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幼儿创设宽松、适宜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资源。蒙台梭力曾大力提倡环境带给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有许多教育家都说过:环境即教育的思想。而古代的孟母三迁也正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环境上我想分两方面来尝试一下:
1、物质环境:
(1)、给幼儿提供欣赏空间:
让幼儿参观一些折纸作品,从而对折纸的特点、色彩之间的美感、造型的互动和蕴涵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有所熏陶。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2)、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当孩子对折纸有了一定认识以后就要自己动手去做了。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这不仅能美化他们的作品,满足他们的需要,更有利于孩子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经验。
2、精神环境
心情好了,作什么事就等于先成功了一半。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空间就很重要了。我想,自己首先要解放自己。从心理上就应该是以一颗很放松的心来对待孩子们,不给他们施加各种压力,不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去折你所想的东西,而是边看边教边容入边体会边引导。而孩子呢?也要做到四个解放,即解放他们的手、眼、脑、嘴。让他们用眼睛来随意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事物,充分的展开自己的大脑去想自己想要的形象,与伙伴们进行无拘无束的体验交流,并用自己的小手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创造。同时老师要用赏识的教育来肯定孩子的创作中所蕴涵的价值,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同时更加有创作的欲望和热情。在中班下学期开始,我们便系统地开展了看图例折纸教学活动。有一次我折出了几个小动物让幼儿欣赏,小朋友纷纷提出要学折这些小动物。于是,我拿出了折小动物的图例,告诉他们说:老师是看着这些图例折出这些小动物的。小朋友如果学会了看图例,一定也能折,而且还能折出更好更多的东西!幼儿兴奋不已,在浓郁的兴趣的驱使之下,学会了一些折叠符号,如:正折,反折,剪开等符号。我还给他们提供了猫头,狗头、娃娃头等简单的图例,让幼儿进行探索。除此之外,我们还为幼儿选择了一些符合其折叠水平的物体,并为他们提供造型好看,折叠工整的成品,让他们拆拆折折。在材料上,为幼儿提供各种形状,色彩鲜艳的纸和图例。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学习看图例折纸的机会。
二、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
《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在实践中,我们始终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有易到难的原则。刚开始幼儿先学习对边折、对角折,然后学习四角中心折,以及双三角、双正方形折等。在幼儿学习某个基本折法时,我们常提供一些与这一折法相关的多种图例。如:学习折双三角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宝塔,皮球、兔子等图例,使幼儿得以巩固。
三、面向全体幼儿,因人施教。
陈鹤琴老先生对于幼儿的绘画等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了面向全体幼儿,因人施教的原则。由于每个幼儿的折纸水平不同。在目标、方法、及其使用上灵活对待。如:在折纸《茶壶》一活动中,我们确立了三个发展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折纸。(2)幼儿学看范例,在拆拆折折的过程中,进行折纸。(3)幼儿独立看图例折纸。在方法上,我们也采用了集中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如:在学习新的折纸方法时,我们就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他们独立克服困难完成作品,而且作品要工整、美观。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由其他小朋友互相帮助,或由教师引导、示范、个别指导,或取一范例,让其拆开再学折等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
大班幼儿已具有看图谱折纸的能力,每次上折纸课,当老师刚出示图谱时,幼儿便跃跃欲试,而此时此刻,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还没有进行自己的教学程序,怎么会放心让幼儿自己尝试呢?教学才刚开始,孩子们和老师的想法就不能达成-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一文中写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我在《钢琴》一课中,因为考虑到已折过同系列的作品,一开始我就采用了自然习得的方法,我对孩子们说:勇敢的试一试,看谁能第一次就成功?孩子们很能接受这种方式,因为我看见大部分孩子已经在边看边试了,对于他们来说,我想这是-种挑战,不管成功与否,他们很喜欢老师这么相信他们,此时此刻,我似乎也融合在他们之中,虽然我只讲了一句话,但他们接纳了我,他们已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纸过程中,幼儿一改以前的我不会,我不行--的懒惰思想,认真的尝试起来。
儿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求知欲望,儿童的兴趣必须得到承认和支持。这种内在动力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由此我想: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儿童的思想,在观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儿童的需要,知道他们是怎样学习的。那么,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让幼儿独立尝试,不仅能使孩子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想要解决问题。
四、注重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要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索事物的奥妙,丰富知识,发展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自制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如:在折五角星时,小朋友按照图例折出了五只角,但不知道怎样插完整。
做芭比娃娃的家具用的材料:PVC,美工刀(一定要比较锋利的),502,砂纸等。
做芭比娃娃的家具的步骤:
画出需要做的家具图,这样裁板时候比较直观。
裁出要的形状,然后用砂纸打磨,用502粘合。
如果买的是比较薄的PVC板,厚度不够需要几块黏一起,那就先黏上再打磨再组合。如果要给家具上雕花,就先拿纸画好,然后蒙到PVC板上用铅笔用劲描,如果把纸描破了橡皮擦一下就可以了,花纹弄好再粘合。
黏的时候可能有些地方不太平整,这时就需要再次打磨。
如果要上颜色就这个时候上。如果是第一次裁板,打磨,粘合可能有点难度,可以先裁一点打磨粘合试试,多弄几次就顺手了。
准备材料:需要准备白色纸张、棉花、剪刀、胶水等工具和材料。制作身体:将纸张剪成一个长方形,将长边对折,再将中间的折痕再次对折,依此类推,直到纸张成为一个小的折纸块,再将折纸块打开,用胶水将两侧的小纸角粘在一起,即可制作出一个纸张身体。
晴天娃娃制作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折纸,将彩色一面朝上,摆放在桌面上。
接着,将彩色折纸纵向对半进行折叠,折出折痕,并展开。
然后,将折纸按照步骤二的折痕位置进行折叠,再一次的将折纸对半进行折叠,折出折痕。
将折纸左右两侧依次向中心折痕内侧的位置翻折,并将折纸上侧向下翻折到整体三分之一的位置。
将折纸上侧翻折下来的折纸向上翻折上去,然后,将折纸左下侧和右下侧依次向外翻折。
日本的晴天娃娃起源于中国的“扫晴娘”。“扫晴娘”的习俗于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指的是一种拿着扫帚的纸娃娃,据说把扫晴娘挂起来,就能让天气转晴。不过,由于在日本原本就有很多祈祷雨停的修行者或是行僧,于是扫晴娘在日本逐渐演变成为了男性角色。
另外,在日本有一种说法,「てるてる坊主を逆さにつるすと雨が降る(倒挂晴天娃娃就会下雨)」。而在西日本地区,还有悬挂黑色娃娃,以祈求下雨的习俗。
为了祈求天气转晴,日本有挂晴天娃娃的习惯。晴天娃娃在日语里叫作「てるてる坊主」,「坊主」一词意为男孩子,所以很多人认为晴天娃娃应该是男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