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硝酸反应

铜与硝酸反应,第1张

如果题目未提示是浓还是稀,一般以稀硝酸答题:

铜与稀硝酸: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如果要写两个,下面是浓硝酸

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要考虑反应的用量:

(1)浓硝酸过量:浓HNO3和Cu反应剧烈,生成红棕色气体,溶液一般为蓝色(一般讲纯净的硝酸铜水溶液是蓝色的,因为铜离子水合后显蓝色,而硝酸根离子并不结合铜离子。但如果是浓硝酸和铜反应的时候形成NO2部分溶解在体系中,由于浓硝酸中,水份较少,一部分NO2并不水合而保持原有的颜色,混合铜离子的蓝色,看上去是绿色的。如果加入较多的水稀释,则又会变成蓝色溶液);

(2)铜片过量:刚开始反应剧烈,生成红棕色气体,溶液为蓝色,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稀HNO3与Cu反应缓慢,生成气体颜色变浅,试管口处颜色加深变为红色,溶液为蓝色。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希望能帮到你

浓hno3和cu反应剧烈,生成红棕色气体,溶液变

,稀hno3与cu反应缓慢,生成无色气体,当气球松开后瓶口处变为红色,溶液为蓝色。

硝酸不仅能和金属起反应,而且还能与不活泼的金属cu反应,足以说明其氧化性强。

⑴与金属的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金属与反应规律:

⑴不论稀hno3还是浓hno3都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几乎所有金属。

⑵hno3与金属反应时,主要不生成氢气,对于氢后金属,浓hno3的还原产物是no2,稀是no。

1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2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NO3=3Cu(NO3)2+2NO+4H2O

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铜和浓HNO3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六章中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同时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所以铜与浓硝酸(HNO3)反应的原理、操作和实验结论在理解、掌握硝酸氧化性时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上对此实验是单纯的在试管中进行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 NO2)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实验时反应物用量过大产生的大量NO2气体让学生和教师难于忍受。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强环境保护,对本实验的演示操作进行改进显得很有必要。改进后,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也达到了环保要求,保障了人体的安全。

一、实验改进一

操作装置图如图1所示。

http://wwwyaohuaorg/teacher/haoyuanqing/html/shitishiyan/%CD%AD%BA%CD%C5%A8%CF%F5%CB%E1%B7%B4%D3%A6%CA%B5%D1%E9%B5%C4%B8%C4%BD%F8htm(详见此网页)

1.所用的仪器和药品

有侧孔的试管、大罐头瓶、单孔大胶塞、胶塞、石蕊试液、浓硝酸、铜片。

2.操作过程及方法

a.向瓶中注入 3 cm~5 cm深的NaOH溶液,并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盖好带有侧孔的胶塞。

b.向试管中放进 3g铜片,再加入 5 mL浓HNO3后,即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

可以看到试管内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断从试管侧孔进入瓶中,反应完毕后,待几分钟发现瓶中的气体颜色由深变浅,直至变为无色,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淡甚至达到无色。

3.几点说明

a.整个装置必须气密性好。

b.试剂的用量不宜过多。

C.试管内的NO2可在清洗前颠倒瓶子,让液体从侧管进入试管而被吸收。

二、实验改进二

此改进是在改进装置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装置图如图2所示。

1.所用的仪器和药品

试管、分液漏斗、双孔胶塞、导气管、烧杯、浓硝酸、铜片、紫色石蕊试液。

2.操作过程及方法

a.先往试管里放入3 g铜片(Cu)、塞紧带有分液漏斗及导气管的双孔胶塞,往分液漏斗里加入浓HNO3,将导气管出口插入烧杯里的NaOH溶液中。

b.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滴入适量浓HNO3。

可看到试管内的Cu片与滴下的浓HNO3剧烈反应,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充满试管并从导气管口排出而被烧杯中的NaOH溶液吸收。反应完毕后可往分液漏斗中加进NaOH溶液使试管中的NO2气体充分被吸收。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能有效的控制反应物浓HNO3的量,能利用装置充分吸收反应产物NO2气体,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有毒气体NO2向大气中的排放,让学生从化学实验中受到了环境教育,提高了环保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性认识,开拓了视野,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角度提供了范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22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