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十首爱情诗

世界上最美的十首爱情诗,第1张

#诗词鉴赏# 导语爱情是什么?是生死相托的,是风雨同舟的责任,是患难与共的付出,是相濡以沫的情深。爱是人性的美的力量。爱你年少时的桃之夭夭,更爱你年老时的白发苍苍。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印-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注: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当你老了爱尔兰-叶芝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注: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叶芝的艺术代表着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叶芝早年的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便属于此风格。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艾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我曾经爱过你俄国-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

 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去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让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

 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

 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

 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一样爱你

  注: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罗斯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我是怎样的爱你英-勃朗宁夫人

 我是怎样的爱你

 诉不尽心中万语千言

 我爱你的程度

 是那样的高深和广远

 恰似我的灵魂

 曾飞到了九天与黄泉

 去探索人生的奥秘

 和神灵的恩典

 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

 我爱你不息

 象我每日必须的食物从不间断

 我纯洁的爱你

 不为奉承吹棒迷惑

 我勇敢的爱你

 如同为正义而奋争

 爱你,以昔日的巨痛和童年的忠诚

 爱你,以眼泪,笑声及全部的生命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圣贤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激情

 假如上帝愿意

 请为我做主和见证

 在我死后

 我必将爱你更深,更深

  注: 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又称勃朗宁夫人或白朗宁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尊敬的诗人之一。生于1806年3月6日。十五岁时,不幸骑马跌损了脊椎。从此,下肢瘫痪达24年。在她39岁那年,结识了小她6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她那充满着哀怨的生命从此打开了新的一章。她的作品涉及广泛的议题和思想,对艾米丽·狄金森,艾伦·坡等人都有影响。

一棵开花的树中国-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在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注: 席慕蓉,原名穆伦·席连勃,诗人、散文家、画家。1943年10月15日生于重庆,蒙古族,是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落居台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她的作品歌唱人生、故土和爱情,诗风温婉清秀、意向单纯而节奏流畅。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见与不见中国-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注: 仓央嘉措(1683—1706年),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的人物。

致橡树中国-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注: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偶然中国-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注: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错误中国-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烦忧中国-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注: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1905年11月15日(农历9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诗人,翻译家。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和李白同位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还有李贺,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 《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之后差不多就是近代了。有两位比较出名的,一是郭沫若,一是徐志摩。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

唐诗中的浪漫主义

唐诗作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瑰宝,浪漫主义是其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唐诗的世界中有许多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留下了他们的诗句,也在唐诗的世界里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在繁星璀璨的唐诗世界中有三颗耀眼的明星,而他们正是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浪漫主义唐诗。

一、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作为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风雄壮豪放、神奇瑰丽、飘逸洒脱、清新自然。李白作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继承与发展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诗风的基础上他又开创了积极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个人又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李白创造了他的诗歌,也在唐诗的世界中留下了一座丰碑。以下是对他诗歌的一些解读: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并且描写了蜀道上的奇异风光,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的热爱。同时将人间险恶与蜀道难进行了有机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全诗豪情奔放,想像丰富奇异,极具夸张性,语言富于变化而且充满感情,有声有色,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李贺,作为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唐诗三百首》读书报告

2

李贺一生愁苦多病,年仅27岁便因病去世,世称“诗鬼”。由于当时藩镇割据,污吏横行,中央政府有名无实,因此李贺的诗歌多以抨击当时黑暗政治和反对藩镇割据为主题的。李贺诗歌浪漫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奇诡的构思,而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之一是著名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这首诗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第二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渲染出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反映将士们面对重重困难,毫不气馁。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风意境朦胧,造旨精丽,富于暗示,以深入表达人的内心情绪为主,而无题诗更是他的首创。他的无题诗内容成因不便明言,因此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此类诗大都与爱情有关,但性质和内容并不单一,有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有的似有似无。同时具有深刻的人生主题和政治寓意。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唐王朝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异常的尖锐激烈,而他自己的家世与仕途也飘摇多变,这都造就了他的诗歌,他的人生。李商隐的无题诗善于摄入仙道形象,通过抒情主体的意化和情化,就使他的无题诗的意境蕴蓄着一层仙道的情韵。这种情韵加上李商隐好以艳语写悲情,便构成了一种以艳丽、缥缈、含蓄为特征的深情缅邈、沉博艳丽的朦胧风格。以他的一首无题诗为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点出时间和地点。但细一琢磨,所给的场景又那么让人难以捉摸,显然是作者梦设的时空,以追想消逝的恋情。第二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好像是作者在表述心志,颇有些海誓山盟的味道。而最后两句两个场景,一繁华一冷清。繁华之处也孕育着失落与哀怨,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灯红酒绿、歌舞喧闹的夜宴上,也许因为羞怯只能与所爱之人相视传情,也许是与所爱之人欢娱良宵而当夜阑人静之时又不免倍添惆怅。总之,应官鼓响,一夜风流随风而逝。诗人坐在马上心绪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唐诗三百首》读书报告

3

迷离,失魂落魄,象风中蓬草一样投入了一天庸常的案牍琐事。全诗场景多变,意绪纷繁,所有的文字皆是以诗人的情感变化连缀而成,于思绪中见美感。

“三李”的浪漫主义诗歌都传承自楚辞,受时代影响很大,因此也都各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总而言之,三位诗人都在对理想的不断追求中饱受了现实的摧残,在对梦想的追求和遭遇的现实的苦闷中造就了一篇篇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和李白同位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还有李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417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5
下一篇2024-0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