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车后排出风口跟摆设一样,基本上不出风?

为什么汽车后排出风口跟摆设一样,基本上不出风?,第1张

不一定就是坏了,有些后排空调出风口是需要手动开启的。

汽车后排出风口是一项舒适性配置,指在车辆的后排座椅附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空调出风口,它与前排空调共用同一个压缩机,一般可以单独调节送风量的大小。后排出风口提供与否,对后排温度确实有影响,但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大,差别都在1℃之内。而正常情况下,1-3℃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人类是感受不到明显差别。

在大多数的中型车,小型车上,虽然增加后排出风口,但没有相应提升空调的最大制冷能力,空调出风口的数量越多,单个的出口的制冷效果就越差。所以,后排的凉爽程度不是取决于有否后排出风口,而在汽车空调的整体制冷效果。

一些比较高档豪华的轿车,为了照顾到后排乘客,增加了后空调出风口,其出风口位置一般在前座中央扶手后侧、前座椅下面、车顶、B柱及C柱等位置。有后空调出风口的汽车,其后空调出风口只是可以让后排乘客享受到和前排一样的冷气效果,并不表明该车有两个或多个温区。在有多个温区的汽车上,其后座空调不仅可以单独控制送风量的大小,还可以设置自己独立的空调温度,然而,从实际使用效果看,高端车和豪华车的后排出风口同样是摆设,基本不用——因为启动空调后车内温度太冷了。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提供后排出风口是一件划算的事,成本低,收效高。

汽车后排没有空调出风口,空调要怎么开后排才有风这个。空调在吹的时候,如果是冷风可以吹玻璃和直接对着人不的风调高一些。这样后排就有风了,如果是热风吗,让他催缴和人体人体风。迎面风尽量调低。

汽车空调原理

1汽车空调的组成

汽车空调一般主要由压缩机、电控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贮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扇、真空电磁阀、怠速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绝大部分轿车、面包车、小巴都使用非独立式空调-直接利用汽车的发动机来运转的空调系统。非独立式空调由主发动机带动压缩机运转,并由电磁离合器进行控制。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噪音小。由于需要消耗主发动机10%-15%的动力,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同时其制冷量受汽车行驶速度影响。

2汽车空调系统特点

(1)空调装置运行时振动较大

前面已提到汽车空调装置是移动式车载空调装置,由于道路不平,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振动大,所以装置中连接管道应采用挠性制冷剂管道。

(2)冷凝器紧靠着发动机的散热器,所以它的冷凝温度往往是很高的,所以其运行工况比其它空调装置恶劣。

(3)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是直接由发动机驱动的,当压缩机不工作时,压缩机可以与发动机脱开,它是通过一个电子离合器来实现的。当装在蒸发器出风口的传感器感知出风的温度不够低时,它就会通过电路使压缩机的磁性离合器闭合。

这样压缩机随发动机运转,实现制冷。而当出风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它则控制磁性离合器切离,这样压缩机不工作。

汽车在怠速状态下打开空调制冷怠速会明显增大,油耗也会增加03-08升/H,油耗增加的大小与环境温度有最直接的关系,环境温度高制冷剂膨胀的压力大,发动机驱动空调的消耗也相应加大,环境温度低油耗相应减少

汽车空调压缩机基本都采用定频式,没有功率调节,就是只要打开空调耗油量是固定的,与你调节空调温度没有关系,温度调节高出风温度相应提高,是因为空调系统里面的热水部分风阀打开,在制冷的同时送热风进来,中和冷气以得到所需要的舒适温度

制热系统原理:汽车空调制热与压缩机没有丝毫关系,制热的热源不是空调本身获取的,是由汽车的散热水箱提供,基本没有能量消耗,是利用汽车的余热完成的(但在冬季,为了提升水温,加大喷油量,也使耗油量增加。但是只是在启动初期,等发动机运转正常,就是利用发动机的散热来供暖了)

除湿:空调制冷的过程就是除湿的过程,打开空调驱雾就是一个除湿的过程

简单总结:

1 怠速状态下打开空调制冷怠速会明显增大,油耗也会增加03-08升/H。

2空调运行需要消耗主发动机10%-15%的动力,为得到同样的动力也既增加同比例的油耗(能量守恒)。同时其制冷量受汽车行驶速度影响。

3空调运行(准确的应是压缩机运转)时耗油量是固定的,与你调节空调温度没有关系。但当出风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磁性离合器切离,压缩机不工作,不会增加油耗。

手动空调温度控制原理

1、调温旋钮是通过改变冷热风混合比例实现调温的,冷风来源是空调蒸发器,热风来源是发动机冷却水。

2、空调压缩机是斜盘柱塞泵,不可变流量输出,排量是145ml/r。

3、空调蒸发器上面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打开A/C开关后ECU检测蒸发器的温度,通过控制电磁离合器使压缩机间断工作,从而使蒸发器温度始终维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误差+-04摄氏度。所以,打开A/C开关后A/C灯亮,但压缩机并不一定在持续工作,如果蒸发器温度已经足够低,压缩机就不工作。

从以上技术资料可知,要达到相同的乘员舱降温幅度,二种不同的操作方式:

1、一直打开A/C开关通过调温旋钮来控制温度

2、调温旋钮调到最冷位置由人工间断开启A/C开关来控制温度。

二者相比较,在内循环的情况下,油耗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如果采用操作方式1,即一直打开A/C开关通过调温旋钮来控制温度,那么在冷热风混合时从空调蒸发器逗取用地的冷气就比较少,压缩机就会较长时间处于不运转的状态,一样是省油的。反倒是方式2会导致吹向人体的风过冷,不舒适。所以内循环时,最好使用方式1。

但是外循环时,由于混合冷热风方式导致进入车内的热空气增多,需要制冷的总量就增加了,所以方式2会更省油。

手动空调的温度旋钮只是起到控制冷热风混合比例的作用,不能控制空调蒸发器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并不是用来被逗控制地的,而是提供空调蒸发器的温度信息给电脑(ECU)以供电脑决策之用。电脑根据温度传感器返回的信息来决定并控制空调压缩机何时运行,何时停止,从而维持空调蒸发器近似恒温---大约在15至25度之间。

空调系统不是通过直接感应车内温度而暂停的,而是因为检测到空调蒸发器温度低于15摄氏度而暂停的(不是车内温度,车内温度由吹出的冷风量和热风量、外界温度影响和车内人员散热所决定,即调节温控旋钮决定,车内温度是不可能达到15度的)。

但为什么能造成空调蒸发器温度如此低呢看原因是温度旋往右打(即向高温方向打)的时候,冷热风混合时冷风所占比例减少,也就是使用的冷风减少,即从空调蒸发器取走的逗冷气地减少了,而空调功率是不变的,制冷量并不随之减少,所以空调蒸发器温度就会逐渐降低,达到15度的时候就可以控制压缩机停止,但当车内的风继续循环不断带走蒸发器的逗冷气地时,蒸发器温度升到25-6°左右时,又会重新启动压缩机制冷,从而使车内温度大体达到一个恒定的状态。

我的感觉是温度调得越高,取走的冷气越少,压缩机就停越久。所以,车友们,放心在夏天使用温控旋钮来调节空调温度,不用担心逗无论温度调哪档都一样以最大功率耗油地的问题。手动空调的温控旋钮,就是一个粗略地、根据温度来调节压缩机启动和关闭时机的按钮。以后不用再在夏天费心地老去手动开和关空调了

需要说明的是,手动空调的恒温控制,和自动空调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手动空调恒温非常粗糙,只能大致在一个级别(所以连温度显示都不提供),那个按钮只是个温控器而已,控制车内温度的装置比如你旋到最下面,只要车内温度高于16度压缩机就一直制冷,直到达到温度才会停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933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2023-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