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还珠文言文

王翰还珠文言文,第1张

1 王翰还珠文言文,原文加翻译,速度,好的给高分

应该是王翱还珠。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太监已经死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

2 王翱还珠文言文解释和阅读理解答案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郊某个官员。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固执的不让走,怨恨的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尚书,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呢?”女儿捎话给母亲。

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离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

最终也没有给女婿调职。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

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

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

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太监已经死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

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

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

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 以上来自。

3 王翱还珠文言文解释和阅读理解答案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郊某个官员。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固执的不让走,怨恨的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尚书,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呢?”女儿捎话给母亲。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离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最终也没有给女婿调职。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太监已经死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

以上来自

4 王翱还珠的文言文释意

王翱镇守辽东回朝履职时,别人的馈赠丝毫没有接受。一个太监和他共事很久,拿了几颗明珠来送 给他,王翱坚决的推辞,这个太监就说:“别人送你的东西你都不接受(也就罢了),我的馈赠你也不要,我只有一死了。”王翱没有办法只得收下了。却把明珠都缝在了衣服里,坐着躺着都带在身上,即使是他的妻子也不知道。

过了几年,那个太监死了,他的养子因为贫穷不敢来见王翱,王翱就派人把他叫来,他:“你为什么不买座宅子?”那人说:“因为穷买不起。”王翱说:“你买一坐吧。”那人很惊讶,不肯买,王翱就把那些珠子从衣服里摘下来,价值有千金,买一座宅子还有余的。

皇帝下旨让王翱在盐山建府第,有的官员为了讨好他,在府第的外面又多建了好多房子,王翱把它们都拆了,说:“这不是皇上下旨让建的。”

每次退朝,王翱都是一个人走,从不和别人说话。当时马昂是兵部尚书,崔恭是吏部侍郎,但王翱直接叫他们的名字(不称呼官职)。

扩展资料:

王翱(áo)(1384年3月4日 -1467年12月2日 ),字九皋,盐山(今河北省沧州市)人 。明代名臣。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为行人,宣德初年擢御史。英宗即位,升任右佥都御史,出镇江西,惩贪治奸。

正统七年(1442年)冬,受命督辽东军务。他在任内整饬军备,修筑边墙,并出击兀良哈。景泰四年(1453年)起任吏部尚书(1453年—1467年)辅佐王直(1453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续任,为英宗所敬重,称其为“老王”、“先生”而不称其名,累加至太子太保。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成化三年(1467年),王翱逝世,年八十四,获赠太保,谥号忠肃。

5 文言文崔枢还珠

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对崔枢说:“这些天承蒙你照顾,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按我们家乡的风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崔枢答就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做一个进士,所需自有官府共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

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听到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沛帅王颜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后来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声。

6 买椟还珠文言文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 译】

楚国有(个)到郑国去卖他的宝珠的人,(他)用木兰香玉(为宝珠)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等香料)把它熏香,用珠(宝)、玉(石)点缀(它),(还)用绿色的玉装饰(它)。(结果),郑国的人买去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宝珠。这(个楚国人)可以说是会出售盒子,(却)不能说(他)会出售宝珠啊!

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导致没有看出宝珠的重要性。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7 买椟还珠完整文言文阅读答案

买椟还珠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宝玉连结它,用美玉装饰它,用翡翠点缀它。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8 崔枢还珠的原文

崔枢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脱殁(mò),君能终始之否?”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日:“吾一进士,巡州邑以自给,奈何忽畜异宝?”伺无人,置于柩中,瘗于阡陌。

后一年,崔游丐亳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毫来追捕,崔曰:“傥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汴帅王彦谟奇其节,欲命为幕,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76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