在甄洛初长人之际,嫁给了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的二儿子袁熙,然而,官渡之战,让甄洛的命运有了根本的转折,袁绍彻底失败,邺城被破,而曹操父子都想找到传说中的美女甄洛,此时的甄洛由于害怕,伏在袁绍妻子刘夫人的膝盖上,被闯进来的曹丕发现,刘夫人迅速的将甄洛的头捧起,让正年轻的曹丕看得心惊肉跳,世上原来还有这么美丽的女人,曹丕自然高兴不已,刘夫人等一颗悬着的心也掉了下来,命保全了。

而这个时候,曹操气得大骂,这小子竟然比老子还积极,抢走了老子的战功,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虽然自己心疼不已,但还是让曹丕娶了三国传说中的第一大美女甄洛。甄洛从此由曾经的第一军阀转嫁到现在的第一军阀中,开始了她人生的又一传奇。

其实,转嫁曹丕时,甄洛比曹丕要大5岁左右,是典型的姐弟恋。然而,自从甄洛嫁曹丕之后,没有多长时间就生下了曹丕的第一个儿子曹叡,盛极的曹魏政权从此开始了衰落之路,官渡之战后,大家都以为曹操征服天下指日可待,然而,公元208年,曹操80万大军竟然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3万大军差点全部消灭,曹操也差点命丧黄泉,从此,曹操无力南征,征服天下那也只是永远的梦,三国鼎立就此形成。

网络配图

而这个时候,作为姐弟恋的高手甄洛,竟然爱上了曹操的另一极具才华的儿子曹植,也是曹丕的三弟曹植,曹操与曹丕在前线东征西突,甄洛与曹植是日久深情,尤其是曹植的一篇《登台赋》更令甄洛倾慕不已,而历史上传说中的诗文三仙之一曹植(另两位是李白和苏轼),虽然治国能力不怎么样,但撩姐自然有一套,面对国色天香的嫂子,自然诗意更浓,方才更富传奇,而甄洛也是极富文采之人,诵读小叔子的撩情诗,自然春心荡漾,这当然会引起曹丕的怀疑,曹操的两个最有能力的两个儿子相互争斗,曹魏政权的内讧开始形成,这也为甄洛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曹操仙逝后,曹丕争得帝位,曹丕对曹植当年的撩嫂之仇自然要报,但同样是极富文才的曹丕,自然要用文雅的方式报仇,“七步成诗”就成全了曹植的传奇文采之名,但曹植从此只能远赴他乡,不能再回首都,从此再也没有机会撩嫂了。这样,两位最有才能的兄弟就这样成为敌人,曹操仙逝之后的曹魏政权自然再度衰落,曹魏政权统一天下更成为奢望。而心生怨恨的曹丕看着曹植昂首远走,只能将怨恨宣泄到甄洛身上,大儿子出生时不足月曹丕怀疑骨肉是袁家的,这样就成为曹丕与甄洛反目的导火索,甄洛因此被打入冷宫,最终被曹丕所害。

远在他乡的曹植,听到心中的女人被害,自然悲愤交加,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挥笔写就《洛神赋》,引来后人千古惊叹,其中展现的他与甄洛的情感纠葛,不得不让人感叹,不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或许是命运使然,但曹魏政权的衰落我们至少能够看出端倪(甄洛又叫甄宓其实也是出于这首千古流传的赋)。

然而,甄洛的传奇并没有就此结束,曹丕虽然杀害了甄洛,但内心对甄洛的爱让他无法释怀,在临终之际,他选择甄洛生的儿子曹叡作为继承人,或许是对甄洛的最好救赎。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曹叡是不足月生下的,他到底是袁熙的儿子还是曹丕的儿子,或许是一个永远的历史之谜,所以,曹丕之后,曹魏政权是否真的存在,恐怕也是一个永远之谜。但曹叡上台之后,无论他是否是曹家后代,也要追尊自己的母亲甄洛为皇后,这就是文昭皇后,在正史中,甄洛的名字终于得到显现,甄洛也终于在九泉之下有了最好的归宿。

网络配图

曹叡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相比曹操、曹丕那相差不是一个等级,所以,曹魏政权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了危机,而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曹操、曹丕生育能力虽然很旺盛,而曹叡竟然生育能力不够,传说中虽然也生下过儿子,但所有儿子都夭折,在其36岁驾崩之际,临终前托孤不当,将帝位传给了养子曹芳,曹魏政权实际上就已经死去,正是因为曹芳不是曹家直系血脉(《魏氏春秋》称曹芳是曹彰的孙子,其他血脉后代当然看到了希望),曹魏政权陷入动荡在封建王朝就理所当然,更何况,曹芳亲小人,远贤臣,曹芳最终被废被杀就成为必然,而从此之后,所谓的曹魏政权就进入垃圾时间,最终被司马家族取代而归于晋。

曹操如果在天有灵能够感知,自己在最强大的时候因为遇到甄洛这样一个女人,自己的政权竟然就在这位女人的手中悄然的衰落,最终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亡,他或许会后悔为何当初一剑将其杀死。而袁绍或许在天上对着曹操哈哈大笑,你虽然能够打败我,但却被我儿媳所败,你难道不知道她是我留下的卧底吗历史就是这么传奇,这或许就是甄洛最终在正史中如迷雾一般的原因吧。

史上第一美女洛神甄宓貂蝉都自惭形秽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据传闻说神甄宓母亲在怀她时,总会梦到一位神仙,这位仙人手手持玉如意,每天都在妇人边上守护她。待到临产之时,这个神仙又将一件玉衣盖在妇人身上。随即,史上第一美女洛神甄宓就出生了。而甄宓的一生,就像她出生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据魏书记载,这位史上第一美女洛神甄宓,从小就喜静恶动,听话得很,从不胡闹。时值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乱。甄宓家所在的中山郡,也被刘虞、公孙瓒、袁绍之间的征战所波及。兵连祸结,又闹起了灾荒,大片田地颗粒无收。老百姓为了挣扎着活命,稍微有几个钱的,拿出祖辈积攒的金银珠宝,换一点救命粮食,没钱的就只有等死。

甄家作为世家大族,家中囤有很多粮食。张夫人乘机发国难财,高价卖粮,收入许多钱财。财帛日益增多,举家老小都乐得合不拢嘴,十来岁的甄宓却越来越不安。

尤其是看到路边成群的饿殍和奄奄一息的人们眼中贪婪渴求的目光,史上第一美女洛神甄宓再也忍不住了。她就跑去对母亲说:母亲啊,我听说过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璧有罪。现在世道这么乱,周围的乡邻都饥饿困乏,如果我们再这样靠囤粮求富,一定会遭祸的。不如把粮食拿出来分给乡邻吧!这样不仅为他人做了好事,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保护。张夫人听了,觉得有理,便开仓赈济饥民。甄家在当地素有号召力,附近的富户也效法开仓。灾荒得到缓解,地方也稳定下来。从此,史上第一美女洛神甄宓的贤名广为流传。

名门世家之女,容貌美艳,贤淑有德,史上第一美女洛神甄宓几乎具备了那个时代对于女子的全部要求,堪称十全十美的尤物。建安初年,冀州牧袁绍派人来甄家,将甄宓聘给他的二儿子袁熙作为媳妇。甄宓与袁熙结婚后没多久,建安五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两年后病死。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甄宓 生平

童年经历

文昭甄皇后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

甄氏于183年1月26日(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出生。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好象有看见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的人,大家对此都很奇怪。甄氏三岁的时候,甄逸去世,甄氏哭的非常伤心,内外周围的人更加看重她了。之后相士刘良为甄氏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刘良指著甄氏说:“这个女孩贵不可言。”因此,甄氏从小到大,都没人敢戏弄她。八岁时,院子外有耍杂技的人,甄氏的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没去。几个姐姐奇怪的问她,甄氏回答:“此难道是女人该观看的吗?”

很喜欢读书,九岁时,看过的字文都立刻就知道,多次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她哥哥就对她说:“你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想当女博士(官名)吗?”甄氏答道:“听说古时候贤惠女子,都学习前人的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拿什么借鉴呢?”

救济乡里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餬 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是个好主意,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甄氏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去世,二嫂很悲伤的同时还要做些琐事,照顾孩子却非常慈爱。甄氏母亲性格严厉,对几个儿媳妇不是很好,甄氏几次劝母亲:“二哥不幸早死,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照顾唯一的孩子,道理上讲,您对待她要当成是儿媳妇,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母亲听了甄氏的话惭愧的流泪,之后对待二嫂的生活起居就像对待甄氏一样,平时也多有走动,关系密切。

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氏。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夫人。

再嫁曹丕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刘夫人和甄氏共坐皇堂上。曹丕进入袁府中,见到刘夫人和甄氏,甄氏害怕,把头伏在刘夫人膝上,刘夫人让人把自己手绑起来。曹丕问:“刘夫人为什么要这样?让你儿媳妇把头抬起来!”刘夫人捧起甄氏,让她抬起头来,曹丕看了一眼,见她美貌非凡,惊为天人。曹操知道了曹丕的心思,就为他迎娶了甄氏。当时还有一说法:曹操攻下邺,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 披头散发,脸上也很脏,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人回答:“是袁熙妻子。”然后曹丕帮她把发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庞,发现她姿貌绝伦。之后,刘氏跟甄氏说:”现在不用担心被杀了!“曹丕于是纳甄氏为妻室,很是宠爱。

甄氏初有宠于曹丕,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甄氏对曹丕妾室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安慰开导,并常常建议曹丕说:”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逑淑媛,让子嗣旺盛。“曹丕听了心里很高兴。曹丕要驱逐一位姬妾任氏时,甄氏问曹丕说:“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德、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休她?”曹丕说:”太任性,性子急,不温柔,心里对我的怨恨很久了,所以休了她。“甄氏哭道:“我受你的宠爱,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说你休任氏,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我怕公婆说我自私,往下其他妻妾会数落我受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就休了任氏。

孝顺婆婆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留守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虚弱,又担心曹操的安危,睡觉也不塌实,经常流泪。甄氏要去孟津照顾婆婆,曹丕不想让她去,就让下人骗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现在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一定是安慰我!”所以更加担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开心起来。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正月,大军回邺,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感动了周围的人。卞夫人见甄氏这么关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泪,还说:“新媳妇怕我上次生病也会象以前那样反复难愈吗?我只是有点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气色很好呢。”然后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及曹叡、东乡公主都跟随,当时甄氏生病所以留在邺。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卞夫人看见甄氏脸色很好,奇怪的问她:“你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怎么脸色这么好,什么原因?”甄氏笑着回答:“曹叡他们跟随夫人,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甄宓的诗文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两汉·甄宓《塘上行》

塘上行

两汉 : 甄宓

展开阅读全文∨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 乐府 , 叙事抒情

该剧讲述了被誉为当世三大美人之一的甄宓,因外貌出众,神采飘逸,而令她不由自主地一生于情海中飘荡,亦悲亦喜。

袁熙阵亡,遗留下了还与之成亲的甄宓(蔡少芬 饰),意外为曹植(马浚伟 饰)救于曹丕(陈豪 饰)的剑下。甄宓是出了名的才貌双全,更被誉为当世三大美人之一。

曹操锤炼于她的美色,以是故人后代为由接到府中代为照顾,企图日久生情纳为妾室,后被聪明机智的甄宓以英雄长辈的称呼婉拒。

而曹操儿子众多,尤为出众的当属长子曹丕和才子曹植。二兄弟都暗自倾心于甄宓,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因此渐生狭缝。

而甄宓则是早为曹植的才情吸引,对曹植芳心暗许。而后的机缘错过让甄宓嫁与了后来称帝的曹丕,而痛不欲生的曹植则放任自己,更是作出千古佳作《洛神赋》来表达对甄宓的感情。但生性多疑善妒的曹丕百般刁难二人,一段佳话就此无缘,以悲剧告终。

剧情鉴赏

港剧拍古装其实很不容易,因为他们有着地域的限制,没有实景拍摄,只能在棚内作业,这难免让剧的质量显得粗糙。

蔡少芬在该剧中很好地理解了她的角色,演得很有神韵。她得举止、言辞,乃至她内在的气质,都把中国传统女性的智慧和娴熟表露无遗。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她在曹植作七步诗时的神态,欲哭还笑,欲笑还哭,把乱世中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如不遇倾城色》是一本文辞极其华美而且不可多得的书籍。写的是关于春秋战国的一些事情。

还有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也非常的不错,大多都是诗评。

不知您是否知道曹丕与甄宓的故事,这篇文章也令看了很多文章却不曾心动的我心头一震,这篇文只是恰好同《不如不遇倾城色》这本书同名,不过真的是好文一篇,望您过目:

《不如不遇倾城色》

牡丹花前的子桓,郭嬛知道,自己无法触碰,更不可能抢夺,或拥有。

邺城,十七岁的子桓,那是只属于他和她的记忆。

乱军之中,少年策马纵横,任由微风拂乱他天青色的衣袖,潇洒快意,风姿无二。

“听说‘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不知今日可否有缘相见?”

不顾父亲的命令,只为见心目中的佳人一面,不过是所有风流才子的通病。或许本意只是出于好玩,却执意要看看,名动天下的甄宓,到底拥有何等颜色。

他曹子桓,并不能幸免这一刻的轻浮。

“曹公发兵数万,逼得邺城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莫非就是公子口中的今日之缘?”

珠帘幔帐后,正妆描摹的佳人循声而出。美,确实,美得惊心动魄,兵不血刃;只是,没有他想象中“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娇弱,却是让他不敢侵犯的泠然。

那一刻,他知道,她俘虏了他的心。

美人,正如他所心爱的宝剑,华光流萤,锋芒毕露。

“四面楚歌之际,夫人仍能镇静自若与子桓对峙;而十面埋伏之时,子桓却敢违抗父命与夫人相见,难道,还不能印证今日之缘吗?”

字字珠玑,仅仅是为了,心头那一刻的情动。

他命人拿来纸笔,留下飘逸秀丽的笔墨丹青——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我在后花园的小亭,等你。”

礼貌的微笑,洒脱的转身,翩翩公子,绝色倾城。

她的容颜倾倒了天下,而他的诗作,倾倒了那天的邺城。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是有情人才写得出的诗句。

她踌躇着,犹豫地跨出后门,悄悄躲在柱子后面观察那个独自等待的少年。

少年的铠甲外露出天青色的宽大衣袖,随风飘然,如水中伊人;黑色的深瞳,映着他细致俊秀的容颜,清秀,清丽,清婉,清高,清冷,清傲,甚至眼角的流波里,还有一丝淡淡的清媚。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个沾染了水墨的“青”,逃不开,化不去。

她不知不觉地陷在少年的青青子衿中,美人倾城,而那个少年低头的凝眸,倾心。

低头,苦笑,悠悠叹了口气。阵前的敌人,曹操的儿子,奈何,才子佳人的多情。

“公子。”她娉婷向他走去,看着他的脸,盈盈地笑了。

“可愿听妾身吹奏一曲月妖?”

他看着她的眼睛,舒展了笑颜。

天青色,等来了那一场烟雨的邂逅。

…………………………………………………………我是分隔线…………………………………………………………

此后很多年,他们都是幸福的。他写诗,她研墨;他舞剑风流,她冥神欣赏。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她亦解诗文,可以与他赌书消得泼茶香。英雄美女,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却又不失琴瑟相和,花前月下。每当清凉的月夜,他们总会如清纯的少年少女般一起留恋沉醉的夜空,或泛舟湖心,或对饮论诗,抑或只是执手漫步,体味这般静谧的幸福。

她庆幸,自己在乱军之中,没有错过这个给予她温暖保护的少年。

他感激,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天家宫廷,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个温柔的依靠。

他用他的笔,记录下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夕佩其英,采之遗谁?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鸳鸯交颈。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她看着那似曾相识的句子,笑了。

“你要是觉得重复了,我可以改。”他以为她是在笑他修辞不如子建华丽多样,连忙提起毛笔。

“不要。”她伸手拦住他,“这样就很完美,不是吗?”

他微怔,随即自嘲地笑道,“我还以为你觉得我用词过于反复……”

“只要是合适,用多少遍,又有什么关系?”她抬眼看着他,却敏锐地察觉到他面上一闪而过的忧郁。是啊,突然想起来,就为这诗词歌赋中的一个词语,一个断句,子桓被他的父亲和曹子建反复比较了多少次?他敏感的心又承载了多少压力?伸出手,心疼地捧着他的脸庞。光洁细腻,不输女子,一如那个十七岁的少年。

“子桓,不管别人怎么说,你的心意,我还看不懂吗?”

托着他的下颚,轻吻上。她要他知道,不管是多么激烈的政治斗争,多么复杂的漩涡洪流,她都会坚定地站在他身边,守候,永远。

那一刻,曾以为,他们是永生永世的一双。

延康元年,魏王曹丕受汉帝之禅,代汉称帝,建立魏国,改元黄初。

这么多年,他终于等到了那个君临天下的江山梦。

魏帝一登九五,他的女人们自然争先恐后地将目光觊觎那顶凤仪天下的后冠。她看淡,相信无论如何子桓都会将他身边的位置留给她。还记得当年最迷茫最无助时,他自勉说,“甄,这个江山,总有一天我会打下来送给你。”因此,当子桓无意间跟她说“郭嬛那个女孩子很聪明”时,她并没有在意。殊不知,自己致命的弱点,已经被强大的对手牢牢地抓在手里。

后宫何其广大,多少绝色名媛在重重宫墙里望穿秋水,寂寞终生;后宫亦何其狭窄,看不得,也容不下,子桓眼中的甄宓。

男人,以城池争天下;女人,以眉目争恩宠,深宫闺阁的争斗,并不输金戈铁马交锋的惨烈。她爱他,可是还有千千万万个她像她一样浓烈的爱着他,如绢如缕,像一张解不开的蛛网;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她们都没有错,不过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真爱,用什么方法,大家个凭本事,在这个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一时间,流言四起,说曹睿奇怪的生日,传他可疑的身世。郭嬛确为女中之王,如此迅速准确地找到了甄夫人的要害,一针见血,让她毫无反击的空闲。

起初,她并不在意。她相信,无论外头的流言多么刺耳,子桓都会一如往常地相信她,爱她,守候在她的身边。不错,表面上,子桓并没有展现出什么异常,对她,依旧相敬如宾,对曹睿,依旧疼爱有加。直到那天,子桓派人来接郭贵人、阴贵人到邺城皇宫,却对她说,“朕听闻甄夫人身体不适,暂且在洛阳好好疗养”,才把她从梦中惊醒。

三人即能成虎,她又怎么要求,子桓完全摆脱那些日日萦绕在他耳边的流言蜚语?

还记得邺城初见吗?她的子桓,不过是个凡人。会喜欢,会嫉妒,亦摆脱不了世俗的羁绊。

直到今天,她才发现,那个叫郭嬛的女子,已经在子桓身边,太久。他终究并不完全相信她。君王在邺城,观他心爱的迷迭香;留她在洛阳,赏牡丹。

六月初的牡丹,开得已近乎衰败,几乎让人忘了它们当初倾城的姿色。

子桓,你也忘了吗?

她是如此清高刚烈的女子,比卓文君更甚;容不得他的怀疑,容不得他的二心。宁愿用一杯毒酒,来昭示自己的清白。

她对他写《塘上行》,“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如此激将,她知道,子桓一定不会坐视不顾。

子桓确实来了,从邺城到长安,带着他的愤怒,他的不解,他的质疑。

她看得懂他的眼神:甄,我要你的解释!

那一天晚上,她邀他来她的寝宫,赏月,赋诗,小酌。

像他们多年来共同度过的无数个夜晚。

不过今天不一样。子桓来之前,她已经望着月亮,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做了很多梦。似乎看到,遥远的月宫中,子桓坐在高山流水的鸣琴前,与她,琴瑟相和。

“子桓?”她听闻到身后熟悉的脚步声,便不假思索地出了口。她想,自己许是醉了,否则,怎会称“子桓”而不呼“皇上”。

闻到一身的酒气,他不满地皱了皱眉,却依旧坐下,伸手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

她趁机倒在他怀里,久违的巨大幸福包裹的同时却是内心无比的酸楚:子桓,必须在这样的场景下,才能再一次得到你的怀抱吗?

“你说,陈阿娇如果没有见过刘彻,应该只会是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公主吧!”她执起清商酒杯,小心翼翼地碰在手里,像细心地保护着金屋藏娇易碎的童话。

“没有金屋藏娇之约,也就没有长门冷落的诀别……”她倚在他身上,梦呓。

“你醉了。”子桓颦蹙双眉。

“我早就醉了。”她阖上眼睛,沁出两行清泪。子桓,我早就醉了,醉了整整十七年。早在建安九年那一场天青色的烟雨中,就注定,今生,只为卿心醉。

或许,早在他自己的诗句中就已种下他们命运的谶言。“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她的心意皎洁如皓月,君情匆匆如流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再怎么惊艳,终究只是瞬间的惊鸿照影,空映出绝色的涟漪。

可是,不也是你自己写的吗?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你不是亲口跟我说过,要同享,登临高台的喜悦。

晚风拂过,吹来一阵浓郁的花香。牡丹,是牡丹,开得已盛极转衰的牡丹,徒有倾城颜色,博得世人的言语赞誉,却不见子桓喜欢;而迷迭香,尽管不夺目,不妖娆,却拥有子桓最倾心的爱恋。

难道是真的,名动天下的甄宓,就是洛城的牡丹;而侍女出身的郭嬛,才是你真正的迷迭香。

公子好游观春色,却是让牡丹,从此不能忘记那个赏花客。

如果不能为悦己者容,那就宁可,碾成尘灰,不要了这副倾国的皮囊。

“子桓……”她无意识地朝他怀里瑟缩了一下。或许是先前服下的鸩毒开始发作了,她感到身体里止不住的寒意。

“听我吹一首曲子好吗?”

他看着她,点头。

珍藏了十七年的玉笛,还如当初一样崭新,精致的纹路保持着当年别样风姿,连袅袅的语音,都是曾经的悠然婉转。

轻启朱唇,吹奏的,还是那一曲月妖。

十七年,他们共同度过了十七年。经历过少年岁月的天真,经历过兄弟夺嫡的党争,经历过横刀立马的沙场,原以为,早就是相依相伴生死不弃,从未料到,是今天这般刚烈的决绝。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当年,你正是苦苦求这父爱而不可得,所以今天,不要再把这些忧愁加到睿儿身上了,你知道,他是你的亲生儿子。

当年,卓文君作《白头吟》,唤回了司马相如的一片心。如今,她用她的月妖,向他倾诉锦水汤汤的长诀。

花开过,绚烂过,情动过,拥有过。如果,只有谢幕才能永远在你心头刻下我的名字,我会选择如此。

“子桓。”她放下手中的长笛,回眸一笑。那眉眼,还似十七年前般,倾国倾城。

“甄!”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异常,快步冲上前,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心中的疑问还没出口,却已察觉出怀中的人身躯一软,倒在他身上。

“你服了鸩酒?”他不敢相信地看着她,怔然的目光恍如隔世。

她抬头,给予他一个苍白的微笑。

我们的命运,早就埋种下了。短歌微吟,不能长。

“甄!”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他流泪。

可是晚了,一切都晚了。如果她不是这么高傲,他不是那么自负,或许,不用等到生死别离,才能见证敞开心扉的情动。只可惜,结局,早就埋藏于他们不肯服输的性格中。名花,与才子,都是那么孤高冷傲,容不得对方半点旁骛。

如果我忘了你,又怎么会如此在意你对我的心意;我何苦,执拗于一个早已不存在的袁熙。

在你面前,我只是,太在乎。在乎到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容许任何人触碰他的心爱之物,任性得不讲理。

“甄……”如果早知道,今天,会是这个局面,你会不会后悔,那天为我奏一曲月妖?

到头来,她还是她的月中仙子,他还是他的人间帝王,衣香鬓影,逃不开命中注定的悲情。

牡丹,缤纷,零落。

我不知你是曹氏子桓,你亦不识我是袁门甄氏,江山美人,两不相侵。

她枕在他肩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生亦惑,死亦惑,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说到第一美人,很多人会想到古代的四大美人,但是有一个美人能比得上这四个美人!她是女神甄宓。这种美到底有多美?让丢西姆的故事不如她!据说她妈妈怀她的时候,总是梦见一个仙女。仙女手里拿着玉,每天守护着她。当她临产时,仙女给她披上了一件玉衣。很快,甄宓诞生了。甄宓的一生,就像她的出生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甄宓自小就有个好名声,那时他端庄有礼。

根据魏书的记载,这位未来的皇后,从小就喜欢安静却讨厌动。她很听话,从不做错事。八岁的时候,外面有个卖艺的,骑着马,有一套把戏,挺热闹的。

四姐妹听到动静,忍不住推开楼上的窗户观看。只有甄宓,仍然一声不吭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被家人问起,她很淡定的说,这是女孩子该看的吗?马戏团什么的,我讨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甄宓居住的钟山县也受到了刘玉、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战争的影响。甚至战争的祸害,又闹起了饥荒,大面积的谷物歉收。

有一点钱的普通人为了生存,把祖上积攒的金银首饰拿出来换一些保命的食物,没钱的只能等死。

甄家是个大家庭,储存了很多食物。张夫人在国难中趁机发家,高价卖粮,赚得盆满钵满。财富越来越多,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但十几岁的甄宓却越来越不安。

尤其是当他看到路边饥饿和垂死的人们贪婪的眼神时,善良聪明的甄宓再也忍不住了。

她跑去对妈妈说:“妈妈,我听过一句话:一个普通的男人是无辜的,而一个孕妇是有罪的。”现在的世界太乱了,我们周围的邻居都饿了,困了。如果我们继续囤积粮食以获取财富,我们肯定会遭受损失。让我们把谷物拿出来和邻居分享吧!这不仅对他人有益,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甄宓被曹操俘虏,改嫁给曹丕。

张太太一听,觉得有理,于是开了一个仓库,帮助饥民。甄氏家族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号召力,附近的富豪家族纷纷效仿开仓。饥荒减轻了,地方稳定了。从此,罗女神的名字便广为流传。

袁绍媳妇初,被曹操俘虏,改嫁曹丕。

名门望族的女儿,容貌姣好,贤惠贤淑,罗女神,几乎具备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所有要求,是一个完美的尤物。建安初年,冀州牧袁绍派人到甄家,聘为次子袁为妻。

与袁结婚后不久,建安五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两年后去世。

随即,曹操率军来到河北。袁绍的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为了继承权互相残杀,结果被曹操打败。袁谭和袁尚的妻子都逃到丈夫那里去了,只有甄宓和无助的婆婆留在邺城。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大军包围邺城。围城半年,城内箭尽,谋士沈的侄子荣投降开城,君入邺城。

城破后,曹操立即派兵把守少府,使府中无人受到伤害,也不准入内。首先,他去整理自己的外表,准备拿出一个50岁男人最燃烧的魅力,去征服美丽多才多艺的甄宓。

就在曹大人得意之时,他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魏文帝曹丕,无视军令,直捣袁绍府。曹丕看到甄宓的真实模样,只觉得头晕目眩,仿佛电流流遍全身,连手中的剑都拿不住了。

当曹操冲进门时,他看到儿子已经先闯了进来,顿时尴尬而恼怒地站在当场。曹丕跪在地上说:“我家小子违反了军令,所以冲进来要我父亲降罪。”然而,我的孩子对甄宓一见钟情,我只想让她在我身边。我的孩子是真诚的,希望父亲成全。

看看甄宓,曹操惊叹于她的美丽,但立即陷入了矛盾和尴尬。最终,他的理智战胜了他的情感。袁绍曾经是他的老朋友,他把老朋友的媳妇当成自己的,这没问题。但如果再传出父子为一个女人而战,岂不是被人耻笑?

权衡之下,曹操言不由衷地说“真是我的好媳妇”“我命曹丕收下了”。这一年,洛神23岁,第二任丈夫曹丕18岁。在与曹丕结婚的十几年里,她完成了作为妻子的使命,生下了儿子曹奢和女儿东乡公主。

一个美女被皇帝为了一首歌塘上行杀了。

自古以来,皇帝的家总是有福气有福气的。甄宓,名义上是曹丕的爱妻,实际上是战争中被俘的俘虏,是曹丕府中的俘奴。虽然可以凭借美貌暂时得到曹丕的宠爱,可以保命,但是美貌不能长久,风度也不能长久。因此,她必须小心翼翼地迎合曹丕,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生活。

甄宓,名义上是曹丕的爱妻,实际上却在战争中被俘。

甄宓的生活外表光鲜,但内心却是压抑而恐慌的。这时,另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他是曹操和曹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这个才子比曹丕小五岁,比甄宓小十岁,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爱上了自己的嫂子。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死。同年十月,三十四岁的曹丕被汉献帝取代,改黄初,国号大尉,为魏文帝。皇帝曹丕没有立甄宓为皇后。因此,甄宓没有得到她丈夫称帝的荣耀。相反,她一直情绪低落。

她做了一首歌塘上行,略带抒情:“每个人都谈论黄金,这使你分离。当你想我的时候,你总是很悲伤。当我想看你的颜色时,我感到悲伤。你总是又苦又伤心,晚上睡不着觉”表达了悲伤的意思。

没想到,这首诗给她带来了死亡。曹丕当了皇帝,脾气越来越喜怒无常。

甄宓之死

不仅迫害了与自己争位的弟弟曹植,还因为一些旧怨害死了为曹魏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叔叔曹洪。曹丕看到甄宓的这首诗后,以为她心怀怨恨,恼羞成怒。黄初第二年六月,她给甄宓下了死刑。罗申甄宓当时40岁。

甄宓传:不如不遇倾城色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宓(fú)妃原是伏羲和女娲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出现了。他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了有洛氏中,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99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0
下一篇2024-0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