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天尊有谁

三大天尊有谁,第1张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玉清大帝”、“天宝君”,全称“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原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称原始天王,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他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元始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 位于三清之中。

灵宝天尊 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又称通天教主或“上清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 相传其原形为老子。

太白金星 星辰—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名二实一。太白即金星。亦名启明,长庚,明星。据《诗·小雅·大东》记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长庚皆金星也。”另据《史记·天官书》曰:“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正义引《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 古时,以金星辰见于东方谓「启明」,夕位于西方曰「太白」。亦说:「东方有启明,西有长庚」。传说太白金星主杀伐,古代诗文中多以比喻兵戎。《西游记》有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帝旨下界诏安孙悟空之说。 道教中的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现今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是一位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着**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形象变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多次出现太白金星的传奇故事,可见他的人气之旺。在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是个多次和孙悟空打交道的好老头 太上老君 简介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灵宝天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 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元始天尊〕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灵宝天尊〕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代才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 相传其原形为老子。 北魏前称: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约自北魏起,又称太上老君。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或称老子先天地生,或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亦有称其母于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据东汉延熹八年陈相边韶的《老子铭》,老子“离合於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化身,蝉蜕度世”。齐梁高道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定太清太上老君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极宫,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书》的《释老志》称太上老君“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号。唐高宗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号,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太乙真人简介 十二金仙之一,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据封神演义)。 文献记载 太乙真人又称太一真人、泰一真人。史记封禅书载:天神贵者太一。天官书曰:中宫天极星,其一多者为太乙常居之所。汉武帝在长安东南郊设太一坛,以五常为辅。礼记亦载有太一天帝。道教吸其信仰,尊为天皇太乙,加以奉祀。陶景弘之真灵位业图第一神阶中,列有玉天太乙真君,居玉清仙境,号令群真人。道教又尊称为太一救苦天尊,道经云:天尊为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坠入地狱的亡魂之大神,受苦难者只要祈求,呼叫天尊之圣名,就能得到救助,解厄消难。 太乙真人的职责 太乙真人誓愿度人鬼,旨在罚恶扶善,罚恶只是纠转世人祛兽性、返人性,复道怕也。故地狱亡魂、孽障深重者,乞求太乙救苦天尊超度。 太乙真人的圣诞 太乙真人综御万类,并尊为「青玄上帝,每於十一月十一日圣诞,或遇急难之时,信众迳往寺庙祷祝」由于真人具有无限神权,能超度亡魂,拔度婴灵,尤为信众所敬,故家有丧事,悉皆祈求真人解救,使亲人、婴灵亡魂,能免於受苦受难,真人亦有求必应。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301904htm

殷洪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殷洪,是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商纣王的嫡次子。

后被姜子牙封为五谷星。

[编辑本段]被师所杀

话说殷洪上了此图,一时不觉杳杳冥冥,心无定见,百事攒来。心想何事,其事即至。殷洪如梦寐一般,心下想:“莫是有伏兵?”果见伏兵杀来,大杀一阵,就不见了。心下想拿姜子牙;霎时子牙来至,两家又杀一阵。忽然想起朝歌,与父王相会;随即到了朝歌,进了午门,至西宫,见黄娘娘站立,殷洪下拜;忽的又至馨庆宫,又见杨娘娘站立,殷洪口称:“姨母。”杨娘娘不答应。此乃是太极四象,变化无穷之法;心想何物,何物便见;心虑百事,百事即至。只见殷洪左舞右舞,在太极图中如梦如痴。赤精子看看他,师徒之情,数年殷勤,岂知有今日,不觉嗟叹。只见殷洪将到尽头路,又见他生身母亲姜娘娘大叫曰:“殷洪!你看我是谁?”殷洪抬头看时,“呀!元来是母亲姜娘娘!”殷洪不觉失声曰:“母亲!孩儿莫不是与你冥中相会?”姜娘娘曰:“冤家!你不尊师父之言,要保无道而伐有道,又发誓言,开口受刑,出口有愿,当日发誓说四肢成为飞灰,你今日上了太极图,眼下要成灰烬之苦!”殷洪听说,急叫:“母亲救我!”忽然不见了姜娘娘。殷洪慌在一堆。只见赤精子大叫曰:“殷洪!你看我是谁?”殷洪看见师父,泣而告曰:“老师,弟子愿保武王灭纣,望乞救命!”赤精子曰:“此时迟了!你已犯天条,不知见何人叫你改了前盟。”殷洪曰:“弟子因信申公豹之言,故此违了师父之语。望老师慈悲,借得一线之生,怎敢再灭前言!”赤精子尚有留恋之意,只见半空中慈航道人叫曰:“天命如此,岂敢有违。毋得误了他进封神台时辰!”赤精子含悲忍泪,只得将太极图一抖,卷在一处;拎着半晌,复一抖,太极图开了,一阵风,殷洪连人带马,化作飞灰去。一道灵魂进封神台来了。

而新封神榜里面的扮演者是王子辰,他还演了白鹤童子

姓 名:王 刚

英文名:kevin

花 名:王子辰

出生日期:1977年3月24日

星座:白羊座

贯籍:黑龙江省鸡西市

生肖:蛇

身高:175米

体重:65公斤

血型:B型

学历:大专

性格:乐观、自由、不受拘束、谦虚、诚恳、负责任

大专:音乐系

嗜好:音乐、运动

喜爱的运动:越野摩托车、游泳、垂钓、打猎

喜爱的歌星: 张学友

官方网址:

歌迷会:子辰家族

其他演员表是:

林心如 饰 妲己

苗海忠 饰 申公豹

黄维德 饰 周武王

吕良伟 饰 商纣王

刘德凯 饰 姜子牙

李欣凌 饰 广寒仙子

王力可 饰 子鱼

陆昱颉 饰 龙吉公主

方展发 饰 洪锦

护齐芳 饰 邓婵玉

程亚霖 饰 士行孙

韩栋 饰 杨戬

谢润 饰 女娲

李子轩 饰 雷震子

郑斌辉 饰 黄飞虎

洗色丽 饰 哪吒

杨晨 饰 木吒

丁汀 饰 金吒

唐国强 饰 原始天尊

黄京军 饰 广成子

李军 饰 赤精子

徐敬义 饰 惧留孙

朱嘉镇 饰 杨任

何雷 饰 云中子

徐学敏 饰 太上老君

池舍泽 饰 普贤真人

罗顺明 饰 准提道人

罗勇恒 饰 太乙真人

吴利华 饰 清虚道德

孙万清 饰 接引道人

郭晔 饰 慈航真人

李建昌 饰 黄龙真人

焦长道 饰 金光大仙

吴翔琪 饰 金灵圣母

陈秋芳 饰 无当圣母

李琳琳 饰 火灵圣母

钟小舟 饰 龟灵圣母

俞小春 饰 昆芦大仙

蒋伯洲 饰 韦护

娄淇 饰 武吉

杨波 饰 黄天样

朱颜菲 饰 南宫适

谢林 饰 一气大师

张家骏 饰 多宝道人

程利栋 饰 文珠亍法

张延滨 饰 乌云大仙

单传民 饰 马善

李国光 饰 恶来

任团 饰 袁哄

张文辉 饰 张恩

高瑞军 饰 崇黑虎

周浩东 饰 欧阳淳

刘春详 饰 韩荣

刘强 饰 鲁仁杰

姚云舜 饰 通天教主

牟凤彬 饰 孔宣

崔凯 饰 陈庚

乐山 饰 殷郊

张翔 饰 邓秀

杜志国 饰 苏护

赵娜 饰 苏夫人

刘殿州 饰 邓九公

乔云龙 饰 箕子

张伯俊 饰 李靖

李军 饰 赤精子

杨珑 饰 黄天化

杜景怀 饰 黄飞豹

乔涵 饰 公孙铎

孙万清 饰 邓昆

吴利华 饰 胡升

白权宝 饰 太滦吴

乔学敏 饰 张奎

刘雪晶 饰 高兰英

张亚坤 饰 姜文焕

曲杨 饰 黄明

王子辰 饰 白鹤童子

任团 饰 袁洪

董杰出 饰 刘环,长耳大仙

张和利 饰 晃田

何越 饰 牛泉

宋战涛 饰 杨文辉

成卫平 饰 李奇

陶金 饰 朱天林,马兆

刘威 饰 耗子将军余化

余建国 饰 罗宣,丘引

吕文军 饰 虬首大仙

刘章玉 饰 周信

孙孟启 饰 姬叔元

陈容威 饰 伯适

马蔺坤 饰 毕高公

王景镇 饰 马成龙,叔夜

齐为 饰 乌眼大仙

池金泽 饰 陈奇

谢林 饰 一气大师

达有为 饰 薛恶虎

李炳昊 饰 常昊

齐为 饰 崇应滦

吴利华饰 清虚道德真君

张涛 饰 吕岳

吴琼 饰 孙焰红

武宏发 饰 温良

温恭英 饰 徐盖

谢加起 饰 郑伦

黑戈 饰 胡雷

刘倍伯 饰 五王子

詹涛 饰 彭祖寿,崔英

刘无崖 饰 吴凯

杨树 饰 苏全忠

牟建平 饰 高贵,杨显

田浩 饰 金箍大仙

何雷 饰 张郎中

张和利 饰 桂天禄

朱嘉镇 饰 龙环

程力栋 饰 文殊文法天尊

“道教九天尊”即为九皇(道教尊神),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紫微大帝、青华大帝、天皇大帝、长生大帝、大地之母。

1、三清

元始天尊:初称元始天王,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生于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

灵宝天尊:又名通天教主,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

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尊神之一,即老子。约自北魏起,又称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或称“老子先天地生”,或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

2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俗称天公(天公祖)、玉皇上帝、老天爷、昊天上帝等。他是中国神话中居三清之下最大的的神祇,为众神之皇。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紫薇大帝就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于中天,为万星之宗主。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在道教典籍里:南极长生大帝,为实现元始天尊的意志,传播大道智慧,在中国上古文明里,显化在陕西宝鸡羊角山,为炎帝一世(神农氏)。

道教经典中,炎帝一世(神农氏)在大罗天、九天界为长生大帝,在冥界为行政、管理冥界众生之主。而太乙救苦天尊,在大罗天、九天界为青华大帝,在万千时空里,在冥界中,为救苦天尊,是为一切有灵众生救苦救难、消灾去厄、治病、消罪。挽救灵界的大道至圣者。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简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天皇大帝就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北极帝座之左四座星组成的勾陈,位同北极,为天转之枢纽。他的手下为: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即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或称后土娘娘。仅为天地中央之像,原来的法相是男像,武则天废唐建周时更为女像。

扩展资料:

一、道教神系

元始天尊 九天系 大罗系

灵宝祖尊 灵皇系 玄宝系

道德祖尊 布道系 布德系

玉皇大帝 天系 地系 星系 海系 神系 冥系 法系 仙系

二、道祖

1、元始天尊是无极的根源。道是无边无际的、无尽的、无法形象的,道包涵天宇太虚,成就万象,存在于无限之中,存在于人的心里。

道藏《玄纲论》说: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说明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2、元始天尊是宇宙诞生的源。宇宙有一个开始,开始以前还曾经有开始,宇宙最初的形态从无到有,在无以前还曾经发生过从无到有。这是人类思维无法逾越的时间观念,是人类知觉的临界点。

3、道教对现今宇宙起源的阐述。《清微三品大乘度劫真经》:现今宇宙生成之前,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晶无光无经无维。

虚无的本源是道,道产生了物质的基本,道贯通物质的内外,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在无限里永恒存在,他是道的基础,绝对的真实,生命之本,自然的灵魂。是一切物质的主宰和本源。在穆斯林的心中,他就是真主安拉。

在旧约圣经里,他就是上帝耶和华。在印度教里,他就是梵天,在萨满教里,他就是长生天。在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里,他的形象就是元始天尊。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时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际,天光冥远。浩漫太虚中,物化盈亏相生相克,若浮若况,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没纷纭,先天神祇飘荡无凭。万物销铄咸灭。

时无极圣众、真神仙圣、祖玄高真,一切不坏法身,遇此劫会,被混沌销铄,渐丧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会永失无存,拔尽本根。万众只有仰靠元始祖尊开创新宇,托付真身。

-九皇

-道教神系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

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2、灵宝天尊

大罗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玉宸道君、上清高圣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等,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曰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

3、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道”者,虚无自然,难名之神,强名曰道,尊称太上。

扩展资料

鸿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称名曰道(太上无极大道)。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正一盟威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

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647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