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占比不到10%,美系车

市场份额占比不到10%,美系车,第1张

市场份额占比不到10%,美系车价格已跌到史上最低,福特还不跟?

也曾叱咤一时的美系车,在如今的中国市场窘态浓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5个月,美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占比仅为91%。除了新能源界的异类特斯拉,一路大开杀戒,混得风生水起,其他传统车企——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广汽菲克,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说耐不住性子也好,说识时务也罢,上汽通用是下定决心把降价这个粗暴有效的本土化策略一条道走到底。“以价换量”只要能先把份额占着,会带来多少后遗症暂时也管不了了。于是我们看到,在轿车领域,恢复四缸重塑口碑的别克英朗(|配置|询价),一举把价格降几万,一副和轩逸、卡罗拉死磕到底的架势。4月和5月,全新英朗的销量直冲22880辆和23230辆。

在SUV领域,雪佛兰探界者,以4万的降幅冲在同类竞品的最前面。当紧凑型SUV的奇骏、欧蓝德价格都尚保持在14万以上,身为中型SUV的雪佛兰探界者却已然把自己的价位跌进14万。但即便这样,探界者的5月销量仍只有2179辆。

上汽通用降价至此,业绩尚如此,那不降价,想都不用想能惨淡到什么地步。所以反观福特,就觉得匪夷所思了。曾经的福特也到过年销近百万的巅峰,而今的数据堪称惨不忍睹。2020年1-5月,总销量才75323辆,而同比增幅居然还是正增长。5月福睿斯卖了4641辆,同比增长575%,全新福克斯(|配置|询价)3946辆,同比增长3303%,金牛座1575辆,同比增长9642%,新蒙迪欧1561辆,同比增长1655%。看同比数据,很多网友一脸黑人问号:WHAT?这种销量同比居然还是暴涨?以前是有多差,忽略不计吗?是真的很差,2019年1-5月,福特的总销量是59万辆,都不够一款热销车俩月卖的。

即使这样,老福特还是没有跟着通用的脚步把降价进行到底。降是降了,就是不温不火地往下调个1、2万。不得不说,百年福特是真的老了,温吞吞的性子已经跟不上人们快速升级的消费节奏,连降价都被人们吐槽没诚意就别凑热闹了。福特的衰败与其说是产品力不足,倒不如说它根本不懂去揣摩消费者。

英朗一时错用三缸丢了市场,但懂得及时止损,该改改,该降降。而福特,似乎总觉得自己的产品力有经得起时间空间肆意摧残的能力——产品可以长期不升级,不创新;升级创新可以不结合市场只顾闭门造车;明明国人最恨三缸,福克斯难得升个级偏要全系标配三缸,像极了前段时间的中餐厅明星的某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连BBA都知道,卖车需要两条腿,一条靠走量车提销量,一条靠高端车升整体竞争力,而福特似乎已经把销量这件事给忘了。

2020年5月,国内乘用车销量达到1674万辆,环比增长89%,同比增长70%,汽车市场销量继续保持上涨态势。虽然说5月同比增长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去年5月原本的销量基数较低,但是在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下还能有这样的销量表现,足够振奋国内的汽车市场信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本月的轿车销量排行,最受欢迎的是哪些车型

从本月起优惠信息将重回车榜单,数据来自于@车fans 采集自全国各地一线销售顾问的反馈(>>欢迎关注他们)。经过慎重考虑,每一款上榜车型,我们都选取了最畅销的配置,并给到终端店面的价格优惠作为参考。另外我们也要感谢销量数据提供方“大搜车智云”,其是国内首家以自有产业链为基础的数据服务平台。

A级轿车

先看榜单前三,还是我们熟悉的轩逸,朗逸和卡罗拉。并且轩逸45703台的月销已经把朗逸和卡罗拉甩开了不少距离。而4月销量小幅爆发的别克英朗在5月后劲不足,被大众宝来和速腾超越。排在第7名的吉利帝豪也是榜单前十中唯一的自主品牌车型。

本田思域依旧是排在第八名,5月销量相比4月也有所上涨。值得关注的是,两厢版思域快来了。新车预计于6月20日亮相,同时有望在7月份内上市。目前网上已经能找到该车的无伪装实车图,整体造型酷似本田思域的Type-R车型,原装就带有小尾翼,并采用了中置双出排气,运动感十足。动力部分,思域两厢版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77Ps,最大扭矩220N·m。

两厢版思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相信不久后路上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Type-R”,十几万买一台两厢思域,动力8秒内破百,刷个一阶程序,换套好轮胎跑进7秒轻轻松松,改装店老板可以多准备点货了。当然,两厢版思域到底能为东本提升多少销量,小小值还是持保守态度,毕竟这台车的主力用户多数还是预算有限的玩家,日系吹,本田大法忠粉,真的考虑家用的,考虑三厢还是会多一些。

奥迪A3排名第十四位,其换代车型也快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据悉新一代奥迪A3先期将投产三厢长轴距版车型,后期投产两厢标准轴距版。不怕奔驰和宝马,就怕奥迪玩加长,讲真,三厢奥迪A3本来就卖不错,比高尔夫贵不了太多,一样的平台,品牌力也更强。而且这次还加长了,只要价格给到位,就四个字,爆款预定。

大众高尔夫凭借9514台的销量排名第15,在6月份全新一代国产大众高尔夫的路试车也已经曝光,预计新车将于下半年上市。第8代高尔夫还是十分值得期待的,新车将会在科技性上有明显提升,将会采用全新的EA211 Evo 15TSI发动机,最大功率150Ps,峰值扭矩最大可做到250N·m。

排在第16位的本田凌派,其混动车型凌派锐·混动也刚刚上市不久。

B级轿车

B级车榜单中的王者,依旧是雅阁,在此还是得再说一声本田大法好。卖得好,理由很简单,便宜,舒服,好开。只不过最近本田的负面新闻有点多,6月份,由于有熄火隐患,本田召回7747万辆不同车型,其中就包括雅阁。

大概是看到雅阁销量这么稳定,丰田凯美瑞也不甘落后,5月销量冲到15513台,排名第二。值得一说的是新款丰田凯美瑞5月份上市,新车依旧提供20L、25L和25L混动三种动力,在配置方面有所调整,售价区间为1798-2798万元。剩下的第三第四名,分别是奔驰和宝马,两者销量相差1600台。排在第5、第6、第7的分别是君威、迈腾和帕萨特、三者的销量与4月相差不大。

上个月掉出榜单的特斯拉Model3再次回归榜单,排名第8,销量达到11095台,表现不错,恭喜马应龙老板载人火箭发射成功!排名第9和第10的是日产天籁和奥迪A4L,新款奥迪A4L上市之后,销量表现一直不佳,本月继续在C级和3系前吃瘪,5月销量仅有8892台。不过讲真,奥迪很多新车都是低开高走,销量低迷只是暂时的,相信只要奥迪敢给优惠,未来还是好朋友!

近期,小小值重新对车辆类别进行了梳理,根据丰田亚洲龙的轴距尺寸,该车被分类在B级车,而非以前的D级车,在此和各位值友特别告知一下,一汽丰田亚洲龙5月销量为8698台,未能进入B级车榜单前十。5月份,一汽马自达公布终端销量突破一万台,其中阿特兹5月销量达到了4021台,是一汽马自达的扛把子车型。但是2020款的阿特兹被车主们大量投诉存在异响问题,还登上了汽车质量投诉榜的榜首,官方至今没有正面回应。对于马自达这个品牌,小小值一直是带着自干五属性的,只能说一句,有异响?恭喜你买到的是正品马自达。

相比被C级、3系吊打的A4L来说,凯迪拉克CT4&CT5才是真的难兄难弟,小小值查了一下这两台车的销量,CT5 5月销量2941台,CT4 5月销量372台。只能说,相信CT4打骨折的那天不远了,目前小小值从一些二级经销商了解到,有部分地区已经给出了优惠4万的报价了,同志们再等等,这台车优惠5万+,指日可期。

既然提到了凯迪拉克,自然不能少了捷豹,5月份捷豹XEL销量为1755辆,小小值在网上查询到目前捷豹XEL普遍优惠在4-8万元。某些地区还有18款车型的库存车,最高可以优惠至9万元,差不多就是7折,是真正的7折豹。

C级轿车

在C级车榜单,奥迪被A4L丢掉的脸都被A6L哥哥全拿了回来,A6L凭借16301台的成绩登顶C级车榜首,你哥哥还是你哥哥。排在第二第三的奔驰E级和宝马5系都只是正常操作。而从第四名的别克君越开始,销量出现明显断层,剩下排名中,豪华品牌车型只剩下沃尔沃S90和凯迪拉克CT6。

沃尔沃S90和凯迪拉克CT6两者本身的产品力其实并不差,但是目前也只能依靠巨额的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以上海地区为例子,S90普遍优惠幅度能在8万,而CT6的优惠幅度则在8-10万元左右。

本月福特金牛座凭借1764辆的月销超越大众辉昂,而辉昂销量仅有710台,连金牛座的一半都没到。不过新款大众辉昂的申报信息已经公布,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主要变化在外观部分,采用了大众当前的家族设计风格(越看越像帕萨特),动力部分依旧采用EA888 20T发动机,辉昂作为上汽大众的门面轿车,可怜的月销已经证明了即便是产品力再强,再高级,大众标还是有天花板的。

另外在销量数据中,宝马5系PHEV的表现也较为抢眼,月销量达到了2477台,对比同样都是PHEV车型的奥迪A6L E-tron,后者的月销量仅为249台,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A0级轿车

最后看A0级别销量榜单,5月份相比4月份排名位置只有宝骏310从第六名跌倒了第八名,剩下的车型排名位置几乎没有变。另外本田飞度都面临换代,仅出售国五排放车型的当下,还能获得5206台的月销量,只能说本田大法好。

全系一代本田飞度将于7月开启预售,并于8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运动版和跨界版两个版本。新车将搭载代号L15BU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31Ps。另外,新车是否会引入混合动力车型,目前广汽本田官方还未有消息。小小值不关心别的,只要发动机功率没降就好,长得什么样不重要,反正车壳都是买发动机送的。

同时在榜单中的丰田威驰/威驰FS,也即将迎来新款车型,目前工信部目录已经有新款丰田威驰/威驰FS的申报信息,新车造型更加运动时尚,动力部分则会采用15L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12Ps和110Ps。丰田威驰一直都是低调赚钱的代名词,就是一个价格便宜,好开,皮实的买菜代步小车。

以上是本期轿车销量榜全部内容,明天小小值将带来5月SUV销量榜单信息,尽请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金牛座是惟一能最好证明底特律三大北美公司有能力与日本公司较量并取得胜利的车型。90年代,尽管雅阁、佳美和咄咄逼人的现代索纳塔在北美横行肆虐,但是福特金牛座的横空出世,阻击了日韩车型的独霸局面。 金牛座于1985年开始正式推出,它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流线型设计风格,使得其他大 部分轿车看起来非常陈旧,一时间其他汽车制造商纷纷仿效。Taurus并不是第一款使用 了流线型设计的汽车,在它推出之前,奥迪的5000就使用了这种设计,因此有人戏称这是一款奥迪的流线型身体和福特发动机的结合体,但无论如何,我们今天看到的汽车流线型设计风格就是由福特Taurus普及起来的。

福持特使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客舱前移设计,创造出同级车系最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前座电动可调6段位置,依人体工学原理设计的座椅及TCP中央控制面板;内蒙真皮车厢配合空气过滤系统;圆弧线条概念伸展到车内外的每一个细节,圆弧形的投射大灯,圆弧形的仪表板,圆弧形的门把手……,别具一番风格。据美国有关撞击安全测试 ,福特特使成绩在16款测试车中名列前茅。

虽然已经不再给福特带来利润,甚至它那夸张的前脸和一成不变的造型不甚好看,但听到福特金牛座将在今天正式退出福特汽车的生产序列这一消息,还是有些难过。这款承载福特90年代振兴和见证福特近来衰败的车型,金牛座的死亡让无数福特车迷黯然神伤。

金牛座在福特家族21年的历程,是福特车系中寿命最长的车型。截止到今年1月1日,福特金牛座已经销售了700万辆,另外还有200万辆金牛座车型悬挂着水星Sables的牌子卖了出去。现在福特已经停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金牛座轿车,只接受汽车租赁公司的订单。尽管如此,金牛座仍然是今年所有月份里福特车的销售冠军。甚至超过了福克斯和野马。金牛座在1985年诞生起,就成为了福特汽车的招牌产品,当年就卖出了263万辆,到了1992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10万辆。超过本田雅阁成为在美国卖的最多的轿车。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讨论福特到底在哪一步上走错了造成了现在的局面,金牛座的停产给了我们一点揭示。虽然金牛座是一款明星车型甚至现在还是,但是在小型车原来越流行的情况下。福特只靠一款车来对抗丰田佳美,本田雅阁是不够的。就算取得暂时胜利,在其他细分市场上失去的是更多的份额。放弃金牛座,生产其他更有竞争力的车型,才能挽救福特公司。

金牛座的开发历史,实际上打破了福特汽车一贯的保守而拖沓的开发模式,在80年代早 期,福特创立了“西格马计划”开发模式,它的任务就是开发一个“世界级的高端家庭 轿车”,它的创立打破了福特传统的开发模式。传统的开发模式是:汽车设计者将设计方案交给工程技术人员,由工程技术人员交给制造专家,然后递交到市场部,每个机构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优先考虑问题,就使得设计开发时间一再延迟。但是“西格马计划”打破了这种传统,首创了“协同开发”这个如今在制造领域大发异彩的20年前就被福特首创。

1985年金牛座推出的时候,售价1万美元的金牛座不仅设计新潮,而且舒适性和动力丝 毫不输给当时的霸主本田雅阁,“你不会再为拥有一辆美国品牌的家庭轿车而感到羞愧 。”再挑剔的北美的评论都发布了类似的感慨。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及时售价不高,金牛座仍然达到每辆2500美元的惊人利润!

战斗

但是,金牛座的辉煌延续的时间太短,从90年代初期开始,本田雅阁、丰田佳美开始奋起反击,90年初期推出的新款雅阁变得更大气,动力也更强劲;丰田佳美开始模仿金牛座流行的曲面造型风格,三款车型的竞争在90年代初期开始变得非常激烈。

但是福特金牛座很快就败阵下来,主要原因还是福特的战略转型倾向于利润更丰厚的皮卡和SUV市场,福特金牛座开始被逐渐遗弃。

佳美和雅阁在互相竞争中日益强大,如今成为本田和丰田利润贡献和销量贡献最大的车型,但是造就雅阁和佳美辉煌的福特金牛座已经只有在福特的汽车博物馆见到了。底特律评论家认为,金牛座的消亡,正是底特律三大巨头在今年节节败退的见证,90年代开始,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被皮卡和SUV的巨大利润诱惑,几乎放弃了中级车和小型车的研发,短期的利润刺激战胜了长远的大局,令人讽刺的是,利润来得快消失得同

样迅速。

本田雅阁,丰田佳美和后来者日产ALTIMA开始垄断北美中级房车的前三甲,最近的雪佛

兰新款impala也无法赶上三者的垄断。金牛座的退出,更使得北美中型房车市场上已经

完全向日系汽车投降。 2008款金牛座的外形设计采用与福特Fusion类似的风格,车头使用福特式的三条镀铬饰条。新型尾灯看上去很结实,两支镀铬排气管分列在车尾。设计师还在侧面通风口、车门拉手和后视镜上使用了镀铬装饰以提高豪华感。

乘客舱的宁静度常常被视为整车质量的体现,2008款金牛座在隔音上下足功夫。一种称为Sonosorb的新型隔音材料被广泛使用在车柱、车门和车顶上,同等厚度的Sonosorb比传统材料的隔音能力提高了20%。除了使用新材料,福特工程师还通过各种环节减小路噪、风噪和各部件工作噪音,例如全新空调系统的工作噪音比老款减小了一半。通过改动前悬挂塔顶将前悬挂工作行程提高了10%,并换装新型减震和螺旋弹簧,后悬挂也进行了重新调校。老款金牛座的发动机直接安装在车头的副车架上,2008款则使用液压支撑以减小震动。

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都喜好宽敞的乘坐空间和载物空间,2008款金牛座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新车提供了同级最大的前后排腿部空间,6/4分折后排座椅翻倒后能与行李箱连为一体,还配备了大量的新技术,例如语音导航系统、带卫星收音功能的DVD数字影音系统,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的车载通信系统等。

据汽车调查公司的数据,安全性已经成为新车购买者最在意的项目,例如70%的消费者在意侧面气囊,65%的消费者希望能配备车身稳定控制系统,2008款金牛座将这两项设备都列为标准配置提供,福特公司相信新车在美国政府的四项碰撞测试中能获得五星安全评价。福特Advance Trac电控车身稳定系统通过速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转向机传感器的数据判定过度转向和偏航。如果发现车轮打滑,系统能自动减小发动机扭矩输出或施加制动修正车身姿态。被动安全方面,2008款福特金牛座标准配置了双级前排安全气囊、装在座椅内的前排侧面气囊和车顶内的安全气囊。

2013款福特金牛座于2011年在纽约车展上正式发布,成为福特在北美销售的第一款配备4缸EcoBoost发动机的车型。

金牛座匹配的20 TEcoBoost发动机不仅能输出175 kW的功率和340 N·m的峰值扭矩,在与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器的配合下,还有着76 L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另外,入门级的福特金牛座还将搭载一台35 L自然吸气V6发动机,最大功率215 kW,峰值扭矩345 N·m。

全新的金牛座在外观和内饰方面也有大的改动。菱形前格栅和更有肌肉感的前机器盖,尾部线条简洁干练,LED尾灯夜间辨识度很高。内饰选材和用料也有进步,设计也摆脱了陈旧的感觉。方向盘和中控台的一些设计元素已经在锐界的身上能够看到,MyFord Touch车载多媒体互动系统也得以配备。在车辆内部采用更高档次内饰材质,增加了软质塑料,开关按键也是经过全新设计,科技感很强,选装件包括加热方向盘,前排按摩座椅,无钥匙点火系统等等。与此同时,全新金牛座还增加了一套名为“弯道控制”的主动安全技术,能够感知到进弯速度过快所造成的风险并提前制动减速。

在高性能的金牛座SHO版本上,搭载了35 L V6双涡轮EcoBoost发动机和四轮驱动系统,最大功率达到274 kW,峰值扭矩为474 N·m,配备的是6挡SelectShift自动变速器,在性能套件中还有高性能刹车卡钳和更高效的大流量中冷器,不过它那20英寸的花瓣形轮圈才是它最拉风的名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世事难料,变化无常。

而在中国的 汽车 市场,一个品牌的盛衰兴替则用不上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有的时候三年足矣。

就比如长安福特。

2020年8月30日,长安 汽车 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其中长安福特的成绩让人不禁唏嘘——中国的 汽车 市场实在太残酷了。

长安 汽车 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2602亿元,同比大涨21617%。

而合资品牌则有些暗淡,长安福特实现销量970万辆,同比增长297%,别看销量有所增加,但是它的净利润方面表现欠佳,亏损1140亿元(这并不是长安福特第一次亏损,2018年长安福特全年销量378万辆,同比下滑544%,净亏损804亿元,直接拖累长安归母净利润暴跌9046%),就连一向不被人看好的长安马自达净利润都达到659亿。

由此可见长安福特处境之艰难。

而在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90万+,距离百万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市场前景无限看好。大家都以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但没想到这却成了长安福特最后的高光时刻。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长安福特年销量逐年下滑,2017年,长安福特销量828万辆,2018年销量378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8万辆。

毫无疑问,这就是明晃晃的断崖式崩盘,速度之快、落差之大,非常触目惊心。

曾经,长安福特和大众、日系等一票对手并驾齐驱,当年的福克斯、翼虎、锐界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带头大哥,风头一时无两。在最高峰时期,长安福特贡献的利润占长安 汽车 整体利润九成左右,福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 历史 最高的409%。

一、前世今生,一波三折

众所周知,长安福特成立的时间是2001年。

其实,早在1978年,福特就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亨利·福特二世说“福特 汽车 公司非常有兴趣,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汽车 工业的发展进程”。

但是,福特却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直到2001年,福特才和长安 汽车 成立合资公司。

那这20多年,福特都干了些啥呢?

1995年,福特曾经有机会和上汽合作,当时上汽在美国和通用、福特同时接触,以敲定最终的合作伙伴,但是因为福特一直坚持大宇50%的股权控制,这让上汽难以接受,同时通用在零部件国产化、技术开发、CKD材料进口价格、技术转让条件及费用等方面的更具有诚意,最终的结果是上汽和通用结缘,福特出局。

随后在1998年,福特又和东风 汽车 接触。因为当时东风内部的债务负担比较大,福特的合作条件又有些苛刻,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进入21世纪,眼看大众、通用、本田、丰田、日产等大车企都在中国开花结果,福特最终把目光投向了长安 汽车 ,两者牵手成功。

表面上看,福特是全球一流的知名车企,而长安 汽车 是中国的百年企业,两者的合作看起来门当户对。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时福特 汽车 累计亏损达到54亿美元,而长安 汽车 当时也受制于政策,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再加上当时长安 汽车 还是主打微型车,对双方来说,彼此只能说是搭伙过日子。

二、高光时刻,水涨船高

长安福特的开局算不上太好,发展也一直不温不火。

2003年首款车型嘉年华下线,当年销量不到一万台,而其他合资对手的年销量都超过了5万台,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的年销量也一直没有超过50万台。同样是在2012年,上汽大众的销量为128万,上汽通用为131万,一汽大众为130万,成立晚一年的北京现代年销量85万,成立晚两年的东风日产销量77万。

能够看得出来,长安福特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不小。

直到2013年,长安福特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3年,长安福特销量突破50万,达到67万,同比大增62%;

2014年,长安福特销量802万辆,同比增长18%。

2015年,长安福特年度销量达到868万辆,实现了小幅增长。

2016年,长安福特登顶958万辆,达到最高销量纪录。

至此,长安福特距离百万销量门槛仅一步之遥。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为114万辆,东风日产113万辆,上汽通用188万辆,上汽大众200万辆,一汽大众190万辆。

很明显,长安福特和对手的距离缩小了。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那几年中国 汽车 市场高速增长是长安福特销量的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2011年,中国 汽车 市场整体销量为1850万辆,一直到2017年,这个数据超过了2800万辆,这6年间,市场增量足足有1000万。

长安福特借势水涨船高,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客气地说,在这样猛烈的巨风下,如果还有谁没有被带起来,那它趁早和中国市场说再见。

强势的产品更新计划是长安福特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产品层面,长安福特在2011年推出了1515战略,主要内容是201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5款新车,包括翼虎、翼博、福睿斯、锐界、金牛座5款全新车型,还有福克斯、蒙迪欧2款车的全新换代,再加上嘉年华、福克斯2款车型的中期改款。

其中以福克斯、翼虎以及锐界最为亮眼。福克斯力压朗逸成为2014年的轿车市场销量冠军,销量达到39万,2015年和2016年的销量也都超过了20万,畅销程度可见一斑。

翼虎2014年销量达到了23万辆,

技术上,2011年引进当时福特最新的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

客观地说,当年美系车品牌影响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马丁脸”在当时是一个大看点,再加上操控口碑以及动力加持,这一波福特的产品力还是很能打的,为销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炮弹。

三、断崖式下降,光速陨落

从2016年销量近100万辆到2020年前七个月销量仅有8万+,还不到9万辆。当然有人会把这个原因归结于车市整体下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三年多的时间,长安福特的衰退速度也着实惊人。

一般来说,内因更具有决定性。

1、首先就是最直接的车型产品。

长安福特的衰退与它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布局有很大的关系。曾经有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说福特在中国销量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导入乏力。

2015年金牛座上市之后,直到2018年的全新福克斯,长安福特在三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推出一款新车,这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车市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则疯狂推出新车,尤其是日系品牌,在2018年之后整个车市趋于低迷的时候竟然逆势增长,几乎是全面开花,从小型车市场到中大型市场各个细分市场都咄咄逼人, 原有的明星产品继续补强,还增加了很多孪生车型,比如丰田的奕泽和C-HR、威兰达、本田冠道和UR-V,凌派、皓影、尊享、INSPIRE,几乎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布局了两款车型。

此外,断轴和变速箱等质量问题让福特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长安福特旗下核心车型的断轴以及双离合变速箱抖动严重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关于受理 汽车 产品投诉情况的统计,2017年,长安福特被投诉850次,位列第一,超过一汽大众的806次和上海大众的712次,这让长安福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不仅没有正面积极解决问题,嘴硬拒不召回,反而敷衍了事,能拖就拖,这极大伤害了消费者的热情。

反观大众因为DSG双离合变速器也被消费者诟病,过程是有些曲折,但大众还是选择了召回,结果还是正面的,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大众成为了大赢家。

中国市场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手在攻城略地,而长安福特固步自封,眼睁睁看别人大口吃肉,自己只能干喝汤。

现在是还能喝点汤,未来有可能就像铃木一样,连桌面都上不了,灰溜溜地溜出中国市场。

2、库存高企

销量不振另外一个连锁反应就是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大。

前两年,因为产量过剩,长安福特主动减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用长安福特经销商的话说就是,以前会根据长安福特提供的预计产量进货,而最近两年,则变成了长安福特经常临时通知下周停产,这种突然袭击搞多了,对经销商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据了解,长安福特整车工厂有5家,其中3家在重庆,1家在杭州,1家在哈尔滨,5家工厂总产能约为160万辆。

哈尔滨工厂投产于2016年,当时长安福特的年销量958万辆,正处于巅峰时刻,未来可期。

谁也没有预料到,长安福特竟然自己先崩盘了。

销量骤减的一个后果就是,产能过剩、经销商压力更大。随后连锁反应是,经销商进车更加保守和谨慎,导致长安福特的销量可能进一步下滑。

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2月,长安福特库存系数高达316,高居国内合资品牌“榜首”。最近几个月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08-12之间这个合理库存系数范围。

3、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管频繁更换。

业务上的所有风吹草动,最终都是人做出的决定,所以,福特中国管理层人员的频繁变动理当要为市场表现不佳背锅。

据不完全统计,福特中国自2008年至今的12年时间里,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位置至少有8人坐过,平均在职时间1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这些年份都发生了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人事变更。

这显然不是一款或者几款全球车型就能做到的。

在品牌忠诚度较低、受产品更新频率影响较大的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4、福特总部对中国业务的战略出现了问题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一个福特”的战略帮助福特度过了危机。这个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精简各个级别的产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同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整合全球资源,缩减成本,效果当然是非常显著的,福特迅速摆脱120亿美元的亏损状态,度过了危机。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福特”的打法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点,中国消费者也有自己的使用需求,大空间、低油耗还有实用性都是用户关心的重点,而福特的全球车型明显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还只有福克斯、蒙迪欧和嘉年华三款轿车,翼虎直到201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而此时国内的SUV市场已经如火如荼了,我们再来看2015年上市的金牛座,尽管定位是中高端轿车,我记得是陈道明代言的,但实际上这款车型在美国市场已停售多年,这种业务决策只能说非常漫不经心。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它们基本都针对中国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战略。如通用进入中国后与上汽共同成立泛亚技术中心,为中国本土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早在2008年就上市的号称德原朗的朗逸在中国市场都成了明星产品,雷凌作为卡罗拉的兄弟车型在2014年也开始销售,现在朗逸堪称本土化最成功的车型,雷凌的月销量基本保持2万+的水平,和卡罗拉遥相呼应。

但福特的中国战略恰恰相反,要不靠着全球车型吃老板,要不就凑乎来个老掉牙的车型,这样的战斗表现注定了长安福特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市场销量自然一败涂地。

四、痛定思痛,全面再来

别人家都是跟着大盘跑,就能收获销量,而福特却偏偏“逆市而为”,这种表现深深刺痛了福特的神经。

尽管福特在中国市场上遇冷,但是,福特绝对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动机。当福特意识到它在中国市场的失误之后,马上就调整了策略。

1、首先是人,高管阵营本土化

2018年4月,李宏鹏出任福特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兼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2018年10月,奇瑞 汽车 原总经理陈安宁出任福特集团副总裁、福特中国CEO。陈安宁可谓是福特老兵了,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又回到福特。陈安宁回归之后,福特将中国市场升级为与北美市场并列的核心市场,由福特总部直管,用陈安宁自己的话说就是“福特在中国的业务我能说了算。”

紧接着,福特中国及其在长安福特的高管层,迎来了一波重新排兵布阵。先后由曾经有着9年东风日产营销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CEO杨嵩,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原福特老将刘宗信再次加盟,出任销售副总裁;曾经有着10年日产公关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市场总监霍静女士,出任福特中国公关副总裁;以及最近一段时间陈晓波和王金海分别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副总裁和执行副总裁的职位。

如此之大的高管阵营本土化改革,对长安福特来说,实属前所未有,这显示了福特变革的决心和力度。

2、产品换新、技术升级

2018年全新福克斯的上市,长安福特在2019年又紧接着推出了全新一代福克斯Active、全新产品锐际Escape、全新第六代探险者投放市场,以及金牛座、锐界中期改款产品等。

举动可以说不小,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夺回曾经丢失的市场。

2019 年4月,陈安宁发布了“福特中国20”战略,主要内容是330计划,即3年时间推出30款以上新车型;其次,深化在华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同时也发布了智能 科技 计划和中国创新计划。

长安福特在2019年上市和改款的车型上,还搭载了智行信息 娱乐 系统SYNC+,这是和百度合作开发的,还有Co-Pilot360驾驶辅助系统,还有C-V2X技术,这些技术都已经搭载或即将搭载在长安福特的车型上,

市场和消费者能够感受得到,长安福特对市场的变化趋势依然敏感,虽然失落了几年,但在技术储备上并不逊色。

3、此外经销商层面,长安福特的决策也明显更有针对性。

代理过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一职的刘曰海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经销商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精细化运营。

具体表现是,2019年,长安福特调整了经销商管理思路,销售模式由批发推动型转向零售拉动型——即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

基于这个思路,长安福特经销商减轻了库存压力,情理了3万台积压库存,最大程度地帮助经销商改善财务和现金流。

五、效果初显,但问题更多

2019年是长安福特调整过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但销售数据并不理想。

2018年,长安福特年销量为3778万辆,同比下降了5438%,2019年销量为1839万辆,同比又下降了513%,2020年前8个月总销量达到1354万,同比去年同期103854辆增长了30%,目前可以说终止了跌跌不断的趋势。

而且,长安福特自从2020年4月份起,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这无疑是个正面的信号。这已经说明了,去年发布的“福特中国20”战略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从具体车型来看,目前长安福特的销售主力是锐际,目前销量已经超过2万,其次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锐界,轿车方面,以福克斯和福睿斯为代表,销量也都分别超过了两万,虽然说和竞争对手相比,长安福特这几款车的销量并算不上多出色,好在SUV和轿车两个最重要的细分市场表现都比较均衡,正是凭借这一点,长安福特才实现了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从销量上来看,2020年长安福特在单月销量以及累计销量两个统计口径上,都实现了同比增长,但这个增长建立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之上,这并不能说明长安福特在华复苏。

1、产品依然存在问题

从产品来说,长安福特旗下车型依然问题重重,致命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随着管理层的本土化而恢复竞争力。

比如福克斯2015年没有解决的问题,2018年的更新换代还依然存在,没有得到解决,配置上没有亮点,更过分的是还搭载了三缸发动机,虽然从技术层面三缸发动机已经日新月异,但无奈市场就是不认账。这也导致了一个事实,曾经8个月销售近30万辆的车型,2019年全年销量不足1万辆,现在月销量也就是2000多台,被当年并驾齐驱的对手狠狠地甩在了后面。

蒙迪欧和翼虎的改款像是敷衍了事。除了翼虎换了个新的马丁脸,其他的变化,不拿放大镜都找不出来。内饰设计一如既往地老旧和潦草,丝毫没有要跟上潮流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在中国市场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安福特的这种操作注定了它难以恢复到往日的水平。

2、从目前市场竞争的态势来看,长安福特陷入了多重困境。

一是刚才说的自身问题,自家车型虽然这几年极力推新,但原来消费者熟悉的车型换汤不换药,甚至还逆势而行,新出的车型则需要市场发酵和推广,需要消费者慢慢认识,不能迅速转换销量,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

三是我们从乘联会的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出德系、日系乘用车市场份额上升明显,而美系、韩系、法系同比降幅均超过20%,留给长安福特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少。

从整体形势来看,长安福特的未来场景并不乐观。可以预见的是,长安福特要想在中国市场恢复往日的销量规模,它必然要经历一场恶战,而它本身也要经历一场阵痛。比如说人事方面会在继续调整,产品方面也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出来。

以上就是长安福特此刻的真实写照。

此前公布的『2025计划』中,福特正在酝酿新一轮多达50款新车的产品阵容,其中包含15款电动车和8款SUV车型,看起来振奋人心。

只是,战略上的表述上高举高打是理所应当,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目标则是另外一回事。上文说了,长安福特三面受困,要想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要想实现4年前的销量规模,这不是喊喊战略就能实现的,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困难要克服。

希望长安福特能早日找回状态,毕竟留给它的市场空间并不多了。

      网络上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百年福特,毁于长安”,这句话诞生的原由是因为福特车的质量问题频发,所以消费者将问题归咎于长安给福特找的材料供应商不靠谱。到底福特发生了什么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对长安福特质量可靠性评价那么低呢?下面来回顾一下。

      

      1、2016年多款车型频发断轴

      在这一年,福特的金牛座、蒙迪欧、福克斯、锐界等车型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断轴,如果不是在315晚会之前及时进行了公关和召回,恐怕当年的福特逃不掉登上315晚会。

      

      2、18年福特车内臭味

      新车有味道很正常,但福特车内的臭味让人想多待片刻都不行,呛得眼泪都要流下来。而福特的臭味是来源于底盘的黑心隔音棉以及劣质减震沥青,有车主将车开到改装店进行了拆解,并且将这些隔音棉和沥青全部铲掉,味道马上得到了解决。

      

      3、车内异响

      福特车内异响是一直都有的问题,有车主归结于是做工质量太粗糙导致的。异响是汽车故障里面最难解决的问题,不仅源头难找到,而且车主容易疑神疑鬼,一辆车修异响要跑4S店四五趟是常见的事,维修人员和车主都觉得烦。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质量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几乎将福特与质量差打上了等号,不仅买的人少,卖到二手车市场也不卖不了高价,这就是为什么福特车不保值的原因。

      现在的福特还存在以上问题吗?

      从车质网的投诉情况来看,除了时不时还有异响的投诉外,基本上已经没有再出现断轴和异味大的问题。只是新福特很不“识时务”地给自己的支柱车型福克斯换上了三缸发动机,导致这款原本能和高尔夫抗衡的两厢车完全失去了竞争力,福特也自然不会卖得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9408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9
下一篇2023-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