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威和君越哪个好?

君威和君越哪个好?,第1张

君威比较好些。

君越落地价比君威高25万元,配置价高1万元,君越溢价15万元。君威性价比高。

配置方面,君越确实更强,但价格也涨了25万,市场份额还不如君威。

君越销量不佳可能与其定位模糊有关。作为家用车,窄窄的车身不如君威过得去,作为商务车,品牌影响力不足。所以两车性价比的话选择推荐君威。

1、Lamborghini就是兰博基尼,是大众旗下的超级跑车品牌。充满力量的外表以及强悍的性能一直是兰博基尼跑车的特点,并且售价也是百万到千万级别。目前,兰博基尼旗下的车型有超跑Aventador、Huracan、Reventon、Gallardo、Murcielago等,SUV车型有Urus。

2、兰博基尼的车标是一头倔强的公牛,这个标志的来源是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的星座金牛座。并且这头公牛充满肌肉并呈现攻击形态,与兰博基尼跑车的特质非常符合。此外,公牛还表示了兰博基尼高傲不羁、疯狂热情、挑战极限的特点。

3、兰博基尼自诞生以来就是法拉利的宿敌,从创始人费鲁吉欧和法拉利的个人恩怨到今后在市场上的角逐,两者都是在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也正是他们之间的不停争斗,才促使了那么多美好的车型诞生。在法拉利、保时捷、迈凯伦等超级跑车都进入混合动力时代后,兰博基尼也在计划推出混动车型,我们也可以期待这款混动兰博基尼究竟会有多“暴力”。

对中国 汽车 而言,过去10年无疑是最好的年代。

2010~2020年,中国共销售了26亿辆 汽车 ,相比前十年,销量翻了33倍。

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 汽车 销量有所下滑,但我国规模以上 汽车 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815577亿元,同比增长了34%,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77%。

中国 汽车 的影响力也节节攀升,吉利2010年收购沃尔沃、2017年收购路特斯;上汽集团2017年排名超过日产、宝马和现代等世界知名车企,成为世界第七大 汽车 集团;长城 汽车 2019年在俄罗斯建厂……

这一切,都发生在2010~2020年之间。细思下,论惠民之深,对 社会 财富贡献,也许没有哪个行业会出 汽车 制造业之右。

虽说失败的案例各有不同,成功的案例大都是相似的,今日我还是想盘点一下过去10年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

该如何定义成功?

这10年,中国市场上在售的车型太多了,我认为, 销量只能做参考,关键还是看这款车成功的意义是否超过了产品本身。

如凯美瑞、雅阁、思域、CR-V、途观这些车型销量虽高,但我认为它们谈不上成功,因为这些车在全球也热销,是世界名车,在中国只是延续了海外的市场表现。

倒是卡宴,我认为它是成功的,刚亮相时这款车并不被专家看好,引入中国后却获得了非一般的认同。2020年保时捷全球交车27万台,卡宴销量为92万台,光是中国市场卡宴的销量就达到33万台。

再如五菱宏光和H6,两款都被誉为神车,10年间累计销量分别突破500万和600万台,成为中国品牌 汽车 的代表。

还有GL8、汉兰达,这两款都是自带流量的常青款车型,在其所属细分市场中,更是同级标杆式的存在,总是被拿来各种比较,话题热度经久不衰。

故我认为,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是它们:

GL8

卡宴

汉兰达

朗逸

五菱宏光

H6

逸动

缤智/X-RV

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

MODEL 3

(按上市时间排序)

GL8

在中国有两种MPV,一种是GL8,另一种是其他。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MPV全年累计销量1090万辆,同比下降208%。但GL8却实现了62%的逆势增长,累计销量156879辆,几乎是第三名的三倍。

开租车公司的朋友告诉我,客户商务接待用车只认GL8。所以他公司有16台GL8,2台奥德赛。可见,GL8已经成为国内商务MPV的代名词。

自1999年12月第一辆GL8在国内下线至今,GL8已迭代到第四代,如今的GL8挂的虽是别克标,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车,在海外没有同款的车型。

听不少开过GL8的司机反馈,GL8空间大,乘坐也舒适,就是油耗惊人,百公里油耗高达18L!故GL8被司机称作“油老虎”,但这并不妨碍它成功,GL8是先行者,填补了国产MPV的空白,开创了中高端MPV的市场。

直到今日,GL8在国内MPV市场依旧没有一个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威然与奥德赛都无法撼动它的地位。

2020年GL8改款上市后,更是推出了ES陆尊、陆上公务舱和艾维亚三个版本,售价覆盖了20-50万元。

可见,不是对手不努力,而是GL8已经把主流的MPV细分市场牢牢占据了。

卡宴

1998年,保时捷对外宣布要造一款SUV,计划一经发布便引起业界哗然。几乎所有人认为,对于体内流淌着赛道血液并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的保时捷来说,造SUV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损害品牌形象的行为。

然而当第一代卡宴在2002年日内瓦车展亮相时,原本嗤之以鼻的观众亲眼目睹后却转变态度,甚至伸出大拇指为之称赞。

因为除了传承家族优美的外观特征外,卡宴完好地保留了保时捷家族出色的操控和强劲动力的精髓,让大家明白它依然是一台保时捷。

卡宴推出了Cayenne,Cayenne S,Cayenne Turbo,Cayenne Turbo S和Cayenne GTS五个类别。

其中,Cayenne Turbo搭载45升V8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50马力,百公里加速仅需56秒;Cayenne Turbo S最大功率更是去到521马力,一举成为当时全球最快的SUV。

卡宴最受欢迎的市场是中国,2020年卡宴销量占保时捷中国全年总销量的38%以上。

其实,在第一代卡宴诞生的那个年代,德国的几个大厂都已推出了豪华SUV:奔驰最先发布了非承载式车身的ML,宝马紧接着在路虎的帮助下搞出了X5,大众也在紧锣密鼓地造着途锐。

但与保时捷不同的是,无论奔驰、宝马还是大众,它们的主要产品都是日常实用定位,保时捷则用不同寻常的策略,将卡宴对高性能、操控性的追求做得非常彻底,如此个性鲜明的SUV在当时可是十分罕见,这就是卡宴的成功之处。

汉兰达

汉兰达在中国的销量不算高,2000年问世,2007年登陆中国,2009年实现国产,截至2020年10月12日,汉兰达才实现100万台的产销规模,成为国内首款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的中大型SUV。

虽然销量不是特别大,但汉兰达长期在“加价”,“加价”行为让消费者不爽,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汉兰达备受追捧,毕竟物以稀为贵 。

自国产以来,汉兰达月均销量一直稳定在一万台,为何广汽丰田没急着提升产能呢?

答案是品控。

众所周知, 汽车 是一件复杂性最高的大宗商品——零部件多,供应链长,制造工艺复杂;批量大,型号多,生产一致性难;使用环境复杂,工况严苛,耐久性难……广汽丰田是业内最重视品控的企业,以稳定的产销节奏确保品控。

汉兰达与锐界销量趋势图

稳定的产量规划,是不会出现“双十一购物节”那样突然增加几十倍的波峰,工人的工作量全年基本上是紧跟生产规划、按部就班的。这么安排,工人就极少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自然就能减少失误的发生。再加上每个环节上的严格把控与检测,全面保障作业线上每台车的高品质。

得益于稳定的高品质和高销量,目前汉兰达保值率在细分市场名列前茅,在《2020中国 汽车 保值率报告》中,汉兰达1-3年保值率已经连续5年位居同级第一。

这也是丰田很牛的地方,一款车一个动力总成就能卖成这样,专治各种不服。

朗逸

朗逸的身份很特殊,虽然挂着大众标,实际上它没有纯正的大众血统,网民戏称它为“私生子”。

表面看,朗逸的产品力并不出众,但各方面的表现却很均衡;令人称奇的是,不论市场怎么变化,它始终霸占紧凑型车销量榜前三。

2020年12月,朗逸月销36万台,卡罗拉月销32万台,思域月销23万台,连世界名车都卖不过朗逸。

自2008年推出以来,朗逸累计销量已超400万辆,在巨大的保有量和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加持下,它的二手车保值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当你不知道买什么车,又不想买日系车的时候,朗逸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朗逸是上汽大众成功基石,大众在中国一骑绝尘正是从朗逸开始的(不要以为大众一直独领风骚,2004-2006年那几年,大众在中国经历了最艰难的低谷,经销商天天吵着要退网)。

第一代朗逸推出时,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款车,当时大众已推出基于PQ35平台研发的车型,而朗逸却是基于PQ34平台研发,该平台诞生于1998年,喊他一声爷爷也不为过。

PQ34平台的缺点很多,首先是车架设计很难满足与日俱增的安全测试标准,再有行驶感受不会特别的优秀,唯一的优势是低成本。

不过朗逸并没有将节省出来的成本直接转化为利润,而是增加了许多先进技术,如激光焊接、驱动防滑、前排双侧安全气囊、陶瓷刹车片和碰撞后自动断油解锁等,与此同时,排放还达到了国四标准。

朗逸正式投放市场后,销量一路攀升。2009年12月,朗逸的销量突破了2万台。从2010款开始,朗逸配备了ESP,同年8月,推出14T车型,售价下探至1328万元。此举直接带动了朗逸的销量,2010年底,朗逸的销量突破了25000辆。

我相信这是连上海大众自己也都没想到的,然而数据不会说瞎话,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模样不难看,空间够用,品质可靠,价格相对便宜是朗逸一步步走上神坛的根本原因。

五菱宏光

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昨晚我的Nissan GT-R在秋名山输给一辆五菱宏光,他用惯性飘移过弯,他的车很快,我只看到他有个修楼房漏水的招牌,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烦你们跟他说一声:礼拜六晚,我会在秋名山等他!”

“神车”光环加身的五菱宏光不仅销量如虹,前置后驱的驱动形式又赋予了它可以漂移的特性,一度成为国人吹捧的对象,一言不合就挑衅上秋名山飙车、PK超跑,凭借着秒天秒地秒空气的风骚霸气,就连高速违章摄像头也只是在它一闪而过的绝世魅影之后,仅仅只抓拍到这令人惊叹的传奇瞬间。

当然了,五菱宏光绝非天外飞仙,但它又是如何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呢?

有人称,五菱宏光的成功是因为便宜。

事实上,五菱宏光并不是以廉价策略成功的代表,相比风光、威旺也算不上便宜。

五菱宏光成功其实是定位精准,相比GL8动辄二十万起的高价,五菱宏光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用4-7万的价格,成功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满足了四、五线乃至更广袤的农村市场真实需求。

中国现阶段大多地区的经济条件和消费水平其实并不怎么高,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2189元,全国倒数第一的甘肃省仅20335元,确实不能算高。

在四、五、六线市场,很多人买车的预算只有5万元左右。这个群体的消费者可能并不追求品牌,但是他们追求品质,他们不追求奢侈,但是他们同样也想开一款车。

五菱宏光成功的迎合了他们既要能满载家人又要能够满足私营经商或创业所需,既要实用经济又要可靠耐操的需求。

从2010年至今,五菱宏光累计售出500万多辆,这个数据足够说明一切。

目前,五菱的合资方通用集团已经把这款神奇的车型挂上雪佛兰的标志,带到了埃及和印度等市场上,凭借大规模量产所带来的成本议价能力以及过硬的产品实力,相信它一定能够在海外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让这款中国真正的“国民车”走向世界,赢得更多的荣光。

H6

纵观整个 汽车 产业的发展史,任何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必然都会有一款成功的车型支撑起整个品牌的基础——于丰田而言,这款车型是卡罗拉;于大众而言,这款车型是高尔夫;于本田而言,这款车型是思域。而于长城而言,这款车型是哈弗H6——从2011年上市至今,全球累计销量突破600万辆,也是国内首个累计销量突破600万辆的SUV。

2011年8月25日,哈弗H6上市。当时这款车搭载了三菱20L汽油发动机和绿静20T柴油发动机,其中汽油车的售价为958万~1158万元,柴油车的价格为1218万~1418万元。

彼时,国内的SUV市场是这样的,以丰田RAV4、本田CR-V、大众途观牢牢的占据着SUV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因为市场始终处于空白的关系,大家一直所期待的以合资品牌SUV互相制衡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造就了一系列加价现象,先是CR-V加价,然后RAV4加价,途观加的更狠。

在15万元这一传统的家用购车预算区间里,始终缺少一款能够支撑起大众消费的SUV——这给哈弗H6带来了机会。

作为15万元价格区间内唯一的一款紧凑型SUV,与传统家用轿车价格相同的哈弗H6迅速的成为了市场的热宠,登场数月就成功的实现了销量突破万辆,并快速的成为国内SUV市场销量的冠军。

对于长城 汽车 而言,哈弗H6系列的热销,也促使了长城 汽车 运行模式的转变。巨大的销量快速的让长城 汽车 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进入到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体系中,利润率曾逼近法拉利。

2019年6月份长城 汽车 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投产,从乡镇企业到全国闻名再到走出海外,哈弗H6无疑是最大的功臣。

逸动

虽然跟朗逸、轩逸等轿车比,逸动不是一个量级的产品,但逸动是目前中国品牌在轿车市场仅有的,能卖上量的两款轿车之一,另一款是帝豪。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既然逸动能入围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为什么帝豪不行?

看销量的话,帝豪也不错,但相比逸动,帝豪溢价能力一般,产品力并不能跟同级合资车相媲美,之所以能卖,主要原因还是便宜。

吉利的成功靠的是博瑞、博越,不是帝豪。

但说了博越,跟他一类的车型太多了,宝骏560,传祺GS4……

而逸动不同,是能秒杀同级合资车的,故我认为逸动更合适。

“逸动是长安 汽车 全球研发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一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全球战略车型。造型设计出自长安设在意大利都灵的设计中心,内饰则在日本横滨设计,底盘调校在美国底特律的研发中心,动力匹配交给了长安英国伯明翰的研发中心。产品和车型都是比照全球性的竞争对手,并不按照国内的竞品简单对比。”2011年,第一代逸动上市时,曾任长安 汽车 总裁的朱华荣对外界这么介绍它。

可见,长安对逸动这款车非常重视,它是长安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款车,汇聚了全球工程师的心血,也是检验长安 汽车 20时代的试金石。

截止今日,逸动在8年时间里累计销量达到了100万辆,曾有连续27个月销量过万的优秀表现,堪称最成功的中国品牌轿车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款车,我对长安 汽车 刮目相看,逸动之前的长安是以微面为主,长安之星、长安金牛座。逸动改变了我对长安 汽车 的看法,它不仅是长安的重磅车型,它还是中国品牌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性产品,它让人看到中国品牌 汽车 不止在低端MPV、SUV领域才有机会,在主流轿车市场同样可以和强大的合资品牌一较长短。

另外,逸动还是中国品牌少有的换代车型,至今已推出第三代产品,对中国品牌 汽车 来说,累计销量能在50万以上,又能坚持换代的车型,寥寥无几。

缤智/X-RV

缤智/X-RV并不是国内最早的小型SUV,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小型SUV是福特翼搏和别克昂科拉。

广汽本田缤智在2014年10月25日正式上市,售价1288-1898万元,紧随其后,东风本田XR-V在2014年11月18日也进入了市场,定价1278-1628万元。

两者定价高度接近,事实上,缤智和XR-V都源自本田的VEZEL车型,而VEZEL和飞度都源自本田的GSC(Global Small Car)平台,都属于本田的全球车型。

缤智/X-RV的出现后,连克竞争对手,长期占据小型SUV前二,并远远抛离第三位。

缤智/X-RV成功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价格在15万元的区间内。

二是缤智/X-RV虽然是小型SUV,但是空间表现并不逊色,整体的空间利用率甚至能够达到同级别国产紧凑型SUV的标准。

三是设计确实不错,缤智/X-RV让年轻人对外观构型越发挑剔的需求得以满足,因此在 汽车 市场中打下了一片天地。

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

卡罗拉和雷凌在全球都很成功,2020年末,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900万。再次创造全球销量新纪录,连续六年夺得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但我认为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是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而不是卡罗拉/雷凌。

卡罗拉/雷凌放在全球市场看是成功的,但在中国市场表现反而不及预期,毕竟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卡罗拉/雷凌没能在中国市场也占据第一位。

那为什么说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是成功的呢?

我认为, 科技 的伟大不在于超级,而在于普及。

作为丰田双擎战略的重要车型,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是首个在中国研发制造的双擎车型,本土化的优势不止在于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是“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双擎产品”,更是在成本上取得的极大优势,使卡罗拉双擎能够以更加亲民的价格来到中国消费者身边,缩减了燃油版与混动版的价差。

另外双擎的优势不仅仅是省油,其高效的混合动力技术还确保出色的动力性能,同时兼顾低油耗、低排放。

卡罗拉双擎常用的中段加速(20-50公里/小时)仅为31秒,百公里油耗仅为42升。此外,其高效发动机自身已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尾气排放,在单独依靠电动机行驶时,更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

截止到2020年7月底,丰田的混动车型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600万辆”大关,中国的混动车型累计销量也突破100万辆。

打开局面后,本田跟进混动车型市场,雅阁混动版成功后,更多车企也开始研究混动技术,推出混动车型。

MODEL 3

“全中国只有两台MODEL3,其中一台就在我们园区。”2017年我到小鹏 汽车 参观时,工作人员这么告诉我。

2017年7月29日,特斯拉在美国加州举办了首批特斯拉 Model 3 的交车仪式。在此次发布会上特斯拉除了向自家员工和北美VIP用户交付了30辆 Model 3之外,同时官方还正式公布了 Model 3 量产版车型的海外售价和具体信息。

结果没过几天,MODEL 3就出现在中国。可见,不管是资本还是车企,都非常重视这款车。

事实证明,MODEL 3确实有两把刷子。

2014年,LEAF销量达到30,200辆,创下了电动 汽车 单年销量的最高纪录,而Model 3仅花了一个月,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在上海临港超级工厂交付了首批国产Model 3。2020年,国产Model3销量达到了137459辆,位居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第一位。

美国环保署(EPA)每年都会出一份《Fuel Economy Guide(燃油经济性指南)》,公布美国市场全部在售车型的能效水平。2020年的《指南》中,能效最高的EV是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综合能效高达141MPGe(意味着337度电能行驶141英里,约合百公里耗电149度)。不得不说,特斯拉能成为目前最成功的电动车,还是有它道理的。

虽然市场和技术表现不错,也入选了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但我认为MODEL 3还是被高估了,近年来,MODEL 3的失控、自燃、自爆、死机等事故不断,这恰恰说明该车品质挺一般的。

文 | 李健波

2023年4月18日,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在上海车展上展出了其首款高性能V12混合动力超级跑车——全新Revuelto的亚太首发。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集成了一台全新自然吸气式V12发动机和三台电机,综合输出功率高达1,015马力,配备双离合变速箱,提供13种驾驶模式可选,包括纯电驾驶。此外,Huracán Tecnica和Urus Performante等车型也与之同台展出,周边甄选服饰、配饰以及一系列联名产品也在专区亮相。

全新Revuelto采用航空学灵感、完全以碳纤维打造全新单体式车壳,即单体式车身(monofuselage)。广泛引入锻造复合材料,革新性底盘设计,锻造复合材料部件的生产比传统制造工艺更具可持续性。在沿袭兰博基尼经典同时,以全新设计语言焕新面世,展现出极具未来感的设计风格,“Y”型元素在前大灯、尾灯、大尺寸侧面进气口以及仪表盘中央位置反复出现,而标志性的V12发动机在车尾整体露出,清晰可见。Revuelto的内饰设计进一步强化了“飞行员体验”理念,为驾驶者打造“人车合一”的沉浸驾驶体验。

Huracán家族最新成员——Huracán Tecnica,专为在公路和赛道上追求纯粹的兰博基尼驾驶体验、兼顾卓越性能和生活方式的驾驶者打造。车身前部和后部均经过重新设计,车身线条更加凌厉,助力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其搭载的自然吸气式52升V10发动机能够输出高达640马力的强劲动力,在6,500转/分时扭矩可达565牛·米,保证了车辆在各种场景下的稳定性和易操控性。

Urus Performante也将兰博基尼超级SUV驾驶乐趣、性能提升至全新高度。2022年,Urus Performante在派克峰国际爬山赛(Pikes Peak International Hill Climb)的赛道上创下量产SUV类别的全新纪录,证明了其强悍实力和整体性能的提升,凸显其驾驭任何道路的能力,随时随地尽显驾驶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兰博基尼展台的Ad Personam高级个性化定制区域还展出了一台Urus S。以豪华多功能性和设计成为代表终极兰博基尼生活方式的超级SUV,展车采用了来自Ad Personam高级个性化定制项目的Viola Mithras(紫色)定制涂装。并且,定制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由Ad Personam高级个性化定制项目的专家团队与客户一同完成。

市场表现方面,兰博基尼2022年在交付量、营业额和盈利能力方面均取得了史上最佳表现,恰逢品牌成立60周年,同样是Direzione Cor Tauri(向金牛座之心前进)电动化战略规划第二阶段。根据该规划,公司将在5年内投入19亿欧元,展开电动化战略,并助力兰博基尼朝着更少碳足迹、更佳财务表现和更高品牌价值的可持续未来迈进。

兰博基尼汽车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Stephan Winkelmann表示,“很高兴能够在这一汽车行业盛会展示我们的最新成就。中国市场多年来持续增长,未来也将在品牌的发展中继续处于战略性地位。兰博基尼Revuelto在上海车展进行亚太区首秀,展示了我们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客户的坚定承诺。”

文/奚百汇

编辑/奚百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青车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为福特本次车展性能车家族的“主打车型”,全新F-150 Raptor这款重量级高性能越野皮卡车型首次亮相中国市场,并将于明年正式引进中国进口销售。

与全新F-150 Raptor在福特展台上相辉映的,是令人只需看上一眼便无法移开视线的福特GT超级跑车。福特中国还在车展前宣布将在中国限量发售全新福特GT超级跑车;此外,福特还宣布,福特GT超级跑车的赛车版车型还将参加今年的世界耐力锦标赛中国分站赛——上海6小时耐力赛。

全新福特GT超级跑车现已正式面向包含中国在内的全球爱好者开启线上预定申请。有兴趣的消费者可以登录FordGTcom提交预定申请。全新福特GT超级跑车将成为福特最为“一车难求”的顶级限量产品——全球年产量仅250台,首期接受订单的周期为两年,共计划生产500台。

终极钢炮——全新福特福克斯RS,作为福特第三代高性能车型的代表, 福克斯RS也将是首款引进中国市场的RS家族成员。搭载了全轮驱动系统和23升EcoBoost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

新福特翼虎

新福特翼虎的动感大气的外观设计延续了福特标志性的家族化设计语言,与福特锐界、翼搏等福特SUV车型设计一脉相承。 新福特翼虎车型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20升EcoBoost发动机和15升EcoBoost发动机两款动力选择。

福特锐界V6旗舰型和金牛座限量版也首次亮相本届车展舞台, 搭载了27升EcoBoost V6双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 同时,福特锐界V6旗舰型还是福特品牌在中国首款同时采用了自适应转向系统和SYNC 3车载连接系统的车型。

新推出的金牛座限量版将搭载福特先进的27升EcoBoost V6双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并对车辆的外观和内饰设计以及车辆的科技配置进行升级, 同时金牛座限量版也是福特在中国率先使用SYNC? 3车载连接系统的车型之一。

福特C-Max Energi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引进,福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首次带进中国,它将与现有的EcoBoost发动机系列,及传统汽油发动机一道,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动力总成产品选择,福特C-Max Energi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动力总成系统由一台汽油发动机和一台电池驱动的电动机共同组成,同时采用福特新一代的“动力分配”技术。该技术可以让电动机和高效的20升阿特金森四缸发动机根据需要独立或协同工作,以实现最高效率。为电动机提供电力的是福特先进的锂电池系统——同上一代混合动力车型使用的镍氢电池相比,锂电池系统更加高效、体积更小且质量更轻。

在近两三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下,现时每逢有全新燃油车推出或换代的消息传出以后,业内似乎都很难再抱以十分坚定的支持态度来看待这些产品。

因为在国内“油电同价”的内卷环境里,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已然成为了同级市场的价格之锚,那么对于燃油车,尤其是合资阵营的汽油车产品来说,这已经是有点被“逼上梁山”的形势。

面对这般情况,全新换代雅阁就试图通过一次大的革新来给出有力回应。

对于广汽本田来说,第10代雅阁绝对有着发展里程碑式的意义,该车自2018年换代以来,直接将整个销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上,使得广汽本田品牌牢牢站稳在合资阵营第一梯队里。

具体来看数据,2017年雅阁卖出15万辆,而到了2022年,即便去年国内整体零售市场仅微增了19%,但雅阁依旧同比增长162%至超23万辆,如此表现也得以让雅阁继续力压群雄,保持中型车市场里的领导角色。

关于10代雅阁热销的原因,一方面离不开该车以出众设计手法兼顾了运动及大气风格的造型取向,此外更重要的是,该车标配15T+CVT的组合,对比其它竞品有着明显的动力优势。

再者,10代雅阁混动版的1998万元起售价,对比前一代的2398万元要足足便宜4万元,此举也助力混动系列得以快速崛起,成为新的销量增长极。

不难看出,驱动系统这一环对于雅阁的销量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延续此前的产品力优势,换代雅阁将继续提供15T+CVT的组合,其中141kW最大功率的参数与上一代基本相当,这也有望为新车保持当前的热销景况。

此外随着这两三年国内对于新能源持续高涨的追逐热潮,换代雅阁自然亦不敢坐视不理,于是新车选择在入华多年以后,首次推出其插电混动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据悉国内换代雅阁插混版将取代原来的油电混动版本成为主推车型,而油电混动版本则不再被保留。如果属实,此举无疑彰显出了广汽本田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

关于这套20L插混系统,该版本是在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的基础上改造而来,考虑到本田i-MMD混动系统向来支持纯电、串联、发动机直驱的三种动力输出模式,因此在换到插电混动系统以后,大概用户更关心的是换代雅阁插混版的纯电工况表现。

一方面,新车电机拥有135kW最大功率及峰值扭矩335N·m,其中换代雅阁插混版得益于第四代系统电机的优化,对比现款采用了第三代i-MMD插混系统的皓影PHEV的315N·m稍有提升,同时纯电工况下最高时速也达到175km/h,看齐了多数纯电车型的表现。

在满足迅捷的纯电动力之余,节能同样是换代雅阁插混版的一大重点,其中新混动系统采用的20L发动机从多点电喷改为直喷技术,通过更高的压缩比换来了41%热效率。

此外新车配备了177kWh三元锂电池,满电WLTC纯电续航达82公里,即便在匮电工况下,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也只有488升,使得换代雅阁插混版的总续航里程得以突破1000公里,充分满足了用户可油可电的使用需要。

可油可电的使用工况对于用户来说有多重要,这点从比亚迪、深蓝及理想持续增长的销量即能可见一斑,其中雅阁作为同样主要面向工薪阶层、家庭用车的产品,能提供这般节能的使用特点可谓击中了消费者的使用痛点。

再者,基于换代雅阁插混版的82公里续航能力,如果未来新车能支持快充的话,相信它还可以进入到更多一线城市长距离通勤用户的购买清单里。

在此基础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优势除去节能以外,还离不开更好的行驶品质,这结合换代雅阁插混版本身的高阶定位来说,高级感自然也成为了新车发力的主要环节。

本田作为一个崇尚运动驾控的品牌,驾驶乐趣向来是其吸引年轻用户的一大法宝,当然在给出直接驾驶体验的同时,行驶质感方面多少难以被同时兼顾,这点也是本田车型多年来的存在现象。

对此,实际从换代飞度、全新致在、型格等车型来看,本田已经在底盘质感及噪音抑制方面有了不少提升。

而来到换代雅阁身上,新车更是配备了ADS自适应悬挂系统,该系统在应对颠簸路面时能快速调整减震器阻尼,尽可能过滤掉不必要的细碎震动,这点结合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的NVH优化以后,相信能帮助换代雅阁呈现出更多高级的行驶品质感。

与之同时,新车通过采用前排双侧玻璃以及主动降噪技术,并且搭配米其林浩悦4代轮胎的静音性以后,由此再为自身的高级质感注入了更多实际卖点。

对于换代雅阁来说,要想更多体现新车的高级感,一方面要在行驶质感这样看不见的地方着力,另一方面也要在看得见的部分多下苦功。

于是较之上一代版本而言,换代雅阁的设计风格变得更加成熟,其中新车在通过熏黑格栅保留了一定的运动气息之余,前后灯组的敦实造型以及近5米的车身长度都在时刻传递着其稳重姿态。

从某种程度来看,换代雅阁的设计风格跟福特金牛座有点相近,另外新车后排还提供了连通后备厢的开口设计,这般手法实际也是更多考虑到美国人放高尔夫球包的需要,由此不难看出换代雅阁的“美国化”转变。

虽然换代雅阁在设计上更多讲求了美国人的审美要求,但在乘坐空间方面依旧符合了中国用户的预期,于是新车提供了4980x1862x1449mm的三围尺寸及2830mm轴距,其中车身长度因为设计需要而较之上一代版本增长了74mm,至于其它方面则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换代雅阁插混版的电池组得到了小型化的设计优化,因此后排纵向高度并未受到影响,结合新车突出的轴距特点来看,换代雅阁插混版有望延续向来的家用车大空间优势。

此外为了能够得到中国用户的青睐,换代雅阁还在座舱方面作出了不少科技化的改造投入,其中新车主打102英寸液晶仪表盘+123英寸中控屏+115英寸HUD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的大屏组合,而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换代雅阁的仪表盘还采用上悬浮式设计,区别于海外版有遮沿的造型。

另外跟海外版明显一点不同的是,换代雅阁没有延续型格、致在的三旋钮式控制区设计,而是改以一个“座舱环境控制旋钮”来取代,用户可以通过该旋钮来选取空调、音响、灯光等不同功能进行调节,然后用点按的方式来完成确认,以此最大限度减少物理按键。

在主张科技座舱下,换代雅阁进一步升级了Honda Connect 40车机系统,在操作界面得到优化的同时,该车机还标配了无线CarPlay/CarLife功能,得以满足用户更高要求的智能化需要。

再者,新车还开始主打更多有关摄像头的功能,一方面驾驶员在通过面部识别以后,系统可以对座椅调节、空调温度、车内照明等多方面完成个人自定义设定,让每次用户上车以后都能马上获得熟悉的感觉,如此功能对于夫妻两人偶然共用一台车的时候会容易起到作用。

另外换代雅阁还新增了“后排守护功能”,前排用户可通过摄像头看到后排乘客的情况,此举在应对小朋友单独乘坐后排的时候,也能更方便前排用户作出悉心照顾。

至于面对国内市场对于智能驾驶日益高涨的关注程度,换代雅阁也准备了满足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例如车道保持辅助、自动泊车、主动巡航,以及能够以更平顺的姿态通过大曲率弯道等等,务求能减轻用户的驾驶压力。

当然在现时中国品牌高度内卷的智能驾驶领域里,要想指望除特斯拉以外的外国品牌能给出让人惊艳的表现,这多少还是需要先管理一下个人的期待值。

尽管如此,相信这次换代雅阁已是使出了全力来完成迭代,新车对于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应该会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自雅阁入华国产以来的23年里,该车已累计卖出超300万辆,是国内日系中型车最快达此成就的产品。

之所以雅阁如此热销,离不开它多年来持续针对国内需求来优化自身竞争力,使其始终成为了受到市场追捧的畅销产品。

那么面对时下高涨的新能源汽车需求热潮,相信如今力推插混系统的换代雅阁也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新车定必为捍卫其市场领导地位作出最大的努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教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全新蒙迪欧实车曝光,难道福特轿车要复兴了吗?这个还真的不好说,新一代属于新车被确认为新的中型和大型跨境SUV-EVOS。是的这是一款四不像的新车,既不像汽车或旅行车,也不像SUV或MPV。许多持不停产理念的网民也开始退居二线,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全新的新谍片,以及相应的渲染,新一代将继续出现。

尽管新车的外观上覆盖了厚重的伪装,但仍然可以看出该车采用了该家族的最新设计,尤其是带有黑色正面的点阵中国公开赛,与最近推出的设计非常相似,此外,通常仅出现在SUV车型上的分体式前照灯也出现在新车上。新模型不再被刻意使用阿斯顿马丁中央网络改为黑色六边形蜂窝状设计,结合LED日间行车灯和前照灯的集成,类似于无边界设计。

头灯的设计也很锐利,与EVOS相似。边线和以往一样单调,但它们仍然有肌肉感;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感觉更像林肯汽车。新模式蒙迪欧车的设计感比较好。与旧车相比,金牛座更冷静,但车头的设计似乎与整车风格不符;然而,外部设计相对容易接受,而内部设计则有些夸张。新模式蒙迪欧是否会有15T燃油版本未知,但应确定15Tpehv。

由于各大汽车公司已开始进入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技术改造阶段,福特也不例外。比如锐际级推出了一款混合版,蒙迪欧可能使用相同的驱动系统,这很麻烦。福特有一种感觉是汽车找不到北方。沉迷三缸必然带来当前的结果,;电动野马车已经变成了一款气质错误的跨境SUV,所以福特很难做任何事。(福特如果你想回到亚太汽车市场的巅峰,只有合资生产RANGER这台偏小的皮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9994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