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是宋代诗人,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生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 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最近于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陈与义不是江西人, 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 迥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诗 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 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陈与义亦擅词作。〔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 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陈与义集原为其学生周葵编,共10卷,早佚。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胡□笺注《 简斋诗集》30卷(附《无住词》1卷)刊刻问世,《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 陈简斋诗外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
编辑本段
简斋体
陈与义,号简斋,严羽《沧浪诗话》在“以人而论”诗体时,将陈与义的诗称为“陈简斋体”。“简斋体”的早年流连光景之作,观察细致 ,描写生动,饶有情趣。善用直致、浅语入诗,重意境,重白描。后期的“简斋体”取法杜诗,得其沉雄之韵,规模宏大,声调浏亮;对仗着重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潜气内转,意境圆融,风格雄浑沉郁。
编辑本段
经历介绍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人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抵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陈与义为高宗旧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授参知政事(副宰相),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编辑本段
史籍记载
《宋史》卷四四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陈与义传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陈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liǎn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莫敢与抗。登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寻谪监陈留酒税。
《增广笺注简斋诗集》
及金人入汴(今河南开封),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这里特指两广一带)。久之,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1131年)夏,至行在(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寻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驳议详雅。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被召,会宰相有不乐与义者,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六年九月,高宗如平江,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
七年(1137年)正月,参知政事,唯师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而振纲纪。时丞相赵鼎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上曰:“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与义曰:“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上曰:“然。”三月,从帝如建康。明年(1138年),扈跸还临安。以疾请,复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陛辞,帝劳问甚渥,遂请闲,提举临安洞霄宫。十一月,卒,年四十九。
与义容状俨恪,不妄言笑,平居虽谦以接物,然内刚不可犯。其荐士于朝,退未尝以语人,士以是多之。尤长于诗,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谢、韦、柳之间。尝赋墨梅,徽宗嘉赏之,以是受知于上云。[1]
编辑本段
诗词创作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早期诗歌
陈与义前期的诗,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较远。如《襄邑道中》写春日乘船而游,表现对风光的流连和对现实的冷漠,然而文字明快,情真意切。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类似于这样的诗。南渡以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特别是由陈留至临安走了三年多,一个读书人既无宽裕的资费又无别人照料,其艰辛之状可想而知。然而这一趟长途跋涉却对他的思想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路上对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激发了他的爱国憎爱分明感,是一个思想的飞跃,也是他的诗词创作的一个分水岭,诗风由个人生活情趣转向沉郁悲壮,痛恨于金兵南侵,无奈于朝廷苟安,感怀家国,慨叹时势。如《伤春》、《居夷行》、《次韵尹潜感怀》等,都属于这类作品。
《伤春》写的是“靖康之难”,金兵入侵,高宗南逃,个人流浪,权奸误国。“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写国中无人,朝臣白食俸禄。“初经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写皇帝逃跑,孤臣奋战。“稍喜长沙向延图,疲兵敢犯犬羊峰”。写向子湮(字延图)在长沙抵抗金兵。全诗对朝廷给予幽默而辛辣的讽刺,特别是以皇帝和孤臣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较强的鞭鞑力量。所有这一切都出于对“庙堂”的谴责,对权臣误国的痛恨,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国家复兴的希望。
《居夷行》开篇写道:“遭乱始知承平乐,居夷更觉中原好”。这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呐喊。其中又写道:“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是说金兵既然入侵,皇帝屈膝,权奸谄媚,力求议和,而有志之士只有冷眼悲伤。本想等待时机收得中原,而掌权者热衷于偏安以苟活,我们等到老死恐怕也没有希望。“皇天岂无悔祸日,君子慎惜经论时”。愿朝廷改弦更张,下定决心,收复故土,使满腹经纶的志士派上用场,为国为民尽忠尽孝;不然苦读春秋的书生、知勇双全的将领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仍然劝谏圣主拿出勇气,对光复抱有一线希望。
《次韵尹潜感怀》为建炎年间作品,当时他由礼部侍郎已经外放。金兵渡过淮河,逼近长江,临安也危在旦夕。而陈与义是一名放臣,无权参与朝政,只有表达心愿而已。全诗不长,兹录如下: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国难当头,天子蒙尘,山河破碎,家国不保,由谁来“静风尘”呢徒有“金陵龙虎气”,谁也改变不了屈辱的现状。陈与义说是“迷路”,实际上十分清醒。只有清醒的人才会说出迷路的话,以敲击昏君、发蒙权臣。言外之意是督促朝廷调兵遣将,组织人马,共图收复失地,以雪靖康之耻。
编辑本段
思乡作品
诗人还写了不少怀念故乡洛阳的作品,如《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虞美人》是写虽然到了春天(“又东风”),洛阳的桃花未必开得和往年一样红妍。其原因是被战乱践踏得连花儿也一改旧时的俏容,给洛阳蒙上一层耻辱的阴影。《临江仙》是写在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当时陈与义才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又二十多年过去了,简直像一场恶梦,虽然还活在世上,确实叫人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担惊害怕。其原因又是朝纲败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所造成的。再如《法驾导引》中的“归路碧迢迢”。《点绛唇》(紫阳寒食)中的“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木兰花慢》中的“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等等都是写对故乡的怀念。归途遥远,又一定是杂草丛生,无路可寻,欲归而不可得。即是回去,由于长期在外难解乡音,父老子弟们对我会是什么看法呢年龄不算大(逝世时才四十九岁),依然喜爱北方衣着,可是现在却是南方打扮。这些诗句钓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怀恋故乡之情,任何一个羁旅它乡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
牡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①, 十年伊洛路漫漫②。
青墩溪畔龙钟客③, 独立东风看牡丹。
题解洛阳是作者的家乡。洛阳牡丹天下闻名。作者晚年身在南方,看到牡丹开放,联想到故园风物,不免兴思念旧国之情;但又感到自己年已衰老,对国事已无能为力,因而诗作的情绪是低沉的。
注释
①汉关——指中原。
②伊洛——伊河、洛水,都在河南省境内。洛阳就在洛水北岸。 ③青墩溪——在浙江省桐乡县,作者年老退隐之地。
语译
胡骑闯进中原已经十年,伊河洛水似乎远在天边。一个年迈衰翁,独立青墩溪畔,春风里眼看牡丹心想家园。
赏析
陈与义是洛阳人。伊、洛即伊水和洛水,洛阳即是洛水之北的意思。青墩溪在浙江桐乡县。龙钟客,指年老体弱的人。自从金人入侵,淮河以北的土地沦陷于敌人之手,作者已有10年不见家乡的容颜了。洛阳以盛产牡丹名闻天下,此刻作者在遥远的异乡独自一人默默伫立在春风之中,注视着故乡的名花。“独立东风”一句涵着多少意思粗说,可以说是国破家亡的遗恨;细说,则可能包括对种种往事的回忆,对将来的种种预测和憧憬,等等。作者没说出来,读者可作合理的联想,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编辑本段
写景作品
陈与义还有不少寓忧国忧民于写景咏物之中的诗。这些诗往往语言隽永秀丽,形象鲜明,多为体物写志,爱国怀乡之作。如: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日落梦悠悠。
故国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送人归京师》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春日二首》之一
这些诗往往充满感慨和伤离、讽寓和寄托之情,是属于清新丽质的作品,进发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呼声。语言浅近而不平淡,构词讲究而不生涩,娓娓动听地表达出了作者深层的蕴藉之情。《四库全书提要》曾评论他说:“陈与义在南渡诗人之中,最为显达,然皆非其杰构。至于湖南流落之余,汴京板荡以后,感时抚事,慷慨激越,寄托遥意,乃往往突过古人。”他确是鹤立一代的大手笔之一。陈与义原属于江西诗派成员,但他后来看出了江西诗派的柔弱、清高而游离世外。他学习杜甫,虽颇见成效,但由于没有像杜甫那样广泛深入而时间较久地接近人民群众,也没有杜甫那种质直朴拙而积极用世的思想品格和对现实社会较为清醒的敏锐视觉,所以陈与义为国分忧而呐喊的爱国诗篇以及对不平现实疾恶如仇的诗篇并不多,诗歌触角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及杜甫,缺乏积极奋发和为国牺牲的精神。
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但于现实不甚相符,故有学者猜测,此为作者一处笔误。“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 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集评:
黄升云:去非词虽不多,语意高绝,识者谓可摩坡仙之垒。(《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
谭莹云:敢信坡仙垒可摩,词名《无住》却无多。杏花影里人吹笛,竟到天明奈若何?(《论词绝句》)
胡仔云:(前半阙)数语奇丽。《简斋集》后载数词,惟此词最优。(《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
张炎云:“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句,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
沈际飞云:意思超越,腕力排奡(峻按,奡音奥,劲健也),可摩坡仙之垒。又云:流月无声,巧语也;吹笛天明,爽语也;渔唱三更,冷语也;功业则欠,文章自优。(《草堂诗余正集》)
刘熙载云:词之好处,有在句中者,有在句之前后际者。陈去非《虞美人》:“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此好在句中者也。《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昔”,俯注“一梦”,故此二句不绝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傥谓现在如此,则呆甚矣。(《艺概》卷四《词曲概》)
陈廷焯云:陈简斋《无住词》,未臻高境。唯《临江仙》云:“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笔意超旷,逼近大苏。(《白雨斋词话》卷一)又云:“长沟流月”,七字警绝;“杏花”二语,自然流出,若不关人力者;“古今”二语,有多少感慨!情景兼到,骨韵苍凉,下字亦警绝。(《云韶集》卷四)
编辑本段
陈与义诗集
(卷一)
岸帻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八关僧房遇雨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
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八音歌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曲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八音歌
金章笑鹑衣,玉堂陋茅茨。石火不须臾,白驹隙中驰。
丝鬓那可避,会当来如期。竹固不如肉,飞觞莫辞速。
匏竹且勿喧,听我歌此曲。土花玩四时,未觉有荣辱。
革木要一声,好异乖人情。木公不可待,且复举吾觥。
巴丘书事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萧,腐儒空白九分头。
跋江都王马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
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
跋任才仲画两首
远游吾不恨,扁舟载幅巾。山色暮暮改,林气朝朝新。
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因知子任子,胸怀非世人。
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
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
跋外祖存诚于帖
乱眼龙蛇起平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客来空认袁公额,泪尽惭无杨恽书。
拜诏
紫阳山下闻皇牒,地藏阶前拜诏书。
乍脱绿袍山色翠,新披紫绶佩金鱼。
北风
北风掠野悲岁暮,黄尘涨街人不度。
孤鸿抱饥客千里,性命么微不当怒。
梅花欲动天作难,蓬飞上天得盘桓。
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
北征
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
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
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
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
别伯共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
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好为南极柱,深尉旅人悲。
别大光
堂堂一年长,渺渺三秋阔。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
岁穷窗欲霰,人老情难竭。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热。
饮尽不能起,交深忘事拙。乾坤日多虞,游子屡惊骨。
衡阳非不遥,雁意犹超忽。一生能几回,百计易相夺。
滔滔江受风,耿耿客孤发。他夕怀君子,岩间望明月。
别孙信道
万里鸥仍去,千年鹤未归。极知身有几,不奈世相违。
岁暮蒹葭响,天长鸿雁微。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
别岳州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
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
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
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寂寞短行,萧条远游赋。
学道始恨晚,为儒孰非腐。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
别诸周二首
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陇云知我欲船开,飞过江东还复回。不似周颙趋阙去,山灵应许却归来。
病骨
病骨瘦始轻,清虚日来人。今朝僧阁上,超遥久风立。
茂林榴萼红,细雨离黄湿。物色乃可怜,所悲非故邑。
泊宋田遇厉风作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
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
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淹速无无期。
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不见梅花六言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
想得苍烟玉立,都藏江上人家。
采菖蒲
闲行涧底采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明朝却觅房州路,飞下山颠不要扶。
长干行
妾家长干里,春慵晏未起。花香袭梦回,略略事梳洗。妆台罢窥镜,盛色照江水。
郎帆十幅轻,浑不闻橹声。曲岸转掀篷,一见兮目成。羞闻媒致辞,心许郎深情。
一床两年少,相看悔不早。酒懽娱藏阄,园嬉索斗草。含笑盟春风,同心似偕老。
郎行有程期,郎知妾未知。鷁首生羽翼,蛾眉无光辉。寄来纸上字,不尽心中事。
问遍相逢人,不如自见真。心苦泪更苦,滴烂闺中土。寄语里中儿,莫作商人妇。
长沙寺桂花重开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韵
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园中。
意匠经营与佛会,七宝欲动声珑珑。眉间毫光放未尽,指下已带旃檀风。
飞梭本是龙变化,挟大戚德行神通。恍若只洹遇佛影,岂彼台像能比崇。
共惟此事不思议,细看众巧无遗踪。日浮鸡园赤烂烂,天入鹫岭青丛丛。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觉已挫千魔锋。龙天四众俨然侍,喜满尺宅俱成功。
向来八风几卷地,众宝行树无摧桻。老萧区区佛所悯,岂与十二蛲蚘同。
重云之殿珠作帐,一朝入海奔雷公。幸留此像不为少,福聚万纪兼千总。
余休八叶终灰烬,坚固却赖三眠虫。似闻法猛藕丝像,当时已不随烟东。
煌煌二宝照南北,客摄万鬼专其雄。龙华已耀东坡墨,惊梦不假撞洪钟。
唯有兹图晦几岁,留待公句贻无穷。画沙累土皆见佛,而况笔墨如此工。
亦念众生业障厚,要与机杼聊分攻。从今俱尽未来世,买丝不绣平原容。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典刑奕奕照来今,鹤发鱼轩汝女浔。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送葬忽见三千乘,奉祱那闻五百金。妇德母仪俱不愧,碑铭知已托张林。
去年披雾识儒先,欲拜萱堂未敢前。卢壶要传纱缦业,玉裒忽废蓼莪篇。
秀眉隔梦黄垆里,落日驱风丹旐边。佛子归真定何处,空令苦泪涨黄泉。
那个叫《雷霆怒》
第一集
刑场。
天波府杨家的二公子杨家宝因强奸杀害柴王府郡主一案被判斩决。将刑之际,原本征战在外的杨家大公子杨家声带部下赶到,一箭制止了刽子手,劫下杨家宝。一番恶战后,家声在监斩官的沉默中带家宝离开。
柴王爷与庞太师以家声擅离边关、刑场劫囚、罪涉谋反之名告至皇帝面前,讨得严惩杨家的圣旨。杨老夫人严责二子,欲送子面君请罪,庞太师却已持圣旨到来。家声不服,急怒之下拔剑相向,遭老夫人呵斥,太师洋洋得意地命将杨府上下悉数拿下。杨忠见状奋力杀出重围,独力脱逃。
包大人途中见晴天霹雳,冤气冲日,诧异不止。却见杨忠负伤飞马而来,告之杨家遭遇,请求救助。展昭情急请命,包大人命他携尚方宝剑速往法场救人。庞太师刑场监斩,方下斩令,展昭从天而降。庞太师以尚方宝剑只能斩人不能救人为由坚持行刑。展昭对在场众人详数杨家功业、细析关节利害、晓以大义。面对展昭的陈词慷慨,众人动容。庞太师又以众人身家性命相胁,僵持之际,包大人赶到,争取得半日时间前往皇宫说服皇上改变心意。
案件发往开封府重审。杨家宝道出当日情由:上元佳节之夜,柴王府小王爷柴文意遇见杨家声的未婚妻子张玉莲,遂起色心,因调戏不果,便命人往张家强下俜礼,并逼迫张家退掉杨家之亲。张秀才求助于杨家,无奈边关吃紧,杨家声分身乏术,只能以国事为重。杨家宝主张在家声未归之前由自己男扮女装,代嫂上轿,只求能暂且拖延。新婚之夜,家宝寻百般借口避开柴文意,尴尬之时,小郡主柴文婷出现
第二集
柴文意被家宝编造之言所唬,同意暂且不碰新娘,并让文婷暂伴嫂子同住,文婷允之。文婷对家宝产生好感,而家宝亦觉出文婷之善良,渐起好俅之心。一日家宝在室内更衣,被文婷撞见,家宝无奈道出实情,文婷大惊之余芳心其实早已暗许。二人私定终生,度过一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日子。柴文意所给限期已到,家宝本欲装病继续欺瞒,但柴文意已起疑心,并发现了家宝与文婷的秘密。柴文意欲杀家宝,文婷出手相阻,终在紧要关头为家宝挡下致命一剑。文婷殒命,家宝痛不欲生,恰在此时柴王爷回府,目睹一切。
柴文意矢口否认自己误伤文婷,指家宝入王府行窃,杀死文婷。
包大人带家宝前往柴王府取证。柴家众家丁在指证家宝时异口同声,柴文意得意非凡,包大人却早看出端倪。包大人举步将行之际,无意瞥见文婷房中有鹦鹉一只,便命人将鹦鹉取回开封府待审。柴文意茫然不解,求教于庞太师。鹦鹉翻来覆去只会说“不要”二字,包大人询问公孙先生需要多久才能教会鹦鹉说话。
杨忠欲带杨家兄弟越狱,家声坚决不从。
公堂之上,包大人传鹦鹉做证,柴文意暗惊。
第三集
包大人庭审鹦鹉,鹦鹉竟开口道出小王爷乃杀死文婷之人,柴文意情急之下失口,说出家宝在文婷房中多日并为文婷所庇的事实。原来鹦鹉是包大人另行购买,只为诓出柴文意实言,真相大白,柴文意悔之晚矣。在包大人好言相劝之下,柴王爷认了家宝为半子。包大人将审案经过上奏皇上,并请皇上成全家声与玉莲的婚事。
杨家声蒙皇上赐婚,展昭前往道贺,但迟迟不见新娘到来。原来柴文意贼心不死,带人将张玉莲强行劫去。杨家声欲闯柴王祠,被展昭阻拦。展昭一面命王马张赵四人回开封府将此事禀告包大人,一面请地方官与家宝同往柴王祠交涉。柴文意气焰嚣张,陈桥令与家宝反遭他奚落。展昭飞身而入柴王祠,与柴文意几番言语交锋。面对展昭的不卑不亢、威严隐含,柴文意撒泼,展昭将剑锋架上了柴文意的颈项,柴文意无奈提出与杨家声比武争婚。
比武场上,展昭作了主持之人。第一场柴文意用动过手脚的兵刃暗算家声,取得一胜。展昭将自己的佩剑借与家声,家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亦取得一胜。第三场双方见了真功夫,柴文意终究技不如人。
家声娶得如花美眷,向展昭道谢。众人欢欣之余不免担忧柴文意始终不肯罢手。展昭欲将佩剑赠与杨家以作信物,杨老夫人谢辞,却请展昭留字一幅以震慑柴文意,展昭慷慨挥墨:“铁肩担道义,宝剑斩奸邪”。
柴文意心恨展昭、杨家声,柴王爷心中担忧。柴文意转念请父亲代为向皇上求得军职,好建功立业。包大人认为职责在身或可约束小王爷,也代为向皇上说情。皇上准了柴文意平虏将军之职,柴文意请缨前往大同关。柴王爷与包大人觉出事情不妙却已无法挽回。
家宝为文婷守灵,邂逅精灵古怪的辽国姑娘莲花,莲花言道欲往陈桥寻找生身父亲。
第四集
家宝见到莲花清丽的女儿装扮,讶异于莲花与文婷的相象。原来莲花所要寻找的父亲正是小商王柴政。而柴王爷却不愿认这个辽国来的女儿,反让人拿了一百两银子打发莲花离开,莲花失望,负气离开柴王府。
柴文意来到边关大同,杨家声率部众出迎。柴文意出言挑衅,家声恪守为将本分,不为所动。柴文意以巡视为名,让家声带路来到宋辽边境之地,家声劝柴文意不可轻入险地,柴文意反纵马驰入密林,家声无奈跟入,不料柴文意竟密伏树上,一箭射向家声心口。原来一切都在柴文意预谋之中。柴文意恶言嘲讽重伤的家声,突然出现的辽国护国神宫韦宫主不齿他的卑劣,出手教训于他。韦宫主得知柴文意乃柴政之子,放了他一条生路。家声重伤难愈,韦宫主因敬重家声为人,赠家声伤药,可续一个时辰之命,家声这才得见杨忠。家声拔出身上半截断箭,令杨忠带往开封府报案,并嘱杨忠不可回军营,只能将自己秘密埋葬。
柴文意回朝,反诬家声与辽人勾结,伤了自己后与杨忠一同叛逃辽国。皇上下令将此事交于兵部彻查。
开封府诸人忧心家声遇害,展昭请求前往边关调查,包大人认为此时开封府尚无权介入此案,不若先由杨家人出面。得知消息的家宝准备去往大同了解真相,展昭将包大人开具的嘱沿路官府予以关照的文书交与家宝,并赠给家宝一枚银镖,告知此乃自己往日行走江湖时的信物,江湖朋友见此物亦会给予关照,家宝谢过。
柴文意为寻杨忠的下落留驻京城。杨忠带断箭上开封府告状,被一讼师阻拦,劝其应先准备诉状,杨忠中计,落入重围,急智中将断箭射入柴文意别院的房沿之下。杨忠落入柴文意手中,被柴文意剜眼拔舌,断去手脚。柴文意命家丁将杨忠丢入丛林喂野兽,家丁不忍,将杨忠弃在河边,听任天命。
7楼
第五集
包大人见乌鸦示警,心中讶异,乃命张龙赵虎前往查看,张赵在河边发现一面目全非的重伤者,将之带回开封府。
柴文意以为杨忠已死,打算放心回陈桥,却得管家报信,知家宝正前往大同追查家声下落,遂率众阻拦。柴文意搜出包大人所开具的通行令并予以撕毁,还命人将家宝绑于树上,意图射杀。危急之时,一黑衣蒙面人飞镖救下家宝,柴文意自知不敌,只好离去。
开封府中被救回的重伤者苏醒,幸有一眼还能视物,公孙先生以百家姓相询,惊悉此人正是被柴文意所害的杨忠。展昭请求前往逮捕柴文意,包大人认为证据不足,不宜打草惊蛇。公孙先生提出可为杨忠接续断舌,使其可以开口说话。
家宝来到边关,不料见到被二大汉挟持的莲花,二人称莲花欠钱难还,亦无足够钱财的家宝提出愿与二人一赌。莲花使诈助家宝赢得赌局,激怒那二人,家宝让莲花先行脱身,自己却被殴打。那黑衣蒙面人再次出现救下家宝,并告之莲花的下落。家宝找到莲花,却双双落入辽人手中。牢狱中,莲花诱家宝说出只要寻得大哥下落便听任莲花意愿,莲花乃令人释放家宝,原来莲花正是护国神宫的小宫主。家宝从韦宫主口中证实家声已遇害,并在韦宫主指点下寻得家声遗体。悲愤难当的家宝要带家声遗体往开封府告状,莲花欲随之,家宝却告之一生不会再喜欢别的女人,莲花悲切失望。
衣锦荣归的柴文意又来到杨家,欲趁杨家无人之际抢走玉莲。杨老夫人怒示之以展昭手书,柴文意不以为意,还将字幅践踏于脚下。急怒中,杨老夫人扑向柴文意,被柴文意误杀。败兴的柴文意竟丧心病狂地将张玉莲交予手下蹂躏。
见到家声身上半截刻有柴王府印记的断箭、接下诉状的包大人命展昭携尚方宝剑前往陈桥逮捕柴文意,并写下一个“忍”字,嘱展昭一切行事当以能为杨家平反的大局着想。
展昭与家宝回到杨家,见到的却是杨老夫人的灵堂和因受过度刺激疯去的张玉莲。见到字幅上的脚印,展昭心知此乃柴文意所为,家宝欲向柴文意寻仇被展昭劝阻。展昭持尚方宝剑来到柴王府忠义堂,请小王爷同往开封府一行,柴文意逼问展昭既被称作儒侠何以不知忠义堂的来历。展昭忆得包大人临行时的重托,强压心中怒火,于忠义堂下、太祖皇袍之前行以跪拜之礼。一礼罢,展昭出示包大人手令,柴文意百般抵赖,不肯离开忠义堂。展昭言到为在包大人面前有所交代,需柴文意在包大人手令上踏上一脚,得意不已的柴文意欣然允之。展昭临行时留言,柴文意尽可庇身于忠义堂,但若离开,等待他的将是自己的三尺青锋。
柴王爷怒斥柴文意不该过于恣意妄为,柴文意却狂妄得对自己的父亲鄙薄相向。
8楼
第六集
展昭将手令上的脚印与字幅上的脚印两相比较,证实杀害杨老夫人的正是柴文意,面对激愤难抑的家宝,展昭答允一定将柴文意拿获。
展昭备下吹鼓手往柴王府门前摆开仪阵,不堪其扰的柴王爷斥责于他,展昭言到正是为了顾全柴王府的名声才出此下策,只要柴文意愿随自己上开封府,就立刻撤了此礼。两厢对峙之时,韦青莹带莲花突然出现。韦青莹替柴文意允诺七日后前往开封府,展昭答应七日之约而离去。
韦青莹质问柴政何以不愿与女儿相认,却又被柴政花言巧语瞒哄,原谅于他。韦青莹迫柴文意往开封府应审,并命莲花沿路加以保护。
大堂上柴文意以没有证人为由不愿认罪,包大人传来杨忠,令他惊恐万分。无奈杨忠重伤未愈、口齿不清、无法作证,包大人决定五日后重审。心虚的柴文意命莲花夜闯开封府,杀人灭口。莲花来到杨忠房中,不料等待她的却是展昭。打斗中莲花受伤,跌入家宝房中,家宝为掩护她而对展昭撒谎,却被展昭暗中察觉。莲花对家宝表白心意,家宝难以作答,展昭却来到二人面前。知悉莲花其人后,包大人另有了计较。
莲花回到柴府别院,柴文意心晓莲花得手,放下心来。公堂上包大人出示杨忠供词,柴文意自以为已是死无对证,拒不认罪。包大人又示之以在柴府别院寻获的另半截断箭,柴文意却一定要与杨忠对质。展昭上堂来相告杨忠已伤重而亡,包大人因证据不足只得将柴文意开释。悲愤的家宝冲向柴文意,反被柴文意所制,展昭情急出手将柴文意打昏过去,包大人命公孙先生将柴文意送往后堂诊治。
柴文意醒来后发现身在牢狱,眼前出现的是文婷、家声、杨老夫人和杨忠。以为自己已死的柴文意惊恐之中坦承所有罪行,静候在外的包大人取得柴文意的供状,再次升堂。柴文意以斩杀柴家后人有违圣命、开封府上下将悉为陪葬之人相胁,包大人只得将柴文意暂压牢中,请求皇上予以定夺。皇上不愿违背祖训,坚持不肯杀柴文意,包大人无奈。
9楼
第七集
包大人判柴文意入狱十年,柴文意大怒,对柴王爷提出为免遭开封府私害,只能杀掉包大人,并建议让韦青莹动手。柴王爷与韦青莹的密谋被莲花无意中听去。
得知柴文意不能杀,家宝心中忿忿。展昭提出既然柴文意不能杀,关在牢里还要待为上宾,不如将他放了;知晓展昭心意的包大人自然不会纵容他知法犯法。公孙先生出言相劝,展昭却发现有人接近。原来莲花得知母亲将暗杀包大人,特前来示警,并告之前来的杀手会是护国神宫中的一只精灵,非武力可制。在莲花告诫之下,开封府诸人护住包大人前往佛堂静观事变。
夜里,精灵果然前来。莲花警告众人不可轻举妄动,因为精灵不可杀,且会循血光寻找附身之人,或找到武功最为高强之人附身其上,使其受控;而若它找不到附身之人,无法完成任务,就会在早上自行消亡。精灵因无法得知何人武功高强,在众人面前徘徊挑衅,赵虎终于忍耐不住,拔刀将精灵劈作两半,精灵立即附身于赵虎,攻向包大人,众人只得围攻赵虎。打斗中,张龙不察,伤了赵虎,精灵又转而附身于张龙。展昭命王朝马汉保护大人,挺剑独战张龙。张龙不敌展昭,被打倒在地,展昭紧张张龙伤势,关切地俯身查看,却被精灵所趁。莲花让王马二人速杀展昭,否则将无人能阻止他杀害包大人,王马二人迟疑上前,欲制住展昭却被展昭震开。危急之中,展昭强定心神,勉强控制住自己的行动,并命王马二人快趁机会杀了自己,二人犹豫中,包大人喝令众人退开,欲亲身上前。莲花阻住包大人,飞身而上,以匕首伤了强定身形的展昭,使精灵转而附身于自己身上。知晓精灵底细的莲花自刺一刀,并告之众人随着自己的死,精灵就不会再转移到别人身上了。面对将逝的莲花,家宝终于承认了对她的爱。
一击失手的韦青莹终于亲自前来,包大人坚信邪不胜正,愿独力领教韦青莹的移魂大法,韦青莹在正气凛然的包大人面前败下阵来。包大人设计,令柴政暴露了对韦青莹只有利用、实则无情的本相,悲痛欲绝的韦青莹只能带了莲花的遗体返回大辽。
得知暗杀失败的柴文意为出囚牢,求父亲将小商王之位让予,却被告知小商王之位乃世代自然袭承,不可私相授受,灭绝人性的柴文意竟逼父亲自杀。柴政悲愤绝望,却为了保全柴家香火而悬梁自尽。包大人知柴政死因,难抑心头怒火,誓舍却性命也要将柴文意铡于堂下。柴文意被搭上铡口,庞太师却取来太祖金诏,威胁包大人若铡了柴文意就要连累皇上成为不肖之君。包大人百难之下,只得释了柴文意,柴文意甫得生机,就在开封府大堂上变本加厉地狂妄肆意。忿忿难平的展昭欲自行制裁柴文意以告慰开封府铡刀下的亡魂,并愿为此承担任何罪责,包大人劝阻他不值得为了柴文意而污了大宋皇室,展昭只得强压下满膺怒气。柴文意大笑而去。
包大人自觉放了柴文意,无颜再面对天下百姓,只有辞官以谢天下。
开封府门前,家宝持刀冲向柴文意,柴文意将家宝推倒,正欲辱之,突见狂风乍起。众人只见霎时间,天上降下无数霹雳,生生将柴文意击死。庞太师指家宝行凶,要求包大人力惩,包大人称既然柴文意已死,小商王之位由柴家仅余之婿承继,家宝不可罚。庞太师拂袖而去。包大人仰天慨叹“苍天有眼”,重新带上官帽。
参考资料:
陈与义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
三年(1113)登太学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开德府教授。后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著作佐
郎等职,不久谪监陈留酒税。北宋亡,奔徙于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高
宗绍兴元年(1131),抵临安(今浙江杭州)。历任中书舍人、侍讲、礼部侍郎、翰林学士
等职。绍兴七年任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
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 只从句律用字
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 成为宋代学习杜
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
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最近于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
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陈与义不是江西人, 作诗重锤
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 迥
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象《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
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诗 2首、《除夜》等
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 如《 夏日集葆真池
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
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
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
人寻味。
陈与义亦擅词作。〔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
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 总的说来,
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陈与义集原为其学生周葵编,共10卷,早佚。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胡□笺注《 简斋
诗集》30卷(附《无住词》1卷)刊刻问世,《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 陈简斋
诗外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
陈与义诗集(卷一)
岸帻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八关僧房遇雨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
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八音歌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曲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八音歌
金章笑鹑衣,玉堂陋茅茨。石火不须臾,白驹隙中驰。
丝鬓那可避,会当来如期。竹固不如肉,飞觞莫辞速。
匏竹且勿喧,听我歌此曲。土花玩四时,未觉有荣辱。
革木要一声,好异乖人情。木公不可待,且复举吾觥。
巴丘书事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萧,腐儒空白九分头。
跋江都王马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
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
跋任才仲画两首
远游吾不恨,扁舟载幅巾。山色暮暮改,林气朝朝新。
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因知子任子,胸怀非世人。
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
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
跋外祖存诚于帖
乱眼龙蛇起平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客来空认袁公额,泪尽惭无杨恽书。
拜诏
紫阳山下闻皇牒,地藏阶前拜诏书。
乍脱绿袍山色翠,新披紫绶佩金鱼。
北风
北风掠野悲岁暮,黄尘涨街人不度。
孤鸿抱饥客千里,性命么微不当怒。
梅花欲动天作难,蓬飞上天得盘桓。
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
北征
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
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
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
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
别伯共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
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好为南极柱,深尉旅人悲。
别大光
堂堂一年长,渺渺三秋阔。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
岁穷窗欲霰,人老情难竭。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热。
饮尽不能起,交深忘事拙。乾坤日多虞,游子屡惊骨。
衡阳非不遥,雁意犹超忽。一生能几回,百计易相夺。
滔滔江受风,耿耿客孤发。他夕怀君子,岩间望明月。
别孙信道
万里鸥仍去,千年鹤未归。极知身有几,不奈世相违。
岁暮蒹葭响,天长鸿雁微。如君那可别,老泪欲霑衣。
别岳州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
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
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
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寂寞短行,萧条远游赋。
学道始恨晚,为儒孰非腐。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
别诸周二首
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陇云知我欲船开,飞过江东还复回。不似周颙趋阙去,山灵应许却归来。
病骨
病骨瘦始轻,清虚日来人。今朝僧阁上,超遥久风立。
茂林榴萼红,细雨离黄湿。物色乃可怜,所悲非故邑。
泊宋田遇厉风作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
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
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淹速无无期。
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不见梅花六言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
想得苍烟玉立,都藏江上人家。
采菖蒲
闲行涧底采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明朝却觅房州路,飞下山颠不要扶。
长干行
妾家长干里,春慵晏未起。花香袭梦回,略略事梳洗。妆台罢窥镜,盛色照江水。
郎帆十幅轻,浑不闻橹声。曲岸转掀篷,一见兮目成。羞闻媒致辞,心许郎深情。
一床两年少,相看悔不早。酒懽娱藏阄,园嬉索斗草。含笑盟春风,同心似偕老。
郎行有程期,郎知妾未知。鷁首生羽翼,蛾眉无光辉。寄来纸上字,不尽心中事。
问遍相逢人,不如自见真。心苦泪更苦,滴烂闺中土。寄语里中儿,莫作商人妇。
长沙寺桂花重开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韵
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园中。
意匠经营与佛会,七宝欲动声珑珑。眉间毫光放未尽,指下已带旃檀风。
飞梭本是龙变化,挟大戚德行神通。恍若只洹遇佛影,岂彼台像能比崇。
共惟此事不思议,细看众巧无遗踪。日浮鸡园赤烂烂,天入鹫岭青丛丛。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觉已挫千魔锋。龙天四众俨然侍,喜满尺宅俱成功。
向来八风几卷地,众宝行树无摧桻。老萧区区佛所悯,岂与十二蛲蚘同。
重云之殿珠作帐,一朝入海奔雷公。幸留此像不为少,福聚万纪兼千总。
余休八叶终灰烬,坚固却赖三眠虫。似闻法猛藕丝像,当时已不随烟东。
煌煌二宝照南北,客摄万鬼专其雄。龙华已耀东坡墨,惊梦不假撞洪钟。
唯有兹图晦几岁,留待公句贻无穷。画沙累土皆见佛,而况笔墨如此工。
亦念众生业障厚,要与机杼聊分攻。从今俱尽未来世,买丝不绣平原容。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典刑奕奕照来今,鹤发鱼轩汝女浔。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送葬忽见三千乘,奉祱那闻五百金。妇德母仪俱不愧,碑铭知已托张林。
去年披雾识儒先,欲拜萱堂未敢前。卢壶要传纱缦业,玉裒忽废蓼莪篇。
秀眉隔梦黄垆里,落日驱风丹旐边。佛子归真定何处,空令苦泪涨黄泉。
晨起
寂寂东轩晨起迟,蒙茏草木暗疏篱。风来众绿一时动,正是先生睡足时。
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一首仰惟经世之外深入
佛海而某欲托辞以寄款款适获此事发寤於心似非偶然者独荒陋不足以侈此殊庆耳
岁星欲吐芒不开,昴星避次光低回。麒麟鸑鷟纷夹侍,善怀菩萨当重来。
仙公风流今几岁,再托高门瑞当世。买香趁浴惊众聋,要识此僧今我是。
金粟后身何足言,释迦亲送非虚传。稽首西来大菩萨,住世小劫须千年。
宰官说法聊应会,余事文章亦三昧。世间底物堪寿公,本自金刚无可坏。
城上晚思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出山道中
雨歇澹春晓,云气山腰流。高崖落绛叶,恍如人世秋。
避地时忽忽,出山意悠悠。溪急竹阴动,谷虚禽响幽。
同行得快士,胜处频淹留。乘除了身世,未恨落房州。
出山二首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山空樵斧响,隔岭有人家。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
出山宿向翁家
纸坊山绝顶,直下夕阳斜。却看来呼处,南北两岩花。
田翁邀客宿,笑指林下家。问我出山意,无乃贵喧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